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范文第1篇

湖湘文化除了精神文化包括观念形态等“湘学”体系,还存在有湖湘视觉文化的系统。视觉文化是感知的文化,英国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指出,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对于视觉文化在当代的主导性而言,人们需要更多的视觉和视觉认知;湖湘文化精神是内核,湖湘视觉元素呈现是外象。湖湘土地上山川河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湖湘人物、湖湘风物、湖湘民俗民风、著名寺院道观、建筑、工艺美术产品以及其他等等列入湖湘文化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范畴之中,它们都蕴含着自然的灵气和人文精神。从我国至今发现最早的两幅帛画作品《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以及世界最轻的素纱蝉衣和世界最早的釉下彩瓷器唐代长沙窑、世界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岳麓书院,都从视觉层面简述了湖南历史文化之最。这组文章致力于探讨湖湘文化与湖湘视觉文化内核与外象之间的内在关系。《湖湘视觉文化纵横谈》一文从湖南自然人文景观之大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艺术之朴美、湖南文化湘军形象之雅美几个方面畅谈湖湘视觉文化其及元素的典型显现。《神秘浪漫的意味:湖湘纸扎艺术特质》一文阐述了湖湘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基因――神秘浪漫情思,使湖湘纸扎艺术的表现蕴含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地理标志下的湘西苗绣美学价值思考》一文强调在湘西这一特定地理标志下,湘西苗绣所呈现的与其他地域刺绣、苗族支系绣花不同的文化风貌和迥异的艺术特征。

湖湘文化是指关于发生、发展和流行在现今湖南地域内的一种地域性文化,是一个丰富而复杂、不断发展的文化复合体系。从视觉文化视角探析,湖湘文化除了精神文化包括观念形态等“湘学”体系,还存在一套独特的湖湘视觉文化系统。湖湘视觉文化的母体是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视觉呈现是文化的外象,湖湘文化精神为湖湘视觉文化的内核。“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思想精髓,“兼收并蓄”是湖湘文化的活力源泉,“敢为人先”是湖湘文化具有社会担当责任感的重要体现,湖湘精神在现代生活中已派生出重要的视觉特质,广阔的视域、创新的思维、美的求索对于人们已具有振奋意义,并焕发出视觉形式之外的价值光辉。

基于这种对湖湘精神的逐步深入认识,众多视觉文化工作者纷纷将湖湘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灵感的构成要素,创造出了新时代湖湘本土化内涵的新的艺术风格和形式。例如:湖南卫视“先天下之乐而乐”,大批生产积极向上的“快乐形象”,产生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影视品牌栏目;雷宜锌、孙泉、陈卓明等创作的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历史名人和草根市民雕塑小品,原汁原味地还原长沙民俗生活的本真状态;朱训德创作的中国画《朝天辣》,朴厚丰富,画韵流畅间满怀湖湘风韵;黄永玉设计的包装古朴粗犷,彰显着野性湘西的个性;李渔设计的酒包装其造型与湘西民居、民俗精妙揉和,匠心独具。我们还可看到:左汉中主编的《湖南民间美术全集》、江堤著的《山间庭院》、卓雅著的《沈从文和他的湘西》、郑小娟著的《湖南工笔画》,以及《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湘绣湘瓷艺术精品》画册、《张家界武陵源风光画册》 等等视觉集锦都充分呈现出湖湘视觉文化元素的丰厚。

湖湘文化中衣、食、住、行、用、娱、祭等多层面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而典型的湖湘视觉元素,这是大美湖南的真实存在,是视觉艺术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众多研究内容中,研究传统的楚文化是夯实现代湖湘视觉文化的根基,因为瑰丽奇谲富有浪漫创造性的楚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最初源头,彰显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湖湘视觉文化其及元素的典型显现。

一、自然人文景观之大美

湖南四季交替,棱角分明。这里山奇水幻,奇峰峻岭,俯仰有致,气势连绵,自然风光旖旎,各呈其异,早有“自古潇洒清绝地”的美誉。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浩瀚的八百里洞庭是大“湖”,自古广植木芙蓉而有“芙蓉国”之称。唐朝谭用之有诗“秋风万里芙蓉国”咏之,用“芙蓉国里尽朝晖”赞之,刘禹锡在常德柳叶湖畔吟唱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安详惬意,韩愈在描写南岳衡山诗中云:“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这些都可以强烈感受到大美湖南之景观;无论是白鹤、沙鸭、白腹锦鸡、鸳鸯等珍禽生物资源,还是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和猛洞河等风景区自然资源;无论是韶山冲、桃花源、九嶷山、回雁峰、炎帝陵、梅山龙宫旅游资源,还是岳阳楼、岳麓书院、岳麓山、开福寺、南岳衡山等著名的佛教、道教圣地文化资源,都充满了声韵灵动无限浓厚的色彩。

湖南有 “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中华文化名楼岳阳楼,享有“五岳独秀”美誉的南岳衡山,伟人故里韶山、气象万千的~山、原始神秘的张家界武陵源、祥和的桃花源、优美的湘西凤凰古城等或以它们飘逸书香墨韵的人文气息、或以自然风貌、建筑样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2004年,在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湖南省旅游学会组织了“百姓喜爱的湖南百景暨新潇湘八景”的评选活动,评选出了岳麓书院、橘子洲头、天心阁、炎帝陵、醴陵红色官窑、故居、南岳大庙、南岳衡山等50个山水景观,50个人文景观和20个休闲景观,遍布全省14个市州的61个县。集合山水、人文、乐享品质休闲生活的湖湘景观,这是政府部门对于地方性文化保护以及政策导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这次评选活动是对湖南山水人文的概括和提炼,是湖南视觉形象的名片,也是湖南山水自然的品牌,是湖湘文化视觉美的一次大展示。

我们仰望岳麓山,是因为她以绵延河西数十平方公里的绿色屏障,蕴含的自然灵气和人文精神,成为人们心灵敬仰的文化高山。我们品味“潇湘八景”,是因为她高度诗化凝练,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谓之八景;雁、帆、雪、月、雨、寺、钟、夕等字,字字珠玑,画中诗、诗中画,美学意境深远。我们研究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不仅是其深厚的历史文物价值,而是其器物、造型、色彩、纹样等对陶瓷、包装、湘绣、服饰、现代家具、湖南工笔画等众多领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浸润于民族灵魂之中的和审美趋向,以及深深植根于社会生活土壤之中的艺术风尚和艺术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艺术之朴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厉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湖南深厚的文化积累,造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庞大数量和丰富的民间美术遗存,种类更是繁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艺术的形成、发展、壮大源自于地域文化与民众基础,本色就是不加修饰之容,淳朴与真率,单纯而朴素,由本土原生态文化特点决定,具有典型的地区特色。它包括民间棉织、民间刺绣、民间挑花、民间印染、民间雕刻、民间年画、民间陶器、民间竹编、民间剪纸、民间皮影、民间面具等等,可谓蔚为大观;对应其种类各地域特色其湘绣、滩头年画、瑶族挑花、宝庆竹刻、凤凰纸扎、湘西蓝印花布、土家织锦、苗族银饰等等数不胜数。如:滩头年画分为神像、寓意吉祥、戏文故事三大类,艳丽、润泽的色彩,饱满、夸张、古拙、个性化的造型方法,朴素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产生了奇妙而生动的艺术效果;每幅年画都饱含着深厚的湖湘文化,简单的图像中,每一种特别的艺术样式都隐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与渊源深远的民族传承。其代表作有《老鼠娶亲》《秦叔宝和尉迟恭》《和气致祥》。鲁迅先生在散文《朝花夕拾》中专门描述了滩头年画《老鼠娶亲》,并视之为珍品加以收藏。滩头年画由于特殊的地理情况,相对封闭环境创造了滩头年画的传统个性特征与楚文化起源的独特的民俗风情相结合,蕴含着特殊的外观和丰富的内容。湖湘文化熏陶下独特“辣”的色彩,创作出了独特的滩头年画。相比其他年画,滩头年画基本上不受西方绘画影响,所以保留了古朴、笨拙而又幽默的艺术风格。

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一种“带花的被面”,定型的传统图案有近一百二十余种,加上现代风情图案和创新图案约有近200余种。内容题材有野生花卉与植物、虫形鸟姿与动物、生灵万物与人物以及生活中用具等。西兰卡普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厚乡土气息,与土家人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土家族人长期生活的大山有关,题材多受山地生活环境的影响,来源于土家人生活行为和她们的想象。如以大自然植物花卉为题材的藤藤花、韭菜花、牡丹花、金瓜花、莲花等图案,以表现动物为题材的燕子花、蝴蝶花、螃蟹花等图案,以生活用具为题材的桌子花、椅子花、锯齿花等图案,以反映民情风俗和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的迎亲图、老鼠嫁女等图案。丰富的素材赋予土家人丰富的想象与表现,也赋予西兰卡普更加深刻的内容和大山的原野气息。又如,长沙窑的釉下彩绘瓷器具有造型敦实丰富、质朴的艺术风格、文化艺术精神呈现、湘楚民风现实生活朴实而生动的反映等视觉特征,产品种类较多,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壶、瓶、碗、盘、枕、灯等,其艺术装饰主要表现在釉下及釉绘、印花、模印印花、模印贴花、堆花、刻花、彩色斑点等手法的运用,纹饰图案有花草纹、鸟兽、鱼、人物、园景、书画等,文字内容有哲学格言、民间谚语、诗词、相关茶和酒文化表述等,为湖湘视觉文化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湘绣是湖湘视觉文化传播影响世界的又一典范,巨幅双面绣《洞庭清趣》作为国礼送给罗马尼亚祝贺其国庆,另一幅现呈现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湖南湘绣研究所绣制了单面绣《张家界》《岳阳楼》,属湘绣单双面绣尺幅之最,现呈现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在湘绣的设计素材上,湘绣独特的图案形式美与搭配方式、图案的色彩资源,湖南的本土元素永远是湘绣创作最有力的设计灵感来源,为湘绣的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特色。此外,湖南境内由苗族、土家族、侗族等51个少数民族服装构成的湖南服饰文化是一朵璀璨的奇葩,反映出了各民族、各地域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她不仅仅是工艺技术绝活,还是湖湘文化的种棉、纺纱、织布、染整、刺绣等农业手工业技艺和美学、美术的传承象征。

三、 湖南文化湘军形象之雅美

湖湘文化在文化艺术界领域已形成鲜明的视觉文化特色。“湖南名人”“文化湘军”“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湖南包装”“湖南工笔画”“湖南陶瓷”“湖南湘绣”“湖南湘剧”“湖南花鼓戏”等等雅称的背后,视觉文化功不可没。“湖南名人”以周敦颐、王船山、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魏源、何绍基、黄兴、蔡锷、、齐白石等为典型的湖湘文化代表人物精神的外化已经视觉定势化,被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所接受和认同,这些风云人物形象则以多元化的视觉文化形式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以及物质生活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形象不仅是属于中国与湖南的,更是属于世界的;仅以雕塑、画像等形式出现于城市、街头,己是无法数计,或以作为一种护身符形式悬挂于汽车内,或以一种时尚、美观的象征印制在T恤衫、日常用品装饰,成为现代人生活环境中即神奇又亲切的视觉符号。湘绣设计以形象为创作素材的的湘绣作品也很多,有《秋收归来》《绣像》《在井风山》《在陕北》等。以为代表的名人形象视觉元素成为了旅游商品开发和创意产品开发的重点。2013年,宋旦设计推出“日出东方”系列瓷器创意产品,集毛瓷、釉下五彩瓷、中国红瓷、青花瓷四大国瓷工艺于一身,其外表形象为头像、青花福海、韶山红杜鹃、芙蓉花、韶山等视觉元素,诠释了伟人故里、魅力潇湘、湖湘文化的主题 ,表现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此外,传统戏剧人物形象与现代时尚人物形象元素的运用,在现代文化市场产品开发运用也应有一席之地。如:“刘海砍樵”中的“刘海哥”和“胡大姐”、现代经典花鼓戏《打铜锣补锅》中的“蔡九哥林十娘”民俗俏皮、生动夸张的形象,以及“雷锋侠、策神、快乐神”等正义、平凡的形象 ,个性鲜明。因此,自古就有雅称“风流多楚韵”之说。

“电视湘军”在全国范围影响很大,湖南卫视收视率居于同行前列高,有许多被人津津乐道的品牌栏目,以自身的定位打造“最具活力的中国电视娱乐品牌”,用有特色的节目去吸引了大批受众视听,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如《我是歌手》《天天向上》这样具有强烈冲击力的名牌节目与栏目,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显示出了本土自创的视觉文化活力优势。

湖南工笔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出土于长沙的《人物龙凤图》《御龙人物图》《马王堆T型帛画》等,都是中国工笔画史中早期的重要作品;工笔画形成了楚地极富特点的浪漫而奇诡的艺术特色,开出了绘画艺术之树上最精妙的工笔画之花朵。随着近年来湖南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发展,本土的美术也在迅速成长和进步。其中工笔画作为清晰写实、细节丰富的一个画种,它忠实地、切题地、多元地反应出了湖湘文化的特点,更详实、更到位地与湖湘文化的视觉特征直接对应起来。因此工笔画是最具典型性的代表,是最能体现出湖湘视觉文化元素的一种桥梁和平台,能充分地清晰地表现出湖湘文化的视觉特质。湖南现代工笔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的工笔画家群体中,有着一批批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和最具典型性作品,他们是陈白一的《闹元宵》《三月三》、聂南溪的《品优图》《武陵情》、郑小娟的《苗岭赶秋图》《红辣椒》、徐芝麟的《洞庭儿女》、李天玉的《稻香》、曾昭咏的《瑶山春早》、邹传安的《野逸》、何山的《楚魂》、朱训德的《春花集锦》、曾正明的《神女开春》、王炳炎的《胜似亲人》、吴荣光的《晨》等,从这些工笔画中的视觉元素来看,浓郁的湘情、美丽的服饰、包头长巾、刺锈肚兜、闪烁银器、梯田农具、厨柜陶器、竹背篓、吊脚楼、青石路、鲜活的形象……这些典型的视觉元素被提炼出来,在工笔画中浓墨重彩加以表现和运用。陈白一在谈艺录中说道:“乡土情就是民族情。”湖南工笔画家们始终坚持进行本土生活体验,深入湖南农村写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了典型的湖湘人物形象素材和典型的湖南少数民族服饰素材及湖南本土风情等素材,具有了一种本土文化自觉的能力,把普通劳动人民形象和生活情景通过一幅幅画面生动地再现出来。笔画中融入了湖湘文化精神,充分呈现湖湘视觉文化特质,画面的题材元素、造型元素、色彩元素、线条元素、材质元素、图形元素或是背景元素,无不透露出强烈的空灵而优雅的湖南本土气息。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湖南美的人物形象,湖湘美的建筑环境,湖湘美的服饰和图案花纹以及湖湘美的生活道具,汇聚一起构成了湖湘美的生活情趣和独特的意境。其作品因为湖湘文化的熏陶而呈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这既是湖湘视觉文化力量的渗透,又是通过工笔画这一形式对湖湘视觉文化的一种再现。

继承湖湘文化优良传统,推动湖湘视觉文化的社会价值呈现,不仅需要宏观的文化把握研究,又需对微观的视觉文化元素深入发掘与呈现。视觉文化以及视觉经验建构,需要美的素养和美育的普及,厘清混杂的视觉现象,“寂然凝思,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观察、体验、发掘、提炼、表现、创新与传播;同时,湖湘视觉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食粮,还转化为视觉生产力,直接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融、不同风格流派之间的沟通与融合,认真探索视觉艺术规律,在展开研究的基础上,择其精要,取其“形”,延其“义”,传其“神”,在继承中求创新,使其浓郁特色的湖湘视觉文化发扬光大,这才是根本的目标和历史使命。

湖湘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湖湘文化;谭嗣同;创新;经济思想;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一06-0001-03

湖湘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它有着自己稳定的文化特质,也有自己的时空范围。从空间上说,它是指湖南省区域范围内的文化形态,从时间上说,它是两宋以后建构起睐并延续到现代的一种剥区域文化形态。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湖湘文化的精华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理想信念,认准奋斗目标而坚忍执着,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思变求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经世致用,躬行实践的务实精神;融合百家,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敢作敢为、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倔犟勇武、舍身取义的大无畏精神;艰若奋斗、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一、政治上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的发展与创新

湖湘文化传统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重“经世致用”、重“躬行实践”即不尚空谈,而求务实,湖湘历代学者都十分重视实践的需要。但是其也存在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湖湘文化的求实精神从湖湘学派开始,由经世派进行发扬,但湖南地处内陆,经济相对落后,湖湘文化具有开拓性和开放性严重不足,因此,湖湘文化具备务实与创新相辅相成、先进与保守兼备的特征。到维新运动时,便在湖湘大地上发出一股强劲的重实学的风气,并促使了一大批新式学堂的诞生,其直接的结果近代的湖潞文化开始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时,首先喊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的是湘人魏源,而最早接受这个口号付诸实践的是湘人曾国藩、左宗棠。然而,近代湖湘文化表现出通变、求新的开放精神;并在近代史上大放光彩删是具有创新意识的是谭嗣同。谭嗣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与地主阶级的经世派、洋务派相比,他们主张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阔的范围内阿西方学习,在继续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西方的政治体制。

经世致用之学强调对现实政治的参与,关注的是治国救民之道。同时,近代中国又面临强国御侮、变革政治制度的任务。经世之学的价值取向和近代中国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影响和造就了谭嗣同的政治上的创新思想。从到辛亥革命时期,具有经世学风的湖湘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正是的面世态度和参与意识,促使他们直视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投身改革和革命。他们继承了前辈学者的学术传统,并把它发扬光大,丰富了经世之学的内涵,从传统的学问转向近代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从本质上说,经世致用属于传统学术的范畴,但是它倡导的积极面世的态度,又使它成为连接传统学术和近代学术的桥梁。反映了湖湘文化经世传统自我完善、与时俱进的适应能力和强大生命力。

进入近代以后,湖湘文化的这种开放胸襟和融合精神突出表现在向西方学习上。而中国近代史上第―个喊出“冲决一切罗网”,并且为了维新变法而流血的人是谭嗣同。发生后,不少人劝他出逃,他满怀豪情地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所代表的实际上也是湖湘文化的一种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经济理论创新

湖湘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湖湘文化;弱化;原因;推动发展

一、湖湘文化及其内核

到底存不存在湖湘文化?什么是湖湘文化?湖湘文化的内核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其实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不存在什么湖湘文化,湖湘文化只不过是人们主观建构的一个符号,如果我们仔细去考察它,它其实并不存在具体、实在的内涵。而更多学者认为,湖湘文化是根据湖湘人长期的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是有其历史依据的。有学者指出,湖湘文化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从广义来看,是指自古以来陆续生息于湖南的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过程中所创造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之民风、民俗、社会意识、科学文化乃至物质文化等的总和;从狭义上看,则是指在此基础上所发展和积淀起来的文化精神。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来源于湖湘大地民族文化、学术思想及社会阶级(阶层)分野三个层面的六个子系统(万里,2004)。雷国珍(2008)则指出,“所谓湖湘文化,就是指唐宋以来诞生在湖南地区的区域性历史文化”。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湖湘文化既具有积极的一面也具有消极的一面。综合众多学者(饶怀民,1988;朱汉民,2000;唐浩明,2004;陶海洋,2005;刘云波,2007;雷珍国,2008;江凌,2011)的观点,湖湘文化积极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民族危亡之际,有着强烈忧患意识的湖南有识之士大都会挺身而出,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2)经世致用的朴实学风:经世致用的主张自晚清由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提出来以后,一直形塑着湖湘文人的学风。这一学风也提示我们要躬行实践。(3)朴实勤劳、死硬作风、定力坚固、崇尚血性等鲜明的人格特征。(4)“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人们通俗地将其概括为“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经得搞、不怕死”的人格特征。

也有学者对湖湘文化的劣根性进行了探讨。如周秋光(2001)湖湘文化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严重存在着经济上极冷、政治上极热的两极化倾向。二是经世致用的学风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湖南人急功近利,缺乏对人的终极关怀,以及过于强调经验的作用,忽视了理论的建构。三是湖南人易走极端,保守与激进并存。四是湖湘文化中的“楚材晋用”现象较为突出。他还指出,湖湘文化的缺陷当然还远不止上述四个方面。例如湖南人缺乏大局意识,有时窝里斗;不合群,团结精神差;性格急躁,气太盛,不能虚衷受益;不善于纳言和向他人求教;也不善于包装和推销自己等等。

二、湖湘文化在转型时期的弱化

关于湖湘文化在市场经济下的处境,很多人有着自己的看法。如有些人认为,在市场经济下,在经济方面走在前面的是“北上广”等省市,湖南在这方面已经“落伍了”。进而还有人调侃说,如今政治局常委里面没有湖南人,而且湖南省的一把手也是“空降”的,国母都成了山东的了,由此看来,现在的湖南在政治上也“落伍了”。但是也有人反驳道,湖南经济发展落后,是国家政策导向的结果。谁都知道,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首先开放东部沿海城市、设经济特区,随后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最后才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南恰巧就是中部的重镇之一。经济上的落后也就是自然的事儿了。再者,政治局常委里面没有湖南人,这正是我国政治越来越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湖南人霸得蛮,喜欢内斗,这样的性格对我国如今的政治是不利的。要说如今湖南省的一把手都是“空降”的,那是当前湖南的发展需要那些视野与眼界更加开阔的一把手来主政,从而更好地推动湖南的经济发展。综合上述观点以及湖湘文化的现状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如今的湖湘文化的确呈现了一种弱化的格局。主要表现在:(1)政治上,缺乏政治家、战略家。(2)经济落后且发展缓慢。(3)思想文化上,缺少与时俱进的思想大师。

三、湖湘文化在转型时期弱化的原因分析

1.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性。如今,以经贸交往扩张为载体的全球化强势席卷了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一方面,全球交往需要寻求共同的价值规范和行为规则才得以可能。另一方面,如同海德格尔所说,“商业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平整化的趋势”。商业资本逐利而居,无孔不入,商品消费早已跳出本地,遍布全球。商品本身负载着文化内涵,商业的输出裹挟着文化的输出。例如美国好莱坞式电影往往带有个人英雄主义气质,代表正义的主人公永远不会死;还如,Coca-cola、Gangnam style等都包含着不同的文化理念。

2.湖湘文化是一种治世文化,而不是一种致富文化。如今,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经济的发展成为人们评价某一区域发展现状的主要标准。而从湖湘文化的渊源上来说,湖湘文化并非致富文化。诸如湘学大师屈原、周敦颐、朱熹以及后来的曾国藩、王船山等人,他们的学说大部分是治世儒学,例如朱熹的理学强化了三纲五常,为封建王朝所用;曾国藩的著书立说更是充满了修身养性、忠君爱国、内圣外王的思想。与注重经济和学术的江浙文化相比,湖湘文化更多着眼于治世和军事。而且,我们还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近代湖湘人物志在谋国而非谋一隅。如近代以来的如、黄兴等湖湘人物胸中运筹的是中华大地,他们发迹和事业兴隆的地方并非在湖南。这些历史人物是将整个国家的救亡图存视为自己的使命,因而,近代以来的湖湘人物对于湖南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

3.湖湘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而非草根文化。如今,湖南卫视以娱乐化著称。对此,不少人认为,这并不能代表湖湘文化的内核。而有些人则认为湖南卫视打造的娱乐节目与湖湘文化不是一个层次、一个体系的。因为从湖湘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湖湘文化是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的,实际上这种文化与我们普通大众是脱节的。而如今的湖南卫视打造的娱乐节目正是一种草根文化,一方面,像《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是歌手》等节目,它们都是展示自我的很好平台,我们社会中的草根正是凭借这样的一个个平台不断走向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这也代表着话语权的向下转移。以前评价各种才艺的好坏、优劣只取决于少数精英,他们的话语其这决定性的作用,而如今评判的很大一部分话语权交给了我们普通大众。

四、在转型时期发扬湖湘文化、加快湖南发展

1.挖掘湖湘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成分。就像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揭示的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一样,我们也应该认真反思湖湘文化中是否存在推动湖南经济发展的成分。应该说,在湖湘文化中是存在这样的成分的。如刘厚见(2012)认为,湖湘文化所蕴含的优良品质对于塑造湘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是湘商应有的爱国精神;“坚韧执著、百折不挠”是湘商应有的进取精神;“革故鼎新、敢为人先”是湘商应有的创新精神;“格物致知、经世致用”是湘商应有的实干精神;“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是湘商应有的开放精神。

2.培养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湖湘文化。湖湘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从来都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义经世致用的精神。传统对经世致用的理解一般为 “通晓世事,勇于担当”。但在现代视域下,应郑重思考经谁的世,致谁的用?我们应该赋予湖南经世致用以“经略世界,致我所用”的新精神,要结合湖南本身的地域优势,争取国家层面足够的支持,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形成经世致用的新高潮。这样将本土优势和外来资源有效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文化优势与外部资源的发酵力量。只有如此,才能满足人们对湖湘文化促湘经济发展的祈愿。

3.文化自觉,重塑精英文化,打造湖湘精品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文化的自觉恰恰是抵御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湖湘文化的自觉,对“何为湖湘文化?”这一核心问题做出更为准确、科学的回答。进而在加快湖湘草根文化发展的同时,与时俱进,重视对本地、本土文化的开掘(鲁佑文,2003),重构湖湘精英文化,打造湖湘精品文化产业,培养与时俱进的思想大师,从而让湖湘文化发扬光大。(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参考文献

[1]万里. 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影响下的精英人物[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雷国珍. 湖湘文化及其现代意义[J]. 新湘评论,2008,(4).

[3]饶怀民. 近代湖湘文化的源流、结构及其特征[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1).

[4]朱汉民. 湖湘文化的基本要素与特征[J]. 湖湘论坛,2000,(5).

[5]唐浩明. 湖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J]. 求索,2004,(12).

[6]陶海洋. 也谈湖湘文化的基本内核[J]. 船山学刊,2005,(3).

[7]何满宗. 湖湘文化新论[J]. 艺海,2009,(8).

[8]江凌. 试论近代湖湘文化的基本特质及其文化精神[J]. 湖南社会科学,2011,(6).

[9]刘云波. 论近代湖湘文化的三大核心精神[J]. 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2).

[10]周秋光. 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及其缺陷[J]. 船山学刊,2001,(4).

湖湘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湖湘文化;地域民族音乐;地域文化;立法

湖湘文化是极富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是良性互动、一脉相承的关系,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域文化发展的繁荣,推动了湘湖文化产业发展,对于音乐发展、文化传承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从根本上为地域文化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条件,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一、湖湘文化和地域民族音乐的主要内容

1、湖湘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湖湘文化已经成为了地域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符号。湖湘文化是特定地域美术、音乐、体育、戏剧、舞蹈、文学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结合体,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湖湘文化的繁荣性和丰富性。在历史发展中,湖湘文化孕育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比如、张拭、王船山、曾国藩、谭嗣同、杨昌济、屈原等,从而在教育上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秉承“兼容并蓄”的文化情怀,湖湘文化在民俗民风、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发展中都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总而言之,湖湘文化孕育出了别具特色的地域文明,对于文化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2、湖湘地域民族音乐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湖湘地域民族音乐博采众长、不断创新,在新时期发展中具有勃勃生机和顽强的生命力,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地域音乐文化形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湖湘地域民族音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内涵,从民族文化中提出有价值的元素和材料作为地域民族音乐的主要内容,提升了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之间的关联性和内在联系,从而不断地培育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根本上提升了地域民族音乐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的关系分析

1、湖湘文化为地域民族音乐发展提供了素材和源泉

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统一的关系,两者共同为地域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而不断推动文化的进步和传承。首先,湖湘文化内容繁多,有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瀚如沿海的文化典籍、古典浓厚的音乐艺术、深沉浑厚的宗教文化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地域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正是由于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为地域民族音乐发展提供了新的着力点,从而为地域民族音乐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素材。其次,对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来说,音乐创作大多从生产生活、、地域文化、文化娱乐、民风民俗等方面来进行取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湖湘文化对地域音乐形成的重要性。

2、地域民族音乐促进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地域民族音乐是湘湖文化内容的集中反映,它从湖湘文化本身取材,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传承和筛选,从而选择出能够反映地域民族音乐核心和主题的音乐体裁和内容,从而实现地域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与此同时,地域民族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于湖湘文化本身的传送,实现了湖湘文化本身与时代的有效融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地域民族音乐促进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从根本上保证了湖湘文化与时代的融合和交汇,从而实现了时展的进步。

3、湖湘文化与地域音乐的融合加速新型湖湘文化的构建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发展来说,它都是动态的、互动的,并展现出与时代的融合度和适应性。可以说,湖湘文化与地域音乐的互相融合,让湖湘文化本身更加具有时代性,从而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而地域音乐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代元素更好地结合,为地域音乐本身发展注入了新鲜的元素和活力。从本质上讲,随着文化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湖湘文化与地域音乐的融合在根本上加速了新型湖湘文化的构建,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文化本身的传承。

三、新时期如何更好促进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传承

1、进一步加强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的联系

在新时期,要想更好地促进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传承,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之间的联系,不断地突出湖湘地域性、民俗性等文化特性,以此来更好地实现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的发展。善于辨别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苗族音乐、土家族音乐、侗族音乐、瑶族音乐等诸多民族音乐中找到湖湘文化的影子和内容,从而来更好地对湖湘文化进行有效地分析,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加强两者的互动性。

2、与时俱进,实现湖湘文化的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实现湖湘文化的不断创新,推进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之间的有效传承。特别是随着文化产业化进程的逐渐推进,必须要树立全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湖湘文化发展管理模式、不断地实现有效的湖湘文化整合和创新,从而来不断地繁荣湖湘文化内涵,强化社会大众的湖湘文化认同,从而来培育民族自信心,实现湖湘文化时代化发展,以此来为地域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不断加强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

不断加强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开辟民族音乐发展实践路径,从而来推动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的创新和实践,以此来不断实现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具体到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专业课程调整和整合、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挖掘、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民间艺术家的培养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实践,从而来从根本上实现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的共同繁荣。

4、通过立法实现地方民族音乐资源的挖掘和保护

通过立法来实现地方民族音乐资源的挖掘和保护,不断推动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的共同进步。首先,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进行地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从而来实现对于民族音乐资源的有效保护,这对于地方民族音乐发展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其次,对于地域民族文化和地域民族音乐发展而言,应该结合时代文化产业化发展潮流,制定相应的文化产业化、民族音乐产业化发展规划,以法律的形式来督促其实践,开创民族文化新局面。

三、结语:

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湖湘文化为地域民族音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和素材,同时地域民族音乐促进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两者之间的发展和进步共同促进了新型湖湘文化的构建,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着力点。在新时期要想更好地促进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之间的传承,需要进一步稳固两者关系、实现湖湘文化的不断创新、加强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通过立法实现地方民族音乐资源的挖掘和保护,从而让这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不断实现。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YBA16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熊晓辉.湖湘文化与地方民族音乐关系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4,03:100-106.

[2]王月明.论湖湘地域文化与本土戏曲音乐的艺术特色[J].长沙大学学报,2014,04:9-10.

[3]王桂芹.从地域文化角度探究地方高校民族民间音乐创新教育——兼及白诚仁民族音乐作品进课堂问题[J].艺术探索,2009,03:86-87+168.

[4]熊晓辉.土家族民间音乐艺术对湖湘文化的影响[J].铜仁学院学报,2013,02:7-13.

湖湘文化范文第5篇

湖湘文化精髓与现代设计的对接

近年来对湖湘文化研究的学者很多,对湖湘文化精髓概括也众说风云,笔者对于公认的几种说法经行分析研究,综合得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是湖湘文化精髓,这些湖湘文化精髓思想在文化个体身上打下的文化烙印已内化为湖湘人民的一种人格特征和心理积淀,应该贯彻、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本段主要探讨他们在现代设计当中的运用与对接。例如,“心忧天下”与园林设计的对接。在今天,低碳设计的理念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与认同,是21世纪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这既是对设计师“心忧天下”的高度责任感的拷问,也是时展对于设计的必然产物。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具备责任感。在设计中必须要首先考虑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劲量避免或者减少使用带有毒副作用的设计材料等;其次,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用材,使用可再生能源;另外,注重设计的生态性,尊重自然,避免因设计不当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心忧天下”与园林设计的对接还体现在“循环设计与组合设计”(或称可持续设计)的观念中。与20世纪50年代鼓励消费,计划行废止相反循环设计与组合设计旨在节约能源。人们对地球上日益减少的原材料的担忧和用完即弃产生无法消除的垃圾的担忧。道德感已成为新时代对设计师的一项重要要求。“心忧天下”的设计师们尽量限制在设计中使用大量材料,且尽量采用容易被回收的材料进行设计。

湖湘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设计的对接

设计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是避免设计内容空心化的保证。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元素是设计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湖湘文化的精神文化是看不见的、内在的东西,要将湖湘文化作为一种视觉元素传达给受众,我们就必须寻找其典型的,可视的语言作为一种视觉载体。我们可以研究湖湘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部分,发掘其中的形体、纹样、线条、颜色等形式符号,用以作为现代设计中的造型元素,将湖湘文化加以继承和创新。例如湖湘建筑园林设计中代表作“岳麓书院”。由于“岳麓书院”承载了湖湘文化,是湖湘文化的象征,所以很多设计作品中都喜欢用岳麓书院来表现湖南,诠释湖湘文化。如何继承湖湘文化传统来适应现代园林设计呢?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说过:“照搬过去建筑语言自然是复古,如果我们对一种语言用一种方法进行抽象、提高和再创作,就不是复古而是尖端。”优秀的设计不是对传统简单的模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炼提高的作品。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湖南的民俗中寻找灵感如:湖南皮影戏、长沙“木脑壳”、湘绣、风筝、长沙花鼓戏、花鼓灯、以及考古马王堆汉墓中的帛画等。湖湘文化中造型元素例如: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湖南摊文化、金石书画。湖湘文化中材质元素例如:湖湘陶瓷、青铜器、出土简帛等,都是我们可以用来诠释“湖湘文化”很好的园林景观素材。

总结

相关期刊更多

湖湘论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湘三农论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湖北气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