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留学生的人事档案

留学生的人事档案

留学生的人事档案

留学生的人事档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人事档案 滞留档案 档案管理 学生档案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毕业生由国家统包统配,毕业时一次性全部离校,毕业生档案一贯遵循档随人走的原则。然而随着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新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人事制度改革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加之2002年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等联合出台规定,将毕业生的择业期延长为两年,两年内学校可代管其户口和档案。随之,学生滞留档案逐年大量增加,这种现象逐渐引起了众多高等院校档案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的注意,但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还很不充分。在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实践基础上,本文就此问题作以简单的探讨。

学生滞留档案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高校学生滞留档案,是指学生离校后其档案没及时随本人到所就业单位、人才机构、原籍归口部门保管,存放在其就读学校两年以上的,保管权限不归学校而又遗留在学校的学生档案。学生滞留档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滞留时间长。此类档案往往长达两年之久,有甚者20年无人问津,更谈不上开发利用。

2.滞留数量多。此类档案随着用人政策灵活性以及毕业生数量扩大而不断增加。

3.滞留原因复杂。这类档案产生往往具有较一般档案更为复杂的原因和背景。

学生档案滞留形成的原因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连年扩招,致使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高校毕业生从1998年的66万,到2011年的640万,十来年增幅近10倍。因此就业难的现象也不期而至,如此必然会导致大批学生档案滞留在其就读学校。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由于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新形势的发展,以及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大部分学生选择延期就业,学校只能将其档案保留在学校。

2.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只签劳动协议不解决档案及户口问题,学生又弃之不理,致使其档案滞留学校。

3.机要局对机要的寄发规定导致部分档案滞留或退回学校。

4.学生档案意识薄弱、档案知识缺乏,形成了“档案无用论”的观念,毕业时不正常办理档案离校手续,使其滞留校。

5.档案机构制度不够健全,工作不规范,管理过程差别较大,加之不同的地区、学校或用人单位制定的毕业生分配、接收、管理制度不同,档案归属不明确,造成部分毕业生档案暂留学校。

6.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考研族”越来越多,大批毕业生就业后又辞职考研,其档案被退回就读学校。

7.出国留学生大量出现,其档案也会滞留于原就读学校。

8.被退学的学生在离校时,不办理档案离校手续,档案滞留于学校。

9.学生录取了但未报到形成了部分滞留档案。

10.学生在上学期间死亡,其档案无人办理,档案滞留在校。

高校学生滞留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生档案虽然是人生工作中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上述缘由,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档案滞留在其就读高校,其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可忽视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它给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了人事档案的库存量。许多高校自1999年以来,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学生人数大量增加,档案数量自然不断增加,但是档案库房面积不变,致使学生档案借地存放。毕业生滞留档案也只能借地存放。

2.加大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1998年以前普通二本高校在校学生不超过6千人,1999年扩招以后在校生逐年增加,至2011年在校生是1998年的6倍之多,滞留档案也在不断地增加,无形中加大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3.影响了主要工作。学生档案的管理虽然都是兼职管理,但是在这块工作中管理人员却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时间主要用在滞留档案的管理中,管理人员每年都要对学生滞留档案进行仔细认真管理,并负责再次寄发。因此管理人员整天忙于学生滞留档案问题的查询、办理之中,这势必会影响她的主要工作。

4.档案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学校对毕业生有关档案重要性的教育、宣传不够。

5.管理不规范。目前,我国还没有成文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办法及规定,学校档案管理人员一般是参照中组部规定的人事档案管理办法来管理高校学生档案,对学生滞留档案基本上作为正常档案管理中的例外情况看待,因此滞留档案就处于四无阶段,即无专门管理人员,无专门管理空间,无专门管理制度,无专门管理机构。

学生滞留档案管理的思考

我国“档案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也强调各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从而将高校档案从法律和法规上纳入了国家、社会和学校管理范围,2008教育部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27号令中,把学生档案列入高校档案归档范畴,体现了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社会性。而学生滞留档案的增多,势必会影响到学校档案的正常管理工作。减少滞留档案是许多院校的迫切要求,除了宣传工作和管理工作要跟上改革的要求,还要采取一些更有效的措施。面对学生档案滞留问题的现状,笔者认为:

1.管理人员应深入学习贯彻《档案法》,制订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办法,以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

2.以宣传为导向,增强高校师生档案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档案意识,并且了解档案在转递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及时查询落实自己档案去向,有问题及时与学校联系。

3.增加存放设备,增加管理人员,要有相对稳定的学生档案管理人员。

4.对于正常毕业的学生滞留档案,档案管理部门可通过学生老师,联系到学生本人来解决此类档案。

5.对于非正常毕业的学生的滞留档案,如中途退学、开除等,办理离校手续时不要忘记办理档案转移手续。

6.妥善保存机要转递单和档案转递回执,以便查询。

7.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毕业生滞留档案检索工具。在毕业生档案管理中,必须既要有全面的各种信息,又要能迅速而方便的进行查询。

8.学校对毕业生遗留档案还可根据不同滞留原因收取相应的保管费。这样可促使学生及早提取、索取自己的档案,减少毕业生档案的滞留数。

我校在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毕业生滞留档案的管理方面作了许多探讨和研究,并从实践工作中取得了许多有效的管理经验。在管理滞留档案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省教育厅以及学校的相关规定,结合我们的工作经验,参照上述思考,对我校学生滞留档案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庆玉.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刍议[J].陕西档案,1999(增刊).

[2]王广昌.试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

留学生的人事档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人才建设

由于档案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其信息化人才建设出现了“五难”(引进难、培训难、发展难、使用难、保留难)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前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本文试图通过对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信息化人才队伍现状的分析,查找原因,研究对策,找寻一条加快档案信息化人才建设的可行之路。

一、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目前,事业单位科室普遍设有档案专柜,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员,机关设有档案职能科室,但是,现有人员属档案及相关专业科班出身的较少,有的只懂本专业,不懂档案业务;有的只懂软件,不懂硬件设备;有的只懂专业应用,不懂档案开发。总之,档案信息化人才的金字塔结构比例严重失衡。从人才现状来看,有些单位普遍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现象,对人才建设缺乏长远打算和通盘考虑,致使人才发展的空间受限,人才保留工作也越加困难。

事业单位在档案信息化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明显导致了四个不平衡:一是计算机装备与档案人员能力水平的不平衡,人的素质滞后于计算机档案信息开发水平;二是发达地区单位的人才水平与偏远地区人才水平的不平衡,发达地区好于偏远地区;三是领导干部的无纸化办公化水平与一般干部的无纸化办公化水平不平衡,一般干部好于领导干部;四是信息系统建设与使用上的不平衡,建设是高投入、高档次,网上档案管理系统建成后却用不好、管不好、用不长,致使一些新装备、新设备的功能开发及应用受限,造成极大浪费。

二、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人才建设目标和思路

1.信息化建设的领军人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组织者和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指挥者,主要负责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档案宏观规划和建设管理、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以及档案电子化运营和训练,其职能相当于企业的首席信息官(cio)。目前应由具备较高素养的政工领导或副职担任,条件成熟时,可设立专职人员。该类人才应精通档案要目,善于宏观谋划,具有较高的档案管理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典型的“指技合一”型人才。

2.档案信息系统的研发人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人才,具有较高的档案信息专业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具有较强的档案系统开发研制能力、组织协同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了解档案信息技术的前沿知识,基本能够独立自主研发档案信息化网络、档案应用系统软件和开展档案课题研究等,对档案信息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3.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人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骨干人才,具有较扎实的档案信息专业知识素养和较强的档案信息技术保障、档案技术攻关和辅助决策能力,熟悉档案业务和档案网络系统,掌握各种档案信息化装备的操作技能,主要负责档案信息化网络系统和档案信息设备防护、维护,具体监管档案网络攻击和档案的信息防御。

4.信息系统的应用人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人才,这类人才既要精通本职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档案系统操作和简单维护。

三、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切入亮点

第一,要多方聚才。引进人才,一步到位,效益最好。本着事业单位急需、才有所用的原则,不拘一格、大胆引进。既可以按计划从高等院校招收,也可以按需要从兄弟单位选调,特殊人才也可以从科研院聘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有的原则,与相关单位建立协作关系,聘请客座教授或顾问,办引进人才为引进智力。

第二,要多方育才。事业单位档案在人才培养上应坚持长远规划,突出阶段重点,采取“五路并进”的方法抓好落实。

一是入校进修。入校进修可以集中时间、精力投入学习,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对于一些档案管理和图书馆以及新兴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学科,如档案系统分析与工程、计算机网络与档案工程网络等,可依托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的地方院校进行培训。

二是函授升级。函授学习尤其适合事业单位地处偏远地区单

档案管理人员学历晋升成才之需,是近年来较为普及的学习形式,今后要大力开展档案信息专业的函授教育。

三是岗位练兵,立足岗位成才、事业成才,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化岗位练兵活动,促使一大批档案信息化小专家、小能人就地成长,打牢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人才基础。

四是自学自考。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档案管理人员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习上来,积极参加档案职称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以提高档案信息素养,改善知识结构,适应工作需要。

五是课题施压。结合档案管理和工作需要,成立攻关小组,赋予课题任务,促使从业者在工作中成才,通过完善理论研究、眼睑系统开发、技术革新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培养造就一批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领路人。

第三,要大胆用才。it产业流行一句话:“it产业无经验可鉴,惟有创新才能发展。”因此,事业单位档案在信息化人才的使用上要有胆量、有魄力、有新意。

一是要搭建档案信息化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激发其内在动力,挖掘其巨大潜力。

二是要启动超常规奖励机制,对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不仅光有精神上的奖励,更注重物质上的奖励,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三是积极宣扬典型,正确引导人才竞争,打造和谐合作、相互关心、团结向上的人才群体。

留学生的人事档案范文第3篇

1 高校遗留在校学生档案逐年增多的原因

(1)高校招生后放弃入学资格、入学后中途退学、毕业出国留学人数的逐年增多是造成高校遗留在校学生档案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

(2)毕业生离校时档案材料缺失或毕业答辩未通过等不能毕业的,该生的档案暂时不能转出。

(3)毕业生个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有试用期或用人单位等待正式编制暂时不能接收档案的,该生的个人档案暂时保存在学校,缓期转递。

(4)毕业生个人或用人单位毁约,该生档案退回学校保管。

(5)生源地非北京、上海等地的毕业生,分配到北京、上海等地工作需要落户指标,暂时没有指标落户的毕业生档案被退回到原学校保管。

2 高校离校生档案转递去向

《报到证》是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派遣毕业生的凭证,也是接收单位接管学生个人档案的重要依据和凭证。根据报到单位的不同,档案转递方向亦有不同。

(1)毕业生《报到证》上的报到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并且获得进人指标的编制内人员,该毕业生的个人档案应当转递到该单位保管。

(2)毕业生《报到证》上的报到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但若该生暂时未获得进人指标,属于编制外的人员,则该毕业生的个人档案应转递到接收单位或企业委托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保管(待单位有了进人指标,有关方面组织社会公招考试,该生通过考试后,再将该生个人档案调入)。

(3)毕业生《报到证》上的报到单位是民企、私企、外企性质的单位,该毕业生的个人档案应转递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保管。该生的档案存放在工作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保管还是存放在生源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保管,则由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本人协商选定。

(4)有些城市对落户和转递档案进行“绑定”,如深圳等城市明确规定,要转递档案到该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就必须将本人的户口也落在深圳,否则拒收该生个人档案或收到后将该生档案退回原学校。

3 高校离校生档案转递规范与流程

(1)高校正常或延期毕业、结业、肄业学生档案转递。有《报到证》的高校正常毕业、结业、肄业学生,该生档案按《报到证》上的报到单位转递。学生就业单位有人事和档案管理权的,该生档案直接转递到就业单位;就业单位有人事权但没有档案管理权的,该生档案可转递到就业单位委托的属地人才交流中心,也可以按该生意愿将个人档案转递到该生生源地人才交流中心。

(2)学生延期未毕业的肄业生转档。该类学生只有《肄业证》,若有就业单位接收的,可凭调档函转递个人档案。若没有就业单位接收或没有单位开具调档函的,该生的个人档案就只能自带回原籍,等将来有单位接收时本人再将密封好的个人档案交给单位或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3)高校中途退学的学生档案转递。中途退学的学生无《报到证》,可能有《肄业证》。若该生是硕士或博士生考上公务员或找到工作调档,本人办理退学手续后可凭就业单位开具的调档函调档。若该生是本、专科生辍学,没有单位开具调档函的,该生的个人档案就只能自带回原籍,等将来有单位接收时再将密封好的个人档案交给单位或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4)硕士、博士生考上公务员或找到工作后想继续完成学业的学生转档。该生可申请转为单位委培生,继续完成学业,经研究生院批准同意转为委培生后,需要调档到用人单位的,可持调档函调档。

(5)考上大学未报到或者报到后办理退学要求回家复读重考大学的学生提档。本人写情况说明,学院证明并盖公章后可退档;本人持退学文件和离校通知单办理退档,档案经办人将该生的档案密封后,交给学生本人自带档案回原籍。没有办理退档的未报到学生,档案可能成为“死档”。

(6)在校生服役后考上军校或退伍后找到工作的转档。本人不愿意回校继续完成学业的,可凭单位调档函转递个人档案,但学生本人须到学院和教务处完善手续。

(7)未完成学业而出国留学的回国离校生。可凭单位调档函转递档案,但是学生本人须到学院和教务处完善手续。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档案馆 来稿日期: 2016-10-16)

3 结论

留学生的人事档案范文第4篇

尽管我们一直自信地认为档案馆是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事业是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但就在全世界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档案馆吸引不了人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当前档案馆所急需的、掌握现代技术的人才,很少有愿意到档案馆工作的,在档案馆工作的也经常是不安心,留不住。

早几年,针对档案馆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愿到档案馆工作的现实,全国各大学档案学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强化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培养出了一批批基本符合档案馆现代化需要的现代信息人才。但遗憾的是,这些档案专业自己培养的人才也少有人愿到档案馆去奉献。据笔者调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四川大学档案学院等几个全国著名档案学教育基地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本专业的为数并不多,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流到了一些金融证券公司、政府实权部门等,还有一些目前在档案馆工作的也抱有"有机会就走"的思想。这种现象不能不令档案界汗颜。事实上,恰是现代技术的掌握为他们跳出档案馆,另谋高就创造了条件。毕业生去向的分流有愈演愈烈之势。

上述现实说明档案馆对于增强自身吸引力问题尚未找到真正有效的措施,这种现象继续下去,档案馆将很难吸引到真正的有用之才,更难谈在信息大潮中前进了。

二、档案馆难以吸引人才的原因分析

档案馆自身缺乏吸引力,致使专业队伍不稳,骨干人才流出较严重,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应从社会背景、馆内环境及专业人员思想观念等方面来推究其原因。

(一)从外部环境看,受社会观念影响,档案馆人才策略受冲击

l、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对职业的选择更多地趋向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而长期以来,档案馆被视为"清水衙门"清贫之地。一个大学生毕业生如果到档案馆工作,其报酬待遇通常要与在高科技产业、政府实权部门等单位相差几倍。在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的今天,档案馆经济待遇偏低,已经成为其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2、长期以来,档案馆的社会形象不高。在传统观念中,档案馆只是个偶尔去翻翻文献、查查资料的清闲场所,档案馆人员的工作只是借惜还还的简单劳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普及,,人们找到了更好、更快、更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档案馆的形象及地位受到了进一步的威胁。这种现状严重挫伤着档案馆人员的自尊心,使他们体会不到自身的价值和自身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心理上难以平衡,不可避免地产生离心杂念。

(二)从档案馆内部环境看,受传统体制制约,档案馆自身功能不强,社会价值不高,工作人员劳动价值难以体现

1、信息流通不畅,馆藏积累尘封。目前,大多数档案馆依然停滞于片面强调馆藏建设,忽视馆藏及服务的考核,形成了以藏为主,重藏轻用的畸形发展模式,因而,有些馆虽有可观的馆藏积累,却由于"流动"不畅,使特定的馆臧流不到特定的用户身边,造成特定的供需相互短缺,导致档案馆藏积累的尘封,显示不出档案馆存在的特定价值,从而也使工作人员难以体会到职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2、观念陈旧落后,服务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档案馆的服务不仅范围狭窄,局限性大,而且大多数实行无偿义务服务,主动服务观念及意识淡漠。且在信息社会到来之际,档案馆自身未能迅速适应需求的转变,自我更新能力不强,在新的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满足用户新的信息需要,为社会提供新的信息服务的能力不够,与当今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如有隔世之觉,难以体现出发展的前景和潜力,档案人员也就难以从工作中体现出劳动的价值。

(三)从专业人才自我观念看,档案人才对职业的期望与档案工作的现实存在相当的距离,理想目标难以实现

l、档案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成就认可和发展的机会。一份工作是否令人满意,不仅仅在于工资高,工作轻松,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人显露才华的机会,使人感到有发展前途。而在我国,档案工作相对于其它职业来说,各工作环节操作程序化明显,受各种条例、规则限制,重复性较强,缺乏机遇,使人才的创造性不能发挥,很难有所成就。同时,由于经费的紧张和管理体制问题,档案人员缺少培训、进修的机会,知识逐渐老化,个人发展受阻,而同代人却因不乏机会而遥遥领先,因而使档案馆人才逐渐有了失落感和自卑感,心理上产生不平衡。

2,档案馆人才对可从事职业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应该说,档案馆集结着人类几千年的文化结晶,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轨迹,是人类社会信息的最大集结地,这一切使档案馆具备成为现代信息机构的基础和可能,未来档案馆的发展应该是拥有灿烂前程的。但是,档案馆现状与我们预测的未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与其它信息行业的发展速度相比存在很大反差。尤其是这种差距和反差长期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使相当一部分人对未来的前景产生了怀疑,对档案事业的发展丧失了信心,甚至怀疑未来档案馆的生存,以致对档案职业失去了兴趣。

三、增强档案馆对人才吸引力的对策

(一)对外以鲜明的形象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人

档案馆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显示其在社会中的价值,并加大宣传和服务的力度,为档案馆树名争位,以博得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l、当今社会,经济启动,信息先行,己是公认的道理。而在信息与人之间,正是档案馆起着桥梁作用,疏通了信息的传递渠道,其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为此,档案馆应不失时机地开展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将现代档案馆的理念、档案馆提供的信息和服务以及档案馆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告诉社会、告诉公众,使社会公众改变对档案馆的传统认识,树立起良好的、新型的档案馆形象,使社会公众发自内心地感到"我离不开档案馆",从而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赞许、支持乃至直接地投资。这样,可使档案馆在社会形象上、经济上具备吸引人才的基础。

2、服务机构的声誉如何,关键还要看其服务的质量。档案馆应在不断的发展中摸索出一条最完善的服务之路,用信誉来吸引人。

(l)首先,档案馆要提供文明服务,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尊重用户,尊重自己,消除用户使用档案时的心理障碍。同时,兼顾效率,以高效便捷的服务来满足现代用户对信息服务的快速需求。

(2)服务手段的创新。对档案馆的传统服务手段,既保留又扬弃,既考虑到一部分老用户的旧习惯,又要逐渐引导他们树立新观念,要会利用现代化工具。档案馆应进一步强调计算机在服务工作中的应用,加强网络化信息服务,增加馆藏状况的透明度,使档案信息"物畅其流"。通过服务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来满足用户全方位需求的变化,使档案馆确实成为现代化的、高水平、高层次的信息部门,成为信息网络中最具信息量的信息中心之一,从而满足档案人员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同时增强了档案馆自身的吸引力。

(二)对内以完善的管理体制凝聚人

要吸引人才,关键在于档案馆自身的改革和改制。如果档案馆原有的管理体制得不到改进,那么即使社会氛围再有利,也难以实现吸引人才的目标。因此,从内部来说,档案馆要努力改革原有的管理体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让相应的人才处于相应的职务岗位,获得相应的待遇,营造一个发挥人才潜能的良好氛围,促使其更积极地为档案馆努力工作。档案馆领导应重视对人才的吸引,并采取有效措施,创造良好的内部氛围,吸引人才,稳定人心。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l、"效益"留人,以档案馆的实力来吸引人才

提高档案馆的效益,增强自身实力,是保持队伍稳定的基础。只有实力增强了,效益提高了,档案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才能得到改善,稳定队伍才能得到保证。要吸引人才,就必须在提高效益、增强实力上多做文章。要提高效益,就要求档案馆管理的根本着眼点放在方便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的利用,更快、更准、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上。只有服务和需求相吻合,才能真正实现档案馆服务的价值,才能真正确立档案馆的社会地位,从而增强档案人员的职业自豪感。

2、"管理"留人,以良好的管理体制吸引人才

档案馆应结合自身情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重视对人才的激励管理,尊重人才,鼓励成才。同时,还可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岗位轮换制,努力实现人与岗位的最佳匹配,给人才提供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在竞争的社会背景下,人才的发展需要教育和培训。对于档案馆来讲,给人员以"知识没有落伍"的安全感亦是其责任。据统计,世界各国信息产业公司支出的2%-3%用于员工的学习培训,而发展较好的公司,这个比例达到6%-10%,一些著名大公司这笔开支甚至可能攀升至l0%-15%!这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竞争和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3、"待遇"留人,以较好的经济待遇吸引人才

市场经济注意物质利益,档案馆人才同样具有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对于档案馆来说,要以改善"待遇"来留人,仅靠政府有限的拨款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档案馆必须实行多途径创收。除前文提到的吸引社会投资外,还应采取一定的赢利性产业经营手段,实行适当的"有偿服务",这样,既可达到增效的效果,又可实现创收的目的。

4、"感情"留人,以感情投资吸引人才

"留人千万招,招招在留心"。档案馆领导应重视与员工在思想上的沟通。通过坦诚的沟通,在档案馆内形成良好的民主气氛,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而且可增进团结。除此之外,还要重视与社会求职人员和档案专业的大学生的交流,向他们摆明机遇和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共存的事实,鼓励大家树立起创业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吸引更多人才为档案事业的振兴而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总之,在人才问题上,我们必须明白,重视人才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而是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馆也要及时跟上这种趋势,尽早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长期稳定的人才吸引方案,使过去人才管理的人治方式得到根本扭转。档案馆的发展无疑是历史的必然,而定位于将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现代化技术有机结合,同时通过发展事业、完善信息环境、制定相对宽松的管理与福利制度来吸引与稳定人才,这应当是档案馆最应重视的首要课题。只有做到这一点,档案馆和档案人才的利益才能获得长期保障,大批优秀人才才能被吸引到档案馆中来,档案馆的良性人才循环也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葛敏编著,《文献信息机构管理实用教程》,军事谊文出版社,1994

2.王恒忠,《论档案馆的"冷落"与需求利用理论》,《天津档案》,1999,(1)

留学生的人事档案范文第5篇

上午8点半,我们一行人早早来到档案馆。档案馆位于莫斯科市城区闹中取静的一条小街上,大楼庄重,朴实,大楼顶部的前檐上雕刻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大幅头像。进入馆内,我看到档案馆房间宽大,简朴,静谧,为查阅档案方便,一人一张桌子。档案馆的俄罗斯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我们,他们已将我们父辈的档案大多准备好,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也派干部前来协助我们工作。

父亲的3162号档案袋

我们按顺序排队,听着叫档案编号,之后在借阅单上签字,领取属于自己查阅的那份档案。我相信,我们在排队领取档案时,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激动不已。

领取3162号父亲的档案袋后,我把档案袋放在一张桌子上面,轻轻坐下,面对父亲的档案袋,我的心口怦怦在跳,我沉住气闭上眼睛,没有急于打开档案袋,心想,80 多年来这份档案可能没人动过,在当时苏联的体制下,父亲本人肯定没有看过。父亲也绝不会想到,当年他从苏联回国后走遍全国各地最终到北京,工作调换了七、八次,几十年后,他的儿子会来莫斯科查阅他青年时代的档案。这份档案里会有什么秘密?又会怎样记载着父亲青年时代的足迹?

静默了一会儿,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这份档案袋。细细看来,档案资料95%左右是俄文,我看不懂,只有5%左右是中文,档案里的文件还有蓝色、黄色、红色、浅灰色等多种色彩。我请俄文好的李先生帮我看看,档案资料大体上有哪些内容,他认真地翻阅后告诉我,档案资料内容基本上分四大块,分别为父亲手写的俄文自传,学生履历表,个人申诉信和申请书,莫斯科“东大”和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校鉴定书或评价书。我和李先生一同细心地数了两遍,包括小纸条在内,父亲的这份档案资料共有147页。

我的同伴们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也或多或少地找到了他们的父辈的档案资料。李先生告诉我,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将为我们每一个人精心复制一份父辈的档案资料。

我专注父亲的档案资料,在我能看得懂的5%的中文资料里,父亲1930年8月回国前填写的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履历表——在“国内工作经过”一栏中,父亲填写“1922年至1924年为陕西学生总会主席,1924年为陕西三原县团的地方书记,1925年代表陕西学生总会参加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在北京),组织我党三原地方支部并为该地方书记”。在“来莫的年月与所来的地域”一栏中,父亲填写“1926年七月因三原当局通缉,潜逃至上海,十月十日中央派赴东大来学习”。在“学校工作的经历”一栏中,父亲填写“在东大时,1927年上半年为教务班长,下半年为东大学生会中国班代表并兼笔译工作”。在“回国工作的方向”一栏中,父亲填写“回国后愿做党的宣传工作”,在“其他”一栏中,父亲填写“回国以后,听候党的支配,如不回时,希望转入列宁学院学习,军事政治学院更好”。

在父亲的档案资料中,我的新发现且印象深刻的,是父亲在履历表中填写“1926年上半年在国民二军工作”,他还用俄文和中文多次向上级写信申请要求转学到军事院校学习,其中在1928年4月底刚转入莫斯科中山大学时他用中文写了一封申请信,摘录如下:

“党的支部局:

关于我要求转学军事一事,我还有以下的意见:

在今年四月间在东方大学时,我即向党部和教务处坚决请求在下半年我要转往军事政治学校,当时党的书记和教务长曾口头面允;自东大中国同志合并过来后,在本月二十日由东大转过来的同志的大会上,学校秘书(名字忘记)曾询问在东大要求过要学习军事的同志,我当时举手报名,但未指出我究往何种学校比较适宜。此地关于军事对中国同志重要和我要学军事的志愿,恕不说及。现当党部还未决定前,预先应说明的,即尽可能的允许我下半年转往军事学校并且是军事政治学校……。

我希望党部能完满的允许我的要求!并致共产主义的敬礼!

克里温(俄文)(学号968)

1928年”

留苏学生不易做

父亲请求调往军事院校学习的理由之一是他曾在“国民二军做过宣传工作”,国民二军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由陕西靖国军演变而来,是冯玉祥、胡景翼领导的在陕西、河南活动的部队,当时中共在北方的主要负责人曾与胡景翼多次见面,十分重视在国民二军的工作,苏联政府曾给予国民二军重要援助,共产党员刘天章、王若飞、肖楚女等曾在国民二军工作。

有资料显示,父亲在信里所说“此地关于军事对中国同志重要和我要学军事的志愿,恕不说及”,我想应该是指1926年10月他赴苏联留学不到一年,国内便发生了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和随之而来的“八一”南昌起义,这两件大事使在苏联留学的许多中国学生受到很大震动,中国留学生内部发生激烈论战;中共的留学生认识到学习军事知识和回国后参加军事斗争的重要性。莫斯科上级党组织经慎重考虑,没有将父亲调往军事院校学习,可能,当时迫切需要有人在“翻译班”尽快翻译出教材和马克思主义著作。从苏联留学回国后,父亲最初在唐山任京东特委宣传部长,之后他去上海接替胡愈之任《世界知识》杂志主编,继而又成为邹韬奋创办的生活书店的总编辑,终其一生,父亲大都在文化领域工作,如果当年在莫斯科留学时,上级同意父亲的请求,调他去军事院校学习,父亲回国后的人生轨迹可能会完全改变。

在父亲的档案资料中,还有一个新发现且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当年的“反对派”、“托派”分子,勇敢地站出来为我父亲“作证”,这封信是用中文写的,汉字写的还很工整、漂亮,兹摘录如下:

“委员会:

今天我听得有人在同志的会上说及克里温(俄文)同志也是一个反对派组织中的一个,这个话的来源说是李平同志说的,我很奇怪为什么他被人家无事实的污蔑呢?!我是一个反对派组织中的一个,在我在这个组织中的时候,始终知道他不是一个托洛斯基主义者,同时,我以前曾有几次与他的谈话,他每次都反对我的言论,批评和劝解我的错误处。在这次过程中,他因为过去同我谈话的经验,觉得我的观点是有托氏主义的倾向,劝我自首,批评我的一切错误,对我转回党来,他尽了很大的作用,终于使我知道我的错误而自动的回党中来了。因此我很诚意以事实的证明,担保他绝对不是加入组织者的一个……。无事实的冤枉一个同志,或者有别的用意,请委员会特别注意和调查这件事情。此致

XXX 革命的敬礼!

1930年2月11日”

这封“证明信”,是1930年2月也就是父亲从苏联回国半年前写的。自1927年联共中央逐步展开“运动”,这也波及到到中国留学生。如果被查出是“反对派”、“托派”分子,轻则处分,重则就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父亲晚年在回忆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运动时写过这样一段话,“联共不讲政治思想教育,所以也就不懂得‘整风’。他们是‘’。他们认为有必要时,就进行‘’,如1921年,1929年底到1930年初。后面这一次运动,在‘中大’也进行了。我在‘中大’翻译班参加了这次运动。这次‘’的方法是:全校成立委员会,它的成员是由上级指定的。在委员会的领导下,各小组开会,对本组每个党员一个个进行揭发(凡对此人有意见的,都可到会揭发),搞‘人人过关’。所有的党员都被揭发完后,委员会既不核对事实,也不进行调查研究,便根据所揭发的问题,做出结论,认为某人是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就宣布或予以警告处分,‘’的方法十分简单粗暴”。

我还知道,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内,中国各地来的学生之间的宗派斗争也很厉害。六大后,中山大学的宗派斗争继续发展。势力很大的王明宗派反对中国驻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代表瞿秋白等人,实质是反对党中央,认为中国党的中央不行了,要换人。到了1929、1930年,再加上联共(布)的影响,就搞得更混乱了,对有一点可疑的就开除。

在父亲的档案中,父亲给委员会写的俄文申诉信就有四、五封之多。

看着父亲档案袋里的证明父亲不是“托派”的中文“证明”信,父亲给委员会写的俄文申诉信,还有如蝇头小楷般的父亲亲笔写的众多俄文资料,回首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父亲在苏联留学四年以及“运动”,在钦佩这位“反对派”、“托派”分子勇敢地站出来为父亲“作证”、”的同时,我也感慨,当年父亲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习和工作既不浪漫,也不潇洒;做一个坚定的且不犯错误的革命者和一名合格的留苏学生谈何容易。这就是在国内要与党外的敌人做残酷 的斗争,留学苏联后又要和党内的错误倾向做坚决的斗争;在关心国内外局势的同时,还要刻苦学习外语,还要系统地学习各门知识。

钟赤兵之女没见过母亲照片

看过了父亲档案中的新发现,我自然要问“寻踪之旅”的同伴们他们有何新发现,虽然各自父辈的档案资料大部分是俄文的,至今也没有全部翻译出来,但是一小部分中文资料可能也会有些新收获。

我问陈潭秋之子陈楚三:“这次查档有什么新发现吗”,“有一点”,陈楚三不紧不慢地说,父亲是1935年去的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之后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留在苏联工作。1939年回国担任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他说:“父亲遇害时我才两岁,随即和母亲被盛世才关进监狱,直至1946年被中央解救”。这次查档,他发现一张过去从没有见过的父亲的照片;在父亲填写的履历表中,他看到父亲的笔迹“在国内因保密工作有失误,受到口头批评”。仅因“受到口头批评”,党的“一大”代表也要在国外的履历表上写清楚,这说明陈潭秋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

我问邓发之子邓北生。他说,“有一点,但是不多,以后还要去莫斯科别的国家档案馆找”。邓北生说,“我父亲是1936年夏天去的苏联,是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央派我父亲去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这与陈云1935年遵义会议后即去苏联汇报工作有所不同。父亲的报告有三个要点,一是长征的问题,二是李德的问题,三是抗日统一战线的问题。这次查档,父亲和母亲的档案资料共有约100页,并不多。他向共产国际的重要报告没有看到,应该是在别的档案馆里。这次查档看到了父亲几十年前的的笔迹,也有一个新收获,就是中央要他去做江西省委书记,原因是交通联系断了,消息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