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求国内港口发展策略

探求国内港口发展策略

本文作者:田青艳作者单位: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物流管理系

1我国港口物流总体发展的SWOT分析

1.1我国港口发展优势分析

从区位优势上看,我国有广阔的海域,对外与亚太地区五大港口距离较近,船期较短,这就确保了我国港口在未来世界航运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港口条件上看,我国海岸线较长,现有等级航道6.1万千米,现已形成五大港口群,为响应十二五规划号召,逐渐建立低碳环保的绿色港口,在原有的集装箱、石油、煤、粮食、矿石五大专业化港口物流运输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冷链物流及铁海联运系统。同时我国内河航道资源充足,有利于将海港与河港进行有效衔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从后续发展上分析,我国港口物流设施不断改善,大型集装箱码头不断加强自动化水平,散杂货码头的大型专业化装卸设备开始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信息港口企业开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信息系统,一定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部分港口开始由第二代港口向新型化、现代化和网络化的第三代港口发展,港口物流服务能力加强。

1.2我国港口发展劣势分析

我国港口发展至今,由于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

1.2.1缺乏科学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港口信息平台建设需要政府、港口、货主、船东的相关各方共同参与建设,所以协调难度大。各企业之间各自建设,没有统一标准,导致各主体企业的数据不能共享、交换,致使物流作业各环节不能有效的衔接,作业效率低,影响了客户需求的有效响应。

1.2.2港口物流策划人才匮乏。目前,我国物流策划、供应链分析设计及物流过程优化等高级物流人才紧缺,主要反映在高学历与物流行业经验丰富两个条件都具备的人员较少。同时,多数港口缺乏物流人才储备意识,物流人才成长环境不佳,造成人才流失。

1.2.3我国联运体系形成存在障碍。我国铁路、公路、港口、航空、水路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很难达成一致的合作意向,港口物流如何突破限制,实现大跨越发展是现阶段影响中国物流效率和成本的关键。

1.3我国港口发展的机遇

受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大幅下滑,但经过近几年的政策调整,从2010年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2011年欧债危机导致欧美主要大港集装箱货运量大幅缩减。中国及时调整,发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海运贸易,从而使航运业实现快速回升的态势。港口货物吞吐量的稳定增长为我国港口物流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国际资本陆续进入中国,在加速我国老港区改造步伐的同时,为中国港口带来新的管理方法、技术,既有利于港口打破固有的政企合一的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同时有利于提升港口科技创新。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大对港口的建设投资,引发了各地“以港兴市”的热潮。在今年的“十二五”发展纲要中,将发展现代农业和提升现代服务业作为重点,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和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已经出台,港口作为多式联运的重要一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1.4我国港口发展的威胁

乌拉圭谈判促进并形成了以苛刻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为基础的绿色贸易壁垒,来代替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该贸易壁垒以各国出台的环境标志制度为基础,要求产品的生产、销售、运输、消费的全过程都符合环保要求。因此,港口环境将成为影响贸易量的重要环节。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稳中趋缓,市场形势严峻。近几年,韩国釜山港与台湾高雄港依托其先进的现代化港口技术,分流了亚欧大陆东部的货流,形成与我国港口争夺货源的竞争格局,对我国港口发展构成威胁。同时,船舶大型化也为我国港口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

2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战略交叉组合分析

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是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和威胁同在,如何抓住机会,发挥优势来应对威胁是目前我国港口物流发展要思考的主要问题。通过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的SWOT分析,结合国内外港口物流与服务发展的先进经验,可以找到四种内外匹配的交叉组合战略[1],SWOT组合战略图如图1所示。图1SWOT组合战略图中国港口现在面临的国际形势严峻,但长远来看,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国内政府大力支持,正赶上了国内物流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因而外部条件很好。同时,中国港口物流经过多年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港口缺乏科学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港口物流策划人才匮乏,联运体系还未形成,港口为争夺腹地,竞争激烈。由以上分析可得,对国际市场应采用防御型战略,对国内市场应采用扭转型战略是目前比较适合我国后续发展的战略。

3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战略

根据SWOT统筹分析,我国港口发展战略无论是防御型战略还是扭转型战略都应立足于找准我国港口物流发展定位,改进我国港口现有劣势,当我们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时,发展战略就可升级为“增长型战略”,经济就能获得更高的增速。下面从全局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及港口物流企业发展战略三个视角进行详细分析。

3.1全局发展战略

3.1.1继续深化港口对外开放。深化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加快招商引资,中国经济才能获得持续快速增长[2]。我国港口物流起步较晚,综合竞争能力还很差,鉴于此,我国物流服务市场的需遵循“循序渐进、有重点、有选择、有层次开放”的方针,按照某个城市、某个功能先开放,等我国该功能领域的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后,再逐步开放其他功能和领域。另外,对外开放还应在重视社会效益,进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逐步引导,使我国港口形成枢纽港、重要港口、配套港口的梯度发展格局。

3.1.2制定港口物流为港口产业服务的发展规划。港口物流发展规划应依托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完成港口物流的定位、功能、结构等,转变依托外贸经济增长快速发展的思路,向综合物流服务中心转化。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各个港口的梯度发展,形成枢纽港与喂给港的优势互补,同时根据各个地区港口的发展现状,制定适合区域发展的创新模式,支持发展临港工业带。

3.1.3构筑促进港口物流大系统形成的三大平台。(1)科技打造公用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该平台除了集装箱码头设施外,还包括与港口物流中心相连的内外部集疏运系统。同时对港口现有的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加大科技的投入及科技成果的推广,提升港口集疏运设施的吞吐能力。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尤其是海铁联运,降低港口物流成本。(2)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依托地区信息产业园,联合政府、港口、货主、船东的相关各方共同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定信息共享及交互标准,实现港口物流主体之间信息的充分互联,并预留信息系统扩充接口,提高信息系统的灵活性。同时与邻近国际港口合作,发展国际物流,提高港口的服务能力。(3)着力搭建软环境平台。关于港口物流发展软环境平台的建设有很多方面:第一,物流企业培育。为了进一步提升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在市场准入方面,应放松管制,在一些领域允许外资或合资物流企业进入,有效利用外来资金。

在国内重点扶持部分具有高技术水平、高管理水平并具有社会化服务特征的现代运输企业、货运企业和仓储配送企业,使他们快速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化。第二,大力发展物流金融。发展物流金融可以有效减少社会资源占压,解决中小物流企业的资金问题,促进其快速发展,因此,要科学研究物流金融实施模式,减少物流企业及银行的融资风险。第三,大力培养港口服务和管理人才。

本文认为现阶段港口服务人才培养应采用两步走战略,首先,加大优秀在职人员培养,在职人员有丰富的一线经验,可以通过进修等形式提高提论基础,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快速成长。其次,实行“政企联动”与“校企联动”相结合,加强政府、企业、院校之间的合作,量身打造适合区域发展和企业需要的实用性高素质人才。同时,人才培养还要兼顾现实与未来的需求,制定梯度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储备。

3.2区域发展战略

3.2.1借势发展临港工业区。目前中国有两个临港工区,天津临港工业区和江苏省射阳县临港工业区,两个工业区的先进的示范作用表明临港工业区的建立是能够带动港口经济发展的。因此,我国港口物流发展较好的地区可以借势发展临港工业区,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依托港口资源优势,形成新的“黄金产业带”。

3.2.2加强各港口的联盟与合作。实践证明,加强港口群内各港的合作有利于提高港口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港口合作方式可以港口与港口合作,统一区域、不同区域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港口联盟;也可以是港口与航运公司联盟,并在此基础与供应链前段节点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合作共建了一条高效的物流链,高效带来的成果参与企业共享;同时,港口与货源客户联盟,确保取得长期稳定的货源。

3.3港口物流企业发展战略

3.3.1积极争取特色物流。我国各港口企业立足现有优势服务业务的同时,应放眼世界,分析未来物流业的发展走势,做好企业自身的未来定位,建设开放性高、效率高、服务水平高的特色物流,如响应国家发展农业物流和绿色港口的号召,建设恒温库,开展冷藏冷冻品的存储查验等。同时可以加强港口物流企业的商务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的功能,为用户提供运输、商业、信息和融资等增值服务。

3.3.2创新服务方式

(1)采用大客户战略。在专用设备或场地上与大客户相互参股,实现联盟各方的资源互补和共享,争取直接参与大宗货主的原材料采购或成品销售工作,实现对供应链的关键环节的控制,保证货源。

(2)开展多式联运与全程业务。港口物流企业要积极寻求和航运企业、运输企业等集疏运企业组建战略联盟,在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基础上开展全程业务,提高客户的服务水平。在战略合作过程中,继续开发新的上、下游物流合作项目,以期提高通关效率,节省物流费用。

(3)转变观念,积极推进港口绿色物流。港口物流企业应及早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新途径,将物流业务运转由主要依靠物质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方向转变。加强员工的环保教育和技术培训,将环保意识融入到港口的建设和日常运营管理之中,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循环或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只要政府部门、港口企业以及港口物流企业共同努力,就能使我国的港口物流业逐步走上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