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作文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作文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作文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疆;雕塑;文化;发展

雕塑艺术的发展虽然有自身的发展轨迹,但同时也与环境、政治情景、经济等因素相关联。因此,毫无疑问,新疆雕塑艺术的命运与此息息相关。新疆雕塑艺术在解放前,是新疆美术界当中的一个空白,在国内的发展也一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而近期学术界一致认为,新疆雕塑落后的原因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与解放后的新疆油画、国画无法相提并论。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在90年代末期至今,新疆雕塑开始活跃,并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关注。同时,在建国以后,新疆雕塑艺术的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建国初级阶段――意识形态领域的雕塑创作

建国初期,新疆形势并不稳定,内外分裂势力跌宕起伏,此时新疆无暇发展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直至60年代初期,开始受到国家和地区领导人的关注。因文化事业的发展需求,60年代初期新疆开设了雕塑专业,从内地大专院校引进了少量的雕塑创作人员及教学人员,他们为新疆的雕塑奠定了基础,并开始在本土培养雕塑创作人员。同时,部分创作人员和专业教师队伍也参与到了大型城市雕塑的建设。例如,60年代初,原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的席时荣先生到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进行教学,和张辛民同志一起为自治区群英会上塑造了《胸像》。除席时荣之外,还有李宇翔、孙增礼、王引家,新疆国际博览中心的王振华,乌市园林局的高佩琦,石河子的邱盛林,艺术学院的白昆亭等老前辈。此时雕塑创作的题材,主要包括领袖人物、工农红军、兵地融合等。雕塑建设场地范围也较小,如在政策机构、企事业单位可以建立雕塑作品,但是在其它生活区域及工作场地很难见到公共雕塑作品。

这一时间段,新疆雕塑创作题材、表现手法及思想内容与国内的政治运动保持高度一致,劳动场面、工农兵和政治领袖形象传达出同样的时代气息。略有不同的是,新疆雕塑创作多多少少表达着新疆少数民族欢歌笑语或军民共同建设新疆为主的雕塑作品,传达出新疆地域文化的变化及国家对文化建设的统一标准。

2 改革开放初级阶段――雕塑创作题材的多样化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从建国初期的13个民族成分发展为目前的43个民族成分,在众多的民族成分当中保存着多元的文化格局,也影响着世居少数民族的文化,各民族间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同时,这些少数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保留了自身文化的精髓,也融入了其它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新疆各族人民在保留自身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开始步入现代生活,服饰、民俗习惯、生活方式有了很大变化,这些地域的文化现象给新疆雕塑创作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使雕塑创作题材开始出现多样化,注重表达少数民族历史题材及现实生活,雕塑创作开始从高大上的政治题材,过渡到传达平民百姓生活的主题。

公共雕塑作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尺寸到大尺寸、从单一材质到综合材料、从大人物到小人物的塑造、从室内到室外的变化,在公众视野下,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及典型故事,证明了新疆文化开始进入到了发展阶段。同时,雕塑作品的不断创作既反映了多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氛围,又彰显着改革开放对新疆地域文化的影响,但遗憾的是在这一时期雕塑家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要表现手段,雕塑创作的多元格局并未建立,而同一时期国内的雕塑家已经开始引进西方现代主义雕塑创作风格并努力实验。当然,新疆这样的文化环境隐藏着一股潜在的力量,也为今后的新疆雕塑发展阶段埋下爆发的潜力。

3 西部大开发对新疆文化的影响----雕塑创作风格多元化

90年代末期,新疆进入了跨越式发展,中央从经济、文化、政治、交通、信息产业等几方面,大力推进新疆的改革,使文化趋于多元式发展,文化活动开始出现活跃的迹象,先后成立了新疆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新疆雕塑学会两个社会团体。同时,由于信息和交通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新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由于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大众对文化的需求,艺术市场与城市雕塑建设逐渐形成,艺术展演活动也由新疆境内渗透到内地发达城市,雕塑家也由原先的政府预定转变为自由创作,参加新疆内外的各种展览,积极参加政府企业机构的投标方案当中。因此,雕塑家的思路逐渐开始活跃,多元的局面开始形成。

随着新疆两个雕塑社会团体和政府,成功举办2009年新疆国际雕塑创作营和一系列雕塑展活动之后,刺激了本地艺术家和内地艺术的视觉神经,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开始出现老、中、青三代艺术家齐头并进的现象。其中,老一辈艺术家突破社会禁忌,中、青年艺术家快速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思潮,而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学子则以现论为实践对象,开始了实验各种题材和媒介来创作雕塑作品。最近,由援疆干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少军先生在新疆艺术学院举办的王少军教授雕塑创作高级研修班,把新疆雕塑家的创作欲望及水平提高了一个台阶,培训之后的结业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在新疆雕塑家和高校教育领域的不断努力之下,新疆雕塑家开始具有发言权,逐渐开始参与内地组织的研讨会和雕塑展,人才培养机构也由国内知名高校升级为国外知名美术大学。新疆高校的雕塑专业培养方式采取向原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教研室主任叶繁先生所倡导的建议,“在新疆艺术院校雕塑专业教育中,甚至应该开设与少数民族审美基础契合的装饰性雕塑课程”。但本文所说的城市雕塑的装饰性手法,并非仅指对一般的装饰规律和现成手段的应用,而是要切实研究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的符号元素、造型特点、肌理色彩和构成方式背后的视觉经验和审美习惯,在形式语言上强化新疆城市雕塑的民族特色。如果按照这一思路去教学实践,肯定会在雕塑创作领域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用这一鲜明的特色表现新疆的地域文化,何必为新疆雕塑没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而犯愁那!

4 结论

经过漫长的发展,新疆雕塑界一直存在着多种氛围。首先,是建国初期的意识形态领域中高大上雕塑创作题材。老一辈雕塑家奉献青春为国家、为新疆的雕塑建设付出了巨大贡献。其次,是在80年代左右,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不少雕塑家开始融入生活,表达对未来生活美好憧憬,以现实主义题材为切入点,抒发了本地群众的文化需求及精神面貌。同时,西部大开发之后,新疆文化建设受到很大影响,开始进入多元的局面,教育单位、文化单位、社会团体齐抓共管,为新疆地域文化的发展,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每个阶段都离不开中原文化对新疆地区的文化影响。[1]

参考文献: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变迁;近代报刊;发展轨迹

无论我们是从宏观社会的角度还是从具体制度的角度来观察社会,不难发现,变化是社会存在的常态。在社会学中,学者们把社会变迁理论概括为社会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社会变迁的范畴十分广泛,宏观层面上有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中观层面上有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微观层面上有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变化。“当我们讨论社会变迁时总有一个主体,这种变迁的主体只能是那些相对稳定的东西。在社会学中,这种稳定的东西被统称为结构,这样,社会变迁就是指社会结构的变迁。”

在中国历史上最激变的一百年中,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并存,资本主义经济与自然经济并存,各种政治思想不断更替,社会结构不断变化,整个中国陵谷沧桑,社会变迁跌宕起伏。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中国的新闻事业开始产生发展,完成了从近代报刊向现代报刊的过渡。这一时期,中国近代报刊从无到有,从西方传教士办报到国人自办报刊,从文人论政到鼓吹改良,从宣传资产阶级革命到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经历了最激变的发展时期。本文旨在研究社会变迁语境下,中国报纸的发展轨迹,以期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史论研究提供一些可参考之处。

一、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序幕,但是近代报刊的产生却早于鸦片战争。第一份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于1815年创办于马六甲,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的历史序幕。1833年8月1日,中国境内出现了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报纸附会儒学,采用中国线装书的形式。

鸦片战争的失败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逐渐瓦解,社会结构不断变化。鸦片战争让清政府打开国门,开放通商口岸,中外贸易交流不断加深,中国商品经济开始发展起来。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催生了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中文商业性报刊。这一时期,香港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也出现在香港。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的中文商业性报刊也逐渐发展起来,甚至超越了香港报刊的影响力,代表性报纸有《上海新报》、《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等。《申报》的问世是上海商业性报纸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申报》是第一家中国文人主笔的外报,这在当时是一个十分大胆的尝试。《申报》其他方面的改进,如出版时间从两日刊改为日刊,改进纸张质量,创新排版方式,加强报纸的言论工作,这一系列措施让这份报纸获得巨大成功,带动了中文商业性报纸的快速发展。在《申报》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字林沪报》和《新闻报》相继创刊,形成了上海报业“申”、“新”、“沪”三足鼎立的格局。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被资本主义经济瓦解,在华外报占据了中文报纸的主流地位。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报纸在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为后来国人办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不少有志之士开始觉醒,我国共出现了两次国人办报高潮,维新变法开启了国人办报的第一个高潮,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的办报活动始于1895年“公车上书”。1898年,光绪帝下诏开始百日维新,准许官民办报,这促使各地报刊飞速发展,迅速形成了国人办报高潮。这一次国人办报高潮打破了外报在新闻界的垄断地位,使国人自办的报刊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这一时期,报纸数量激增,种类繁多,办报地区首次突破上海、广州、香港等沿海城市,深入到一些内地中小城市。

革命派的办报事业虽然起步稍晚于维新派,却呈现出空前的盛况。革命派初期的办报事业主要集中在海外。随着清政府“言禁”、“报禁”的开放,革命派办报事业才开始在国内兴起。1905年到1911年,革命派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办报地区几乎遍布全国,形成了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代表性报纸有秋瑾主办的《中国女报》和于右任主办的《神州日报》、“竖三民”报。革命派报刊不同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报刊,其言论更加激烈,目的性更加明确,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将报纸作为革命活动的有力武器。

两次国人办报的尝试开启了我国近代报业的新篇章,国人自办报刊的有益尝试让报刊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进,这一时期,新闻业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闻报道成为报纸的主要组成部分,新闻题材既有消息,又有通讯,新闻图片开始广泛出现在报纸版面上,报纸的评论也得到了巨大提升。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期间,报纸上的评论文章大多以论说文为主,形式单一;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期间,评论的形式日益多了起来,主要有社论、时评、编者按、来论、代论等。另外,报纸的文艺性副刊在这一时期有了重要发展。从报纸形式上看,这一时期的报纸告别了书册式,开始采用单张印刷,分版面、分栏目编排,字号多样,揭开了我国报纸版面革新的序幕。

二、民国初期的报刊发展

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建立了自由新闻体制。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促进了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繁荣。据《中国报学史》统计,当时全国报纸有五百多家,史称这段时间为“报界黄金时代”。但是,报界的蓬勃发展在袁世凯上台之后被迫中断。袁世凯开始了一系列贿买报刊的活动,对不被收买的报纸进行打压,报人大批被捕,这就是著名的“癸丑报灾”。

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政府的言论禁锢政策下,一些报人开始将目光转向新闻报道本身,避谈国事政治,许多报纸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上,从而使新闻业务有了很大发展。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开始增加,部分重要新闻还采用大字号排出。有能力的大报派驻记者到重要城市进行采访报道。部分报纸还增设专栏、专刊,增加报纸的趣味性内容。除此之外,新闻通讯事业也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

民国初期新闻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报纸的企业化。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无暇顾及中国的时候,中国的工商业经济蓬勃发展,这给商业性报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海的《申报》、《新闻报》率先开始了现代企业化报业的进程。《申报》在史量才接手以后开始了一系列的企业化改革:一是加强发行工作,二是大力拓展广告业务,三是更新技术设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正是这些改革,让《申报》从销量只有七千多份的报纸发展成为平均日销五万份的商业性大报。商业性报纸开始的报纸企业化方针,为新闻业务和报纸经营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是新闻事业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党的新闻报刊的发展

党的新闻事业最早可以追溯到时期,《新青年》上出现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内容。《新青年》早期发动的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一系列活动,对启迪民智、解放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新青年》的宣传内容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歌颂十月革命的政论,文章日渐倾向社会主义,开启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序幕。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迫切需要自己的舆论工具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于是,首批马克思主义报刊诞生,这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始。这一时期,改组后的《新青年》作为党的理论刊物继续出版。此外,还筹办《向导》、《前锋》等政治性刊物,一方面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与帝国主义的宣传工具进行斗争。在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党的报刊和共青团的报刊逐渐形成网络,各类进步学生报刊与工人报刊不断涌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范围,向社会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进入了十年内战时期。因为农村物资条件匮乏,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党的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十分艰难的发展时期。但也正是在这个艰难的时期,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篇章。中国共产党人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办报事业,坚持宣传工作。这一时期,党的刊物大多文字通俗,形式活泼,以实际工作需要为核心开展宣传;在内容上,不仅有根据地、国内和国际新闻消息,还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表扬。这是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创新,积累了党的办报经验,初步形成了党报理论,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之处。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新闻事业继续发展。1942年的运动是党的新闻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解放日报》的改版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础。改版后的《解放日报》以抗日根据地的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宣传抗日。除此之外,《解放日报》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改革的社论和理论文章。1943年,陆定一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不仅阐述了新闻的“五要素”,还指出报纸应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地与革命、与群众相结合,强调了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修养。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在抗日战争中不断壮大,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党报理论,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新闻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作文范文第3篇

1960年生于内蒙古集宁市,1977年入部队服兵役,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新平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标杆性人物,从学画到工作,他的艺术道路一直与“学院”紧密相连,学院的土壤和氛围让其始终从学术的角度来探讨和实践自己的艺术创作。纵观苏新平几十年来的艺术之路,“学院”和“学术”成为了两个重要的元素和线索。

生活经历塑造了艺术品格

苏新平的美术启蒙是从小开始的。从中学开始接受相对正规系统的美术教育,后进入部队成为文艺兵,开始进行一些艺术的创作。有了中学的美术基础和部队的实践经验,苏新平顺利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版画专业。

版画在艺术上给了苏新平一个非常开放的状态。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究生时,苏新平开始从木刻转移到石版,石版赋予了他更多想象和表达的空间,并创作了一大批著名的石版画系列作品。

苏新平的艺术创作风格和选择,很多时候跟他的生活经历有关。苏新平出生于内蒙古大草原,草原文化对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广袤的草原给了其任意驰骋广阔的视野,也给了其豪爽粗犷的性格。当兵的经历更是磨炼了他的意志,培养了他对纪律和规则的接受与认识,并将这种品格铸入到了他的灵魂中。我们能够从他的多个系列的作品中深深感受到这种精神和品格的存在。

艺术家要首先认识自我

从苏新平的艺术历程来看,《干杯》系列和《欲望之海》系列作品总的来说还是处于转换过程中的实践和思考。苏新平早期对艺术的理解还是建立在人文主义精神思想之上的,还是要追求形而上的因素。

随着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澳大利亚巡回展览的举办,当时艺术发展的现状(当代艺术)对其有很大的冲击。当代艺术跟每个人的社会处境和社会大的发展趋势是同步的,它更现实,更接地气。苏新平开始思索自己的艺术创作必须要做调整,要走出自己的艺术道路。从其最近两年的作品看又有了新的变化,更多中国元素的信息进入到作品中,包括传统的中国山水。

我们从这几个不同系列的作品中能看到,苏新平以前的作品太在意西方的思潮和外在的概念,而最近的新作品更多地从自身受到的传统文化的内核出发,包括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都应该是带有中国文化基因的,从一个艺术家忠实于自我的基本状态出发,这才有了《灰色》和《八个东西》系列题材作品的探索和实践。

苏新平现在的状态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它是可以无限延伸的,是把中西方的很多文化和语言融合在一起,不确定一个具体的方向和模式。他说:“今天我的作品有点水墨感觉,明天我的作品也可能会更重视光影的感觉。有抽象的,有具象的,这是由你日常的所思所想和行为方式来决定的。”

在苏新平的创作中有好几条支线,它们通向未来的方向是不确定的。艺术家一定要首先认识自我,决定作品是否成立还是在于作品的水平和质量上,而不在于你选择了哪种概念。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现状和核心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跟西方基本上是同步的,但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当代艺术基本的层面是被西方的理念和实践的方式方法所影响的。如何建立中国当代艺术的理念、概念、语言方式和方法,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中国几十年来急速发展的丰富性、深刻性,是西方没有的,特别适合当代艺术的表达。今天的世界是全球化多元化的,不能狭隘地去认为传统、现代、当代哪个更重要。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作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以全体学生为面、优秀学生为点,采用点面结合的系统实验教学法,对全体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训练,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对专业的热爱和创新性思维;对优秀学生的科研创新训练,培养协作精神、探索热情和开拓创新能力,并使其中多数学生继续深造。这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式,既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又是培养与选拔优秀学生的途径,已成为培养创新性人才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全球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合格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证。药学是一个创新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基本推动力的科学领域。药学实验教学方法对药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是对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作风、独立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等进行培养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本科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理论课,却对实验内容充满陌生与好奇。而实验课的学习内容难于事后弥补,需要改善教学模式,调整具体实验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做到及时吸收与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并且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设立专项科研课题,结合具体的科研内容,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挖掘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方法是可行的。于是我们突出强调创新能力培养,采用根据教学对象不同,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各具特点的点面结合的系统实验教学法,将实验教学训练和创新科研训练融为一体,在1997年-2000年,完成了对全体本科生实验教学训练模式的建设,并一直沿用至今;又在实践中发现参与课题组科研的非毕业论文阶段的本科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后,从2003年暑假开始,专门设立科研项目,建立对优秀本科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模式,同样沿用至今。下面分为两部分介绍。

1 对全体本科学生的实验教学训练

1.1 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1]

1.1.1 实验前的知识准备环节

学生进实验室前,系统书面预习实验,再认真倾听老师的实验讲解,做到思路清晰、心中有数,克服因实验中盲目操作,避免差错,为实验成功提供保证。

1.1.2 实验中的知识吸收、技能提高环节

学生正规操作,独立完成整个实验,得到实验产品,完成原始记录。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采取个别讨论、巡视指导与集中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安全有效地完成实验。强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面对实验结果,切实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独立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1.1.3 实验有关知识的升华环节

学生依据原始记录书面完成实验报告,并结合实验体会等进行讨论。既是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的重要手段,又是培养学生形成科研思维的阶梯,强调以原始记录为基础,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教学模式”自1997年建立并开始实施至今,为便于进行总结,了解教学效果,与其它实验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对药学本科生的无记名调查结果为:对“教学模式”评价为好或较好的学生达到90%,而其它实验课教学方法仅占40%的学生评价为好或较好;“教学模式”对培养创新意识认同的达到75%以上(其他实验为28%)。该调查还显示,有97%以上的认为“心目中实验课的位置重要”,其中有24.4%认为“比理论课更重要”。还有不少学生自发留下附言,认为在“教学模式”下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课堂理论,培养了科学作风和实验操作能力;高的实验成功率,不仅使他们深深地喜欢上了实验课,还给他们带来了愉悦、成就感和自信等。充分说明“教学模式”的采用,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1.2 引入科研成果开设新实验

在运用合理有效教学模式的同时,尝试在实验内容上有所突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微波不仅走进千家万户,也几乎渗透到化学的各个领域,微波可促进一类化学合成反应,与传统化学方法相比,提高反应速度数十到数百倍,而且操作简便,收率好,副反应少,污染轻,工作环境友善。

开设微波合成实验8年来,不仅拓展了微波化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而且改变了过去合成实验超学时,师生负担重,环境污染大,操作烦琐等弊端,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1.3 不同反应类型、合成同样产物的新型实验和传统实验平行开设,对比教学

针对学生在具体实验操作中,往往被动地接收实验操作训练,实验完成后对实验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印象不深,对实验类型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缺乏认识的情况,采用相同原料、类似试剂的加热化学合成法与微波辐射合成法2种不同的反应类型进行对比教学。对传统方法与新方法、学生自身的实验结果等进行直观比较。结果显示,通常微波法合成常常伴随着的高转化率及高产率在实验中有明显体现,平均收率比传统方法提高20%以上,在反应时间上由4~5h缩短到5min,完成整个实验的时间由6~7h缩短到1h以内。微波法的反应速度快、选择性高、低消耗、操作简便、安全、副反应少,更为经济环保等表现,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000年起,该项对比教学开展8年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激发了他们对专业的热爱和对交叉学科的兴趣,同时将环保、绿色的工艺所带来的效益植根心底。

通过以上对全体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训练,以培养创新性思维等为指征,注意把握各个教学环节,人性化、制度化的规范要求,保证及时掌握实验内容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同时科学系统地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将科研成果引入学生实验和采取对比教学等方式,将学生初始的好奇转变为专业的兴趣,全力改善全体参加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激发了对专业的热爱和创新性思维,教学效果显著。[4]

2 对优秀本科学生的科研创新训练

我们针对本科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有限,常对科研中会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的现象,强调团队合作的意义,讲明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本着学有余力,富于钻研精神、不怕困难,具有一定创造性思维的原则选拔学生。对希望参加的学生公布研究课题,由学生查阅资料,写出综述和初步研究方案,从中发掘有做研究工作潜力的学生,参加训练。在课题进行过程中,采取及时给予学生在具体研究中的指导,以及恰当的鼓励与鞭策,在研究工作不顺之时,让他们了解问题的关键,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的方法,保证了历年各个小组的训练工作顺利进行。

我们在2002年暑期开始吸收学生参与课题组的科研项目,让其了解具体的科研工作运行情况,有9位同学参与(其中7人后来考取研究生)。结果发现本科学生,只要学有余力、有钻研精神,通过训练,完全可以开展单独立项的科研工作。于是从次年开始,我们立项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训练。

2003年暑假,1名完成大三学习的学生开始接受训练,经半年课余时间研究和进入毕业论文阶段的继续工作,研究成果被正式发表[5],并考取研究生。

2004年暑假,3名完成大三学习的学生开始接受训练,其中1位学生半年课余时间的工作,其结果经补充后被正式发表[6],后考取研究生;第2位经半年课余时间研究和进入毕业论文阶段的继续工作,经补充已投稿中国新药杂志;第3位在半年课余时间内,初步完成了论文。

2004年11月,5名大三学生(其中3位后来继续深造)开始受训,其中1位继续研究到完成毕业论文,获四川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奖,其研究结果经补充后,被正式发表[7]。

2005年暑假,开始对8名(2组,其中5人后来继续深造)完成大二学习的学生进行训练。其中1个组经过1年的课余时间训练完成课题,并且完全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论文已被正式发表[8];另外1个组经过1年课余时间训练的结果,后经补充完成2篇论文,已分别投稿中国新药杂志和中国药师。

2007年11月底起,1名大四学生(即将赴美深造)开始进入科研训练,并继续工作到2008年暑期前毕业论文完成。其论文为四川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整理完成的论文中国新药杂志已接收。

以上对优秀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训练工作,是在发现参与课题组科研工作的早期本科生,具有创新性研究能力之后,自2003年暑假开始,到2008年暑假为止完成训练学生18名,单独立项的课题8项,已有4篇论文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3篇已投稿(占87.5%);其中4名学生在进入毕业论文阶段后,继续深入前面的研究完成毕业论文,其中2篇为四川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占50%)。在所有接受训练的共9组、27位学生中,有18位(占66.7%)获得继续深造机会。显然,参加训练学生的以上各项绩优指标,都远高于平均水平。因此,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科研能力为指征,通过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完成论文,优者投稿专业期刊、公开发表的方式,对优秀学生进行的科研创新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入门初期的科研思路,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钻研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使其潜能得到很好发挥,科研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并为其继续深造创造条件,教学效果显著。

因此,我们所采用的点面结合的系统实验教学法,是在以全体学生为面、优秀学生为点的两个层面上,将实验教学训练和创新科研训练有机结合、同步的运用的教学体系。它全面实施5年来的成效,充分说明这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式,既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又是培养和选拔优秀学生的途径,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能够适应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跨越式战略发展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成为培养创新性人才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郭永松.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进展[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8月.313-316.

[2] 金辉,尹红梅,郑时龙,李举联,杨红,何光力,何菱,江汉保,华伟.引入研究成果.开设微波化学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23(12): 180-181,209.

[3] 杨红,尤庆祥,李良琼,李举联,何光力,肖素华,廖碧芳.药学本科实验类型及其教学方法的改革[J].大学化学,2006,21(5):24-26.

[4] 马继刚.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9.196-200.

[5] 杨红,陈艳,陆彬,孙健,何光力.醋酸地塞米松眼用凝胶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J].中国药师,2004,7(11):839~841.

[6] 杨红,邓安平,杨欣,唐杨,林涛,吴刚,吴维碧.叶绿素铜钠片剂含量测定[J].药物分析杂志,2007,27(2),187-190.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作文范文第5篇

“学术在传统意义上是指学说和方法,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诸多知识系统和方法系统。”①就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的现状来看,尽管其“系统化”还比较孱弱,但确已成长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门类。本文将新闻学、传播学分别视为一个学科,新闻传播学则是包含上述两个学科的相对独立、专门的研究领域。本文只讨论一般层面上(in general)的新闻传播理论、方法和学科体系,不包括广告、公共关系、编辑出版等研究领域。另外,本文所研究的地域范围只限于中国大陆。

根据30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术推进的特点,本文把它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1978年-1982年:学术研究逐步恢复

“”十年,新闻学术研究几乎停滞,没有一本研究性专著出版。“真理标准”大讨论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为新闻传播学术恢复和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大环境。

与整个社会拨乱反正同步进行的是新闻传播事业的恢复与发展。新闻报道的中心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注重“真、短、快、活、强”消息的传递。报纸版面不断增加,形式逐渐多样化。一些在“”中被打倒的新闻工作者相继得到。一批在“”中被迫停办的报纸相继恢复出版。全国性报纸从1968年的4种恢复和发展到1980年的33种。②在结构上,科技、教育、文化、法制类媒体或内容开始增多。实践是学术研究的基本对象,只有新闻传播事业本身有了可供研究之处,学术才有恢复的可能与发展的空间。

教育方面,1977年高考恢复,新闻专业开始招生,1978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术的持续性得到保证。研究机构方面,专门性的研究机构、学会纷纷成立。1978年,部级新闻研究机构――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成立。至1983年,专业新闻研究机构已达50多个。学会、学术刊物也纷纷恢复或成立、创办。1980年,北京新闻学会正式成立。学术会议方面,影响最大的是1980年在兰州召开的“西北五报会议”。这是“”后召开的首次大型新闻学术讨论会,“昭示着我国新闻学研究在经历了严冬之后,走向春天”。③学术期刊方面,《新闻研究资料》《新闻大学》等先后复刊或创办,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探讨的园地。

此阶段新闻传播研究者以“”前的老一代为主,再加上有实务经验的新闻工作者以及刚刚毕业的“新手”。全国新闻传播专业的副教授、教授加起来才25人。除社科院新闻所外,高校新闻系、专业的教师基本上以教学为主,科研大多是围绕着教学展开,成果较多地表现为史料汇编、教材、讲义等,专门的、深入的研究匮乏。据统计,1978年底至1982年,我国出版的有关新闻学的论著、译著共240余部,而1983年一年就出版100部以上。这表明新闻传播学术虽在恢复,但仍非常有限,不过速度非常快。

在研究内容上,以新闻工作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主,大多属于实践领域的业务研究。新闻工作在“”中遭到极大破坏,一批优秀老报人被打倒,长期积累的有益经验被抛弃。因此,学术研究不得不从最基本的问题着手。

除传统的理论、业务、历史三大块外,边缘学科也有了初步研究,如新闻与政治、新闻心理学等。1982年,“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先生访问我国。同年11月,传播学研究座谈会在京召开,传播学研究开始系统化、组织化和专门化。这表明,新闻学在逐步恢复的同时,不断生成出新的特质。

甘惜分著《新闻理论基础》、方汉奇著《中国近代报刊史》和艾丰著《新闻采访方法论》是此阶段代表性的著作。

“”期间,“贴标签”和“映射史学”等成了人们思考问题的常用方法,因此,研究方法的突破和改进对新闻传播学术的发展意义重大。上述三本代表性著作,在研究方法上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强调恢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不过,这种恢复和回归是初步的。

二、 1983年-1988年:新闻改革引发学术论争

1984年-1988年是我国改革最火热的阶段之一。新闻改革是整个社会改革的一个缩影,它起始于业务层面,并很快进入体制层面。

与新闻改革相伴随的是新闻传播事业的急速发展。1988年底公开发行的报纸达2322种,6年内增加了两倍多。电视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8年底电视台达到422座,是1983年的8倍多。④电视在全国媒介构成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广播电视专业、学会、年鉴和专门的期刊相继创办,广播电视开始进入新闻传播研究的核心范畴。

新闻教育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扩张。1983年,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全国设有新闻专业的院校达21个,新闻类专业点由1983年的16个增加到1988年的74个。1984年,新闻学专业首次列为博士学位授予专业。博士课程的开设,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

科研机构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不断向高层次迈进。1987年,研究团体发展到150个。复旦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也于1986年先后成立,研究正逐渐成为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从1986年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开始增添新闻学项目。人文社科领域影响较大的“吴玉章奖金”也设有新闻学科奖。

新闻改革,观念先行。新旧观念的冲突反映在学术上就是学术论争。就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而言,争论的内容当然值得叙述(本文不再赘述),但争论背后的语境以及所折射出的思维方式更值得关注。

关于新闻定义之争,不管赞成或反对哪一种定义,论争者的出发点却大体是一致的:一是要与“”期间“事实为观点服务”的说法和做法划清界线;二是都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方法定义新闻,与资产阶级的定义划清界线,这是方法论问题,更是立场问题;三是都讲究逻辑规定性(定义=属+种差)、科学性,与泛泛而谈的简单化描述划清界线,这是研究或学术表述问题。

新闻事业性质的讨论,主要围绕“阶级斗争工具论”与“社会舆论工具论”展开。通过广泛讨论,看法渐趋一致,持前一观点的日渐减少,反映出“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开始从人们的头脑中走出来,思想解放的进度有所加快。

1957年“反”之后,新闻价值因被视为资产阶级新闻观而一度成为研究的。⑤此时又重新进入学术争论的视域,实际上是要解决:如何看待西方新闻界关于新闻价值的论述,尤其是如何对待所谓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这个问题。与1957年相比,这次参与争论的研究者都能“由简单地排斥变为科学的探讨”。

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在1985年“讨论广泛而深入”。有学者认为,新闻真实性问题之所以成了一个似乎谁也说不清的问题,是因为其负荷太重了。真实性被加上各种别的意思,如本质真实与现象真实,特别是在错误路线盛行时,哲学变成了玄学,辩证法变成了变戏法,一时搅得人们晕头转向。⑥

党性与人民性之争是该阶段所有争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争论的焦点是新闻事业应该坚持党性第一还是人民性第一,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舆论监督。

通过以上简述,我们可以看出:学术争论的根本起因是各种思潮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争论繁荣了学术,推进了改革;澄清了一些问题;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打破了死气沉沉的局面;锻炼了队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现象。⑦1978至1988年间,共出版新闻传播学著作1050种。

传播学取得了进一步发展。1986年,第二次传播学学术讨论会召开,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目标。《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戴元光等著)等专著得以出版。传播学的成长给传统新闻学以理论、方法和视野上的启发,系统论方法的运用就是最好的体现。

此一阶段另一引人瞩目的研究是新闻调查。它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民意调查的功能,关注的是民众对新闻改革的态度和看法,主要目的是为新闻改革服务。

三、 1989年-1991年:学术研究曲折前行

19发生的使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暂缓。1989年11月,、李瑞环分别发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和《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讲话,重申了党的新闻工作的一些根本问题。

1989年10月,国家开始大力压缩整顿报刊。1989年和1990年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锐减至1496种、刊物1442种,⑧规模明显变小。

新闻传播研究受影响也较大。部分学术刊物停办或整顿、调整,一些学术活动不能正常举行,理论探讨气氛受到破坏,直到1990年下半年才逐渐重新活跃起来。期间,围绕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的研究成了这一阶段新闻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由于前期的积累,该阶段仍不乏一些有分量的学术著作。新闻理论方面,民著《系统理论新闻学》把用系统科学构建新闻学理论体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新闻史方面,姚福申著《中国编辑史》后来获吴玉章奖金优秀奖;韩辛茹著《新华日报史》对我国革命历史上一份重要报刊做了详尽的个案研究。

“”以后,“大部分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分子放弃了上世纪80年代启蒙知识分子的方式,通过讨论知识规范问题和从事更为专业化的学术研究,明显地转向了职业化的知识运作方式”。⑨新闻学界同样如此。从学者的构成看,1991年之前的新闻传播学者(特别是新闻理论研究者)大多来自实务界,以对实践的观察、提出自己的观点见长。如火如荼的新闻改革实践也为这种“观察和思考”式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此后新闻改革虽然绵延不断,但突飞猛进式的改革几乎没有了。1991年之后,原来以教学为中心的高校新闻专业教师开始更多地转向学术研究。一批经过正规学术训练的硕士、博士开始登上新闻传播学术舞台,这也是导致学术研究旨趣发生转向的原因之一。

四、 1992年-1996年:相对平稳发展

短暂的风波很快结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一轮改革开放成为全社会的重心。新闻传播事业、教育和学术都迎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

新闻传播事业随着的结束而开始大步向前发展。1992年,大约平均每两天就出现一家新报纸。{10}1995年底,公开发行的报纸种数达2089种。除规模扩大外,各家报纸纷纷扩版或出周末版。1995年创办的《华西都市报》是代表着报业发展方向的新型市民报。经济类报刊、电视节目和栏目不断创办。在经营管理上,除了发行、聘任制度的改革外,企业化管理开始引入新闻机构。1996年,广州日报社被批准组建报业集团。

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迅速。1993年,全国新闻类专业教学点为66个,{11}1997年则发展到120多个,5年实现了翻番。研究机构方面,截至1996年底,全国已有100多家新闻研究机构。{12}其中,1992年成立的中国新闻史学会在我国新闻史研究中起到了很好的组织作用。专业刊物和辞书编撰更加注重学术性。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新闻传播教师队伍出现老化、断层,中青年教师流失过多,高学历、高质量的人才引进困难等。主要原因是新闻专业教师与新闻从业人员在住房、收入等待遇上反差太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研究队伍开始出现分化。继续从事教书、研究的教师在自我意识和定位上也发生了变化。多数研究者开始从一个通过对新闻改革的论述来直接、积极参政的启蒙知识分子扭转为一个通过对知识本身的发现和创造来博取学术资本的“知识人”,提倡“为学术而学术”。其结果是新闻传播知识本身的增长、体系的严谨、科学化以及学术共同体的成熟。从学术史的视角来审视以上变化,无疑意味着一次质的提升。

学术生态上的转换加上前期的积累,该阶段涌现出一批有分量的著作,如陈力丹著《精神交往论》、黄旦著《新闻传播学》、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吴廷俊著《新记史稿》等。这些研究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耗时长,需要研究者沉下心去精耕细作。这是以上两个阶段所不具有的。

五、 1997年至今:在新的起点上迈向繁荣

1997年,新闻传播学被擢升为一级学科,成为其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新闻传播业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多元、格局更新和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态势。

1997年-2006年间,报纸种数维持在2000种左右。经过2003年的整顿,种数有所减少,但报纸总印数、广告经营额一直在增长。都市报迅速崛起,中等以上的城市几乎都有一份甚至多份都市报。电视方面,除了电视台家数增多外,地区市以上的电视台都办有多套节目,节目播出量飞速增长。省级卫视在全国范围内竞争激烈。

在经营管理上,集团制成为我国传媒业一种主流运作形式。2002年底,全国报业集团已达39家。{13}至2005年,共有18家广电集团成立。1999年,《成都商报》相关资产借壳上市,传媒业开始涉足资本市场。都市报、电视综艺、网络传播相继为大众文化推波助澜,媒介的消费化、娱乐化特征初现端倪。

新闻教育狂飙猛进。1999年,首家新闻学博士后流动站在复旦挂牌,完整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至此得以建立。2005年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学专业点达661个。{14}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博士点19个。在校学生约10万人,教师约1万人,教授约1000人。{15}教育规模的扩大,师资力量的增加,意味着研究队伍的壮大,再加上国家的积极引导,新闻传播研究气氛空前浓厚。

研究机构方面,1997年,中国记协成立新闻学术委员会;1998年,传媒业第一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等四个重点研究基地相继成立。之后,又建立了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等四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跨学科、跨部门研究机构的成立反映出新闻传播研究的多元化趋势。一些新的学术组织、会议不断创办,并朝高层次、固定化、细分化发展。期间创办的较有影响的学会和会议有:中国传播学会、中国传播学论坛、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等。

从研究内容和成果上看,该阶段新闻传播学术也呈现出多元与发散的特点。

新闻理论方面,传播理论、方法对传统新闻学的影响进一步增大。以“新闻传播学”命名的教材、著述陆续出版。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深度改造着新闻学,大众媒介、网络传播、受众、经营管理等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的基本语汇。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一以贯之。2004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开始实施,相关新闻学教材正在陆续出版中。

新闻传播史研究也是异常繁荣。随着积累的不断增多,通史、综合史的研究余地已经很小,地方史、专门史中的通史、个案史研究成了一种必然,新闻传播史研究朝精细化、深入化发展,广告史、管理史、思想史、学术史、教育史等成了该阶段新闻史研究中的亮点。

传播研究方面,除了大量、全面的引介外,并有意识开始张扬并沿着不同的路径有所开拓: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播思想的梳理和挖掘,如孙旭培主编《华夏传播论》;二是把一些传播理论在中国做验证。但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传播学仍停留在观念、理论和方法层面,创新性研究仍然较少,理论体系的建构更是无从谈起。

传播科技的发展及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媒的结构和格局,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成为该阶段新闻传播学术研究中最热闹的领域。

新闻传播研究规范和方法得到充分讨论。关于新闻传播研究方法,1978年以来就不断有零星论述,但只有在1998年之后才得到整个学界的重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研究方法的进一步规范,新闻传播研究必将走向深入。

结语

综上所述,30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从整体和宏观上看,新闻传播研究在短短30年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具备了作为一个学科的面貌;第二,成绩的取得是与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科学研究以及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分不开的;第三,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分化的过程;第四,作为一种建制意义上的学科,新闻传播学可以说已经初具形态,但从其理论体系来看,一些基本概念尚不稳定;分支学科多是跑马圈地,尚不成熟;描述性、低层次、重复性研究较多,概念化、理论化不够。

注释

①张立文:《中国学术的界说、演替和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1-9

②《中国新闻年鉴》(1982),卷首。为控制篇幅,下文没有注明的数据均引自《中国新闻年鉴》

③方汉奇、李矗主编:《中国新闻学之最》[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495

④以上数据均据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计算得出

⑤徐培汀:《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1949-2005)[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6):58

⑥旭培整理:《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讨论情况综述》[A],载于《中国新闻年鉴》(1985)第74页

⑦甘惜分:《一个新闻学者的自白》[C], 香港:香港未名出版社,2005:31-32

⑧{10}{12}《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第2232、第2251页;2321页;第2457页

⑨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J],天涯,1997(5):133-150

{11}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6):249

{13}该数据不包括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地方宣布成立的报业集团

{14}何梓华:《控制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J],《新闻战线》,2005(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