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下内部控制策略

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下内部控制策略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诸多企业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部分企业的财务成本较高,由于内部可能存在机构冗余或管理效率低下问题,集团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内部管控,财务共享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将详细介绍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优势,利用其优势阐述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提出设立合适组织与人才构架、改进财务信息的管理流程、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完善内部监督系统及开展有效性检验五项优化此类企业财务共享模式有效的内部控制对策,从而使集团企业的内部控制在财务共享模式下获得更高水准。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内部控制;内部监督系统

一、引言

在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的同时,集团企业也正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风险,良好的内部控制可有效抵抗企业遭受的内部风险,也会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因而企业应实行合适的内部控制。针对集团企业而言,内部控制的落实程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财务共享模式的引入,改变了原有的财务核算系统,从而使其内部控制的各项措施也发生了较大改变。

二、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优势与不足

财务共享模式的核心工作为整合标准与专业的服务资源,此方式不仅能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还能适时降低运营成本,为后期发展提供更具价值的服务。具体来说,在完成财务共享后,集团企业可设置出更为标准、科学的运营方案,并将当前冗余且复杂的工作流程及时简化,提高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与工作效率,使企业更为了解当前市场的动态与发展规律。在财务共享模式的作用下,企业能高效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创新,使其在竞争过程中始终保证自己的有利位置。集团企业内部的管理状态也发生较大改变,其资源的管理更为集中,也会用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来设计核心业务[1]。财务共享模式在带有诸多优势的同时,集团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仍可能面临些许风险。具体来说,企业在创办或发展初期可能会存有工作效率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诸多业务由独立的部门负责,内部人员在工作方式与工作理念上都会存有较大差异,也间接地影响了各部门间的合作效果。

三、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提高工作效率

集团企业利用良好的财务共享模式能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采用该模式能改进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帮助其逐步摆脱传统工作方法,借助最新的信息共享模式完成登记账簿或录入凭证等诸多业务环节,在信息网络的带动下使数据的传递更为精准。在传统财务流程的管控中,财务人员需关注该流程中的每项指标,而财务共享则能使该项管理工作更为集中,也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使其将注意力放在财务报表分析或业务全局的把控上,在完成对报表的解读与研究后,使财务信息更好地用在企业各项目的决策中。

(二)缩减企业成本

集团企业内部会设有诸多带有从属关系的子公司,利用财务共享模式后在某种程度上可缩减企业的运营成本与管理成本。适宜的财务共享模式能提高企业与子公司的融合度,加快信息共享的实现速度,在采用了诸多共享服务后其运营效率会获得极大提升,运营成本也会随之降低。集团企业与其下属的子公司在设置信息共享模式的同时,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与管理流程均会获得一定程度的简化,也会从侧面节约整体的管理成本。

(三)调整人员工作的情绪

传统模式下财务人员对工作流程与各项工作的要求十分了解,其自身工作的开展也会更加顺利。而在运行财务共享模式期间财务人员在财务数据的使用上更为便利,在借鉴共享中心的工作内容后,无形中增加了该项工作的重复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该项工作会极大地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在逐渐丧失新鲜感后,开展部分工作时可能会出现厌烦情绪。

四、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控制问题

(一)人员架构遭遇挑战

集团企业在开展财务共享模式期间,工作人员的职能出现变化,其业务处理模式由线下的业务处理转变成线上的集中结算、线上审批或单据填写等。在发展财务共享模式的初期,在财务人员职能转变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各岗位间的职权与其技能发展水准,受此类模式的影响,工作人员的基础性技能会出现衰退,从而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

(二)内部控制的活动存在不足

形成财务共享模式的过程中诸多经济活动或业务都会被放置在共享平台中,财务管理人员需依照当前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与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准来优化与完善该类信息平台。集团企业在经济业务逐渐增多的情况下,管理人员会设计特定的财务信息体系,在多种信息系统的叠加下,若管理人员没能及时处理某项业务或通知不及时就极有可能造成财务信息的重复,不但会给工作人员带去额外的任务量,还会使部分财务数据出现偏差。

(三)内部监督不完善

集团企业在运行财务共享模式时,其内部或下属子公司的财务人员会被适时缩减,财务人员的减少意味着其职权的增加,会分配给部分财务人员多项职务,而部分职务的结合会使财务人员的某些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监督。内部审计人员在实行监督的过程中更为看重事后审计,部分财务问题在发生期间难以得到有效遏制,也会影响到财务流程的整体运行。在财务共享模式下,若集团企业的内部监督不完善,将会影响其财务信息处理的效率,内部审计难以获得理想效果。

五、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

(一)合理设置人才架构

在完善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中的内部控制时,管理人员需设置合适的人才架构,具体来说,管理部门需确认财务人员的各项职责,设立适宜的机制体制。当前集团企业的财务格局多为业务支持与分析、财务管控与控制及财务交易处理,借助三种形态的良性循环提升财务信息的管控水准。业务支持与分析大多以分析为主;财务管控与控制的主要内容为管理与规划;而财务交易处理的主要业务为会计基础性操作业务、会计稽查等。该格局中的主要内容需要的财务素养有所区别,因而管理人员需针对不同素质招收对应类型的财务人员。在财务人员的业务管理上,集团企业的管理者应加强对员工的奖励与考核,将其工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出来,促进财务人员的技能进步。此外,针对财务管理部门,管理层还可制定恰当的轮岗制度,便于员工熟悉与掌握整套财务工作流程,在开展部门内部的技能培训时,老员工可定期分享经验,并逐步引导新员工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3]。

(二)完善财务信息的管理流程

集团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会分成总公司、区域管理总部与营业部等,各个部门都存有自身的财务管理流程,例如,区域管理总部,其内部的核算中心带有预算控制、抽样监督与审批管理等,通过专业人员的单据填报、财产清查与成本计算后再发送到营业部中。在引入财务共享模式后集团企业的财务业务流程发生了较大转变,其业务流程的趋势更趋向标准化、科学化,财务人员应熟悉该项工作的实际流程。

(三)加强财务信息管理

集团企业应对财务信息进行恰当的安全维护,对其内部供应商要进行科学筛选,利用良好的信息技术保证财务系统的安全,只有该系统内部不存有漏洞,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才会更加合理。以当前运用最为广泛的SAP管理体系为例,在使用该项系统前管理人员需签署安全保障与技术协议,无形中增强了财务共享模式的安全性。在维护财务共享平台期间,企业管理者还应开展日常的维护与监控,在其内部可设计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中心,适时监测其运行过程中的软件与硬件,从而保证财务共享平台内的安全系数。

(四)完善内部监督系统

集团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分成财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财务控制主要包括货币资金控制、应收账款控制、成本费用控制、预算管理控制与筹资投资控制;而组织结构控制、业务管理控制、质量管理控制与人资管理控制则属内部管理控制中的内容。具体来说,由于财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的内容不同,管理人员应科学分配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即不同领域的人员应负责对应性工作。例如,财务业务素养较强的人员可分配到财务控制中,而各项管理工作可分配给管理能力较强的人员。

(五)实行有效性检验

为加强集团企业内部管控,管理人员可开展有效性检验,具体来说,某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其毛利数据如表1所示,其内部控制指数处于上升趋势,在其产业结构调整后,集团企业开始升级其内部的财务共享模式,其内部控制文件在组织变革后使数据略微发生变动,其上升势头仍未变化,因而可看出其内部控制处在较高水平[5]。

六、总结

综上所述,多数集团企业内部已开始实行财务共享模式,为提高其内部控制水平,管理人员找出了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多项改进性措施来完善其整体的业务流程,增强了内部控制管理的科学性,促进了企业的升级转型,增强了其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汪瑞,戴昕.财务共享模式与企业内部控制的衔接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20(28):145-147.

[2]孙斌.财务共享理念下企业财务核算体系的优化[J].财会学习,2020(17):80-81.

[3]杨景惠,姜昕.试论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64-65.

[4]路变玲.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内部控制要点分析[J].当代会计,2019(17):116-117.

[5]郭艾林.浅析建筑施工型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4):284.

[6]刘琴.财政财务审计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11):55-56.

作者:耿艳军 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