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与对策浅探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与对策浅探

摘要:进入新时期,事业单位发展速度显著加快,随之扩大了资产规模。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成效,不仅影响到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也关系着其社会职能的履行。就现阶段而言,一些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还有诸多的问题存在,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事业单位需切实加强对资产管理的重视,优化和创新资产管理模式,切实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对策

一、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1.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事业单位的资产规模较大,由于以往缺乏较强的管理意识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经常出现,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同时,腐败问题也容易滋生,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而通过强化资产管理工作,能够促使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得到保障,国有资产流失与腐败问题得到良好控制。

2.合理高效配置资产资源部分事业单位由于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无法高效配置和利用资产,限制浪费、重复采购等问题经常出现。这样不仅严重降低了资产使用效率,也会影响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因此,需通过强化资产管理工作,动态掌握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的变动情况,结合实际需求,科学、合理配置资源资产。

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现状

1.缺乏较强的资产管理意识。部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资产管理的意义,资产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由于缺乏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一些资产管理人员不具备较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明确自身职责,无法透彻理解和深入贯彻管理制度,这样就影响到资产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重视程度较低,没有向资产管理环节投入足够的资金和资源,甚至由财务等人员兼职负责资产管理工作,这样将难以高效管理规模庞大的资产。

2.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首先,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将资产管理制度构建起来,但分散性、无序性较强,涉及中央政策与地方制度等较多内容,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和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制度漏洞,进而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顺畅实施造成不利影响。其次,现阶段资产管理监管制度不够健全,难以高效监督和约束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过程。虽然财政部门将监管制度构建起来,但宏观性较强,缺乏具体的指导和通用的办法,这样事业单位就难以将其充分贯彻于管理实践中,导致监管制度的形式化现象明显。

3.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监督体系。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容易闲置或浪费大量资产,甚至出现资产流失等严重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事业单位没有将内部监督制度完善构建,导致部分人员随意处置资产的使用与流向,加大贪腐问题的出现概率。因此,需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逐步将资产内部监督制度构建起来。但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构建完善的资产内部监督制度,仅仅以文件或口号形式开展资产内部控制,实质性约束力难以产生。同时,部分事业单位尚未实现信息的公开化,社会公众难以对事业单位现有的资产情况充分理解,公众监督职能得不到发挥,这样不仅会降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效率,还会影响事业单位的公信力。

4.缺乏先进的资产管理技术。首先,目前一些事业单位依然将传统人工操作模式作为资产管理的主要手段,纸质环节众多。资产处置、调拨等工作开展中,涉及较多的审批程序,这样就容易有差错问题出现,严重降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整体效率。其次,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起来,人力成本得到显著节约,管理效率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但为适应资产管理的工作要求,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更新次数较多,操作难度较大,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同时,由于难以充分共享资产数据,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没有完善形成,依然由人工方式核对大量数据。这样资产管理人员就需要在基础性工作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难以全面、深入地开展资产盘点工作。

三、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强化对策

1.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只有切实提高认识程度,方可更加高效地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因此,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需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价值,对传统错误思想观念进行及时革新,将效率优先原则全面贯彻于资产管理实践中,对资产管理各项工作统筹规划和安排,有效规避资产闲置、浪费等不良问题。同时,资产管理工作涉及较多的部门与岗位,需加大内部宣传教育力度,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引导资产管理人员、使用人员能够充分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知识,能够依据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规范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部门负责人员也需深入研究,全面了解资产管理工作的流程和内容,提高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此外,为保证宣传教育的实施效果,在现有线下宣传的基础上,也可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渠道充分利用起来,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对单位内部资产管理的内容、流程等详细讲解,切实增强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

2.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需结合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持续优化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全面覆盖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首先,优化资产配置制度。事业单位需以制度形式明确资产配置程序,实施采购行为之前,需对本项资产的购置必要性进行严格论证。若可调配利用其他部门的限制资产,则禁止通过购置审批。审批人员需深入调研市场情况,综合考虑配置标准,保证审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完成初步审批之后,还需由其他负责人与领导共同把关,没有异议后,方可采购重大项目。同时,要对资产出入库与领用制度进行完善,结合实际情况,对资产出入库手续进行优化,经过签字确认以及验收后,方可以向各部门输送资产。资产交回环节,也需进行必要的签字确认,保证拥有完整的交接手续。其次,优化日常使用制度。事业单位有较多种类的资产,需通过使用制度的构建,对资产管理者、使用者的行为严格规范。在具体实践中,要将专门岗位设置出来,合理选拔资产管理人员,保证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资产管理人员需增强自身责任意识,将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规定严格贯彻下去。要定期盘点、补充实物与台账,保证账务内容符合资产实物。一旦有差异出现,则需及时查找差异发生的原因。

3.完善资产监督体系。事业单位既要对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给予足够的配合与支持,又需要通过内部审计手段的运用,全面监督资产采购与使用等各个环节。同时,要将单位内部职工发动起来,引导内部职工于工作实践中切实监督资产管理成效,营造全员监督的良好氛围。事业单位要与审计、纪检等部门联合起来,不定期抽查资产管理情况,将资产购置、分配等作为抽查的重点,避免资产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违背相关法律或规定。此外,事业单位需依据相关规定,将资产管理信息主动、定期披露给社会公众,促使民众能够对事业单位资产购置、使用等诸多情况全面了解,通过民众监督职能的发挥,进一步改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成效。

4.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动态、实时管理资产,有助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效率的提升。在具体实践中,事业单位需将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的原则贯彻下去,促使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得到逐步实现。首先,科学建设信息系统。目前一些事业单位构建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不符合实际情况,导致资产管理效率得不到根本性提升。针对这种情况,事业单位可结合自身需求,将一些特色模块设计出来。同时,丰富和完善信息系统的权限与功能,保证能够于资产使用、处置等全过程中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促使监督管理的全面性得到增强。其次,要重点管理车辆等其他大型设备,将资产维修档案构建起来,对修理时间、内容等细节详细记录。资产配置过程中,对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资产存量数据综合分析,更加高效、科学地开展资产处置工作。再次,在现有查询和统计等功能的基础上,还需对信息系统的资产信息资料、痕迹管理等功能进行完善,全面覆盖各个管理环节,这样不仅能够精细化管理资产资源,又能够明确划分责任。一旦在资产管理中出现了问题,能够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等快速追溯。最后,为全面汇总与校对资产数据,需积极对接财务系统,全方位共享各项数据,促使资产管理效率得到提高。通过对接财务系统,能够对账务、资产卡片信息等快速核对,促使异常资产信息得到及时发现和管理。综上所述,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关人员需系统梳理现阶段资产管理的运行现状,结合暴露出的不足和短板,从思想、制度、手段等方面着手,不断完善资产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资产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华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纳税,2019(2).

2.王忠.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4).

3.于浡.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2018(2).

4.刘敏.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经贸实践,2018(3).

作者:李艳丽 单位:陕西省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