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孔子教育论文

孔子教育论文

孔子教育论文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孔子非常重视学习和思考的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告诫学生在学习时把“学”与“思”紧密结合。同时他还强调在老师的教学中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学生不到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老师不要去开导他;学生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老师不要去启发他。从另外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思考的重要性,老师不要包办代替搞一言堂,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发言的机会。现在我们经常倡导的“精思

博学”、“先学后教”等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体现了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

二、学习和笃行相结合

孔子反对那种表里不一的人,批评那种光说不做的人,讨厌那种口是心非的人。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即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了义不能去做,有了过错不能改正,这都是我所忧虑的。他对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他要求学生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多做少说,先做后说,“言必行,行必果,”“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对弟子颜回粗衣淡食,刻苦好学,少说多做,一再给予表扬,孔子的言行告诉了我们学习和笃行相结合的重要性。现在我们提倡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相统一的原则,并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孔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说:“口欲味,心欲佚,教之以仁;心欲安,身欲劳,教之以恭;好辩论而畏惧,教之以勇;目好色,耳好声,教之以义。”即对嘴里垂涎美味、心里想着安逸的人,要用仁德进行教育;对心里想着安闲身体却忙得不止的人,要用恭敬进行教育;对于喜欢与人辩论但遇事畏惧的人,要用勇敢进行教育;对眼睛看重女色、耳朵好听音乐的人,要用正义进行教育。可见孔子非常注重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实际情况出发来教育学生。循循善诱是说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老师要善于引导、重于启发,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主动获取知识。据《孟子》记载:有个小孩唱到沧浪河的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冠带;沧浪河的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双脚。孔子听到后随即给学生说:你们听着,水清则洗冠带,水浊则洗双脚,这都是有水自己造成的啊。在此,孔子意在启发学生要自我修养,自我提高,自我成才。他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一直到今天还被我们奉为珍宝,视为经典。

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他非常重视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以身作则”的重要作用。他曾有句非常著名的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认为教师只有以身作则,坚持温顺、善良、恭敬、简朴、谦让,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他以身作则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为后来的教育家所重视和推崇。美国的教育家布尔纳鲁说:“教师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乌申斯基认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而我国教育界对老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作用更是强调有加,提出了“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可见各国各代的教育家是多么看重老师的表率作用,也可见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时间之久,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这是其他任何教育思想流派所无法比拟的。

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提起孔子的这八个字,可以说路人皆知,更是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奉为经典。其实孔子不仅这样说了,而且这样做了,他本人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典范。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谦逊、好学的精神令人钦佩。他曾在陈国、蔡国交界处受到困窘,坐在简陋的席子上,一连七天粒米未进,然而读《诗》、《书》,习《礼》、《乐》不休,还谦虚的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至今听来,还让人动容。孔子还是“乐教”不悔、诲人不倦的榜样。他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的忘我精神,被弟子们大加赞扬。亚圣孟子还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作为人生的“三乐”之一。孔孟的“乐教”精神其出发点虽然是企图改革贵族政治的需要,来自其实施“仁政”“德治”的政治要求,但也反映了他好学上进、热爱教育的精神,反映了他对弟子们强烈的责任心。这正是一个有良知的伟大教育家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也是社会发展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迫切要求。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博大精深,短短的论述只能是管中窥豹、走马观花,尚有许多方面未能提及。我们新时代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孔子的教育观要加强学习、加深研究,吸取其精华,并结合新时代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落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实自我、关爱学生、科学有效、献身教育,从而走进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对于“好学”,在《学而第一》中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其意思是说,要做到饮食不求奢侈与满足,居住条件不要求舒适与安逸,但对学习与工作要勤快,说话要小心谨慎,到道德高尚、有学问的人那里去讨教端正自己,就算是好学了。事实上,孔子强调好学,有两个层面: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他把做人放在了首位。《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其意思是:品德没有培养,学问没有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以身赴之,自己有缺点,却不能立即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因此,研究生要培养德性,学会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以德为先,是好学的首要任务。同时,孔子的一生又是勤奋问学的一生,他从十五岁“志于学”后,终身学而不倦。直到晚年,还津津于易经,手不释卷而韦编三绝,其“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执着求学精神,是值得研究生学习的。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特别是孔子的好学还体现了谦虚好学的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绝句。因此,重温“好学”精神,养成“好学”习惯,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生成才的必修课。

二、忧患意识是成才的内需

孔子《论语•泰伯》中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意思是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时刻忧患自不如人的自觉意识。孔子告诉我们,在学业上,时刻要有一种忧患意识。孔子指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患意识是指人们面临自然、社会与人生所遭遇的困难而产生的忧虑与思索。从远古时代,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忧患,到进入阶级社会后人们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忧患,无一不留下历史的烙印。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其忧患意识体现为人们对国家、民族、人生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怀。孔子便是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孔子时刻怀有“以道自任、为道献身”忧患意识。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他把“道”看成是他们最终安身立命之处,并有为“道”、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即所谓“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以孔子代表的儒家知识分子以平治天下为己任,养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形象,这种忧患意识值得人们学习。因此,这种忧患意识是我们当代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所应秉承的基本思想。当代研究生作为我国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忧患意识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更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一直被人们尊尚和传承的精神。这就要求研究生必须忧患“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以道自任、为道献身的思想意识,并激发出把建设祖国作为己任的壮志。四、处理好人际关系是成才的外部要素孔子在《论语•阳货》中对子路说六言六蔽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事实上,孔子告诉了我们处世与学问之间的辩证关系。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的意思是:有仁德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因为仁虽然好,若没有真正学问的涵养,往往会分不清是非善恶,这种好人就是“东郭先生”。有许多人心存善良,仁慈爱人,但盲目的慈悲也不对,若学问不够,不能明辨是非,有时帮助一个人,反而可能害了被帮助的人。因此,仁慈也需要智慧和学问。“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其意思是爱耍聪明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孔子说有许多人知识非常渊博,而不好学就容易非常放荡、任性。许多年轻人知识太渊博,看不起人,对自己不够检束,这就是荡的表现。“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意思是诚信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被人利用自己受害。有的人过分的自信且自以为是,结果害了自己,这就是“其蔽也贼”。因此,自信必须建立在深入考究、有充分依据的基础之上。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意思是直率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说话尖酸刻薄。直爽的性格本来是优点,但若不分场合、不分尺度地指责与批评别人,不给人留情面,结果得罪身边的人,难以与人共处,结果被孤立,未能有所作为。“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是指的勇敢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容易出乱子。有的人勇敢、脾气大、莽撞却不学礼度且缺乏修养,做事不周全就容易出乱子。“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是指刚强而不爱好学习,他的弊病是狂妄悖理。个性很刚的人,若不好学,他就会变得狂妄自大、满不在乎,容易铸成大错。在《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这段话的意思是,冉央求着说:不是我不喜欢您的学说,是我力量不够。孔子回答说:如果真的是力量不够,走到半道会再也走不动了。现在你却没有开步走,就自行设定终止线了。这里孔子批评冉在为自己的退缩找借口,这个借口乍一听似乎还有点道理,但其实只不过是对自己不思进取的一个开脱,缺少持之以恒的品质。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纷起争霸,传统礼乐制度遭到极大的践踏与破坏,西周的官学制度开始解体,学术渐呈下移之势。学术下移使社会私学教育兴起,孔子和墨子的私学教育在当时影响较大,并称显学,但二者在教W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却是同中有异。本文比较了孔墨教育思想的异同,并深入挖掘了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教育思想

先秦时期,我国的教育制度经历了由“学在官府”到“私学兴盛”的发展历程。西周时期,学术官守,教育是贵族阶级的特权,教育主要为政治服务,教育理念与国家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春秋时期,官学失守,私学教育兴起,教育无须服务于政府意识形态,学术的自主性较强。孔子和墨子的私学教育在当时影响较大,并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墨私学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

西周时期,随着礼乐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国家的政治事务逐步细化,国家职官的种类和数量渐趋增多。西周的国家职官多由贵族子弟承担,因而对贵族子弟的教育工作就显得迫切而必要。为了有效传播文化知识及培养优秀人才,西周建立了官学制度,其根本特征是“学术官守”,即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的文献典籍及学术资源等均掌握在官府手中,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接触,这种教育体制的等级性及知识垄断性都非常强,教育呈现出显著的“官师合一”与“政教一体”的特色。

春秋时期,王室式微,诸侯坐大,天下渐趋“无道”。“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已无法维持,“学术下移”局面开始出现。《论语・微子》中就有孔子关于周乐师流落民间的记述:“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这些原先服务于中央政府的知识分子在流入各地的同时,也将其所学及所掌之典籍带到各地,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知识向下层的传播,伴随而起的就是私学教育的产生。

私学教育主要指私人聚徒讲学,由于“学”已经为“私”,因此私学所招收学生的身份地位已无明确的等级要求,私学教育使得广大平民阶层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私学教育不受政府控制,其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均无须服务于政府意识形态,学生的来源及学成后的归属无须政府统一安排,所以享有极大的学术自主性。这一时期私学教育的成功典范当首推孔子和墨子的私学教育。

二、孔墨教育思想的异同

孔子和墨子的私学教育不但为社会培养了人才,而且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学风,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有“世之显学”的说法。二者在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各有异同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1.教育对象的异同。教学对象的问题是贯穿中国教育史始终的核心问题之一,它主要讨论的是受教者是否有资格接受教育或接受教育群体所具备的条件等问题。孔子与墨子的私学教育不再限制入学者的背景与年龄,不同于西周时期只为贵族提供教育机会的官设机构,广大平民阶层开始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使传统教育由贵族垄断的局面得到了改变。孔子招收的学生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三千弟子身份不尽相同,有孔子称之为贤,却独在陋室不改其乐的颜回;也有办事通达、善于经商之道的子贡;有像孟懿子一样的贵族,也有像仲弓父一样的“”。墨子虽未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口号,但同样把教育对象推及于社会各个阶层,主张上至“王公大人”下至“匹夫徒步之人”皆有受教育的权利。与孔子不同的是,墨子所选择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农与工肆之人”。墨子主要从底层人民的要求与根本利益出发,更多地教给劳动人民一些实用知识,在《墨子》一书中就有物理学、逻辑学、光学、力学、军事学等自然科学内容。

孔墨对于教育对象的泛化,其实是有着深刻人性论基础的。孔子主张“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生而本性相近,后天学习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差距。墨子主张“士亦有染”,认为人如素丝,入什么染缸就会染什么样的色,后天教育和环境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虽然社会有高低等级的差别,但人性本同,缩短人与人差距的有效手段就是教育均等,因此,教育必须突破阶级限制。孔墨的私学教育扩大了教育对象范围,对当时文化教育事业及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孔墨的私学教育并未能突破周代宗法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局限,女性仍被排除在外。

2.教育目的的异同。古代教育系统多以为统治阶层培养或输送人才为根本目的,教育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孔墨的教学目的的相同之处是他们都把教育作为实现自己社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孔墨教育延伸了教育的目的,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派学风。孔子私学教育的明确目的就是培养能够从事国家政务的君子。“君子”一词在《论语》的20篇中都有出现,出现的次数达107次之多,可以说,“君子”是贯穿《论语》一书的核心概念。孔子所谓的君子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既要有良好道德修养,又要有参与政事为国家出力报效的能力,“学而优则仕”的入世思想一直是儒家所倡导的主流。墨子教育学生的目的是培养比君子更加实际的兼士,兼士要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能做到“饥则食,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墨子・兼爱》)。孔子私学教育的目标指向是贤人政治,而墨子私学教育的目标指向则是“为义以救天下”。

3.教育内容的异同。孔子教学的内容,《论语・述而》载录为“文,行,忠,信”。“文”指用文献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孔子在教育弟子的过程中经常要求弟子“博学于文”,这里的“文”即指历代文献;“行”指用社会生活实践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孔子的教育内容承续着西周官学以“六艺”为教的传统,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其中的“射”与“御”主要就是对学生射箭技能和驾车技能的培养;“忠、信”是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论语・述而》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子进行教育活动的总纲领。“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最高标准,“仁”是要有“爱人”情怀的美好品质,其核心之义为“忠恕”,具体表现为《论语》中的“恭、宽、信、敏、惠、忠、恕”等优秀道德品质。因此,概括来说,孔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技能教育、人文教育与道德教育三大方面。

墨子私学在教育内容上除了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之外,还非常注重科学技术教育。墨子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还是一位优秀的实践家。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墨子掌握了许多高超技艺,并在实际教学中将其传输给弟子,指出“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墨子・辞过》)。《墨子》记载,墨子为了阻止楚王攻打宋国,只身前往游说楚王,楚王恼怒,想要扣押墨子,墨子给出的反击理由是“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可见,在墨子的弟子中,大部分人已掌握了实战之术。所以说,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是墨子私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他强调的是“学”与“用”的紧密结合。

4.教育方法的异同。孔子和墨子的门徒都比较多,而且来源复杂,他们的年龄、出身、性格特征不同,文化水平及道德修养也参差不齐,甚至学习要求及目的不同,因此,孔墨都主张“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孔子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张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故而孔门十哲才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的区分;墨子经常按照学生能力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类教育,所谓“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节”(《墨子・大取》),要求学生各扬其长,“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墨子・公孟》)。相较共性而言,孔墨在教学方法上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孔子强调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子路》),认为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导师,所谓“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雍也》);墨子则强调要“强教于人”,主张送教上门,“遍从人而说之”(《墨子・辞过》),认为“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墨子・公孟》),同时鼓励学生要自主学习、自求自得,反对“击之则鸣,弗击则弗鸣”的学习方法。

三、孔墨私学教育的当代启示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观念发生一系列转变,孔墨私学教育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为当代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1.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当今社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一些学生只是盲目地学习理论知识,忽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导致理论与实践无法正常对接。不管孔墨私学教育的目的为何,“学以致用”都是其教育的根本。因此,当代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根基,而且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言论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全新的阐释,于学生而言,需要对专业有正确的定位,同时进行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积极适应社会需求,使得学有所用,于学校而言,需要在实践教学方面有所倾斜。

2.师生关系要重新定位。在以往教学中,教育系统过于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从而忽略受教育者是学习主体这一重要因素,当代教育要扭转这一局面。当务之急是提高教师团队的素质,在教学方法上以启发式教育取代填鸭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途径上反对一言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也是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与师生间的互动有密切关系,师生的身份在无形中发生转变,老师要由过去传授者变成引导者,学生要由单纯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思考者与实践者。

3.品德教育要切实地施行。孔子和墨子的私学教育都非常注重学生德育,孔子主张“仁爱”,墨子提倡“兼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良好的道德观念。当今社会,商品经济快速发展,而一些学校的品德教育却没有很好地得到切实施行。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高校道德教育至橹匾,当今高校德育工作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指导。因此,突出道德教育,挽救社会道德沦丧之势,已成为当代教育必须面对与解决的迫切问题。

4.劳动与技能教育的不可偏废。孔子和墨子的私学教育虽然在当时并称于世,但墨子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远不及孔子大。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上升为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孔子的教育思想遂被奉为圭臬。孔子重视文化道德教育而轻视劳动与技能教育的教育理念被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所承袭,甚而影响到现代教育。我们认为,成功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合格人才不应仅仅具有较高的文化和道德素养,还要掌握相应的科学技能及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故而当代教育不应该将教育视野仅仅局限在书本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应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传授科学技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全面人才。

除此之外,孔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育与政治相融合的教育理念等都是当代教育必须要吸收借鉴与积极发扬的。因此,我们认为当代教育要充分借鉴孔墨私学成功的教育经验,做到古为今用、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易连云.德育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彭定光.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语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233-02

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在从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教育理论体系,对当代的我国教育改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指导思想

1.有教无类

在以严格等级制为社会基本政治结构的封建社会里,提出并实行这样一种教育原则具有革命性意义。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学费低廉、开门招生的教育家。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因为贫富地位等差异而在教育上就有什么差别。孔子提出并忠实地实践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他以私人身份在民间创办了学校,孔子弟子的出身,五花八门,其国籍也不限于鲁国。

2.全面发展的个性教育

孔子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他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既育人又育才。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还有“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述而篇)。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先学会一些基本的道德礼仪,之后有余力再去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孔子同样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与特点,子路冲动,颜回沉稳好学,子贡善于言辞等等,所以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孔子很了解自己弟子的特点和差异,进行因人而异的教育。例如,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同样一个问题,孔子对两个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这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对其进行指导。孔子认为,教学中要看学生的智力条件因人而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意思是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对他讲高深的学问,中等智力以下的人,就不可以了。

3.“乐学”的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对学习充满兴趣,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之者是被动接受知识,好之者才是主动追求知识,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痴迷于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

4.“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孔子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往往能够相互提高。

(二)教育内容

1.德育的培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品德人格培养放在首位。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孔子特别注重对学生君子性格的培养,认为君子要有坦荡的胸怀,即“君子坦荡荡。” 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言必信行必果”。总之,君子的标准就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技艺的培养

德育居教育的首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孔子安排的教育内容是文武兼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 六艺”,在德育的基础上发展智育也是很重要的。

(三)教学方法

1.学思行相结合

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孔子很好地概括了学与思的关系,提出在学习中要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只学不思就不能深刻理解,只能认识到知识的表面现象,就会对深层的内容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而不学的人思路会变得狭窄,以至钻牛角尖,思无所成。而学、思最终的目的是行,即付诸实践。这种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其先进性贯穿了整个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

2.启发式诱导、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法的创始人,他早于苏格拉底几十年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有问题时,孔子是先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而且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灵活的来运用学到的知识。由此可见,孔子在当时就注意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3.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因材施教的第一人。正因为孔子深知自己的每个弟子个性不同,才能不同,所以他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正是孔子有着全面发展的个性教育的理念,所以因材施教是实践这种教育理念的必要的教育方法。例如在《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作出了四种不同回答。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中有数,他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对相同的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是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做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

4.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老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们树立了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温故知新”等典范。孔子曾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与学生共患难,师生结成了亲密的关系。他对学生真诚相待,把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他给学生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性作用,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5.创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学生乐学的保证。孔子善于利用情感教学的手段,给学生上课时经常是“弦歌之声不绝于耳”,使学生陶醉于愉悦的情境里不知不觉地接受礼仪道德和文化知识的陶冶,这就是现在提倡的情境教学。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创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保障。孔子与学生在一起时, 从不摆老师的架子, 而是平等待人、教学相长。他与学生的交流是非常自由的,学生经常向他提问请教,他都认真给予回答,《论语》主要就是孔子与其弟子就仁、政、礼、义、孝、道、德、学、中庸、言行、耻、信、志、直、勇、修养、君子、富贵、生死、鬼神、天命、苦乐等问题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展开讨论。整个的学习探讨的氛围是非常和谐的,有助于思想的交流与开拓。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素质教育有着许多启示。

(一)因材施教,注重个性教育

现代的社会是个性化的社会,鼓励个性也是鼓励创新,这种个性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做一个特别的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上,就比如作文,想法不同,个性不同,写出的文章内容和风格等方面就有所不同,老师也要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来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启发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孔子教育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问答式,讨论式,通常是学生提问孔子才回答,这样就使得学生要自己去学习去思考,没有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也没有办法进行指导。而且必须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对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看法。在现代的语文素质教育中也是同样道理,学生是主体,要用启发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这样才是有效的教育。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实际上也是一门隐性课程,虽然不在正规的课程计划之内,但是实际上却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身要有比较高的语文素养,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才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并用自己的风格影响学生。还有就是必须有良好的治学精神,孔子就是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精神品质,用实际行动使自己的学生受到感染,起到了模范作用。学生在这样一个隐形的环境中也会不知不觉地去追求知识,去积累,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

(四)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语文素质教育,环境很重要。在孔子的课堂上时常有音乐伴奏,学生可以弹琴赋诗,这也是一种情景教学,非常具有诗情画意的一种氛围。在这样诗意的氛围下,学生也会不自觉地受到熏陶,毕竟想要教会学生一种感受或是某种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会,然后得到的感受才是最深刻的,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才最好。

(五)注重实践,回归生活

孔子重视社会实践。孔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风尘仆仆,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社会成了他们的讲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各种能力。现代的语文教育也应该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把所学的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一些作品的内容,更易于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质。

在教师因材施教和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自身还必须长期努力和积累语文知识,注重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才能慢慢提高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张玉霞.从《论语》探析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现论价值[J].管子学刊,2007,(1).

孔子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论语》 孔子 班主任工作

通过研读《论语》,笔者认为孔子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家,在当代看来,他更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的典型。下面我想从孔子所授之业角度谈一下《论语》对班主任工作的启示。孔子一生追求“仁政”,“仁”是他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对弟子的教育目的当然是培养一匹能够经世致用匡扶正业的“志士仁人”“成人君子”,所以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目的,孔子建构了十分丰富、完整、合理的培养理想人格的教育内容体系。根据《论语》的记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育内容,即他的所授之业。

一.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论语・为政》篇记载,子曰:“君子不器。”《论语・述而》篇记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泰伯》中记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季氏》中记载孔子教育他的儿子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尧曰》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进行六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就是“六书”,《庄子・天运》载:“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从以上这些记述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想培养的理想“成人”的典范是文武兼备,六艺兼习,多才多艺的治国兴邦之人才。

二.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篇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是指孔子的教学内容是从文献、品行、忠诚、信实这四个方面进行的。文献主要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历代文化典籍,这是智育方面的教学内容;而品行、忠诚、信实实际是一个方面,即德育方面的教学内容。孔子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他主张把道德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但我们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在教育的过程中,实际是德育智育一起的,不分的,二者互动共进在同一教学过程之中。

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论语・先进》篇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说明孔子所授之业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四个方面。而笔者认为这也是孔子按其重视程度的顺序来排列的,我们知道,孔子始终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来教育其弟子。

通过以上三点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他的教育内容广泛多面,都是为培养能够治国安邦的“志士仁人”“成人君子”的教育目的而服务的,都是为实现贤人为政的最终理想而设定的。

在现实课堂中,我们知道,各科的老师主要是以给学生传授本学科知识为主,很少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对学生全面负责”是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所在。《教师学与教学论・班主任》篇中说:“中学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中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当然这个“对学生全面负责”的任务和职责归根结底是由“班主任”之定义所规定的,“班主任”就是对我国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的总称。当班级授课制在20世纪初的中国被广泛采用的时候,班主任制也随之孕育而生,不断发展完善。而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和实施,使班主任工作更加有章可循,职责分明,从而迈向一个个新的发展时期。可以看出班主任的设置对于培养全面的人才来说有其不可替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