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县域经济增长

县域经济增长

[摘要]泉州各县域依靠培育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而获得生机,但中心城市的建设总是滞后而不能发挥区域增长极的功能。所以,以产业集群的思路在中心城市培育总部经济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极好选择。

[关键词]县域经济增长极总部经济

一、县域经济发达的泉州模式

依县域经济的概念,泉州的县域由泉港、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八县(区、市)组成。经过多年的发展,泉州已形成一种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市场机制较成熟且外向化程度高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县域经济格局。同福建省的其他地市(厦门除外)相比,泉州发达的县域经济在省内是独树一帜的。有两个数据可以说明。首先从经济总量的比重来看,2006年泉州市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2.2%,虽低于宁德市的83.3%,但宁德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与泉州不在一个层次上,其经济总量不及泉州的四分之一,人均GDP为12611元,而泉州的人均GDP为24847元;而与泉州处于同一层次的福州市,其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1.1%,比泉州少了31个百分点。其次,从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比重看,2006年泉州县域经济预算内财政收入占全市预算内财政收入的60.2%,低于三明、宁德、南平,但同样的,这三地市依然不能与泉州相提并论,三地市的财政收入的总和只及泉州的三分之二;可供比较的是福州,其财政收入比泉州多22亿,但来自县域的财政收入比重仅占28.5%,也比泉州低了31个百分点。客观地说,泉州县域经济格局呈明显的两个阶梯结构。从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考察(表1),2006年,8个县域中,GDP列前4位的依次为晋江、南安、惠安、石狮,其中尤以晋江居首,其GDP与第二名的差距是241亿元;在人均GDP的比较中,列前4位的依次为石狮、晋江、惠安、泉港,其中石狮、晋江有更明显的优势,位居第二、第三的晋江与惠安之间的差距达7500元;在人均财政收入中,居于前四的分别为泉港、石狮、晋江、德化,但晋江与德化之间却相距1000多元。经过这样的比较,可以得出8个县域中,晋江、石狮处于第一梯队,其余的六县区基本划归第二梯队

虽然给泉州这8个县域区分层次,但并不会削弱其县域经济发达的特色,因为第二梯队的6个县域在国内、省内县域经济体系中所处位置不能说落后。有两方面:一是关于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比重。一般来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产值所占份额大幅度下降,然后是工业产值份额大幅度上升,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优势比重;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产值份额持续上升,并最终占有优势比重。比照泉州的县域经济,2006年,泉州8个县域的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介于2.2%~11.9%之间,这与1960年代上半期的英法等国是极相似的。根据相关统计,1963年~1965年,英国、法国、日本的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分别为3.4%、8.4%、11.2%。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泉州的各县域经济已达到那个时期英、法、日的水平。二是关于人均GDP的综合考察。2006年,全国(大陆部分)人均GDP为16084元,全省人均GDP为21471元。以此衡量,泉州8个县域中只有1个县域(安溪)低于全国水平,4个县域(安溪、南安、永春、德化)低于全省水平。即使是人均GDP最低的安溪,虽只有15016元,在全省59个县域中,也处于第二十七位的水平。

泉州县域经济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产业集群的效应。泉州市已形成了包括石化、纺织、服装、制鞋、石材、水暖、包袋、茶叶等一批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且在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综观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大概可归为三个阶段:粗放阶段、集约阶段、政府扶持阶段。晋江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是一典型的例子。1980年代,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业中,晋江村村有制鞋的手工作坊,或者自产自销,或者贴牌加工,初步形成自发性且粗放的鞋业产业集群;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出现了行业“龙头”如“安踏”、“特步”等,并在这些“龙头”企业核心周围形成“环”型产业集群带,还引来科研院所、金融、保险、法律等相关性支持,使产业群的产业链配套更加完善;接着,政府有意识地引导和扶持体育用品产业向一定区域空间集聚,通过共享当地资源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体育用品产业集群运营成本,从而提升集群整体竞争优势。

基本上,泉州的每个县域都有自己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从而使这些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属于富裕县域的晋江市经过3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纺织服装、鞋类制造、陶瓷建材、食品工业、制伞等一批发展潜力大、竞争优势强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共聚集企业6300多家,年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1978年晋江的GDP仅为1.45亿元,2006年达492.5亿元,年均增长11.9%,几乎是每三年就在已有基础上再造一个晋江。以前是贫困县域的安溪,因地制宜,以茶养茶,把自己打造成著名的“乌龙茶之乡”。在全县人口107万人中,涉茶行业人员达70多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全县茶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全县的GDP就增加0.75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加0.5个百分点。过去的贫困县如今连续几年进入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百强县行列。

二、增长极缺失的区域经济格局

尽管泉州培育出发达的县域经济,但综观各县域之间、包括与整个市区之间所构成的区域经济格局,显示的是一幅松散的没有某种纽带把各个县域联系起来而成为经济共同体的画面。经济增长中需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大都在本县域内实现封闭的自我循环。从专业的角度,泉州的这种状况可称为增长极缺失的区域经济格局。

增长极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1955年在《略论增长极的概念》一书中提出的。后来,他的学生布代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已有的经验表明,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常呈梯度结构状态。增长极理论在承认这种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域,与周围区域经济形成一个势差,从而出现增长极。形式上增长极可分为产业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前者指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较大关联度,并有广阔市场前景,具有创新能力的生产经营单位;后者指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城市或城市群。

增长极的经济发展对周围地区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极化效应,二是扩散效应。极化效应表现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资源产生吸引力而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等要素资源流向增长极,从而迅速扩大极点的经济实力,形成极点的规模效应。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规模经济开始弱化,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增长极地区的生产要素向周围地区回流,从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起初,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表现为增长极的快速发展;当增长极中生产要素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出现外部经济下降,甚至规模不经济时,极化效应将减弱,扩散效应将增强,表现为增长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

考察泉州的增长极,有产业增长极而无区域增长极。也就是说,泉州各个县域的经济依靠培育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而发展,但在同一时期没有一个能统驭这些县域的区域增长极——中心城市。泉州现辖四区中,真正发挥中心城市功能的只有鲤城、丰泽两区。通过2006年一些经济数据的比较(表2),可以看出,鲤城、丰泽两区作为中心城区要发挥“经济增长极”的功能是让人怀疑的。

从人口来看,两区合计76.9万人,仅占全市人口的10%,还不及晋江的二分之一;从第二产业产值来看,两区合计146.5亿元,约占全市总产值的13%,赶不上南安一个市的产值,甚至不到晋江的二分之一,而惠安、石狮与这个数据已相差不远;从第三产业产值来看,两区合计131.6亿元,虽然能占全市总产值的20%,但比晋江还少25.6亿元;从投资来看,两区固定资产合计投资50.5亿元,约占全市总投资的11%,而晋江是这个数据的两倍多,也比泉港、惠安低;从消费来看,两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合计123.4亿元,与晋江基本持平,但也只占全市总额的20%左右。这样,从人口、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方面衡量,不能体现出资源都在鲤城、丰泽两区集聚,极化效应不能发挥,而没有集聚,就谈不上有扩散。相反,倒是晋江、石狮、南安、惠安成了资源的集散地,特别是晋江,各方面的数据都比两区的总和优越得多。

这样,从传导的角度看,产业集群造就发达的县域经济,但并没有进一步与中心城市的壮大形成良性的互动。原因分析起来与泉州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有关。一方面,泉州产业发展走的是一条自发的农村起步型道路。泉州是著名的侨乡,全市海外侨胞众多,每年汇入侨汇数量可观,民间积淀资金雄厚,加上在闽南海商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冒险与进取的重商主义精神,晋江、石狮一带的农民利用政策的机遇选择了股份合作、联户集资办厂等形式,开创了一条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泉州企业家创业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粗放型的传统产业。粗放型的产业多以占有大量土地和吸收低成本劳动力等常规资源为基础,纺织、服装、制鞋、建材最早就是在晋江、石狮一带生根发芽的。一些企业即使上了规模,也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这样,依靠闲资、闲人、闲房起步的乡村工业化并没有在资源上与中心城市有经济上的紧密纽带联系;而一直维持粗放型增长的产业发展模式也没有成为泉州中心城市扩大规模与提高品位的动力,导致泉州中心城市本应该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功能被大大弱化了。

三、培育总部经济以统驭县域经济

泉州的区域发展,现在遇到了增长极缺失的瓶颈。因此,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并发挥其增长极功能已成为共识。佩鲁曾对增长极的形成条件作了概括:有一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要达到这三条件,以产业集群的思路在中心城区培育总部经济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一般认为,总部经济是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优化,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具有强劲的纳税、就业拉动、消费带动、产业积聚和经济辐射等效应。正因为如此,总部经济成为许多地方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和发展热点,各地竞争十分激烈。

对于泉州而言,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以之为产业支撑城市,同时又能把周边的县域经济笼络起来,真正形成一种核心区、半核心区的区域发展格局。(1)对县域经济,可以提升分布于各县域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带来双赢,它可以促使绩优的中小企业聚集和成长,培育新的产业接续,延伸产业链,实现相似产业不同功能链区段的分工合作,达到共同发展。(2)对中心城区,可以使之成为区域增长极。一方面,发展总部经济,要吸引大量的、多层次的人才,建立相关的研发、信息等机构,从而加速泉州人才的交流、培养、生成,提高城市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各种企业(集团)总部的入驻,必然会带来技术、产品、服务和资金,同时也带来了原创地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管理方式,它将有助于促进人员、文化、技术等的交流、传播与交融,形成适合更大企业总部入驻的多元文化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化形象。

泉州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耕耘,已告别手工作坊的阶段而进入品牌经营时代,相伴随的是企业的规模上了档次。2006年,泉州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有4401家,属于大中型企业的有468家,其中,已有17家分别在海内外上市。规模扩张必然导致企业的组织与经营要发生相应的质变,其中之一是设立各种形式的企业总部如销售、研发、营运中心等。但是,泉州的知名企业大多从乡镇成长,如“浔兴”在深沪、“恒安”在安海、“柒牌”在英林、“梅花”在东石,等等。出于人才、资金、品牌等更长远的考虑,这些乡镇显然不适合当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这正好给泉州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有利契机。所以,泉州如果能创造条件先吸引本区域的企业把总部设在中心城区,然后再吸引更多的区域外的企业来泉设立总部,则泉州的总部经济就能形成上规模的产业了。为此泉州培育总部经济的基本构想可以有三:

第一,要准确定位。总部经济具有层次性,对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而言,主要吸引跨国公司及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对于青岛、苏州、厦门等大中城市而言,主要吸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和国内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总部;泉州作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内典型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应以发展区域总部经济为基本定位,主要吸引具有全国性、区域性影响的企业总部和相关分支机构。依据扬长避短的原则,泉州应把发展“民营企业总部经济”、“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侨台港澳总部经济”作为区域总部经济的主要定位。三者实际上相互包容,若进一步分析,则以“民营企业总部经济”和“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为主轴。因为经过20多年的努力,泉州已形成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上规模的产业集群,如纺织、服装、石材、陶瓷、雕刻工艺、五金水暖、茶叶等。在这些产业中,许多民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规模化、品牌化趋势明显,碰上了企业的研发中心、企划中心、商务中心,以及总部等要落在何处的问题,就这而言,泉州是可有所为的。

第二,尽快对城市总部集中区进行布局。邻近的厦门已规划建设了鹭江道总部经济带、湖里总部经济带,而泉州还没有明确的专属企业总部发展的城市集中区。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虽然已在中心城区规划出江南、城东、东海三块重点商务功能区,但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还困难重重。比如,要把东海规划为中心商务区,把江南规划为商贸会展区,把城东规划为科教文化区,但依目前的态势还很难看出三区已初具雏形,更不用说三个区之间已有显明的区隔。这中间,各个区的功能分区、空间结构、道路结构、标志性建筑,以及相关的扶持政策、统筹协调等还必须做进一步的细化。

第三,明确并扶持发展重点。为了突出区域总部经济的定位与城市发展、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可以考虑四个领域的总部经济作为扶持对象。一为制造业总部。应鼓励本土纺织、服装、制鞋、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的品牌企业、优势企业入驻商务区,设立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信息中心等,同时,重点引入电子、石化、机械等行业的大企业来泉设立区域总部,力争使制造企业区域总部基地成为泉州总部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二为商贸物流业总部。泉州要成为福建省三大区域性物流中心之一,必须引进有实力的国内外航运公司、货运、物流公司及各类大型商贸企业来泉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才有可能。三为金融服务机构。只有吸引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等落户泉州,才能提升泉州的金融地位,加强地方金融资源的整合。四为信息咨询机构。这是泉州的弱项,因而应支持境内外投资者投资发展信息咨询、市场调查、科技法律服务、广告策划、传媒等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增强商务区综合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文中数据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07》整理所得

[2]戴伯勋沈宏达:现代产业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P266

[3]陈海翔:安溪县茶产业调研报告[J].发展研究,2007(3).P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