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信发展史论文

通信发展史论文

通信发展史论文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题】理论纵横

【关  键  词】理论图书馆……

1 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与历史任务

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应当是系统总结19~20世纪世界图书馆学的理论成果,在准确把握当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历史基础的同时,确定新世纪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建设——理论图书馆学研究的学术使命,而建立21世纪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为21世纪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建设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则是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理论图书馆学的基本任务一般可归纳为3个组成部分: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关于图书馆的理论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关于图书馆学的理论系统;通过建立起上述两个系统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制,构筑图书馆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1.1 关于图书馆的理论系统

(1)图书馆的理论系统应具有如下理论功能:

①准确把握并系统阐述图书馆的哲学本质

对图书馆的名称与概念的准确把握是对其哲学本质理论把握的前提。关于图书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称谓,各国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关于图书馆的概念,各国也往往根据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认识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概念加以定义。这些具有不同民族和历史文化特征的社会称谓和定义不仅直接反映了图书馆的社会生存环境的实际状态,而且对特定社会生态环境中图书馆的社会组织形态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就图书馆的社会称谓而言,在中国历史上就有“院”、“馆”、“楼”、“阁”等一系列名目繁多、各具细微语义差别的社会称谓[1]。就图书馆的概念而言,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的概念加以定义。大体而言,世界各国对图书馆概念的定义基本上有3种不同的角度。其一是从图书馆的内容角度加以定义,指“为阅读、研究和参考而收集的一批书”;其二是从图书馆作为一种具有藏书和阅读功能的建筑和场所的角度加以定义;其三是从图书馆作为一个具有文献收藏和利用功能的社会机构的角度加以定义[2~7]。然而,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所作出的定义,伴随社会的进步、图书馆的发展和人们对图书馆认识的深化,其结果都是殊途同归,将关于图书馆概念的最终认识统一在分别从上述三个角度所作出的定义的统一之上。

根据以上对图书馆概念的认识,图书馆的哲学本质是: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记录、承载于一定物质载体和社会载体并传输于相应传通媒介的人类知识的集合。即图书馆的本质是其知识本质、技术本质与社会本质三者的统一。这三合一的统一体由作为精神层的知识本质、物质层的技术本质和社会层的社会本质三个层次结构而成。就是说,图书馆作为人类的文明成果,不仅有其精神内容,而且有其物质存在手段和物质存在形式,同时还有其社会存在手段和社会存在形式。即图书馆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存在,而且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社会存在。在精神、物质、社会这三者关系中,图书馆精神层面的知识本质是图书馆本质即其内在规定性的哲学基础与核心要素,即图书馆本质的核心层;图书馆物质层面的技术本质是图书馆的知识本质赖以物质性存在的技术手段,是人类知识的物质外壳,是人类精神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形式,这一形式是图书馆本质的中间层;而图书馆社会层面的社会本质则是图书馆的知识本质与技术本质的统一体赖以社会性存在的社会手段,是以信息技术为表现手段的人类知识的社会外壳,是人类精神、信息技术与具有相应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的现实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形式,这一形式是图书馆本质的外层。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关于图书馆本质的整体。吴慰慈教授所提出的图书馆中介性的本质,其深层意义即应是以这一由精神、物质和社会这三层要素所构成的整体性综合性很强的哲学本质为基础的[8]。图书馆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其中介性这一本质特性,以信息和知识为内容,以信息技术和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为手段,在人类历史上有效发挥着精神媒介、物质媒介和社会媒介的传通作用。

②把握并阐明基于上述哲学本质所确定的图书馆的知识本质。图书馆的知识本质是:与具有一定历史文明特征的技术形态和社会组织形态相联系的人类知识的集合。这一知识集合是表现为人类知识的历史文明形态。

③把握并阐明基于上述哲学本质所确定的图书馆的技术本质。图书馆的技术本质是:关于人类知识、信息的记录、存储、传输技术的社会应用形式即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形态。

④把握并阐明基于上述哲学本质所确定的图书馆的社会本质。图书馆的社会本质是:人类知识的社会载体;知识传通的社会媒介;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机构,即人类知识资源的整序、存储、传通、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管理形态。

⑤阐释构筑在上述知识本质、技术本质和社会本质基础之上的社会属性(基本属性和一般属性)的社会功能。

⑥阐释图书馆社会功能的社会实践形态——社会职能。

⑦阐释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具体的社会实现形式。

⑧揭示通过上述知识系统的内在联系所反映出来的由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内在的社会生存依据、社会发展基础和社会发展动力所构成的关于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运动规律。

⑨揭示图书馆在与其社会环境、历史条件、时代背景这些外在因素的互动过程中,通过这些外部联系所构成的图书馆的社会运动规律。

⑩揭示通过上述内在规律与其社会规律的互动与融合所形成的关于图书馆本质与其事业发展的总规律[9~10]。

(2)在阐述图书馆事业发展总规律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阐述其社会运动规律的过程中,其理论关键是在准确把握图书馆本质的基础上,把握以下图书馆与相关社会要素的互动原理。

①图书馆与其知识本质的现实基础——人类知识的互动。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和存在形式,是图书馆社会实践活动的直接对象,是图书馆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依据,其发展和发达程度是人类文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所达到的历史水平的历史标志。人类知识发展的直接结果对图书馆而言就是其本质和内涵的深化。而图书馆本质和内涵的深化反过来又为人类知识创新的社会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二者之间这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同步发展的循环与互动过程构成了具有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意义的重要一环。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的信息、知识资源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与此同时,作为人类社会信息、知识资源系统的社会标志的图书馆与人类知识创新的社会实践二者之间这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同步发展的循环与互动过程便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构成了人类社会信息化知识化进程的核心内容。图书馆与人类知识以及人类文明三者内在的统一与一致以及这种统一与一致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决定性作用是准确把握21世纪图书馆本质与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依据。

②图书馆与其技术本质的现实基础——信息技术的互动。

图书馆是信息技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是图书馆的技术本质所揭示的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因此,图书馆与信息技术具有天然的和本质的内在联系。正因其如此,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与飞跃,无不引发图书馆事业的历史性剧变与进步。而图书馆作为信息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最主要的社会应用领域,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促进信息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当然,在图书馆与信息技术的互动过程中,同时交织着图书馆与人类知识发展的互动。图书馆与信息技术互动与同步发展的历史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这样一个历史规律:信息技术的变革与飞跃所引发的历史效应决非图书馆的消亡,而恰恰相反,是人类社会的图书馆实践活动在新的技术背景下的迅速发展与历史深化。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正在给传统图书馆带来根本性冲击的今天,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这一历史规律意义重大。

③图书馆与其社会本质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态环境的互动。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社会载体、知识传通的社会媒介和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机构在与其社会环境,具体而言,与其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社会组织环境和社会管理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中,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文明条件下,形成了具有不同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征的对人类知识资源进行整序、存储、传通和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形态。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文明条件下所形成的图书馆社会组织形态的发展演变过程,构成了图书馆社会组织形态的历史沿革。

图书馆的知识本质、技术本质和社会本质反映在社会表象上,相应表现为具有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特征的知识形态、信息技术形态和社会组织管理形态。这三种性质不同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特质形态的结合与统一构成了特定社会生态环境下图书馆的社会形态。即图书馆的社会形态是其具有一定历史时代特征、民族文化特征和社会现实特征的知识形态、信息技术形态和社会组织管理形态的统一。

在人类文化史上,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和各国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的图书馆往往呈现为各具特色的社会形态。

以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构成了当代人类社会和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形态。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人类客观知识得以空前活跃与便捷的方式生存与交流的虚拟空间。这一虚拟的知识空间,启动了人类客观知识虚拟化的历史进程,结束了人类客观知识只能固化在物质实体之上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和图书馆的知识形态——由单一的物质实体形态转变为实体形态与虚拟形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消长的互动形态。图书馆信息技术形态与知识形态的质变,必然引发其组织管理形态的变革。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和发达国家所十分重视并竞相实施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已经启动了这一变革的历史进程。这样,21世纪图书馆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其社会组织管理形态的变革趋向不仅仅是理论图书馆学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世界图书馆界所十分关心和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

上述三个方面的互动构成了图书馆与其生存环境——人类社会的互动原理。对这一原理的准确把握,是把握图书馆发展规律的理论前提。与人类文明相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历史进步的方向相一致是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规律。

1.2 关于图书馆学的理论系统

以知识和知识时代的社会发展为基础构建21世纪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应考虑以下研究内容:

(1)世界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史

通过对世界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总结,结合对图书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把握,把图书馆学的学术思想与知识和知识时代的社会发展建立起内在联系,构筑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历史基础。

(2)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

基于图书馆的知识本质,以图书馆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必须把其研究工作深入到关于图书馆的本质——人类知识的研究。这样就必须把哲学及其分支认识论和科学哲学作为其核心层次——哲学层次的理论基础。图书馆学对知识的研究,不仅关注人类个体认识和个体知识的形成规律,以探索图书馆在促进人的个体发展中的社会作用,同时更十分关注作为社会群体的社会认识和社会知识的形成规律,以探索图书馆在促进人类整体发展中的社会作用。这样,社会学与其分支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学、社会认识论必然是其第二个层次即与其核心层次相对应的社会知识层次的理论基础。基于图书馆的信息技术本质,图书馆学必然十分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特别是与图书馆之间互动关系与相互影响。这样,科学学、信息科学便构成了当代图书馆学科学技术层次的科学与理论基础。基于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社会载体、知识传通的社会媒介、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机构即人类知识资源的整序、存储、传通、开发利用的社会组织管理形态这一社会本质,传播学和与之相关的知识交流学、文献交流学、情报学、档案学、知识社会学等,以及文化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分别从社会知识信息交流、社会经济、社会管理乃至社会文化诸方面为图书馆学提供了社会与文化理论层次的科学基础。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信息知识资源是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在这一形势下,越是高层次的社会竞争,越体现为对社会信息知识资源组织管理与开发利用的科学水平上的竞争。因此,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便构成了当代社会管理的核心领域。与此同时,以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信息管理科学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当代社会管理学学科群的核心研究领域。从研究对象角度加以分析,21世纪的图书馆学显然是信息管理科学群的一个分支学科[11~13]。基于整体大学科群与小学科群乃至具体分支学科的关系,社会管理学和信息管理科学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层次和理论层次构成了21世纪图书馆学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

如上所述,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图书馆学与众多学科建立了各种复杂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图书馆学在当代人类科学体系中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图书馆学应在与上述各相关学科的交流与互动中,一方面及时吸收这些学科所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理论营养,一方面用自己的学术思想促进这些学科不断向纵深发展,进而推动当代科学的整体发展。就是说,21世纪的理论图书馆学应该发展成为上述众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综合成果,形成21世纪综合性最强,最能代表本世纪科学整体发展趋势的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

(3)21世纪图书馆学的基本问题

在继承世界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历史成果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当代历史高度和当代科学认识的历史水平上,对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科学目标、学术规范等基本问题作纵深研究,对这些问题作出具有信息和知识社会时代特征的科学回答,以与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体系相统一相适应。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史学;史料;批评意识;历史感

历史学习有多方面益处,对历史本身的了解足以增进对于社会人生的认识,专业的史学训练尤其能为提高个体的综合素养提供帮助,例如对材料使用能力的训练,历史批评意识的培养,客观判断立场的建立等均是如此。然而由实际情况来看,非历史专业大学生目前所能接受的史学教育非常有限。中学阶段的史学教育通常以知识点识记为主,进入大学以后,以“中国革命史”为前身的“中国近代史”课程仍然着眼于形势教育与政治教育来进行,专业的史学训练基本与这一课程无缘。可以说,无论对于理工科抑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非历史专业大学生,在史学修养方面都存在相当缺失。如要弥补这一缺失,开设与历史专业相关的全校性综合素质课、公选课自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除此之外,利用本专业既有课程因势利导地施行史学教育或也不失一种值得尝试的方式。例如,就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而言,“中国文学史”便是一门具有相当空间以开展史学训练的课程。

一、“中国文学史”课程与史料处理训练

史料处理是史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它不仅有助于研究者获知史实真相,也是良好的思维锻炼手段,而这一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文学史的研究。在文学史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可以通过史料搜集、史料辨析与史料运用等训练来增进学习者的史学修养。

1. 在文学史学习中训练搜集史料。

搜集史料是史料处理的第一步,通过这一训练,学习者将学会怎样采集史料并得出结论。文学史课程中涉及许多既有的结论,如对某一文学现象的定性、对某一作家地位的认定等,如果仅仅照本宣科地向学习者输送

这些结论,不仅接受效果有限,也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相反,如果能引导学习者自行收集基本史料来对一些简单的结论进行推导,不仅能提高学习兴趣,也能增强他们收集材料的能力,并养成以证据得出结论的习惯。例如,在建安时期,曹操对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为了强化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可以要求学习者自行收集史料以对曹操在文人诗发展史中的地位作出判断。这一过程至少需要梳理曹操以前的文人五言诗创作情况、“三曹七子”五言诗的创作概况、曹操的家世生平等历史事实,而学习者也就必须接触到与此有关的一系列史料。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教材在书后的“研修书目”中提供了部分资料名单,包括《魏武帝魏文帝诗注》、《曹子建诗注》、《曹植集校注》、《王粲集》四种。而在此之外,还可向学习者提供《乐府诗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三国志注》、《三曹资料汇编》等魏晋史料作为扩展,并要求在这些史料中提取信息以对曹操的创作经历和地位作出判断。而在这一过程中,即可将一些使用史料的基本规则传达给学习者,如尽可能使用第一手史料,所选择史料应采用可靠的版本等,这些要求贯穿在史料搜集过程中,可以使学习者有直观的了解而不致流于纸上谈兵。在这种根据指定范围收集史料并作简单推导的基础上,还可以开展更为复杂的史料搜集训练,要求学习者对没有既定结论的文学史问题予以推导。例如,汉朝取代秦朝之后,开国君主的喜好影响了此后的文学走向,楚辞的流行与汉赋的出现均与此有关。但假如秦朝并未覆灭而是延续下去,秦朝的文学走向又将如何?学习者如果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对有关秦文化的先秦史料进行梳理。由于面对的是开放式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结论,史料收集范围也非

常灵活,学习者必须面对更为复杂的史料选择与整理过程。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对他们的史料搜集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升效用。

2. 在文学史学习中训练辨析史料。

在学习者初步了解收集史料的方法之后,可以进一步向他们介绍史料辨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例如在上述秦代文学走向的推导练习中,学习者通常会以一则文本或单个历史事件为例证进行预测或作出判定,则不妨以此为契机提出“孤证不信”原则,即史学研究认为某一事实仅由单独之人作单独之记载而无其他记载相佐证者,不可得出定论。而这一原则还可以在文学史课程的一些具体篇章中得到应用。例如《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存在性别特征混乱的情况,20世纪40年代曾有学者提出屈原是“文学弄臣”的说法,即以屈原为楚王之男宠,这一说法得到闻一多、朱自清的赞同,至今犹有余响,学习者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也难免感到困惑。针对这一问题即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上述看法并非哗众取宠,但之所以不能被学术界采纳,不是因为有损屈原的形象,而是由于证据不足,仅仅根据《离骚》文本得出这一结论而无其他有力佐证,其结论故不能被严肃的学术界所接受。在“孤证不信”的基础上,又可以适时向学习者介绍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以出土文物与流传文献相结合的方式来证明某些文学史论断。如在讲授《史记》部分时可以向学习者指出,清末殷墟甲骨文面世后,王国维通过考证写出《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等研究文章,证实《史记》所载三十代殷商帝王世系在甲骨文中都可以被发现,可见《史记》所载商代历史之可信,由此亦可以推知《史记》所载的前代历史都有据可查,确实是一部珍贵的信史。事实上“二重证据法”在文学史课程中的运用绝不仅限于《史记》而已,近年由于地下文物的出土,已经使文学史中的许多论断得到了印证或改写。例如屈原《离骚》后半部分求神问卜的情节设置已经由出土文物证明是楚国巫术仪式的如实写照,如此则可以澄清学习者面对这一情节时的疑惑。总之,适时引进近年考古发现对文学史论断的影响,无论从文学教育还是史学训练角度而言都是非常有益的措施。

同时,文学史教育中还可以穿插史料辨伪原则的学习。由于新材料的发现,文学史的一些原有结论被调整甚至被颠覆,而这些变更往往就涉及史料辨伪原则的运用。例如《二十四诗品》向来被认为是晚唐司空图所作,但自1994年陈尚君、汪涌豪两位学者提出怀疑之后,这一看法已经逐渐动摇,而在向学生介绍这一进展时,便可以结合陈的具体论据提出史学研究在处理史料时的重要原则:某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则其可信度甚低;若一则据称为较早时代的作品在很晚才为世人所知,此前从不被人提及,则其可信度较为薄弱。在辨析史料时,又有根据其语文表现判断真伪的处理原则。如“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学的重要内容,在梳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时必定不能绕过这一组诗歌所代表的发展阶段,而其出现年代一直众说纷纭。自2005年以来研究者木斋提出新的证据,认为“古诗十九首”实为曹植、曹丕等建安时期诗人所作,已经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而在向学生介绍其论据时便可以指出,木斋所使用的论证方法之一就是指出曹植等人从未提及“古诗十九首”的存在,而其诗歌在语词、句法方面与“古诗十九首”又有高度相似之处,而这种比较是为史学研究者所认可的。

二、“中国文学史”课程与历史批评意识培养

历史训练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习者建立批评意识,使他们敢于怀疑和挑战既有的答案,具备独立地、批判地处理历史内容与解释的能力。而帮助学习者了解历史知识如何产生、其缺陷何在,乃是培养上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文学史的教学中,也完全可以根据这种理念来设置教学内容。

从上述理念出发,教学者应当将对 “中国文学史”课程本身的反思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这种反思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进行。首先,引导学习者认识到文学史结论的有限性,即史料由于数量的限制或是在内涵方面具有不确定性,由其生成的结论必定存在某些不足,不可能是颠扑不破的定论。事实上,文学史中很多的既有结论都是存疑的,从微观的作者考订到宏观的文学走向判断均是如此,学术研究在解释一些问题的时候又可能引发新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必须对文学史中的结论保持清醒,认识到任何结论都只能代表一定程度的真实,对于研究者而言,也只能是以史料作为出发点,有多少史料作出多少结论,而不可能根据有限的材料作过分的阐释或推断。同时学习者也自然会认识到,我们对于文学史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新材料的发现与新思潮、新方法的出现都会影响既有结论,因此必须对文学史的结论保持开放的心态,为面对不同的结论做好准备。

其次,引导学习者认识“中国文学史”课程本身固有的有限性。应当向学习者指出,在研究者由于自身学识缺陷导致的认识误差之外,无论是以点带面的“作家作品论”式讲授方式,还是注重宏观把握的“史论”式讲授方式均有其先天不足,前者缺乏对文学发展脉络的整体性描述,后者则失之于简单疏阔,而共同的特点都是不能面面俱到,必定有所缺失和遮蔽。换言之,授课方式与授课者的能力决定了本课程与其说反映了历史真实,不如说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实现历史叙事所赋予的真实,在历史真实与课程描述之中必然存在差距。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文学史课程结束时设置专门的单元对文学史的缺失做一个总结和梳理,并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例如为什么文学史中提到的作品都是精品、那些文学史所忽视的庸劣之作对于文学发展有无意义,为什么文学史中提到的作者大多“政治正确”品行无亏、那些声誉不佳的作者是否可以就此忽略等。

对文学史结论有限性或是对文学史课程本身有限性的解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习者的困惑,但这也必然能使他们真切感受到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和历史学习的复杂性,从而改变视课本为定律的惯性思维,学会不盲从和迷信权威,逐步建立起以史料为导向、对已知结论予以自觉审视的历史批评意识。而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这种对文学史课程缺陷的客观认识以及批评意识的培养,还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会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界,意识到不同视角导致不同结论的合理性,这也就为兼容并包的思维方式提供了心理基础。

三、“中国文学史”课程与历史感养成

历史感的养成,是历史学习在了解操作方法与培养批评意识基础上的更高追求。

关于历史感,本文赞同这样的说法:“历史感即是将个体生命的历史与历史——现实的本体总过程直接无碍地结合起来而产生的深刻感受。从而,历史感便是具体地意识到自我历史的在场性的普遍规定。” [2]换言之,历史感是学习者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与了解所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借助历史为当下和自我进行定位,从历史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当下和自我,从而获得内心的客观与平静。历史感的养成来源于历史学习,其意义则绝不局限于知识学习的层面,而是自我精神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的历史感有助于造就健全、完善的人格结构。对于每一个生活于变动不居、内容空前复杂的现代社会的个体而言,这种修养都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历史感的养成,关键在于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中存在相通之处,从而使历史能够成为观察现实的参照物。因此在历史的学习中应当注意发掘古今的相近之处,不断沟通历史与当下的联系。但这种对相近之处的寻找又绝非简单比附,而应当是在表象之下发现令人信服的共性,发现古人与今人在面对类似处境时相似的态度和情感。事实上,以历史对照现实的合理性在于,虽然具体生活内容看似迥然有别,人们在面对特定处境时所具有的情感和所持的态度却并没有这样大的差异,文学由于是直接表现人类情感的载体,文学史的教育在展现中国人这种不变的情感方面也就具有特别的优势。

文学史学习中引发的古今共鸣感可能来自于某些具体问题。例如,宋代以来印刷技术的进步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然而前人对此未尝没有疑虑,苏轼、朱熹都对书籍的普及导致的 “束书不观”现象表示了警惕,明代的唐顺之更对文集泛滥的时代景观表达了尖锐讽刺。如果将这些担忧或反感与当代学人对网络兴起、信息爆炸的担忧相对照,将会得出非常有趣的结论。又如,明清小说中不少情节显示了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后的遭遇与心态,折射出的是商业因素发展对于社会传统的影响。如若将这种现象与今日“城镇化”进程相对照,也许有助于学习者更切实地感受中国面临的现代化问题。

文学史学习中引发的古今共鸣感也可能来自于对某些宏观走向的观察。例如,传统文学中的诗词曲及小说无不经历了由民间娱乐向案头艺术转变的过程,文学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被视为文学的边界不断扩展的历史,在这一背景下来看待当下的一些新兴艺术样式,当能形成更为开放和平允的视野。又如,通俗文学中人的自我意识的重新觉醒乃是元代以来文学史中的重要关注内容,捕捉这一发展趋势并发掘其背后动力,其实对学习者理解困扰当代人的传统社会格局转型问题也大有裨益。

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在文学史的教学中,教学者可以不断地引导学习者进行换位思考,以今人的现实经验对前人作“理解之同情”,又尝试从古人之视角对今人之遭遇作观察与分析。这种古今的不断转换,不仅有助于理解历史,也有助于理解现在。而这种转换所横亘的时间跨度越大,也就越易于引发对人类某些宿命的思考,甚至可能引导学习者在将视野投射到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时,尝试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所处的究竟是怎样的时代?我们自己的处境如何?该怎样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其实已经超越了单纯历史学习的范畴。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五阿哥”式的历史教学模式通过信息传递,对抗式讨论法,历史情境或场景的模拟,活跃历史课堂的同时进行有效历史教学,培养现代社会“小燕子”类型的初中生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构建了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的纽带。

关键词:“五阿哥” “小燕子” 教学模式

在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本,并且趋向于强烈的人文关怀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历史教学实践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五阿哥”式的历史教学模式有利于解放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教学稳定、健康而有序的发展,展现多元文化的教育观。

一、“五阿哥”式历史教学模式

“五阿哥”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全面剖析“小燕子”类的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各种教学方法相互借鉴,比较、竞争,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的特点,并且通过不断精细化,实用化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的教学模式体系。

二、“五阿哥”式历史教学的实践操作手段

(一)信息传递教学模式变革

传统的信息传递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灌输现成历史理论和结论,让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某种历史解释。“五阿哥”式的信息传递教学模式是:教师事先对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指导学生掌握系统历史基础知识,基本历史学习技能和技巧,从而提高认识能力。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和组织者,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出发点,落实历史教学的方向,目标,安排历史教学的内容,控制历史教学的活动进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灵活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认真钻研通史、专题史等不同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历史意识。在把握好历史教学内容的难与易,深与浅的同时,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论证等探索活动。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注意引发学生的猜测、质疑等心理活动,以启发性讲授方式为主要手段,传递历史信息,充分展现历史教学的问题性,参与性,开放性。

(二)对抗式讨论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前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主题,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讨论之前每个学生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交给老师审核,教师进行批示与修改后,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四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辩论得失。

这种讨论法的竞争机制,趣味盎然,可激发学习动机,为了驳倒对方,将促使学生积极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并对自己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使学习不断深入。对抗式讨论法,讲求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着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强调把典型教学内容清晰地、重点地展示给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通过讨论进行观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和反馈。

(三)感知历史的过程――历史情境或场景模拟法

“在教学的任何一个阶段上对新的事物和现象的感知过程,都意味着研究的客体在学生意识中的反映和关于这些客体的正确的表象和概念的形成”[1]学生学习历史的的过程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都是间接性的,为了让学生尽可能的对历史过程进行正确的联想和想象,教师需要借助特殊且形象教学手段,将历史情境、场景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复现”“再造”“模拟”“角色扮演”。可通过“原始的文字材料、真实的实物材料、形象的图像材料、动感的音像材料等,能使学生感知到“鲜活”的历史。”[2]实际上就是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情景复现的“设计者”和“表现者”,通过学生学习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引导学生在历史场景的角色扮演中,知识的迁移和转化中,感受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判断。

三、“五阿哥”式历史教学模式体系的功能

(一)活跃历史课堂的同时进行有效历史教学

“五阿哥”式历史教学的显著特征是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历史的主体不再是时事造出来的英雄,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芸芸众生”,“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触手可及的与社会现实和个人密切相关的生活往事,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共同情感和面对共同问题,把历史学习作为完善自我的内在需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充满激情和诗意。学生的灵感,悟性和冲动在这个时候被调动起来了,培养“小燕子”类的中学生探索历史,热爱历史的心境,使得历史课堂独具特色,旋律和内涵,通过活跃的历史课堂达到非凡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现代社会“小燕子”类的初中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我国自古就“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五阿哥”式历史教学同样强调“小燕子”类中学生的知与行的结合,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也是时代必然。这种教学模式摒弃了“死记硬背”,采取讨论、辩论、演讲、写作,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将所学历史知识及有关理论、观点和方法,用于对历史和社会的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正确处理史与论,古与今,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加强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燕子”类初中生不失灵性的状态下,培养他们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三)构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纽带

“五阿哥”历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历史,得到满足及快乐的同时激发、助长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性美,让学生感受生活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在认知层面的‘流畅力’‘开放性’‘变通力’‘独创力’‘精进力’上的增进,培养学生在情意层面的‘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与‘挑战性’。”[3]渗透着娱乐精神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能享受到快乐、充实与成就感。历史所展示的是一幅感人而又多彩的生命画卷,“五阿哥”式历史教学在课堂学习中将历史的真实活力展现出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受到更加令人震撼的心灵冲击,教师可以走近学生心灵,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学习历史。沟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桥梁。

“五阿哥”式历史教学模式体系符合新课改培养目标,对“小燕子”类初中生的历史学习颇具针对性,有利于贯彻落实新教育理念,促进历史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47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论从史出史料教学史观教学获取信息最大限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99

2014年江苏省历史《高考考试说明》中有这样一个要求:“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强调史观引领下的史料教学,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

一、史料教学

1. 精选史料,恰当运用

教师必须事先进行选择,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知识的储备情况,围绕教学要求,选用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加以编辑和整理。

我在讲述“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联邦制的原则”这一内容时,引用了这么一段材料:“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十款:无论何州不得缔结条约、结盟或加入邦联……不得铸造货币……”要求学生从这段材料中提取出“联邦制”的原则,难度很大,原因在于这段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够充足。我换用了下面的材料:“美国即联邦制,……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学生可以根据“联邦制是体现了中央与地方适度分权”这一句直接回答出来。所以在史料选用时,教师应挑选信息量充足的史料,也可以根据教学目的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将书中的史料加以排列,重新组合,使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建构框架,从而形成对史实的整体认识。

2. 深度挖掘教材中史料的价值,实现史料利用的最大化

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必须在思维深度上做足文章,把有限的史料用透,这样才能有效压缩史料的数量,真正做到适度,提升史料运用的针对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史料教学要通过让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形式来达成。教材中很多史料后附有思考题,但是这些思考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分析史料,结合教材内容,精心推敲,预先做出简明扼要的答案,把史料、思考题有机融合进教案之中,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突破。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内容简明扼要回答思考题。

3.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教师应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多采用使学生感到兴奋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可适当补充历史人物的画像、照片或手迹、名言、代表作品;介绍历史文物、古迹时,最好展示真实的文物、遗迹图片;在介绍历史事件时,可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例如,向学生展示《便民图纂》中的“采桑图”和普林尼《自然史》中的一段材料:“中国产丝……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学生可以根据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得出中国的丝绸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为我国的古代文明而骄傲。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史料教学能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观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留下诸多的思考空间,实现课堂有效教学,让历史教学充满无限生机。

二、史观教学

由于研究者的立场不同,研究方法、角度迥异,以及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等,产生了不同的史学观念,包括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全球史范式、文明史范式、社会史范式等,这有利于我们从多角度认识历史问题,有利于思维创新。

首先,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史观认识历史问题。例如在对“新航路开辟”这一史实评价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全球史范式、革命史范式、文明史范式分析这一史实,实现多角度地分析认识历史问题。在全球史观下我们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是“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粗具雏形”;在文明史范式下我们的评价是“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等等。

通信发展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土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人文素养;活动资源;课堂活动;学习评价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实现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并充分懂得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特质,其中思想和趣味性的结合,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活动课也就成为历史教师共同探究的问题。在此,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开展历史活动课的一些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开发和利用活动资源

历史信息遍布我们身边,获取历史信息途径具有多样性,但是由于时间、空间、环境条件的限制,使历史在长时间下变得没有活力,历史知识变得乏味无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内容,正确地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开展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并让学生适时开发活动资源。

1.对于一些史学界有争议、没有定论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论证,可以采用写历史小论文等方式。

2.对于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或认识上存在误区的问题,可以发动学生查找资料,开展课外学习或辩论赛。

3.对于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比较多的历史时期,可以开展讲故事比赛,或采用查阅资料、表演短剧的形式,展开历史短剧编剧和表演的竞赛。

4.一个单元学习或专题学习结束后,可以开展历史小报竞赛、知识竞赛等。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新资源,也是活动资源较理想的来源。课堂教学中,在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中,经常会产生新的有意义的信息。对于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通过展示、交流探究成果的方法,开展“百家争鸣”的“解题竞赛”。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走出教室的学习固然会使学生产生兴趣,但是授课学习知识的主要活动场所是课堂,课外活动只能适当开展,并且还要受到许多其他条件的限制,因此,课堂才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

1.编抄报,学生自己动手积累,进而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2.鼓励学生适当地观看电影、电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直观、形象地再现某些重大的历史场景或历史活动,例如,让学生观看具有历史代表性的电影,如,《珍珠港》,通过观看电影让学生在跨越时空的感受下,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3.历史典故、成语故事往往是历史知识精华的阐述。鼓励学生适时积极地搜集与整理,学生自己动手积累知识,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历史知识的理解。

4.编演历史剧。现代学生不喜欢看戏剧,但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扮演历史人物,许多学生踊跃参与。

5.开展历史辩论会。如,对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特别是那些历史上有争议的内容,可以先让学生搜集材料,筛选材料,提炼观点,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辩论。既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述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6.关注热点,开展学科渗透活动。历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三、开展活动课的学习评价

活动课的学习评价是活动课能否获得持续生命力的关键。为此,我特别注重活动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历史活动课的学习评价应更加关注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历史活动课的学习评价的:

1.师生共同制订、发展《学生活动情况记载表》

在学期初,组织学生一起谈论研究,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首先制订出初步的学习活动情况表;举行活动课,学生总结课堂情况,根据已有活动经验和初表的使用情况,改进活动评价表。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

成长档案袋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集中收集学生学习成果,时刻记录学生在较长时期内的努力、进步和成就,以反映学生在这一段学习中的成长发展轨迹。教师指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建立一份档案袋,专门用于存放自己收集的与历史学科知识相关的信息,包括《学生活动情况记载表》、学生在活动课中的发言稿、学生制作的幻灯片、撰写的小论文等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