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议泛远程教育时代特点

小议泛远程教育时代特点

一、泛远程教育时代不期而至

为何说泛远程教育时代不期而至,有如下事实为证。

(一)广泛深入于各级各类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何谓泛远程教育时代?首先是现代远程教育广泛深入于各级各类学校,成为“无一校不在”的教学形式。二十世纪,中国的远程教育,便也只有广播电视大学这一棵乔木,耸立在一批函授教育的灌木丛中;1999年,教育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前已有64所重点大学参与,建立了学习中心10429个,其中包括各地的奧鹏远程学习中心,已把“大学城”开设至全国各地。2003年,根据囯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部署,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启动了投资一百多亿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就连自学考试,“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也“已开始利用先进的IT技术开办了虚拟的网络教育,与传统大学展开竞争。”[3]有更多事实证明,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及其各类学习方式,正在与日俱增地进入城市中小学和传统高校的教研室和课堂(下有专题议论,此略)。

(二)广泛覆盖于城乡的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广泛覆盖于城乡,成为“无一事不可学”的教学形式。2007年,国务院批准,投资25亿,建设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质量工程”包括建3000门部级精品课程和3000个特色专业点等项目。其中部级精品课程建设,因为要求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集中到一个平台上,供全国所有高校的师生免费使用,也属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8年由教育部和工信部联合主管,创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网,是由具有深厚背景的远程教育资深专家、科研院所、重点高校联合打造的现代远程教育示范项目,获得中国民间中小企业促进会全球推荐,是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门户网站。2007年初,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中央又决定投入巨资,在全国农村普遍推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民营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正在出国外语培训、司法考试培训、注册会计师考试培训、公务员招考考前培训、企业高管研修、各种技能培训等领域大展宏图。

(三)广泛被接纳认同的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被广泛接纳认同,成为“无一人不可用”的教学形式。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中学教育到职业教育,所有的纸质教材,都会配置一个光盘,其中的远程教学资源:教案示例、精讲课堂、媒体资源、习题精选、典型例题、探究活动、课堂实验、扩展资料一应俱全。据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大赛”的与会专家表示:“我国中小学教师能够把计算机网络、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辅助教学、虚拟仿真等各种新媒体新技术及网络资源,合理、有效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4]。据《光明日报》报道:“今年(2011年,编者注)暑期,上海某大学教授因在微博中要求学生没有ipad就别来上课而广受非议。”[5]而参加北京大学《北京论坛》的专家、学者却认为“在教育历史上,技术的进歩经常会导致教育的变革,使教育日益普及、方便和大众化。”“配备了智能教学系统的PAD具备成为各级各类学生的虚拟电子学习伙伴的潜能。”[5]而教育部也鼓励并支持高校建设视频公开课,在“本科教学工程”中支持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爱课程”网站,以及共享系统,作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及其今后建设的资源共享课程的展示系统平台;在“本科教学工程”中设置了1000个“精品视频公开课”项目,凡上网后社会反响良好的视频公开课,给予“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荣誉称号和经费补贴。就连对外文化交流的《孔子学院》,也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的巴基斯坦广播孔子课堂而受到巴基斯坦中国研究所所长穆沙希德•侯赛因的称赞:“孔子空中课堂好就好在它无需政府花费一分钱,完全依靠空中电波将汉语教学普及运动在巴基斯坦推广开来。”[6]现如今,远程教育已发展为“无一校不在,无一事不可学,无一人不可用”的教学形式,故而我们称之为泛远程教育;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应称之为泛远程教育时代。

二、泛远程教育的时代特征

一种泛在的教育形式,开始广泛地影响着一个历史时期,它的时代特征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予以概括。

(一)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技术及设备的普及推广速度加快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第一波是广播、电视、卫星接收技术;第二波是电脑、互联网及光纤技术;第三波是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版电脑、互联网电视;而接下来的又一波则可能是泛在计算和云计算了,也可以肯定,之后将还会有新的技术和设备问世。而与以往不同的是,随着国力的增强、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设备制造业的快速进步,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技术及设备的普及推广速度加快。如“我国现在用的PAD是国内厂商生产的,价格不到500元,而课本从小学到中学12年,教材费用应该在1500元以上,比某些PAD的价格还要高。”[5]因此有专家认为“人手一个ipad在中国不久也会实现”[1]48-50。

(二)汲取信息的意识逐渐成为多数人的认知习惯人们在网上的搜索行为本质是一种对信息的汲取。网民一般都会利用搜索引擎,想了解时事热点,搜索;欲购买商品,搜索;要寻找一份新职业,搜索;甚至连身体有奇怪症状时,也不是先去医院,而是搜索;了解新知识,温习旧名词,自然更是要搜索。这样,搜索,便不知不觉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行为、意识便会逐渐被搜索引擎所引导。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突破了4亿大关。若除去老年人和少儿,这个宠大人群在国人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尽管他们搜索行为的五大关注点似乎都与教学无关,但这种意识的建立,行为的养成,则必定使汲取信息的意识逐渐成为多数囯人的认知习惯。

(三)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成井喷式增长态势基于资源的教学是远程教育的主要渠道,而近几年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井喷式增长之势已经形成。“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目前通过各种渠道已经汇聚了大约一万多门课程,国外各类公开课程也汇聚了一万多门。”[7]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建成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将课程教学、教学素材、自主学习、学习指导、教师培训、专题教育等6大类资源,按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进度和学校教育的需求,免费向农村中小学发送。中国教育电视台每天安排11个半小时播出“空中课堂”电视节目。国家免费向农村教学点、完全小学和初中学校发放了2300多万张的教学光盘。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从网络获取教育资源。”继2007、2008、2009年之后,2010年度又有大学本科、高职高专、网络教育、军队院校763门部级精品课程问世。新华网北京11月8日(2010年,编者注)专电记者刘奕湛8日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首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推出以后,将陆续向社会推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内容更加丰富的视频公开课。”

(四)远程与面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普遍流行就在信息技术给传统课堂带来变革的时代,有的学者,如英国伦敦大学的蒂姆教授(TimUnwin)就认为:“在现代化的社会当中,技术和电子教学只是一种媒介,在运用它们时……不可忽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在发挥大学价值中的作用。”[5]而专职远程教育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者却也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国家统一配置的信息资源在各地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不理想。教学信息资源只有适合本地区学生认知水平、生活背景、思维习惯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本土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的策略和方法”。正因为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都或多或少持有这样的观点,故而无论在传统教育,或是远程教育领域,实际普遍流行的,大体上都是一种远程与面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如传统学校教师在备课,或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对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如电大系统的“一体化教学”;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IP资源的二次加工”。

(五)由社会主导力量推动而形成的发展趋势中国远程教育从一开始就得力于社会主导力量的推动。众所周知,广播电视大学便是由中央最高层决策,动员中央的相关部门、各级各地政府,出人、出钱、出地、出力而迅速办成的一所没有围墙的巨型大学。之后,中国远程教育的几次大发展也还是得力于社会主导力量的推动。如“64所重点大学参与中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如“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和“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项目,便都是由社会主导力量的推动而形成的发展趋势。可以说,中国先于一些国家和地区进入泛远程教育时代,这中间确实体现着一种中国特色。

三、顺应泛远程教育时代变化的几点认识

提出一个新概念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不要为提概念而提概念。但当有一个新时代真的到来的时候,我们却又必须认清她的变化,并且与时俱进地去顺应她的变化规律。

(一)应认识到传统高等教育正处于剧变的前夜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技术及设备的普及推广速度加快,随着汲取信息的意识逐渐成为多数人的认知习惯;随着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井喷式增长之势态发展,随着远程与面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普遍流行,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高等教育正处于剧变的前夜。其中的有些变化正在当今大学校园里悄然开始,如“逃课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部分大学生追捧的‘新时尚’。”[8]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不能套用传统的、对“逃课”的旧有认识来简单地问“为什么”,去说教式地对这种“逃课”现象进行“大批判”。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宣传媒体应该站在传统教育剧变的前夜的高度来对此作深刻的探究。比如,我们应该刨根问底:“‘逃课’,学生所要逃离的是什么‘课’?”我们应该扪心自问:“逃课学生超过总人数50%的‘课’,为什么还要开?”我们也应该设身处地:“有的老师与于丹教同一门课,如今有了‘公开课’,他的课还要不要再上?如何上?”我们更应该大声疾呼:“远程教学资源如此丰富,传统大学的教师是否应该改变角色,如果仍旧固步自封、按部就班、逐章逐节来面授,是否能适应学生的需求?是否应该考虑让教师兵分两路,一部分改做面授辅导,但要大大压缩课时;一部分充实学术导师队伍,言传身教,面对面向学生传授学术前沿知识和新出炉的研究成果。”

(二)应认识到远程教育正由资源主导走向终端主导对于专职远程教育的学校来说,所面临的变化也一样剧烈,那便是远程教育正由资源主导走向终端主导。这样的转变是合乎远程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规律的。自远程教育应运而生的那个时候开始,人们便把远程教育的真正有效运转寄希望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但这个过程发展得很慢很慢,慢得有的时候甚至要让人们失去期待的耐心,于是只得釆取一系列属于潜规则的补救措施来维持教学的勉强运行。方法是一方面急就章地釆取远程与面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便是降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期望值,先改用教务规则主导,转而调整为教学资源主导。回想起来,这两种方法,前者是歪打正着,吻合规律;后者则因长期的资源不足而不得不这样做,正可谓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然而现在情况已由量变发生质变,我们再也不能抱住由教务规则主导,或教学资源主导的旧模式不放,要尽快调整办学模式和教学流程,推动由资源主导走向终端主导的进程。比如,在许多专职远程教育的学校中,必修课所占的比例过大、选修课徒有虚名、拓展课和校本课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必须改变,而且也已经能够改变了。

(三)构筑适应泛远程教育时代需求的质量评价体系当泛远程教育时代不期而至,如何确保教育质量的问题便也变得更为严重,显得更加重要。与一般商品相比,教育产品的质量检验更为复杂,其复杂是由于教育产品的质量检验大多被异化成了学历凭证检验的缘故。因此,与一般商品的消费者不同,教育产品的消费者可能违心、甚至故意地对产品给出虚假的评价。更有甚者则可能请求、要求、或是贿赂教育者放低质量检验标准,以减少他自己付出的学习性劳动。故而教育虽然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而教育的质量评价则应以社会需求和社会的集体意志为准绳。首先是对不同的教育项目釆用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如对于出国外语培训、司法考试培训、注册会计师考试培训、公务员招考考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性质的,已经市场化的远程教育项目,其教育产品消费者便正是最终的质检员,他们会以市场手段对其作出最为权威的评判。而对于学历教育项目,则应在严格考试纪律的同时,更要注重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的改革。或者说,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在缩短了面授课时的情况下,可以、也应该把相对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泛远程教育时代的质量检验上来。无论是专职远程教育的学校,还是刚刚踏入泛远程教育教学环境的传统大学,都应主动调整质保防线,要通力合作、与时俱进,构筑起适应泛远程教育时代需求的质量评价体系来。

作者:江声皖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黄山分校远程教育应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