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艺术类大学生德育教育发展研究

艺术类大学生德育教育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艺术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生力军与强大后备力量,大学时期恰恰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尽快寻求一套完善合理的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培养体系,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社会文化服务意识的重要性,以及高校的大学生德育培养对策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为艺术类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基层文化服务提供借鉴。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基层文化服务德育发展

德育是确保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培育人才、确保人才健康发展,塑造国民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途径。对于艺术类高校来说,德育可以说是其坚持办学目标、实现艺术类学生培养目标的保障。对大学生来说,德育能够对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发挥极大的保证作用。

一、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中,文艺工作者和优秀的艺术家们承担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创作出无数拥有深刻思想内涵以及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感召、激励着亿万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下,因为各类思想文化的碰撞干扰,群众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取向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化,其中一小部分对自身素质要求较低的艺术工作者,无法抵制各类腐朽思想的侵袭,造成了消极的社会影响。艺术类院校是培养文艺工作者的重要阵地,怎样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更好地为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这是艺术类大学生文化服务意识与德育发展研究的重要任务。①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肩上承担着弘扬民族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使命。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理想,大力提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不断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让其能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者与实践者,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培养对策

(一)大力强化德育实践教育环节

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学院、家庭和社会等方面,而其中最主要的途径便是学院教育,另外两方面因素发挥辅助作用。现阶段,艺术类高校要想做好大学生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实践教育环节的开展,实行开放式教育。艺术类高校还需注重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及时沟通交流,打造一个校园为主、社会为辅、家庭为本的德育教育氛围。例如,艺术类高校可建立社会基层文化艺术服务站,针对社会基层群众进行歌舞培训、字画练习、文化宣传等。此外,艺术类高校还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特点,设定校园文化标识、拍摄宣传视频、谱写校歌、编排文艺晚会等,大力开展各项具有艺术高校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构建德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虽然在一些艺术类高校的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弊端,但德育仍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教育整体中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重要部分。②德育是高校教育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教学方式,从课程体系来说,加强学院德育有效性的途径主要有基层文化专业课、文化基础课以及人文选修课等。美国教育家里克纳曾明确表示,学院各项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德育来说,就好比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具有无穷无尽的潜在能力。因此,艺术类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构建与品德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借助课程体系的构建促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实现文化素质、道德认知以及行为品质等各方面的有效提升。

(三)构建艺术院校德育网络平台

艺术类高校学生的思维通常较为活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因此,艺术类高校应大力支持学院德育网络平台的构建,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但由于互联网具有隐蔽性和无意识性等特点,容易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德育工作者还需特别注重健康、安全网络氛围的建立。同时,还应做到防患于未然,提前向学生讲解互联网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安全信息,提高学生网络信息免疫力。此外,艺术类高校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建立德育教育网,定期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更新和丰富校园品德教育网的内容形式,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学生品德教育。

(四)建立大学生德育教育基地

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与双溪村签订了艺术教育基地协议,一方面,师生深入乡镇,为当地文艺发展出谋划策,如设计文化礼堂,并为双溪村谱写了《双溪双美》村歌,得到社会的极大认可;另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让学生直接与企业接轨,如从事美术广告设计、参与乡村文艺汇演等活动,使学生思想和专业水平上都获得极大的收获和提高。此外,学校还经常指导学生开展以赞扬优秀道德品质为宗旨的文化活动,或是带领学生参观文化博物馆、观看德育教育影片,组织学生参加专家讲座、文化艺术表演、学院社团活动等学院活动,进一步培养大学生文化服务意识及道德行为品质。因此,建立大学生德育基地在德育体系建设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不仅有利于对学生专业业务的提升,遵循了“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基本规律,更是响应了党的“艺术要为群众服务”方针,是对文艺座谈会思想的实际践行。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新环境,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素质以及专业水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更应当在新时期下不断加强对艺术类大学生基层文化服务与自身德育发展的研究工作,探索出有效\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和新模式,让其更好地为我国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注释:

①钱晓芳.高等艺术院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新美术,2014(4):28.

②邱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困惑及德育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5.

作者:包海舟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