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论文

1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常见

在水泥稳定碎石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平整性较差,强度、厚度以及压实度不够等问题,导致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往往不甚理想。因此,施工人员应认真分析这些常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或缓解,确保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的高质、安全与稳定。

2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

2.1认真准备原材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原材料质量的优劣是决定整个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必须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水泥稳定碎石主要是由水泥、碎石以及水等组成,原材料相关要求如下:

(1)水泥:①水泥初终凝时间满足相应规范(初凝时间≧3h,终凝时间≧6h);②所选硅酸盐水泥的标号较低,一般选用普通、矿渣以及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③水泥生产厂商具备相应生产资质,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允许进场;④刚出炉的水泥需停放一个星期以上才可投入使用,贮存期大于3个月的水泥,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强度;⑤精准控制水泥入灌温度,冬季不低于10℃,夏季不高于50℃;⑥于通风干燥处储存水泥,避免受潮受水,堆放高度要适宜。

(2)碎石:①石料来源应尽量稳定、一致,石料级配相差较小;②经抽检合格后方可允许石料进场;事先硬化堆放场地,避免受潮受水;③分层堆放集料、科学卸料,不同规格的石料间隔堆放、分级堆放;④彻底清除石料表面残留的泥土、风化岩层等;根据破碎等级的不同,选择恰当的破碎机;对破损的晒网进行及时更换;⑤对石料堆垛高度进行严格控制,一般细集料不超过6米,粗集料不超过4米。

(3)水:①饮用水均可用于施工,未经有效处理的水源(如工业废水、污水、酸性水等)不得用于施工;②水质达标,含盐量≦5mg/m3、硫酸盐含量﹤2.7mg/m3、PH值≧4。

2.2规范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路基检查:在正式开始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基层的检查工作,检查基层的高程、宽度、纵横坡度、边坡以及平整度是否满足相应规范,检查是否存在松散材料与软弱地带,确保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带,及时进行加固处理,确保路基稳定、安全。此外,还应彻底清扫下承层,适量洒水,保持下承层湿润、干净。

(2)施工放线:经相关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对已清理成型的基层进行中心线复测,合理布设指示桩,科学进行水平测量工作。一般直线段相隔20米、平曲线相隔10米分别步设一桩,距离路面边缘外侧半米处布设一桩。然后根据所测的实际高程值与试验计算所得的松铺系数,并结合设计高程,在两侧指示桩相应松铺位置处拉上钢丝线。

(3)确定用料:根据设计要求与相关标准,施工人员对施工材料的实际用量进行精确计算与准确确定。此外,参照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相关参数(如水泥含量、厚度、干密度等),对单位面积所需水泥量、碎石量进行科学计算,并对水泥与碎石的实际摆放距离进行精确计算。

(4)混合料拌和:为了确保用料的准确性,在实际拌和过程中,骨料须分仓配料,水泥、骨料及水须实现自动计量。同时,配置充足规格的混合料拌和站,确保混合料能够如期供应。此外,应确保拌和过程中的实际加水量略多于最佳含水量(一般高出0.5~1个百分点),从而有效弥后续工序中的水分损失,并最大限度实现随拌随运。严格控制水泥剂量,确保混合料拌和的充分性、均匀性与一致性,避免产生灰条、花团以及花面等不良现象。

(5)混合料运输:对于拌和好的混合料,必须尽快运至施工现场,避免因运输时间过长而出现离析现象。一方面,运输车应装载均匀,经过已铺筑路段时,运输速度应缓慢、均匀,从而减少因运速不均匀而产生的碾压或车辙。另一方面,为了充分满足摊铺要求,应综合考虑运输距离、运输路况以及实际摊铺能力等诸多因素,合理配置混合料运输车辆数目。此外,还应将塑料薄膜均匀覆盖于混合料上,从而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水分的过量蒸发。

(6)混合料摊铺:在实际摊铺时,应保持“两协调”,即卸料速度与摊铺速度相协调、供料速度与摊铺机前进速度向协调,摊铺速度通常控制为3~4m/min。在摊铺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最大限度保持摊铺的匀速性、连续性,并实时监测摊铺标高,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进行补救,确保水泥碎石基层的平整性。

(7)混合料碾压:在碾压混合料时,施工人员必须合理安排碾压顺序、科学设计碾压参数。一般而言,以50米为一个碾压段,直线段与超高段的碾压顺序分别为“由边缘向中心”、“由内侧向外侧”,且确保每道碾压与上道碾压相互重叠1/2轮宽。在实际碾压过程中,应先采用光轮压路机以1.5~2KM/h的碾压速度稳压一遍;随后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以2.5~3KM/h的碾压速度振动压3~4遍;最后采用轻型压路机光面,直至碾压厚度、宽度及压实性符合相应规范要求。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适量洒水,保持水泥稳定碎石表层的湿润度。

作者:韩超单位:宿州市公路管理局砀山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