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股骨上端骨折,因老年人骨质疏松轻微的外力即可致复杂的粉碎性骨折。而老年患者常伴有内科疾患而且易产生众多的并发症。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复位,坚强内固定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2005至2007年,我们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84例,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4例,男50例,女34例。年龄58—92岁,平均76.5岁。均为跌倒致伤,均为闭合性骨折。按AO分型(1)31-A1.1型20例,31-A1.3型12例,31-A2.1型10例,31-A2.2型8例,31-A2.3型8例,31-A3.1型8例,31-A3.2型18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1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8例,糖尿病者10例,脑血管病后遗症10例,支气管炎、慢支5例。伤后7d内手术者78例,6例有严重内科疾患病人于住院后10d以后病情稳定后手术。

2治疗方法

2.1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位,患側臀部垫高。C型臂X线机透视下手法复位满意后,手术切口起自股骨大转子的顶端,经大转子后側下行股骨外侧切口,长约12cm。依次切口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后切开阔筋膜张肌,显露骨外侧肌,纵向分开骨外侧肌,显露股骨大转子。将钢板紧贴大转子及股骨外侧,检查钢板贴附牢固,钢板头部小孔用2枚克氏针临时固定维持钢板位置。在钢板近端用3枚长导针沿股骨颈方向平行钻入股骨颈内,最下1枚导针通过股骨矩。用C型臂X机透视骨折及导针位置满意后,先拔出1根导针,测深后,拧入松质骨螺钉,确保在关节面下2cm不钻穿股骨头。依次拧入剩余2枚螺钉,皮质骨螺钉固定远端骨折。如有小转子附近粉碎性

2.2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伤口、肺部、泌尿系感染。第二天坐起,被动活动双下肢,3-5d后行CPM机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3—4周后扶拐不负重活动。8-12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弃拐负重活动。

3结果

本组84例病人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无死亡病例,无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折均愈合。3例病人负重后髋内翻5。。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处理后无严重后果。根据黄公怡等(2)髋关节疗效标准评定,优69例,良10例,差5例,优良率为92.5%。

4讨论

4.1内固定器材的选择髋部转子间骨折采取髓内固定还是髓外固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目前普遍认为,对于稳定型骨折,采取髓外固定即可;而对于不稳定型骨折,特别是转之间骨折,则应采取髓内钉固定。然而老年特别是高龄患者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状态,内固定的选择余地较少。动力髋螺钉技术发生切割(3)以及固定后期松动等髓内固定难以奏效,发生成角等。股骨粗隆解剖钢板是根据特定干垢端-骨干解剖形态研制,符合该部位骨折的解剖生物力学特性。更加适用于转子部骨折,尤其对于骨质疏松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钢板设计解剖型与大转子外侧骨性隆起有良好贴附。钢板的头部有2个小孔,用克氏针作临时固定,防止钢板移位,有3孔呈倒“品”字形,用松质骨螺钉经股骨颈形成稳定的三点固定,固定螺钉直径小,可互不影响,可固定不同的方向。有较强的抗压力、抗拉力、抗旋转性。

4.2对小转子側骨折块的处理对于小转子及后側有多个骨块的情况,在复位时注意牵引,同时旋转下肢,按压骨块,予以复位。但对于小转子碎裂的患者,我们认为骨结构不必追求解剖复位,因为小转子有髂腰肌附着,力量强大,且骨折块呈粉碎,骨块较小,钢丝捆扎骨块难以复位,用拉力螺钉勉强固定,也难以获得后内侧可靠支撑。本组3例手术后发生髋内翻畸形,就是小转子严重粉碎整复困难,转子后内侧的稳定性受到破坏,骨折压力側失去支撑,在负重过程中应力作用下发生内固定松动导致髋内翻畸形。

4.3早期负重锻炼的危险性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在无骨痂形成前,部分负重锻炼亦是危险的,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术后加强管理,合理指导功能锻炼,根据X线片提示骨痂形成、骨折线模糊前,下地行走是危险的,如负重锻炼则更加危险。严格掌握下床时间,可较好地避免髋内翻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复位良好、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创伤小、骨折愈合优良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理论探讨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社科院

物理教学探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