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转换的政策取向

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转换的政策取向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发展是政府主导下的渐进式改革过程,其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1)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国家财政能力的下降,为负担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本,支持体制内的产出增长和维持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政府采取动员性金融(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07),即通过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银行体系吸纳居民的储蓄,控制大量的金融资源,并限制其他金融机构的进入和金融工具的创新,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金融抑制。(2)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被政府严格控制的金融体系已严重滞后于产业部门的发展需要,政府开始着手于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主要包括:信贷、利率管制的放松,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制度的完善等诸多方面。(3)中国现阶段的金融体系,正处于从国有金融体系的政府支持逻辑向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逻辑的转换时期,但有效的金融发展模式还未完全建立(张杰,2008)。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主要在于数量的扩张,但资本配置的效率水平仍然不高。

一、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一)中国金融发展的规模与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中国采取的动员性金融,使金融规模一直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在数量上不断扩张,实现了充分的金融动员。虽然存在资金的损耗和运用的低效率,但在动员性金融支撑下的粗放式的金融总量增长,无论是输入国有企业还是漏损给非国有经济,都增加了整个经济体系的资金供给。金融总量的增长,扩大了资本形成规模,加快了资本形成速度,并与中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结合,促进了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发挥,而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金融体系提供的外部融资支持,更是满足了这些行业的巨大资金需求,促进了规模经济的获得、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生产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乃至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本的提升。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张,导致金融总量的增加,其作用不仅仅体现为促进资本形成,改变中国的要素禀赋结构,获取规模经济以及通过内生发展等途径实现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变迁,更为重要的还在于,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经济转轨初期,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资本短缺,而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则一直强调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的对外贸易在积极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同时,政府也一直在寻求通过提升出口商品的品质,增加出口商品的附加值等途径,转变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式。这些政策意图,必然导致金融资源被大量输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这些行业的生产经营特征之一就是,通常需要长期而巨大的外部融资支持。如果没有外部融资总量规模的保证,就会造成业已形成的大量资本要素被闲置,无法进行生产,正在培育或者已经获得的比较优势,无法得以实现或者充分发挥。因此,中国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张,金融总量的增加,一方面通过向经济体系提供外部融资支持,促进资本形成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积累,实现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以及比较优势的变迁;另一方面,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各行业的融资需求,缓解了经济体系的融资约束,配合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变迁,使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持续发展得以保证。非国有经济虽然未能直接或者更多受益于金融总量的增长,但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特别是转轨初期,非国有经济获取的金融漏损(卢峰,姚洋,2004),对于其起初的创立和发展还是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非国有经济在经济转轨初期,大多从事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基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融资需求特征,融资约束并未成为非国有经济利用并发挥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障碍。可是,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非国有经济通过资本积累,正逐步进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或生产阶段,而此时非国有经济所面对的融资约束也越来越成为其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障碍。从整体上看,动员性金融形成的金融总量增长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向非国有经济的金融漏损,对于促进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形成、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比较优势的变迁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整个经济体系融资约束的缓解,也保证了后期形成的比较优势的有效发挥。

(二)中国金融发展的效率与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体系在提供融资支持方面并没有完全实现效率化和市场化,两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国有企业、战略产业的金融支持与对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歧视并存。从金融资源配置角度来看,在中国的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源配置并不是遵循市场经济要求的效率性原则,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干预和控制。在中国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下,国有企业和战略产业得到了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并享有各种利率和期限上的优惠政策,这对国有企业和战略产业的产品价格优势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国有企业和战略产业获取的廉价金融资源,大多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不可能永久持续下去,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其外部融资价格最终将回到均衡价格水平。如果国有企业和战略产业没能在丧失租金前形成企业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仍将导致价格竞争优势的丧失、比较优势的无法形成和企业的被淘汰。不可否认,政府通过对金融体系的控制,提供廉价资金着力支持某些特定企业和行业,可以使其获得低成本的外部融资,并可在短时期内促进其快速发展,但其负面问题则可能是资源配置上的扭曲,比较优势无法有效发挥,并使比较优势的变迁受到阻碍。得到过度金融支持的企业或行业,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并导致其贸易条件的恶化。同时,由于获得大量低成本的外部融资,相关企业或行业也可能会失去不断提升竞争力的动力。对于非国有经济来说,在经济转轨初期,资本投入十分有限,而劳动力较容易获得并且成本较低,因此,非国有经济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生产环节。这些行业和生产环节通常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积累,以简单劳动投入为主,生产周期较短,资金投入不多,并能较快地收回,且企业多以小而散的形式存在,因而资金需求的主要特性是少而灵活,一般通过内部融资即可得到解决,内部融资也恰好与这种投入结构的低成本需求相适应。但这种单纯依靠内部融资的生产方式只适应于发展初期的非国有经济,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进入到追求技术进步和资本密集的阶段后,就会对金融体系提供的外部融资产生强烈的需求。由经济体制、信息不对称和金融体系的经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中国非国有经济外部融资需求的满足程度较低,导致其即使通过自身积累拥有了较高内部融资能力,也无法实现经营方式和生产领域的转变,只能单纯依赖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长期从事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生产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就是说,即使通过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实现了资本积累和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变,但由于金融发展水平低导致的融资约束的存在,也延缓了甚至阻碍了非国有企业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转换。

(三)中国金融发展的结构与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在中国金融体系居于主导地位的国有银行通常规模较大,而在开展对外贸易的企业中又通常以中小企业为主。金融体系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主体结构的不匹配,使得在获取外部融资过程中,中小外贸企业不是融资需求难以满足,就是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中国金融体系以国有银行居于垄断地位的市场结构,不仅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也限制了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融资的水平,制约了中小企业在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较高的行业和领域获取比较优势。在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历经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低加工水平、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进入繁荣期或衰退期,面临产业退出和转型的压力,而以大量资金投入为特征的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进入形成期和发展期。如何在原有的产业格局下,实现新技术和新生产要素的引入,以及资源的合理转移和重新配置,就成为实现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转换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对外贸易结构由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向金融体系不断提出更高、更复杂的要求。金融体系的发展可以不断更新金融体系供给特性,使其与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金融需求相适应。因而,金融发展对于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转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也就是说,金融发展的过程就是一种与经济体系中新的比较优势形成相适应,同时不断推动比较优势变迁的过程。但从相反的角度来看,金融发展的滞后则也可能成为比较优势变迁的主要障碍。中国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尽管还可在信贷资金支持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变迁,以证券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体系却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原因在于:(1)股权投资是以获取长期投资回报为主要目的,可以对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的、连续的外部融资支持,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2)证券市场具有产业选择机制;(3)证券市场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和衰退产业的退出提供了资本流动机制。但是,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不足与低效率,严重制约了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变迁。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是:对于处于初创时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面对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较高,但可能具有巨大的潜在成长性。可是,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灵活多样的直接融资方式,也抑制了高技术、高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总之,中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市场结构,不利于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获取外部融资,也因此限制了其发展并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变迁。

二、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转换的金融发展政策取向

从总体上看,中国的金融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变迁,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对于对外贸易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制约。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转换乃至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来看,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一些政策建议:

(一)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利率更好地反映资本的价值,减少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促进资源更加有效地配置,促使企业真正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促进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变迁。

(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在中国从事对外贸易的主体中,中小企业占有一定比重,通过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可以拓宽外贸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降低外部融资成本,更好地满足外贸企业的外部融资需求。为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应积极改善银行业的垄断市场结构,大力建立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以形成一个存在多元化市场主体的金融体系。

(三)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要素禀赋结构正在逐渐发生改变,与此同时,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低这一比较优势的原有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也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宽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对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的比较优势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

虽然,民间金融是内生于非国有经济内部的金融组织形态,但是,由于民间融资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和有效的管理措施,也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因此,政府应该尽快地将民间金融纳入到法制轨道上来,对民间金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减少民间金融对经济体系乃至社会生活可能造成的危害。

(五)改善金融体系服务

降低外贸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对于增强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扩大出口规模和市场范围,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继续着力改善金融体系服务,降低外贸企业的融资成本。

(六)加强对融资企业的监控

金融效率的提升,企业监控能力的加强,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外贸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促使外贸企业在科技含量高和出口附加值更高的产品领域从事研发和生产活动,提升出口商品的层次。

(七)构建企业信用制度

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信用制度还不完善、不发达,企业信用制度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企业信用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转换,其重点不仅仅在于为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补贴,还在于为企业外部融资提供一个良好的信用制度环境。

作者:曹珂单位: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