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师绩效工资设计论文

教师绩效工资设计论文

摘要:《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颁布后,如何设计绩效工资才能有效激励教师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从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及认知评价理论等相关心理学理论来看,义务教育学校要有效实施绩效工资,可以关注以下几点:中小学既要使教师有信心达成绩效目标,又要使绩效奖励满足教师的需要。吸引教师为目标达成而努力;既要根据教师工作绩效拉开收入差距,又要保证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既要积极推进绩效工资计划,又要认识到物质奖赏的局限性。

关键词:绩效工资;奖励性工资;教师激励

2008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和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规定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义务教育学校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制度。Ⅲ自该文件颁布以来,各地相关主管部门和学校都高度重视,本着积极稳妥的态度推进这项改革。根据多种来源的信息,截止到2009年底,多数地市都已出台有关绩效工资改革的政策或实施办法,但绩效工资落实情况却相对滞后。不少地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基础性工资已经落实到位,但奖励性工资如何发放仍然悬而未决。绩效工资改革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亟待关注的问题。比如,有些地方教师的工资在改革之后不升反降;又如,有些教师认为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不合理,一线教师的收入少于干部,分配方案偏向领导。类似问题的讨论及网络上教师对绩效工资改革的热议引发了我们的深层次思考:如何设计绩效工资才能有效激励教师?本文拟从期望理论、公平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等心理学理论视角分析绩效工资发挥作用的机制,探讨绩效工资有效激励教师的策略。

一、基于期望理论的分析

期望理论是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弗鲁姆,(V.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弗鲁姆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就是:M=∑V×E0其中,M表示激发力量,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V表示目标价值(效价),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他个人需要的价值。同一目标,由于各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需求不同,目标的价值也就不同;E表示期望值,是人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即能够达到目标的概率。后来,弗鲁姆发展了这一公式,将其转变为:M=∑E×I×V0新增加的变量I表示工具性,指个体相信自己表现好就能获得回报的信念。这个公式说明:一个人越是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提高工作绩效(E),并能因为绩效提高而获得相应的奖赏(I),而且认为这种奖赏很有价值(V),那么他的动机力量就会越强烈。

与传统的工作动机理论不同,弗鲁姆在期望理论中引入了认知变量,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动机激发的复杂机制,为员工激励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对当前正在实施中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基于期望理论和期望公式,我们认为,要使绩效工资能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其不断改进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学校要使教师相信他们的努力能产生绩效。管理者要在双向沟通的基础上为教师设置合适的绩效目标。从期望理论来看,教师会在他们相信其个人努力能导致成功绩效的程度上受到激励。也就是说,只有教师相信,如果辛勤工作他们就有能力和资源来达成绩效标准,他们才有可能为目标达成而付出努力。相反,如果学校给教师设置的目标过高,可能导致教师自暴自弃,放弃达成目标的努力。所以,学校为教师设置的目标必须是可达成的,而且要具有适度的挑战性。同时,学校还要通过校本培训、教学研讨、工作坊等多种方式,为教师达成目标创设条件和提供支持,帮助教师通过努力改进绩效,体验成就感和工作乐趣,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和目标实现期望值。

其次,学校要加强绩效评估与奖励性工资之间的联系,真正确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体制。如果员工绩效优异却没有得到奖励性工资,或者有些员工没有成功的绩效却得到了奖励,绩效工资制度就不会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具体到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实践中,如果一所学校没有建立一套准确、有效评估教师工作绩效的考核系统,绩效工资发放主要依据教师的岗位、职称、年资等因素,与教师的实际工作表现缺乏直接联系,“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那么通过绩效工资制度激励教师的初衷就无法实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十分复杂和特殊,它与工厂中的工人作业或商业领域中的销售工作不同,其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估指标通常难以操作化。在实践层面上,如何将硬性绩效评估指标与软性绩效目标结合起来,如何体现教师工作的特点以及如何在教师绩效表现与绩效工资之间建立适度、合理的联系,尚有待进一步探索。

最后,管理者要精心设定奖励性工资的数额,使之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根据期望理论的解释,奖励的效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量。也就是说,奖励本身是否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在员工看来是否很重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激励的力量。正在实施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奖励以工资形式呈现。根据三部委颁布的文件,奖励性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量的30%,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但从执行情况来看,有些学校因为担心教师收入差距拉大之后引发不公平感,所以态度和做法都十分谨慎,实际上直接受工作表现或实际贡献影响的奖励性工资份额通常不足30%,一般在5%~15%之间。这样,绩效优异的教师与绩效差的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就相应地缩小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奖励性工资的吸引力和效价,制约了绩效工资的实际效果。所以,学校在地区性指导意见所确定的框架之下,要适当增加奖励性工资的份额,拉开不同绩效水平教师的收入差距,真正建立一种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体制。

二、基于公平理论的分析

公平理论是由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的基础来源于费斯汀格(L.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和霍曼斯(G.C.Homans)等人的社会交换理论。尽管公平理论与期望理论有差不多一样长的历史,但是直到最近,公平理论才受到较多的关注,也引发了管理者对公平感激励意义的广泛兴趣。月平理论关注员工怎样对分配决策的内容作出反应,经常被叫做分配公平。它可以预测人们对组织中的分配是否公平作出判断,也可以预测当人们认为已经被不公平对待时会怎样反应。亚当斯将雇佣关系描述为一种交换关系,在这个关系中,员工贡献投入并获得相应回报。员工通常关心回报是否公平。人们在知觉一个结果是否公平时,首先会计算自己的回报与他们的投入之间的比率,然后把自己的这个比率同他人的比率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是否公平的结论。当员工发现自己的收支比率与他人的收支比率相等或现在的收支比率与过去的收支比率相等时,便认为这是合理的、公平的,因而达成心理平衡,工作积极性高;当员工发现自己的收支比率与他人的收支比率不相等或现在的收支比率与过去的收支比率不相等时,便会心理失衡,产生不公平感。

公平理论不仅深化了员工激励研究,而且为薪酬设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对当前实施中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启示。

首先,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公平感受。亚当斯指出,不公平感会使个体产生紧张感,紧张感与不公平程度是成比率的。当员工发觉自己的回报不足、收支比率相对较低时,他们恢复公平的主要方式有:第一,通过减少努力与缩短工作时间来改变投入;第二,通过要求加薪、改善工作环境、增加认可等方式改变回报;第三,对投入或收获进行认知上的曲解,作合理化解释以减轻个人压力;第四,从另外的角度看待比较对象的投入与回报,采取一定方法来改变他的行为,或迫使其离开组织;第五,选择另一种比较的对象,获得主观上的公平感;第六,离职。不难发现,这些方式对员工个人发展与组织绩效改进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意义。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设计绩效工资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公平感受,避免引发较大范围或较大程度的不公平感,防止出现实施了绩效工资之后教师积极性不升反降的尴尬局面。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公平感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的环境特征,管理者在绩效工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多倾听教师声音,了解教师的感受;及时发现和调整教师心理层面潜在的问题。

其次,绩效工资制度要体现基于公平理论的薪酬设计原则。从公平理论的逻辑分析来看;员工的公平感深受他所选择的参照者的影响。根据参照者的差异,分配公平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个人公平。这三种公平刚好与薪酬设计的外部竞争性原则、内部一致性原则和个人贡献原则相对应。科学合理的薪酚设计要兼顾这三个基本原则,解决好三类公平问题。具体到教师绩效工资设计,有关文件已明确指出,规范后的义务教育教师津贴、补贴平均水平,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原则确定,而且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合理统筹,使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水平大体平衡,这为确保教师工资适度的外部竞争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相对而言,教师绩效工资设计的内部一致性原则和个人贡献原则需要管理者给以更多的关注。一方面,中小学管理者要基于严谨、规范的工作分析,明确中层干部、教研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等不同岗位的职责与要求,评估每种岗位的价值,并据此确定每一种岗位的平均工资,体现薪酬设计的内部一致性原则。另一方面,管理者还要深入研究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客观、合理地考核教师的工作表现,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合理确定奖励性工资的分配办法,在个人贡献与奖励性工资之间建立联系;克服“干好干坏都一样”现象,以有效激励教师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绩效。

最后,管理者还要注意程序公平。有研究者指出,计划和执行决策的过程才是感知公平的决定性因素,而非之后所得结果的多少。当程序被知觉为不公平时,员工会针对组织作出报复性反应。而如果员工感到程序是公平的,那么即使结果不公平,他们也可能不会作出负面反应。这一意义上来说,程序公平比分配公平更重要。受此启发,中小学在设计与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过程中,要注意程序上的民主性与公平性,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提前告知、申诉的权利和要求解释的权利。只有这些基本的权利获得了有力的保障,只有程序上的公正得到了教师的认可,绩效工资才有可能发挥其积极的激励作用。

三、基于认知评价理论的分析

认知评价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茨(E.L.De-ci)和瑞安(R.M.Ry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动机过程理论。它起源于德茨在20世纪70年代初所进行的系列相关实验。这些实验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是:有了外部奖赏之后,个体的内在动机是会削弱还是会增加,抑或是保持不变?实验发现,当个体受内在动机支配参加某项活动,结果又因此受到了外在的物质奖赏时,驱动个体参与活动的内在动机就会被削弱。从这些研究发现出发,德茨和瑞安于1985年提出了认知评价理论,用以解释外部奖赏及有关环境因素是如何对内在动机构成影响的。这一理论指出,外部事件(如给以奖赏、评价、设定最后期限以及其他动机性投入)对内在动机的影响,是以个体对外部事件的认知为中介的,取决于这些事件对个体胜任感和自我决定感的知觉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而事件究竟是促进还是妨碍胜任感和自我决定感,主要取决于个体知觉到外部事件的信息意义与控制意义。奖赏(和其他外在事件)的信息意义通常促进个体的胜任感和自我决定感,从而增强内在动机;控制意义则通常导致低自我决定感,所以会削弱内在动机。具体到物质奖赏,它通常被个体认为是一种引诱,让人去参与某件事或表现出某种行为,而如果没有这些奖赏个体可能不会去做这些事或表现这种行为。因此,从整体上而言,物质奖赏会被个体知觉为控制性的,会导致内在动机的削弱。但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情况下使用物质奖赏结果都是消极的,在适当的人际情境下,如果使用表现依随奖赏(Per-formance-ContingentRewards),即根据个体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达到某个优秀标准或超过某个既定标准来确定他能否获得奖赏,个体也可能将奖赏知觉为信息意义,从而发挥激励作用。

尽管认知评价理论后来受到一些批评,但这一理论对绩效工资和员工激励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将认知评价理论与薪酬设计联系起来,我们发现,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和其他各种外部奖赏手段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为了能更好地发挥绩效工资制度的激励作用,笔者有两个建议。

第一,管理者要认识到物质奖赏的局限性,克服对绩效工资的迷信。工资及奖励性工资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最为常见的一种员工激励方式,如果运用得当,不仅能激励员工不断改进工作绩效,提高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而且对团队和组织的绩效都有正向的影响。但物质激励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时候可能会破坏个体的内在动机。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绩效工资制度必然会激励教师。在中小学,如果管理者过分强调绩效工资,动辄就用类似“谁好好干,我们就奖励谁;谁不好好干,我们就扣谁的奖励性工资”的话来教育教师,把绩效工资作为控制教师行为表现的手段,反而可能削弱教师的内在动机。原来教师是凭着爱与责任从事教育工作,而在绩效工资背景下却变成了为金钱而工作。这会从整体上降低教师士气,影响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并进而影响整个学校的教育绩效。管理者在推行绩效工资制度的时候,要把握好度,积极但不迷信。

第二,管理者要创设积极的人际情境,构建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认知评价理论认为,外部奖赏是否对个体构成激励,关键取决于个体如何理解奖赏事件。而个体将奖赏事件知觉为控制意义还是信息意义,受人际情境因素影响很大。如果人际情境是控制性的,也就是说使用者把奖赏当作是控制个体、使个体“听话”“服从领导”的一种手段。奖赏的效果通常是消极的;而如果人际情境是信息性的,也就是奖赏能够传达有关个体行为表现或能力水平方面的信息,能提高个体的胜任感和自我决定感,这时候,奖赏就能激发个体的内在动机。这启示我们,在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积极的、支持性的人际情境。更为具体的建议是,中小学要将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方式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非物质认可方式、自助性福利计划或工作再设计等举措,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改善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加强教师的参与性和组织认同,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只有管理者能了解和尊重教师的多样化需求,认可教师的努力和贡献,能让教师体验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在干群之间以及教师之间发展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人际氛围,构建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绩效工资才能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的绩效工资制度是贯彻义务教育法、提高教师地位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励教师的重要手段。但绩效工资并不必然能有效激励教师,中小学只有在合法的前提下,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设计与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每一种心理学理论都是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分析动机激发的过程与策略,有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时候,不同心理学解释之间还存在相互冲突、相互制约的地方。所以,管理者在绩效工资改革实践中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心理学理论的观点,形成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超级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