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 片名功能 英文电影片名 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On Eng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NIU Tianjia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Film title seems to be the essence and slogan of a film. A successful and appealing film title not only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informative and aesthetic values of a film but also stimulates the audiences' desire to appreciate the film and increase profit. This paper mainly use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functional role of movie titles, and studies the Eng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n.

Key word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title function; Eng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n

0 引言

作为电影的精髓,片名可谓电影的画龙点睛之笔。它一方面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另一方面也承担了对电影的宣传和推广作用。片名翻译的好坏对展示电影艺术性和调动观众兴趣有深远的影响。可见,翻译片名的优劣对电影意义重大。

之前译者们普遍认为保持片名本来风貌是最好的翻译策略,但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以传递文化信息为目的的影像艺术作品,翻译时候需要加以打磨和演绎。当前影片翻译过程的指导原则还不成熟,虽不乏佳作,译文版本却鱼龙混杂。因为电影片名翻译属于文学翻译,我们可以利用文学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和直译、意译、另译等翻译技巧,辅之以增减词、转译、归纳等方法,翻译出好的电影片名。

1 功能对等

电影片名翻译可以运用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理论:“翻译是以最接近地道的方式用目的语对源语信息进行重现,以意为先,风格次之”,并提出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①该理论要求译文在功能上无限接近原文,但实践证明,翻译过程中几乎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只能最大限度达到意义接近。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还紧密结合了译文的语义、语法和修辞,使三者互相依靠,不可分割。根据此理论必须优先考虑到译文的语境,然后结合修辞功能进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用语境的研究。这其中,修辞功能尤为重要,功能依靠形式和结构体现出来,更受语义、语法和语用意义支配。句子里每个词的义值由本句的上下文所决定。②因此不仅不存在绝对对等,译名更由电影内容、环境决定的。

2 片名特点和功能

2.1 片名特点

电影片名具有简明概括性和商业宣传性两个特点。

首先,翻译电影片名,应该言简意赅,结构简单。谢丽娟学者曾精确统计1487部英语电影片名并得出以下数据:四个字的电影译名占45.33%,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五个字的译名占20.58%,第三位是三个字的译名占总数的13.58%。以一个长句为电影片名是微乎其微,数量极少。③四个字的片名频率最高,体现了中国人喜欢用四字格表达的语言习惯。四字的电影片名对仗工整、内涵深刻、铿锵悦耳,达到了形韵皆美的境界,符合中国观众的传统口味。

其次,电影片名作为影片的灵魂和名片,能快速拉近影片和观众的距离,对影片的成功发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电影的好票房与“好名字”息息相关。名字若翻译得高度概括,便能深化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名字若翻译似阳春白雪,便能令观众过目不忘,流连于艺术中;名字若翻译得独具匠心,掷地有声,便能起到广告宣传作用,进而激发影迷观影兴趣,增加票房收入。

2.2 片名功能

片名与影片相得益彰。陈宏薇学者认为影片片名主要有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n)和祈使(vocative function)三大功能。④“信息功能”是指为了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电影,通过简洁的、符合大众口味的语言向观众传递影片风格和内容的信息。“审美功能”即需要符合大众审美要求,使片名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记起来容易,在艺术世界享受美感,深刻思想。电影片名能够激发观众兴趣走进影院或在线观影,这就是其“祈使功能”。简约、醒目和幽默的片名加上炫目夸张的海报,演员效应会造势宣传,既能激发观众观影热情又可增加票房收入。总之,好的片名不仅提供电影内容信息,烘托渲染影片的审美价值,更要感染观众情绪。片名翻译得成功同时会带给影片更大的商业收益,成为良性循环。在翻译片名过程中,需要权衡以上三种功能,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技巧,实现最大限度的“功能对等”。

3 功能与翻译

3.1 信息功能

借鉴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的观点,最佳的译文应该是与原文信息最接近而且自然的,信息除了在思想内容方面对等,还要做到语言形式的接近。片名翻译要通过简洁的、符合大众口味的语言向观众传达影片风格、内容的信息以达到“信息功能”对等。

翻译片名时要尽量忠实于原影片的内容,主题与风格,用语言简意赅、结构完整。一般音译、直译的翻译方法适用于按字面意思翻译便能充分体现电影信息。例如,以故事主人公和发生地为名的The Great Gatsby 《了不起的盖茨比》,Monster University《怪兽大学》,Avatar《阿凡达》,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还有Despicable Me《卑鄙的我》,Blue Jasmine《蓝色茉莉》,Dallas Buyer's Club《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都可以通过直译方法简单无误地完成原文到译文的信息传递,达到功能对等。

但是通常直译英语电影片名不足以从中国观众身上收到与英语国家观众同样的反应与效果,加之考虑审美和祈使作用,这就需要深入理解影片内容,采用意译的方法。例如:Mask《变相怪杰》,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Music of the Heart《弦动我心》,Transformers《变形金刚》。

还可以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很多片名简单且直白,例如:Life of Pi,The Croods,Toy Story如果直译,就是 “派的一生”,“克鲁家族”,“玩具的故事”明显毫无特色和吸引力。但译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疯狂原始人》,《玩具总动员》,既概括了电影主旨,又引人入胜。

有时,为了更好地传递原片信息,可以采用增译法,如Shreck,如果直译,就是“史瑞克”,明显毫无特色和吸引力。但是增译为《怪物史瑞克》则突显了电影的主旨,令人耳目一新。其他如:Gravity《地心引力》,Tarzan《人猿泰山》,Twlight《暮光之城》,在原语上增加了“地心、人猿、城”的字眼,使原本模糊的英文片名具体化,既充分传递影片信息,又展现一种画面感,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电影的译名和原名若能形神兼备又准确神似固然很好,但如果形、神不能兼得,亦或英文原片名无法传递出足够信息的时候,不妨另辟蹊径――在片名翻译中使用另译的方法。例如:Ghost《人鬼情未了》,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Top Gun《壮志凌云》,Matrix《黑客帝国》,Leon The Professional《这个杀手不太冷》,Up《飞屋环游记》。

3.2 审美功能

电影是一门大众艺术,观众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翻译英语片名时必须符合大众口味和审美需求,对仗工整、内涵深刻、雅俗共赏,跳不出英语思维定式的拗口翻译是很难得到认同的。通常,西方电影片名的特点是简明扼要,印象深刻和名词性倾向。译成汉语时,可以适当运用增词、归纳、合并和意译等技巧,合理取舍原片信息,以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

除了可以呈现电影的内容信息之外,好的电影译名如神来之笔,给人美的享受,一见难忘,使其电影在同类作品中崭露头角,这就是电影译名的审美功能。许渊冲先生指出:翻译要追求三美――“意美、音美、形美”,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而且神似胜于形似,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齐备。为达到电影片名的审美功能,需讲求“炼字”,选词时应力求音、意俱美,达意传神。譬如,英语片名Sommersby,译成《似是故人来》,短短五个字如诗词般优美,带给观众无限遐想,仿照了《西厢记》中“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其中“故人”却“似”是而非,“似”字的使用出神入化。

Frozen直译为《结冰》,观众可能觉得内容平淡无奇,但是如果翻译成《冰雪奇缘》就明显增强了电影的趣味性。这样的例子还有The Hurt Locker《拆弹部队》,Moneyball《点球成金》等。又如My Fair Lady,The Great Waltz,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The Fabulous Baker Boys翻译成了《窈窕淑女》,《翠堤春晓》,《浮生若梦》和《一曲相思情未了》,体现了中国古文学的传统美感,更容易让中国观众接受。影片Iron Man《钢铁侠》翻译的“侠”字完全中国化了,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契合我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奠定出影片的的感情基调,以惊险的氛围感染观众。再如Slumdog Millionaire《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贫民窟”和“百万富翁”是截然矛盾的两个词,一般而言,很难想象贫民窟会出现百万富翁,这种独特而新鲜的矛盾美令人印象深刻,给观众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

3.3 祈使功能

英语片名的汉译,必须跳出受英语影响的思维局限,在准确理解原片内容的基础上,转换成汉语使用习惯,良工苦心,诠释影片内容和特点。必要时可进行改译,为影片另起新名,以符合中国观众口味,吸引其走进影院,这便是片名的祈使功能。电影制片人和投资方追求的永远是盈利,同样作为一种商业活动,译者在翻译片名时需要考虑如何赢得观众的心,商业感召力便成了重要的考虑范畴,也体现着片名的祈使功能。

高票房影片Inception如果直译为《开端》,就显得平凡无趣,不能唤起观众的观影兴致。这样模糊的片名也无法表现影片的主旨,很难想象出到底影片讲述了怎样的故事,更无法推断是什么题材的影片。是爱情片?文艺片?还是惊悚片?无从推测。而翻译成《盗梦空间》就不一样了,第一眼看上去就有种神秘的感觉,“盗”字可以推测是部动作片,“梦”字增添了奇幻、浪漫色彩。一般盗的可能是金银财宝,但“盗梦”就新鲜了,与众不同更容易从同类型影片中脱颖而出,吸引观众的眼球。“空间”二字带有一种科幻色彩,是观众们最近几年推崇、追捧的,给片名增添了流行元素。“盗梦空间”更完整、准确揭示了影片的主旨,用词精巧,成功把观众吸引进影院。

片名翻译有紧跟时代流行元素步伐的特点,如:Next《惊魂下一秒》,Homicide《杀人拼图》,End Game《死亡游戏》这类带有恐怖字眼的翻译,给惊悚片加深了阴森气氛,更吸引快节奏都市生活中有猎奇探险精神,寻求刺激的观众群去观影。而The Back-up Plan《剩女也疯狂》,Cars《赛车总动员》融入了流行词汇,也增加片名的时尚性和新颖性,更吸引观众一睹为快。

翻译片名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英语表达中有些词汇因富含政治文化信息难以通过翻译传递出其内在的喻意,翻译人员需要多积累这些表达形成的典故,才能精准地理解并翻译出来。不然,电影译名就会遭遇文化差异尴尬。电影The Brave New World如果直译是《勇敢新世界》。英语片名出于赫胥黎的同名小说,小说标题译为《美丽新世界》。同一种标题,却产生了不同译法,究竟孰是孰非?稍微探究一下,“Brave new world”最早出自莎士比亚的著作――《暴风雨》,书中角色米兰达在第五幕说,“How beauteous mankind is! O brave new world!” 意在表达米兰达对人类世界的美好向往。莎士比亚此处用的brave一词没有了“勇敢的”含义,而具有“美丽的,美妙的”意思。赫胥黎的小说引用莎翁作品意在讽刺人类世界以及其文明取代人性。所以,“美妙新世界”或“妙哉!新世界”的译法更贴切精准。

4 结语

综上,片名翻译不是刻板模仿,而是要忠实于原片剧情信息,了解西方文化,进行美学欣赏的再加工,使文字优美,富于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对等。功能对等也绝不是机械仿译,拘泥字面或形式上的对等,而是要充分考虑中西跨文化差异,运用片名的信息功能、审美功能和祈使功能,灵活变通地采用各种翻译方法,实现片名“既见木又见林的再创作”。因此,作为电影画龙点睛之笔,电影译名要浓缩精华,匠心独具,精雕细刻,更要引人入胜,恰似璀璨明珠,在电影中熠熠生辉。

注释

① Nida Eugene 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E.J.Brill,1969.

② 郭映雪.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看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技巧.海外英语,2012.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荆州菜名

文化内涵 功能对等理论翻译

一、引言

目前关于中文菜名的翻译,国内学者朱葆琛(1992)在《最新汉英旅游词典》中列举出约600种中文菜名的英文翻译。任静生(2001)在《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一文中归纳提出了6种具体实用的英译方法。包括直译法、直译十释意法、意译法、“移花接木”法、音译+释意法、“随机应变”法。李郁青(2002)在《中国菜式命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一文中阐述了四大菜系的文化内涵和中国菜式命名的特点。郭廉彰(2003)在其主编的《简明汉英中外旅游词典》中详细列出了4000多种中文菜名的英文翻译。黄芳(2007)在《中餐菜单译法研究》一文中指出了4种中式餐名的翻译方法,即以主料开头,以烹制方法开头,以形状或口感开头及以人名和地名开头的翻译方法。2007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北京市商务局编制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列出了翻译原则,规范了2753道中餐菜名的英译名。

本文拟从功能对等理论探寻鄂菜中荆州菜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旨在对荆州菜名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传递。

二、荆州菜名的文化内涵

荆州菜由武汉、荆州、黄州三种地方风味菜构成。荆州菜以烹制淡水鱼鲜见长,以各种蒸菜最具特色:用芡薄,味清纯,善于保持原味。例如:

1 龙凤配

“龙凤配”是古荆州的传统名菜,有千余年历史。

传说三国时期,东吴为了讨回荆州,施用了美人计,骗刘备过江招亲。诸葛亮将计就计,东吴弄巧成拙,使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当刘备偕夫人孙尚香不安地从东吴回到蜀国时。诸葛亮张灯结彩,大摆宴席,为主公接风,并令当地厨师做了许多既有当地特色,又有吉祥寓意的佳肴。其中最有寓意的吉祥菜便是“龙凤配”。其以大黄鳝和风头鸡制作而成,大黄鳝象征着龙,凤头鸡象征着凤。这两样菜都是美味佳肴,但味道各异,将这两样菜放在一个盘子的两边,寓意着刘备和夫人夫妻恩爱。此菜传到民间,一直流传至今。

2 鱼糕

鱼糕是荆州一带特有的风味,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为人称道。传说舜帝携女英、娥皇二妃南巡,过江陵(荆州)一带时,娥皇困顿成疾,喉咙肿痛,唯欲吃鱼而厌其刺,于是女英在当地一渔民的指导下,融入自己的厨艺,为娥皇制成鱼糕。娥皇食之,迅速康复。舜帝闻之,大加赞赏。鱼糕从此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

3 皮条鳝鱼

皮条鳝鱼是沙市的传统名菜,已有数百年历史。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监利人朱方哲任台湾宜兰县令,当地发生鳝鱼打洞拱垮田界纠纷,他叫随去的荆帮厨师特备以鳝鱼为原料的筵席,请原被告一起品尝,提倡大家捕食缮鱼,从根本上解决纠纷,从而把食鳝的习俗传人台湾,成为佳话。此等以鳝鱼为主料,制熟后犹如皮条而得名。又以形如竹节,也叫竹节鳝鱼。

4 冬瓜鳖裙羹

“冬瓜鳖裙羹”是荆州的一道传统名菜,它是用肥大的雄鳖(又称甲鱼)的裙边和嫩冬瓜,加鸡汤、调料焖煮、清炖而成。据《江陵县志》记载,北宋时,宋仁宗召见荆州人张景,问他江陵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张景回答说:“新粟米炊鱼子饭,嫩冬瓜煮鳖裙羹。”可见,“冬瓜鳖裙羹”在宋代就闻名于世了。

5 千张肉

用五花肉为主料制作而成,是湖北江陵地区传统筵席上的“三大碗”之一。

相传唐代有一个宰相,名叫段文昌,是远近有名的美食家,也是一位烹调高手。他经过多年的实践,自编了菜谱若干卷。“千张肉”这道名菜就是他首创的。唐穆宗年间,段文昌回老家省亲,当他宴请亲朋好友时,厨师做了许多菜,其中有一道形如发梳,称之为“梳子肉”,块大肉肥,几乎无人食用。宴罢,段文昌提出了改进的技法,他让厨师将肥肉换成猪五花肋条肉,将炸胡椒换成黑豆豉,并增加葱和姜等作料。数日后,段文昌要离别家乡,再次宴请乡亲。厨师照他的指点重做了“梳子肉”。此菜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客人争相品尝,食罢纷纷询问此为何菜?段文昌见此菜肉薄如纸。便随口取了个名字:“千张肉”。于是,这道菜便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和大小饭店,一直流传至今。

三、功能对等理论与荆州菜名的翻译

Eugene A,Nida(2001)在Language and Culture-con- texts in translating一书中阐述了功能对等的理论。功能对等最低的、现实的定义可以表述为“读者对译本的理解程度应该达到能够想象原语言读者是怎样理解和欣赏语篇的”,功能对等最高的、理想的定义可以表述为“译本的读者能够与原语言读者理解和欣赏语篇的效果一样”。

如何运用这一理论于荆州菜名的翻译中,需要了解菜名的文化内涵,包括菜的配料和烹饪方法。2007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北京市商务局编制了《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列出了翻译原则,包括第一,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的翻译原则;第二,以烹饪方法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第三,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第四,以人名、地名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第五,体现中国餐饮文化,使用汉语拼音命名或音译的翻译原则;第六,可数名词单复数使用原则;第七,介词in,with在汤汁、配料中的用法。

根据这些翻译原则,可以具体分析荆州菜名的翻译。

1 龙凤配

从菜名看,无法了解它的配料。了解了这道菜的文化内涵后,知道是它以大黄鳝和风头鸡制作而成,大黄鳝象征着龙,凤头鸡象征着风。如果直译为龙和凤,势必会造成误解。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来看,为了体现中国餐饮文化,可以使用汉语拼音命名或音译的翻译原则。中文菜肴名称无法体现其做法及主配料的,使用汉语拼音,并在后标注英文注释。因此可译为:Longfengpei-eel meat in Sichuan chili sauce and house speciM chicken,

2 鱼糕

鱼糕以鲜鲩鱼糜为主要原料,肉质细嫩,富有弹性,咸淡适中。它可直译为:Fish Cake。

3 皮条鳝鱼

皮条鳝鱼以鳝鱼为主料,制熟后犹如皮条而得名。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为皮条和鳝鱼。势必会造成误解。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来看,可采取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因此,可译为:Thong-ShapedEel。

4 冬瓜鳖裙羹

它是用肥大的雄鳖的裙边和嫩冬瓜,加鸡汤、调料焖煮、清炖而成。可采取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的翻译原则。译为:Calipash and White Gourd Soup.

5 千张肉

千张肉不是指千张和肉,是选用五花肉为主料,经煮、炸、蒸三道工序而成。成菜色泽嫣红,肉片软嫩不腻,昧道溶烂不糜,咸甜馥香浓郁。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来看,可采取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因此,可译为:Dried Beacurd Sheet,Shaped Streaky Pork。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在当今翻译界,尤金·奈迭和德国功能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著名的美国语学派翻译大师,其关于翻译的“功能对等”核心理论更是影响深远。然而,“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一“目的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这两种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在两者相似性的基础上,着重谈二者的相异性,说明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前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

一、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理论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大师尤金·奈达提出的,是翻译理论的核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翻译理论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我国较早被引进的理论之一。因此,在中国译学界的影响较大,也是国内译学界评价较多的理论。“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与以往的翻译理论相比较,功能对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翻译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的同时,还将文化以及西方文论中的读者反映纳入到翻译研究的领域。功能对等理论以意义和风格对等为基础,强调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反映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映基本一致。将读者客观反映作为衡量译品好坏的标准。

二、德国功能派“目的论”概述

功能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其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reiss)在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yandlimitationsintranslationcirticism)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不久以后,其学生汉斯·弗美尔(hansvermeer)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等值论的束缚,创立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根据这种理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在弗美尔的“目的论”基础上,贾斯塔·赫利·曼塔莉(justaholy—manttari)进一步发展功能派翻译理论。她用信息传递来指各种跨文化转换,视翻译为一项为现实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20世纪90年代,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naenord)总结已有功能翻译理论,写成《目的——析功能翻译理论》(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提出“忠诚”原则来完善功能翻译理论。

三、“功能对等”和“目的论”的差异性

(一)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1.“功能对等”的理论基础

(1)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尤金·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理论。后来,奈达用“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替换了“动态对等”,因为“功能”二字把翻译视为一种交际形式,着重于翻译的内容和结果,因而比“动态”更合理。

(2)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尤金·奈达,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学说,提出翻译应以反映“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为主,而不是反映“表层结构”的“形式对应”,使泽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

2.“目的论”的理论基础

(1)行为交际理论:目的论者把翻译视为一种有意图的人际互动行为,翻译首先是意图改变现有事物的状况,或是告知目标读者源语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目的论特别强调的是:翻译的意图与源文本作者的意图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采取的翻译策略因此也会有所不同。动因决定意图,因此,翻译行为的动因(发送者、接受者、发起人、译者)的作用至关重要。

(2)文本功能模式:目的论者吸取了布勒的文本的三个功能:指称功能、表情功能和诉求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寒暄功能。不同的交际功能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标准不同,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原文原有的功能,就要用目标语的文化标准对功能标识进行改写,例如汉语中一句简单的“吃了吗?”进行英译的时候就需根据原文的寒暄功能进行对等功能的翻译。

(二)翻译标准和原则

奈达为翻译所下的定义中所提到的“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再现原语的信息”包含着翻译标准即“对等”,是意义与风格上的对等,这就是意义与风格方面的“信”。但“对等”前面还有个“自然”,即流畅、符合习惯,就是“达”。所以,他的翻译标准是内容与风格方面的“信”加上脱离原文的“达”。奈达认为,对等是一切翻译追求的目标。

“目的论”不再把“信”或“忠实”作为首要的翻译标准。由于目的论是以预期目的来判断译文是否成功,预期目的又反映译文读者的要求,而读者的要求又各不相同,因此,“目的论”推崇翻译标准的多元化。当译文的交际目的要求译文具有与原文同样的交际功能时,对等就成为翻译过程的标准。功能观的对等是指符合翻译目的条件下的交际功能对等。除对等原则外,功能理论还有前面提到的三大法则:目的法则(skoposrule)、连贯性法则(coherencerule)和忠实性法则(ifdelityprinciple)及其他在特定翻译情况下的特殊原则。

(三)译者的地位

翻译涉及到四种角色,即原文作者、翻译发起人、译者及译文预设读者。这四者的意图目的如果不一致或者完全相反的时候,译者怎么办?

在翻译评价这个问题上,奈达提倡“读者反映说”。在奈达看来,译者必须了解原作者怎样考虑自己所发的信息,译者的作用主要是向读者传达原作者的意旨。此外,“译者必须正视自己知识的局限,决不能把纯属个人的特异想法引进对原文的诠释,原著怎么说就怎么译,而不管原著所言与自己的观点是否相符”。与“目的论”中的译者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相比“功能对等”论中的译者受到更多的约束。

在“目的论”中,译者是整个翻译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参与者和翻译活动最终的实施者,同时他还是翻译要求的接受者、原文文本的诠释者以及译文文本的创作者。翻译不是机械的语言转换基础上的复制,而是再创造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选用的视角和策略,译者的喜恶和感受决定了译作的面貌。这无疑强调了译者须发挥其主体性分析特定的翻译语境,并传达出具有预期功能的译本。因而,“目的论”是“以译者为中心”的。

(四)原文和译文的地位

奈达强调读者在翻译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仍然强调原语文本的重要性,他的读者反映论实际上是“以原文为中心”的,只是有一定间接性罢了。

然而,目的论者认为,译文与原文间的“文间关联”取决于每一次翻译的目的,可随目的改变而改变。因而,以译语为倾向的目的论就从翻译研究的另一极入手,了原文本的“中心”地位,树起了译文和译者的“中心”地位。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目的论 文本功能分类说 功能对等

一、引言

随着现代语言学和翻译活动本身的蓬勃发展,西方译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翻译研究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出现了众多学派,如翻译的语言学派,翻译研究派,翻译文化派,翻译功能派,多元系统派等等。各派学者在吸取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观点,从新的角度描述,论证翻译及其研究方法,逐步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在上述众多学派中,翻译功能派即是具有代表性学派之一。

二、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功能派持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的‘功能主义’就是指专注于文本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研究”(nord,2001:1),它是对此研究方法产生的多种理论而使用的一个广义术语。其中,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skoposthoery)是该学派的主导理论。除此之外,还包括认同功能翻译理论以及受德国“目的论”启发的学者。代表性的如,英国学者纽马克,美国学者奈达。二者均把翻译研究与语言功能结合起来,并提出针对不同功能文本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翻译功能派的主流,它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1971年莱斯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其中,费米尔的“目的论”(skoposthoery)是其主导理论。费米尔明确指出,所有的翻译都是指向其预定的对象的,翻译本身就是“为的语目的和的语环境中的的语对象创造出的语背景中的文本” (nord,2001:12)。作为有目的的交际行为,整个翻译的过程是由它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的,即“目的决定手段”(nord,2001:124)。原文文本在翻译中只起“提供信息”的作用,译者在翻译中完全可以根据译文预期的交际功能,为适应新的交际环境,结合译文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要等,采取适合翻译目的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手法,在不必拘泥于原文功能的情况下更加有效地实现译文的交际功能。

同时,费米尔提出了翻译过程应遵循的三大规则:目的规则(skopos rule)、连贯规则(coherence rule )和忠实规则(fidelity rule )。目的规则指译文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连贯规则反映文本内关系,即译文能否被接受者所理解,具有可读性,并在译语文化及其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规则反映的是文本间关系原文本和目标文本。译文文本不能随意创作,过多地偏离原语文本。目的规则是第一位的,它贯穿整个文本,适用于文本的各个部分,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从属于目的规则。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目的规则要求译文与原文的功能不同,就放弃忠实规则;如果目的规则要求译文不通顺,就放弃连贯规则。

莱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先导人物,首次把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起来,把文本按不同功能进行分类,提出三大功能文本类型(text-type):“信息型”选取恰当语言和文体形式,向读者呈现客观世界的物体和现象;“表达型”注重美学功能,文体形式的选择要体现美学效果;“诱导型”内容和形式应以获取文本预期的超语言效果为准则。

(二)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说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莱斯的“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三类文本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文本体裁:“表达型文本”,“ 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newmark,1982:21),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两种翻译方法。“表达型文本”如官方文告,自传文学,私人书信等,重在表达作者思想,体现作者个性,尤其是作者个人语言风格“个人习语”(idiolect),为保留原文形式,使译文在结构和词序上力求接近原文,应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 信息型文本”如自然科学,报刊文章,会议记录等,重在信息传达的真实性和信息传递的效果,应采用交际翻译的手法,(newmark,1982:39);“呼唤型文本”,如通告,说明书,公共宣传品等,重在信息的传递效果和读者的情感呼应,以唤起他们去行动,去思考,去感受。因此,译文应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心理感受和欣赏习惯,运用它们所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采取“阐释”而不是“复制”的方法,对文本做“逻辑上的改进”,通过重组译文的语言结构,使译文地道流畅,明白易懂,加强译文的可读性(newmark,1982:42)。由于大多数文本三种功能兼有,而以其中一种为主。因此,译者应首先确定文本的主要功能,或同一文本不同部分的语言功能,进而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手法。

(三)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圣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即“从语义到语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nida,2001:91)。 从“最切近的”,“自然的”,“对等语”三个层面考察译文,看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对所接受的信息能否做出基本一致的反应,即注重言外的交际效果的对等。奈达最初提出该概念时,用的是“动态对等”这一术语,由于易被误解为仅指一种影响力,因此,用“功能对等”替换了“动态对等”。虽然不同语言表达形式不同,但均具有同等表达力,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是相似的,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功能,如认知,人际,信息,祈使,移情等等。翻译要以反映“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为主,而不是反映“表层结构”的“形式对应”。要注重原文意义和精神的传达,不要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当原语与译语语言文化差异较大时,要通过从语法到词汇改变原作的结构形式来保全原作内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从作者,作品内容,读者,作品背景,作品表达手段等各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然后转换出能起类似原作交际作用的译文”(谭载喜:1999)。如果译语读者做出与原语读者基本一致的反应,那么就达到了翻译的功能对等。

三、总结

费米尔,莱斯,纽马克和奈达均把翻译与语言功能结合起来,重视文本或语言功能在翻译中的运用,文本创作者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采取相应交际策略,选择相应文本形式来实现其预定文本功能。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在宏观上把握原文的功能特征,根据自身目的,采取相应翻译策略,选择相应译文形式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功能。

参考文献

[1]谭载喜,1999,《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newmark. 1982.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 pergamon press ltd..

[3]nida. 2001.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nord,2001.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

功能对等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目的论文本功能分类说功能对等

一、引言

随着现代语言学和翻译活动本身的蓬勃发展,西方译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翻译研究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出现了众多学派,如翻译的语言学派,翻译研究派,翻译文化派,翻译功能派,多元系统派等等。各派学者在吸取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观点,从新的角度描述,论证翻译及其研究方法,逐步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在上述众多学派中,翻译功能派即是具有代表性学派之一。

二、功能翻译理论

翻译功能派持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的‘功能主义’就是指专注于文本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研究”(Nord,2001:1),它是对此研究方法产生的多种理论而使用的一个广义术语。其中,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论”(skoposthoery)是该学派的主导理论。除此之外,还包括认同功能翻译理论以及受德国“目的论”启发的学者。代表性的如,英国学者纽马克,美国学者奈达。二者均把翻译研究与语言功能结合起来,并提出针对不同功能文本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翻译功能派的主流,它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1971年莱斯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其中,费米尔的“目的论”(skoposthoery)是其主导理论。费米尔明确指出,所有的翻译都是指向其预定的对象的,翻译本身就是“为的语目的和的语环境中的的语对象创造出的语背景中的文本”(Nord,2001:12)。作为有目的的交际行为,整个翻译的过程是由它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的,即“目的决定手段”(Nord,2001:124)。原文文本在翻译中只起“提供信息”的作用,译者在翻译中完全可以根据译文预期的交际功能,为适应新的交际环境,结合译文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要等,采取适合翻译目的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手法,在不必拘泥于原文功能的情况下更加有效地实现译文的交际功能。

同时,费米尔提出了翻译过程应遵循的三大规则:目的规则(skoposrule)、连贯规则(coherencerule)和忠实规则(fidelityrule)。目的规则指译文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连贯规则反映文本内关系,即译文能否被接受者所理解,具有可读性,并在译语文化及其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规则反映的是文本间关系原文本和目标文本。译文文本不能随意创作,过多地偏离原语文本。目的规则是第一位的,它贯穿整个文本,适用于文本的各个部分,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从属于目的规则。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目的规则要求译文与原文的功能不同,就放弃忠实规则;如果目的规则要求译文不通顺,就放弃连贯规则。

莱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先导人物,首次把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起来,把文本按不同功能进行分类,提出三大功能文本类型(text-type):“信息型”选取恰当语言和文体形式,向读者呈现客观世界的物体和现象;“表达型”注重美学功能,文体形式的选择要体现美学效果;“诱导型”内容和形式应以获取文本预期的超语言效果为准则。

(二)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说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莱斯的“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三类文本的基础上重新划分文本体裁:“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Newmark,1982:21),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两种翻译方法。“表达型文本”如官方文告,自传文学,私人书信等,重在表达作者思想,体现作者个性,尤其是作者个人语言风格“个人习语”(idiolect),为保留原文形式,使译文在结构和词序上力求接近原文,应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信息型文本”如自然科学,报刊文章,会议记录等,重在信息传达的真实性和信息传递的效果,应采用交际翻译的手法,(Newmark,1982:39);“呼唤型文本”,如通告,说明书,公共宣传品等,重在信息的传递效果和读者的情感呼应,以唤起他们去行动,去思考,去感受。因此,译文应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心理感受和欣赏习惯,运用它们所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采取“阐释”而不是“复制”的方法,对文本做“逻辑上的改进”,通过重组译文的语言结构,使译文地道流畅,明白易懂,加强译文的可读性(Newmark,1982:42)。由于大多数文本三种功能兼有,而以其中一种为主。因此,译者应首先确定文本的主要功能,或同一文本不同部分的语言功能,进而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手法。

(三)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圣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即“从语义到语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Nida,2001:91)。从“最切近的”,“自然的”,“对等语”三个层面考察译文,看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对所接受的信息能否做出基本一致的反应,即注重言外的交际效果的对等。奈达最初提出该概念时,用的是“动态对等”这一术语,由于易被误解为仅指一种影响力,因此,用“功能对等”替换了“动态对等”。虽然不同语言表达形式不同,但均具有同等表达力,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是相似的,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功能,如认知,人际,信息,祈使,移情等等。翻译要以反映“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为主,而不是反映“表层结构”的“形式对应”。要注重原文意义和精神的传达,不要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当原语与译语语言文化差异较大时,要通过从语法到词汇改变原作的结构形式来保全原作内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从作者,作品内容,读者,作品背景,作品表达手段等各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然后转换出能起类似原作交际作用的译文”(谭载喜:1999)。如果译语读者做出与原语读者基本一致的反应,那么就达到了翻译的功能对等。

三、总结

费米尔,莱斯,纽马克和奈达均把翻译与语言功能结合起来,重视文本或语言功能在翻译中的运用,文本创作者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采取相应交际策略,选择相应文本形式来实现其预定文本功能。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在宏观上把握原文的功能特征,根据自身目的,采取相应翻译策略,选择相应译文形式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功能。

参考文献

[1]谭载喜,1999,《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Newmark.1982.ApproachestoTranslation.PergamonPressLtd..

[3]Nida.2001.LanguageandCulture:Contextsin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

[4]Nord,2001.TranslatingasaPurposefulA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