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庄子;文体

一、《论语》

它主要记载孔子的语录,也是一部说理散文,相传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编纂而成。《论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记录了孔子的许多名言,它反映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比如,“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是孔子对子产的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作为政治家的政治主张。《孟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相比于《论语》,它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文章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虽然还是以语录体为主,但是却减少使用三言两语式的独白,它从简明扼要的语录发展成了长篇大论,并且其中许多语录体散文已经具备了专题论文的性质。在先秦诸子散文文体的发展演变中,《墨子》是一部重要的作品。与《孟子》比较,它表现出由“对话”向“专论”过渡的特征。《墨子》各篇出现了简洁的标题,这些标题都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不仅如此,这些文章的谋篇布局也层次分明。当然,有些文章的语录体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与之前的相比,它们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围绕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庄子》

它在我国散文史上的地位很重要,下边重点来谈一下《庄子》。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庄子》的时候,已经变化很大了。《庄子》给人的感觉人可谓是耳目一新。从文体上来说,《墨子》虽然已经表现出由“对话”为主转向“专论”,但仍有语录体的成分在内。而《庄子》已经摆脱了语录体的形式,进入了专题性论说文阶段,它用寓言的形式组成文章,与之前的《论语》《孟子》《墨子》以及后来的《荀子》《韩非子》有很大的不同。《庄子》里的寓言,达百篇之多,《内篇》有将近有神话幻想故事,也有借物寓言故事篇――寓言故事,这些寓言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往往环环相扣,组成一个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如《养生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段文字表达了全文的中心,总述了养生之道,提出了“缘督以为经”的观点。但是庄子却没有用客观事实来论述,而是讲了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表面看来,这几则寓言故事好像没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都是为论点而服务,说明了养生的关键在于“依乎天理”。正因为《庄子》主要是寓言故事,这样就决定了它的论述方法不是运用逻辑推理,而是运用比喻及形象思维来论述观点,在故事情节中表达深刻的哲理。如,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没有使用抽象概念,而是展开想象,选取了一系列具体事务开始描写。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等都可以看出《庄子》驰骋的想象。庄子对具体的形象进行描述,说明世间万物虽然各不相同,有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是它们的存在和运行都是“有所待”的。如果只看浅层的话,《庄子》里的许多文章似乎有些模糊,但如果仔细品读的话又觉得有法可循。许多学者对此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将《庄子》的篇章之法归纳成游龙式、故事式和议论式。其中游龙式体现了《庄子》的风格,它包括《内篇》和外篇的《秋水》等。这些文章由很多寓言故事组成,用议论连缀成篇。这些议论仿佛没有联系,但是其实贯穿于一个主旨之中。从论说文的角度来说,《庄子》这种光中引线的做法虽然不太合适,但对于论说文的写作来说也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在我国散文史上是辉煌的一个篇章。

三、《荀子》和《韩非子》

这时,先秦诸子散文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它在论述方式和论证方法上与《墨子》和《庄子》有很大的不同,代表着我国论说文体已经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为后世的论说文体建立了楷模,同时它也标志着我国论说文体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综上所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脉络大致为: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先秦诸子散文文体的类型很复杂,大致呈直线发展而分为三阶段,但诸子文体的演变必然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先秦诸子散文的文体方面,必须呈批判性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赵辉.先秦诸子散文的“史”体性质及渊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民社会科学版,2011(01).

[2]董芬芬.论对春秋辞令进行文体研究的依据和价值[J].甘肃社会科学,2009(06).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先秦诸子散文;人文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先秦诸子散文》的阅读欣赏中,在注意语言知识积累运用的同时,教师也要高度重视学生高尚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养成。

《先秦诸子散文》这本选修教材的宗旨在通过先秦诸子论著的学习,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

二、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在本课程中,我们主要是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一些重要典籍,作为教师要深挖先哲们的思想核心,对这些思想精髓了如指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引导。

如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他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面是“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在今天《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就是我们中学生的“礼”。我们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符合今天的“礼”才是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兼爱”或“兼相爱”,即不分等级、远近、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首先,道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它创造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次,道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老子确立这一核心,是为了给现实人生确立一种根本法则:“......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最终要取法的是道。

孟子的思想有三个鲜明的要点:一、是性善说。他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常之心,这四者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充这四端就足以保四海,否则不足以事父母。人性中其余更多的部分跟禽兽没什么差别。美德就来源于这一点不同于禽兽的东西,所以,保持和发扬的功夫至关重要。讲到这一点学生都觉得很经典,都愿意把自己和禽兽区别开来。我经常给学生渗透的一个美学观点是:“世界上最美的美是羞涩之美。”如果一个人连羞涩都不懂,那么他和禽兽也没什么区别了。二是民本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生要把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再过几年大学毕业不少同学都将走入社会,成为国家各条战线建设的中坚力量,不少同学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一方官员,要永远记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老百姓永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爱民,民才爱你。三是提倡仁政,仁政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容易成就王业,具体措施就是发展生产使百姓有足够的财产养生送死,而后推行教育,向百姓申明孝悌等伦理规范,使他们养成善德。孟子还是我国古代最看重“人和”的思想家之一。今天我们提倡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缘于孟子的“人和”思想。怎样才能达到人和呢?就社会成员个体来说,给人以爱和敬是十分重要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互敬互爱,不就达到人和的境界了吗?人和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是最讲究和的民族。在全世界我们追求“和平”、讲究的是“和平共处”;在夫妻关系上,我们追求的是“和谐”;在家人之间,我们追求的是“和睦”、做生意的时候,我们讲究的是“和气生财”、面对困难我们选择“和衷共济”。“和”可以使我们民族战胜一切困难,具有强劲持久的发展力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应该认识到:一个不和的集体即使无限庞大,也像一盘散沙一样软弱。一个不和群的个人即使能力卓越,也往往有失败的结局。

荀子有极强的人文意识。他强调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异。他认为人的高贵之处,在于能依据礼义,组成有序的社会群体。其他万物都无法做到这一点,这是人可以征服自然的根本原因。

庄子安时处顺的思想,蕴含着灵魂在现实压迫下的挣扎;其以无用为大用的思想,回应着把生命当作工具的价值观对生命尊严和价值的戕害。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先秦诸子选读 选修课程 教学方式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了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与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先秦诸子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中的一个模块,它不是一般的知识型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向学生讲授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散文,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文化传统的热爱,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室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著的《先秦诸子选读》为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一,所选材料采自《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这七部经典。先秦诸子活跃于春秋战国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历史舞台上,其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组织皆有根本的改变,社会迅速剧烈的变化孕育了种种瑰伟思想者。诸子百家争鸣,他们的散文以其思想的深邃、艺术成就的高度成功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材选取了先秦诸子散文一些重要的篇章,分为七个单元,组成系列专题。这些专题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生智慧,是各家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如何利用好这些专题,完成“课标”所规定的目标,是摆在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选修课程是体现高中课程标准“共同基础,多样选择”这一理念的重要载体,是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是学生自我规划和发展的需要。比之于必修课程,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其鲜明的特征。因此,教学时应采取于必修课有别的方式方法。

一、体现专题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修课都是专题学习,而选修课程的教科书也大都是一种专题式结构。《先秦诸子选读》选用的是儒、道、墨、法四家散文中重要的篇章,每个单元即为每家思想文化专题。我们也不必局限于此,根据单元内选文内容,还可自主组织新的学习专题。如:“孔子论学”“孔子论仁”“孟子论义与利”“《老子》中的矛盾观”“《庄子》中的譬喻”“《韩非子》中的寓言”等。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某方面思想内涵,体会其精髓,写作专题论文,进行专题辩论,积累含义深刻的名言警句,这样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张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注重人文性

先秦诸子散文是各家及其成员思想的表现,充满了卓绝的智慧,他们都关注和思考着现实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认识并为解决问题开出了方子。孔子针对现实社会秩序的紊乱及仁爱忠恕之心的缺失建立“礼”和“仁”的学说,孟子针对功利主义和君王暴政发出“仁义”“仁政”主张,墨子针对“亏人自利”的世风提出“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庄子“安时处顺、以无用为大用、尊生”思想体现了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尊重,对处于无路可走境遇人们的关怀……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材料,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然,诸子思想有些已不适应时展,如老庄的消极无为、顺应天命,韩非子对人民的轻视等,教学中也应予以重视,可结合现代社会现实,让学生展开讨论,辨清真相,消除负面影响。

三、实现延伸性

选修课教学是以必修课为基础的教学,要求应当更高一点。学生在必修课程以及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先秦诸子散文,但那是零星点滴的,《先秦诸子选读》是专题课程,是对先秦诸子散文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它的容量大。教学中可以课内外结合,处理文本前后贯通,精心整合,大胆取舍。教学节奏可适当加快,压缩时间,为学生自主研习和探究留下更大的空间。在较为全面地领悟先秦诸子思想智慧的同时,注意与时代特点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欣赏总结,交流论辩,在多样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文化品位,提高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四、防止片面性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晏子春敢》 “以人组事” “传记之祖”

《晏子春秋》是一部介于子史之间的作品,杨义先生说它的“命名很怪,‘晏子’是子书之名,‘春秋’是史书之名,来了一个子、史合壁的‘四不象’。”[1](p8)如果把它与先秦其它散文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其内容上确实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晏子春秋》和先秦诸子散文的区别十分明显。诸子散文在阐述各自对自然、对社会的看法时,一般采用分析说理的形式,如要表现重民爱民,《孟子》是这样说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2](《离娄上》)。而《晏子春秋》在表述同样的思想观点时,却是通过对晏子言行举止的描绘表现出来的,如《谏下》第五章:“晏子使于鲁,比其反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晏子至,已复事,公延坐,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日‘庶民之言日:“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歌终,喟然叹而流涕。公就止之日:“夫子曷为至此?殆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速罢之。晏子再拜。”

另外,诸子散文都是某一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在表述其观点的过程中,往往建立起完整的哲学体系,如《庄子》的哲学体系是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为核心的,等万物,齐生死,无是非,表达其追求具有超越性和超脱性的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晏子春秋》也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当代学者们多认为其思想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但这是通过对晏子言行的记述表达的。《晏子春秋》虽然有子书之名。但它的表现重心不在思辨哲理而在叙事写人,这与先奏其它诸子有明显不同。

其次,《晏子春秋》与先秦历史散文也有不同。《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历史散文的取材倾向往往偏重于“祀与戒”等“国之大事”(《左传・成公十三年》)。《晏子春秋》则不然,往往从日常政务或属于生活领域的小细节着笔。如从齐景公的饮酒、畋猎、衣狐裘不知天寒等事情中,写晏子的态度、言辞和行为表现。

《晏子春秋》虽然与上述历史散文有所不同,但它却有史书的特点。它约略按照晏子侍齐灵公、庄公、景公的顺序从其生前写到死后,以这一真实过程构成本书的基本时间框架,以景公、庄公、崔庆、粱丘据等历史人物构成晏子活动的具体背景,从晏子的政务外交、生活细节等多种活动中记叙晏子的言行,展示了晏子爱民尚贤、忠君爱国、清正笃行、机智幽默这一历史人物形象。尽管它没有《左传》那样明确精细的纪年,但基本上写出了一个历史人物的一生。这与先秦其它史书亦有明显的不同。

综上所述,《晏子春秋》有子书之名,却无诸子的思辨性、哲理性,它是写一个人的言行事迹;有史书之名,却不像其它史书那样记述军国大事,而是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一个个片段叙述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以人物的活动反映了历史的变化。

《晏子春秋》该如何归类呢?《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及《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经籍考》等公私史志目录皆列诸子部,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案《晏子)一书,由后人摭其轶事为之,虽无传记之名,实传记之祖也,旧列子部,今移入于此。”如何认识《提要》的论断呢?

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归有光的《先妣事略》等被公认为传记名篇,仅以《段太尉逸事状》为倒看它所体现的传记文的基本特点。

柳宗元为了写《段太尉逸事状》亲自到段秀实曾经任职的地方采访,再以“言信行直”的刺史崔公提供的事实“复校无疑”,才正式写定。

在人物的塑造上,首先,作者精心选取诛杀暴卒、卖马市谷、拒收贿赂等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事件来刻划人物。其次,作者写尹少荣大骂焦令谌,谌“一夕,自恨死”。据旧注,焦在大历八年还活着,这“自恨死”以合理的夸张虚构反衬出段人格力量的伟大。再次,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段秀实诛杀暴卒,“唏一营大噪,尽甲”,矛盾激化,段秀实只身人营,勇服郭唏。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段秀实大智大勇、为民解忧的良吏形象:作者将白孝德的畏于权势与段秀实不畏权势对比,以段秀实之“仁”与焦令谌之“暴”对比,人物个性更加鲜明,段太尉卖马代农偿租的细节,多侧面展示了人物为官清廉、真心助人、施恩不图报的性格:焦令谌杖击饥民,段太尉见之“大泣日:乃我困汝。”以言行写出了段秀实震惊、同情、自责等复杂心理。

另外,《段太尉逸事状》寓论断于叙事之中,褒贬分明,爱憎强烈,“言近而旨远”,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上述特点,其他传记文同样具有。可见,除了人物与人物事迹的真实性外,形象的鲜活生动、艺术手段的丰寓多彩、寄意的深切遥深,构成了作为历史与文学联姻产物的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所以。传记文学是艺术性地再现一个历史人物生平或生平片段的文学样式。《晏子春秋》是否符合这一基本特征呢?

晏子史有其人,《左传》对晏子的19处记载有12篇与《晏子春秋》相同。就材料的取舍而言,论者认为它以“表现晏子的性格特征”[3]p245为自己的编撰标准,可是,书中的晏子“是晏子故事的作者和传诵者摆脱历史的摹写和纪实,在历史史实基础上的艺术创造。”[4]所以,《墨子春秋》有明显的想象和虚构成分,如《杂上》第25章写晏子御之妻的一节,恐怕就是出于作者的“假之喉舌”:“二桃杀三士”、“晏子使楚”等就不能看作是信史。

就写人手法而言,《杂上》第3章写崔杼逼迫众人发誓叛公室而顺从自己。就是从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中揭示了晏子大智大勇的特点。《晏子春秋>也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人。《杂上》第12章中的晏子与司马穰苴,贤相与良将,互相衬托:齐景公与梁丘据,昏君与佞臣也互相衬托。贤相良将与昏君佞臣又构成对比,形象鲜明。《晏子春秋》也用言行写人物心理。晏子接济过北郭骚。“晏子见疑于景公”被迫出走,北郭骚仅以“夫子勉之矣”一语相送。“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日: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当晏子“闻北郭骚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日:‘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5]p361前之叹息含有失望、委曲、不被人理解等复杂心绪,后之叹息更有意想不到、痛惜、自责、错过知音等难言苦衷。

《晏子春秋》也同样寄寓了编写者对明君贤相忠臣义士美德懿行的呼唤,对昏君佞臣不恤民力滥施的贬斥,言近而旨远,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第5篇

在先秦文献中,宋钘又被称作宋子、宋胫、宋荣等,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其生卒年代,其生活背景和思想只散见于诸子书中。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尹文与惠施、公孙龙并论为名家,将宋钘列为小说家,并说尹文“说齐宣王”,同时引刘向《别录》:“与宋钘俱游稷下”。因此一般认为宋钘和尹文是同时代的人,宋钘长于尹文,且是尹文的老师。钱穆考证:“《孟子》书中有秦楚将权兵,孟子遇宋胫于石丘一节。张宗泰《孟子诸国年表》记曰:‘当孟子时,齐秦所争惟魏。楚虽近秦,时方渐强盛,秦尚未敢与争,惟梁襄王元年癸卯,有楚与五国共击秦不胜之事,而独与秦战,则在怀王十七年。孟子是年因燕叛去齐。’《孟子》疏:‘石丘宋地’,则孟子去齐之宋而遇胫也。阎若璩云‘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稷下学士复盛,孟子当与宋胫有雅,故邂逅石丘,呼以先生。’焦氏《正义》则谓:‘胫盖年长于孟子,固孟子以先生称之,而自称名。’”郭沫若也认为“宋钘、尹文都是齐国稷下学士,以年辈而言,宋钘在先,宋钘在《孟子》书中作宋胫,孟子称之为‘先生’而自称本名为‘轲’,足见宋长于孟,至少亦必上下年纪……大率宋、尹是师弟关系。宋在齐当在威王与宣王时代,尹则当在宣王与滑王时代。”郭沫若根据孟子称宋胫为“先生”而认定宋胫长于孟子,其实不然。“先生自是稷下学士先辈之统称,孟子亦谦敬其人,故自称名为谦耳。”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荀子》《庄子》诸书中都提到过宋钘,我们只能姑且认定其生活年代当在齐威王与宣王之时,至于与尹文是什么关系,由于诸子书经常只提宋钘而少有尹文,笔者认为,宋钘的思想与尹文并没有什么师承关系,只是在班固对他们划分派别后,学者们便陷于班固的圈子而不能自拔。下面我们便从其思想特征人手进行分析。

二、宋钘的思想特征

宋钘是稷下学宫的学士,齐国威王和宣王二世,为振兴齐国,招揽天下人才,设立稷下学宫,一时间,齐国成为列国人才聚集的地方。稷下学宫成立之初,齐国便为居于学宫的学者们“设大夫之号”,即虽然没有大夫的正式职务,没有通常的政治权力,却给与他们相应的称号和地位,在经济上享有同等的优待。在这个学术的天堂,来自各地的学者可以自由著书立说,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反复争辩,出现了“各著书盲治乱”的氛围。各派学者之间,同一学派之内,先生与先生之间,先生与学生之间,都在不断进行论争,其结果便如《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所说“胜者不失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正是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诞生了宋{开的融合各家的学术思想。

宋研的思想与尹文称为“宋尹学派”,散见于《韩非子》、《荀子》、《庄子》、《吕氏春秋》当中。划分他们所属的学派,历来受到学者们的争论,基本上有三种看法:其一,名家和小说家。班固首开先河,在班固那里,名家和小说家的评议较为接近。《汉书·艺文志》称小说家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名家为“名家者流,大率取譬相喻,务在众晓”。真正涉及名家的观点,由于其所存“宋子十七篇”皆散轶,学者对这种看法评论较少;其二,墨家说。《荀子》以墨翟宋钘并称,陶潜《圣贤群辅助录》认为宋钎尹文为“三墨”之一,俞正燮《癸巳类稿·墨学论》亦以宋钘为墨徒;其三,道家说。班固《汉书·艺文志》云:“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学者大多持此观点。

历代学者根据先秦诸子书,把宋钘的思想划分为不同的学派,虽各有所本,但考察了相关的文献之后,我们发现,由于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很多的思想家都兼具几种思想。作为当时重要的一支,宋钘的思想和著作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消亡了。目前了解宋钘的思想只能从《韩非子》、《庄子》、《荀子》及中国古代的其他文本中得知。宋钘的思想具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吸收和发挥了墨家的思想。《荀子》将墨翟与宋钘并称。《庄子·天下》篇说:“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余人,不歧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日上下见厌而强见也。”宋钘认为,只有破除“见侮不辱”,以情为欲的偏见,才能认识事务的真相,并提出了“以禁攻寝兵为外,以寡浅为内”的保持社会安定和提高内心修养的原则。“他们力图从主观上清楚荣辱、美惠的界线,要求做到‘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虽然被辱,但不以为耻辱,这样就不会互相争斗,能够‘救民之斗’,便可以使天下安分了。宋尹学派‘以寡为内’,当受到儒家安贫乐道和墨家功利刻苦精神的影响,而其‘以禁攻寝兵为外’则是明显对墨家‘非攻’的继承。”宋钘的这种反对战争的思想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仍,人们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状况引起思想家们的反思,各家提出各种政治主张时,都不忘把这个最需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宋钘反对战争,不止一次提到。《孟子·告子下》载:宋胫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之何?”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所指。说之将如何?”曰:“我将言其不利也。”在这里,我们看到,宋钘的思想包含了墨家的反对战争,以天下为大利的思想,美国学者史华兹评论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墨家的思想,暗示了新型的激进行动主义的模式,连在《墨子》中也没有发现这种模式。宋钎准备绕过政治机构而直接诉诸‘心灵中拥有这些目标的人民,他们走遍了整个世界,试图说服那些处于上位的人,教育那些处于下位的人;并且,尽管这个世界拒绝倾听他们,他们也不会放弃行动,仍然强迫其他的人接近他们’(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日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摘要:关于先秦诸子所属派别的划分,自古以来就存在分歧。宋钘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他生活的年代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威王或齐宣王时代,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宋钘既吸收和发挥了墨家的思想,又接纳了道家的学说,这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博采众说的特征。

关键词:宋钘学术派别派别划分墨家思想道家学说

先秦诸子研究一直是古今中外学者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对诸子生卒年代、思想和派别划分的探讨。先秦诸子派别的划分首推刘歆《七略》中的《诸子略》,班固《汉书·艺文志》中的《六艺略》。自此以后,学者思想的派别划分成为官修史书的惯例。这种做法有助于后人了解各个时期的不同思想体系和某一时期社会的主流思想,但是思想派别的划分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春秋战国时期宋钘及其思想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一、宋钘的生活年代

在先秦文献中,宋钘又被称作宋子、宋胫、宋荣等,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其生卒年代,其生活背景和思想只散见于诸子书中。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尹文与惠施、公孙龙并论为名家,将宋钘列为小说家,并说尹文“说齐宣王”,同时引刘向《别录》:“与宋钘俱游稷下”。因此一般认为宋钘和尹文是同时代的人,宋钘长于尹文,且是尹文的老师。钱穆考证:“《孟子》书中有秦楚将权兵,孟子遇宋胫于石丘一节。张宗泰《孟子诸国年表》记曰:‘当孟子时,齐秦所争惟魏。楚虽近秦,时方渐强盛,秦尚未敢与争,惟梁襄王元年癸卯,有楚与五国共击秦不胜之事,而独与秦战,则在怀王十七年。孟子是年因燕叛去齐。’《孟子》疏:‘石丘宋地’,则孟子去齐之宋而遇胫也。阎若璩云‘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稷下学士复盛,孟子当与宋胫有雅,故邂逅石丘,呼以先生。’焦氏《正义》则谓:‘胫盖年长于孟子,固孟子以先生称之,而自称名。’”郭沫若也认为“宋钘、尹文都是齐国稷下学士,以年辈而言,宋钘在先,宋钘在《孟子》书中作宋胫,孟子称之为‘先生’而自称本名为‘轲’,足见宋长于孟,至少亦必上下年纪……大率宋、尹是师弟关系。宋在齐当在威王与宣王时代,尹则当在宣王与滑王时代。”郭沫若根据孟子称宋胫为“先生”而认定宋胫长于孟子,其实不然。“先生自是稷下学士先辈之统称,孟子亦谦敬其人,故自称名为谦耳。”根据先秦文献的记载,《荀子》《庄子》诸书中都提到过宋钘,我们只能姑且认定其生活年代当在齐威王与宣王之时,至于与尹文是什么关系,由于诸子书经常只提宋钘而少有尹文,笔者认为,宋钘的思想与尹文并没有什么师承关系,只是在班固对他们划分派别后,学者们便陷于班固的圈子而不能自拔。下面我们便从其思想特征人手进行分析。

二、宋钘的思想特征

宋钘是稷下学宫的学士,齐国威王和宣王二世,为振兴齐国,招揽天下人才,设立稷下学宫,一时间,齐国成为列国人才聚集的地方。稷下学宫成立之初,齐国便为居于学宫的学者们“设大夫之号”,即虽然没有大夫的正式职务,没有通常的政治权力,却给与他们相应的称号和地位,在经济上享有同等的优待。在这个学术的天堂,来自各地的学者可以自由著书立说,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反复争辩,出现了“各著书盲治乱”的氛围。各派学者之间,同一学派之内,先生与先生之间,先生与学生之间,都在不断进行论争,其结果便如《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所说“胜者不失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正是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诞生了宋{开的融合各家的学术思想。

宋研的思想与尹文称为“宋尹学派”,散见于《韩非子》、《荀子》、《庄子》、《吕氏春秋》当中。划分他们所属的学派,历来受到学者们的争论,基本上有三种看法:其一,名家和小说家。班固首开先河,在班固那里,名家和小说家的评议较为接近。《汉书·艺文志》称小说家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名家为“名家者流,大率取譬相喻,务在众晓”。真正涉及名家的观点,由于其所存“宋子十七篇”皆散轶,学者对这种看法评论较少;其二,墨家说。《荀子》以墨翟宋钘并称,陶潜《圣贤群辅助录》认为宋钎尹文为“三墨”之一,俞正燮《癸巳类稿·墨学论》亦以宋钘为墨徒;其三,道家说。班固《汉书·艺文志》云:“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学者大多持此观点。

历代学者根据先秦诸子书,把宋钘的思想划分为不同的学派,虽各有所本,但考察了相关的文献之后,我们发现,由于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很多的思想家都兼具几种思想。作为当时重要的一支,宋钘的思想和著作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消亡了。目前了解宋钘的思想只能从《韩非子》、《庄子》、《荀子》及中国古代的其他文本中得知。宋钘的思想具有如下的特征:

第一,吸收和发挥了墨家的思想。《荀子》将墨翟与宋钘并称。《庄子·天下》篇说:“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余人,不歧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日上下见厌而强见也。”宋钘认为,只有破除“见侮不辱”,以情为欲的偏见,才能认识事务的真相,并提出了“以禁攻寝兵为外,以寡浅为内”的保持社会安定和提高内心修养的原则。“他们力图从主观上清楚荣辱、美惠的界线,要求做到‘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虽然被辱,但不以为耻辱,这样就不会互相争斗,能够‘救民之斗’,便可以使天下安分了。宋尹学派‘以寡为内’,当受到儒家安贫乐道和墨家功利刻苦精神的影响,而其‘以禁攻寝兵为外’则是明显对墨家‘非攻’的继承。”宋钘的这种反对战争的思想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仍,人们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状况引起思想家们的反思,各家提出各种政治主张时,都不忘把这个最需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宋钘反对战争,不止一次提到。《孟子·告子下》载:宋胫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之何?”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所指。说之将如何?”曰:“我将言其不利也。”在这里,我们看到,宋钘的思想包含了墨家的反对战争,以天下为大利的思想,美国学者史华兹评论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墨家的思想,暗示了新型的激进行动主义的模式,连在《墨子》中也没有发现这种模式。宋钎准备绕过政治机构而直接诉诸‘心灵中拥有这些目标的人民,他们走遍了整个世界,试图说服那些处于上位的人,教育那些处于下位的人;并且,尽管这个世界拒绝倾听他们,他们也不会放弃行动,仍然强迫其他的人接近他们’(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日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第二,接纳了道家的学说。《荀子》诸篇中载:“子宋子日:人之寡,而皆以己之情为欲多,是过也。”“子宋子曰:明见侮不辱,使人不斗”,“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在《韩非子·显学篇》中韩非子说:“宋荣子之议设不斗争,取不随仇,不羞囹囫,见侮不辱,世主以为宽而礼之。”另外在《庄子·天下》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各篇中论及的宋钘的思想与道家《老子》中的“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小则得,多则损”、“为道日损”等思想接近。宋钘主张以“宽”“恕”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原则,“设不争斗,取不随仇”。为了达到利天下的目的,在内心修养方面,他提倡“以寡浅为内”,认为人类的本性就是欲寡而不欲多,“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五升之饭足矣”。《荀子》批评他是“有见于少,无见于多”,并说“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即知道人应该少私寡欲,但不知满足人的合理欲求。《荀子》中提到的关于宋钘的一些言论,一直是学者们研究宋钘的重要文本,我们可以看出,宋钘思想中诸多的道家思想成分。本杰明·史华兹评论到:“他们包含着这个世界强加给他们的一切侮辱和谩骂,因为他们心里知道,这些侮辱并不能玷污他们真正的尊严,儒家式的君子就不能获得这种程度的宁静,因为他们必须为他的人格尊严所受到的冒犯而焦虑,这是由于‘礼’的整个结构取决于对君子人格的保持。孔子也许会对人们并不理解他这一事实保持满不在乎的态度。然而,作为一位君子,他不能对他的人格受到侮辱无动于衷。然而,宋钘却能避免一切愤怒与好战之心。因而,在他内在的对于世界的冷漠无情中,他的确和老子及庄子一样具有深刻的精神独立性。”

综合《荀子》、《庄子》、《韩非子》诸书,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宋钘言论的评论和引用,既包含了墨家的思想,又包含了道家的思想甚至还有儒家的思想,这给后人透露了一个信息,在“百家争鸣”时代,各种思想之间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钱穆在《宋钘考》一文中曾说:“余尝谓黄老起于晚周,兴于齐,又谓道源于墨。若宋子,宗墨氏之风,设教稷下,其殆黄老道德之开先耶?”另外,郭沫若把《管子》中的《心术》、《内业》、《白心》和《枢言》归于宋钘和尹文的遗著,并说明其中包含的道家思想。我们知道,《管子》一书是杂糅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的思想,在这本兼收并蓄的书中,“我感觉着我是把先秦诸子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派发现了,有了这一发现,就如像重新找到了一节脱了节的连环扣一样,道家本身的发展,以及它和儒墨两间的相互关系,才容易求得出他们的条贯,宋钘这一派,无疑是战国时代得道家学派的前驱,而它的主要动向是调和儒墨。”

三、结论

相关期刊更多

历史语言学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孔学堂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州日报报刊社

文化与诗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