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和谐社会下高校困难生教育思考

和谐社会下高校困难生教育思考

一、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所谓励志教育,就是旨在运用相关教育学及心理学原理,引导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目标,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规划人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有效励志、典型示范与榜样引领,提高自身抗压能力,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自主意识,这对人才培养、社会稳定及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激发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斗志与勇气,给予他们更多的信心与关怀,将促进他们进一步强化自我激励意识,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实干本领。

(二)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尊心强,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励志教育可以让他们敞开心扉,激发斗志。要设计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活力,营造轻松活泼、愉悦上进的校园氛围,消除一些负面情绪和不良风气,倡导平等互助的理念,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发展。

(三)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需要我们培养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的优秀大学生,营造友爱互助、乐观上进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励志教育,使广大学生懂得自我激励,形成不懈努力、顽强拼搏的观念,最终实现和谐人格的构建。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也有与其他学生一样的优点和长处。针对该群体的双重特性,需要广大教育者清晰认识、准确判断、合理定位,既要善于发现和赞扬他们的闪光点,也要正视他们身上存在的压力与自卑感。故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励志教育,进一步消除家庭困难给学生带来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引导他们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敢于奋斗、勇于拼搏。

(二)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要善于借助榜样带领、典型示范等先进案例,积极展开互动。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敏感、生活磨炼少,稍遇挫折容易意志消沉、情绪偏激。因此,要挑选和挖掘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中自强自立、不屈不挠的优秀典范,结合个人经历述说感悟与体会,以此鼓舞和激励广大经济困难学生靠意志战胜贫困、凭努力成就梦想、用拼搏赢得尊重。榜样人物拥有无穷的正能量,会促使这些经济困难学生切实了解到只有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付出才有回报,个人价值才能实现。

(三)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有效排解心理压力经济困难学生自尊心较强,受家庭经济困难影响,许多学生入校之后便外出寻找兼职、家教等工作,用以缓解学费、生活费、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为此,我们既要增强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抓住各种时机,积极宣讲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识,也要创造条件,对该部分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训练,从而能在必要时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及时解决所遇到的心理困扰,有效减少因为经济困难给他们造成的心理问题。

(四)引导经济困难学生养成合理的消费观念现如今,社会处于转型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此影响,心理波动较大,在消费上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养成合理的消费观念,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逐渐形成消费自我平衡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要使他们懂得消费品可以提升自己,但又不是自我表现的唯一形式。与此同时,要正确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正常消费需求,倡导消费结构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三、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励志教育的措施

正确的教育和鼓励能启迪人们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进而外化为刻苦学习的行为。通过强化励志教育,可以有效地将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被动接受合理转化为主动行为,使其懂得完善自我,回馈社会,真正达到资助他们的目的。

(一)着力营造氛围良好、效果显著的励志教育大环境要充分运用情境教育,通过创设成功体验等情境,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明志、立志、有志、励志的教育。同时,要积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把成功体验情境等典型案例作为励志教育的素材,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生活斗志,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启迪和感染,让他们在失败与自卑的时候感受到温暖与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乐观信念,养成良好的励志心态和习惯。(本文来自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二)着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当下社会思潮多元化,许多大学生在看待事物、对待家庭困难等一些不公平现象时极易出现偏差,因此,应当引导广大学子掌握辩证方法正确认识事物成因,不能将贫困落后的原因归结到父母或社会身上,要清醒认识到问题的成因有其历史性与多元性,应端正个人心态,坦然面对各类问题和挫折。

(三)着力强化感恩意识与责任意识应当尽力创造条件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鼓励他们用自身优异的成绩和优秀的行为表现激励他人,号召他们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关爱他人,勉励他们毕业后用自己所学知识建设家乡,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对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成才与发展,需要我们以人为本,进一步在方式、方法上加强探索和创新,同时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一道帮助他们塑造健全人格,实现成才梦想。

作者:魏梦璐单位:浙江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