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范文第1篇

依照父母的意愿,我们改乘了圣玛洛船,也没有再见到于勒叔叔。

两个月后,那也是个晴朗的下午,我们一家去为二姐的新家添置东西,母亲因是拿出了压箱底的钱,难免与卖主讨价还价,计较半天。

逛了好久,大家手里提的东西却寥寥无几,父亲似乎觉得不好意思起来,忙提议说:“走,我们去那个路边的小茶厅休息一下……”母亲听了,差点儿“啊”的一声叫了出来。即使那种街头收费极低的茶馆,她至少也有二十年没去过了,她主要怕花钱。母亲用肘捅了捅父亲,低声嚷道:“你疯了,你不要钱我还要咧!”父亲又低声道:“喝几碗白开水总比再给他们买点东西强吧!”母亲犹犹豫豫,但还是随我们去了。

我的心里乐开了花,父母亲也一定同我一样,只是他们坐得很端正,表情很认真,显得很高贵、矜持。父亲郑重其事地点了几杯白开水,母亲低下头,轻声命令道:“不许嚷着吃其他东西,听见没?”我无可奈何,只好点点头。我知道,她还对我给于勒叔叔十铜子小费的事耿耿

于怀。

父亲一直很高兴,忽然,不知怎么回事,他满脸的笑容被冻住了。我感到有点不对劲,只见他急急地摇着母亲的手肘:“克拉丽丝,你瞧对面那人怎么那么像于勒?”“于勒?”母亲翻了个白眼,“那个要饭

的……流……”母亲边说边朝父亲指的方向转过头去……我知道,母亲又在说叔叔的坏话,骂叔叔是……要饭的流氓,但一向口齿伶俐,尤其是在骂人方面毫不含糊的她,这次竟吞吞吐吐起来。因为她口中的“流氓”竟一身整洁、文质彬彬地坐在对面一家豪华的餐厅里,优雅地品着咖啡……“哦,如果我不知道于勒在那只船上卖牡蛎的话,我一定会跑过去拥抱他的,他就是我弟弟!”父亲激动地说。母亲已经呆了,但她马上又回过神来:“哦,亲爱的,你必须去问清楚!”

不知道父亲是不是也认为有必要,但母亲那句“必须”使他不由自主地起身去对面。

父亲找到一个悠闲的服务生,向他打听起那个人来。服务生答道:“哦,那位先生啊,听说他一个月前还在一艘客船上卖牡蛎呢,你瞧现在,不知发了一笔什么横财,竟阔起来了……”父亲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他已经确认那个人就是于勒。只见他眯缝着眼,脸涨得通红,嘴角不停地抽搐,皱纹也因面部表情的骤变而显得格外清楚。他来不及告诉对面焦急的母亲,一下子冲过去抱住了那个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叔叔似乎吓了一跳,但马上同父亲相识,阔别数十年的兄弟终于紧紧抱在了一起,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这时,在对面紧盯着一切的母亲急忙赶了过来,堆出最灿烂的笑容:“哟,于勒啊,终于把你盼回来了!”“托您的福,嫂子!”哦,他的声音,一点也没变,他拥抱父亲的手,还是那么粗糙,最华丽的衣服也掩盖不住沧桑留下的痕迹啊。“哦哟哟,好久没听你叫嫂子了,亏你还……哦哟,多么亲切动听啊!于勒啊,这些年苦了你了,快跟我们回家,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少了什么,尽管跟嫂子说,嫂子一定不会亏待你的……”母亲像放连珠炮似的讲了很多,把她这一辈子要说的客套话都用上了。还不等叔叔回过神来,她便保持着完美的笑容,硬是拉着叔叔朝对面的姐姐、姐夫走去……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范文第2篇

当我们回家后,那个公务员便迫不及待的与二姐结婚了。

几年过去了,父母为了避免于勒叔叔回来找我们,所以搬了家,除了我和父母,其他人都不知道于勒叔叔已经变成了一个一文不值的穷光蛋,因此姐姐和姐夫仍热切地盼望着于勒叔叔快点回来,每逢星期天,我们照例去栈桥上,父母的希望已经淡去,可姐姐、姐夫的期望却日益增加。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和平常一样来到栈桥,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栈桥上的人出奇的多,我们挤入人群,人群里有不少的阔太太与绅士,他们穿着华丽,头戴珍珠宝石制成的帽子,穿着耀眼的西装与礼服,我们在她们当中是显得多么的卑微和渺小,但母亲看到这些贵人立即眉开眼笑,带着虚伪而又灿烂的笑容忙拉着大女儿去和那些人攀谈,对那些贵人们卑躬屈膝。

过了一会儿,一艘白色的私人游艇从远方驶来,贵人们立马停止喧嚣,夹道欢迎这位艇上的贵宾。我们也站在其中,只见从游艇上下来一位身穿西服的人,后面跟着的几个保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个人。他穿着双锃亮的皮鞋,他缓缓地拿下帽子,阳光照在他那黑得发亮的头发,让人看不清他的脸。忽然,耳边传来二姐的惊呼“他不会就是于勒吧!”“是的”一位太太说。“他就是美洲的首富,达尔汪斯·于勒。”“什么,他就是于勒?”母亲愣了一下,并用怀疑的口吻问道。

“哦,我的上帝,他真的是于勒,他真的是于勒!!”母亲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着。

“天呐,他真的回来了。”二姐兴奋地说。

“哦,上帝。”母亲开始喊道“菲利普,这不是在做梦吧。”

于勒似乎听到了我们的声音,望向我们,母亲急忙挤开人群上前拥抱,并不停地夸奖他,于勒叔叔并没理她,而他注意到了我,说:“是你在船上给我10个铜板,我才有了生的希望,因此我才这么富裕的啊。”我无所谓地笑了笑,可是父母的神情却略显紧张,停顿片刻,母亲缓过来无辜地对于勒说:“我们那天在船上怎么没看到你,你…”还没等母亲说罢,于勒叔叔便说:“没关系,放心吧,我会把你们应得的钱如数还给你们的,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于勒叔叔的脸上有种说不出的沉重。

过了几天,我收到了于勒叔叔寄来的信,信中写道:

我亲爱的若瑟夫,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也许已经不在了,我的病情已在晚期,无法再治愈,而我已经将财产全部捐给了慈善儿童机构,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什么都不重要,只有亲情才是一种真正的财富,我希望你的善良能够就这么永远的保持下去。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本细节人物形象社会环境三看于勒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透过个人看社会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上网不难查到,可直接把这样的结论抛给学生,会不会给学生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呢?学生真的可以理解吗?不,学生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不了解,对于工业革命的认识还仅仅是从历史书上得知。其实,莫泊桑已通过文字,将当时的社会透过菲利普一家真实得描绘了出来。这就需要我们能把握文本的细节,认真挖掘。

我们很容易读到菲利普夫妇的拮据,我不禁要问“他们的拮据是因为菲利普的懒惰造成的吗?”肯定不是,文中写到“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很晚”“不多”写出了菲利普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他的剩余劳动力被欺榨,这难道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吗?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当时的惯例足以说明于勒现象在当时并不是特例。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在穷途末路时所做的美洲发财梦,哪怕是抛弃亲情也在所不惜。而这一切都是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真实写照。

在本文中,不仅菲利普夫妇被这种金钱至上的观念扭曲了人性,甚至这个社会也变得病态,千疮百孔。请看“终于有一个看上二姐的人上门来了”“我们家赶忙答应了他的请求”,一个“终于”写出了大家的如释重负,对于二姐夫的人品我们未探究就“赶忙”答应,深怕他反悔,二姐将继续成为家中的负担,人间至真至善的亲情被生活的重担和铜臭给腐蚀了,而二姐夫下决心求婚,也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这样的举动让那本浪漫美好的爱情消失殆尽,我不敢相信二姐夫知道菲利普夫妇苦苦隐瞒的真相时会怎样,又是一个家庭悲剧,唉,人情冷漠至此,都是钱在作怪。船长对于朝夕相处长达一年之久的人居然连姓氏也不知道,甚至称呼他为老流氓,而对前来打听消息的菲利普夫妇使用了敬称“您”恐怕这不是什么绅士风度吧!更多的还是因于勒的衣衫褴褛,而菲利普因参加女儿的蜜月旅行而盛装出行,前后态度迥然不同,难道不是因为钱吗?钱已成了联系人们的唯一杠杆。

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找到了文章的背景,读到了小人物的辛酸,也读到了莫泊桑对其憎恶和同情,这就比直接将写作背景告知学生更能引起共鸣。

二、抓描写,析性格

成功塑造人物形象必依赖于“个性鲜明的语言,穷形尽相的神态,特定场景的行动,细腻传神的心理,恰到好处的侧面”无疑,莫泊桑是语言运用的行家里手。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中“唉,竟”把他们明知于勒未在船上却又满含期待,最后真的没有等到于勒时的失望淋漓尽致得展现于读者面前。对于他们一家偶遇于勒从求证到证实后种种表现更是描写得细致入微。父亲突然间的不安母亲看了后的哆嗦父亲打听后的张皇父亲询问后的狼狈母亲突然间的暴怒全家离去时的沉默,每一次变化都那样真实,引人深思。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则是其致胜的法宝。“苍白,低声,吞吞吐吐,哆嗦,煞白,狼狈,嘟囔,暴怒”等词颇具表现力。他们对于勒不同的称呼更是展现了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人”是期待;“小子、家伙、贼、讨饭的”是厌恶。而让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于勒是否有钱,他们掉进钱眼无法自拔。“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你,船长。”更是精妙,脸色由苍老变成煞白,可见怀疑被无情证实后的心慌,啊(á)!语气强烈的反问,反应当时内心的排斥与失望,啊(à)!则是要是在现实的残酷打去下得被迫承认,所有期待成空的无力。

克拉丽丝比菲利普更精明,更刻薄。“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在父亲没有任何言语时就根据父亲的神色有了判断,并迅速做出了处理,生动地刻画了克拉丽丝的精明。别叫他们看出来,这里的他们究竟指哪些人呢?应该有他的孩子们、新招的女婿,或许还有船长和于勒吧,总之,无论是谁,这个真相都不能揭穿,这将是个永远的秘密。后文的暴怒,大骂都在情理之中了。

三、若瑟夫三看于勒

若瑟夫作为文章的叙述主体,他既看见了父母的无情与势利,也看到了于勒的窘迫与潦倒,随着我们与于勒关系的水落石出,“我”眼中的于勒也有不同。

“那个衣衫褴褛的年老水手”这是“我”对卖牡蛎的那个陌生人的随意一瞥,贫穷是他给我的直观印象,如果没有后文,估计这样的一个人也没什么值得我关注,毕竟我们也只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小市民,更不可能帮助他了。

“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腔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这是我从父母的谈话中得知他可能是我的叔叔时对他的端详,端详是仔细地看,侧重看清,知道每一个细节,所以我才能发现他老、脏,甚至看到他认真干活的样子,我可以看出他不再是败家子,他已试图靠劳动来养活自己,尽管依然过得很艰难,但也没回家拖累我们,这难道不是于勒的变化吗?难道这样的于勒还应被抛弃吗?这才有了“我”给他五十法郎的举动,虽不能改变于勒叔叔的处境,却也是在父母能接受的最大范围之内了,就这样“我”还被母亲责骂“疯了”。但“我”一定不后悔,我不过是用孩子的举动在表达着对亲情的渴望,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对父母行为的不认可。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范文第4篇

儿时在平遥―――现今世界文化遗产的乡下度过。每每夜间哭闹,母亲便以“麻胡”来吓唬,自己便恐惧,便用双手紧紧搂抱母亲,便哭闹声立停。“麻胡”,在我同代人的心中是一种凶恶的吃人的野兽。稍长,随母亲去邻村赶会(赶集)正正在玉米吐穗时。回家路上,见不远处田野里一只狼悠闲地正走向一片高粱地,大人们都说,那是“麻胡”,自己便紧紧拉住了母亲的手,催母亲快走。心中也便以为“麻胡”原来便是狼。至于“麻胡”两个字怎么写,是“麻胡”、“马虎”,还是“麻虎”?并不知晓。

后来读了书,游了一些地方,知道以“麻胡”来恐吓小儿的,不仅是我的故乡平遥一地,山西全省、河北、内蒙古以至京津等省市区都是这样的。

公元2002年,全国集中开展了打击黑社会组织犯罪的专项斗争。山西省会太原一黑社会组织的头目名叫“三麻胡”,该黑社会组织被公安机关摧毁后,“三麻胡”上了报。有的报纸写作“三马虎”,有的写作“三麻虎”。某报刊登长篇通讯《“三麻虎”黑社会组织的覆灭》。文中“引子”称:何为“麻虎”?山西中部地区称狼为麻虎。以此比喻一些黑社会组织的凶残,同时,一锤定音,似乎“麻虎”确实就是指狼了。

想起了六七年前熟识的一位知名作家,在某晚报上连续写了三四篇文章,大谈特谈“麻虎”。到了,不知所云,不看“麻胡”边际。

其实,“马虎”、“麻虎”应写作“麻胡”。称“麻胡”为狼,错。麻胡,系指中国历史上两名凶残好杀的将军麻秋和麻祜。

麻胡之一―――麻秋

《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六十七有“麻秋”条:“后赵石勒将麻秋者,太原胡人也。植性险鸩毒。有儿啼,母辄恐之麻胡来,啼声绝。至此为故事。”是说后赵主石勒有名部将叫麻秋,系太原羯(匈奴别支)人。麻秋残暴如猛虎,阴险似鸩毒。因是胡人,时人称其为麻胡。百姓惧怕他,民间每有小儿啼哭,其母就以“麻胡来了”吓唬,小儿恐惧,哭声立停。这都成为故事了。

《资治通鉴》卷八十六・晋纪八中讲:“上党武乡羯人石勒,有胆力,善骑射。”石勒(公元274―333年),字世龙,十六国后赵政权的创建者,原籍“上党武乡”。山西教育出版社《晋中史话》认作今“山西武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百科知识辞典》则认作今“山西榆社北”。石勒在其青少年时期和征战年代,于晋中、太原一带度过不少春秋,其势力曾达今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甘肃、辽宁等省部分地区。《资治通鉴》记载,麻秋先追随石勒,石勒死后又追随石勒弟石虎,东征西杀,凶残无比。打仗时,他动辄“诛×部千余人”,“斩首三千级”。到后来,麻秋想收编别人的部队,设宴下鸩毒,被发现,斩。

晋朝时,太原称太原郡、太原国,治所均设晋阳。所辖13县,多为现太原市、晋中市所属。当时太原、晋中一带百姓惧麻秋如虎狼,视其为恶煞凶神,以其恐吓小儿,当是情理中事,也是这一地区世代流传“麻胡来”恐吓小儿的源头。

麻胡之二―――麻祜

明杨循吉辑《雪窗谈异》中收有唐颜师古《隋遗录》记:“大业十二年,炀帝将幸江都”,“命云屯将军麻叔谋,黄河入汴堤,使胜巨舰。叔谋衔命,甚酷。以铁脚本鹅试彼浅深,鹅止,谓汴河之夫不忠,队伍死冰下”。“至今儿啼,闻人言‘麻胡来’即止”。

这段故事讲的是公元616年,隋炀帝杨广将游江都,命云屯将军麻叔谋疏通黄河入汴河道,以使其龙舟通过。麻叔谋接受了疏通河道的命令,他暴戾好杀,对民工极其残忍。麻以铁脚木鹅检验疏通中的河道浅深,铁脚木鹅通不过,就以疏通河道的人不忠的罪名,将其杀死于冰下。百姓对其极怕,常呼其名以止小儿夜啼。至唐朝时,还是每有小儿啼哭,听说“麻胡来了”,小儿立刻便不哭了。

麻叔谋,名祜,祜、胡音近形不同,时人称麻祜为麻胡。

鲁迅先生说“麻胡”

说到“麻胡”,不能不提及鲁迅先生。先生曾把麻叔谋当作胡人,并为此作了自我批评。先生在《朝花夕拾》集《后记》中,开头即写道―――

我在第三篇讲《二十四孝》的开头,说北京恐吓小孩的“马虎子”应作“麻胡子”,是指麻叔谋,而且以他为胡人。现在知道是错了,“胡”应作“祜”,是叔谋之名,见唐人李济翁做的《资暇集》卷下,题云《非麻胡》。原文如次:―――

俗怖婴儿曰:麻胡来!不知其源者,以为多髯之神而验刺者,非也。隋将军麻祜,性酷虐,炀帝令开汴河,威棱既盛,至稚童望风而畏,互相恐吓曰:麻祜来!稚童语不正,转祜为胡。只如宪宗朝泾将郝,蕃中皆畏惮,其国婴儿啼者,以怖之则止。又,武宗朝,闾阎孩孺相胁云:薜尹来!咸类此也。况《魏志》载张文远辽来之明证乎?(原注:麻祜庙在睢阳。方节度李丕即其后。丕为重建碑。)

原来我的识见,就正和唐朝的“不知其源者”相同,贻讥于千载之前,真是咎有应得,只好苦笑。但又不知麻祜庙碑或碑文,现今尚在睢阳或存于方志中否?倘在,我们当可以看见和小说《开河记》所载相反的他的功业。

先生在这里“苦笑”着承认了一个错误,即以为麻叔谋为胡人。告知读者,麻叔谋的酷虐,如郝,如薜尹,“咸类此也”。麻叔谋的庙在睢阳。而麻叔谋名祜,称为麻胡,是“稚童语不正,转祜为胡”的缘故。

先生说:“我在第三篇讲《二十四孝》的开头,说北京恐吓小孩的‘马虎子’应作‘麻胡子’,是为麻叔谋。”不妨将原文也照录如下:―――

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那么,这麻叔谋乃胡人了。但无论他是甚么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范文第5篇

这一次,为了体现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探究学习,我把人物分析的内容交给了学生。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开展试验、调查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我在教学中,在分析“菲利普”“于勒”及“二姐夫”三个人物时,分别提出疑问,自以为这样更能全面理解人物形象。

问题一:菲利普真的对自己的亲弟弟怎样

通过读课文,同学们自主探究很快找到了答案:菲利普自私虚伪,势利贪婪,冷酷无情。

教师点拨:菲利普对自己的亲弟弟有没有兄弟情?同学通过探究、合作讨论,找出以下内容:①“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让于勒“大大”占用自己应得的家产。如果没有兄弟情,于勒是不可能占用的。②“(我们家)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文章多次渲染菲利普一家拮据的生活,把于勒打发到美洲去是被迫无奈。③后来他们遇到了无脸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他们不敢相认,因为一旦相认不仅希望会破裂,还要回到以前的境地,生活也许将会更加艰难,而且二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很有可能被扼杀。

由此可见菲利普并不是那么冷酷,是有兄弟情的。即使不相认,也是被迫无奈的。

问题二:于勒是个怎样的人

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很快能找到这些答案:以前,于勒是“全家的恐怖”,称作“坏蛋”“流氓”“无赖”。在船上遇到“穷水手于勒”时,又称他为“贼”“讨饭的”“流氓”。从感彩上说,这些都是贬义词。

教师点拨:于勒真的是“无赖”“流氓”吗?课堂上学生继续探究,合作学习,学生找出答案。①从船长的话:“不过他(于勒)不愿回到他们(菲利普一家)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中可见于勒知道自己错了,愧对哥哥一家;②“(于勒)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做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弗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乐地过日子。’”于勒发财时,不忘自己的亲哥哥,希望能够补偿菲利普的损失,还要用自己所赚的钱让哥哥一家“快乐地过生活”。由此可见,于勒是个知恩图报的人。③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同学们还发现,于勒再次贫穷时,没有回到哥哥那里,实际上是不愿拖累哥哥一家。更有甚者认为:在船上,于勒已经认出了菲利普一家,没有相认,是无颜面对哥嫂,满怀愧疚之心。足以证明于勒是个明事理的人。

探究证明:于勒不仅不是无赖,还是个有情有义的人。穷的时候不想连累哥哥,富的时候希望救济哥哥。

问题三:二姐夫真的是因为钱看上了“我的二姐”么

课本上这样写道:“我总以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定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的信。”固然,钱是最主要的原因,但二姐夫是“看中的二姐的人”,虽然没有什么钱,但“诚实可靠”。而且,同样是姐姐,“二姐夫”为何没有看上“大姐”呢?可见,二姐夫和二姐之间的除了金钱外,还有真的爱情。

诚然,语文教育应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这篇文章主题主要揭示欧洲社会一部分人的贪婪和强烈的拜金欲望这种现象,以及在这个社会中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教授这篇课文,首先要遵照这个原则。要让同学明白:《我的叔叔于勒》充分展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表现了世态的炎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裸的金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