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推广工作试用期总结

推广工作试用期总结

推广工作试用期总结

推广工作试用期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政策试验;试点;政策过程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6-0086-04

一、问题的提出

政策试验,是中国政策过程中所特有的一种政策测试与创新机制,其具体类型包括各种形式的试点项目、试验区等。中国所推行的任何一项较为重大的政策,大都要经过试验阶段,它集中表现了中国政策过程的慎重性特点。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一系列关键性政策的施行过程中,进行“政策试验”基本已成为必经环节,几乎达到了“每改必试”。产生于“政策试验”实践中的“试点”、“典型试验”、“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等亦成为理解中国政策过程特殊性的关键术语。

作为一种极具实用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工具,“政策试验”在中国多个方面改革实践中的普遍应用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相对于“政策试验”所被运用的广泛性而言,基于这一主题的学术研究却未及时跟进。在有关于这种政策试验方法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起作用的等问题上,迄今为止一直缺乏明确的规范性梳理和学理性解释。中国丰富而独特的政策试验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匮乏之间形成了明显反差。

只有具有民族性的东西,才能具有国际性。作为在中国“土生土长”起来的一种独特政策实践,“政策试验”的存在使得中国政策过程的经验事实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对应实践,亦不同于政策过程研究中的一般理论性规定,再加上它所存在的长期性和重要性,有必要对其加以系统分析和研究。这既是为牢牢抓住中国公共政策学研究领域殊命题的需要,亦是加强对中国特色政策实践的理论回应、从而与国际学术界形成有效对话的能动性作为。

二、“政策试验”的历史脉络

中国以试验为重要特征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在对理政经验进行不断总结和升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政策试验”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实践中的主动探索。在经历了各个历史阶段的不断洗礼之后,“政策试验”自改革开放以来开始被大规模地运用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成为了深深根植于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关键性机制。

(一)革命时期的探索

“政策试验”发轫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的方法探索与经验积累。在工作初期,中央在开展运动的具体做法方面还未形成统一意见,更无现成经验可循,同时各个革命根据地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情况差别颇大。在这一形势下,只能依靠各地党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领导农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为全局性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

早在1928年,同志在井冈山、邓子恢同志在闽西就分别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的初步试验,这些探索性试验为后来党的土地政策提供了最初的实践经验。随着试验数量的不断积累,至瑞金时期,我党已经初步摸索出一整套开展各种政策实施试验的工作流程:首先,对不同地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挑选出具备开展试验条件的若干地点;其次,派遣由骨干组成的工作组到挑选出来的各个地区,在这些范围比较小的地点试验新的措施;再次,定期向上级汇报试验工作进展,同时通过改革实践来培养当地积极分子和潜在的新干部,并组织其他地方的干部和群众到这个示范点来参观;最后,迎接上级下派调查组对试验成果的检验,推广经上级确认的有益于党的方针政策的做法,把示范点的干部和积极分子分派到新的试验地区。当时,在试验过程中涌现出的一系列典型示范地区,如“苏区模范乡”、“模范兴国”等,对其他地区的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积极的示范作用。中央开始将“积极试点”、“典型示范”作为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注重通过个别的示范效应来推动全局工作,多次强调“先进的地方应该更加前进,落后的地方应该赶上先进的地方”。[1]

产生于实践中的“政策试验”工作模式,因其显著的积极效应而开始被应用于党的其他工作领域。这主要是由于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特殊环境下,中央难以对各根据地的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同时很多工作确实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于是在考虑到不同地区多样性的基础上,中央鼓励各地党组织为应对一些新的问题而探索各种新的做法,希望能够从中创造出有益的经验并且推广到其他地区。到了延安时期,“政策试验”被正式确认为由“典型试验”和“由点到面”所构成的党的一种领导和工作方法。同志在关于领导工作方法的一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2]“我们应当坚决采用逐步推广的方法,不用普遍动手的方法。逐步推广的运动,看来很慢,其实是快;普遍动手的方法,看来是快,其实是慢”。[3]“不要全面动手,而应选择强的干部在若干地点先做,取得经验,逐步推广,波浪式地向前发展”。[4]在这一时期,通过先行“试点”、渐次“推广”来确立新的制度规章已经成为普遍性的手段,不同地区、不同党支部之间甚至还开展了“试点”工作比赛。至此,“政策试验”由特定领域的工作经验升华为一种普适性较强的工作方法。

(二)新中国前期的经验得失

新中国成立后,“政策试验”工作方法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被我党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多项议程中。而随着试验数量不断增加、试验类型不断丰富、试验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对“政策试验”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开始有了一些规范化、系统性的思考。

为了使“政策试验”这一工作方法能够更快地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中国共产党首先对“政策试验”的价值、原则以及其他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形成提纲式的文件,以便于“政策试验”思想及方法的传播。1953年10月出版的一份干部学习理论刊物将“政策试验”的价值总结为:其一,进行“试点”可以减少执行不熟悉政策时的“盲目性”,给干部群众提供观摩和学习新政策的机会;其二,先行在小范围内尝试新的政策和制度,使地方群众参与到试验中来,可以赢得群众对新政策的支持;其三,在执行新政策时预先进行“试点”,有助于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此外,成功进行一项“政策试验”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原则:一是要掌握好进行试验的时机并做好充分准备,仓促试点很可能会导致失败;二是要挑选各方面条件都适宜的地区,在具备一定典型性的地方得出来的经验才能够对其他地区形成有效指导;三是试验工作中所配备的干部和积极分子的能力要强;四是要实事求是地总结试点工作,这样才可能提取出可供推广的经验。[5]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1963年9月2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专门发表社论,对“政策试验”进行了第一次全方位的系统总结,涉及到“政策试验”的内涵、“政策试验”在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异同、开展“政策试验”的策略性与科学性等方面。[6]应该说,这些梳理和总结对现在的“政策试验”而言仍具有显著的适用性。

然而到了“”期间,由于党和政府的正常工作受到极大干扰,相应地这一时期的“政策试验”也严重变质。“政策试验”的真实性、代表性难以得到保障。为了使试验结果能够“符合”预期目标,当时普遍对试点对象搞特殊化,不恰当地对试点地区赋以各种特殊条件,从而影响到试验的真实效果,而这又进一步影响到后期推广这些试验成果的成功率。同时,原来各地根据自身现实情况来辩证借鉴先进典型的学习模式,变成了盲目地学习样板、不顾实际照搬一切。这些无疑都使政策试验方法失去了应有的积极意义,“政策试验”的科学内涵已基本丧失殆尽。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广泛推行

改革开放伊始,“政策试验”作为对“实事求是”的一种操作化工具,开始被恢复应用于改革实践中,并一步步发展壮大。邓小平同志对通过试验来推动相关改革予以充分肯定:“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试验中间会出现各种矛盾,我们要及时发现和克服这些矛盾。这样我们才能进步得比较快”。[7]陈云同志也强调过:“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8]万里同志则进一步提出:“我们党长期倡导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方法,‘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领导方法,抓典型、搞试验、调查研究、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决策方法,至今仍然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宝贵财富”。[9]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更是把强调“试验”写入了《中国共产程》: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依据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与“政策试验”理论地位不断提升相一致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试验的类型也在愈加多样化,这具体表现为先后成立的各种特区、新区、开发开放区、专门性试验区、综合性改革配套试验区,以及内容越来越丰富的各种试点项目。同时,有鉴于“政策试验”相关工作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初期就设立了负责此项任务的相关机构,并延续至今。例如成立于1982年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就被赋予了四项任务:理论创新、设计总体方案、协调各方利益、组织“试点”。随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在1988年还单独设置了综合规划和试点司,以专门负责对中央各个部门和地方经济改革试点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03年成立后,其内设机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的主要职责之一也包括有组织指导专项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和改革试验区工作,同时还沿袭惯例设立了一个专项部门——改革试点指导处。

正如裴宜理(Elizabeth J.Perry)所言,中国革命传统中的某些因素实际上推动了市场经济改革令人瞩目的成功。[10]尽管“政策试验”方法论诞生于特殊的革命年代,但经过长期实践的磨炼和证明,它已得到广泛认可,能够得以作为一项优良的传统和成功的经验而被广泛运用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作为在中国政策过程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政策试验”使得中国的制度转轨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又不失其创新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验,亦是从中微观角度来认知转型中国的重要研究标识。

三、对“政策试验”的逻辑审视

(一)“要素整合”:“政策试验”的存在逻辑

“政策试验”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于中国政策过程中,是由于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在制度探索方面选择了一种“要素整合”模式,而“政策试验”就是实现“要素整合”的基础性方法论工具。

中国以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对于如何推动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中国共产党本着对人民、国家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在综合考虑了方方面面的因素之后,慎重地选择了一条稳健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道路,强调在实践摸索中逐渐进步而不是“一步到位”。在决策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实践传统、转型战略中所秉承的渐进主义、各地方各部门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具有天然或后天造成的差别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未盲目照搬来自域外的现成方案,而是将自身长期积累下来的方法论工具创造性地运用于转型实践中,通过来自现实检验的不断反馈来追求制度变迁和创新。

虽然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历程没有采用“一揽子方案”,但也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仅仅是一味重视实践经验而不看重理论指导。实际上中国的各种改革也是在一定规则的指导下启动并进行的,只是它并不是某一具体的理论或学说,而是在“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来不断地对各种要素进行有效整合,致力于将传统经验与现代方法、外来方案与本土实践、理论设计与实际探索中可以为我所用的积极成分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素整合”是中国的体制转型在制度探索方面的根本性特征。

“政策试验”,就是作为实现“要素整合”的基础性方法论工具而存在的,致力于实现“要素整合”的过程主要就是不断进行政策试验和探索的过程。这是对“政策试验”的基本定位。“政策试验”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改革方式和手段,它更是中国制度转型中所运用的一种“大方法论”。通过多样化的试验类型和方法,既可以对各种新旧、内外制度要素进行具体的实践性操作,观察这些制度要素在现实中运行的效果,以决定其是否能够为我所用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也可以在局部地区和领域内,就某些特定的改革议题先行开展改革探索和制度创新,挖掘和开拓其他新的制度要素。这既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掌控转型进程和规避风险上极为审慎的一面,同时它也是中国政府在决策和施政活动中能动性、灵活性的集中体现。

(二)“吸纳—扩散”:“政策试验”的过程逻辑

进行“政策试验”的目的不在于试验本身,关键是要将从试验中得来的成果应用到更大乃至全国性的范围中。“政策试验”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试验对象不断推进政策创新以及成功的政策创新不断在全国进行推广的历程。基于此,笔者将通过“政策试验”来推动制度变迁的过程归纳为一个“吸纳—扩散”(Adoption-Diffusion Model)的变化轨迹。分散式试验所形成的政策选项首先需要被自下而上地“吸纳”进入政策议程,其后它又是从局部逐渐地“扩散”到整体中。

“吸纳—扩散”式的制度变迁过程具体可分为如下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中央(上级)对地方(下级)经验的“吸纳”。在形成于地方(下级)分散试验中的政策实践发展为更大范围甚至全局性的正式制度过程中,首先必须获得中央(上级)的认可,若干个政策选项只有被中央(上级)所“吸纳”,才能进入议程设置,即通常所说的“先进典型”、“典型示范”。通过地方(下级)分散试验和中央(上级)吸纳相结合,使局部经验有选择性地被整合进入全局性的政策中。在吸纳的方式上,既有自下而上逐级递进的,也有跨层级跳跃式进展的。

第二个阶段是将吸收而来的地方经验进行“扩散”式的推广。对于来自局部试验的政策方案,通常不会一蹴而就地全面铺开,而是采用“扩散”式的方法来推行,对旧有政策进行逐步替换和更新,常说的“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就是对这一阶段及其方式的形象说法。这既是出于稳健和谨慎的考虑,同时也是渐进式“要素整合”策略的内在要求。另外,试验设计者在扩散过程中还会一直密切关注政策施行的实际效果,不断反复吸纳和整合产生于政策推广过程中的经验得失,对原有方案进行不断的修正和调整,评估政策实施的效果以决定扩散的速度和广度,甚至还可以中止推广过程。因此,“吸纳—扩散”的制度变迁过程并未完全遵循线性的发展轨迹,在其间还存在着复杂的往复循环和互动。

(三)三个层面联动:“政策试验”的演化逻辑

未来改革时期内“要素整合”所发生的新变化,会使得“政策试验”的具体内容及类型发生相应的改变。未来时期的“政策试验”将越来越强调总体设计、间接指导与自发探索之间的相互补充和配合,从宏观、中观、微观这三个层面系统推进。

目前,中国的经济社会转型进程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具体表现为部分领域的改革逐渐步入成熟期,部分领域的改革开始进入开拓期,同时改革的复杂性、关联性越来越突出。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会使得“要素整合”的制度探索模式产生相应的变化和分化。这些变动所产生的综合性作用将会共同影响到“政策试验”的内容及类型。这具体表现为:在较为成熟的改革领域,“政策试验”应越来越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规范性,加强对试验的系统设计;而对于正步入开拓期的改革领域及事项方面,单一性和自发式的“政策试验”仍要居于主导地位。

经过较长时期的探索和积累,目前中国部分领域的改革已经进入到成熟期和总结期,制度建设以及相应的“政策试验”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磨炼后日臻成熟,并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办法。同时,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向着纵深前行,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日益显现,牵涉面越发广泛,开展单一性的改革试验已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对试验类型及方法进行相应的调适。因此现在既有必要、也有条件和能力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安排,明确改革的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将整个改革战略分化设置为更为细化的多个试验项目,在进行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分别开展重点突破,然后再重新进行整合。“政策试验”的整体性、综合性、规范性程度将越来越明显。它表现在试验类型上就是:提升试验区的“体量”、加强对具体“试点”的统筹。近年来不断设立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2010年7月29日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公布的10个改革试点,即是对这一发展趋向的证明。

当然,强调对“政策试验”进行总体规划并不等于忽视甚至放弃单一式分散试验的方式。随着改革议程的不断更新,对于那些新近启动的改革还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缺乏成熟的想法,事实上难以进行总体规划,开展少量的单一性“政策试验”仍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总而言之,在对“政策试验”这一重要方法论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要避免泛泛的一概而论,既要强调总体规划,也要注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改革积极性,尊重首创精神。

综合起来,笔者认为未来应从宏观、中观、微观这三个层面系统推进“政策试验”:一是涉及重大标准、重要制度改革的试验,以及复杂、敏感、系统性强的改革,由中央层面直接进行统筹谋划,在做好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统一组织实施;二是对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试验,由省级人民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在中央指导下开展相应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总结推广;三是各地尤其是基层结合自身实际,根据总体要求,自行组织改革试验。

参考文献:

[1].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0.

[2].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7.

[3].文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8.

[4].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84.

[5]刘子久.论试点[J].学习,1953,(10).

[6]人民日报社论.典型试验是一个科学的方法[N].人民日报,1963-9-20.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20)[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0.

[8]陈云.陈云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9.

推广工作试用期总结范文第2篇

全县“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试点工作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至10月底结束,时间6个月左右,原则分为调查研究、组织实施和总结评比三个阶段。

(一)调查研究阶段:5月下旬开始至6月上旬结束,时间半个月左右。主要抓好两项工作:

1、深入调查研究。各镇党委组织专门的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调研小组,深入农村、社区广泛开展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电话咨询等形式,宣传中央关于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部署,全面了解掌握本地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实施“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奠定基础。

2、制定 4、进行满意度测评。在试点工作基本结束后,要组织基层党员群众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对群众满意度不高的要进行补课,限期整改。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党委要高度重视“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试点工作,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县上成立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为组长的“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各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抽调人员加强工作力量,及时划拨一定工作经费,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各镇党委主要领导要关心重视试点工作,党委书记要亲自抓,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督促指导。要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普遍督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及时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发现并

推广工作试用期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杂交水稻;晚稻;品种鉴定

中图分类号:S51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91-2

1 试验概况

1.1 参试组合有22个,其中2个为对照

1.1.1 中早熟组合有 香丰优319、广优2155、五丰优9802、汕优82(CK)、五丰优T025、天优766、丰源优299、五丰优2168、全优766、佳优36、赣源优7138共11个组合。

1.1.2 中迟熟组合有 科优769、福龙两优3381、天优9802、吉优628、谷优3207、Q优8号、广优2643、金优27、汕优122(CK)、龙两优76、深优772共11个组合。

1.2 试验田概况。

试验田位于大柘镇墩背村下田心A、B两块田,面积各1亩,土壤属中壤土,无遮荫,无禽畜为害,排灌方便。

1.3 田间试验设计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设三次重复。中早熟组合安排在A田块,共33个小区,中迟熟组合安排在B田块,共33个小区,小区规格6.67m×2m,小区面积为0.02亩,区间间区20cm,插植规格为6寸×4寸,即小区植560棵(16株×35行)。根据方案进行实施,严格做好浸种催芽,整理秧地等播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移栽时完全按随机排列,在各个生育期对22个品种的生长表现、农艺性状,认真做好田间调查记录,做到及时准确,各项调查按取样原则,做到取样有代表性,记录详细。认真做好室内考种工作,统计好各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

2 栽培管理工作

2.1 育好秧苗

采用大田育秧,于7月14日播种,8月4日移植,大部分秧苗有分蘖。

2.2 平整大田

采用机耕平整,做到精细整地,结合施用有机肥,达到平、匀、烂的要求。

2.3 肥水管理工作

大田基肥亩施用牧禾肥20kg,第一次追肥在移栽后5d,亩施牧禾肥15kg,并结合施用除草剂撒施。第二次追肥在移栽后10d,亩施牧禾肥15kg,碳铵12.5kg,同时做好试验田的水份管理工作,结合当地生产水平进行管理。

2.4 虫害防治

根据试验田“只防虫不防病”的原则,抓好了三化螟、卷叶虫、稻飞虱的防治工作,破口期亩用赣农80g+毒死蜱25g对水60kg,齐穗期再喷药一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结果分析

3.1.1 中早熟组合 11个参试品种(含CK)平均亩产量介于440.00kg-568.33kg之间,亩产量高低相差128.33kg,相差较大。其中香丰优319、广优2155、五丰优9802三个组合比汕优82(CK)增产,比增0.659-12.540%,五丰优T025、天优766、丰源优299三个组合比CK减产,减幅在3%以内。五丰优2168、全优766、佳优36、赣源优7138比CK减产3.301-12.871%,中早熟组合品种差别显著,(见表1)。

表1 中早熟组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性

3.1.2 中迟熟组合 11个参试组合(含CK)平均亩产量介于374.57-489.17kg之间,亩产量高低相差114.60kg,相差较大,其中科优769、福龙两优3381、天优9802、吉优628、谷优3207、Q优8号、广优2643、金优27八个组合比汕优122(CK)增产,比增2.749-15.324%,龙两优76比CK减产0.589%,减产不明显。深优772比CK减产11.693%,减幅较大。中迟熟组合品种差别显著,(见表2)。

3.2 生育期比较分析

3.2.1 中早熟组合 11个组合生育期在100-112d之间,其中丰源优299、五丰优2168二个组合熟期与汕优82(CK)相差6d,其他组合相差不超过5d。

3.2.2 中迟熟组合 11个组合生育期在103-114d之间,其中吉优628、深优772二个组合熟期与汕优122(CK)相差超过5d,其他组合相差不超过5d。

3.3 品种抗逆性分析

据田间调查,22个参试组合均较抗病,白叶枯病无发生,叶瘟发生少,纹枯病有少量发生。耐寒性中等,抗倒性强。

3.4 主要品种述评

3.4.1 香丰优319 该组合亩产568.33kg,居中早组第一,比CK增产12.540%,田间表现为生长势强,分蘖力强,穗大粒多,后期熟色好,千粒重28.2g,居中上。本组合适合当地推广种植。

3.4.2 广优2155 该组合亩产539.17kg,居中早组第二,比CK增产6.766%,田间长势好,抗病、株型好,棵高为125.1cm,居本组第一。千粒重31.8g,居本组第一。适合当地推广种植。

3.4.3 五丰优9802 该组合亩产508.33kg,居中早组第三,比CK增产0.659%,田间长势好株型适中,千粒重中等,适合当地推广种植。

3.4.4 五丰优T025 该组合亩产503.33kg,居中早组第五,田间长势好,株型好,穗大粒多,总粒数及实粒数均居本组第一,结实率中上,成穗率偏低,建议复试后推广种植。

3.4.5 科优769 该组合亩产489.17kg,居中早组第一,比CK增产15.324%。田间长势好,穗大粒多,千粒重中等,总粒数及实粒数均居本组第一,适合当地推广种植。

3.4.6 福龙两优3381 该组合亩产471.67kg,居中迟组第二,比CK增产11.198%,株型好,千粒重中上,抗病。田间长势良好。适合当地推广种植。

3.4.7 天优9802 该组合亩产466.67kg,居中迟组第三,比CK增产10.020%,穗大粒多,结实率中等,抗病。适合当地推广种植。

推广工作试用期总结范文第4篇

一、20*年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20*年,市语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语委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省实施办法为主线,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努力建立适合*实际的语言文字工作机制,不断巩固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水平,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服务建设“全域*”做出了一定贡献。现将全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依法行政,整体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格局。

20*年,我市继续加大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国家语委“一个目标、两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四项任务”的工作新思路。各语委成员单位、区(市)县继续巩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语言文字工作格局,以原有工作机制为基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工作机构和各项工作制度。市普测中心新增了*职业技术学院为*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点;市商务局、市体育局、*县、*县、*市等部门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语委成员单位。

(二)加强协调,齐抓共管,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机制逐步形成。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它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涉及面十分广泛。20*年,在市语委的统筹协调下,我市各地区、各行业找准结合点,卓成有效地开展了各俱特色的语言文字工作。

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结合民生目标与本行业实际,对市属公园各种路标牌、横匾、公园门票、商品物价标签等标识牌的用字进行了清理与规范;市新闻出版局加强对《*日报》、《*商报》、《*晚报》等纸质媒体的审读工作,把好语言文字质量关,编发了工作简报《严把报纸编排质量关,减少语言文字失误率》(《新闻出版审读》第2期),要求各平面媒体编辑要进一步规范用语;市电台推出了“国学大讲堂”栏目,邀请国学名师,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经典篇目,共播出了8期专题节目;市商务局制定了《*市商务系统20*年语言文字推进计划》,与全市商务系统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市公安局将语言文字工作与公安队伍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公安中心工作服务;市工商局充分利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契机,在城管、交通等部门的配合下,在城区主要街道、大型商场、车站等地开展为期6个月的户外商业广告整治,发现有错别字、生僻字、自造字等不规范用字,及时予以纠正,对违反《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规规定的广告,按有关广告管理法规予以处理。

(三)重在建设,创新载体,营造规范用语用字良好的社会氛围。

1.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成绩斐然。6月,市语委组织开展了“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市分赛区选拔赛”。本次大赛以“书写经典,传承文明”为主题,以推行规范汉字为宗旨,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提高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和书法艺术。书法大赛自开展以来,各区(县)市语委高度重视、广泛宣传、认真组织;各中小学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比赛设置小学一组、小学二组、中学组、高中组、大学组五个组别,每个组别又分硬笔和软笔。全市共几百所学校,76万多人次参加了此次比赛。成华区、青羊区、武侯区等区(市)县,还将开展此项活动与语言文字示学校创建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初赛,市语委办共收到1500余件参赛作品,其中硬笔1100余件,软笔400余件。经书法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个人一等奖67名,二等奖138名,三等奖211名及优秀组织奖24个。选送53件作品参加全省比赛,其中50件分获全省一、二、三等奖,市语委荣获全省优秀组织奖。

2.推普周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以宣传周为重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推广普通话,已经成为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常规工作。各地、各部门采取公益宣传广告、语文规范知识培训、演讲朗诵比赛、征文比赛、监督监测社会用字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推广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已经成为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品牌活动。

推普周期间,市语委向各语委成员单位、区(市)县发放了6000余份推普周宣传画,对市委办公厅、市总工会、市交委执法总队等单位举行了公益性普通话培训,收到良好效果。各地、各部门单位通过张贴宣传画,设立宣传咨询点、开设普通话培训班等多种方式,营造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市文化局结合文化工作实际,注重与其他常规工作的衔接和融合,努力发挥推普周的整合带动作用;市总工会先后组织了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测试、诗歌朗诵、演讲比赛、公文处理测评、书法比赛及获奖作品展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机关人员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意识和能力;市城市管理局开展了“*,我为您自豪-城管之歌”普通话演讲比赛;*区开展了系列“经典诵读进社区”活动;*市在鼓楼广场举行推普周启动仪式,向群众散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普倡议书》等推普周宣传资料5000余份;*县在*中心广场开展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万人签名活动。

3.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声有色。9-10月,按照国家语委、省语委有关精神,由市语委、市教育局、市文明办联合组织开展了“中华诵•20*经典诵读大赛”*赛区选拔赛。此项活动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以迎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设置公务员组、教师组、大学生组、综合组四个组别。自活动开展以来,各区(市)县、市语委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此次比赛,进行了精心策划和充分准备。市公安局、市体育局及各区(市)县语委办等100多个单位组织参赛。经过初选和决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及优秀组织奖13个,其中4名教师荣获全省一等奖,市语委还被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语委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四)诵读经典,传承文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构建和谐校园。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副市长、市语委主任傅勇林同志的亲自指导下,我市教育系统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试点工作,通过一年多来的研究与实践,“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建立机构、提供保障。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周光荣局长为组长的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各区(市)县及试点学校、幼儿园也成立了推进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专门的工作计划。组建了省市国学名师的专家团队,为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提供智力支持。

2.编写教材、走进课堂。以“潜移默化,扎实持久”为指导思想,制订并下发了《*市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实施纲要》。组织*师大专家学者编写了《*市国学经典诵读读本》。从20*年秋季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正式走进全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各类学校,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8月,举办了*市首期国学经典诵读指导教师培训班,培训了试点学校和二十个区县的200余名教师。

3.活动展示、持续发展。6-12月,市语委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精神文明办、市广播电视合举办了“*市少儿国学经典诵读大赛活动”。该项活动历时半年,以全市社区和校园为两大主阵地,全面覆盖20个区(市)县,上百个社区,数百所学校应声而起,参与人数上万人,影响极为深远。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15个及优秀组织奖20个。12月18日,“*市少儿中华经典诵读大赛颁奖晚会”在*电视台隆重举行,400多名演员共同演出了一场颁奖盛典特别节目,晚会还对此次大赛获奖单位、个人以及优秀组织单位进行了颁奖。

(五)以评促建,量化评估,促进全市语言文字工作纵深发展。

1.发挥学校的示范辐射带头作用。学校是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主要部门,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是推动全社会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发展重要抓手之一。20*年,*市*中路小学、*市*小学、*市*小学、*市*小学、*市*街小学得胜分校、*交通大学子弟小学、*示范幼儿园等7所学校通过了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的验收;*市天涯石小学、*市*小学、*市*实验小学被评为部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目前,我市已创建部级示范学校4所,省级示范学校6所,市级示范校48所。这些示范学校在当地有效地发挥了学校在语言文字工作中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

2.继续推动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11月,*市、*县分别通过了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达标验收。在创建过程中,两地坚持“以创促建、以评促改,重在过程、重在实效”的指导方针,以二类城市评估达标为契机,按照“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学校为基础,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的工作思路,结合本地区的中心工作,营造了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语言文字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促进两地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提高人民群众整体语言文字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阶段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基本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达到了“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新世纪初叶语言文字工作目标要求。目前,在主城区已经于20*年通过国家一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验收后,已有10个二、三圈城区市县通过了国家二类城市检查验收。

(六)严格管理,狠抓质量,稳妥开展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工作。

近年来,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社会各个行业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需求都有所增加。

推广工作试用期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对策;促进;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046-03

一、研究背景

我国对创新方法工作重视相对不够,自主创新成果不多,尤其在一些高端设备方面更显不足,这些与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我国将创新方法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来抓。2007年6月三位院士给总理写信,提出推动我国创新方法的工作建议;温总理于当年7月做出重要指示:“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开启我国创新方法工作的序幕。2007年,科技部批准了黑龙江、四川、江苏为国家首批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2008年4月,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协四部委联合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是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里程碑事件。在出台相关政策的同时,国家各部委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的设立工作,2009年,科技部批复广东、天津等成为第二批创新方法试点省市。

二、创新方法国内外研究

(一)国外有关研究

创新方法研究与推广目前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研发工程,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积极部署创新方法的研究推广工作,支持进行原创性、研发性的技术活动,逐渐形成一流的研究工程。有关创新方法的研究,国外学者相对起步较早,并出现系列经典理论。其中,20世纪40年代最著名的创新方法就是奥斯本发明的“智力激励法”(又称头脑风暴法)。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关创新方法的研究更注重创新方法的规律性,出现了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该方法源于前苏联科学家根里奇・阿奇舒勒1946年开始的研究工作,他通过分析世界上的发明专利,总结普遍规律,创建一种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技术创新的理论体系,并逐渐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创新方法。一些学者对TRIZ方法开展深入研究,探讨TRIZ内涵及实践运用等。Savranksy将TRIZ视为一个基于知识的用于解决创新性问题的方法集。随后TRIZ方法被应用到更加广泛的领域,在市场营销、金融、心理学、社会学与教育等方面均有涉及。

(二)国内有关研究

我国学者对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关创新方法内涵分析。芮延年认为创新方法主要基于创新思维(逻辑、形象、联想、幻想、直觉、灵感思维等)的研究,本质特征就是开拓性和创新性。皮成功认为创新方法是人们通过研究有关创造发明的过程,总结、提炼出人们在创造发明、科学研究或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方法和程序总称。二是有关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研究。刘朝刚等提出广东省创新方法工作四体系(组织、研究、推广和支撑体系)与四机制(激励、保障、协同和合作机制)的机制导图,并给出对策建议。鲁玮以TRIZ理论推广应用为例,研究安徽省技术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服务体系,并给出政府主导型、试点示范型和全面应用型推广模式。韩博总结近年来宁夏创新方法工作的成效与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构建应用推广体系等六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张国会分析北京中小企业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现状,构建创新方法应用模型,并进行实证验证。王爱峰分析创新方法推广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中的Living Lab模式,且论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三是研究综述与案例分析。徐峰以三星公司为例,分析了应用创新方法的主要经验:领导重视、方法整合、系统培训、组织保障、激励机制等。于东红探讨了江苏技术创新方法,总结江苏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做法。张爱琴运用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多视角评述了国内外创新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并提炼了创新方法研究的三个主要发展趋势及研究线索。

三、福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福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进程

自科技部有关意见以来,福建省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研究。2009年,福建省厦门市成为第二批创新方法试点省市;2012年“福建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建设”项目获得科技部批准;2013年“福建省创新方法基地建设与企业示范”通过科技部立项评审。2014年2月20日,福建省正式被列入国家创新方法网络分区培训第二批7个试点省份之一。目前,福建省科技厅成立创新方法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全省创新方法工作有序展开,其中网络培训福建区的具体工作由福建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等单位配合,星网锐捷等众多企业积极参与,着力推进创新方法走进课堂、进企业与转化应用;同时,科技厅发文组织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等骨干人员参加创新方法有关培训。

(二)福建科技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成果

借鉴其他省市区的经验,结合区域特色,福建积极推动创新方法工作,正在形成适合福建省情的创新方法工作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创新方法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和经济效益提升。

1.正在形成服务全省技术创新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福建省科技厅全面启动创新方法专项工作,以省级创新方法研究推广应用基地为载体,积极开设创新方法课程、普及培训和专题培训,建设省级创新方法研究推广应用基地3个,培育部级创新方法区域示范企业5家、省级创新方法试点企业73家,正在形成以基地为载体,面向企业、面向高校、面向科研院所,服务全省技术创新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提升了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工作效率。

2.搭建了良好的创新方法人才队伍结构。自实施创新方法培训以来,初步建成了一支“专业化水平高、善解创新难题、能推广应用”的创新方法人才队伍。截至2014年10月,全省已累计开展创新方法培训15 000多人次,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福州大学、福建师大等高校举办创新方法普及培训,参训师生已达8 400多人次。福建已有46名学员通过了国家创新工程师二级笔试,共有60名学员通过国家创新工程师一级考试,为全面实施国家创新方法专项、有效实现创新方法工作与区域科技创新融合、加快提高区域科技创新绩效提供了重要保障。

3.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创新方法在破解创新难题、优化工作流程方面所具备的的优势,在国内其他省市有着良好的经验,福建也积极推动创新方法在企业推广应用试点工作,经在星网锐捷、新大陆、福耀玻璃、厦门钨业、厦门金龙、厦门厦工等多家企业中开展创新方法应用咨询与服务,全省已运用创新方法解决各类技术难题140多项,产生发明专利310多项,取得1.6亿元的经济效益,良好经济效益的提升为创新方法在福建省全面推广应用开启了先例,能够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三)福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尽管福建省高度重视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福建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在全国范围来看,福建的创新方法推广还处于起步阶段,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还存在某些不足。

1.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基础薄弱。福建省整体工业创新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能力差,企业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不能形成整体合力。科技人才匮乏,缺乏技术、人才等高新技术产业扎根的土壤,高校、科研机构偏小,全省每万人拥有的人才数和每百人劳动者拥有的人才数,以及高级人才占人才总数的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仍较弱、科研成果少、产业化专业化程度低。2012年,全省共有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86所,拥有R&D人员0.2887万人,占全省总数的2.5%,R&D经费内部支出为9.22亿元,占全省总数的3.4%。

2.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缺乏前瞻性规划,经费投入不足。虽然高度重视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但缺乏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统一规划,资源整合能力不足,不能高效推动整体工作的进展。并且创新方法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公共财政支持的能力有限,导致科技创新资源难以发挥其应有价值,影响了创新方法推广的进度。

3.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范围不够广泛。尽管各地都在积极推动创新方法研究及推广,但有关创新方法宣传推介的力度不够,许多企业未能全方位感受到创新方法能带来的潜在效益,对应用创新方法的动力不足,不愿意主动推广创新方法,使创新方法在企业推广应用遇到了障碍。

四、促进福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对策建议

对福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加强研究与推广是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根据存在的问题,将在战略规划、要素投入保障、宣传普及方面给出对策。

(一)积极推动顶层规划设计

按照国家、科技部有关政策法规,结合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紧紧围绕福建省整体战略部署,把握海峡西岸建设的有利契机,按照福建省“三规划两方案”的工作要求,推动“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省份建设,加强远期规划设计,强化资源统筹,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制定福建省有关落实工作方案。在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建议由科技厅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福建省落实若干意见的方案,进一步明确创新方法的重要性与福建开展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必要性,明确福建推进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等,全面做好福建省有关创新方法工作的整体部署,为各地市、企业推进有关工作提供政策指导与支持。

(二)构建创新方法应用推广体系

有关创新方法应用体系建设,福建省高度重视,分别获得科技部计划项目和福建省软科学计划项目的支持,并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陈霖着重探讨了福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原则、要求及思路,并指出体系构建包括几个方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保障体系等,并分别就各个子体系的内涵及推进策略进行阐述,构建了福建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而进一步推动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的运行,还可以建立有关工作咨询制度,将职业教育、职称评定等相关内容与创新方法推广相联系,并推动创新方法专业走进课堂,助力产学研政企的合作,实现各成员单位之间资源的共享,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的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三)强化创新方法宣传推广工作

针对目前企业推广应用创新方法的积极性不高,加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意义、重要性与使用策略等方面的宣传,从而提高认识,把创新方法作为一项基础性与战略性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长期工作安排。具体而言,在宣传推广方面需做好如下事项:一是明确有关宣传内容。组织力量加强对创新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加强对创新方法推广成果总结推广及经验的宣传,树立创新方法应用良好的示范企业。二是加强多渠道宣传。通过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与新媒体(网络、微信、微博等平台)的结合,实现报台网结合、立体化的方式,加强对创新方法应用推广突出案例及重要动态的宣传,从而推动创新方法宣传与普及。三是强化宣传平台打造。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多部门联动效果,推动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各类学术团体的平台资源,广泛深入开展创新方法的研究;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举办创新方法国内国际论坛等,拓展国内外交流活动。

(四)加强多元要素投入与保障

根据创新方法服务平台、基地建设的内涵,政府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全社会的重视,推进资源共享与统筹。一是加大财政对创新方法工作的投入,设立有关的专项资金等,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方法研究及推广应用,并积极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有关培训及研究工作,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建立必要的财税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社会团体开展创新方法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方法试点工作,并对予以立项的项目视同省级创新项目进行管理。三是在有关科技项目立项、成果验收、奖项评比中,根据创新方法使用成效,适当给予倾斜,加强要素投入保障,进一步激发创新力。

(五)推进培训工程形成人才队伍

对福建来说,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还算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因此,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是确保创新方法推广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因素。尤其目前福建基础薄弱,创新方法人才短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相关培训主要依靠外来师资,对外依存度过高,可以实施创新方法培训工程,加强师资培养与储备。加大本省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由政府出面引导,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接,定期邀请外部专家开展有关创新方法培训、开设讲座、举行报告会等形式,针对各单位的骨干人员,造就一批精通创新方法、富有激情、勤于创新实践的科技人员,推动本土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新能力与素质,减少对外的依存度。同时,加大创新方法试点工作,推动试点企业构建工作体系,开展持续的培训与跟踪,不断提升企业创新方法师资力量与应用创新方法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志丹,李兴森.企业自主创新的可拓创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5).

[2] Osborn A.F..Applied Imagination: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of Creative Problem-Solving[M].New York:Scribner,1953.

[3] Savranksy,S.D.Engineering of creativity―introduction to TRIZ methodolog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M].CRC Press,Boca Raton,

Florida,2000.

[4] Rantanen,K.,Domb,E.Simplified TRIZ―new problem solving applications for engineers and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s[M].Auerbach

Publications,New York,2008.

[5] 芮延年.创新学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皮成功,别超,侯光明.创新方法的综合评价及应用决策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5):15-20.

[7] 刘朝刚,罗莉萍,卢卫仪,等.广东省创新方法工作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7):1-4.

[8] 鲁玮.面向安徽的技术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服务体系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2012.

[9] 韩博,赵功强,俞鸿燕.加强宁夏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的思考和建议[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5):192-195.

[10] 张国会,于浩.基于企业技术创新流程的创新方法应用模型――基于北京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

(7):64-68.

[11] 王爱峰,侯光明,皮成功.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中的Living Lab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5-9.

[12] 周贤永,陈光.国际主流技术创新方法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科学性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2):78-84.

[13] 于东红.江苏技术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实践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2,(15):124-127.

[14] 张爱琴,侯光明.创新方法研究的比较分析与发展趋势――基于多学科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