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吉林水利论文

吉林水利论文范文精选

吉林水利论文

吉林水利论文范文第1篇

【韩长赋】: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

“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建设标准农田450多万亩

[主持人]:我们知道吉林省日前启动了一个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并且给大家介绍一下它最新的进展情况?

【韩长赋】:吉林省最近启动实施了“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可以说这个工程是吉林省在土地开发整理,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一个历史上的最大的工程。我们觉得,它现在也是我们国家这个方面一项重大工程。吉林省省委省政府决策实施这项工程,主要是国家需要粮食,农民需要脱贫,吉林西部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需要改善。这项工程,现在已经完成了全面的工程实施规划,而且,在西部我们又一共规划了几片,其中镇赉县50万亩已经开始开工建设。我刚才讲,国家需要粮食,我想保证粮食安全,提升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这一方面适合各个方面,包括广大网友都是非常关注的,我想不必更多的解释。

说农民需要脱贫,我们工程规划的重点地区,4个县区有三个县是国家贫困县,有一个县是民族自治县,所以吉林过去有句话叫“困难在西部,潜力在西部,希望也在西部”,西部在吉林相对中部和东部来讲,贫困面大一些,农民的收入偏低,所以通过实施这项工程,为农民的脱贫致富创造了基本条件。

另外,就是我刚才讲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市场条件。西部地区过去讲“十年九旱”,现在是“十年十旱”。今年像西部的松原和白城两个市,这两个市一共是八个县市,春旱连夏旱,所以今年我们吉林的粮食生产,由于历史上多年少见的重大旱灾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是影响最大的一次。

通过实施这个工程,第一,可以为国家增加粮食,第二,可以改变西部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第三,可以,改变西部的生态环境。刚才我讲了西部那么多困难,但是西部在土地开发上也具有潜力,也具备条件。潜力方面,一个是它有土,西部有2千多万亩的低产田,还有一千多万亩可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过去为什么没有开垦呢?过去主要是因为缺水。由于缺少水利工程,所以水土不匹配,再加上西部的土地偏盐碱,种水田是可以的,因为水可以压碱,但是种旱田,收成就很低。

今年起,我们在国务院支持下,我们实施了两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一个是嫩江的饮水工程,还有一个是松花江水利枢纽工程。通过实施两项工程之后,把水能够引到吉林西部,这样水土匹配了。所以,应该说条件成熟了,开发条件具备了。因此,我们也根据国家粮食生产的形势需要,根据吉林自身的条件,也根据我们与土地开发整理直接相关的水利工程的建设进程,我们实施了这项西部土地整理工程,这项工程要建设标准农田450多万亩,其中新开垦的耕地250万亩。

土地开发整理基金取之于地,用之于地

[主持人]:这个项目投资达到了62亿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个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请问一下您,资金的落实情况怎么样?

【韩长赋】:我刚才讲了,规划450多万亩,总资金量需要62亿,我们大体上整理开发好一亩耕地需要1500元左右,资金应该说是可以很快落实的,因为我们整个工程规划要和水利工程相匹配的进行,所以我们规划用四年时间完成这个任务。大体上每一年15亿左右的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省里的资金;一个是国家支持的资金。省里的资金和国家支持的资金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的土地复垦整理开发的资金,这个资金从哪来?主要是城市工业以及各方面建设用地占地收取的土地开发整理基金,实际上是取之于地,用之于地,应该说资金是有保证的。

[主持人]:这么资金巨大的项目,在启动前,经过了哪些论证和审查?

【韩长赋】:经过了层层论证,我们吉林同志知道,而且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我刚才讲了,实施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要有科学依据。比如说,土地条件的依据,比如说水利支持的依据,比如气候条件支持的依据,我们西部地区,别的生产生活条件差,但是光照条件非常好,水利情况,吉林的过境水430亿立方米,国家经过研究和平衡,允许吉林用水102亿立方米,现在我们大量的水资源都没用。土地资源情况刚才我讲了。

实验条件方面,现在我们西部地区近些年小打小闹地搞了一些土地整理项目,包括把盐碱地开垦出来之后再打个井,用井水,吉林叫小井道,用当地可怜有限的水,农民种点稻子。种稻子都很成功。我亲自到西部地区农村里去考察,去访问农民,所以,很多地区土地开垦的试点是成功的。

另外更重要的论证就是农民期盼多年,农民跟我们讲,说我们希望把水引过来,把土地整理开发出来,然后把地改造,种上水稻,我们都想疯了。应该说,这些考察科研,我们省国土资源部门从今年春天开始,特别是下半年派了100多人在项目区搞具体地块勘察、规划,应该说,整个研究还是很到位的。

比如说,一亩地开发整理出来1500块钱,一般水平就是8—900立方米水生产1千斤水稻,一亩水稻扣除成本,大体纯收益在600块钱。这样的效益,无论是粮食生产效益,还是收益的经济效益都是可观的。所以我们相信这项工程能够在科学规划指导下,顺利地实施。

田、水、林、路统一规划改善生态环境

[主持人]:土地开发整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紧密相连的,会不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呢?

【韩长赋】:这问到了一个核心问题。因为一般大家说,开垦地会不会影响生态。这个问题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慎重的考虑。吉林西部本身过去生态条件不太好,但是搞了这项工程以后,对它的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只有好处,所以我把这项工程比作“粮食工程”,是一个“脱贫工程”,同时也是“生态工程”。为什么这么讲呢?稻田本身就是人工湿地,因为西部,风比较大,盐碱地一干了以后,地面就是白的,核心的问题就是没有水。第二,我们采取了土地开发整理和保护西部的草原湿地同步建设的方针,因为原来人均土地少,现在一开发以后,项目区一个农民平均5、6亩的水田,多的地方人均10亩水田,当然土地的权属是农民承包的、集体管理的,还有国有的,但是总体土地资源丰富了。

然后,我们把西部的湿地,这个湿地一千多万亩,核心区有1500多万人口,我们把他移出来,移到开垦土地的地方,这样的话,他就不在这里开荒了,不在里面打鸟了,这样的话,等于把湿地更好地封闭和保护起来了。

第三方面,我们在土地开发建设的同时,同步建设田水林路。过去没有水,只能长一些草,很难长乔木,灌木生长都很困难,现在是同步生产,是田、水、林、路统一规划。所以我相信项目建成以后,可能有同志到西部去过,再去看看,湿地保护和林木建设应该是很好的。所以你说的问题很重要,我们已经注意到了,我相信,这个工程建成以后,生态效益会综合的发展。

.

用工业化的思维抓农业

[主持人]:建设吉林的西部新粮仓,是不是意味着轻工业、重农业,您觉得农业能强省吗?

【韩长赋】:我觉得不存在这个问题。现在一个地方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发展,工业、农业都要协调推进,所以这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讲到“三农”问题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所以我觉得,我们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也就是粮食工程、富民工程、生态工程,从根本上讲,有利于吉林经济、社会、工业、农业协调发展。而且我们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我们用工业化的思维抓农业,抓好农业保障和促进工业。这个问题,我们整个国家过去都有经验教训。我们在50年代后期,都是大办工业、大炼钢铁,那时候农民进城是没有限制的,那时候户口没有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户口制度,但是最后很多工业下马了,农村大量的下岗户,就是城里的工人下岗。现在他们在企业下岗了,我们有失业救济、低保,他不会到农村去了。你是农村来的到农村,不是农村来的,下乡到农村。那时候的口号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当时什么原因?很重要的就是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农产品的供给、农村购买力和农村市场,不足以支撑快速发展的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现在工业化这么好了,工业化速度加快,重要的原因是农业增长了,这就是过去同志讲的论十大关系,真想还是假想,真想工业了,就把农业抓好。我想这并不矛盾。

另外我觉得现在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的历史阶段,越是加快工业化,越是加快城市化,就越是要加快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的发展。我想我们吉林现在三个产业的比重,是农业10.1%,工业44.4%,三产服务业是39.5%,现在看我们工业比重逐步增加,吉林作为老工业基地,加快工业振兴,逐步提高我们工业化的比重,提高工业对经济财政的,对农民收入的份额。

所以我们省里面在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工业提速、增效。所以我们也是城乡两手抓,通过实施这样的工程,把农业基础打得实一点,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我想,不但不会发生矛盾,不但不会厚此薄彼,而且会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四年以后吉林西部项目区的四个县会成为“鱼米之乡”

[主持人]:在建设西部新粮仓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能够坚持下去吗?

【韩长赋】:困难应该是有的。早期的困难,主要是水利条件支撑的困难,现在,随着我们水利工程建设,这方面的困难在同步的克服。运行起来以后,筹集资金当然也是困难,现在因为国家有政策,我们省里下决心,另外,你们都知道,现在征用、占用土地的补偿金增加了,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也增多了,所以这个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应该说,目前技术上的问题我们经过论证有关部门的探讨,我们有一批专家在支持,包括我们水压碱,把PH值降到合理的水平,包括培育适应西部生长的新的水稻品种,因为现在已经有几个品种,西部的几个县市生产这些优良的粮食品种都已经有大量的成功案例,应该说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

当然因为项目好,老百姓欢迎,所以我们想加快项目建设,现在,东北的冬季时间长,夏天的时候,希望老乡尽量轮作,利用秋收后整地,现在你去东北,可以看到老百姓在大规模的整地。这可能是东北的一个实际困难,当然这个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因为我们现在指导思想原则很明确,统筹规划来分布建设。这是原则。另外水土匹配,这是原则。另外保护生态、协调发展,这是原则。另外一条是统筹兼顾、惠及农民。所以现在政府的积极性、农民的积极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还有很多看好这个项目的外面投资人的积极性都很高。我们有信心能够按照规划如期的推进,用四年时间把这个项目干完,而且我相信四年以后,你们再去看,吉林西部项目区的四个县会成为“鱼米之乡”。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是带着感情在研究解决“三农”问题

[网友hyty]:省长您这么重视土地开发整理,是不是发挥您曾长期在农业领域工作的优势?

【韩长赋】: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但是我还愿意回答,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觉得,总书记高屋建瓴,深刻地把握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党要认真处理好的一个核心问题。农村的发展繁荣稳定,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最艰巨的任务,所以我觉得,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当然也包括中央领导干部,都会高度重视,也会关心农业和农村问题。

当然,说到我个人,我确实是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研究农村工作,而且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有与生俱来的“三农”情结,确实是带着感情在研究解决“三农”问题。还有这种自觉性。包括刚才你说的重视农业,当然我还不敢说我现在已经重视农业了,我觉得还重视不够。包括刚才网友们提的西部土地开发整理,我确实是很用心,我也几次到现场去调研、去考察,多次具体的讨论研究解决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问题,包括你刚才说的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确实是带有感情,有自觉性。

我觉得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吉林是农业大省,也是粮食大省,我想不管谁来吉林当省长,都会重视农业,都会重视解决农村问题,都会支持和推动农村发展。我不知道我这个回答,网友们满意不满意?但是我说的是心里话。

新增耕地和复垦既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又保证我们的饭碗

[网友mztyhao]:有报道称,投资62亿元,吉林省将新垦良田250万亩,如何处理新开垦良田与工业用地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

【韩长赋】:我觉得这项工程——开垦新良田,正是缓解工业用地需求增加的矛盾。开垦新良田和耕地,问题是前者正好支持后者。刚才我讲了,我们国家要加快工业化,要推进城市化,这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次胡总书记报告里面讲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又加了一个信息化。我想这是现代化核心的几个问题,工业化、城市化,必然需要占用一部分土地,这是没办法的事,但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两方面,第一要严格控制占地,该给的要给,该解决的要解决,要大力的集约用地,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复垦,要开发一部分耕地,复垦耕地包括灾毁的、工矿用地,包括村落村庄的合理整合的土地等等。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像我们吉林的地方,有后垦资源,开垦一部分资源,新增耕地,就是为国家的耕地平衡,守住温总理讲的18亿亩的红线,为保住这18亿亩的红线作出贡献。吉林可以增加250万亩的新增耕地,而且都是标准农田,很多领导同志包括土地管理部门,都很高兴,大家都说,这是好事。所以我觉得,通过新增耕地,通过复垦,既保证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同时又保证了我们的饭碗,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得益彰的事情。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关注,谢谢!

【韩长赋】:谢谢人民网,谢谢网友关注吉林、介绍吉林。谢谢大家!

嘉宾简介

韩长赋,男,1954年10月生,历任团中央青工部部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国务院研究室党组副书记兼常务副主任等职务,长期致力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及农村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在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土地制度、农民工问题、小城镇建设等方面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系统的观点和思路。

其专著《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是一部破解三农、推动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学术专著。多年来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求是》、《农业经济问题》等期刊杂志发表了大量的相关学术论文,在理论界与政府决策部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吉林水利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饮水水源中溶解性固体和氟化物含量严重超标。“十一五”期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目标任务是实施“458”工程。本文从饮水安全规划、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资金筹措、水源保护和监测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措施。

1饮水安全现状分析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地处东径103°00′02″~104°00′02″,北纬38°03′05″~39°00′06″之间,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全县国土总面积1.60万公顷,绿洲面积只占总面积的9%。共有18个乡镇,260个村委会,2004年底全县总人口30.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0051万人,占总人口的80.90%。县境内无自产地表径流,唯一的地表水源是从南部进入境内的石羊河,其来水量由于受上中游灌区用水的限制,入境地表水日益减少,地下水大量超采,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有史以来,人畜饮水水源基本靠浅层地下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地表水的日益减少,迫使大规模凿井提取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随着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不断恶化,从而造成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日益突出,人数逐年增多、范围逐渐扩大、取水距离不断增加、取水费用不断升高。由于饮水源水质超标,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使部分村民因失去了基本生活和生存条件而背井离乡。

面对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实际困难,依据水利部制定的《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及“十一五”规划工作大纲》,民勤县于2005年元月组织40名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利用1个月的时间,采取“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内容”的调查措施,对全县农村饮水水源、水质、水量、取水距离及取水方法等现状逐村逐社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并走访了部分农户,与其座谈了解,掌握实情。以生产合作社为单位建立了农村饮水现状档案。同时,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对照水利部、卫生部制定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估,最后形成了《民勤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显示:民勤县25.0051万农村人口中,达到饮水安全或基本安全的有7.82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31.30%,主要是实施国家“十五”期间农村人饮解困和氟病改水项目解决的人数;饮水不安全的有17.18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68.70%。饮水不安全主要是水质不达标,通过对饮水水源井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8眼井取样化验,并分析历年的水质监测资料,饮水水源中溶解性固体和氟化物含量严重超标,其中溶解性固体(苦咸水)含量超过2g/L的人数为15.48万人,含氟量超过2mg/L的人数为1.70万人。其它水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和用水方便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是由于饮水水质不达标而导致的。

2饮水安全的目标任务

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农民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建管并重,注重效益”的原则,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设计、高质量建设、高科技管理的“四高”标准,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力求使规划设计科学合理,供水方式集中连片,工程运行统一管理,确保建设一处,成功一处,效益一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使受益区农民饮水水质达标、水量满足、取水方便、供水保障,达到或基本达到供水自来水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饮水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具体任务是:“十一五”期间完成“458”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即:投资4000万元,建设5项供水工程,使8万农村人口饮水达到安全饮用水标准。力争到2020年基本解决现有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3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措施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在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先急后缓的原则,严把规划中水源可靠性的论证关和供水工程类型的选择关。一是科学制定《民勤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及“十一五”规划》,《规划》要以水利部、卫生部制定的《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结合当地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既要有可操作性又要有前瞻性,以此为蓝图指导全县今后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二是要充分论证供水水源,确保水量充足、水质达标。民勤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地下有深层承压淡水,根据水文部门提供资料,这部分水源储量可以满足全县生活用水的需要,“十五″期间民勤农村人饮工程的建设实践证明,利用深层淡水作为饮水工程水源不需进行处理水质即可达标。关键在于利用地面物探法和电测井法科学选择水源井位置,准确确定止水位置,把好成井质量关。三是选择合理的供水工程类型。本着投资最省、效益最佳、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原则,提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方案,根据民勤县水源特点和地势平坦的特殊情况,比较合理的供水工程类型是:利用地下深层淡水,修建调蓄水池,埋设UPVC塑料输水管道,利用管道泵加压供水到户。同时,要尽量修建规模适度的集中供水工程,扩大供水规模,既有利于工程管理,又可降低供水成本。

3.2多方筹资,加大投入,确保项目建设资金

民勤县生态环境恶化,县财政困难,农民生存条件差,经济收入低,农民无力承担公共供水设施的建设,因此,只有依托项目、借助项目投资才能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必须抢抓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投资,重点解决工程的设备和材料费用;各级地方财政和水利部门也要挤出一部分资金,重点解决工程施工费用;充分调动受益区农民的积极性,筹措入户材料费用,承担工程施工的劳动用工。同时要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办法,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建设农村供水工程。

3.3推行“六制”,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项目建设全面推行“规划建卡制、招标投标制、资金报账制、巡回监理制、群众监督制,项目公示制”的“六制”管理办法。一是规划建卡制。建立以饮水现状、规划、设计、验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卡”,项目建设实行按卡实施,验收销号,避免项目安排的随意性。二是招标投标制。

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尤其对大宗的材料、设备等必须公开招标,集中采购,杜绝不合格的产品用于人饮工程。三是资金报账制。项目资金由市人饮办专户存储,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统一支付。县人饮办按照工程进度凭单报账,项目资金严格实行市、县两级管理制。四是巡回监理制。要建立市上委派监理人员、县上委派质检人员和建设单位委派管理人员组成的三级质量监督控制体系,全面负责工程的建设质量。五是群众参与制。受益区要派群众代表参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让群众熟悉政策,明白义务,了解工程,从而激发受益区群众的参与意识,提高农民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六是项目公示制。面向社会公示项目的受益对象、投资政策、设计方案、建设程序、财务决算和有关部门的职责,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3.4加强水源保护,确保水质达标根据民勤县自然地理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为保证饮水水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于打井工程,在成井时,要在成井工艺上防止浅层咸水与深层淡水的串层问题,保证封闭层不透水,防止深层淡水污染,以保证饮水水源质量。二是严格控制在饮水水源井影响范围内打灌溉用水井,不得在影响范围内排放工业或生活污水、施用持久性剧毒农药,防止水质污染,定期监测水源井的水位、水质及含砂量等相关指标。三要合理利用水资源,绝对禁止新打灌溉井,严格控制改造井,有计划的封闭现有井。新打深井只能用于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坚决禁止用深层淡水灌溉,在深井建成的同时,废弃现有饮水浅井,尽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使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再恶化,为饮水深井水源的持续利用创造条件。四要落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措施,并教育群众树立保护水环境意识,增强对水源的自觉保护性,制定水源保护村规民约,使工程水源有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五要制定饮水水源保护办法。划定饮水水源保护区、设置水源保护警示牌,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建立水质监测制度。

吉林水利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日益发展中的市场上脱颖而出,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是企业加速现代进程化的重要环节。优化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将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促进整个行业的良好发展。本文将论述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控制的意义,再者分析建筑行业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帮企业实现成本的控制。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对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一个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控制探讨

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经济不断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各个行业也都得到质的发展,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对于企业来说,扩大规模所带来的问题就是管理的问题,管理工作也成为一些新兴企业重中之重的问题。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以保证资源的不浪费与合理性。在建筑企业施工的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资金成本在整个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他的一些费用比如人工费用、机械费用等这些需要与实际操作场地相结合,但也是建筑企业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何在保质保量中将工程完成,还得控制一定的成本成为所有建筑企业公司最为关键的问题。成本问题的解决将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1成本控制的益处

1.1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

建筑企业中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就是企业对于资金的成本投入的节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消耗,提升设备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劳动生产率,为企业赢得了更多利润。

1.2增长经济效益

建筑企业与别的企业相区别的是,它具有生产周期长、生产流动性、固定性以及多样等多种特点。因此在开展工程之前,企业都要对预算进行一个估算,并采取投标的方式来选择合适的施工方,以合同的方式固定下来,以此来作为一个双方重要的凭据,由于建筑施工的周期长,材料的价格和人员的费用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相应的变化就会与之前的合同要求不符,所以必须要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2成本控制中的不足之处

2.1控制成本方法的不科学性

就按照当前市场上的一些建筑工程的管理来看,有很多公司对于成本控制方法不科学,导致技术的分析与经济分析不能相适应,不能达到两者的有机结合。成本控制的不合理性和不实用性影响了工程的进度。

2.2缺乏系统的制度

在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中出现的最为严峻和普遍的问题就是对于成本的控制缺乏一个长期的规划,有一些企业更是过分强调了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施工过程的控制,致使原先的成本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企业要想达到自身对于其成本控制的目标,必须要对建筑工程的方案制定、招标企业、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检验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全方面的规划,从而在无形中达到对建筑工程成本的一个有效控制,以保证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反之,对于成本的控制,则会产生工作无效的情况。有些企业在方案的制定上有一个详细的规划,但具体实施起来的步骤中,并没有在实际中得到运用,这样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效率难以提高。

3关于成本控制改善的措施

3.1强化与提高技术支持

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之前,关于建筑工程的形式与需要制定相关的方案和详细的计划,通过对一些新技术的运用来尽量节约成本。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新的节能型的、低成本的材料也融入到了建筑工程中,在建筑工程中运用高效能的新设备和低成本的材料将会大大控制建筑工程中成本的产生。

3.2强化方案管理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工作是与建筑方的施工计划和成本计划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想控制成本,必须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强化与优化。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一套详细科学的方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作作业、场地的安排、人员的到位、材料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方首先要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方案,同时要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还要对建筑工程进行协调。在工程运行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要不断优化和强化建筑工程的方案,确保在整个工程中得到合理的安排,在流程的操控上形成一定的协调性,这样是一种控制成本最为直接的方式。

3.3强化与优化各个侧面成本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侧面的成本管理有如下几个方面:施工队伍、材料使用、人才使用等管理,这一类的管理会按照工程的进度或程度而有所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在方案的制定当中把握各个方面的细节。制定出最完善最人性化的管理方案。从而得到可以控制管理成本的的另一途径。在具体的方面执行中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对施工队伍的管理。从表面上来看,成本的管理与施工队伍之间并没有存在很大的联系关系,但是,如果我们深入研究的话,他们之间还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的。比如说一些优秀的施工队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工程,带动工作效率的提高,为施工方节约一定的成本。因此,对于施工方来说,组建一支有高水准的队伍是顺利完成工程的第一要素。

第二是对于材料的控制。无论是何种工程建设中,材料的成本在工程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在不同的建设阶段,相对应的材料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材料的引进、使用、存放等多个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使用过程中,要对材料的价格、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查,在材料的选择上有所针对,材料的存放位置要合理,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第三是关于零散费用的管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零散费用是不可出现的,比如一些机械的费用、场地的费用等,在进行工程管理工作时要根据对机械费用的投入进行协调,在投入相同的情况下,提升机械的运行率,这样有利于减少成本,降低损耗。零散费用也占据一定的比例,将零散工作处理好,有助于成本工作的全面协调。

4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问题,我们探究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具体的一些方式方法还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升级。从全面的角度来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既要降低损耗,又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正常运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阿克木•吐尔孙.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装饰(理论),2012,09:76

[2]刘雪飞.建筑工程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李伟锋.有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分析[J].城市建筑,2013,14:183

作者:杜丽 单位:贵阳市白云区建筑工程管理站

第二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要素探析

【摘要】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时最重要的因素。它能确保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实现回报。保证工程质量其中便需要质量以及施工项目管理的合理控制。工程建设及其质量是比较普遍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美观,使用功能和安全性。我们要控制施工时间过程中的质量,也包含对建设组织管理人员的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建设工程管理,是指以双重属性管理融合工程建设管理为基础,辅助以项目管理,兼懂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学,工程学和基本的技术知识培训。另外,还能够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和现代管理科学的手段,这是能够参与管理复杂的国内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全过程的中层管理人才。

1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与一般的产品质量比较,影响建造质量的因素很多,这些特性对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影响。长期建设项目受周期性、隐蔽性,建筑物的效果的限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所需材料,人力,机械,方法和环境五大因素。

1.1材料

材料是指所有类型的工程建筑的元件和零件,半成品及所有所需的物质材料。工程材料选择的合理性,产品的合格性,材料是否经测试,存储是否适当等,都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1.2人力

工作监理单位及管理人员的运作能力、经验等往往会被建筑施工单位所忽视。管理人员在不具备监事工程监理任务的资格下进行建筑管理,致使项目无法实现高标准的质量管理。目前,类似这样的建筑项目的传统管理模式在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有目的性地飞速发展。管理部门不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管理范围,在建设管理中把握全局,有效地分配和安排任务,这便会导致施工过程中频繁地出现各种因管理混乱而引发的实际问题。

1.3机械

机械设备主要分为两类:①指项目本身及其相关所需的各类设备、机械的总和;②指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各种机械设备,例如各式各样的测量仪器。这些统称为工程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对工程质量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其设备的产品质量的过关,使用功能质量的。

1.4方法

方法,意指通过组织实施施工现场的施工方案的过程,其中也包括技术解决方案。作为建设部门,施工的工艺,施工的操作方法,安排施工地点的先后顺序、灵活多变的人员组织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施工方案,先进的施工技术,正确的施工模式,都会对整个工程作业的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尽可能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这是确保稳定的工作质量的一个因素。

1.5环境

条件环境条件指的是项目的特点质量方面发挥的环境因素,包括了重要的作用: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工程的工作环境,例如建筑环境的工作表面的尺寸,保护等;项目管理环境,主要指合同管理等方面来判断结构和项目实施之间的关系;周围的环境,如附近的地下管线工程,建(构)等等。环境条件经常对项目的质量产生特别的影响。

2建筑工程全程控制

2.1建筑设计上的质量控制

设计图纸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把握好图纸设计这一关,是从根本上杜绝质量问题的发生。设计单位及其设计该工程的设计师应当注意,根据最高标准及时修正不可能实现的所谓的构架。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应该仔细分析,设计要切合实际。

2.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阶段。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制定检验措施,能保证管理机制的良好运行。然而,许多建筑公司都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不能按照规定设计施工图纸,质量控制建立的缺乏,施工管理系统也很混乱。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高施工队伍人员的整体素质。技术人员应当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培训。

2.3竣工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

竣工阶段整个建设项目的最后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前期预控,中期干预,直到后期质量检测,这是一个整体,是一种综合质量的体现。这是接受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经过参与建设的单位严格的程序把关。该项目的总质量等级准确地反映了建设单位的内在质量。由施工监理单位完成督促,确保工程顺利收尾。

2.4建筑工程全局质量监督

操作过程中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各项活动及其结果或多或少都存在与标准有差异的地方。质监组织加大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力度。质监组织是常规监督该项目的组织,任务是监测管理和反馈过来的技术是否与标准有偏差。它需要组织采取纠正措施,从而促进了建设工程质量能满足标准规定的要求。质量监督是为了确保建筑施工项目可以正常运行。外部质量监督组织本身应该是监测和评估工作互相结合的组织,以防止重大质量问题的发生。

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3.1预防为主的原则

施工质量控制应积极主动,应提前控制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切勿等质量问题出现了在进行干预。因此,重点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推进,预防并加强中间段产品质量的检验。

3.2提高质量控制意识

建筑产品具有一次性的属性,因此在项目管理上追求高品质的建筑产品。但是,过分长远的工期,必然导致质量问题。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监督指点在于抓全面。为了确保高效,企业应该认识到做好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不留安全隐患。按照施工规范和既定程序,坚决查处已经存在施工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研究并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

3.3严格审核设计与施工单位的承建资格

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施工设计,依据国家出台的建筑行业的相关等级标准,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承建资格,避免出现越级或违规作业,保证设计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是合理并且严格遵循审核程序的。

3.4加强技术管理

3.4.1施工准备

工程技术标准需要严格执行;图纸审核也要严格严谨;明确责任人和各部门责任。3.4.2加强施工阶段的管理技术交底工作需要认真完成;建筑材料严格把关;工程质量管理;进度以及成本管理。

3.4.3加强竣工阶段技术管理

3.5做好工程验收工作

国内工程验收主要有两点:材料和工程竣工的验收。材料验收应注意查明供货渠道,建设项目中避免劣质产品。该项目竣工验收是更为重要的一个项目。这是建设工程的最后一部分。基础设施部门将先进性预验收,预验收后,根据相关法规要求,正式验收项目。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刻提出整改措施,以防止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

4结束语

建设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工作,是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工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实施,需要完善的监督体系。工程建设的质量需要通过科学手段和现代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种体质,并确保项目最终完成。

参考文献

[1]张彬,于德国.探析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门窗,2014,01:368-369

[2]齐张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1:71-73

作者:万文阁 单位:铁岭市建筑设计院

第三篇: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控制措施

【摘要】建筑行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支撑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落实建筑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和寻找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以期启示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工程管理;监管机制;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是保证顺利施工的关键。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需要科学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而后又分析了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对今后的工程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1)合理的工程管理体系有助于控制企业成本

建筑工程管理贯穿竞标、投标、造价、施工、验收等全部环节,合理的工程管理体系有助于控制企业成本。构建合理的工程管理体系,要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制定符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的竞标方案和竞标价格,而施工方案、组织方案应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能力来针对性制定经济有效、易于控制的方案,从而达到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合理性,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减小工程返工造价浪费。

(2)合理的工程管理体系是施工质量的保证

质量不合格是造成建筑行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合理的工程管理体系能有效保证和控制工程的安全质量。施工中一旦出现管理漏洞,就可能是由于施工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标准来实施的。因此,施工单位应确保工程每一个施工环节合理、高效,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来控制施工质量,从而在及时发现工程隐患的同时迅速提出解决方案,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

(3)合理的管理体系能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是时代之需。先进的管理方法是伴随着新的困难中逐渐衍生开来的。在施工过程中,高水平的工程管理能够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工程差错;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并不断完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2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管理水平较为低下

尽管目前建筑施工单位已经逐渐意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多学科融合的工程管理,其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懂技术、擅长管理,还要精通外语、法律等专业,其综合性和全面性导致了现代工程管理在人才培养方面水平仍然比较低下。因而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大量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不达标的管理人员,造成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困难。同时由于建筑工程领域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鱼龙混杂,整体的管理水平被拉低,限制了建筑业发展,也遏制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2)忽视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的管理是工程管理全过程重中之重,而大多数施工企业对于这个阶段的人员、设备管理较为忽视、极少作为。人员管理方面,管理专业人才的匮乏是诱因。目前施工管理人员大部分由从业经验丰富的老资格担任,但这类人群由于从业较早,当时的教育和培养条件较为落后,对于真正需要专研的理论知识缺乏深入学习,通常是靠经验主导管理,缺乏对施工管理科学、合理的思维角度。而设备管理方面,施工方通过对设备的低投入去压缩造价,生产效率因机械化水平低下而随之降低,影响了整个施工进程。

(3)缺乏质量管理意识

建筑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施工方无证等现象严重,资质管理存在很多漏洞,因此忽视质量监控等问题频发,埋下了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精细、合理的施工。

(4)忽视工程核算的作用

当前施工方一味追求施工方案和进度,而忽视工程核算的作用,这与施工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指导性、经济核算的可行性的要求都是背道而驰的。忽视工程核算管理,成本核算不实,降低了成本管理质量,得不偿失。

(5)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依旧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企业对工程监管不闻不问。而施工中,有效的监管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有事半功倍的成效,但意味着在监管成本方面无法节约。如果施工秩序、施工安全、人员材料设备等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极大的影响会出现在工程质量、安全方面,因此埋下隐患。

3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1)完善工程管理体系

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应富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应是有法可依、有职有责的有机统一整体,才能在实际的施工中得到有效发挥。符合工程需要的工程管理制度,包括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应具有一套合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分工明确;还要具有灵活多变的创造性思维,以实际情况为本,创造与时代相符的管理模式。

(2)培养专业人员、提高管理技能

专业的工程管理人员应是管理、技术综合运用的复合型人才,应培养其在建筑、法律、经济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在实际施工中能对各施工环节、部门进行充分了解,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施工人员方面,通过岗前培训、制定培训制度,促进安全和质量意识的提升,确保工程的高效。

(3)重视工程核算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工程核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首先,应确保施工预算编制的造价的准确性,对于各项数据应多次核算落实;其次,要严格执行内部预算交底、发放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台账、及时准确送达使用部门和项目经理部;最好,要考虑施工中的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设备成本,最大限度控制这些费用支出。

(4)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是确保建筑工程顺利施工的有效手段,能及时迅速的解决任何施工中的突发问题。首先,应针对施工需求来配置施工人员,通过统计部门人员、评估施工过程来进行合理配比。其次,应建立施工阶段人员管理合理、灵活的流动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流动机制,能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其中一种有效手段。

(5)建立并执行有效的监管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施:完善各项检查制度、跟进施工材料库存状况、落实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跟进设备维护情况等,从而提升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4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好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仅利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还可以降低施工工程成本,提高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赵新月.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几个问题[J].才智.2011(21)

[2]陈宇.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1(02)

作者:孟祖冰 单位:重庆建工第七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摘要】当代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质量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内容。影响工程质量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环境和方法”等五个方面。因此,对这五方面因素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要素

多数人认为要想抓好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加大对工程硬件设备的投入和提升工程师的能力。其实,要真正意义上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光是做到这两点还不够。对比其他行业产品,影响建筑工程的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且有着较强的隐性因素,而且他的局限性较大。归纳一下,能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大致有五类,分别是人、材料、机械、环境和方法。

1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

1.1人的因素

建筑施工中的“人的因素”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等。技术人员,主要指负责构建施工图纸并能解析施工工艺,然后编写施工组织计划,并且使其他人员理解具体的施工步骤、按照方法进行施工作业的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管理人员,首先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在施工前参照图纸明确的规划、安排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如若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明确的做出反应和整改措施,工程完结后对施工中出现的的问题做出经验总结和问题归纳,然后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其次,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足够细心,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兼顾工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建筑中的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在施工的安排和组织部分上占主要指导地位,因此,管理人员的好坏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操作人员,指的是建筑直接实施者——施工工人。他们的工作是严格按照管理人员安排和组织进行作业,严禁违规操作,不按照施工图纸施工。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的直接参与者,这一环节出现的差错将直接反应在建筑工程的质量上。

1.2材料因素

材料是指建设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构配件等的统称。所有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程序,包括采购、进场、储存等,都是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范围所在。

1.2.1材料选取的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在购买材料、设备等相关用品时,因做好全面调查和数据收集,选择高质量、高评价的生产、出售商家。严格做好材料进场的相关检查验收工作,凡预先选好的施工原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等,施工单位因按照首先检查商品合格度,要求查看商品质检证书、操作应用说明书、厂家生产资格证等相关证件,其次对相应产品质量进行抽查、实验,确认产品确实安全合格之后与厂家定下合同,还有一点,在材料送达建筑现场时做好进场凭据和记录。

1.2.2原料的比例。对于各种材料的使用量,详情参见国家的有关部门给出的相关的规定,对于材料的使用,要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来调整比例,照一定剂量来调整用量、进行混合。严禁为了结约成本等因素就偷工减料或者使用不达标的建筑材料。

1.2.3材料的储存。材料在从买回来到用在建筑建设之间的这段时间内,需要施工团队用有效的储存措施来保存这些材料。在这段时间内,如果用的方法不当或者时间过长,超过了材料的最佳使用时间,这些因素都可能使材料的质量受到影响。而且,特殊材料因采取不同存放措施,易受潮、不能打湿的材料因放在干燥的房间;易燃易爆炸物品要远离火源,并且避免与其他材料放在一起。

1.2.4材料运用时的监督和再利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建筑团队都应对材料进行监督,检查、清除过期或不合格材料,发现隐患和漏洞,以提升建筑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1.3机械设备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主要在于机械设备的选型、确足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和机械操作使用的要求这三方面。

1.3.1机械设备的选型。施工方选择机械设备时因根据施工机械设备的类型、特性、参数等特点,选择适应生产的、技术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操作方便的及使用安全可靠的机械。好的机械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1.3.2主要性能参数达标。要保证施工质量要求和安全,必须要有性能参数达标的机械设备,有了能满足工程安全进行的机械设备,才能保证工程的正常运作,避免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1.3.3机械设备操作要求。确保人、机、岗位职责都有富足的操作管理制度。为保证施工质量,要求操作人员能熟练操作机械设备,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并且严格遵守机械的操作守则。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也是必要程序,机械的良好状态是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

1.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指的是一系列可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特性的环境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第一客观的自然环境,主要有水文,天气,地理和污染等。每一项建筑工程都不可避免自然条件,首先自然环境条件对建筑材料的性质有一定影响,其次,自然因素对施工条件和建筑保护措施也有影响。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要全方位的顾全自然因素,才能确保工程在预期内的顺利进行和完成,确保工程质量。第二是人为的管理条件。指在实施建筑工程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给工人们一个好的心情,这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工程的质量,提高工人工作质量。第三是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在建筑工程行业中,我们应当要使所有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组织和人员共同努力,能够做到经营具有合法性,对劳动力有保护意识,并做到公平竞争。

1.5施工方法

这里主要指工艺方法,即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选择制定的施工方案,分为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技术方案又包括了作业方法和施工工艺施,组织方案则包括施工顺序、劳动组织,还有施工区段空间划分。施工方法对工程施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施工方法错误、方案不合理或者施工工艺不符合现代型工程都会是建筑工程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施工团队选择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法能够提升工程质量,保证建筑团队的集体可信度。

2结语

工程质量对人们生活意义重大,只有科学的管理合理的流程,才能赢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的多样性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以确保建筑行业内的风气健康积极、争当上游。使建筑市场呈现繁荣向上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黄治国.试析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措施[J].科技展望.2016(01)

[2]王丽华.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3)

[3]陆和平.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诸要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

[4]夏黎明.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制约因素及应对举措[J].企业技术开发.2016(02)

作者:陈登云 单位:中山市板芙镇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第五篇:建筑工程管理方案研究

【摘要】在工程建设中,工程管理是重要的环节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工程管理成为了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在工程管理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队伍素质;质保体系;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

1提高建筑施工队伍素质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施工队伍的良好素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施工人员参与施工的全过程,其素质直接影响施工质量、控制能力、施工能力等。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工程质量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要实现施工质量,必须从严格施工队伍准入要求,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抓起。单签多数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对钢筋和混凝土施工知识认识不清,岗前不进行培训直接上岗,导致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钢筋政府筋搁反、搭接长度不一、水会比例错误等问题,并且部分技术人员对施工验收标准不了解,从而导致验收不规范,结果不符合标准,所以,提高施工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完善建筑单位完善的质保体系

完善建筑施工单位质保体系,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保证质量控制的实施。其次,建立和运行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对工程调研,任务承接、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等缓解的改革和完善,进一步有效控制施工运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使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体系的建设和顺利开展。

3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保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以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

3.1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

基础施工过程中基底层表面处理不佳从而导致条基支模断面尺寸不够,发生构造柱尾翼等情况,所以应该在施工结束之前详细检查治疗,避免施工完成后不符合要求返工。对于框架结构建筑主体施工,应该加强混凝土梁、板柱容易发生支模歪斜导致水平和垂直尺寸存在偏差,应该及时进行纠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注意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保证混凝土各项指标符合标准,振捣要密实,以免出现蜂窝、麻面。除此之外,还会出现组砌方法错误,墙体垂直、平整偏差较大,接搓尺寸不足,砂浆水平缝饱满度不够等问题。无论是框架结构还是砖混结构,主体施工期间除按施工进行验收外,还应按照相关图集以节点大样详细检查,遇有违规情况责令整改。

3.2装修及半成品安装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对墙柱面、楼地面等装修以及粉刷内室,该阶段施工人员容易携带,从而使成品质量不能达到预期标准。所以,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该阶段施工监督和管理,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门窗的安装应该加强对门窗材料的管理,保证采购材料符合要求,避免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同时在该阶段不同施工人员会交叉作业,之间会出现妨碍和冲出,从而破坏施工的质量。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做好各个施工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加强施工监督、检查,进一步促进成品质量。

3.3设备安装阶段

在设备安装阶段,应该把好质量关,对于设备质量不达标的坚决不能进入施工现场,其次对于水、暖、卫等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应该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尤其是水暖安装要求管线线路清晰,系统明确分配,设备进户前进行安全检查,并严格按照设计安装安全保护装置。施工人员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对存在问题应该明确指出,并要求及时解决,对设计漏洞应该综合分析进变更。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因此,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所以,在施工全过程中,必须建立符合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督,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进而保证工程质量。通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责任制度,促进施工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保证对施工进行全面的管理。同时依据施工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保证计划和公关措施,进一步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内容、方法和目标,以发现问题作为治疗管理的预控目标,不断推进工程的顺利进行。

4分析建筑工程进度管理

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企业都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出一份较为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必须有设计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施工进度的检查与进度计划的实施是融汇在一起的。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是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和信息来源,是调整和分析施工进度的依据,是进度控制最重要的步骤。进度计划的检查主要是通过把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从中找出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与进度计划的偏差,并对产生偏差的各种因素及影响工程目标的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估,以及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监理单位、承包商及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程进度计划。

5关于工程安全管理的分析

安全施工使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关春雨整个施工过程。全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都是安全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只有真正意义上落实各个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保证整个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才能促进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才能使安全管理更有力度

5.1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

目前,多数施工人员多数都是农民工,其流动性大,自我防护能力差,缺乏安全意识,应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保护方法,进一步促进施工过程中决定服从和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

5.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的全过程。项目管理人员作为施工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安全生产,责任到人,保证各级管理人员各自的安全职责,从而保证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地进行。

5.3重视施工前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充分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尤其是针对施工场地条件、地质勘查结果,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进行实地记录和勘查,保证设计的安全性,做好现场安全预警工作。同时依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和事故多发因素,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保证安全技术的有效实施。此外,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也是重要的准备工作。

5.4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督

施工企业安全部门应该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检查和监督力度,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方法,对施工进行监督和检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通过安全检查,将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并且依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爱研究,及时补充施工安全存在的不足。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管理当中,主要包括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安全管理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对建筑工程起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将来的建筑工程管理当中,我们要不断的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的施工管理,实现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了企业的深化改革,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5)

[2].期刊论文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金山2011(7)

作者:孙辉 单位: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第六篇: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探讨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如何提高建筑企业自身效益,就成为每一个建筑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建筑工程管理构建创新模式的必要性谈起,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旨在为建筑行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升服务质量与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下,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呈现出精细化的分工和多种类的建筑分类特点。在这一形势下,众多建筑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对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开展。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1.1满足国内生产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建筑行业迎来了再次发展的新机遇,与此同时,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增加工程管理科技含量,在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降低工程管理成本。

1.2实现科学管理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其一方面为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迫使其不断改进管理理论、创新管理模式,以适应客户更高的服务标准。所以,建筑工程企业必须突破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将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等现代科技融入到管理中来,借鉴发达国家在工程管理领域的相关经验,进一步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

2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2.1管理模式的改进方向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管理模式违背建筑工程特点、生产活动规律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工程的针对性管理,还有可能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建筑工程管理要努力贴近市场发展特点与客户实际需要,建立弹性生产力、刚性产业结构的组织体系,同时还要针对我国建筑业综合治理的大背景,对产品与生产经营进行改进,使建筑业生产力组织尽可能符合内外规律。

2.2组织机构调整

(1)依据弹性生产力原则改进组织机构。将作业职能同施工管理完全分离,开发时间灵活、人数灵活的弹性用工制度。

(2)依据刚性产业结构原则改进组织机构。建筑公司总部应当具有跨地区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权限。

(3)贴近市场需求改进组织机构。跨地区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高度集权管理模式虽然有利于管理资源的集中,但也会影响最终决策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增加管理成本。因此,建筑企业要贴近市场需求,将部分权力下放到区域项目部,以集权和分权并行的模式改进组织机构。

(4)降低行政成本要求。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支出,将社会福利性义务从组织中剥离出去,单独赋予其运行权力,自负盈亏,降低其对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

2.3观念调整

(1)加快工程管理的思想观念更新步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是承包合同的履约主体,也是工程质量的最终负责人。这就要求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切实更新观念,以极大的魄力和开拓力推动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2)妥善处理好项目多重目标的关系。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就要加强项目管理,更高效、更好地实现合同中的条款,尤其要确保工期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三大项目基本目标顺利实现。在确定具体目标时,要综合考虑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并多方面进行比较与取舍,做到目标最优化。

2.4用PERT法制定工程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直接关系工程“三大基本目标”的实现,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其他具体计划实施的基础。在编制进度计划时,建筑企业可引入当前最为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将整个项目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再通过网络图将整体系统表达出来,最后利用时间参数以及图形分析的方法将工程进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与数据资源预先罗列出来,从而为企业统筹安排工程项目计划,推进目标完成提供决策依据。在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安排进度计划的过程中,企业可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与内外因素的变化对其进行调整,提高工程效率。

2.5工程项目的有效控制

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职能,是确保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的基本保证。建筑企业要根据合同条款、事先拟定的标准对各项工作进行测量与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防止工程偏差持续存在对工程造成更大影响。一般来讲,工程项目控制的改进主要从事先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方面入手,其中,事先控制的核心是目标的制定,事中控制的核心是计划调整,事后控制的核心是审核、验收。

2.6建筑工程管理要积极

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基石,其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自身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技术创新的实质就是应用新知识与新技术,以先进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和人才两方面。从人才的角度来讲,建筑企业要进一步引进技术复合型人才、管理与技术复合型人才、经济与技术复合型人才等三类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的优质人才,同时,加大企业内部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定期举办各类培训课,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养,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与实践操作技能。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建筑企业要积极参与重大工程的研究与开发,在此过程中丰富自身管理经验,改进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2.7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在企业文化上的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企业文化创新方面,建筑企业主要把握三点:一是,致力于企业创新型价值观的推广;二是,确立企业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机制,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有利环境;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机制激励机制和传播机制,以企业精神为统帅,指导企业不断利用国内和国外的技术和市场资源。

3结语

总之,建筑企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坚持走创新道路,摈弃旧的传统管理模式观念,坚持应用和发展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从而促使建筑企业良性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罗璐.解析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J].科技与创新,2014,(10).

[2]杨军.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城市建筑,2014,(6).

[3]张明.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措施探析[J].科技创业家,2014,(5).

[4]吴金德.论建筑工程中成本控制与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创新[J].价值工程,2010,(4).

[5]张金环.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9,(12).

作者:贾林 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第七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要点思考

摘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问题;措施

1工程概况

某工程建筑占地面积1760m2,总建筑面积:34748.998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8048m2,地上建筑面积26700m2(不含骑楼面积728m2)。建筑层数地上18层,地下3层。功能布局:地下室为设备用房尧地下停车库渊地下室3层为平战结合战时人防工程冤曰地上部分为一类高层综合楼,共18层,其中1耀3层为商业,4耀18为SOHO办公。

2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2.1建筑工程施工对技术性要求较高

高层建筑施工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施工企业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技术力量和较强的组织管理水平,才能实现快速发展。2.2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如今,我国的建筑复杂多样,不同的建筑存在不同的规模和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管理,实现多工种的配合,将工序之间衔接好,从而来完成各施工工序的实施,并且在施工质量和工程预期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2.3行业发展速度,突显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建筑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不仅各种新技术和新材料得以广泛的应用,而且工程的结构开始向复杂化方向发展,而且装修的档次不断提升,这就加快了技术水平的提升,使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出来。

3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3.1人为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所有工作都是由人来展开的,因此,人会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建筑的工程质量也是由相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的。由此可知,对人的管理就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要将员工的责任意识充分地调动出来,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思想素质的培养,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现场管理的作用,以一个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核心力量。

3.2建筑材料质量因素

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因此材料的好坏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是极其重要的。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法规定,凡是在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材料尧设备以及配件等,都必须要遵照相关的质量标准。材料的使用资金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占了绝大部分,一旦建筑材料存在问题,则会影响建筑的质量,进而给整个工程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一定要落实好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审查工作,加强对材料的管理。材料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材料选购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是否过硬,材料的后期存放和使用是否符合规定。

3.3施工工艺因素施

工工艺是否正确对建筑工程质量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工程施工的设计方案考虑不全面,会严重制约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的进度,所以在设计施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工艺尧技术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等因素,从根本上保证施工技术上和工艺上的正确性尧操作的便捷性。

3.4机械设备经济管理因素

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并且机械设备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机械设备经济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设备选取尧设计尧制造尧维修及对其费用进行管理预测,从而在工程中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计算每一个环节的开支;将设备的维修费用统计好,设备的折旧年限根据其使用寿命来计算,切实将经济和技术管理的融合落实到位。

4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4.1管理体制不完善

分包现象普遍存在于现行的管理体制之下,分包单位没有明确界定工作范围,都希望通过扩大自己的工作范围来扩大效益,但是这样做会将一些工序遗漏掉,从而出现很多问题,增加协调管理的难度。另外,不健全的施工组织管理制度以及差距过大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样会造成很多问题。

4.2原材料质量不过关

受利润驱使,许多的建筑材料供应商纷纷涌入建筑材料市场,这些建筑材料供应商实力参差不齐,企业信誉也良莠不齐,导致许多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原材料被用于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给建筑工程留下了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自身监管力度的不足,致使部分的建筑工程采购人员不顾建筑工程的质量,选用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同时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也并未对所用原材料进行相应的检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4.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力度不足

4.3.1建筑企业故意压缩工期

部分建筑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故意缩短工期,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层面以及管理层面上的细节都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听之任之,这种不良的行为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4.3.2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受基本国情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然而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还是相对缺乏,大部分从事建筑工程行业的人员都是农民工。以农民工充当建筑施工技术人员,有一个明显的短板,就是农民工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施工过程出现的无论是管理层面的问题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都无法作出正确判断或是处理,难以达到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以至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都无法得到技术层面的有力保证。

5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有效提升途径

5.1不断完善建筑施工管理体系

无论是在施工之前尧施工之中,还是施工之后,都必须要有一套建筑施工管理体系,以达到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管的目的。首先,施工现场的负责人要理顺管理结构,明确权责之间的界限,安排专人来监管资金的流向以及机械的管理,做好施工过程中一切事务的记录。

5.2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

明确工程质量目标,制定质量验收标准,并且企业的质量验收标准要比国家验收标准更高。要对材料质量严格把关,不管材料是甲方采购还是乙方采购,都需要与国家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所符合,将材料验收制度严格执行下去,促使主体结构质量得到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对于主体结构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材料质量管理关键在于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提高其专业技能,培养其职业道德,面对假冒伪劣的原材料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去辨别真伪,面对利益的诱惑有够硬的职业道德去抵抗。二是在价格合理的前提下,选择优秀企业作为材料供应商,从而在源头上保证原材料质量合格。三是对施工原材料进行鉴别以及检测,决不允许将存在质量问题的原材料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在施工装饰阶段,要对各个细节产生重视,提升装饰水平。如今出现了较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施工企业要对这些信息及时掌握,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积极应用。

5.3优化施工技术要想有效提高

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就要把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思想,多角度尧多层面地对施工组织进行总体管控。优化施工技术要充分考虑到设计方案之后的施工过程尧工序,并以此为基础制订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保证与实际使用相匹配。不仅要考虑到单项施工,还要将它融合到其他的工程当中,实现流水作业的目的。在技术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检查工作,探讨那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最后要注意的是,在对新的材料尧技术和工艺的使用上,要确保其合理性。

5.4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要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对所有在职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安全教育尧专业技术尧职业道德等方面,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证。此外,落实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监管,实行打卡制度,每个分项目的技术指导人员以及负责人都要及时到位,对于施工机械的运转情况尧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等都要详细检查,并记录备案。

6结语

一项工程的关键就在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所以要分析工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就只有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

作者:王辉照 单位:厦门集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八篇: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与创新途径

[摘要]现代社会进步,人们逐渐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从衣食住行各方面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环保理念的展示不仅仅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现代企业管理之中,现代企业逐渐将绿色环保管理理念纳入到企业管理之中,在管理中实施绿色管理项目以生态目标为导向,对企业整体进行规划。在建筑工程中,绿色管理理念优点被逐渐的释放,才能够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展现出绿色管理的价值。基于此,本文以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并提出绿色工程管理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创新途径

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人们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理念被逐渐应用。实际上,绿色工程管理是指从工程项目到工程建筑施工各环节皆运用一种全新的理念进行管理,并以绿色环保为出发点,对整体项目工程进行施工管理,以便于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综合性效益。

1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观念的价值

绿色工程管理观念的建立对于整个项目工程来讲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分析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观念价值详细如下。

1.1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当前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日益恶劣,环境保护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到人们生活之中,越来越多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实际上绿色环保理念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应运而生的,遵从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讲,绿色管理理念体现了对建筑施工建材、土地资源。以及相关能源的利用,在建筑施工中使用质量合格材质,并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对于材料以及人工资源的浪费,这些都体现着绿色管理的理念。

1.2有助于开拓企业工程管理的创新

绿色管理理念的提出,不仅可促使建筑工程企业工作效率的提升,更可以保证施工建筑水平。实施绿色管理理念,从而以绿色指导为方针,不断的调节管理各方面力量,降低能源消耗,更好的提升运行效率,以便于保证项目工程的绩效。与其他相关管理理念相比这种绿色管理理念,更加彰显了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从管理目标上进行区分,绿色管理理念更加倾向于生态目标的建立;而从管理项目上进行分析,其管理项目包含了各方面内容,从人才素质建设,施工准备,工程建筑,到竣工安排各个方面皆从以工程的综合效益为中心实施开展。

2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创新途径

2.1树立绿色工程管理创新理念

绿色工程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因此,其工程项目管理也应跟随时代的进步不断地进行创新。绿色管理创新理念的建立更应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例如在人员设定上,以及工作时间安排上,传统管理思想较为统一,并未区分不同工作项目,例如施工人员,在工资设定上,应按照不同工作难度,工作量进行结算,而并不应该按照施工时间进行计算,以此将会降低工人工作效率,增加企业开支。因此,应按照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定相关管理安排,并通过引进创新理念,不断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2设定绿色工程安全管理安全管理

问题无小事,建筑施工中每一环节施工建设安全管理皆不可或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其中包括,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以及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安全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某个环节出现纰漏,将会直接影响后期建筑使用。因此应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宣传绿色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帮助员工建立安全防范意识,以便于客观上对员工行为进行督促,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此外还应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绿色工程安全管理水准。

2.3制定绿色工程管理标准

绿色工程管理是一项较为系统化管理过程,其中包括各个方面的内容,从建筑工程地址选择,建筑工程计划,建筑工程后期管理等各个方面,为了实现绿色工程管理目标,应首先制定绿色工程管理标准,一切以执行标准为准绳,各种管理要求应进行体现出人性化,以员工角度进行考量。在设定标准时一定要具备便捷性,经过对成本等项目的核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从而体现出绿色的主题。

2.4使用绿色环保材质

建筑施工材料选择上,节能环保材质的选择必不可少,建筑施工中较为容易出现贪污腐败,吃回扣等现象的发生,而使得企业蒙受损失,因此在整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对类似事件的预防。在建筑材质选择上,可通过招标的方式通过,招标应尽量突显绿色环保的主题,在招标中,各个材料供应商介绍产品的特征后,结合建筑公司实际需求,与材质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供应方签订合同。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理念的提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诉求,绿色环保是当前社会建设的主流方向,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绿色管理理念,相应做好绿色安全管理,绿色项目工程管理的工作,在统一标准前提下,细化绿色管理要求,以期更好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汉仁.建筑工程中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与创新途径[J].门窗,2013,(1):221-222.

[2]檀世明.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及其创新意义初探[J].福建建材,2015,(3)

作者:荀晓兰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建筑工程管理中心

第九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及维护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农村的建设力度也随之加大,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维护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是否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这与农村经济的顺利发展息息相关。该文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存在的意义出发,提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护工作的顺利展开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

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建设中,农田水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村开始实行承包责任制,农田水利原有的投入建设被改动的面目全非,特别是其运行管理工作的进行几近停滞,一系列工作的空白造成的结果便是水利工程的严重老化、失修,甚至造成了水利建设的垮塌,在水利事业的建设进程中,农田水利的建设成为农村建设进程中的短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因此,经济的长远发展与社会的长治久安离不开水利事业的进步。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的意义

1.1效益是建设水利工程的目的,管理是其延伸

因为投入资金的小型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一般是比较小的,但从效益上来讲,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但能够提高农业旱涝保收的能力,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节约资源,其显著的效益不可忽视。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仅仅是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也是节约资源的战略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不是形象工程,不是美化工程,它所要起到的,不是视觉效果,而是实实在在的投入运行,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

1.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与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否能够带来效益,这取决于它的建设,而能够带来多大的效益,这就在于管理的合理性了,建设是效益的基础,管理是建设的延伸,若没有建设,就不存在水利工程是否会带来效益这一问题的探讨,也就不存在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小型水利工程的使用是很有季节性的,例如在灌溉工程的使用中,其一般遵循着用半年、闲半年的特点,而防洪除涝设施的使用却经常是一年只用几天,甚至是几年用一天。小型水利工程的使用特点决定了做好其管理维护工作的必要性,而其管理维护工作的顺利展开势必会影响农田水利事业自身的良性发展。

1.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

反映出水利大事业的成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不高,并且其规模小、数量多,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相关。但是在管理上,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现如今,我国对水利事业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这极大地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但资金投入的重点主要是对江河的治理,对于小型农田水利事业的关注却比较少,资金投入也相对不足。随着近年来我国农村频繁发生的旱涝灾害这一问题,充分暴露了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亟需加强,避免其成为水利行业发展的瓶颈。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和维护主体责任需要明确

随着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改变,农村土地经营已经由公有的集体制改为了分散的农民经营,这种模式的改变使得农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农村水利工程体制,特别是小型水利工程体制至今难以形成,在产权分配上,集体和个人的权责没有明确,人们经常只重建设,却忽视了管理的重要性,这使得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举步维艰,管理维护资金的投入过小也是造成管理缺失的一个原因,责任不明确,也给管理维护工作及时、彻底地进行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2用水计量没有形成常态化

征收水费的意义从来都不是为了收费而收费,而是说,我们希望通过征收水费这一举措,从一定意义上培养人们节约用水的习惯,通过计量用水,促进人们对用水量自觉地减少。但是现在,在农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例如灌溉系统的使用中,人们并没有根据计量征收水费,很多的计量设施的存在也只是偏于形式,而没有实际的投入使用,人们依旧没有计量收费,在管理上就存在着一定的漏洞,收费没有保证,则用水量便很难得到限制,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工作就难以得到保证。

2.3管理维护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管理维护工作中,乡镇级的水利站部门作为进行技术推广和管理服务的基层部门,其指导和服务对于水利工程工作的顺利展开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如今很现实的一个状况是,虽然乡镇水利站责任重大,但是国家对其拨款却比较少,经费支出和拨款数目难以达到平衡。而且随着改革规模的扩大,乡镇水利站撤销和兼并情况比较多,小型农田水利的发展受到了直接的影响。

3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措施

3.1明确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的主体责任要加快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工作的步伐,首要的便是明确责任,在遵循“民办公助”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明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的主体自始至终都应当是农民本身或者是用水合作部门,这一点必须得到明确,政府部门也应该不断地对农民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引导。农民必须明白,自身既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所有者,也是管理者,在形式上,其管理可以集中到群体甚至个人,但必须明确,在经营上,管理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个人经营或者租赁承包经营都是可行的手段。

3.2用水计量一定要形成常态化

在用水时,例如在水利灌溉过程中,供水、计量和定价工作应该整体展开,特别是北方农村,用水费用的收取应该作为一项制度大力推广。与北方相比,南方湿润且多雨,在水价的制定方面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农民只需缴纳相应的计量水费,而基本水费由国家来承担,用水单位也可以在小范围内按照面积缴纳税费。在用水费用的收取制度上,南方已然相对成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若按照用水量进行收费时,在相对公平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将各方面的条件都加以考虑,在考虑是否按照水量进行收费时,工程条件的好坏应该是考虑的前提。对于工程条件不好的地区,输水线路有可能过长,则在到达计量口时,农户接收到的水量损失较为严重,此时若还是按照水量进行收费则是不合理的。根据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可以采用阶梯价格进行收费,如此,管理收入不仅可以得到有效增加,用水量的浪费情况也可以得到有效减少,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根据各地区的灌溉条件和自然条件的不同,相关部门应该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科学的方案,对水价的梯度进行适当调整,尽可能地减少农民的负担。

3.3基层水利技术服务体系要完善

乡镇水利站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行政事业性质应该得到进一步明确,并且,作为县水利局的派出机构,应该为其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施以及相应的经费。乡镇水利站作为基层服务机构,可以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能力建设提供相应的培训,提升其管理能力,并向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最终与农民一起构筑起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本着“一切为了人民的原则”,乡镇水利机构应该承担更多的公益事业,例如防洪等等。

4结语

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与维护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农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就我国现如今的供水状况而言,我国的供水单位实施还是比较广泛的,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在一些灌溉区域,供水计量到户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没有农民用水部门的配合,政府并不能凭借一己之力将这项政策落实到户,所以我们要关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大力发挥农民用水部门的积极作用,将供水计量到户工作完满完成。

参考文献

[1]周华.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对策及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177.

[2]张敏.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问题及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1):204.

[3]贾燕.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对策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21):135-136.

作者:姜震 单位:吉林省桦甸市横道河子乡水利管理站

第十篇: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探析

[摘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也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离开的重要资源。在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完善了我国建筑工程技术,并且还实现了对建筑工程的科学管理。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

在国家大力号召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施工单位来说,他们的利益主要来自于工程效益,而建筑工程是建筑行业的发展动力。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

1建筑工程中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涉及到的管理内容也非常全面,不仅包括施工质量管理,还包括施工进度管理以及施工技术管理等。信息化的管理能够大大提高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总的来说,建筑工程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1有助于企业做好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精密的战略规划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资金管理、生产监控、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助于企业制定精密的战略规划,信息化的实现使企业能够根据核心业务,将数据模型、信息管理库构建起来,为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2有助于企业信息组织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起资源系统管理上的基础标准,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构建起标准化的企业信息。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标准就是精细化监管,能够整合和展开各种数据,从而达到全方位监管的目的。也就是说,信息化的实现为企业提供了各种所需信息,是确保决策合理可行的重要条件之一,有助于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

1.3有助于减少企业成本

在进行材料采购的时候,利用电子邮件等能够确保采购信息的透明,生产厂家和施工单位都能清楚的了解材料的价格、质量以及企业信誉,对施工单位来说,这样不仅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采购成本,还能与生产厂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行业陆续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建筑行业同样如此,有很多企业已经研发出了适合本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在企业实际发展中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应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虽然很多建筑企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仍然还存在许多问题。

2.1对信息化的认识存在不足

当前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发展的比较好的企业先后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局域网,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对信息化系统并没有予以高度重视。在信息化推广方面,主要集中在企业管理上,在建筑施工管理方面,信息技术也只不过是一种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没有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积极影响。

2.2尚未建立统一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标准

就目前来看,我国尚未建立起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标准,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时,没有标准进行引导,导致建筑行业内部在信息交流方面存在重重阻碍,不能实现对资源的优化整合。由于没有一个标准的制度,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数据的真实性自然也就得不到保证,难以有效开展一些基础工作。

2.3行业内部及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基数、交通等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建筑行业发展也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地区建筑企业能够全面的认识信息化,而一些经济水平相对的落后的地区,建筑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也不全面。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建筑行业在内部信息化发展方面也是存在差异的。

2.4国外软件价格昂贵,国内软件技术不成熟

信息技术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特别是在软件研发方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许多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软件的技术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而国外高技术水平的软件,价格又过于昂贵,再加上不同国家在建筑企业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别,所以软件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3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3.1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建筑行业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就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作为政府来说,也应当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出台与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相关的政策,最大程度支持和保障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根据行业特点以及信息管理需求建立起可续、全面、切实可行的建筑企业信息化准则,这样一来,建筑企业领导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就能够对信息化管理工作就能够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编制与之相对应的信息化计划、编码体系;构建完善的建筑企业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制度规则,对建筑企业、承包商、材料供应商进行有效监管;组成专家小组定期为企业内部员工提供指导。

3.2构建科学信息管理系统

在流程方面,建筑工程管理主要涉及到管理模式确定、项目管理合计、职能分解、各种管理规则等等,管理工作包括材料设备管理、合同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工作多而复杂。要想实现对这些任务的有效监管,就必须建立起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将上述任务全部纳入到一个系统中,为项目施工的信息交流提供平台。

3.3加快国产软件的开发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建筑行业都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的,比如铁路、公路等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天气、地形等各种因素,对这些因素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以及资金的使用,并且很多建筑行业内部所引入的国外软件都不能与我国建筑上的各种参数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加快国产建筑管理软件的研发力度,并且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加以应用。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参数从而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3.4企业要提高对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仅仅依靠国家的力量,建筑行业还是无法对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应用的,所以这就要求企业自身对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积极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中。

4结语

在建筑行业发展中,信息化是其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借助于信息技术,促使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并且实现各方面管理工作的统一协调,控制企业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不断提高建筑行业施工管理工作上的效率,可以促进我国建筑企业在发展上拥有更多的实力和竞争力。通过信息化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必将会实现与国际建筑行业在管理上的信息化共享。

参考文献:

[1]谢莉,刘竞文.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合理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3).

[2]杨春锋,沈军,王林.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合理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

吉林水利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污染控制与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本文作者根据有关法规及节水型社会的要求,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结合县情,提出了加强临泽县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主要对策.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极其宝贵的物质资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生活和生产用水不断增加.我县是水资源紧缺,水环境形势严峻的县区之一,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将影响未来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污染控制与防治工作,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历史的必要性.

1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背景分析

1.1自然环境概况

临择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属黑河流域中段,梨园河(大沙河)纵贯南北,全县总面积2727.29km2,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海拔高度在1360^-2082m之间.属典型大陆性干早气候,年平均气温7.7℃,无霜期152d,年均降水量117.1~,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2211.7mm,年日照时数为3052.9h,主要灾害气象因素有干早、霜冻、干热风、沙尘暴等.境内自然形成南、北、中三条风沙带,总长103km,沙化面积4053hm3,占土地总面积的12.900,与绿洲面积之比为6,5,盐化草甸面积2.42万hm2,占绿洲面积的1/3.

1.2水资源现状及趋势

全县地表水总量12.8亿m3,其中黑河过境水量10.5亿m3,梨园河(大沙河)年径流量2.3亿m3,计人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1.02亿m3,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3.82亿m3,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6处,中小型水库7座,总库容0.327亿m3,干、支、渠道91条,长613.2km,机井888眼,2002年总用水量5.68亿m3,其中农业用水4.6亿m3,生态用水0.86亿m3,工业用水0.15亿m3,生活用水0.07亿耐,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1%以上.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祁连山雪限上移,流域来水量逐年减少,可见未来10年地表水量亦将不断减少,地下水量也将减少.总之,在生态环境维持现状的情况下,境内水资源呈逐年递减趋势.

1.3水环境质量及存在的问题

监泽县属黑河水系,黑河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祁连山,自张掖由东南向西北流人境内,境内流程56km,年平均流量50.5m3/s,流域内乡镇企业少,水污染较轻.梨园河(大沙河)源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连山脉的柴诸山,属黑河支流,流经县境流程30.5km,自南向北流经县城,汇人黑河,为季节性支流,7---9月为汛期,河水量不足黑河的1/4,其他月份即为断流期.流域内既有工业废水排放,又有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人大沙河,使大沙河水体受到污染.城区水源地,县自来水公司第一、二水厂区的地下水水质均为工、类优良生活用水.据《临泽县城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及《新民滩水源地地下水供水可行性论证报告》显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792万m3/a,现状开采量740万m3/a,可满足近期及远期生活、生产用水需要.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年降雨量稀少、蒸发强烈,地下水开采困难。按水利部《黑河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中游可用水量分摊,我县亩均水量511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9写,水资源紧缺,制约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用水方式粗放、节水意识不强,水量损失大,工业用水定额偏大,大多为自备井用水,循环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现状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低,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人大沙河,造成地表潜层水污染;年化肥施用量约3万,对水环境构成潜在威胁;四是随着城镇人口不断聚集和增加,餐饮、理发、洗浴等服务业的膨胀发展,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对大沙河的污染负荷将不断加重.

2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目标及期限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机遇,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人力度,对重点污染源严格控制排放总量,重点流域进行重点整治;加大环境宣传力度,提高流域沿岸企业和群众的环保意识.通过“一控双达标”,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关停“15小”和“新5小”、遏制污染反弹、强化清洁生产、加大排污收费力度等措施,如期实现控制目标,在全社会形成珍惜保护水资源的共识,最终实现流域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发展的双康目标.

控制范围:梨园河(大沙河)自梨园到野沟湾黑河人口段止,全长30.5km;黑河临泽段自高崖子水文站到萝泉下庄村止,全长56km.

控制期限:近期2003^-2005年,远期2006-2010年;

水环境质量目标:大沙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近期保持V级标准,远期达到N级标准;黑河流域临泽段水环境质量近期保持N级标准,远期达到班级标准.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我县工业水污染源近期和远期达到的排放标准为111级标准.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近期2005年林木覆盖率达到12%,远期201。年达到1500;城镇建成区绿化搜盖率近期达到30.1,远期达到3500;农业生态示范区面积近期达667hmZ,远期达到9333hmZ.

3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重点

3.1污染源治理

要控制和清除水体污染,必须从控制废水排放人手,实行“防、治、管”三结合.首先,搞好全县水污染调查工作,确定污染源分布状况,时间变化及污染数量、浓度等,然后将市政府下达我县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加以细化分解,由排污单位向环境保护部门如实申报排污量,经核定后,编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由排污单位与政府签订控制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监督管理,严格考核奖励.经考核、超标排污的,由县政府责令限期治理,并依法处罚.流域排污单位必须在排污申报的前提下,取得合法排污资格;重点污染企业还应在排污口安装流量计,做到规范、科学.自2003年起,禁止一切排污单位向流域水体超标排放污染物.其次,加强废水无害化处理.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必须经过净化处理.雪晶淀粉、天森蕃茄等水污染企业的清洁生产污染防治设施,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再次,要加大流域水体的监测管理力度,通过监测,及时了解水体污染状况及污染来源,以便果断采取治理措施.

3.2水源保护

对城区、乡镇饮用水源地,要划定保护区,严格加强保护.近期,(2005年前),应将城区一、二水厂水源地和小屯乡矿泉水水源地列为一级保护区,严加保护;其他乡镇水源地也要加强管护,在水源保护区内,严禁单位或个人利用渗井、渗坑排放或倾倒有毒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及其他废物,所有排污单位(个人)都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体环境质量标准,保证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6-1985).

3.3水处理项目建设

从2003年开始,逐步完善城区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区生活污水做到应排尽排,坚决清除渗井、渗坑.拟在铁路北侧洼地,建设生物氧化塘一座,利用藻菌共生系统净化污水.工业企业污水由工厂无害处理后,争取达标排放.力争在2006年建设处理能力10000m3/d的污水处理厂一座,使城区生产和生活污水实现管道化排放、工厂化处理.

3.4农村污染防治

控制水土、有机质流失和农田污染,大力推广有机肥,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使之减量化、无害化;积极推广高效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创造条件开展喷灌、滴溉种植业生产活动;大力推行降解地膜使用,提高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率,加强对农药生产、储运、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环境安全管理,掌握乡村农药污染状况,确定农药污染控制重点,采取切实措施积极防治;加强乡镇企业污染防治监管工作,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调整;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对关停“15小”企业的监督检查,防止死灰复燃.

3.5生态环境保护

进一步加强对水务、矿产、土地、林木、动植物、风景名胜等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强林区、绿洲保护,严格控制生态开发活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积极探索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行生态破坏限期治理制度;随着黑河流域综合治理进程的推进,应加强干、支、斗渠两侧树木的保护工作,禁砍禁伐;加大退耕还林、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增加全县林木总量,提高覆盖率;在城区搞好防护林带绿化造林工程,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4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主要对策

为促使我县走生产发展、生态富民、生活富裕的文明道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4.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切实增强环保基本国策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把环保工作当作重要的日常工作,抓紧抓好,人人保护环境,城乡联动,共同保护好流域水环境,切实改善水体质量,实现控制水污染达标排放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目标.

4.2努力创新机制,实施清洁生产

乡镇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面源污染,加快污水截流工程建设步伐,结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生态示范项目建设进程,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提高林木覆盖率;倡导节约用水,全力推行节水灌溉先进技术,积极推行循环用水制度,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改进水污染企业生产工艺,引进新技术,降低单产排污量,开展对废水的综合利用,使其资源化;认真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审批,严禁在黑河、大沙河流域新建污染严重的化学制浆造纸、制革、印染、电镀、酿造等生产项目,对已建设的化工、食品加工企业,严格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污水处理和治理资金投人,切实做到达标排放.创新乡镇企业机制,要实施清洁生产,同时开展清洁生产自愿承诺活动,努力实现水污染排放减量化、无害化.超级秘书网

4.3强化目标管理,遏制污染反弹

严格遵循“谁造成污染,谁承担责任”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多渠道筹措治理资金,保证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同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要将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列人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重点水污染企业的管理,按要求制定水污染防治计划,确定每年削减废水排放量.强化目标,落实责任,努力保证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如期完成,采取果断措施,关闭“15小”企业,遏制污染反弹.

吉林水利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文科”;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0引言

教育部2020年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深入阐明了新文科教育的理念与发展举措,进一步强调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文科专业基础的融通性。投资学学科涉及金融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等多个领域,更加强调多门学科的融合,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壁垒将不断被打破,逐渐进入混业经营的态势,投资理财产品不断创新,投资管理的难度逐渐加大,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这对投资理财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投资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亟待重构。

1实践教学体系内涵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发达国家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教育中就开始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自主性与探索性的学习方式,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出发,强调产学结合,北美的CB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英国的BTEC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等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广,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堂实践、实验室仿真实验、校内课外实践、校企实践、校社实践”实践教学体系。近年来我国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并基于实践经验形成了不同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学者们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广义的理解,认为实践教学体系是从体系的总体目标顶层设计出发,包含实践教学活动中的目标、内容、路径、保障等要素,教学体系中的各个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狭义的理解,认为实践教学体系仅指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内容体系。本文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后者。对于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学者们更多基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目标,采用“分层次、分模块”的方式构建。

2投资学专业就业岗位群定位

本文通过深入调研投资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确定投资学专业就业岗位群,根据岗位新需求确定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要求,以此为合理地构建投资学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依据。

2.1岗位群定位

本文作者于2019年7月对吉林省内商业银行、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中小企业等人事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电话访谈,尤其是深入到校企合作单位中的4家证券公司进行了个人深度访谈,主要了解各单位对投资理财人才的需求情况、面向的岗位、岗位职责、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以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等。同时,结合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两大招聘网站对于本科应届毕业生职位搜索“投资理财”的结果,确定就业岗位主要为客户经理(金融理财机构)、理财规划师和投资顾问。

2.2岗位能力要求

投资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企业主要是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和第三方理财机构等。客户经理(金融理财机构)岗位职责包括客户开发与服务、理财产品和业务的推广、银行等合作渠道的维护与开发;理财规划师岗位职责包括客户市场的开发维护、金融理财产品的营销、制定投资理财方案;投资顾问岗位职责包括客户开发、服务与辅导、金融产品的销售和推广、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三类岗位对于职业能力的共性要求一般包括:掌握投资与理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各类投融资工具的运用及其风险管理,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通过证券、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者优先。区别为:客户经理(金融理财机构)岗位侧重在熟悉各种理财产品和掌握销售终端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尤其是具备一定的承受挫折能力及自控能力;理财规划师岗位侧重于能够根据客户群特征,掌握客户理财需求,提供投资和理财咨询,有针对性地做出理财规划方案;投资顾问岗位侧重于具备一定的证券投资分析能力,能够向客户阐明制定投资方案的依据,合理配置资产。

3“新文科”背景下投资学专业

“443”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根据本文2019年12月针对我国应用型高校投资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实践教学项目主要涉及一些简单的证券投资工具和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渗透较少,实践教学内容较单一;“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教师深入到企业进修实习的机会较少,缺乏实践教学经验;校企合作主要是实习基地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同制定,合作深度不足;实践教学形式主要以课程实训、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为主,无论是课内实验还是课程实训的实验操作大都是验证性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层次性。“新文科”对文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投资学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需要同步变革,弥补和改变传统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建立新的“443”实践教学体系。

3.1四层次实践教学阶段

本文结合就业岗位群的岗位职责能力要求,将专业能力分解为专业一般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拓展能力,并以此确定“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科技创新实践、综合实践”4个层次的实践教学阶段,如表1:

3.24个实践教学模块

投资学专业4个实践教学层的总体目标:帮助学生深化投资学专业基本知识,强化专业基本技能,在开设通识教育、新商科教育、投资学科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相关理论课程基础上,将课程思政和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共同促进,紧密衔接。根据4个实践教学层对应设置4个实践教学模块,结合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建相应的实践项目。(1)基础实践教学模块。此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一般能力,主要涉及通识教育课程与人文素养类课程,能够对信息与相关数据进行检索、搜集、识别、判断,了解投资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使用外语处理投融资基本业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与道德素质。在相关理论课程基础上开展的实践项目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实践、计算机应用训练、外语应用训练、证券公司为主的金融机构认知实习等。(2)专业实践教学模块。此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涉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注重投资学与经济学、会计学、计算机和统计学等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注重投资学与管理学、政治学、大数据技术和法学的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投资决策管理能力。此模块涉及的实验项目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公司基本业务操作、证券投资分析实训、计量软件应用训练、项目评估与管理综合实训、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专业实习等。(3)科技创新实践教学模块。此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加综合、更加实战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包括3个实践项目:一是科研项目的训练,如学生参与老师的教科研项目或者学生自己申请大学生专项项目;二是认证培训,如与深圳希施码科技公司开展的“金融大数据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证券、基金等从业资格考试培训;三是学科竞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挑战杯以及全国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等。(4)综合实践教学模块。此模块旨在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运用跨学科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实践拓展能力,达到专业强化、素质提高和综合能力提升的效果,最终形成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自我发展能力。主要包括金融营销方案设计、金融产品设计、理财规划报告的撰写、跨专业综合实训、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等。

3.3三融合实践教学平台

依托原有的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加强校内外、课内外、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校企融合实践平台、第一、二课堂融合实践平台、科教融合实践平台”的“三融合”校内外实践平台,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1)校企融合实践平台。校内依托钱币博物馆进行货币、票据、证券等金融投资工具的演变学习,依托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顶岗实习,熟悉投融资业务的基本技能。同时,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合作方式不仅局限于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聘任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开展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还可以通过与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共同成立“定制班”,组建“特色产业学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就业机会。(2)第一、二课堂融合实践平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作为实践育人的两大阵地,需要深度融合,同向同行,搭建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平台,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品牌。以“创新+交叉”为主线,依托投资理财类社团和工作室开展科研项目调研、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大力推行“一生一竞赛”方案,完善相关奖励政策,帮助学生进行项目孵化,提高学生的第二课堂参与度,积极推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互促进、协调发展。(3)科教融合实践平台。对于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科研能力一直相对薄弱。随着用人单位对于应届毕业生综合能力要求的提高,尤其是高校对于一些考取硕士研究生同学的科研能力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要求在校本科生必须时时关注投资学研究热点,依托学校的科研平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采取“导师制”成立科研小组,定期开展金融热点问题讨论,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其教科研项目研究等。

4结语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投资学专业“443”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拓展为23家,与中国人寿、招商证券开展了“定制班”合作,与长春农商银行组建特色学院“农银学院”;依托证券实训工场社团、投资理财社团与融鑫工作室等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30余项,指导学生参与省级科研项目4项。毕业生无论是在实习还是工作期间都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本文将继续研究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反馈评价,结合新文科建设发展的趋势,投资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及时改进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立足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毅,李卓卓.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6):53-55.

[2]吴南,王春辉,赵浏洋.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投资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调研[J].科技创业月刊,2020(10):105-106.

[3]刘虎,王勤,冯建刚.“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重塑文科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9):271-272.

[4]赵明慧.投资学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XXX大学为例[J].财会学习,2018(31):217.

相关期刊更多

吉林画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出版集团

吉林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吉林林业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林业厅;吉林省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