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会计服务与投资完善分析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会计服务与投资完善分析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会计服务与投资完善分析论文

摘要:加入WTO后,随着国际投资、融资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国的传统会计。文章针对会计核算领域、会计服务市场、会计国际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设想,以使我国会计最终融入世界会计发展轨道。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企业需要按照国际惯例开展贸易活动,这必将加快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进程。而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应充分认识新形势对会计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开展会计服务活动。

一、完善会计服务市场

1.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净化会计服务市场环境。完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使各类企业执行的会计准则建立在可比的基础上,健全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制度,尽快修订和完善《注册会计师法》,以增强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增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竞争能力。在行业管理方面,将多种资格认定的权力归口到一个部门,并可取消一些没有法律依据的资格认证,明确行业发展方向和政策,制定竞争规则,净化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促进公平竞争。

2.促进事务所联合与兼并,走规模经营之路。服务领域的拓展是会计师事务所保持其竞争优势的手段,服务范围的扩大则是事务所创造规模效应的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求优势和满足客户要求是事务所合作行为的基本动因。合并可扩大事务所的市场份额,拓展事务所的服务领域,使事务所对市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降低竞争强度,提高抗风险力;合并可使事务所实现所内的专业化分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有条件的事务所可考虑成为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所或成员所,充分利用其资源、技术、管理经验,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好,执业质量高的事务所,以期早日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执业。

3.加强执业人员教育培训,提高执业队伍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是注册会计师的“两大法宝”。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事务所的管理、人员培训、客户开发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上更是技高一筹。相比之下,这正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缺乏的东西。注册会计师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目前我国现有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显然是不能适应需要的,必须加大后续教育和人才培训力度。一方面对现有的注册会计师(含非执业会员)进行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业务技能教育;另一方面要大力吸纳国内外会计方面的高级人才,积极储备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环境保护、内部审计以及法律等多方面人才,为未来多元化服务打下基础。

4.顺应国际潮流,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会计师事务所自从脱钩改制以后,与原先挂靠的主管部门进行了脱钩,变成了合伙制。合伙制是一种符合国际惯例,适合事务所发展的先进制度,但我国对事务所的合伙制政策不明,如工商登记证仍按公司制进行处理,税务上存在双重征税,税赋过重等诸多因素不利于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政府应采取一些积极的有效措施,以扶持事务所的发展。

二、拓宽会计核算领域

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不断增多,国际会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国际会计研究应将跨国公司会计作为重点。同时,入世后,由于会计市场的开放,竞争机制的引入,一些技术落后,竞争力差的企业将加速被淘汰,这将会推动“兼并会计”、“破产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金融资本市场的开放,经济的发展导致外币业务和投资的增加,这必将加快“金融会计”、“信托投资会计”、“投资基金会计”的研究步伐;会计人才市场的开放,国际人才的流动,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对人力资源的重视,健全“人力资源会计”将迫在眉睫;入世后引起对目前经济结构的巨大调整,下岗失业在所难免,这必将促使“社会保险会计”的研究和发展;加入WTO后,我国将会更加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与此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和“绿色会计”势在必行;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和发展将更加依赖知识、科技、人才、智力等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宝贵的整理提供资源之一,因此,“无形资产会计”将会越来越被重视;政府职能的转变,会计人员管理将向所有者独立管理体制演变,将进一步深化会计委派、财会集中核算、财务总监制的理论研究。

三、加速会计国际化进程

加入WTO后,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资本市场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国际结算业务的增加,会计的国际化问题已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会计国际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目前,世界各主要证券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由于会计准则的差异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奔驰公司到美国上市时,按照德国的会计准则,公司是盈利的,但按照美国的会计准则,它就变成了亏损公司。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存在着一些差距。首先表现在数量上,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国际会计准则也在不停地进步,目前已制定了40多项,而我国目前只有16项具体会计准则。

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其次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功能上,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准则的功能应该只是让投资者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明白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表现,但我国还赋予了会计准则一些规范企业行为的功能,这无疑会影响会计准则的实施。客观地讲,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建设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需逐步缩小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加速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当前要进一步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特别要服从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突出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摆正会计准则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关系,避免准则与制度关系的混乱,同时还应加快准则的制定速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展准则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操作性,争取财务信息主要相关者积极参与准则的制定,使准则尽快深入人心。此外,在加速会计国际化进程中,还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色。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有所不同,导致会计原则和方法的适用性也有所不同。我认为会计的国际化与中国特色问题并不矛盾,会计的国际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小各国会计对相同或类似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差异,而并非要求,也不可能达到各国会计整体框架和运行机制的统一。超级秘书网

要正确对待会计的国内差异,对于有存在依据的合理差异,我们要承认其存在的客观性。在会计准则的建设中,必须考虑各种现实的可行性。但决不能过分强调本国的特色,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会计国际化,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潘煜双.加入WTO,会计怎么办?会计之友,2002(2)

2.龚新宇.加入WTO中国会计服务业的发展.会计之友,2002(4)

3.梁珩,张兴国.也谈会计国际化.财务与会计,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