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师管理团队建设及教育资源分配

教师管理团队建设及教育资源分配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和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教师这个群体已经越来越紧密地被各种研修团队、名师工作室(工作坊)所分类聚集,教师研修团队的建设已经成为教师培养和管理的一项重要途径。统编教材实施以来,受地区差距、教育培训条件和信息获取能力的影响,城乡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与课程实施能力越来越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当前,城乡教育不公平(特别是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是整个教育不公平的重要体现。因此,统筹好城乡教师资源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开展教师研修团队建设,提升区域内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是当前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和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要求。在上海等经济与科技发达地区,构建符合区域特色的教师协同研修模式及网络研修与现场研修协同,区域研修与校本研修协同,区域学科专家与基层教师的协同,教师研修与各个系统平台的协同,已经成为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和推动区域教师共同成长的重要方式。通过教师研修平台的搭建和教师研修团队的建设,开展系列化的研修课程,已成为打造专业教师研修团队、有效发挥优质教育辐射带头作用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平台建设与研修团队的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使团队研修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基于网络社区的协同研修模式,是“互联网+”时代教师素质提升的信息革命,为推进区域内教育与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统筹城乡教师资源,合理搭建教师研修平台是促进城乡教育资源良性互动的技术性保障

许多青年教师在参加工作的时候,都会被安排到缺乏师资力量的薄弱学校。但是受到地区生活条件的限制与专业成长需求,绝大多数教师在获得稳定的工作后往往就会申请到教学条件与生活条件更加优越的学校任教。为了满足创建品牌学校对优秀教师的需求,城市学校往往通过举行在职教师的选拔测试,从乡村学校吸纳大量的优秀教师为己所用。我们不得不说这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它符合人才流动规律,也是激励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用扎实的教育教学业绩去改变工作环境的重要方式,对于教育的整体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大多数乡村学校除了部分年龄较老无法继续参与流动竞争外。新招聘教师经过5年左右的教学磨炼已逐渐成熟,成为教学骨干,很多就会被条件优越的学校招录。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城乡教师流动方案,鼓励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合理置换流动,但是,短暂的流动置换加上教师管理与评价机制的不健全,很难形成教育合力,推动乡村教育走出发展困境。为了使整个区域的教育得到协同发展,我们要将改革的视线集中到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上来。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区域内的骨干教师队伍进行专业提高培训,为他们搭建交流的平台。根据区域内学校实际合理组建教师研修团队,让这些骨干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在片区内组建自己的工作团队,自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育管理行政部门应建立科学的骨干教师管理和评价激励机制,让他们乐于投身区域教育改革,满足他们在专业成长中更高的价值追求。以小学阅读导师研修团队的建设为例:统编教材实施以来,面对着大量的阅读教学要求,大多数语文教师不知道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这种情况在乡村较为严重,老师教育观念的落后和在职培训实施的困难,使得这些地区的老师只能按照传统单篇教学方法进行课文讲解,因为阅读教学工作量的增多,很多老师反映教学内容无法按时完成,这就需要从新教材编写的改革上对乡村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教学技能,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课程实施中有的放矢,才能促使他们从课文的字词片段精讲中解放出来,用更开放的阅读教学思维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搭建跨城乡的区域儿童阅读导师研修团队可以让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素养的城市学校骨干教师群体去带动乡村学校教师实践新语文教学改革,让他们在自己的共同体内部开展儿童阅读教学交流与研讨,这对促进城乡语文教育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对城乡教育资源良性互动的技术性保障。

二、“互联网+”时代教师研修团队建设的模式与研修机制的建立

当前乡村学校的网络接入建设工作已经得到较大改善,然而因为缺乏专业技术指导,大多数乡村教师还没有养成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的习惯和能力,多媒体设备在许多乡村学校成了一种资源浪费。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开展乡村教师研修团队建设存在许多困难。如何借助互联网开展教师研修团队线上研修就成为当前教研改革的一项课题。上海市浦东新区通过建设智能录播系统促进教师深度研修的案例给我们新的启示。该项目尝试利用各校现有的录播教室,依托智能录播系统管理平台,完善符合新兴需求的录播云平台,组建区域智能录播系统,通过在区域内各教研活动基地开展远程互动培训,形成两种网络研修模式,直播评课模式和录像评课模式。研修团队教师在本地终端的观课中进行学习,对团队授课教师的教学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经过课后的网络研讨对课程进行分析改进,最终形成了基于智能录播系统教学研究固定模式。在儿童阅读课程的实施工作中,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大型的交流社区,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去理解文本的深层次内涵。文本的深层次交流仅仅在班级(特别是乡村小规模班级)中是无法有突破性进展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搭建一个跨班级、跨学校的区域阅读共同体,通过开展阅读主题活动,让不同地区,不同理解水平的学生在交流平台中进行交流互动,从而刺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对自我阅读能力的突破。目前,基于微信群的及时互动成了辐射性多向沟通的重要工具。教师研修团队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群把不同学校链接到一起,大家在群空间里进行交流,共同提高。此外,沪江CCTALK、钉钉、小鹅通等数字化平台以及微信小程序的开发与使用还可以为团队汇聚研修成果提供技术支持,是比较好的直播与互动研修平台。教师研修团队应积极响应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创新,大胆使用新媒体,同时建立健全平台使用机制和教师评价考核机制,鼓励教师合理开发和使用新技术来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实施和管理。

三、基于学区化和集团化办学的教师共同体模式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思考

教育从封闭办学走向开放合作、从一家独大走向合作共赢已经成为新的办学潮流。在发达地区,教育集体已经不再是新鲜的名词,品牌大学下属不断壮大的集团化学校群体越来越受到重视。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不仅从教学资源配置、教学理念互通等方面呈现出较大的优势,在缓解择校热等社会突出矛盾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贫困地区应该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寻求合作办学的新思路。就当地实际而言,开展学区化建设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例如:大多数县(市)级城市的学校,因为片区人口分布及资源配备的不均衡导致了办学质量的参差不齐。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管理者应该以开放包容的视野去打破封闭的办学僵局,通过学区共建把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进行重新配置,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使骨干教师群体成为学区内共同的教育主力军,发挥他们在区域内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融合发展,整体调控,让教师成为流动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儿童阅读导师研修团队的建设中,区域联动是促进良好阅读氛围形成的关键因素。只有把区域内的儿童阅读导师调动起来,让他们广泛开展师生共读活动,才能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反响,促进阅读风气的形成,促进学校开展书香校园的建设和阅读课程化的建设。搭建教师研修平台是基于优化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探索性工作,需要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当前的名师工作室建设经验丰富,对于开展教师研修团队建设具有很好的实践基础。中外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事实证明,加强行政引导,加强学校的合作,共同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条可行的发展之路。这对教师研修团队的建设,加强优秀骨干教师的管理,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教育公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陆发祥 单位:广南县城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