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长拓展训练体会

家长拓展训练体会

家长拓展训练体会

家长拓展训练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 体育教学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23-01

拓展训练是通过利用自然环境或者设置各种场景,为了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挑战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潜能而开展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进行拓展训练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在室外进行,也可以在室内进行。学生经过拓展训练以后动手动脑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学生有所体会,有所感悟。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是高中体育教学进行的突破性尝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1.拓展训练可以促使高中生的人格完善,促使高中生全面发展

目前,高中生独生子女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养成了没有爱心、自私、任性的不良习惯,面临着社会的残酷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较易产生心理压力,抗打击和抗挫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进行拓展训练时可以设计一些心理挑战项目,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潜能,完善人格。

2.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精神就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个体应当具备相互协作、齐心协力、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高贵品质。目前高中教育对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培养还不太重视,学生对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通过拓展训练学生彼此间相关关爱和信任得到了增强。

二、将拓展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通过一些措施来提高对拓展训练的认识

要想使人们对拓展训练的认识得到提高,首先就应该加强家长对拓展训练的认识,可以采取针对学生家长开办一些讲座,向他们讲授拓展训练的意义和作用。让家长明白通过开展拓展训练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家长参与一些拓展训练,让家长感受训练效果,从而得到家长的支持。

2.在开展拓展训练时可以选择一些低成本的训练项目

不同的拓展训练项目对器材和场地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一些拓展训练项目对器材和场地要求较低,可以在操场进行,也可以在教室进行,对器材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甚至一直笔、一本书就可以开展较为有意义的拓展项目。拓展项目也可以是对一些器材改造而形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器材进行科学地改造,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节约了成本,保证了拓展训练的开展,为学校节约了开支。

3.拓展项目训练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在开展拓展训练活动前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演习,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并且还应当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科学组织学生对拓展训练活动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从而保证拓展训练的有序开展。

4.拓展训练项目在训练的形式和内容上有着紧密的联系

拓展训练项目融入体育教学,可以延伸和补充体育的功能。拓展训练在目标上与体育课是一致的。拓展训练是以实现超越自我,提高学员综合素质为目的,而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和身心健康的目的,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两者都是通过活动的安排和个体的锻炼,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团队的建设和个体的展现中,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的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拓展训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与体育教学相同。拓展训练是在学生的体验过程中学习培训内容,从参与训练者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本能表现入手,通过科学的指导,形成较好的行动方案。同样,高中体育课也是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完成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动作技能的学习。

5.拓展训练的关键就是教师的组织、引导

目前,高中体育教师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素质较高。同时,对心理学、行为组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掌握,只要接受简单的培训就能指导拓展训练工作。通过对体育的培训,教师能够很快掌握拓展训练的方法、特点、目的。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规则,从而能够较好地开展拓展训练。

6.拓展训练融入到高中体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

高中体育教学要凭借作为实践课程的优势,从多个方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强烈的团队意识、优秀的精神品质、积极乐观的心态等。高中生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要具备与其他同学团结协作的意识,还要具备战胜自我的意志和信念,具有挑战自我的勇气。学生在经过一系列的挑战以后,就会认识到团结协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团结协作,学生间交流进一步加强,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协作能力得到提高。这种学习模式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发展了学生的社会性,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智体美有机结合、相互配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将拓展训练融入到高中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的体魄得到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学习压力得到了减轻,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总之,拓展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要考虑负面因素的情况下,科学开展拓展训练。

参考文献:

[1]纪力,周宏炜,吴振超.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7).

家长拓展训练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一、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意义

首先,体育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需要拓展训练的支持。

体育教学是每个阶段的学校教育都必须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产生着无法替代的影响。同时,体育教学也为我国的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竞技体育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薪火。近年来社会的发展,推动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变化。作为教育事业的一员,体育教育自然逃不开改革的浪潮,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着应有之力。初中培育的学生都是我国未来的栋梁和接班人,如果不能够有一个好的身体,如何在日后为人民服务。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如何去做想做的事情。因此,学校加强对体育教学的管理和改革,完善体育教育,改革以前只重视笔试科目的教学,而忽略体育教育的重要性的教育体制。全面改革,让健康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健康,致力于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而拓展训练则是人们凝聚力量的一种培训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还能够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增强团队协作意识,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其次,新课改的要求下,体育课堂教学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需要新式教学方式的拓展。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使得学生长期处于乏味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中,渐渐对体育课堂产生了厌倦心理。虽然长时间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想要走出教室透透气,然而体育教学的限制性又抑制了学生的兴趣。因此,把课堂的主导权利交付于学生,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拓展训练就是一种体验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主导下去运动,从而获得身w的健康。这种教学方式,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丰富了现代体育教学的内涵,把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能够使得传统教育模式更快的转变为现代教育。因此,拓展训练进入初中体育课堂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影响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

(一)家长的“重文轻武”思想

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和学校对这一代孩子的呵护和宠爱,让大多数学生处于娇生惯养的状态,在家中就是小皇上,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同时且不说现在的家庭中很少有体力活需要做,即使是农民家庭,家长也很少让孩子动手干活。另外,现在的家长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好坏,认为孩子只需要把成绩提高就是最好的。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盲目追求一个成绩好的孩子,最终导致孩子养成了柔弱的体质。

(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设施支持不足

学生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部分学校的“重成绩,轻素质”教育模式导致。当下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已经有些偏颇,和学校里应外合的追求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学校体育活动的进行。学校一方面承受着社会对人才需求提高的压力,不得不一味地追求升学率。不仅缩短了学生的锻炼时间,还让学生在沉重的学业负担压力下无心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有些资金支持落实不到位,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的缺乏也让学校体育教育有些力不从心。体育场地的匮乏和体育课程比例的减少使得学生的体力劳动时间和体力劳动量明显减少。而且,仅有的几节体育课也是以教师讲述动作要领,技术技巧的传授,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关注较少。同样的,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一样单一和枯燥,让学生逐渐失去了对体育课的期待和兴趣,对体育课堂教学感到枯燥,且不愿意服从。

三、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科普拓展训练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进行拓展训练之前,让学生明白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和如何科学地进行拓展训练。学生就能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对拓展训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联系起来活动的环节,使得训练进程畅通无阻。并对拓展训练产生兴趣,愿意去进行拓展训练。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去训练。

(二)自然环境和教学设施的多样化利用

场地与设施是体育活动开展的必备条件,但也往往成为了一些学校的限制条件。但是拓展训练的提高离不开教具和场地的支持,只有有了这两者的支持,学生才能更加迅速地了解到拓展训练的要领。因此,学校体育教师在开展拓展训练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现有的设施和场地,创新利用自然环境,体育场地的新鲜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大手段。尤其是农村中学,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把体育游戏改编入自然环境,让学生在亲近自然中领悟学习的真谛。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考虑好一切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并尽量避免。另外,由于条件的不允许,体育教师在选择锻炼类型时,应尽量寻找简单便宜操作的项目。

(三)丰富教学形式,转变教学观念

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体育教师应认识到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明确把拓展训练融入体育课堂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究思考的变化的矛盾体。拓展的融入不仅仅有着教育功能,其更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变换,选择恰当的项目,使脱衣咯做了与教学有机融合,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正在脱离现代社会的需要,也不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拓展训练以其独特的训练形式,丰富的训练内容,对于学生的挑战能力和探索能力发展有着显著效果,并能够在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把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满足社会对学生的需求,是时代的需要,国家未来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锦龙.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 求知导刊,2015,22:143

[2]朱俊富.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路径探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5,27:59-60

家长拓展训练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素质拓展训练 必要性 主要内容 操作模式

独立学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兴起之后,在短时间迅速发展起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多元化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独立学院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校园文化历史积淀不深,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随着时代的推进,我国的独立学院正由外延式发展为主转向以内涵式发展为主[1],许多独立学院重点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素质拓展训练以实践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作为一种发展性心理教育方式,被许多高校纳入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素质拓展训练就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采取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训练项目,通过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这些训练项目经历心理挑战的锻炼,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树立团队观念,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在独立学院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一、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状况

1.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独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与其他高校在读大学生一样,具有当代青少年的一些普遍特点。尤其是“90后”,他们从小就在长辈们的溺爱和过度的关注中长大,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较为突出,自我认识不清晰,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和未来人生定位较高,但遇到困难和阻力时又很容易自我怀疑,动摇目标;自我评价充满矛盾性,对大学的学习工作有美好期望,当自己取得一定成绩时便充满自信,甚至自视甚高、高傲自负,但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往往不擅处理,由此引发沮丧、挫败感,对自己产生强烈的否定,脆弱的心灵所难以承受。如为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而只能进入独立学院就读,而长期颓废下去;自我控制力缺乏,思想和行动相左,对大学生活的美好计划总是在遇到一些困难时就难以执行,尤其在学习上,面对丰富的课余生活和网络的诱惑,薄弱的自控力使他们难以坚持制定的目标。

2.人际交往的淡漠性。

独立学院大多数学生家庭环境比较优越,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家住校,如何与宿舍同学相处是他们环境适应的第一课。但由于每个学生原本都是家里关注的焦点,来到大学宿舍的集体生活环境中,找不到合适的定位。而且突出的个性、强烈的自我中心性,使他们与宿舍同学磨合时容易产生较多的矛盾,因此,宿舍矛盾是大学生比较普遍的问题。另外,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存在较强的防御性和不安全感。许多学生家长对子女的保护性较强,经常告诫子女不要轻易相信其他同学,甚至用社会上复杂的人际现象加以警示,使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处处防备,甚至存在自我封闭心理。这使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加困难,内心的孤独感加剧。

3.应对挫折的薄弱性。

由于在传统“家长式”教育模式下长大,接受应试教育的培养,一直成长在家长、老师设计好的既定道路上,在上大学之前学生们较少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自我调控能力不足,并且受不良的社会文化、网络媒体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入学后在遇到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的挫折时不会适当处理,抗挫折能力较差。遇到困难时,多采用逃避、退缩等消极应对方式,或采取自伤、自残、伤人等极端的行为。

二、独立学院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1.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更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独立学院学生理论学习能力欠缺,但是对实操性的活动比较感兴趣,而且更重视学习的实效性。素质拓展训练不同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引入多种具有趣味性的心理拓展训练项目,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观体验,在体验中“学”,并将学习到实操性强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学习中的感受和心得迁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信念,树立完善的人格。因此,素质拓展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2.素质拓展训练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同集体主义一样,主要表现在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有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全局意识。但独立学院的学生自我中心性表现突出,尤其一些“90后”学生独立意识彰显,强调个人价值的重要性。加上高校学分制的推行淡化了行政班的作用,使班级凝聚力减弱,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越来越薄弱。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团队所有成员一起成功完成一个难度适当的任务时,会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心理拓展训练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尤其有些需要队员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使参与者在活动项目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强化团队意识。

3.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社会竞争激烈的社会,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接受挑战的勇气、坚持不懈的毅力、经受挫折的能力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拓展训练中的许多项目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很难遇到,这些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素质训练,可以磨炼参与者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勇气,并影响其行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而有益的补充。

三、独立学院开展素质拓展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模式

由于场地、设备的限制及活动对象的不同,学校的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同专门的素拓训练的机构还是有差别的。高校开展的素质拓展训练是将企业团队培训中流行的拓展训练项目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引入的重心放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上,如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意志品质不坚定,人际交往不成熟,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发展性心理问题。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拓展中心自2009年开始,大力将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活动推广得较迅速,且获得较好的效果。具体模式如下。

第一,培训师。培训师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专兼职教师担任主培训师,二是一些接受过素拓培训的朋辈心理咨询员担任培训助理,协助主培训师共同完成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第二,预约申请。学生团体可以向中心提出预约申请,由中心安排培训师,确定培训方案。

第三,活动结束后,培训师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发现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培训的质量。

我院开展的素质拓展活动主要在每一学年的第一个学期开展,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新生心理适应素质拓展训练。

大学新生的环境适应期是心理问题高发的时期,有研究者发现,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适应能力有促进作用[2][3]。我院在2010级新生入学之初就对他们进行了素质拓展训练,训练项目主要包括形成团队、破冰项目(松鼠大叔、五毛一块、桃花朵朵开)、沟通项目(生日链、信息传递、孤岛求生)、团队协作项目(连环手、人椅、快速传球)等,让学生更快地相互认识和了解,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和配合,从而更好地融入大学的生活,并树立起集体的观念。

2.素质拓展训练营系列活动。

每年的10月末启动素质拓展训练营系列活动,历时一个月,开展多场专题培训。另外也接受一些班级、社团、协会等学生组织的团队培训申请,培训的主题一般都是人际沟通、分工协作、团体凝聚力等。在系列活动闭幕时,举行一场规模较大的素拓活动,由各系组队参加,并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到团队配合的重要。

3.针对专业核心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

每个专业有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素质条件,如销售行业需要沟通能力、软件开发需要创造力等。大学的课堂只是传授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却没有培养有利于专业能力发展的心理素质,素质拓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开展团体项目为主的素拓,在活动中学习领导团队、管理沟通、人员分工;软件、电子和游戏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方案设计以“电网”、“扎筏”等可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活动为主,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

四、高校素质拓展训练实践的思考

高校引入素质拓展训练是作为学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实践,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同一般的学生活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就要求在素拓训练操作中要体现其作用。

1.培训师的专业性。

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培训师现场的组织、监控、引导能力。拓展训练要求培训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并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应变、引导和预见能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地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还需要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相关的、系统的专业培训。

2.引导学生注重体验和知识的迁移。

素质拓展训练与普通的户外体育活动最大的区别就是注重活动过程的体验,并将所获得的感受迁移到现实学习、工作可能遇到的相似情境中。这种体验式的活动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和引导性。因此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思考活动的过程,及时分享感受,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而不是只停留在娱乐的层面上。因此素质拓展训练切忌只重形式,不求效果,而要充分发挥这种体验式教学的作用,使学生的思想受到触动,素质才得以提升。

3.高校素质拓展训练可结合条件,因地制宜。

素质拓展训练中如高空项目等一些难度较高的项目需要相应的设备支持,一般学校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因此,高校素拓训练可以结合自身场地条件,充分利用运动场、校园环境、游泳馆等,以开展野外项目和水上项目为主。至于需要专业器材的项目,可以同一些素拓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来完成。总之,素拓训练倡导的是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感悟体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把握这一核心理念,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活动效果。

素质拓展训练的宗旨是锻造个体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实现挖掘潜能、发挥创造力、培养个体的团队精神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的目的。其形式丰富,活动多样,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并较好地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的不足的缺点,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一个较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季亚萍.浅谈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代企业教育,2011(1).

家长拓展训练体会范文第4篇

进入 21 世纪,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对于户外拓展训练接受度越来越高,经常组织公司同事去参加某一类型的拓展活动,并把企业文化融入进来,既促进了企业内部同事之间的感情,又提升了企业凝聚力,让大家在活动中受益匪浅。成都市作为西南地区较发达城市,户外拓展训练这个行业启蒙较早,大概经历了十多年来的发展,已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模式,并随着接受度的增加,近年来发展更加强劲。同时也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户外拓展训练进入门槛较低,在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同行摄入这个行业,带来了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有的依靠自身特殊优势发展较快,有的模仿别人模式缺乏创新又被兼并或破产,使得整个行业产生了泡沫危机。怎么才能在户外拓展行业生存并发展下去将变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成都户外拓展训练行业的生存空间、优势地位、发展现状及其前景等因素的分析,希望能为成都户外拓展训练行业的发展战略出谋划策,并试图为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一条科学可行的方法与途径。

二、结果与分析

( 一) 拓展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1、拓展运动的起源

拓展运动一开始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国,当时属于一种极限运动,里面包含刺激、求生、教育等元素,后面经过劳伦斯倡议成立了专门拓展训练学校,增加了一些训练项目并逐步扩展到管理培训当中,它利用户外活动这种形式模拟出相对真实的户外环境,对参与者进行管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培训。目前,以 OUTWARDBOUND 命名的拓展培训学校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学校,并形成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其总部是在渥太华。

2、拓展训练在成都的发展

( 1) 以休闲旅游为主。户外拓展训练有训练的意思,免去了培训机构的专门教育枯燥,而是把训练场地延伸到室外,让经常做办公室的员工到户外感受大自然、沐浴阳光的美好环境,这不仅提高了大家的审美观,还让大家注重生活质量,抛开日常繁琐的办公事务以及工作压力,用一种更具轻松、欢快的方式进行消费,这种惬意的方式常被大家称为 "Happy 团队".

( 2) 以管理培训为主。户外拓展训练重在对企业同事在体能上、精神上的激励,通过各个活动让大家参与进来并和其他同事一起完成某项任务,从中展现领导者的才干和管理能力,而每一项任务的协作又增加了上下级、同级之间的感情,使得企业员工更加具体向心力、凝聚力,最终表现在工作上有目标感、有荣誉感和创造更多利润。所以在这里面更多的体现 "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企业员工的才能,用好员工的智慧,也提升企业员工的能力,有时候也把这种方式称为: "拓展管理培训".

( 3) 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一般来讲,户外拓展训练都有一定的场地,其注重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同时结合当前 "开放"和 "放开"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新类型运动进入训练基地,改善传统学校上教育方式的单一性、学业性,进而才有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出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人才,并在这种环境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社会上立足,还生活得越来越好,这种方式常被大家称为"学校拓展训练".

( 二) 对成都市拓展训练项目的设置调查分析

1、拓展训练课程分类拓展训练课程表 1 不同标准的拓展训练课程分类表分类标准课程名称时间长短长课程短课程场地选择高山课程、水上课程、原野课程、极地课程、基地课程、雪上课程、室内课程学习目的沟通课程、激励课程、团队课程、创新课程、解压课程、大型会议增效课程、企业文化植入课程、军事体验训练课程学员特点新员工融入拓展课程、儒商拓展课程、销售人员课程、公务员拓展课程、家庭亲子课程、中层管理拓展课程拓展重点心理拓展训练课程和身体拓展训练课程开展季节冬季课程和夏季课程器械使用情况不需要器械课程、简单器械课程、复杂器械课程、专业基地课程开展人数单人课程、双人课程、团队课程。

从以上分类中看出,拓展训练在课程设置上延伸出很多类标准,匹配不同类型的前来培训对象,彰显出小众化的消费形式,满足越来越多的消费需求,适应更多的市场要求,也从客户口中需找市场机会,在发展中把课程不断完善科学。

2、成都市拓展训练课程设置

一般拓展训练营在拓展项目设置上都有基本齐全,核算完整差不多有二百多种,每一种又有特定的消费人群,不同的消费体验,不一样的训练设置,使得课程更加科学化。

在众多的训练模式中,有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体验式培训项目,吸取生活中的创造源泉,提供训练方式。在拓展训练公司里各自都有自己有优势的课程设置思路、模式以及方法,大体来讲基本满足五项原则: 第一,训练课程不宜过多,难度过多,2 - 3 个就合适; 第二,课程讲究运动场地,动作里有动有静,参与人员在身体上和思想上都活动起来,让参与者有更多的参与感; 第三,课程设置在场地选择上注重室内室外相结合,既有合适室内的动作,又有室外的动作,这样不管刮风下雨,均可参与,灵活性好; 第四,课程设置讲求无重复,训练注重新颖性,让训练者不需要前后做很多重复动作; 第五,课程设置都基本会考虑到备选项目,如果遇到突然突发性事件,在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均有 1 -2 个项目可以及时换用,避免造成断层。

( 三) 拓展运动普及和发展的前景

1、在休闲体育中的发展前景

拓展训练基地在选址上需要考虑到场地因素,既环境优美又山水相间,这样在训练过程中可以让训练者享受运动带来的提升,又有美丽环境陶冶心情,同时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成都作为天府之国,素来环境适宜,所以当前在设置上更多集中在龙门山、龙泉山、大青城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里,过程中结合城郊附近农家乐等,有依山傍水而建,有依托山地地形而建,整体设置上样式多样,比如旅游度假型,体育玩乐型,户外运动型,因此在丰富拓展训练活动中,可以增加体育产业带来的运动新意,也可以促进文化旅游景点的资源开拓。

2、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发展前景

在企事业单位中作为凝聚力量,发挥团队潜力的途径成为可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影响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不是先进技术和资金,而是员工素质。为了使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企业家们纷纷采取行动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而拓展培训作为一种有效提高员工素质的培训方法,已经开始慢慢走进了中国企业管理培训的核心地带。通过训练,提高了员工个人素质,改善了人际关系,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团队的潜力,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唐红明。 论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 [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 14)

[2] 刘朋。 拓展训练在税务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应用研究 [D]. 扬州大学,2013.

[3] 贺志燕。 加强大学新生团队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 [J]. 世纪桥。2008 ( 02)

家长拓展训练体会范文第5篇

1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心理素质

素质是人们先天具有与后天习得的一系列特点与品质的综合,可以划分为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3类,而心理素质是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它又是产生、形成社会素质的基础。在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既是素质的核心,又是素质的中介。燕国材教授认为:“人的心理十分纷繁复杂,因而相应地,人的心理因素也是形形的。但不论人的心理因素多么纷繁复杂,总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应地,不论人的心理素质多么形形,也总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1]。”由此,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保证人们有效进行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等保证人们有效进行意向活动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促进心理素质的提升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首先,从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来看,德国教育家哈恩最初实践素质拓展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海员们的心理素质,进而增加生存的可能。其次,从学校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学校心理教育是以发展人的心理素质为旨向的一种教育,“素质拓展训练”中的“素质”指的是心理素质,素质拓展训练是对“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的提升。最后,从当前学校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形式来看,笔者认为,素质拓展训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重要而有效的环节,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年级的不同发展需求,而且素质拓展训练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是体验性的实践活动,是采用一种“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在学校中它可以与各种有不同理论背景的指导方法相结合起来,对于心理素质的提升是综合的,既有智力因素素质,也有非智力因素素质,并且素质拓展训练是一项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既有个人的挑战项目,也有分组挑战类、集体挑战类,既有室内、模拟场地,也有野外项目,既有空中项目、陆地项目、水上项目,也有军事项目及定向越野等,多样的组织活动形式能够提供多样的情境,给心理素质提升以充足的空间,所以,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会观察、会记忆、会想象、会思维、会注意等智力方面的能力,且使学生们愿学、好学、乐学、勤学、独立学习,培育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心等非智力方面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心理素质的提升应当渗透在素质拓展训练的每个过程之中,我们必须牢牢地抓住心理素质这一核心。促进心理素质的提升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然而当前,在学生素质拓展过程中,有些项目常常局限于某种智力的或非智力的考量,而不是从整体着眼,这种方式不符合拓展整体心理素质的要求。因此,有意识地设计拓展项目,做到既促进智力素质的提升,又利于非智力素质的发展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首要问题。心理素质不是某种单一素质的机械相加,而是整体素质的有机融合,体现为心理潜能、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品质的完美统一。

2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心理体验

在心理学中,体验是指一种由诸多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心理活动。体验中不仅有认知的参与,而且还有情感的投入,最终生发出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也就是说,体验是在与一定经验关联中发生的情感融入和态度、意义的生成。从学校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体验是指在素质拓展训练中,通过情境和活动,学生体验到内在生命的流动,本真生命的能量,瞬间高峰体验带来的幸福感,如自我挑战类项目,它能在个体的内在体验中,激发个体的心理潜能,超越先前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完成自身的一次超越。心理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素质拓展训练的成效不是依据认知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主体内在是否产生了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心理体验不是指向训练的结果,而是指向训练的过程,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如果每个人的陶冶道路最终是指向一个基本问题,那么就用不着像盼望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解答一样地期待着答案。其实,真理就蕴含在自身的本质之中,这里敞亮了本源的空间,实现了存在意识,其表述本身就是答案”[2],体验不是获取成长的手段,体验过程就蕴含着成长。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只有有了心理体验,心理训练才能有效展开,心理成长才能最终落实,心理素质才能逐步提升,否则,没有心理体验作为基础,那么素质拓展训练的其他要素是无法进行的。其次,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在户外设置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面对挑战,在体验的过程中,去交往、对话、成长,由此可见,注重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活动性质。最后,从学校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体验是心理内化的基础,素质拓展训练把心理体验作为基础,是使心理体验成为心理建构的桥梁,从而激发心理的内化机制,在内化过程中澄明、生成与建构,达成心灵的变更。因此,心理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在素质拓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心理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丰富的心理体验,为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展开奠定坚实基础。丰富多样的心理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也是提升整个心理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当前学校素质拓展训练并没有在这一环节上有更多的引导,使得学生体验不深,出现“走过场”的思想。素质拓展训练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形式,是借助户外设置的项目,让学生去体验,接受个人潜力激发和团队凝聚力的挑战,因此,在拓展训练中我们要遵循体验式学习的规律。因此,在活动中首先应重视体验的过程。体验是拓展训练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它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而是一个过程。因此,在实际活动中要让每个学生充分地体验过程,并且一定要体验到位,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其次要合理地设计体验内容,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的连续性和学生与环境的交互性,这首先要明确训练的目的、掌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明确体验环节,合理设计活动流程,从而促进学生的丰富体验。

3素质拓展训练的方式: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提升心理素质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有的学者认为“心理训练是在心理学的指导下,通过从事有组织、有系统的心理活动,增强并保持心理机能,培养心理技能,养成良好的心理活动习惯,最终提高心理活动的效率”[3],接受心理训练的人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包括认识的突破、情绪和情感的调适、行为的转变和人格的改善,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个人在整体上获得成长,心理成熟起来,生存的质量得到提高。心理训练的特殊性体现在它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是以外在的影响力为主导,而是以投身于心理训练当中的个人的内在力量为主导。它的着重点不在于改变人的某些心理与行为本身,而在于帮助个人自己改变自己,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过程。素质拓展训练中的心理训练主要包含认知训练、情意训练和行为训练,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心理行为训练,它是一种磨练人的意志的训练方式。通过挑战一些极限的训练科目,使受训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激发出潜能,从而超越过去无法超越的事情,从而提高受训人员的意志力。心理训练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方式,素质拓展训练从最初的起源到当今的发展,都是以心理训练作为其方式的。每一种心理品质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得到增强,当采用心理训练这种方式时,个体真真切切在体验心理的变化,在面对种种特殊情境中挑战自我、熔炼团队,通过训练、感受、分享、总结、应用,促进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其次,从提升心理素质的方式来看,心理训练最为适宜,心理训练不仅贴合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突出主体的自我体验,注重主体的自我发展,参与性强,可迁移性强,而且接受程度快,契合当下体验教育思潮,又与营地教育、大自然教育理念相吻合,这种方式令当下许多人所称道。从活动效果来看,参加过心理训练的学生大都有较强的感受,这无疑都是对心理训练这种方式的肯定。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训练,能够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当前,素质拓展训练在活动形式上类型多样,既有集体类项目、小组类项目,还有个人的活动项目,具体主要包括体验创新类、团队构建类、合作竞争类、激烈挑战类、沟通合作类、活跃气氛类、增强信任类、团队建设类等活动类型,多样的活动类型使心理成长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活动内容上新颖刺激、富有一定挑战性,既有突破自我极限的个人项目“空中抓杆”“信任背摔”等,又有集体项目“穿越电网”、小组项目“无敌风火轮”等,多彩的活动内容能够感受不同层面的心理成长。在活动基本形式上,林林总总,既有集体活动式、又有小组活动式、个人活动式,集体活动式集中表现在团队建设等活动项目中,小组活动式集中表现在合作竞争类等活动项目中,个人活动式集中表现在激烈挑战类等活动项目中,形式上的多元也带来不同方式的心理成长。借助素质拓展训练多样的活动类型、多彩的活动内容、多元的活动形式,心理训练这一方式能够得到有力的开展,然而,心理训练后的践行才能促使心理行为的养成。当下,心理训练方式大都追求多样化,却渐渐忽视了心理训练的最终目标是身体力行的践行,以促使心理行为的养成,从而提升心理素质,促进心理的成长,而这恰恰是学校心理教育的最终追求。

4素质拓展训练的归宿:心理成长

心理成长即个体在心理上的生长与发展,心理成长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归宿。在素质拓展训练中,一个人在心理体验一项活动后,最终还必须转化为心理成长,素质拓展训练才会有效、稳固,近半个世纪素质拓展训练的发展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为什么许多人参加完素质拓展训练一进入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偶尔有困境与挑战,便会不知所措呢?主要还是心理成长不够,因此,在心理教育中,我们必须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以便促使心理成长能够体现在行动中。从素质拓展的起源来说,其训练的最终就是要能够通过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将其在训练中的所思所感所获带入到生活之中,从而转化为其内在的生长力。沈贵鹏认为从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成长的本质是一种自主成长,虽然它要借助一定的外在条件和外力作用,但外部因素只有转化成学生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推动心理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心理自助是心理教育的目标归宿,人只有过渡到“自助”的境界才标志着心理的真正成熟,才能在众多的人生抉择中取得主动[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出“学会生存”教育命题时曾指出“人的发展从生到死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从认识自己开始,然后打开与他人的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首先是一个内心的旅程,它的各个阶段与人格不断成熟的各个阶段是一致的[5]。”其实质就是要使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身,学会自我选择与规划,而不是一味地在盲从与跟风中渐渐丢失了自我,这其实就是要求我们“自助”,拥有独特的想法,成为独立的人,过有意义的人生,心理成长是人存在的核心和主导,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心理成长为归宿的,其最终目标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开发心理潜能,发展心理特点,促进心理成长。心理的成长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最终归宿,在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中,当前素质拓展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渐渐偏离了这一目标,其目标的设定仅仅限制在团队合作、个人挑战等表层,而不是深入到素质拓展训练的最终归宿,这种偏离显然不符合素质拓展训练的初衷。因此,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是要达到“助人者自助”的层面,素质拓展训练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些心理能力、心理品质等的培养和提高上,而是最终要达成学生心理的自我成长。心理成长不是经训练出的某些心理能力、心理体验、心理品质等的表层提升,而是主体整体全部方面的深层发展,体现为心理潜能、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品质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燕国材.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21(3):72.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91-97.

[3]郑军.心理训练:成就一生的心灵加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4]沈贵鹏.学校心理教育活动课程探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3):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