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赞美三月的诗句

赞美三月的诗句

赞美三月的诗句

赞美三月的诗句范文第1篇

??题记

一直都认为,一声赞美,意味着绽放一方阳光。

泉声在桥头。地上是碎了的枫叶,尘土飞场的一刹那,诗兴大发。是有人赞了它: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景色悠然,美丽不可方物。然后秋,不再是萧瑟的代名词,告诉我,原来它也可以这样蓬勃。

赞美,清月非俗

曾经这里,只有月的孤寂。而现在,有月的孤寂与月怀中无数的华丽诗篇。

乍暖还寒时候,一个不经束缚的声音高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一时心中无他,月下独醉,伤月,故月寒。离别难当,寒月怎知?泪洒阔别处,月散水中,离离碎月,惟在别离时。东坡的月,只是伤感之月。

东坡一声“明月几时”叹出了太多的唯美,试问古今,何人堪比其言?

也或许,真的有。

曾有人笑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过三巡,把笑颜欢,心情高涨,痛快淋漓,一发不可收拾。又言月“影入平江水流”“月下飞天镜”,原来世间懂月之人,并非独有东坡,而太白的月,是淋漓难至的月。月的一切,古人是懂的。

赞美了它,却不可改变月的孤寂,月是有不俗的清寒,高于世间,只是那些赞美,托起月高于世间的身躯。

赞山水,清澈心扉

古来赞水赞山者,多如江,多如岳。是那些画笔与诗句,让山水之情流露在每个人的心扉。当一立五岳之极顶,众山尽是一览脚下,身处天地六合之间,腾身一跃激起山水带来的激情四溢。无言可对江河百川之媚。

似乎位于黄河之畔,华山之巅,领略涛声如浪、风烟滚滚的席卷是英雄不可泯灭的必然之事。自然中尽领无字之书,身感自身之渺小如沙,天成敬畏,人不可寐。

山水与月,终究是诗人画家心中的一点慰藉。千年的美,湮雨湮月,肆意的纷飞在三月布满苔色的青石板。

好似一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来瀑流争喧兀豕,石永崖转石万壑雷!”

赞美三月的诗句范文第2篇

黄河

〔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①,一支黄浊贯中州②。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③。

注释:

①派:别支,支流。

②中州:古豫州为九州之中,故称中州。

③屋闾(lǘ):指倾泄海水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从黄河发源地着笔,直写到黄河入海“无处求”,气魄宏大而不空泛,展示出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首句写黄河为昆仑山消融的冰雪分流而成,追溯其源头。次句特写中州境内的黄河,因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增大,水色浑黄,故称“一支黄浊”,准确把握住了黄河的特征。最后两句概括写黄河几千里河道,时南时北,曲曲折折,终归大海。全诗雄视黄河上下,显示出诗人的胸襟和气魄。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①,朝朝马策与刀环②。

三春白雪归青冢③,万里黄河绕黑山④。

注释:

①金河:即大黑河,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 玉关:即甘肃玉门关。

②马策:即马鞭。 刀环:刀柄上的铜环。

③青冢:汉代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内蒙古。

④黑山:在今内蒙古。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第一句用“金河”和“玉关”两个著名的边关名,点出将士们的东西奔走;第二句用将士的战时用品“马策”和“刀环”,勾勒出将士们跃马横刀,征战不休的生活状态。这两句又以“岁岁”“朝朝”相对,再加上“复”字、“与” 字,突出了单调困苦、无尽无穷之感。后两句写景,白雪青冢和黄河黑山这两幅萧瑟凄冷的图画,不仅展现了征战之地的寒苦与荒凉,更流露出征人的疲惫无奈与内心的凄苦。全诗布局巧妙,格调雄浑。

赠裴十四

〔唐〕李 白

朝见裴叔则①,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注释:

①裴叔则:晋人,名楷,仪表飘逸俊美,当时的人说见到裴叔则如同见到玉山,光彩照人。这里借裴叔则来称赞标题中提到的裴十四的风度。

赏析:

这里节选了这首诗的前四句。这四句赞美了隐居者裴十四的风度。前两句书写裴十四的外在美,说他像玉山一样仪表堂堂,光彩照人。三、四句赞美他的内在气度,说他的胸襟好像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黄河一样浩大,诗人用黄河波澜壮阔的气魄来比喻友人的胸襟,新颖独特,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在友人的精神风貌里,我们也看到了诗人自己的襟怀和人格。

【“黄河”诗句集锦】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唐〕李白《公无渡河》 )

大意:黄河西出昆仑山,奔腾而下,东行万里,咆哮龙门。写出了黄河冲决的力量和浩荡的气势。

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唐〕白居易《生离别》 )

大意:在白水黄云的衬托下,诗人独立黄河畔,黯然神伤。一个“愁”字点题,渲染了诗人“生别离”的痛苦,情景交融,真挚感人。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唐〕高适《九曲词》 )

大意:《九曲词》是诗人为歌颂唐朝名将哥舒翰收复九曲而作的三首组诗,所选诗句是其中一首的最后两句。意思是如今将去青海湖边饮我战马,黄河边已不用重兵驻守。诗句表达了多么美好的憧憬,蕴涵着一种英雄气概和豪迈精神。

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唐〕王昌龄《出塞》 )

大意:这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思念京都之情如黄河之水奔流不息。用无尽的黄河水表达思念之情,是古诗中常见的手法。

长江——

临江仙

〔明〕杨 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①。是非成败转头空②。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③,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释:

①淘尽:涤荡一空。

②转头:即转眼,时间短暂的意思。

③渔樵:渔夫和樵夫,即打渔和砍柴的人。 江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赏析:

这首词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长篇弹词《廿一史弹词》中的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廿一史弹词》是以正史所记事迹为题材,用浅显的文言写成的通俗历史读物。这首词将历史兴亡的感慨和人生浮沉的叹息融为一体,蕴含深邃的人生哲理。上片咏史,首两句化用杜甫“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句和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句的意蕴,比喻历史进程和英雄已成往事。“是非成败”句总结历史规律,暗含淡泊名利的思想。又以“青山”和“夕阳”象征自然的永恒存在,与历史的兴衰更替形成对照。下片写人,以白发渔樵喻哲人高士,表现作者鄙夷功利、超脱尘俗的豁达情怀。全词风格豪放流畅,意境清空深远,语言洒脱畅达,读来慷慨悲壮,荡气回肠。

《三国演义》开篇就引用了这首词,不是没有理由的。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赏析:

这首诗写初秋的一个晴天在江边眺望长江时的所见之景。首句扣题,点出秋日八月长江晴空万里的时空背景,后三句写所见的水天一色、帆影点点的秀丽美景,赞叹长江的一望无际,表达了对长江磅礴气势的赞美之情。

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①?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

①休:停止,这里指江水枯竭。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民歌风味的词作,语言通俗,构思独特,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以长江之水起兴,上片写相离之远和相思之切。两人天各一方,相逢很难,相思很深。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热切的期盼。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又回环往复,质朴清新又委婉曲折,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长江”诗句集锦】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大意:不知道江月在等待谁,只见长江永不停息地奔腾向远方。使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味一种深刻的自然和人生的道理。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唐〕王勃《山中》)

大意:秋天是长江的枯水期,水流平稳像凝滞了一样,而自己长期被阻隔滞留,盼望早日登上万里归程。写久客思归之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长江那可到?行客替生愁。

(〔唐〕贾岛《寄令狐相公》)

大意:借行客的反问和替他发愁,写前途尚远,还须继续跋涉。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唐〕李白《送储邕之武昌》)

赞美三月的诗句范文第3篇

春天的岳麓山更是美丽,繁花盛开,岳麓山周围有天马、凤凰、绿蛾、金牛等峰岭拱数十公里,山中石骨港秀,树木葱茏,如一翡翠玉屏,横丛在湘江两岸,人们称它”碧嶂屏开,秀如琢玉”,有岳麓之胜,甲于楚湘”的美誉。所以,自古有无数名人称赞岳麓山的春景,古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其中的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其诗句就是赞美的岳麓山春天的爱晚亭。

岳麓山的荷,是夏天特有的景色,洁白或者粉红的荷花,和翠绿的荷花,充满着夏的气息。初夏的荷,盛夏的荷,静态的荷,动态的荷,各有千秋。历代的文人墨客有许多赞美荷的文章、诗词,诗词中一些流传千古的名句,更是把荷描写得淋漓尽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名句。

“兮兮惜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岳麓山的秋更是美丽。描写秋景的诗句更多,有战国楚。宋玉《九辩》、汉朝刘彻《秋风辞》、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晋国、陶渊明《酬刘柴桑》等。

赞美三月的诗句范文第4篇

《诗词集》中收录的流传版本

《诗词集》中收录的《六言诗・给同志》,是个在军中流传久远、影响广大的版本,其诗云: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诗词集的编者在注释中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时说:“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宁夏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跟了上来,和拟写了一份电报,主张给马家骑兵一个打击,以防把敌人带进根据地,电文有‘山高路远沟深’句。击败追敌骑兵后,写了这首诗,首句即用电文句,但改‘沟深’为‘坑深’。据《自述》一书第二六至二七页说,彭收到这首诗后,把诗的末句‘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然后将原诗送还了。” 同时,编者又交代:“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一九四七年八月一日《战友报》(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办)。”从注释可见,该诗入编源于1947年发表的流传本。

但为何1935年10月在战场上写下的赞美的诗在1947年被公之于世呢?可以提供的背景是,率两万余西北野战军在陕北与胡宗南20余万大军周旋,于1947年5月歼敌一个旅取得“蟠龙大捷”,同年8月又歼敌36师主力取得“沙家店大捷”,使西北战场形势逆转,从此占有主动。捷报四传,《战友报》(1947年8月1日)以《的诗》为题首次公开发表赞美的六言诗。不过,报社在编辑时并未向索取原稿或经毛本人校阅,只是在按语中说:“这里搜集到在长征中所作的两首诗词”(另一首是《清平乐・六盘山》)。《战友报》在编辑时却将史实弄错了,误以为该诗是创作于红军突破腊子口战斗之后。新中国成立初期,1954年庆祝八一建军节之际,《报》沿用《战友报》刊登的原诗原注,将之再次发表。1957年,《东海》文艺月刊亦准备刊登这首诗,该刊编辑部于2月6日致信请求校阅诗稿,信中仍沿用《战友报》的误注,把该诗说成是红军取得攻打腊子口战斗胜利后在发给的作战电报中的诗句。百忙之中的,则在1957年2月15日的回信中简单地解释说:“编辑部同志们:记不起了,似乎不像。拉(腊)子口是同志指挥打的,我亦在前线,不会用这种方法打电报的。那几句不宜发表。”

的记忆显然是正确的,因而他不赞成《东海》发表是理所当然的。不仅如此,他经手编辑、文物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诗词十九首》也未将该诗收入其中,并且1963年出版的《诗词》也没有将该诗收入其中。当然,这也许与该诗的艺术品位有关,当时只收集、整理、修改他认为是上乘之作的诗词。但后来1976年出版的《诗词》,同样没有收入该诗。

这首诗正式收编入《诗词选》是在1986年。该选集由长期任秘书的胡乔木主持编辑,中央文献研究室的编辑人员根据多方可靠史料,证实创作这首六言军旅诗的基本情节确凿无误后,便首次将之收入其中,并增加题目为“给同志”。该选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自此,这首流传数十年的诗作正式入集。

《自述》中回忆的版本

《自述》中回忆的版本,同《诗词选》及后来出版的《诗词集》中的版本有很大的不同:

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

谁敢横枪勒马?惟我彭大将军!

这一版本,最初出现在1959年在庐山会议遭撤职后,1962年6月16日给的一封八万言的长信中。这封信后来以《自述》为书名于1981年出版。自述中,忆及在长征结束之际写给自己的这首诗,并借以说明自己与是相互信赖的。写道:“有人说:‘在1935年党的遵义会议确立了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以后,在大部分时期仍然反对同志的领导,并且在党内、军队内进行分裂活动。’这些莫须有的罪名,究竟有什么事实作根据呢?是完全没有事实作根据的。相反,在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击败追敌骑兵后,承同志给以夸奖:‘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枪勒马?惟我彭大将军!’(标点是我加的)我把最后一句改为‘惟我英勇红军’,将原诗退还了。从这诗中也可以看出,不仅没有什么隔阂,还表现了相互信赖。”

出于对回忆的尊重,王焰为组长的《传》编写组在《传》中引述这首诗时,采用的是彭凭记忆写出的版本。该传对当时诗赠的背景作了介绍:从二、三纵队驻地到吴起镇与商议红军行动方针时,忽得报,一路尾随红军之马鸿宾、马鸿逵和东北军的骑兵部队又来进犯。说:“我们打退追敌,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这句话成为红军的口号。在的指挥下,红军指战员奋起迎战,10月21日在吴起镇西南山上,将马鸿宾的三十五师骑兵团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落马溃逃。这时,东北军白凤翔部来犯,其骑兵先头团又被红军打垮,掉头逃命。另外三个团也同时被击溃。红军经过此次战斗,结束了敌人的追剿。“就在这时,诗赠,赞扬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作战精神: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枪勒马?惟我彭大将军!”《传》的脚注还特地说明:“现无原稿核对。本书采用的是《自述》中的写法。”

忆写的版本更符合1935年实况

凭记忆写出的版本,优越之处在于更符合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把陕北的地形地貌恰当地描绘出来了,把红军伏击歼敌骑兵大获全胜的意境展现出来了,把的英勇形象刻画出来了。

“山高路险沟深”,此句确实是当地地貌的真实写照。长征战士成仿吾在《长征回忆录》中,曾描写红军过六盘山后在白杨城出发的情景:“一出城就要过沟,队伍集结在东门外,等待下沟……队伍继续下沟,一直下到三四十丈的沟底,才又上行二三里路,离开了沟。”“过完了这道沟,又上了山,接着又过了三道深沟,直到半夜才到达杨家园子,已经走了百多里路。我们夜行军的经验是丰富的,但是黑夜过深沟的经验以前还没有过。沟越深,越阴暗,看不清道路,而路又很窄,稍不注意,就很危险。”确实,由于水土流失,陕北黄土高原丘陵区吴起镇一带多是高山深沟险壑。只是红军在越过陕甘宁三省交界的老爷山后往东走时,地势逐渐低落。正所谓“山高路险沟深”,而不是“山高路远坑深”。严格说来,说“坑深”是误传中的低级错误,因为陕北地貌与“坑”不沾边。

“骑兵任你纵横”,看你们这些骑兵还能横行几时。“纵横”,强横无忌、奔行无阻之意,是写敌骑气焰嚣张。该句体现了及其率领的红军将士志在歼敌、胜利在握的从容镇定和对骄横之敌的藐视。该句也是现实的写照。如果将“骑兵任你纵横”换成“大军纵横驰奔”,其意境就与史实不合,因为后句可理解为红军一路纵横无阻,但此时红军已从江西出发的八万大军变成七千余人的弱旅了,尽管它胜利到达了陕北根据地。

“谁敢横枪勒马?惟我彭大将军!”这是塑造的艺术形象,颇有些他曾熟读的《三国演义》中张飞收缰勒马、横枪喝断长坂桥退敌之意境。“横枪勒马”当然只是艺术的真实,而不是历史的真实,因指挥作战时并未骑在马上,而是隐藏在壕沟里。“谁敢横枪勒马?惟我彭大将军”确实刻画了一个挺身拒敌、勇猛无比的彭大将军形象。若将“谁敢横枪勒马?”换成“谁敢横刀立马?”则是正面接战的雄壮场面,而不是掉头杀退追兵的英勇形象。

是否存在1947年的重书版本?

1979年,黄克诚在《人民日报》撰文悼念时,提到1947年曾重新书写赞的六言诗。他说:“对彭老总的出色指挥和辉煌战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沙家店战役胜利后的一次军事会议上,乘兴即席挥笔,为彭老总重新书写了他在长征路上热情赞扬彭老总的诗篇: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然而,黄克诚所说重书该诗并非他所亲见,因为1947年8月他远在东北,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时,这篇悼念文章如果不是黄克诚亲自起草,代起草人就有可能将有关信息写到文章中去。假若1947年重新书写赞彭的六言诗确有其事,在回忆中肯定会忆及的。但他没有忆及。然而,在1947年曾重书六言诗的说法得到了一些诗词研究者的赞同。报社原副总编辑魏艾民先生在《哪家报纸最先刊用“彭大将军”这首诗》一文中披露了这样一些信息:曾在解放报任过重要职务并任《传》组长的王焰,在1990年曾对他说:“‘彭大将军’那首诗,出自之手,有了更多的直接证据。后来,看到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录,记述了1947年8月我西北野战军在沙家店地区歼灭敌整编36师后,再录此诗的经过。”当谈到《自述》和《诗词选》记载此诗文字何以有出入时,王焰的分析是,“彭总写自述时,同外界完全隔绝,全凭自己记忆,文字上有差别完全可以理解”。1947年《战友报》发表的此诗全文,是“从整个革命战争的长期性着眼”,“路远坑深”“使这首诗具有更深刻的意境”,“彭总回忆第二句和第三句‘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枪勒马’,看来他的回忆是不准确的”。

但是,这里存在两个矛盾:第一,如果是在1947年8月19日“沙家店大捷”后重书此诗,那么刊于1947年8月1日《战友报》的诗就不是来源于重书的这首,而确实是从流传中搜集到的“在长征中所作的”诗。第二,当年身边的卫士李银桥在回忆录中忆及1947年沙家店大捷后,并非重书六言诗,只是书写两句:“很是兴奋,挥毫给写了12个大字:‘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但书写地点不是在“军事会议”上,而是在梁家岔住地。凑巧的是,书写的这12个字与回忆1935年的情况相同:“曾经写了一首词,赞扬同志道:‘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所以,1947年是否重书六言诗尚无确证,并且正是负责编写《传》的王焰,将《自述》中回忆的诗完整写入传记中,而没有采用“从整个革命战争的长期性着眼”的诗的版本。

此外,收录在《诗词集》中的版本,在流传过程中可能不经意地改变了,以致说法前后矛盾。比如,说1935年10月和拟写的一份电报中有‘山高路远沟深’句,但这类电报并未在《军事文集》中见到。在1935年10月6日、13日和16日的电报中,分别电告如何备战、争取在吴起镇金汤镇集结休息等情况。在17日的电报中,告知拟在铁边城以东地区消灭追敌。在19日的电报中,提出“明日请彭来吴起镇商行动方针”。20日赶到吴起镇后,21日即指挥退敌作战。而此时与在一起,相互间用不着再打电报。据回忆,“本来在安全地点,由于非常关心作战情况,下午四五点钟,带了警卫员和通讯班到指挥地。我们陪着直到阵地,他不断用望远镜观察情况,又用心倾听枪声的方向”,最后“才比较放心地回到宿营地”。

赞美三月的诗句范文第5篇

这种明确规定的诗词格律是怎样形成的呢?最早的诗也有对偶、抑扬、押韵,那是自然造成的,不自觉的,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像《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仄)——往(仄)矣,杨柳(仄)——依依(平)。

今我(仄)——来(平)思,雨雪(仄)——霏霏(平)。

这四句也都是对偶,“昔我”和“今我”对,“往’和“来”对,“杨柳”和“雨雪”对,“依依”和“霏霏”对。除第一句是两个仄音步外,其他三句都是一仄一平相交错。(这里的“往矣”“来思”中的“矣”“思”都是助词,音步分平仄时,助词可以不算在内。)又双句押韵,即“依”“霏’是韵。这四句诗中的对偶、抑扬,是诗人在创作时要求诗的音乐美中自然形成的,并不是有意识地要这样做。就是押韵,在《诗经》里也有各种各样的押法,还没有确定双句押韵。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般诗在双句押韵。至于对偶句,在《诗经》里还比较少。到建安时代曹植的诗里,便有意识地讲究对偶,但对怎样运用抑扬还没有意识到。如曹植的《情诗》: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唏。

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这首诗,“微阴”句对“清风”句,“始出”句对“今来”句,“游子”句”对“处者”句,动词对勃词,如“翳”对“飘”,“出”对“来”;名词对名词,如“微阴”对“清风”,“严霜”对“白露”,对得工整。再有“游鱼”句对“翔鸟”句,也是对偶,虽然对得不够工整。〔因“潜绿水”是动宾结构,“薄天飞”里“薄(迫近)天”是动宾结构,“薄天飞”是主从结构,结构不一样。〕一首诗里,八句都是对偶旬,并且全诗都是偶句押韵,即“衣”“飞”“归”“唏”“微”“悲’是韵。当时的诗人虽没有意识到运用抑扬律,但他们的诗句有些却自然地符合抑扬律,像:

始出(仄)——严霜(平)——结(仄),

今来(平)——白露(仄)——唏(平)。诗的创作发展到这时候,已经到了古代格律诗成熟的前夜了,只要诗人再进一步,意识到运用抑扬律,格律诗就会成功地产生了。

诗人有意识地运用抑扬律的是沈约。沈约怎么会悟出抑扬律来的呢?据专家考证,说他受了和尚唱佛教赞美诗的影响。沈约是南北朝时的齐梁时代人,齐梁两朝定都江南,江南人民的发声,声,入声最短促,最突出,最容易分辨。除了入声外,别的声调分成平、上、去三声,是摹仿和尚唱赞美诗的。古代佛教中唱诗,按照高低分成三声,大概是高声中声低声。南齐永明七年(489),竟陵王萧子良召集和尚来创作新的佛教赞美歌,歌词都要分别三声。这就引起了诗人的注意。他们把入声以外的声调也按照高低分成平、上、去三声,加上入声构成四声。和尚的分别三声是供唱赞美歌用的,沈约的分别四声自然也要应用到诗的声律上去,他主张诗的节奏要分别“低昂(高)”“轻重”,也就是要分别高低。他在《宋书·谢灵运传》里主张诗句要“低昂互节”,“两句之中,轻重悉异”。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分别抑扬,不光要讲究一句中音步的抑扬,还要讲究句和句中的音步的抑扬。当时杰出的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里提出“声有飞沉”来,提出“韵”与“和”来。“飞沉”就是扬和抑,也就是高低。“韵”就是押韵,“和”就是要注意句和句、联和联之间的抑扬。这就给格律诗的形成在理论上提供了正确的意见。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把四声分为两类,即低与昂或飞与沉,这才便于构成抑扬律。按照声调来说,平声确是比上、去、入三声高些,因此把四声分成高低两类是正确的。沈约更是有意识地创作新的格律诗。如《咏芙蓉》:

微风(平)——摇紫(仄)——叶(仄),

轻露(仄)——拂朱(平)——房(平),

中池(平)——所以(仄)——绿(仄),

待我(仄)——泛红(平)——光(平)。这里,沈约不光注意一句中的抑扬,还注意到两句中的抑扬,实践了他说的“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即一二句的平仄相反,三四句的平仄相反。一二句又是对偶句。那末,在这首诗里就具备了格律诗所需要的整齐、错综、抑扬、回环的美,构成了沈约要创作的格律诗。

不过这首诗在抑扬律方面还有缺点,就是只注意到两句中的抑扬要相反,没有注意到两联中的抑扬也要相反,即一二句的平仄要和三四句的相反。因此,这首诗第一联的平仄和第二联的平仄完全一样,还不符合后来唐代格律诗的要求。再有,格律诗应该具有几种形式,每种形式应该具有怎样的格律,这些,沈约也没有解决;直到初唐时期,格律诗才定型了。他们制定了三种形式,即律诗、绝诗和排律,每种又分五言、七言,合共六种。这才完满地制定了整齐、错综、抑扬、回环的格律诗。他们比沈约不同的:一,不光注意两句中的平仄相反,还注意两联中的平仄相反;二,规定每句中的平仄,不像沈约的诗句,有的符合抑扬律,有的却不符合;三,规定律诗八句,沈约的诗没有这种规定;四,规定中间要对偶,沈约的诗也没有这种规定。

词的格律的形成

诗的格律是由诗的语言的对偶、平仄、押韵构成的,词的格律最初是由歌谱的整齐、错综、抑扬、回环的美构成的,也就是由音乐构成的。词产生于隋唐之间,最初是乐府诗,即由民间小调给配上歌谱而成的。不同的乐府诗具有不同的歌谱,构成不同的格律。这种乐府诗的歌词大都长短不齐,亦称长短句。由于歌词的长短不齐,比起整齐的格律诗来显得更富于变化,又可以歌唱,这就引起了文人的爱好。文人就按照歌谱来填上歌词,称为填词。文人会制作歌谱的,又创作新的歌谱和歌词,这就成了新的词牌。词的创作到宋朝有很大发展,各种歌谱的创制越来越多,到清朝编的《钦定词谱》,共列了二千三百零六个格式。每一个特定的格式具有特定的歌谱,这种歌谱就称词牌。

词在唐宋时代本来是有歌谱的,是配上音乐可以唱的。到了后代,词的歌谱大都失传了,只有极少数的歌谱传下来;词的唱法也失传了。后代的文人填词,不再按照歌谱来填,是按照词谱来填。所谓词谱不是在词的字句旁注上工尺(简谱),而是在字句旁注上平仄,后人只是按照字句的长短、韵脚和平仄来填词。这样,词和格律诗的分别,只是格律诗一共有六种格式,字句整齐;词有二千多种格式,字句长短多少不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