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论中乌两国高校声乐教育异同与渊源

论中乌两国高校声乐教育异同与渊源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发展,高校声乐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创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这些问题在我国高校声乐教育未来的发展中务必给与十分的重视。为此本文将乌克兰的高校声乐教育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进行比较。通过对中乌两国在声乐教育中存在的差异进行研究,并针对我国的高校声乐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乌高校;升学教育;比较研究

中乌高校声乐教育都是以本国的历史、国情及国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决定的,我国高校声乐教育和乌克兰高校声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相同之处,两国在教育的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但因为两国种种因素各不相同,为此在声乐教育发展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两国在声乐教育上有各自的特点,我国高校声乐教育也可以参考融合乌克兰声乐教育特点,这对我国高校声乐教育发展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一、中乌高校声乐教育发展

(一)中国高校声乐教育发展历程

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始于1879年,杭州求是学院设立音乐选修课。由此开始我国各个高校逐渐设立音乐相关课程。在20世纪初,我国声乐教育出现了转折,当时萧友梅等音乐家积累了相当丰厚的传统文化,同时他们也学习了西方文化,为此在声乐教育中他们十分支持中西结合,革故鼎新,成为我国声乐课程教育的领头人。在进行声乐教育的历程中,这些音乐家采用了西方声乐教育的模式:在教法上选择了一对一声乐教学、在教材上采用了西方传统声乐教育所用的课程教材,同时音乐家也为此专门设立了相对应的音乐基础课。从这一现象出现开始,人们就渐渐地接受了西方的声乐艺术。西方声乐艺术不同于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它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对音乐全新的审美。但是由于当时我国经济欠发达,人们学习条件十分艰苦,所以音乐只是少数人所学习的内容,自然就变成了“贵族专业”。但在这一时期,我国早年从国外学习归来的老一辈艺术家,他们都有研究民族音乐文化、报效祖国的觉悟。他们将西洋音乐的唱法与我国传统民歌的发音、吐字等方面进行相互融合,使得后人在研究音乐的道路上深受启发。进入30年代,我国相继出现了以中国传统为背景,或是以时代为背景的作曲家,如聂耳、冼星海等。他们以民族曲调作为基础,并借鉴了西洋的音乐创作技法,开创了我国艺术歌曲的先河。并且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声乐表演艺术家,是我国声乐教育的奠基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音乐教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起步阶段。直至改革开放后,我国多领域事业不断向上发展,人们也逐渐重视起音乐教育,为此我国声乐学习也得以普及,高校声乐教育也开始迅速发展,教学实力和科研实力得到质的飞跃,这一改变为我国声乐教育的实践以及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中乌声乐发展渊源

中国和乌克兰是友好的交往关系,中国也是首个承认乌克兰独立宣言的国家。1993年中国就在乌克兰成立大使馆。自建交以来,中乌两国的艺术交流就开始逐渐频繁,为此中国在艺术方面有很多地方向乌克兰进行学习,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乌克兰的音乐艺术产生了兴趣,并且在我国就有乌克兰文化中心,该中心专门用来介绍乌克兰的音乐艺术[1]。为此越来越多的人去到乌克兰学习声乐艺术,欣赏乌克兰的艺术文化。通过文化交流,也使得中乌两国在进行高校声乐教育上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二、中乌高校声乐教育的异同

(一)中乌高校声乐教育的不同之处

中乌高校声乐教育之间存在相似,但却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中国高校教师采用了一对一教学或是小班教学的模式,小班教学模式中学生人数在两人以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地示范,将教学曲目进行演唱,随后让学生倾听教师唱歌中的情感、技巧等,从而达到让学生更快速地学习教学曲目、掌握演唱技巧的目的[2]。并且在学生课外时光,教师也提倡他们对声乐技巧多加训练,以此来使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增强。而乌克兰教师采用的是二对一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只有一名学生,而老师有两位,一位声乐专业老师,一位艺术指导老师,进行二对一的授课方式,并且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很少进行范唱。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不允许学生参与旁听。导致中乌两国高校声乐教学不同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学方式的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中国教师更倾向于为学生进行范唱,而乌克兰教师从不进行范唱。因为乌克兰教师认为每个学生的歌唱音色各有不同,如果教师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范唱的话,学生很容易跟随教师唱歌的特点,不知不觉地进行模仿,从而在日后学习唱歌的过程中失去自己唱歌的特点。但是中国声乐教师却觉得适当的范唱能够帮助学生更轻松地领会歌曲中作者的感情,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教师进行范唱,那么对于声乐曲目中的感情理解也会出现偏差;如果演唱感情出现错误,那么就无法有效进行声乐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对曲目养成错误的情感理解方式,为此教师进行范唱则会让教学效果变得更好。

2.教学环境不同

在中国,教师除了一对一教学以外还会使用小班式声乐教学。多数老师认为,小班式声乐教学能够让水平差不多的学生一同学习,让他们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够参照别人歌唱的优点,同时对自己的歌唱行为进行反思,从而达到快速提升学生水平的目的。我国近年来音乐教学才开始快速发展,高校声乐师资力量难以适应声乐专业学生人数的增长,为此通过小班而非一对一教学,能够适当解决声乐专业学员多、教师少、课程无法合理排开的现象,对于我国高校来说是十分合理且有效的。在乌克兰高校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推崇使用小班教学,而是统一采用一对一单人教学。在教师眼里每一位学生的声乐能力都不相同,为此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教学都是不同的,只有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施教才能够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发展。学生的教学要求一对一,教师拒绝旁听。乌克兰的教师认为,不允许旁听是因为要为上课的学生提供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如果他人参与旁听,就很容易让旁听的学生以为其他学生在声乐演唱方面的问题他们也有,为此会不自觉地跟随别人的教学课程而去对自己的声乐学习现状进行调整,尤其针对不同声部的学生更是严格禁止旁听行为的出现,例如女高音不允许旁听低声部学习课程,防止女高音在日后会不自觉地压低嗓音,导致喉咙的毁坏。这种情况在教师看来是十分严重的错误。

3.教学观念不同

在中国高校教师提倡学生课外自主声乐练习,勤练多练使得声乐演唱技巧得到有效提升。为此,走在音乐院校时都能够听到学生此起彼伏的练唱声。尤其是清晨,被认为是开嗓练声的最佳时期,所以很多学生都会早早起来进行声乐训练。通过长期的练习,学生们的声乐技巧便会娴熟。但是,在乌克兰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却不提倡学生进行自主训练,原因有以下几点:在乌克兰教师的观念中,声带的休息是最重要的,合理地使用声带才能够获得更好的音色。学生进行长时间的声乐训练会导致声带疲劳。并且,乌克兰的老师认为学生在进行独立练唱的过程中会误入歧途。在专业课以外的时间,学生练习是没有老师指导的,如果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声乐练唱的技巧,就进行自主训练,他们很容易认为自己的训练方式是正确的,实际上,学生的想法都是自己的想法,他们在练唱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也会毫不自知[3]。为此,就会导致老师上课教一套练习方法,学生自己训练时又是一套练习方法的现象出现,这样的练习是无效的。为此,老师极力反对学生私自练习。综上所述,中国与乌克兰高校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每个国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都各有优劣之处。但是这一现象的出现都是贴合每个国家的实际、贴合每个国家的民族特色文化。两国在对学生进行声乐教育的路途上,都没有一味地追求某方面的东西而是科学合理地分析了当代国情分析学生的发声方式。人的嗓音就如同面孔,千人千面各有千秋,为此每个人的嗓音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声乐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想尽办法去修饰学生声音中的缺点,使学生的发声方式更加科学,使其发出富有情感、能够打动人心或有充满力量的声音。为此,学生在进行声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借鉴他人发声方式中的优点,而绝不会引导学生去模仿他人的发声方式,只有顺从学生自身优点,才能够让学生更有效地提升自身能力。

(二)中乌高校声乐教育的相同之处

虽然中乌两国在声乐教育上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在某些方面两国的声乐教学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中乌高校声乐教育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演唱曲目选择上

中国与乌克兰两国的高校声乐教育,在面对学生声乐曲目的选择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在为学生挑选曲目的时候都会依据学生的音色、声部以及个人能力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曲目,这一方面,两国都是在学生个人声乐能力基础上来进行的,通过针对性地选择曲目,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自身的闪光点,让学生的演唱优势被完全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优秀与完美。

2.学生的声乐教学选择上

在传统意义上,大多数人认为中国高校学生进行声乐训练都是本着勤奋刻苦为主,而国外的教育则要比中国更加开放、更加自由。但经过观察,国外高校声乐教师在针对学生进行声乐课程训练上与中国高校相似,两国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声乐训练时都会注重学生的刻苦训练。并且,两国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会依据学生的声乐特征以及声乐演唱能力等方面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性教学摒弃了统一教学的框架性和不合理性,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可塑性,能够让学生得到最高质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发扬个人优点充分成长,对于学生声乐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中乌两国高校声乐教育比较与思考

通过对中乌两国高校声乐教育的研究与比较,笔者发现,乌克兰高校声乐教育追求的是顺应学生天性,以学生的自身需求作为出发点。在乌克兰高校接受声乐训练的学生都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为此,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目标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思考。但是在中国大多数高校声乐教育往往都是以为社会输送大量音乐人才作为目的,为此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性教育,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天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制,影响学生的自由发展,并且学生能够学到的知识大多数都是受到约束和限制的。为此在这种环境下,大多数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后就开始松懈,尤其是面对声乐这种需要不断训练的专业,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无法对音乐产生深刻的理解,而只能掌握一些声乐的技巧性表演。为此中国高校在未来进行声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不断地完善。

(一)针对原有教学方法,化繁为简

中国高校声乐教师在未来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明确一个教学观点:学生的声乐能力是为艺术而服务的,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重点强调学生对于歌曲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学生只有完全掌握曲目中所赋有的感情和含义,才能以更好的方式对歌曲进行诠释和演唱。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更改应试教育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音感以及分析能力,才是引导学生成为一名优秀声乐演唱者的关键点。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力以及特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育,适当摒弃要求学生进行反复演唱训练的教学方式,从而避免声乐教学的枯燥乏味,保留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但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完全抛弃声乐教育独特的古典与优雅,即摒弃传统声乐教学方法的缺点,在原有教学方法上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改进,化繁为简,顺应学生现状,才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4]。

(二)教学实践相结合,为学生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在中国高校声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有关于声乐理论课程的教学。为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采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模式,教师的课程不应拘泥于在教室中进行,而应带领学生前去更广阔的天地进行教学。理论知识简单、易懂,但是让学生对其进行真正的理解和吸收并进行有效运用却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能够把声乐理论熟练掌握的学生在实践中并不一定能够将演唱表现得淋漓尽致,缺少了实践经验的支撑和对歌曲感情的掌握,学生的表现会缺少张力。为此高校声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学习乌克兰高校声乐教学的方式,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多多带领学生参加声乐实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定教学实践,带领引导学生配合钢琴伴奏进行练习;在课堂外,教师带领学生多多参加声乐相关的组织活动,带领学生在实际实践中积累学习经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提升自身声乐演唱能力以及表现能力[5]。让学生通过实地实践,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表演当中,最终使得自己能够有更高水平的发挥。

四、如何借鉴乌克兰高校声乐教学优势

借鉴乌克兰高校声乐教育课程的优势,首先要注重与乌克兰进行艺术交流的相关活动,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来进行有效实现。

(一)引进来

我国作为一个从改革开放以来,音乐教育才逐步进行发展的国家,到今天,声乐教育相对于起步时期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当下仍然存在一些教育上的问题,为此中国高校声乐教育应学习乌克兰高校的教学形式,取长补短,来使我国高校声乐教育不断发展,为此我国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乌克兰高校教学方式,开展关于乌克兰高校教学方式引进的研究,并从中获取相关经验,以便于有效运用到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当中[6]。但是在引进的过程中需注意:教学方式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要根据我国国情来进行,贴合我国国情、文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为我国高校的声乐教育教学来带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走出去

乌克兰是一个十分重视音乐文化的国家,为此乌克兰高校在针对声乐的唱法方面具有多种形式,而我国在声乐上也有美声、通俗与民族唱法之分。每个国家的声乐唱法各有千秋、独具特色。中国虽然在不断学习乌克兰高校针对声乐的教学模式,但是中国的教学模式对于乌克兰高校也有不一样的借鉴意义。为此在中国与乌克兰进行友好音乐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国应积极地将我们在声乐方面的教学特点发扬出去,同时积极吸取乌克兰高校声乐教育特点,两国相互借鉴学习,在未来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水平也会不断上升。

结论

通过将中国与乌克兰两国的高校声乐教育对比能够发现,中乌两国高校在声乐教学上都有相似之处,例如注重对学生的科学训练、注重依据学生个人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了许多不同之处,导致这些不同现象是由于两国不一样的发展历史以及国情,乌克兰作为和我国友好往来的国家,高校声乐教育具有很高的水平,为此非常适合我国高校进行借鉴学习。同时在改进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符合我国发展,符合我国文化特色,将我国高校声乐课程教学逐渐完善化。

注释:

[1]宋艳英.简述乌克兰与中国的音乐艺术渊源[J].北方音乐,2014(02):35,37.

[2]徐文娟.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探析[J].戏剧之家,2020(34):92—93.

[3]连云.乌克兰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实践大纲解析[J].当代音乐,2016(21):14—15,18.

[4]徐小凤.刍议高校声乐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J].戏剧之家,2020(34):94—95.

[5]连云.乌克兰艺术院校声乐教学听课制度研究[J].艺术评鉴,2016(03):49—50,161.

[6]曹姝莉.中俄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拓展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郑州师范教育,2018(06):18—21.

作者:邓开元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