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试验区农业典型调查与路径

试验区农业典型调查与路径

坚持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引进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稼义公司的缔造者(王加义)17岁时不甘贫穷外出打工,先后在省内外的工业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和煤矿务工,历经20多年的艰辛和拼搏,凭着本人的勤劳、踏实、诚信和好学,在积累了一定资本金的同时,也学习和积累了一定的现代农业开发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经验。在得知王加义准备回乡创业的信息后,乡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及时与他联络联系和沟通,积极向他宣传国家、省、地、县的“三农”政策,诚邀他回其家乡大陌村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带领家乡群众共同创业、共同致富。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与他座谈,并表态一定大力支持(只要是乡党委、政府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一律实行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加义迅速展开了公司筹备的相关工作,先将自己多年打工挣来的血汗钱在老家大陌村租地、建圈舍,外出购买桑菊苗木、雇用农民工等,经过精心筹备,在县有关部门和马场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稼义公司在织金县城成功注册(注册资金300万元)并挂牌成立,在马场乡大陌村建成800亩规模的种植、养殖生产基地,正式拉开了稼义公司的商业资本带动大陌村现代生态农业开发经营的序幕。

坚持良种良法,着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切实帮助公司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租用土地的基础上,立即着手修建标准化养殖圈舍。按目前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零排放”养殖标准,集中修建了2栋1600多平方米的能繁母猪养殖和生猪育肥圈舍、300多平方米的饲料加工、消毒、防疫等附属设施。从四川引进200头优质种母猪进行零排放、无污染的科学化饲养,同时与本地的地道良种母猪进行杂交配种,定时防疫、适时消毒,防止疫病发生。实行母猪产崽与生猪育肥双轨经营,一律采用零排放式饲养,使得公司在养殖产业经营上既节约了劳动力成本,水、电等物力支出,又大大彻底杜绝了传统养殖产生的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多赢。现种母猪、种公猪、仔猪和育肥猪等已达到600头规模,为今后公司和农户发展养殖业打下了坚实的品种基础和积累了宝贵的生产经验。

坚持规模化经营,着力推进蚕桑产业集约化发展。积极引导公司立足大陌村的气候、土壤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先期发展蚕桑种植产业,2009年3月从浙江桐乡成功引种了40万株桑苗,并及时进行种植和精心管理,桑树长势良好,已于去年6月摘叶养蚕。2009年共养蚕100张,产鲜茧10000斤,收益40万元,达到了当年投资,当年收益的目标。2010年发展农户种植桑树200亩,成功注册了“雨春生”蚕丝加工系列产品商标,建成了蚕丝被生产线,形成了集桑树种植—蚕茧养殖—蚕丝加工—蚕丝被营销于一体的产业化路径。

坚持立体化生产,着力推进杭白菊规模化种植。立足于农业立体复合型生长特征,采用桑菊套种,先桑后菊,桑间种菊立体种植模式,2009年共引种杭白菊40万株,建成200亩示范基地,菊苗长势喜人,菊花当年采收、当年收益,菊苗出售收益40万元。2010年菊花种植辐射到本乡的台子、文丰、中心等村,规模发展到1000亩,带动了400户农民参与经营发展。在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成功注册了“值得乐”商标,打造了织金白菊本土品牌,为马场乡的群众创下了一条持久的增收致富门路。

坚持依法、志愿的原则,推进土地流转。充分利用新政策指引,积极向群众做好宣传动员,推动土地由分散耕作走向集约经营,在土地租用上,充当公司和老百姓的桥梁和纽带,坚持以群众利益为主,切实维护企业权益,尊重群众意愿,以平均350元/亩的年租金,帮助稼义公司共向群众租用了450亩土地,相对集中连片进行桑菊规模种植,2009年共付土地租金16万元,使大陌村的部分闲置土地,荒地得到了很好的流转和开发利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利用流转的水田,规划和种植了100亩莲藕,目前荷花盛开,长势喜人。

坚持就地消化劳动力,着力推进本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奉行带动农民、组织农民、富裕农民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带动大陌村为主,积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由公司集中现场示范培训后,深入田间地头从事桑苗、菊苗种植和管理,桑叶、菊花采摘,每个劳动力按30—50元/天的工资及时支付,一年来共吸纳了大陌、台子两村20000多人次的劳动力在公司生产基地就业,最多的一天有300人投入现场生产,最少的一天也有20人在田地里务工,常年有10人在公司务工,2009年公司在工人工资发放上共支付了62万元,在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问题的同时,切实增加了本地农民的收入。

坚持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着力推进公司与农户合作创业的机制与平台。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充分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的基础上,村党支部与公司积极倡导、推动成立了马场乡金顶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社员规模达到了300余人,以公司为龙头,以合作社为纽带,由公司统一向社员提供桑、菊苗木,合作社统一组织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最后由公司统一销售,社员以土地、劳动力合作参与经营管理,按比例参与分红。同时,根据工作协作和分工需要,立足企业实际,在地区妇联、县妇联的指导与支持下,在公司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家民营企业妇委会,现有会员120人,会员主要在公司生产基地从事种养、采摘等工作,由公司统一培训,优先提供就业岗位,这个平台使许多留守在家的中老年妇女有了就业门路和增收渠道,对大陌、台子2个村的经济富裕与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回顾过去,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以大陌村为中心区域的马场乡现代特色农业初步迈上了有序发展的轨道,打造了2个本土区域性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产生了较强的辐射带动力和相应的市场竞争力吸引力,深圳土包子公司目前已入驻马场,正着手大力开发该乡的农业资源,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展望未来,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和市场化是马场乡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农业生产条件,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引进企业和能人带动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毕节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但是长期以来资金、科技和经营管理等要素供给不足,使得我区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步伐不快、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不高,因此,充分利用国家、省和地出台的支农、惠农政策,着力改善农村农业的生产发展基础和条件,积极招商引资,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和能人推动战略,是加快我区现代特色农业迈向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市场化的关键所在。

二是增强土地集约经营效益。引导和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农村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奠定基础。土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要素,由于目前土地流转的可操作性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加上部分群众的思想观念保守,使得企业在租用农民土地、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经营时,部分农户出于各种担心和考虑,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意把土地租给他人经营。因此,做好群众的宣传动员和引导工作,推进农村土地由分散、粗放的传统生产走向规模、集约的现代经营,多形式、多渠道构建公司与农户之间互利双赢的土地开发利用机制,积极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第一生产要素,是发展壮大我区现代特色农业的基础。

三是构建新型合作发展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机制和模式,积极宣传发动、实施利益驱动、做好示范带动,引导农民与公司合作发展现代特色种养殖业,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农民以土地、劳动力等入股参与企业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引导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精诚合作,共创共赢。

四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有效利用公司民营企业妇委会、企业中的合作社社员等,争取妇女创业基金贷款和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由公司负责担保偿还,农户贷款到位以后,引导农户将资金投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稼义公司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农户负责生产经营,农副产品由公司组织加工和营销,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失。

五是加快农民组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推动建立种、养、加、销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应对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乡、村干部要组织和发动群众组建或加入本土具有产业优势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公司与农民合作社进行合作,优势互补、科学分工、通力协作,切实做大做强生态农业的品牌和规模。

六是立足优势开展多边合作经营。加大对外交流、合作与协作力度,在争取各级有关部门支持的同时,积极开展与区内外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引进其它商业资本参与投入经营,切实拓宽融资渠道,有效破解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资金投入的瓶颈性制约问题,为马场乡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壮大注入活力。

毕节试验区的现代特色农业已经起了步、开了头,目前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站在深化三大主题,有效破解“三农”问题,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高度,抢抓机遇,争取支持,多措并举,努力使现代特色农业成为毕节试验新阶段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支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