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诊所工作计划

诊所工作计划

诊所工作计划

诊所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门诊划价;收费;管理;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02

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医院门诊收费系统凭借着其自身的优点,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收费管理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升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不同于传统手工收费方式,依托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门诊收费系统具有快速、省时等特点,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逐渐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并由此推动医院就诊效率的提高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

1 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分析

1.1 需求分析

由于我国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使我国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满足时展的需要,推动医院管理朝着现代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医疗资源紧张以及国民就诊意识的逐渐增强,医院的就诊压力逐渐增强。为了有效地缓解医院就诊的压力,优化繁琐的收费流程,不少医院都构建起了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事实上,该系统的构建,能够使病人从挂号、处方划价、缴费等环节实行自动化计算、监控,从而有效地减轻了医院收费压力,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

1.2 流程分析

目前,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流程如下:输入门诊号自动生成发票号录入门诊医师信息(如果科室与挂号处不一样,可输入科室号)根据处方输入收费项目及数量自动显示收费信息小计费用并打印。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使用的是医保,则需要输入医保卡余额。

1.3 数据流图

关于分析门诊划价收费系统的数据流,其主要内容是:对门诊挂号病人的划价进行处理,形成处方费用,最终形成处方病人,并获得处方表。在这一过程中,费用数据流和退票处理数据流形成汇总统计数据流。而汇总统计数据流可以产生操作员收费、各科室药费统计报表,以及形成处方信息查询功能。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2 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

现阶段,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课分为5个管理部分,分别是查询、收费、统计、字典和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采用一台专用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而使用该系统的用户则可以依托客户机上的收费系统客户端对系统进行访问,并由此推动收费环节的优化。具体应用的模式,如图2所示。

为了更好地介绍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笔者以九江市某医院为例,进行相关的讲解。该医院在使用相关系统时,将服务器设在中心计算机室,并保证时刻记录其运行状态,继而保证了各工作站对于服务器的访问。此外,关于计算机的数量设置,该医院也做了相关的安排,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还在医疗保险改革办公室设置了一台计算机。该计算机的主要用途是查看、监督公费以及自费药品处方,并以此为基础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除此之外,该院在系统构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划价收费全程处理的模式,继而有效地消除传统医院分开收费的弊端,节省了病人排队的时间,并提高了医院的就诊效率和服务水平。

事实上,该院在构建网络收费系统的过程中,还能够帮助收费人员及时了解相关药品的价格调整,继而保证了收费的准确性,解决了过去因商品价格临时变动而导致的错收费的情况。该院在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实行的是网络和单机并用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使各工作站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断网情况下,各计算机还能够自动切换成单机运行模式,继而能有效地推动门诊收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同时,该系统在对药品、费用名称的输入过程中,通过制定了首字母、数字编码等输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收费环节的工作效率,相关数据显示,通过使用该方法,使划价到打印发票的时间缩短到15秒。

3 推动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发展的措施

在加强相关系统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有关部门从以下的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继而推动医院服务水平以及质量的提高。

一是加强财务科、门诊部等诸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并具体划分各部门的职责,防止推脱责任导致发生事故时无人解决的状况。

二是加强转变相关从业人员的传统观念,打破其传统的工作习惯,并通过相关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二是建立完善的相关系统操作流程,并在门诊室与药品仓库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防止因药品库存不够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是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因为系统构建的目的就是以病人为中心,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因此,医院的有关部门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向患者宣传新型的就诊流程。此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建议,对系统服务进行相应的改进。

4 结 语

医疗卫生事业作为我国的一项民生工程,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民生大计及社会的安稳。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资源的紧张,加快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需求、流程等方面,并以九江市某医院的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为例,提出了该系统的运用以及推动该系统发展的措施。笔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质的突破,并由此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缓解医院的就诊压力,降低病患的看病难度,并最终带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功贵.医院门诊划价收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5).

诊所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医院门诊部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抓好医院五年规划和“创二乙”达标工作的落实。我院出台的《20xx年至20xx年五年发展规划》,这个《规划》计划于1011年底之前做好“创建二乙”达标工作。结合我科实际情况今年眼科增设眼视光学门诊和眼镜店,开展准分子屈光手术和眼镜的验光配制,拓展业务范围,增加业务收入;耳鼻喉科增加综合治疗台1台,引进专科医师1名;另外增设门诊急救室,并配制相关抢救设备,增设预检台和发热门诊,为创“二乙”打好基矗

二、加强科室管理,在医院领导和各分管委员会的指导下按“四川省二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标”中的三级管理制度成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药事管理、病案管理、输血管理等领导小组,完善各领导小组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讨论整改措施并督促实施,提高了科室的管理水平。

三、狠抓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全科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坚决贯彻执行医疗核心制度,由医疗质量管转理小组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使核心制度人人知晓并熟练掌握,不定期抽查门诊日子、门诊病历、处方的书写情况,检查“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的执行情况,诊疗活动中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管理。制定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按标准进行考核,并设立奖惩制度。使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到工作实际中,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防止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业务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规范医疗行为。定期组织科内讲课,对专科知识,专科技能,急救知识,急救操作进行学习培训,并组织全科室人员对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学习,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

五、提高服务水平,制定并执行岗位人员职责,行为道德规范,学习廉洁行医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德医风规范,医师行为规范、医技人员行为规范、护理人员行为规范等,实施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窗口服务人员学习文明礼貌知识增强沟通能力,全方位提高门诊服务水平、提升医院形象。

医院门诊部工作计划范文二

20xx年将继续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遵照全院的统一战略意图和经营要求,开展并做好综合门诊的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公司及医院所制定的计划任务,医院门诊工作计划。现计划安排如下:

一、经营目标(含住院)

全年经营任务指标定为650万元。其中第一季度为150万元;第二季度为160万元;第三季度为160万元;第四季度为180万元。具体为:

一季度(150万元)

1月份:55万元2月份:45万元3月份:50万元

二季度(160万元)

4月份:50万元5月份:60万元6月份:50万元

三季度(160万元)

7月份:55万元8月份:55万元9月份:50万元

四季度(180万元)

10月份:65万元11月份:55万元12月份:60万元

各专科经营任务指标分配另行拟定(略)。

二、经营管理

1.加强门诊制度与纪律的监管,规范门诊工作秩序。

2.提高医生的业务技能以及经营意识和运作水平,夯实经营基矗

3.经营有侧重点,寻求突破。重点加大耳鼻喉科与失眠科的经营力度,特别是耳鼻喉科,争取打造成全院甚至全市的拳头科室。

4.进行资源整合,淘汰经营业绩较差的科室项目,引进市场前景好的新技术项目,为经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5.充分利用医保、新农合的优势,加大各种手术患者与住院病人的收住治疗的力度,提高手术和住院的比例。

6.加强与企划部的合作,广告宣传求异创新,投放力求精准,以实现广告效果最佳化策划有新意创意、具备优质水平的营销活动,推动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

7.加强与网络部、市场部的合作,提高营销业绩。

8.加强与导医客服的合作,做优服务,提高患者咨询预约来院就诊率。

9.加强与相关部门、科室的协调合作,减少患者流失率。

三、统筹配合

1.服从公司及医院的统一领导与管理。

2.做好本部门工作的同时,完成领导安排的其它任务。

3.协调全院搞好各方面的工作及各种活动。

4.促进企业文化的繁荣发展。

5.接受公司及医院安排的各种学习和培训规程。

为了更进一步方便患者就诊,逐步提高预约门诊比例,减少患者等候时间,推动文明有序挂号就诊,特制定预约门诊比例工作计划。

一、 严格执行我院《门诊预约挂号制度》,落实管理到位。

二、 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社区预约门诊。

诊所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共有30名,性别均为女性,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6.72±5.28)岁。其中又分为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0名,护师12名,护士7名;大专学历及以上者22名,中专学历者8名。本院于2015年8月开始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到急诊护理管理当中,本次对照组对象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PDCA循环模式应用前的急诊科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其中有男54例,女46例;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37.48±6.5)岁。而观察组对象则从PDCA循环模式应用后至2016年8月期间的急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其中有男56例,女44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6.24±5.8)岁。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为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为PDCA循环护理模式,本院急诊科PDCA循环护理管理内容如下[3]:1.2.1计划阶段:由副主任护师为组长,其他护理人员为组员成立PDCA循环管理小组,并细分为护理管理、安全、文件、技能、服务五个质控小组,对护理全过程进行考核。由组长组织对全员护理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护理效果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护理考核评定标准、实行计划、培训计划等,全部护理人员即是护理工作的执行者又是护理工作的管理者。1.2.2执行阶段:邀请各科室护理组组长对PDCA循环管理小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操作培训,传授其管理经验,树立护理人员的安全理念和服务意识,并将制定的考核制度让人员熟记,按此标准进行操作。另外质控小组对护理各个方面进行监督管理,组长对全组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定。由PDCA循环管理小组组长带领成员梳理一遍急诊护理流程,使原本盲目、混乱、被动的传护理过程转变为自我定位、分工明确、主动参与的新护理模式。1.2.3检查阶段:为了客观了解、评价计划执行阶段的效果,管理组长每月不定期组织单项质控小组对所负责的单项内容进行检查,遇到不符合要求者当即指出,并做出指导,并追踪整改效果。护士长每日对各岗位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操作技能、服务意识进行抽查,当场做出指导。每月管理小组对个人护理效果作出评价。1.2.4总结阶段:每月召开月度总结会议,护理人员针对上月出现的问题,以及下月实行计划作出个人陈述。会议上全体人员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上个月经验总结,修改制定出下个月实行计划。

1.3观察指标。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10~9分为满意,6~8分为基本满意,5~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满意度为76.0%,两组在满意度上比较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通过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引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使得各项护理工作能在制定计划、有效实施、监督检查,总结改进中不断进行有序循环,能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提升急诊护理水平[4]。所以急诊护理能够一直处于上升改进状态,使得护理管理落到实处,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效率、心态都会有所提高[5]。

本研究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表示实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仅融洽了医患关系,对急诊救治过程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更便于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管理。综上所述,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引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融洽医患关系,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萍英 单位:贵州省铜仁市中医院

参考文献

[1]王莉.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5):113-114.

[2]白召婵,王卫华.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34):3234-3234.

[3]尹玲,陈先红,谭丽君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8):122-123.

诊所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信息化;科学化

我院门诊药房自2004年7月正式使用计算机门诊划价、收费后,减少了复杂的工作程序,提高了划价的准确性。运用的“信德信息集成化系统”中的“门诊划价收费管理”子系统,使药房的每种药品按照数量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计算机在门诊划价收费、药房发药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1 计算机划价、收费

  “门诊划价收费”和“药房发药”是我们医院最常使用的两个子系统。科室规定:“先划价,后发药”,前者是进行处方划价并显示明细帐号的过程;后者则是显示处方内容并进行复查的过程。它们两者分工协明确,缺一不可。计算机进行划价,把患者的每张处方中的每种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单价、金额等打印在收费回执单上,然后把整张处方药品的金额打印出来。

2 计算机实行院内联网

计算机在药库、药房、收费处实行联网,门诊划价收费程序使用的是“划价减库存”。处方划价时,药品的实际库存数可显示出来,完成处方的划价行为时,药品的库存数量随之发生变动。这样,计算机库存数与实际库存数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

3  计算机在门诊工作中的优点

3.1 不仅使药品划价迅速,而且使划价准确到分,还可以使患者对药品价格一目了然。

3.2 计算机打印的药费单,字迹清楚、工整,弥补了人工书写字迹不清、不易辨认等缺点。

3.3 计算机划价时,如果划错了处方,发药时便能发现,可在“门诊划价收费管理”子系统中的“退费处理”栏进行处方的退药退费,完成后可将处方重新划价。

3.4 计算机划价,使很多大处方、复杂药品划价变的简单,既准确又迅速,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3.5 为药品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所需的数据库,及时了解药品的销售及库存情况。

4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1 有些药品,同一种药有几个药名,如果处方上写得药品名称与计算机此药的名称不同,收费处在划价时,有时会误认为没有此药。如果把每种药品的不同名称都录入计算机,可解决此问题。

4.2 有时药房个别药品数量不准,与计算机库存数量不一致时,容易引起患者交费后,而药房缺药现象。因此,就要求药房在药品库存数量改变时,及时调整数据库,提供准确的用药信息。

4.3 计算机虽然准确度高,但它是个人机合作的过程,稍不留神,便可出错。于是我们在操作时,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细心看处方,小心操作,以减少失误。

4.4 如果每个微机操作者都接受操作故障排除方法的培训,将有利于工作。

    总之,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由开始的“发药减库存”,改为现在的“划价减库存”,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诊所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自闭症 教育诊断 评估工具 PEP DISCO AAPEP

分类号 B846

1.前言

评估贯穿教育的各个环节,是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在特殊教育中,根据功能的不同,评估可划分为筛查性评估、诊断性评估和治疗性评估。其中诊断性评估是指对已经被确认是发展偏常或迟滞的特殊儿童进行心理或行为问题的诊断。而教育诊断评估则是诊断性评估当中服务于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评估。教育诊断评估与教学的具体开展紧密联系,旨在通过评量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水平和偏常行为,了解学生的优势与弱势、学习前的预备能力和技能、具体的特殊教育需要及需要的优先等级,在此基础上为其制定符合其身心发展水平和教育需要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合适的教育。

教育诊断评估对于特殊需要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接受适合的早期干预、教育训练,提高特殊教育及教学的质量,提升特殊教育的管理水平,促进特殊教育研究的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个体症状差异较大的自闭症儿童进行系统的教育诊断评估比其他障碍类型的特殊需要儿童更为重要。

然而,从国内大陆范围内引进、修订和编制的自闭症评估工具来看,用于自闭症儿童症状诊断和筛查的较多,而真正适用于教育训练的较少。除1995-1997年由辽宁师范大学的孙敦科等人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杨晓玲等人对引进的心理教育量表(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PEP)修订得到的《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PEP》和北京市海淀培智,学校自行研发的《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评估表》外,国内学者对自闭症教育诊断评估工具的编制研发鲜有问津。随着自闭症儿童人数的不断增多,国内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实践对相应教育诊断评估工具的需求与日俱增,与国内对自闭症教育诊断评估工具的修订改编及相应研究工作的进度不相匹配。因此,本文旨在对国外学者、特殊教育工作者们使用较多的三套教育诊断评估工具进行分析,为我国的修编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促进相应研究工作的开展。

2.自闭症教育诊断评估工具

作为开展教育干预的基础,自闭症的教育诊断评估工作得到了重视,一些国家的学者进行了相关工具的研发,如日本国内有已经进行过三次修订的自闭症儿童行为评量表(Check List for Autistic Children,CLAC);津守真和稻毛教子(1960)、津守真和矶部景子(1965)分别合著的婴幼儿精神发展诊断法(0-3岁)、(3-7岁)两个量表;美国学者Rimland等编制的行为障碍儿童诊断评量表(The Diagnostic Checklist for Behavior-Disturbed Children,E-1(1964)及E-2(1968));Schopler等人1979年编制的心理教育量表(PEP)及其两次修订版本;Mesibov(1988)等人编制的青少年和成人心理教育量表(adolescent and adult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AAPEP),Wing等1990年编制的交往和交流障碍诊断访谈量表(diagnostic interview for social and commtmication disorder,DISCO)及其多次修订版;以及台湾学者张正芬和吴淑敏(1998a)编制的自闭症儿童发展测验等。本文选择了心理教育量表(PEP)、交往和交流障碍诊断访谈量表(DISCO)和青少年和成人心理教育量表(AAPEP)三种近年来为各国学者使用较多、影响较大的工具进行了分析。

2.1心理教育量表(PEP)

美国学者Schopler等人在TEACCH(the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项目的支持下,于1979年编制了心理教育量表(PEP),并于1990年和2004年对其进行了第一次(PEP-R)和第二次修订(PEP-3)。PEP及其修订版是专为自闭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儿童个别化评估所设计的,通过评估患儿发展水平和偏离正常发展的特征和程度,为临床医生、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以最新版本PEP-3为例,量表适合6个月-7岁的儿童使用,测试时间为45分钟至1.5小时,由施测者对儿童进行测试的施测部分和由父母或者照看者回答问卷的照看者部分组成,共13个子测验构成。新版量表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提供发展水平和偏常程度两个维度的信息。PEP-3在试题结构上可划分为测量发展水平的发展性测验和测量偏常程度的适应不良测验两大部分。与此对应,在结果解释中发展测验部分得分根据正常发展儿童常模转化得到被试的发展年龄,反映儿童具体各项能力的发展和整体分布情况;适应不良测验部分的原始分数比照自闭症儿童常模,获得其百分位数排名,用于决定儿童是否有可能被归为自闭症的分类体系,以及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哪种类型。第二,施测的灵活性。在测验实施方面,考虑到自闭症和发展障碍儿童的能力在各个领域分布不均,思维较特殊,沟通障碍等特点,量表有一套特别的指导程序,在测验顺序、测试时间、始测水平、指导方式和适应不良行为的记录评定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第三,关注发展潜力。量表沿用三级计分方式,如在发展性测验项目中采用“通过”,“中间反应”和“失败”的记录方式。在制定教育计划的过程中重视“中间反应”项目,将其视为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体现在所制定的教育计划之中。第四,与教育计划的制定紧密相连。在计算得被试的发展年龄、百分位数排序和发展/适应等级等重要信息的基础上,施测者可根据儿童的优弱势项及儿童的需求结构,按照得分汇总手册中教育计划制定的五个指示步骤,对儿童的测试结果再次进行分析,获得课程领域、活动等方面的建议信息,作为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基础和有力依据。

在信效度方面,研究者分别对PEP-3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和评分者信度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PEP-3具有较高的信度;研究者也对量表进行了内容效度、效标效度和结构效度的检验,证实PEP-3同样具有较高的效度。以上关于信效度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该版量表已较好地弥补了此前版本受众多学者所质疑的缺乏信效度证据的不足之处。

2.2交往和交流障碍诊断访谈量表(DISCO)

交往和交流障碍诊断访谈量表(diagnostic interview for social and communication disorder,DISCO)源于英国学者Wing在其研究(Wing&Gould,1978,1979)中编制的残疾行为和技能量表(the Handicaps,Behaviour and Skills schedule,HBS)。为了满足评估需要,Wing等人于1990年在HBS的基础上编制了更为详细的DISCO,适用于所有年龄阶段和能力水平,旨在对广泛能力领域及被试从出生到诊断时临床信息进行收集。

DISCO属于标准化半结构访谈,由300多道题项组成,涉及家庭,医疗史和鉴定信息;婴儿期情况;发展性技能;重复刻板行为;情感;适应不良行为;心理问题;困难等部分(以DISCO-11为例)。大多数题目按照“严重问题”、“轻微问题”和“没有问题”三级计分系统严格计分。量表由专业人员访谈疑似自闭谱系障碍者的父母或主要照顾者得以实施,访谈持续2-4小时。

基于其系统记录个体广泛的行为和发展技能的设计初衷,DISCO具有以下独特优势:第一,广泛的诊断范围。DISCO的诊断范围比世界卫生组织1993年的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ICI)-10)和美国精神医学协会的精神异常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APA,2000)所认定的广泛性发展障碍的范围更为宽泛,题目内容涵盖从最常见的症状到很少见的症状的评定,系统地调查被评估者从出生到评估时的临床表现。第二,注重对全面临床信息的收集。DISCO帮助临床医生获得每个个体发展和行为特征的详细资料,其独特价值在于不仅能够鉴别自闭症核心特征,还能收集被评估者技能、缺陷、非典型等各个方面的临床信息,了解被评估者面对的实际困难,提供多维度的临床描述,为制定教育干预计划和开展临床工作提供有力帮助。第三,关注发展。DISCO不仅了解被评估者当下的情况,还需受访者提供相关行为的历史信息,对题项涉及内容过去和当下的情况分别进行描述和评判、计分。因此,DISCO可以反映被评估者在各行为领域从婴儿时期以来的发展轨迹,呈现被评估者更为立体完整的发展图象。

Leekam等人(2002)对DISCO-9的信度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瑞典学者Nygren等人的DISCO-10信效度研究证明量表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效标效度。Jarymke(2011)对DISCO-11的效度研究表明其对于自闭症儿童和中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有很好的鉴别力。

2.3青少年和成人心理教育量表(AAPEP)

如前文所述,Schopler等人在TEACCH项目的背景下完成了心理教育量表PEP的编制工作。当项目进入第二阶段时,许多参与者已长大成为青少年和年轻的成年人,仅适用于6个月-7岁儿童的PEP已不再适用。因此,作为PEP延伸阶段的青少年和成人心理教育量表(adolescent and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AAPEP)应运而生。Mesibov(1988)等学者按照PEP的基本理念和哲学基础编制了适用于青少年和成年人阶段的新工具,旨在对自闭症者成功或半独立生活有重要影响的技能的实际和潜在水平进行评估。

为了更好地适应评估需要,AAPEP在传承PEP灵活施测,三级计分,充足的测试时间,避免使用语言等众多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实质性的调整,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面向青少年和成年。大多数自闭症诊断评估工具适用于儿童时期,而较少关注儿童期以外自闭症患者的评估工作。AAPEP面向青少年和成年,为儿童期以外的自闭症者提供了适用的评估工具,也为自闭症者的长期跟踪研究提供了工具。第二,对生存技能的重视。当儿童成长为青少年,他们将更多地参与到社区生活中,AAPEP围绕着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重度残疾个体在家庭和社区中实现成功半独立生活最为重要的六项功能领域(职业技能、独立生活、休闲技能、职业行为、功能性沟通、人际互动行为)构建了整个测试的内容框架。第三,家庭、学校、工作场所三位一体。AAPEP由直接观察、家庭和学校/工作三份量表共同组成,直接观察量表的测量是通过施测者直接指导和观察的方式进行,而后的家庭和学校/工作两份量表则是通过对家长、教师的访谈进行评估。三份量表所探索的是同样六个领域的能力情况,每份量表中每个领域对应8道测试题,共48道测试题。三份量表共包含144道测试题,将被测者生活中三处重要场所的信息都系统地纳入到了评估之中。

Mesibov等人对AAPEP的信效度进行了研究。信效度研究的良好结果显示AAPEP是一种可信且有效的适用于自闭症和非自闭症中重度障碍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评估工具。

3.教育诊断评估工具的特点分析及建议

以真实评量儿童能力水平和偏常行为,衡量特殊教育需要优先等级,制定适合的教育计划为共同目标,各教育诊断工具由于编制初衷的差异而各具特色。下文在对三项教育诊断评估工具的特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为国内研究者进行相关评估工具的编制以及开展相关评估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3.1以家庭为中心,重视家长参与

PEP-3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新增了照看者报告部分,对儿童家长或其他照看者进行问卷调查,旨在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儿童在不同于施测现场的家庭自然环境中的真实表现情况以及父母对于儿童发展、行为情况等的态度。并且,照看者报告部分的评估是在对儿童进行施测前进行的,这有助于评估者对被试儿童的信息有所掌握,在施测过程中更加准确流畅地进行指导。DISCO量表的施测方式即是由专业人员对疑似自闭谱系障碍者的父母或主要照顾者进行访谈。构成AAPEP的三个分量表中第二份即为家庭量表,需要对被试的父母或小组家庭的监护者实施评估,了解被试在家庭中六项能力领域中的表现情况。

儿童的父母和其他主要照看者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家庭作为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场所,对于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评估和干预不仅仅局限于儿童本身,而应将其所在的家庭和儿童相处最多的家长照看者也作为评估的重要对象。特别是对于以制定教育训练计划为目标的教育诊断评估而言,让家长参与到评估过程中,为测试提供充足的信息,与施测者良好地沟通,清楚地掌握儿童的真实发展和迟滞情况,在后续环节中更好地参与儿童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将家庭环境纳入评估范围,对被试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等详细情况进行评估能够有效提高评估的质量和计划的可实施性,将儿童在家庭和学校中行为和表现的差异减少到最小。

3.2有针对性的评估内容安排

首先在内容领域上,三种量表虽在项目的具体组合和维度选取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在能力领域的选取上都将沟通、运动、生活自理、社会发展、认知五大领域能力发展的评估作为其评估内容选择的基础。其次,由于是针对自闭症者设计的教育诊断评估,量表在对被试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可考虑对被试的适应不良情况进行评量,对其障碍程度及相关的各种适应不良行为进行测评,确定教育训练项目开展的优先等级。最后,在编制教育诊断评估工具时可根据测验设计的目的和具体定位,有针对性地设计测验项目,构成量表框架。如以获得被试自出生到被诊断时个体广泛的行为和发展性技能的详细资料以及使量表适用于较广范围障碍对象为目的,DISCO的特色就在于其题目包括对一些少见的症状的评量,并以时间为线索,纵向地调查儿童从出生到诊断时的临床表现;又如AAPEP针对其实测对象的年龄特点,将工作、休闲等与其年龄相匹配的生活事件和所需能力纳入到评估内容中,重视对生存技能的评估。因此,在设计教育诊断量表,对量表内容进行选择和安排时可以针对相应能力领域,从正向的发展性和不良的适应情况两大部分,根据诊断工具的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施测对象的特点和施测范围的实际情况对量表内容进行设计和安排。

3.3多途径评估

PEP-3的评估是建立在由施测者对儿童进行直接测评的施测部分和由父母或者照看者根据日常生活中对儿童的观察进行问卷作答的照看者报告部分的测评结果之上的;DISCO是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被试的父母或主要照看者进行访谈的方式进行评估,但要求对项目评定结果的使用需要建立在施测者在访谈以外对孩子进行观察和了解到其他相关个案信息的基础上所做出的综合判断之上。AAPEP由直接观察、家庭和学校/工作三份量表共同组成,直接观察量表的测量是通过施测者直接指导和观察的方式进行,而后的家庭和学校/工作两份量表则是通过对家长、教师的访谈进行评估,通过三份量表来探索相同六个领域的能力情况。

在教育诊断评估过程中,应考虑多途径地收集信息和做出判断和决策。在收集信息阶段,使用不同的评估手段,如结合访谈、问卷和观察等多种方法全面地获取被试的相关信息;对被试在不同环境(如家庭、学校、其他生活场景)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收集从不同人员(照料者、教师、语言病理学家)处得到的信息资料。在收集到的信息的基础上由多个专业人员发挥各自的专长共同参与评估过程,为被试提供能力、技能以及适应不良行为等综合且精确的评价结果。

3.4注重对学习潜能的评估

作为PEP系列量表优势之一的三级计分系统,在发展性量表中除了通过(p)、不通过(F)级别外,还提供了“中间反应”(E)级别。中间反应的得分通过儿童显示出了解如何完成任务但不能够成功地完成它;测试者需要重复演示或教被试儿童如何完成任务;儿童有特有的反应方式或自闭症相关行为打扰独立的正确的反应三种途径获得。对中间反应进行记录有助于把握年龄较低、功能较差被试的精确能力水平,确定被试的发展潜能,制定详细的教育教学计划,并以此来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成功机会,增加信心。由于自闭症个体间、个体内能力分布的差异性,利用量表测量出被试确切的现有能力和潜在能力对于制定有效的适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该将能够体现被试通过努力或在教师帮助下即可实现的技能或任务领域的学习潜能和教学准备情况作为评估重点,并对反应情况进行精确赋值,为评估结果的深入分析提供条件。

3.5与教育计划制定紧密联系的结果解释

制定教育计划是教育诊断评估的主要目的,在实施观察、访谈、测试收集到全面信息的基础上,怎样综合分析、使用这些信息,形成教育计划是评估的关键环节。首先,结果解释应充分考虑到儿童全方面的信息,可在评估工具计分手册或其他位置留出专门位置记录被试的人口学信息以及家庭的相关情况;被试的背景信息,如出生体检情况、发展里程碑、教育训练经历等内容。在结果分析环节,对评估记录的分析应细致区分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技能,在教师帮助或任务调整的支持下能够完成的技能等具体层面,为教学起点的确立,方法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建立提供有效帮助。在制定教育计划的环节,将结果分析的信息与计划制定步骤的具体过程相联系,有效指导施测者及其他相关人员使用评估信息制定教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