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湖湘文化论文

湖湘文化论文

湖湘文化论文

湖湘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湖湘文化;服刑人员;改造

文化是生产力,是一个国家、地区乃至行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监狱文化建设的大背景的推动下,所创造出来的民俗文化改造的创意性文化改造模式,在坚持常态性文化改造模式的同时,已成为监狱文化改造罪犯的新颖手段。湖湘文化以其鲜明的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存在于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在了解罪犯改造的特征基础上,将犯罪人这个特殊的群体置身于湖湘特色文化中,进而突出民俗文化的改造作用,从而有效提高监狱改造质量。

一、湖湘文化的渊源

湖湘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南下的中原文化,在文化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湖南成为以儒学文化为正统的省区,被学者称为“潇湘洙泗”、“荆蛮邹鲁”;唐宋以前的本土文化,包括荆楚文化。这两个渊源分别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两个层面。在思想学术层面,中原的儒学是湖湘文化的来源,岳麓书院讲堂所悬的“道南正脉”匾额,显示着湖湘文化所代表的儒学正统。从社会心理层面,如湖湘的民风民俗,心理特征等,则主要源于本土文化传统。这两种特色鲜明的文化得以重新组合,导致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形成。

所以,探讨研究湘学者,能发现湖湘文化中的儒学正统特色,无论是周敦颐、张南轩,还是王船山、曾国藩,他们的学术思想、学术追求,都是以正统的孔孟之道为目标;而考察湘人者,则更会感觉到荆楚山民刚烈、倔劲的个性。当然这两种文化组合是相互渗透的:湘人的性格特质,又受到儒家道德精神的修炼,故而能表现出一种人格的魅力和精神的升华。如曾国藩在自我人格修炼时追求的“血诚”、“明强”,常使我们体味到这种二重文化组合的妙处,“诚”、“明”的理念均来自于儒家典籍和儒生对人格完善的追求;而“血”、“强”的观念又分明涌动着荆楚蛮民的一腔血性。包括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其成员主要是湖湘之地的山民,曾国藩既看中了他们的质直、刚劲的湘人性格,又要求他们学习儒家道德和文化修养,体现了他对这种二重文化组合的自觉运用。

二、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对服刑人员改造的有益启迪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淳朴重义”

“淳朴”,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淳朴重义”更加凸显了湖南地域特色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等外向关系处理的准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儒家为基准,儒家的核心范畴是“仁”。儒家劝诫人们奉行忠恕之道,营造出一种将心比心、关心他人、互相宽恕、忍让谅解的社会和谐气氛,这对于正确处理民警与服刑人员之间的矛盾,服刑人员与服刑人员之间的矛盾,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的第四条(明礼诚信、互助友善、勤俭自强)与上述的理念不谋而合,充分体现了行为规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勇敢尚武”

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与“淳朴重义”融贯,构成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强力特色,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也就是钱基博先生所说的:“湖南人所以为湖南,而异军突起以适风土者,一言以蔽之曰强有力而已。”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可以理解为:服刑人员在日常改造中,要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抵制内心的不良改造情绪,改恶向善;明辨是非,在面对监狱的反动势力要勇于和其作斗争;不畏生死,在自然灾害事故中,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和财产能挺身而出等等。

(三)“经世致用”

即重视实践的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这一普遍性范畴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作为在监服刑的罪犯来说,最务实的莫过于积极配合监管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将这种湖南人特有的精神品质得以充分发挥。

(四)“自强不息”

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态,而在湖湘文化中,则将它列为“人极”的范畴,视为文化的“极则”。这就赋予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哲学依据。正是由于这点,湖湘文化具有了“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在率先发明栽培稻的湖南先民文化传统中,还蕴含着一种惯于发扬主观能动性,敢为天下先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和精神,一脉传承迄今,成为湖湘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基础,形成了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突出的爱国主义传统指向以及个人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监管工作中,要鼓励服刑人员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全面地审视自己,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获得从宽待遇,进而获得行政或刑事奖励。

三、湖湘文化建设在改造服刑人员中的作用

(一)湖湘文化建设在服刑人员集体教育中的效应

在监狱开展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中,营造弘扬传统文化美德的大环境,进而突出湖湘文化的特殊作用和共鸣启示。比如在监舍墙上挂贴湖湘文化中的一些精髓故事、名言、格言,引导服刑人员学习优秀的湖湘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美德。举办湖湘文化经典名篇的背诵比赛,如《楚辞》之作,忧愁幽思,奏出湖湘大地古老而悲壮的爱国乐章;贾谊伤怀,《鹏鸟》抒志,与屈原一脉相承,奠定湖南文化心怀天下,爱国忧民之精髓,陶冶一代代湖南志士之情操,让服刑人员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伦理文化。将这些知识内化为理性的人生,持之以恒地实施教育,在服刑人员的群体中极易形成辐射和整合的效应,这种精神一旦固化,将大力推动监区的文化建设和改造氛围,对服刑人员的改造起到积极良性循环作用。

(二)湖湘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服刑人员的教化

以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促进服刑人员的教化,以传统文化中的“亲情”促进服刑人员的教化。湖湘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地域性文化,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重视家庭中的人伦亲情美德。现在我国监狱中的所谓“亲情帮教”,正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亲情作为奖励,运用监狱外的多种社会资源,形成社会与监狱共同矫治的教育感化体系,对罪犯起到良好感化教育作用。以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促进服刑人员教化,这种人道观念对服刑人员的教育和反省起着积极的创新作用。

四、湖湘文化建设促进监管改造工作创新和发展

(一)湖湘文化建设可以提高民警的个人素养和创新改造理念

湖湘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地域性非常强,基层监狱司法工作人员大多来自省内,湖南作为家乡,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和亲切感,那么自然而然地对于湖湘文化有着更深的理解和领悟。湖湘哲学思想,以宋代胡安国为开创者,历胡宏、张拭、王船山、曾国藩、谭嗣同、杨昌济,以至毛泽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理学的道德精神与经世致用的实事实功相结合,这种学术文化的特色一直延续到近代……近代史上湖南人才辈出,虽然他们的政治立场可能很不相同,但其讲理想、重经世的学术文化风格却是—致的。”监狱民警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服刑人员。现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竞争愈来愈激烈,矛盾愈来愈复杂。作为一个监狱民警,不仅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而且要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监狱民警经常面对的是一群心理扭曲的犯罪群体,自身的心态非常重要,所以民警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新营养,化解服刑人员中存在的矛盾,化解民警与服刑人员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监狱民警要从“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个角度切入服刑人员的改造切点之中,将服刑人员引向善的方向、美的方向,从而有利于服刑人员的积极改造。

(二)湖湘文化中丰富教育改造的理论内涵,对于创新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刑人员教育感化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湖湘文化的教育理念:“重视学思并重与知行统一,重视独立思考与理性批判。”《监狱法》明确规定,监狱的首要任务是将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的公民。鉴于此,基于传统文化的存在,监狱的亲情电话、亲情帮教活动等方式,容易被服刑人员所接受,从而使服刑人员改造过程充满了人道主义和谐。同时,监狱在服刑人员中用《弟子规》等传统文化作教材,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灵洗礼,用传统文化重建服刑人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监狱的本质是国家法定的刑罚执行机关,监狱具有惩罚和改造双重作用,应当理性看待传统文化建设中的各种感化手段实施,应该把握适度的原则,防止极端化。

湖湘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湖湘文化;地域特征;高校建筑

一 湖湘文化特征

湖湘文化指以传统理学心性之道和践履思想、乡土情节为内核,讲求经世致用,以区域自觉和乡贤崇拜来延续自己的传统,不断强化自己在各方面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和凝聚力,形成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长期以来一直稳中发展,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其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在传统理学、实学以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长期以来,湖湘文化也一直受到格外关注,有关论述十分丰富。湖湘文化对高校的影响到底在哪里?高校校园建筑对其反馈又是什么?本地文化与文明传承的校园双方怎样相互之间体现达到深邃的内涵,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挖掘和解释。

二 地域文化与高校

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职业人始终围绕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无时无刻不打上地方经济发展的烙印。因此要健康的发展高校特有的文化,必须注重地域文化的内涵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使校园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不断提高学校软实力。一方面,高校的建立、建设发展必然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已深深地打上了其印记,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在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同时,推动着地域文化的发展与重构,对地域文化的建设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 湖湘地域文化对高校建筑的影响

湖南在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发生很多深刻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高校建筑的改建和扩建。为了满足更多的学子们读书的向往,教学楼实验楼的新建势在必行。但如何能把教学楼建设得更好,更有湖南文化的“湘味”,(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等)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作者通过走访长沙市的几所高校发现了有趣的规律:1)在外观和颜色方面,以往的建筑从外观来看陈色较老,很少一些让人印象深的嚼头,颜色单一,有些甚与水泥的颜色一致,但这类建筑实用性强反应了湖湘文化的务实性。以前的教学楼很多分隔都是宽大且来头很高的空间,适于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和做各种有利于学习的任何事情。教室简单朴素,各种摆设充满格调,学习的氛围涵盖于此。在里面做演讲、教学、实践,各种知识的交互等反应了湖湘文化对湖南人教学的经世致用。建筑空间的本质属性是其场所精神即重视建筑空间与精神交流。2)在政治方面,湖南人表现出忧国忧民论调,以读书和激扬文字投入到社会上工作,很多人做出了不朽的篇章。到现在为止坚韧不拔依然是湖南人的作风也是湖湘文化对此的反应。其高校建筑表现在宏大,气派,威武且不失格调,建筑各个层面和结构表现出学校建筑的独特风格和个性迥异。3)在文化方面,湖湘文化更是表现出民族,民俗,民风,不仅保留了自己的风格和做法还吸收同化一部分外来文化,充实了湖南文化。其在建筑上表现为江南水乡挑脚楼屋檐,琉璃瓦也换成青蓝色不失为水乡的味道。宽厚的屋顶已经成为一种表现手法。4)在地域方面,有形式怪异的楼出现,融合了外来建筑的味道其建造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有很少的建筑为形散神不散,让人看了回味无穷正因如此湖湘文化凭借其独特的魅力与精神思想在建筑的创作上表现出更好的亲和力,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5)在气候方面,有隔温隔湿的能力和充足的散热空间。湖南由于岭南山脉的遮挡导致在长沙城区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对建筑要求较高,所以在隔湿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使房间保持干燥。何镜堂院士曾经说过“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它包涵人们日常起居,思考行动的精神空间。所以在地域方面它对湖湘文化的表现则是以建筑格调群落化。例如长沙岳麓区的大学城,湖南师大,湖南大学(图一),中南大学(图二)的建筑常常相互交叉混合。红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湖大师大都具有。宿舍楼集群化也有很大的相似处,各层排布紧密,空间利用充分,结构合理均匀。

四 地域民居建筑风格对高校建筑的影响

湖湘文化以孔孟儒家思想为核心,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历史文化形态。反映在建筑规制上则体现了其严格遵循着自家礼法传统,反映出高下有等、内外有别、长幼有序。以正屋为主体,采用中轴对称的手法,厢房、杂屋沿轴线均衡展开这一规制森严的建筑格局是湘中、湘南地区大宅院的普遍特征。这些深宅大院内部又有大大小小的小庭院,共同组合成一个庞大的建筑院落。所以湖南地域建筑在古代都是以挑脚楼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在有些镇子上甚至还有江南水乡青瓷白砖的特色;还有重檐攒尖制式一种古典建筑符号。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湖湘文化对民俗的表现多于对高校建筑的寓意。湖南人在意志上的体现如:“务实,蛮干”等应从多角度来对建筑进行雕刻和诠释。如何表现“务实”;如何表现“蛮干”在建筑形态上带给人强烈的家乡文化和氛围,应多一份思考少一份平淡,从精神文明层次去表达具有营造名族文化的作用。

五 结束语

湖湘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湖湘文学;民族音乐;协同高校教学发展;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098-02

通过研究湖湘文化,我们不难看出其与民族音乐的密切关系,其特有的文化特征及音乐影响力使其成为湖湘音乐表达的重要内容及载体。地方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是当地人民喜爱并推崇的艺术展现形式,文化与音乐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成为当地高校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地方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展示方式,在湖湘文化的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当地的高校音乐教学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一、湖湘文学、民族音乐、协同地方高校音乐教学的背景研究

湖湘文学、湖湘音乐作为两种不同的地域艺术呈现方式,在中华文学与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当地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指导,做好民族音乐与湖湘文学的音乐课程教学融入具有现实必要性。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明确指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之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具体阐述为:通过将地方民族音乐与当地文化融入到当地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切实提升当地高校音乐教学的创新力与传承优势,从而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艺术舞台上的影响力。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开展音乐课程教学时忽略了当地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音乐教学影响力,特别是湖南地方高校将高校音乐教学与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割裂开来,忽视了其教学指导影响作用。对这一问题的改革,是我国各大地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主趋势。

二、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协同高校音乐教学的意义分析

1.有利于提升湖南高校音乐教育的精神品质与内涵。湖湘文化中最鲜明的一点就是“湖”与“湘”的解读,“湖”从地理位置上解读为洞庭湖,而“湘”则指湘江,因此从地理位置上,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的标签印记,是特定历史文化精髓的展现。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其涵盖丰富的思想价值与深邃的精神内容,这正是高校音乐教学中所要求体现的教学精神品质。只有引导高校学生感受湖湘文化,品位湖湘文化,探寻湖湘文化,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当地的民族音乐内涵,才能在高校音乐课程的学习中做好对当地文化与音乐精髓的把握。湖湘文化不仅承担着教育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更将地域文化与民族音乐融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使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更深刻、更积极地参与到高校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在高校的音乐教学研究中鼓励学生研究、传播湖湘文化,积极拓展湖湘文化层面中的音乐内涵与价值,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启迪、陶冶,从而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取向,指导后续的音乐专业学习,增强对音乐教育的亲切情感。

2.有效丰富了湖南高校音乐教育的艺术底蕴。湖湘文化作为历史文化的产物,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与深刻的关注研究价值,但是很多湖湘文化却隐匿在民间,等待着我们去发掘、探索。在这些湖湘文化中,我们也可以搜寻到音乐的影子,常见的花鼓戏、巴陵剧都是湖湘文化的内容,也是民族音乐的呈现,而这一切都为当地高校音乐教学指明了努力方向。在方向的指引下,我们不断的去挖掘、搜寻,弘扬传播当地的文化与音乐,做好高校音乐教学的拓展与延伸,不断丰富与完善了湖南高校音乐教学的艺术底蕴。

3.有效推动湖南高校音乐教育理念的创新完善。湖湘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其传承与创新性,而这也恰好是湖南高校音乐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只有在不断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育人”导向的功能发挥,只有做好文化与当地民族音乐向音乐专业教学中的融入才能实现高校音乐教学理念的创新完善。一方面,湖湘文化与民族音乐为高校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使高校音乐教学更加系统、丰富。另一方面,音乐教学为湖湘文化的传播与当地民族音乐的弘扬提供了便利,使当地的文化精髓更多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协同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不足剖析

基于目前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协同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现状来说,其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湖湘文化教育融入力度的不足。只有不断强化湖湘文化、民族音乐中的音乐教学指导元素,才能真正实现三者的协同融合,建构起更加系统完善的教育融入机制。其二,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对湖湘文化及民族音乐关注意识较低。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湖湘文化,更不熟悉当地的民族音乐,湖湘地域特色在其专业音乐课程学习中处于缺失阶段,使三者协同性差,学生对湖湘文化、民族音乐缺乏基本的关注研究意识。其三,湖湘文化、民族音乐与高校专业音乐教学存在结合上的错位。高校作为文化交流碰撞的综合体,应该为学生建构起开放性的知识交流平台,湖湘文化与民族音乐作为地域性特征的文化艺术形态,在与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结合时却发生了偏离与错位,多数高校的专业音乐教学忽视地域文化因素的教学指导作用,使其结合存在明显错位。

四、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协同高校音乐教学的策略分析

1.加强对湖湘文化及民族音乐的关注,凸显其高校音乐课程应用作用。从我国湖南各大高校音乐教学现状来看,音乐教学课程设置缺乏地方关注,往往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以西学为主,带有全盘西化的明显印记,使当地的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始终处于劣势,本土音乐教学十分尴尬。要想打破现状必须从转变价值观念入手,在当地文化的关注引导下积极推动湖湘文化、民族音乐的课程融入,打破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多元的课程教学建构中,通过系统化的建构让学生在开展音乐学习时能抓住湖湘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审美意义,在文化与民族音乐的熏陶感染下茁壮健康成长。

2.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发挥湖湘文化的音乐教学指导。高校音乐教学的实施推广必须与湖湘文化的传播与民族音乐的发掘结合起来,而湖湘文化的传播推广与民族音乐的资源发掘要求高校必须做好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推广,在这方面,校园艺术社团是高校教学实践活动组织的主力。目前,我国湖南大多数高校都建立起形式多样的校园艺术社团,其借助文学艺术实践搭建了文化音乐交流的共享平台。艺术社团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湖湘文化的熏陶感染下,在民族音乐的素材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以湖湘文化及民族音乐为主题的艺术类文化社团,使校园社团活动更加丰富多样,实现了文化的传播,也带动了音乐的创新。在艺术社团的不断努力下,完成了当地民族音乐素材的搜集与编写演唱,而这些带有湖湘文化特色并结合当地民族音乐优势的民间歌曲,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当地文化,感受到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也使其成为当地文化高校音乐艺术展示的有效窗口,对当地的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积极拓展湖湘文化的教育外延空间,实现湖湘文化与音乐教学同步。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实地采风等也是了解当地湖湘文化,丰富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寻求教学灵感与突破的有效手段。这些都为学生了解湖湘文化,参与当地民族音乐表演拓展了外延空间,成为湖湘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地采风使学生在实践考察的基础上,可以做好相关音乐素材的整理与编订,使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课堂生动丰富起来。学生不仅仅能在课堂理论学习中感受音乐魅力,更能借助第二教学课堂实现课外拓展,这对于湖湘文化的传播及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湖湘文化教育外延空间的合理拓展,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协同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得到统一,实现了三者同步。

4.积极举办以湖湘文化为主题的讲座,引导学生参与讲座做好音乐创新。湖湘文化的既定文化优势及民族音乐的独有历史底蕴为主题讲座的开展奠定了前期基础。因此在湖南等地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文化讲座的形式实现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及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协同。通过前期的主题选择,讲座的精心策划,讲座的合理安排与布局,讲座的统筹协调,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学生在参与讲座的同时感受到湖湘文化、民族音乐与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密切关联性,从而感同身受,受到启发。通过定期举办该类型的讲座,鼓励音乐专业的学生就讲座主题进行研究讨论,积极探索音乐创新的有效方式与手段,实现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技能提升。

五、结束语

音乐作为常见的艺术展现形式,只有继承文化精髓,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实现价值,发挥魅力。伴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浪潮,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也备受关注,在学习西方音乐艺术理论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地域性及本土、本国文化音乐的关注。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往往与地域文化、民族音乐存在密切关联,本文选取湖南地区的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以湖湘文化、民族音乐、协同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为研究方向,就其协同意义、协同现状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从理念关注、教学外延的拓展、实践活动的开展、艺术讲座的组织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协同方向与协同策略,为三者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以期在新时期引导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实现新的突破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周玉屏.湖湘音乐融入地方高校声乐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北方音乐,2014,(04):176+182.

[2]王文君.论湖南高校音乐教育中湖湘文化的融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280-281.

湖湘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湘西文化;湖南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12)01008404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YBB278)

作者简介:刘中顼(1954),男,湖南南县人,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教授。

湖南为古楚国的一部分,在湖湘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位于洞庭之南的湖湘大地更近南方,故形成了与湖北荆楚文化区别明显的湘楚文化,古湘楚文化正是现代湖南的地域文化之源。湖南自中古以来又因中原学术之南渐与本土文化之交汇,形成了中古乃至近现代个性鲜明的湖湘文化。二者遂成为湖南地域文化的两股主要潮流。从文化分布上说,我们认为,如果说湘中、湘北及湘东的近代湖湘文化特征较为突出,则湘西、湘南的古湘楚文化色彩更其鲜明;如果说湘中、湘北及湘东汉文化的特点明显,则湘西、湘南的少数民族文化色彩艳丽,而湘西的古湘楚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尤其厚重。湘西的湘楚文化不仅深刻地影响了现当代湖南文学的发展,对文学湘军的形成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特殊意义。

一、个性特异的魅力文化

湘楚文化是我国地域文化中个性特异的魅力文化。这种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在于它的神秘浪漫,其神秘在于通神事鬼,其浪漫表现为歌舞艺术。人们将其概括地言说为“巫鬼文化”。楚国先民向来就有崇尚巫风鬼祀的风习,《汉书・地理志下》中将其概括为 “信巫鬼,重淫祀”。湘楚地域的这种巫鬼文化,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与鬼神世界的丰富想象。在中国古代,巫鬼文化的影响其实是广泛的,并不独为湘西所有。鲁迅先生曾指出:“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1](P32)追溯其源,远不止于秦汉以来,至少春秋时代巫风鬼道就已经十分普遍地深入到了人们心中,并作为解说现实生活中事业成败之由的根据。我们从《左传》的大量记载中就可以看到中国普遍存在的鬼神崇拜,尤以关于楚国事件的记载中关于鬼神之事尤多,如“晋楚城仆之战”中,就记述了楚子玉梦见河神向他要琼弁玉缨的奇事。屈原的楚辞中有对曼妙多姿的山鬼的描写,在他的《国殇》中更是丰富地想象楚战士们“身既死兮神已宁,子魂魄兮为鬼雄”。湘西的地域文化又最典型、最突出地表现了古代巫鬼文化的特色。《新唐书》卷168中曾用“风俗陋甚,家喜巫鬼”来概括湘西的民俗,《旧唐书》卷168中对湘西民俗也有“蛮俗好巫,每淫词歌舞,必歌俚辞”的描述。

巫风鬼道说它是宗教也可以(中国向来有较突出的鬼神祖宗崇拜),说它是迷信,也并没有错,中国历代就不乏反对张皇鬼神,抵制魔怪的学者。孔子就反对“语怪力乱神”[2](P72)。即使在魏晋南北朝佛教在全国风行之时,范缜也敢于坚持真理,反对宗教迷信。梁朝竟陵王萧子良是个笃信佛教的人,听说范缜反对佛教,就找他辩论。范缜将萧子良及其帮闲者驳得哑口无言,他与萧子良辩论后写下了著名的《神灭论》。范缜指出人死后灵魂是不存在的,也没有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在孔门儒学的理论体系中,怪力乱神之事至少是不被推崇的。因此,随着儒学的显达与推行,逐渐挤占了佛道巫风在上流社会的市场,中原之地的巫风鬼祀之俗多在民间传承。但是在中土之外的蛮荒僻野,这种巫风鬼道的崇拜却长期兴盛,甚至发扬光大,演绎成艺术性很强的繁复仪式。巫鬼文化在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湘西、湘南少数民族中的巫鬼文化之所以会保持得如此完整鲜明,应当说与儒家文化及进步的科学文化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大不及中原是有直接的关系的。

湖南是个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汉族之外,还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等四十多个少数民族。人口过百万的有土家族与苗族,人口在十万以上的还有侗、瑶、白等民族,而湘西与湘南则是湖南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他们生活的地方原来的自然环境是:交通山高路险,土地僻远荒凉,物质条件艰苦,文化教育落后。这样的地理环境不仅形成了对外界现代文明的严重阻隔,也同时利于对古老文化风习的完整保存与原真传递。因此巫鬼文化特征鲜明的古湘楚文化,在湘西、湘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僻远地区就保存得最为原真与完整。

另一方面,湘西、湘南地区也是湖南少数民族生活文化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去处。那里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人民的生活文化也鲜明地表现出与汉族人民生活文化的许多不同。他们的节日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器具文化、风俗文化、娱乐文化、生产文化等方面,不仅与汉族人民的各种文化判然有别,而且少数民族之间的诸类文化也各不相同。这些璀璨的文化亮点,与巫鬼文化特征鲜明的古湘楚文化,一起装点了湘西、湘南的文化山河。这些文化不仅成为了现当代文化群落中最为抢眼的亮丽风景,也成为对现代人最富魅力的文化磁石。

二、文学书写的独特意境

湘西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色,不仅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更成为湘西作家文学书写的丰富宝藏,从而造就了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才俊。除沈从文之外,还有著名画家兼诗人黄永玉,有苗族诗人石太瑞、汪承栋,有小说家孙健忠、蔡测海,有小沈从文之称的散文家彭学明、向启军、张心平、向秀清等。在湘西作家的文学书写中,常常建构出湘西地域文化的独特意境。这种意境的独特,常常体现为两个类型:一是具有古湘楚巫鬼文化特征的神秘意境;一是具有土家族、苗族生活风情的美妙生活意境。但无论哪种类型,它们都具有浓厚的浪漫抒彩。这种神秘、美妙、浪漫、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在湘西作家们小说和散文的文学书写中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沈从文的创作中就时常表现出古湘楚巫鬼文化的因素。在他的文学书写中一是突出表现出了湘西人万物有灵的信仰,如沈从文在谈到他对自然的认与思考时说:“失去了‘我’后却认识了‘神’,以及神的庄严。墙壁上一方黄色阳光,庭院里一点花草,蓝天中一粒星子,人人都有机会见到的事事物物,多用平常感情去接近它。对于我,却因为和‘偶然’某一时的生命同时嵌入我记忆中印象中,它们的光辉和色泽,就都若有了神性,成为一种神迹了。不仅这些与‘偶然’间一时浸入我生命中的东西,含有一种神性,即对于一切自然景物,到我单独默会它们本身的存在和宇宙的微妙关系时,也无一不感到生命的庄严。一种由生物的美与爱有所启示,在沉静中生长的宗教情绪……”[3](P243)在他的《阿黑小史》中他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巫师给阿黑治病的场景:头上包着红帕子的巫师“到了天黑,老师傅把红绸子法衣穿好,拿了宝刀和鸡蛋,吹着牛角,口中又时时刻刻念咒,满屋各处搜鬼,五明就跟着这干爹各处走,因为五明是小孩子,眼睛清,可以看出鬼物所在。到一个地方,老师傅回头向五明,要五明随便指一个方向,五明用手一指,老师傅样子一凶,眼一瞪,脚一顿,把鸡蛋向五明所指处掷去,于是俨然鬼就被打倒了,捉着了。”[4](P63)沈从文在他的创作中也反映出了湘西人对于巫鬼神祗的虔诚与笃信,他说湘西女人年老的易成为盅婆,而三十岁左右的则易成为巫婆。他在《凤凰》一文中写道:“三十岁左右,对于神力极端敬信,民间传说如‘七仙姐下凡’之类故事又多,结合宗教情绪与浪漫情绪为一,因此总觉得神对她特别关心,发狂,呓语,天上地下,无往不至,必需作巫,执行人神传递愿望与意见工作,经众人承认其为神之子后,中和其情绪,狂病方不再发。”[5](P193)其余在他所写的《我的教育》、《龙珠》、《凤子》《神巫之爱》中对于苗巫文化都有较多而生动的描写。苗族巫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极高。《神巫之爱》中写云石镇五十多个极年青而美貌的花帕族女子得知神巫将到她们镇,于是对神巫充满爱的激情,通宵等待,她们都愿意对神巫以身相许,在她们看来,能把把神巫“款待到家。献上自己的身,给这神之子受用,是以比做土司的夫人还觉得荣幸的”[6](P42)。从沈从文开始,湘西作家就一直在他们的文学中承继着对古湘楚文化的书写,如湘西青年作家符云亮的散文《楚风楚舞酉水行》中也同样生动地描写了湘西土家人的巫鬼文化风习。他这样写道:“7月22日清晨,我们是在梯玛祭祀过水神后,(‘梯玛’是土家族对土老司的称呼,是沟通人神和鬼之间的巫师,是神的代言人。)踏着铳炮、牛角、树皮号声从保靖县酉水新码头出发的。”他在文中还述说了土家先民徙至酉水之滨生息繁衍的传说:“相传,涅壳赖大王身披树叶,手握石斧一路劈风斩浪来到酉水,在宽坦的河岸上搭庐建棚,垦荒造地,就这样有炊烟,有了婴儿的啼哭,也有了篝火中高歌狂舞的茅古斯,有了龙凤旗下鼓吼锣鸣的摆手舞,有了城廓邑里……”[7](P78)湘西作家们对于土苗先民的古风旧习的描绘是很多的,如彭学明的《祖先歌舞》《鼓舞》、《上刀梯》,向启军的《远徙的魂》,符云亮的《神秘的土家禾撮妮嘎》,等等,都是对湘西古楚文化的描摩与追寻。

湘西地域文化的又一鲜明特色即是少数民族的生活风情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因素在湘西文学作品中有着更加突出的表现。在这类文学作品中不仅有沈从文所书写过的那些船夫水手与湘西旧时代的们纯朴情真的交往,如《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更有当代湘西作家所描画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绚美画卷。例如郭曼文的《抢狮》中对苗家抢狮玩年的节庆生活的描写:“‘百狮会’会场就设在大兴寨的那条小河边,……一面面彩旗恋着雪花儿在空中飞舞,在水中漂荡;一匹匹雄狮在人圈里跳跃,在雪地上扑腾。……好容易等到它舞完了一轮,没等那舞狮头的汉子从里面脱出来,我便箭也似的冲了上去……几双粗壮的手同时抓住了狮子,有的紧紧地揪住了狮头,有的牢牢地拽住了狮皮……看热闹的围着我们穿来跑去,哦哦地打着吆喝助威!……”[8](P394)湘西最为浪漫的生活风习之一,是青年男女之间爱情的诗意表达,苗家的对歌,土家的赶边边场都是极富诗意的。沈从文的《边城》中早就描写过苗家男女以歌为媒的习俗。彭学明的《边边场》中十分生动地描写了湘西土家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浪漫风习。那些青年男女在赶场的日子里,都是借赶场之名来集市相对象的,只要男女互相看中,那么浪漫的爱情传奇就会在这里开始。作者这样写道:“要是你去河边那群美丽的女子中,对你看中的某个女子说一声;‘跟我去赶场,好么?’说不定她会瞟同伴一眼,害羞地歪起头来,捻着辫子一笑,跟你就走,你就可以牵着她的小手,走进森林走进神话般的传说。”[9](P1011)彭学明的《踏花花》、《赶秋》、《哭嫁》,向启军的《七月八》、符云亮的《土家跳马节》、《苗家风俗拾趣》,等等,都是这类描画湘西少数民族人民生活风情的美丽篇什。湘西文联主办的文学杂志命名《神地》,符云亮的散文集取名为《秘境诱惑》,这些精心巧设的刊名书名,我以为正好有代表性地表现了湘西作家们在文学书写中努力建构具有湘西地域文化特征美妙意境的共同创作倾向。

三、湘西地域文化对文学湘军形成的特殊意义

古老的湘楚文化虽然在湖南的湘西与湘南地区保存得较为原真与完整,但是湘楚文化的深刻影响,却是遍及湖南全省的。王竹良教授认为:“要认清当代湖南文学的传统及其特色,首先有必要认识到当代湖南文学的发展与古代湘楚文化,近现代湖湘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这就是说湖南当代文学与湖湘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以楚文化为代表的浪漫文化,和近现代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的密切关系。”而且她认为:“当代湖南文学之所以能够成绩卓著、特色鲜明,是与周立波和沈从文在湖南文学界的深刻影响,以及由他们的影响形成的湖南文学的两大传统分不开的。正是他们的深刻影响,形成了当代湖南文学创作题材取向的主流与边缘,创作风格清丽现实与纯美浪漫两大不同的文学传统。”[10]我们认为这种分析和认识是有见地的和比较客观的。关于湖湘文化对于文学湘军创作的影响,我们可以另文探析,这里只谈湘楚文化对文学湘军形成的意义。

(一)湘楚文化对文学湘军的形成,首先在于它对文学湘军浪漫多情、正直倔强的精神气质的整体培养。这种精神气质当然来自曾流放于湖南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人格精神。屈原就是既浪漫多情又正直倔强的文人典型。他在《涉江》中这样写道:“入溆浦余徊兮,迷不知余所如,……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浪漫多情的屈原,一生都情系故土,忧国忧民,表现出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但他为了坚持正道,决不变心从俗,一直到死。这种精神极其深刻而普遍地影响了湖南作家。沈从文在解放后感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不合时风,于是基本上没有文学创作,这就是一种坚持自我,独立不迁的精神表现。周立波在解放后虽然成为了湖南文学界的举旗人,但是在他的《山乡巨变》中却能够不趋时俗,比较客观真实地写出了合作化运动中“左”倾冒进带来的后果,并且将李月辉这个犯了“右”倾错误的人物作为正面形象来歌颂。即使在“”中湖南也出现了柳仲甫等的《园丁之歌》和张扬的《第二次握手》那类坚持正道,敢犯时忌的作品。粉碎“”以后,一大批揭露“左”倾思想路线危害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都出自湖南作家之手,如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韩少功的《月兰》、《西望茅草地》,等等。

(二)湘楚文化对文学湘军的形成,其次在于它对文学湘军创作中故土情怀的引导。也许是受湘楚文化中热爱故土,情系桑梓的深刻影响,湖南作家的故里情怀显得特别的深厚。沈从文一辈子笔耕湘西神地,他的创作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湘西作家对故乡生活题材的采撷,同时也对湖南其他地方的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周立波解放后专注湘北农村人情,其创作对湖南各地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影响更加明显;古华、叶蔚林专心描绘湘南乡村民俗;谭谈、张步真多画湘中农村生活图景。他们的文学创作大多以自己故乡农村的生活为依托,勾画出湖湘各地乡土风情殊异的生活画面。因为他们不仅对故乡的历史、现实、人情、风习谙熟于胸,写起来得心应手;同时他们在描写家乡热土时都总是表现出一往情深。湖南文学湘军的创作尽管在其他方面也成绩斐然,但是若要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还是以乡村题材的文学成就为巅峰的。这种文学现象的出现,就与源远流长的古湘楚文化的影响具有密切的关系。

(三)湘楚文化对文学湘军的形成,还在于它对文学湘军整体气质风格的塑造。湖南作家在总体上有一种敏锐浪漫的艺术气质。这种艺术气质在文学湘军中发生普遍的影响,与湖南作家共同生活的地域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有人从地理文化学的角度探讨文学创作与自然地理的关系,认为:“北方为高原、平原地区,土地广平厚实,多博大雄浑之气,文学倾向于规范、庄雅、整齐的美;南方为山林川泽地区,风光奇秀,多曼妙瑰丽之姿,文学倾向于灵动、变化、错落的美。北方民族习礼仪,重人事,文学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南方民俗盛巫风、喜淫祀,文学带有比较浓厚的神异浪漫色彩。”[11](P13)正因为湖南作家都处于这种奇秀多姿的地理大环境中,所以神异浪漫的湘楚文化因子普遍地渗透到了湖南作家的血脉之中,整体上铸造了他们共同的艺术风格与气质。他们在文学书写中总会或浓或淡地表现出飘逸浪漫的艺术情调和色彩。沈从文为代表的湘西作家群在文学书写中的飘逸浪漫自不必说,即在湘南、湘北、湘中作家群的创作中,也无不有浪漫的明显色彩。如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中陈大春对于清溪乡美好远景的丰富想象,陈大春与盛淑君山中谈情时,作者对于清溪乡月夜景致的抒情性极浓的描写,都充分地表现出了奇丽浪漫的特点。其实浪漫的文学情调,不可能离开抒情,屈原楚辞的浪漫,除了他想象的丰富大胆之外,浓郁的抒情当然是增强这种浪漫气息的重要因素。所以湖南作家在他们的创作中都比较善于抒情,以强化其作品的浪漫色彩。如散文家叶梦的不少散文就浓郁的弥漫着湘西巫文化的氛围,而且书写自然的人性和人的生命体验痛快淋漓,抒情性强。有学者认为,“叶梦创作极得楚文化精神的巫性思维。”[12](P335)叶蔚林的《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对于盘老五的露水夫妻生活描写,他那种敢爱敢恨、自由放纵的情怀,和《白狐》中关于具有原始野性特点的女猎手钟菌儿的行事作为,作者都在抒情性的描写中表现出浓郁的浪漫色彩。

总之,湖南的文学湘军在以湘西地域为中心传承的湘楚文化精神的养育下,形成了不同于全国其他作家群的鲜明特征。湘楚文化不仅深刻地影响了现当代湖南文学的发展,对当代文学湘军的形成和成长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沈从文.沈从文别集・友情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

[4] 沈从文.沈从文别集・阿黑小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2.

[5] 沈从文.沈从文别集・凤凰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

[6] 沈从文.沈从文别集・龙珠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

[7] 符云亮.秘境诱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8] 郭曼文.湘西散文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

[9] 彭学明.我的湘西[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10] 王竹良.论当代湖南文学的两大传统[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4).

[11] 廖承良,等.湖南文学史:古代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2] 胡良桂,等.湖南文学史:当代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On Local Culture of Western Huna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Hunan Literature

LIU Zhong-xu

(College of Literature,Hunan City University,Yiyang,Hunan 413000,China)

湖湘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湖湘文化是湖南地区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域文化 [1 ]。“湖”指洞庭湖,“湘”指的是湘江。湖湘文化的精髓可以概括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激励湖湘人继往开来、奋斗向前,塑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湖湘精神,同时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人才。然而,作为传承历史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的民族音乐教育,受各种社会思潮和音乐形态多样化的影响,使得立足本土文化的地域音乐课程尚处于边缘状态,民族音乐教育尚未完全发挥应有的时代使命。虽然在“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观点的引领下,许多课程中设立了本土音乐学习部分,但这些本土音乐学习内容仅停留在对某一歌曲、某一乐种的学习方面,很少将这些音乐植入文化脉络中进行学习和阐释,涉及本土音乐中的文化部分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及音乐文化的理解大多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和基本概念上理解这些本土音乐的精髓 [2 ]。当前,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课程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大变化,音乐课程不只是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和价值取向 [3 ]。因此,把具有独特精神内涵的湖湘文化融入高校音乐课程,是音乐课程改革的有效环节,对于传承地方民族文化,彰显民族音乐文化功能,推动民族音乐教育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

一、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的重要性研究

湖湘文化作为优秀的中华民族地域文化,植根于民族文化、学术思想和社会阶层,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现实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积极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元素,把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有助于彰显民族音乐的精神气概,滋养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丰富民族音乐的艺术元素。

1. 有助于彰显民族音乐的精神气概

民族的性格,决定其发展潜力和内在动力,决定了国家的战斗力和抗压能力,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道路。从文化思想性来分析,湖湘文化具有深入骨髓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屈原所作《离骚》《楚辞》等不朽诗篇,以身报国感人肺腑;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铭刻于云梦泽畔,激励湖湘子弟投身报国;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把中国民主改革牺牲第一人的光辉永远定格。湖湘子弟的战斗精神体现在其文学、艺术作品各个方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湖湘子弟浴血牺牲敢教日月换新天,黄兴、蔡锷、陈天华等为民主制度出生入死,毛泽东、彭德怀等为新中国的建立浴血奋战,这些都是近代湖湘文化“百折不回”的最好诠释 [4 ]。湖湘文化具有的内在思想性、民族性,可以融入民族音乐课程,加以弘扬、传承和发展,展示民族优秀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无穷生命力,使之成为凝神聚气、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2. 有助于滋养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

湖湘文化包括科学、艺术、伦理、音乐、哲学等方面的观念传统,既是一种精神之沉淀,也是一个智慧之结晶。敢为人先,意味着开拓创新、求新求变,是勇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统一;勇于担当,意味着接受并承担责任。湖湘文化始终彰显通变求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王船山针对“祖宗之法,不可变也”的思想,提出“事随势迁而法必变”和“趋时更新”的主张,毛泽东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影响了一代代主张因时因势进行变革的湖湘人士。湖南仁人志士依靠“敢为人先”的精神品质,创造了众多奇迹,使湖南成为开全国风气之先、风云际会之地,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伟大进程,以至有俗话说:“半部中国近代史,竟由湖南血写就。”在西学纷至沓来,中西文化跌宕起伏的历史时期,湖湘人以其高度的思想自觉、文化自信和兼容并包的清醒意识,积极汲取外来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发展自己,同时又反过来浸润着影响者,展现出“有容乃大”的鲜明特性。如魏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突破“夷夏之大防”,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曾国藩筹办洋务,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选派幼童赴美留学;郭嵩焘传播西学,推动中国近代化;谭嗣同著《仁学》熔铸古今,萃取中西,等等 [5 ],都是湖湘文化开放包容特性的体现。这一切表明,湖湘文化的积极内涵,可以在音乐课程中承载和体现,可以进一步滋养和丰富音乐课程的文化内涵。

3. 有助于丰富民族音乐的艺术元素

湖湘文化资源丰富,内容上主要包括湖湘哲学思想、湖湘文学艺术、湖湘历史学说、湖湘教育发展、湖湘宗教文化、湖湘民俗民风、湖湘饮食文化、湖湘广播电视、湖湘新闻出版、湖湘科学技术,等等;类别上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革命文物资源、饮食文化资源、湖湘旅游资源、文化品牌资源、物资设备资源、人事人才资源,等等。因此,湖湘文化资源既有历史的也有现代的,既有自然的也有人工的,既有物质性的也有精神性的,既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既有可视的也有可听的,可供选择和使用的湖湘文化元素种类繁多。比如具有风俗性的民歌和娱神歌舞,是湖南早期的歌舞形式,可以透射出楚人的古朴遗风;包括长沙花鼓戏、衡阳湘剧、邵阳花鼓戏等在内的湘剧,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湖南舞蹈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挖掘、寻访和利用湖湘文化宝贵的艺术资源,把湖湘文化艺术元素融入音乐课程,使之成为演绎民族音乐的灵感、载体和符号,让湖湘文化的艺术焕发出光彩夺目、璀璨亮丽的光芒。

纵观湖湘文化的时代特征,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具有特点鲜明、耳熟能详、接受度广、积极奋进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积极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元素,是民族文化重要的情感表达和物质资源 [6 ]。时空的移动,意味着传统文化的非凡物质性将受到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它们也是很少完美的。传统的存在本身就决定了人们要改变它们。”当前民族音乐发展还面临精神内涵不足、外延表达单一、艺术元素缺失等方面的危机,当时展改变,民族音乐文化不可能一成不变,反而应当顺势而变、不断发展 [7 ]。鉴于湖湘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民族音乐教育的现实困境,高校可以把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在民族音乐教育中传承湖湘文化,在传承湖湘文化中创新民族音乐教育。

二、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的关键性研判

民族音乐教育是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爱国情怀、提升大学生审美观念、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及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课程正在实施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课程管理体制在内的综合改革,更加强调音乐的民族特色、价值导向和实践环节 [3 ]。如何挖掘湖湘文化在精神品质、艺术元素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时代价值,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以便更好地适应和推进音乐课程改革,是迫切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1. 汲取特有的精神品质,改善民族音乐课程功能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不同于西方音乐的复调,它偏重于思想性、写实性,即“歌以咏志,言为心声”。民族音乐的海洋中既有耳熟能详、传承不朽的经典,如《梁祝》《春江花月夜》等曲目,旋律优美,深入祖祖辈辈的血脉;又有《满江红》《黄河》等激昂奋进、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救亡篇章,来源于历史的积淀与民族精神的传承,具有文化族群无法割舍的情缘,具有巨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湖湘文化具有鲜明化、个性化的精神内涵,它所包含的丰富思想价值与深邃精神内容,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现实的反映 [8 ]。如何发掘、展现和提炼民族音乐内涵中的精神实质与精髓,是发展属于中华民族音乐的需要,也是民族文化精神展示的需要。因此,高校可以把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汲取特有的精神品质,帮助广大学生了解湖湘文化、探寻湖湘文化、品读湖湘文化。这样既能在音乐教育中研究和弘扬湖湘文化,又能增强民族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更能在精神层面、价值取向、知识构建等方面帮助学生培养更加亲切的教育情感 [6 ],帮助学生补足“精神之钙”。

2. 融入丰富的艺术元素,改善民族音乐课程内容

曾经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民族音乐从产生之初就植根于人民,历经时间锤炼,拥有广泛民众基础,特别是民歌、地方戏曲等艺术形式,既是人民生活的反映,也是思想变迁的体现,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具有本民族文化族群无与伦比的亲和力与认同度。当前,对于湖湘文化及其精髓有很多种概括,湖湘文化中的艺术也像一座宝藏,有的登入艺术殿堂,得到深化认同,有的隐匿民间,等待深耕不辍 [6 ]。以湖南民歌《采茶调》《补锅》为例,创造于田间、地头,传唱流传广泛,记载了源远流长的民俗渊源,它们广受人民群众喜爱,是传统语言、风俗、艺术、发展与传播的丰沃土壤;还有湖湘的传统剧目如花鼓戏、巴陵剧等,传统曲艺如长沙弹词、常德丝弦等,传统舞蹈如土家族摆手舞、衡南七巧龙舞等,传统民歌如桑植民歌、湘西苗族民歌等 [6 ]。可见,湖湘文化的艺术元素非常丰富,把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在音乐教育中深度开发和发掘湖湘文化,既能丰富民族音乐课程的艺术内涵,又能让湖湘文化的艺术焕发出光彩夺目的光芒,释放出璀璨亮丽的魅力。

3. 运用多样的表现形式,改善民族音乐课程结构

民族音乐具有兼容并蓄的本质,借助民族文化和现代手段演绎传统音乐,是音乐的宝库,也是文化的精髓。当前,作为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堪忧、处境尴尬。依附于以西方音乐理论为主导的教学体系的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处于补充、从属地位,既缺乏外部的主流艺术、文化的亲睐,也缺乏自身内在创新动力。民族音乐教育面临教学内容单一、文化特点与当代流行文化渐行渐远、教学形式偏重音乐形态描述、音乐作品缺乏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教学目标唯洋是举、教学方式忽视民族音?诽氐愕任侍? [9 ]。因此,高校把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促进湖湘文化与民族音乐教育互融互通,一方面,湖湘文化可以为高校民族音乐课程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在民族音乐课程中突破原本音乐形式的禁锢,立足区域文化,做好结合文章,运用湖湘文化的理论源泉、实践平台和表现形式,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升艺术表现力和成熟性,永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三、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的实践性探索

湖湘文化,是在千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在湖南境内逐渐形成、不断发展的特殊文化形态,是湖湘人永不磨灭的集体DNA,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提高了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素材。因此,高校可以创新性地将湖湘文化有机地融入到高校民族音乐课程中,推进音乐教育健康向上,推动湖湘文化繁荣发展。

1. 深化文化认同,弘扬民族音乐

《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提出:“音乐是一种文化的普遍现象,所有的文化都拥有音乐,每一个社会都有着一种与该社会原则上相联系的音乐体系。” “在所有国家正规音乐教育标准中,尽可能多地使用本土的各种音乐、西文艺术音乐和外国音乐成为课程内容。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本国各民族和各社会群体的音乐。” [3 ]从地域角度分析,湖湘文化所蕴含的丰富诗歌、曲艺、哲学、历史、民歌等一大批文化意识形态,影响较为广泛。高校开设民族音乐课程,可以加大对湖湘文化的研究力度,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整合资源,搭建研究平台,深入挖掘湖湘文化及其特有的文化基因。要充分发扬湖湘文化的悠久历史积淀,结合湖湘哲学、历史、民俗学等课程讲授,介绍民族音乐发生、发展和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比如在学习《浏阳河》这首曲子时,从介绍家乡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着手,以讲述歌曲创造背景、歌曲表达特征、歌颂美好生活为铺垫,开展多种器乐演奏训练,结合乐曲鉴赏、戏曲欣赏,辅以情景式介绍和表演,以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9 ]。要按照《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精准策划、合理安排、统筹协调,定期举办贴近音乐教育选题的“湖湘文化”主题报告,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湖湘文化的特质与魅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主义教育。

2. 创新课堂模式,注重体验探究

《音乐课程标准》中,把教师定位为 “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师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因此,音乐教学模式改革,更加强调学生自主感受、自行探索、自我创作为主,强调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音乐教学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体验、艺术实践和艺术探索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互动过程,教师搭建好舞台和平台,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 [3 ]。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省情社情民情教育,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风格的音乐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动“湖湘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提升学生的艺术品格与理论修养 [10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选取优秀的湖湘特色音乐作品,比如《一根竹竿容易弯》《浏阳河》等具有湖南风情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该作品的演绎方式和编排技巧,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现场感受和体验。其次,在教学手段上,可以积极融入湖湘文化的元素,通过湖湘特色乐曲的演奏、演唱和欣赏,突出湖湘文化的时代内涵。再次,在教学方式上,可采用互动性提问、情境式教学等方式,将传统的民族音乐情境全景式展现在课堂教学中。比如学习《潇湘水云》,从古筝曲演奏、历史故事介绍到作者生平和构曲特点,将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有机融合,在学习曲目特点、古筝演奏方式等民族音乐知识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更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感中启真、储美、辅智、怡情、益德。

3. 开展田野调查,拓展外延空间

湖湘文化,具有历史的合理性,记录着历史变迁,反映着生活态度,存在于现实生活。比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及楚文化代表人物谭盾认可的傩戏、哭唱、木叶、打溜子、唢呐、飞歌、石鼓、舌歌、芦笙,都是保存在我国民族地区的艺术文化资源。比如岳阳洞庭渔歌文化、浏阳山歌、宁乡锣鼓文化等,都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要积极开展田野调查,以师生互动、社会观察等形式,开展实地采风活动,比如开展民俗、民风、民曲的调查收集,传统曲目的抢救性保护,民间艺术家的采访和交流,通过田野调查,进行采风、录音、录像等活动,打造“采、编、训、 演、录”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拓展学习湖湘文化的外延空间,突出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采”即“采风”,是组织学生在民间搜集和挖掘民间、民族音乐,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即“编创”,是学生将采风所得的资料整理、改编或创编成湖湘文化艺术作品。“训”和“演”即“排练表演”,是组织学生对编制的作品进行学习、排练和演出,特别是前往民间或少数民族地区表演。“录”即“录制”,是利用现有的先进录音、录像条件对表演作品进行录音或录像,制成音像作品,加以固化和保存 [11 ]。我??要把田野调查作为音乐教育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记录湖湘文化的客观存在和现实描述 [12 ],感受湖湘文化的物质反映和发展脉络,建立学生民族音乐发展的思想基础,巩固和提升民族音乐教育的现场感染力和现实针对性。

4. 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创造能力

相关期刊更多

湖湘论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湘三农论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湖北气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