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线电视技术

有线电视技术

有线电视技术

有线电视技术范文第1篇

目前该技术已经被广电视作最优发展方案,在该技术的帮助下,开展电信级的宽带业务对广电来说变得十分便利,此外,广电还能在原有有线电视网上开展诸如VOD互动视频点播、VOIP电话等双向式业务。这很大地拓展的广电的业务范围,使广电成为电信潜在的最大竞争者。EPON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网络技术,它由IEEE802.3工作组建立了标准,于2004年6月EFM工作组又了一项名为IEEE802.3ah的新标准:通过EPON技术将以太网和PON技术相结合起来,利用无源光网络体系架构基础,定义新的、应用于EPON系统的物理层(主要是光接口)规范和扩展的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协议,以实现点到多点的PON中以太网帧的TDM接入。EPON系统通过在在楼节点处设置EOC局端设备对ONU信号加以调制,从而将它与有线电视网络信号融合起来,再借助同轴电缆输送到网络各处。这项全新的光纤网络技术的关键就在于,运用点到多结构的双向传输光纤机制,实现EPON技术与以太网技术完美结合。通过该技术建立的网络系统的组网络拓扑结构,能够在EPON的上行方向借助控制机的接入使各接入光纤的网络单元变得更加有序,而且能将不同的光网络单元数据汇聚到光线路终端和公共光纤设施中。EOC,即以太网同轴网络,该网络基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网的特点设计而成,,具体指在两点或多点间借助同轴有线电缆传输以太网信号。同轴电缆能同时传输CATV信号和以太网信号,同时还能保证两种信号的各自独立,这主要得益于两种信号之间适用频率的差异。用户可以同时通过同轴电缆方便地接收电视信号和宽带信号。上述两项技术的完美结合无疑产生了巨大优势,利用它不但可以实现数字电视、模拟电视、互动电视、数据业务等多种业务的同时运营,而且可以在同一网络平台上实现电视、视频等多种业务。因此,通过它们的结合,真正实现了三网融合,以及同一有线电视网络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目标,同时,在传输中应用了无源光分路器,实现了一点到多点的覆盖,优化了网络结构,减少了工作量,避免了重复建设,大大的降低了成本;EPON+EOC技术好实行了分散化投资,充分利用了光纤和电缆资源,推动了业务的发展;该技术是在利用已有的有线电视网络资源,缩短了建设周期,保证了有线电视网络运行的稳定性。

2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具体应用

EPON+EOC技术的广泛应用,解决了产品单一化、管理差异化和控制多元化等问题,这使得人们对各种组合产品有了更大的需求。(1)一体化查询。即通过EPON提供的网络管理中心模块可以实现对于网络单元中各种故障的查询和系统日志记录,便于网络管理人员的日常网络维护和网络管理工作。(2)集中配置。即运用EPON提供的系统配置模块管理,能够对接入网络的系统进行统一规划,提供更加灵活的网络用户业务开通和管理方式,提高设备在重启和业务交割时的系统刷新和恢复能力。(3)节省系统资源。即运用该技术能够使得网络管理在无需占用较多的系统资源的基础上,保证系统业务的正常运行,使得用户满意度更加高。(4)系统的可扩展强。即运用该技术能够更好得适应为了网络发展趋势,即使以后需要扩大网络规模,或者增加新的业务,该系统都能够更好的兼容和平滑的升级支持。随着三网融合推进力度的不断加大,今后有线运营商的发展重点将自动地向双向互动业务转变。加强有线网络的升级和改造、拓展网络互动平台的开发和互动增值业务,成为全国网络运营商的关注重点。随着高清电视和高清机顶盒业务的不断发展,它们对有线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趋势愈加认同,纷纷开始采用双向机顶盒进行整体转换,这为双向增值业务奠定了良好基础。而EPON+EOC方案正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它通过讲EOC宽带终端内置于数字电视机顶盒内一体机的配置模式,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和普通用户的家庭上网、电视和娱乐的发展趋势,同时当前大屏幕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也朝着智能化、互动化的用户需求模式来研发,更为EPON+EOC方案的实用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基础。

3结语

有线电视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技术;应用优势

近些年网络媒体以互联网为支撑取得了飞速发展,对有线电视媒体造成了强烈冲击,加快有线电视信号传播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有线电视必然发展趋势。所以,就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有线电视网络与数字电视技术的有效融合,推动有线电视技术革新,为其良好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优势

1.1提高信号传输稳定性

与模拟电视技术相比,数字电视技术字进行信号传输时更加稳定。首先,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是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完成的,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有效的避免了信号失真现象的发生。其次,数字电视信号在经过多次传输后,其中的杂波基本不会发生变化,能够最大化的保持原本形态,信号更加稳定。同时,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的过程,是将原来信号进行复制转换,不会出现非线性失真现象,稳定的传输信号可以保证电视画面的清晰性。

1.2实现与网络有效对接

数字电视技术中融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实现与互联网的有效对接。用户既可以观看有线电视规定节目,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通过访问网页在互联网搜索自己想要观看的视频,在电视节目选择方面用户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使得有线电视业务范围更加宽泛。同时,用户还可以将数字化的有线电视作为平台,通过视频、直播等方式进行交流、互动,使有线电视功能更加丰富化、多样化[1]。

1.3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较强也是数字电视技术应用优势的具体表现。将数字电视技术应用于有线电视网络中,可以有效提升其拓展能力,采用异步信号处理方式,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信号传输和转移方式,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同时,数字信号技术还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分路需求,在不同时段传输多种类型信号,并结合多种业务模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2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分析

2.1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组成

数字电视的组成主要包括信源编码、复用技术、信道编码与调制、传输信道、接受装置等。信源编码是通过数字处理方式,实现信号形式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变,声音、图像等都是常见的需要转换的信号。信号转换完毕后,需要借助复用技术以数据包的形式,将不同类型的信号进行处理、整合,通过传输数据包形成相应的节目流。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失真现象造成数据流误差,通过信道编码与调制可以对编码进行核对和修正,还可以以基带数据为基础,自高频波段生成频带信号。确保编码准确无误后,便可以通过传输信号完成信号传输,常用的信号通道主要包括HFC、卫星、数字干线、无线等几种。最后,使用数字机顶盒将信号进行再次转换后,便可以将从接受到的信号中获取相关信息,将其以文字、声音、影像等方式呈现在显示屏上[2]。

2.2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关键技术

多媒体开发库技术(SDL)和数字点数传输技术是数字电视的关键技术。SDL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并将数据包信息内容以矩形高速流的形式展现出来。SDL技术应用于数字电视中,既可以有效提高信号传输速率,又可以排除多种因素的干扰,增强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准确性,在协议数据单元、网络协议、数据包交换协议方面应用效果比较明显。并且,SDL还可以针对突发性错误做出迅速反应,保证信号传输前后的一致性。在数字点数传输方面,实现方式主要有HFC网络传输和AM-VSB频分复用两种,可以以频率作为依据,根据信号形成相应类型的节目。为了实现数字信号传输的顺利完成,使其符合HFC网络传输要求,在传输之前要对其进行编码和调制处理,这样还可以实现信号分路传输,避免信号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现象。在高频载波中应用HFC网络传输技术,可以用光纤线路和电缆线路两种方式完成信号传输,有效的保证了信号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结语

将数字电视技术应用于有线电视网络中,既是有线电视的必然发展方向,也是满足人们对有线电视功能需求及服务质量日渐提高的必要措施。经过近些年的实践应用,数字电视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欢迎,有线电视重新焕发了活力,在信息传播方面所发挥了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数字电视部分技术尚不成熟,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所以仍需要加大对数字电视技术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董德萍.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8):55-56.

有线电视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技术;网络电视化;

相较于以前的电视技术而言,数字电视技术的涌现及推广呈现出精准、具体、新颖的特征,并且其能够增强用户的体验效果。因为该技术的普及时间不长,大部分技术的成熟性有限,所以,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并未将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对于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也有待做更为深入的研究。然而,为了进一步将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不断地对该技术加以完善,我们必须要结合数字电视技术的实况,不断地提升数字电视的画面清晰度和通信能力,尽可能实现它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1数字电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发数字电视系统,并且在“八五”期间也开始实施“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研究”的有关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九五”期间将数字电视技术高清晰度电视功能样机列入了国家重点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当中,1998年的时候成功地研制出了HDTV系统,以后国家也成立了众多部委和企业之间相互合作的数字电视产业联盟,主要针对高清数字电视有关设备的研发,而且成功地将其应用到了国庆50周年纪念转播当中。数字电视技术在“十五”期间以一种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备受国家重视,同时在对其核心技术掌握的基础上,国家又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设立了数字电视试验区,2004年,数字电视技术突破了电视付费20000户的目标,并于2005年卫星数字直播业务正式实施,2008年奥运会期间,借着这个机会全面推进了地面数字电视的涵盖范围,并且逐步由东向西步步逼近,直至目前已经全面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实施数字电视技术。依据广电总局的相关文件指示,至2020年,国家将主张建成和现有的模拟电视对此水平差不多的全国范围内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网络,目的就是给消费者营造更高质量的且更清晰的数字电视技术较之庞大的技术产业,从而能够掌握更深入的数字电视技术,避免与外商之间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自2001年起,国家开始实施数字电视技术的标准化管理,直至目前,国家方面也已经突破了包括中间件标准、家庭网络、数字电视之间的有效连接等在内的6项标准的制定与,但各种视频和音频或是模拟高清接口、LCD、PDP、CRT、DLP等等一系列标准都还在不断筹备制定过程中[1]。

2在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方面的技术运用

2.1数字机顶盒

数字机顶盒是通过数字电视技术设计而成的一个重要资源设备。它就好比一种载体,又像是一种媒介,可以对通过机顶盒的声像进行处理,之后将这些声像播放在电视机屏幕上。数字机顶盒实际上就好比一个过渡的产物,由模拟电视逐步过渡到数字电视,换言之,正是数字机顶盒助推了数字电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原本数字机顶盒的工作机制和数字地面机顶盒、数字卫星等是相同的,其代表着信号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全线缆或光纤网络。有线电视技术的信号相对稳定、安全,并且传播质量有保障,其中,电缆调制解调器的应用已有很多年,彼时又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其中数字机顶盒发挥的是一种交互式运用的作用和目的,它可以支持各种交互式广播和技术的运用,其中包含了因特网的接入、电视节目指南、互动游戏和电子邮件以及视频点拨或是在线升级软件等等。

2.2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随着网络不断进步发展的同时成了其具体应用的主要方向,换言之,网络电视使得电视领域收获了较大的改变,它不仅仅只是对网络研发方面的工作产生了影响,同时也推动了网络当中的双向性进步和发展。把数字电视技术全面地应用到有线网络中,用户除了可以看到更加清晰的画面以外,又可以收看到大量的电视资源,其中凸显出来的最主要的一种优势就是它的互动性,彻底满足电视节目播放的实际需求,观众可以自由地对观看节目的时间进行选择,这从某种意义上能够帮助用户优化电视体验[2]。

2.3SDL技术

在SDL中包含了大量的图像控制和声音输入以及输出函数,对于开发技术工作者而言,可以对平台运用的软件实施便捷性开发。而把SDL技术应用到数字电视技术中,除了可以兼容高速的传输连接以外,又能对数据传输过程中较之复杂的操作进行简化。对于SDL技术来说,其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即很强的兼容性,并且它能够跨越不同的平台达到一种借助软件开发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保证使数字电视技术方面有关业务传输的方法之后相关信息或者数据部分的安全性得以保证。

2.4传输技术

都是通过AM-VSB视频完成的,而且借助这种方式也可以完全实现从频率层面将其区别出来,由此能够确保传统的数学信号能够和HFC网络相配置,此为我国数字电视技术发展的主要内容。然而如果针对数字信号在编码的时候采用的则是码流随机化,包括字符以及以及字节映射、卷积角质、R-S编码等等。

3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3.1高清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技术包括高清电视、标清电视和流畅电视等,人们对于数字电视的清晰度越来越高,这样对其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们对高清电视给出的要求是,无论是信号的接收设备或是信号质量方面都必须满足一定的技术标准要求,但如果是标清电视或者流畅电视,它的技术要求则会更低,但标清电视的清晰度一定不低于480线,流畅电视只要保证画面清晰即可。

3.2网络电视

网络通信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并且它又被慢慢应用到了数字节目中,逐渐成了未来数字电视的主要发展趋势,单纯对于网络电视而言,它主要以互联网为载体,并且借助现代化通信网络技术给人们带来更具优势的服务体验,网络电视往往会因为其技术的发展而受到一定的制约,当前也是因为该技术不断发展的缘故使得各种网络服务项目在不断增加,并且在这同时,它还会提供各种直播、转播以及点拨功能,相较于其他电视技术来说,网络技术能够提供各种互动性服务,同时其也可以借助各种诸如机顶盒、TV形式提供给客户交互式的服务,同时对于单项服务也很自然地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3.3卫星直播电视

中国的卫星技术近年来呈现出了比较成熟的技术成果,同时它也见证了这项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运用卫星通信技术展开电视节目的传播,这也成了数字电视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由于卫星的发射率比较高,同时又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因此使得电视信号会直接地发送至卫星接收的终端,如此便能够实现数字电视技术的通畅转播,卫星通信技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的数字网络电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如此便呈现出了我国数字网络电视技术的主要发展目标。

3.4手机电视

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技术是同时在发展的,然而为了更进一步地推进我国数字化电视技术的发展,方便人们获取到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资源,手机电视很快便成了手机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但它在清晰度以及声像质量上却存在很大差距,虽然如此,却也能够满足现代年轻人对于手机电视的期待以及各种需要。

有线电视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有线电视技术 宽带技术 问题探究 技术融合

有线电视技术作为我国传统的通讯技术,对我国社会早期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电视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而宽带技术同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两种技术可以说是有着一定相似之处,却又有很大的差异性,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的异同点为两技术的融合提供了前提,虽然这其中存在着诸多阻碍,但是宽带技术同有线电视技术相融合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有线电视技术生存发展下去的必由之路。

一、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的发展概况

1.1有线电视技术发展

我国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很长一段历史,拥有大量的使用者,同时随着广播电台的改革,各种新颖的节目吸引很多用户,节目的丰富多样性令我国有线电视技术仍处于有利地位,现阶段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媒介渠道扩大。现阶段我国有线电视技术拥有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渠道,不同渠道之间相互竞争,极大程度促进了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不同渠道有着不同的优势,能够多角度满足用户的需求,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有线电视充满了活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切实利益,深受消费者欢迎。

网络整合重要性突出。有线电视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渐成熟,规模庞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国家针对有线电视网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订了相关发展规划,这为有线电视网络和宽带网络的融合创造了新的条件,网络整合变得越来越重要,有线电视网络势必会从分散状态逐渐走向统一,创建有线电视网络新格局。

业务融合日趋明显。传统的有线电视技术的业务范围单一,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这种单一的业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有线电视技术也开始发展语音业务、数据业务等新业务,这些业务的推出使其业务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同时也近一步拉近了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的距离,有益于促进两者的融合。

1.2宽带技术发展

宽带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它凭借着快速性、共享性、实时性等优势迅速占领我国市场,为我国社会带来了新的局面。

1.完善的基础设施。经过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宽带技术的设备有了很大程度的保障,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广泛普及,可以说互联网已经实现了日常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宽带技术发展迅速。在信息时代,宽带技术作为时代的主题,其本身发展迅速,宽带技术的不断升级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围绕宽带技术展开的各项新技术研究,丰富了宽带技术内涵,同时骨干网络的扩容、升级,为用户的正常使用提供了保障,并且宽带用户群体呈逐年剧增的趋势,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二、宽带技术和有线电视技术融合策略

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融合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但是需要克服技术、管理、业务等方面的难题,我们要充分把握技术内涵,从用户角度出发,寻找合理的解决措施。

2.1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

统一的技术标准是两者融合的基础,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两者在技术标准上存在差异,这极大程度上阻碍了两者的融合,所以我们要针对两技术融合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新的技术标准,逐渐促进两者融合,在这个过程要以两者技术的特点为中心,考虑多方面因素,逐渐促进两者融合。

2.2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引导

社会、政府在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的融合上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这样能够加快两者的融合速度,同时还能保证两者融合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引导过程中注重理念上的引导,不能过于干预相关技术,否则可能会起到反效果,在法律法规上给予相应支持,使相关法律适应融合后的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另一方面在引导过程中也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在融合过程中,随着媒体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可能会出现诸多问题,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沃恩要从技术上进行完善,保障其对媒体资源的筛选效果,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实现多层次资源监督,确保媒体信息的‘正能量’。

三、总结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宽带技术和有线电视技术融合已经迫在眉睫,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融合的各项基础,两技术都具有一定的完善性,我们在融合过程中一定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在技术上制定统一标准,政府和社会起到引导作用,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监督制度,确保融合的稳定性。

参 考 文 献

有线电视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雷电 有线电视 防护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85-01

人类社会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后,雷灾特点与以往相比有极大的不同,可以概括为:受灾面大;从二维空间入侵变为三维空间入侵;雷灾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程度极大。为此,当今防雷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复杂性大大增加了,雷电的防御已从直击雷防护变为系统防护,我们必须站到历史时代的新高度认识和研究现代防雷技术,提高人类对雷灾的防御能力。

一、雷电的产生与破坏性后果

雷电是雷云层接近大地时,地面感应出相反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产生云和云之间及云和大地之间放电,迸发出光和声的现象。雷电灾害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带来的灾害后果是十分严重的。雷电的破坏作用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人员伤亡、巨大破坏、严重损失,也常常使有线电视设备严重损坏,没有良好防雷措施的系统一旦遭到雷击就会受到严重破坏,甚至瘫痪。对于干线较长的有线电视大系统,防雷设计更是大事。

二、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影响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防雷避雷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有线电视工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的课题。本文是我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总结出的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影响以及防范举措。雷电可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包括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和球形雷。对有线电视系统影响的雷击主要有两种:“直击雷”和“感应雷”。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两种雷电。

1.直击雷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影响。直击雷是带电云层和大地之间放电造成的。强大的雷电流经地面建筑物和地面设备入地,刹那间产生高温高热和巨大的机械振动力使物体遭到破坏。雷电通过具有电阻或电感的物体产生很大的电压降和感应电压,破坏绝缘,使雷电通过,所到之处物体受热汽化、剧烈膨胀,产生超强大冲击性机械力,破坏人体组织、建筑物结构、设备部件等。

2.感应雷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影响。感应雷可以分为雷电产生的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两种。有线电视系统的电子设备主要受感应雷损坏。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这种迅速变化的磁场可以在邻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从而使设备损坏,电磁感应雷占雷击率近90%,危害范围甚广。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

三、前端的防雷措施

1.接收天线的防雷:①确定好接收天线地理位置,架设天线时既要保证接收信号的质量又要避开雷区。②架设避雷针、避雷线,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雷措施,由于接收天线一般架设在楼顶上,很容易将雷电引入前端,特别是卫星天线,防雷措施一定要考虑周全,一方面要使接收天线在避雷针的保护区内,另一方面还要降低避雷针的接地电阻。③天线馈线、同轴电缆、光纤等的屏蔽网和架空支撑等附属设施都要有良好的接地,组成良好的接地网,接地电阻要控制在4Ω以内。

2. 电源部分的防雷:①安装电源防雷器,当市电因雷击或其他因素产生高脉冲电压时,会损坏电路上的设备,所以在有线电视机房要安装三相电源防雷器。它的作用是在最短时间内把电源线路上因感应雷击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释放到安全地线上,从而保护机房内的前端设备。②机房安装在线式UPS电源,由于有线电视传输频带宽,会有各种频率的用电设备干扰通过电源引入机房,造成某个频道或某段频带的干扰,影响播出质量。而电脑产生的干扰具有功率较大、频带较宽、不定时的特点,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干扰极其严重。③做好三种接地工作。第一种接地――防雷接地,指过电压保护装置或设备的金属结构的接地。如避雷器的接地、避雷针构架的接地等,也称过电压保护接地;第二种接地――保护接地,指正常情况下将电气设备外壳及不带电金属部分与大地可靠连接;第三种接地――工作接地,指电力、通信等系统中利用大地做导线,根据系统运行的需要,实现其可靠性及固有性能的接地。如供电系统中的三相四线制中的地线。不过在有线电视系统中,使用的交流电源大多数是由中性线不接地的低电压供电网提供,所以工作接地起到了保护设备和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作用。

四、电缆网的防雷措施

其预防措施如下:①放大器及分支分配器的防雷。采用接头两端都有防雷器件的放大器,每个放大器箱应装避雷地线(电阻小于10Ω),使雷电产生的能量释放至地线上,以保护放大器,若使用市电的放大器,还要防止放大器由于市电引入感应雷被损坏,对此可采取在经常有雷击的地区加装电源防雷器。②整个网络多点接地,组成接地网,使线路受感应雷的机会减少。操作方法:让有线电视网络系统中的同轴电缆屏蔽网和架空支撑电缆用的钢绞线做到良好的接地,在每隔10个杆档处,用1根(根据土壤电阻率可选择多根)50mm×50mm×5mm的1.5m长的角钢作为接地体打入地下,设接地保护,避雷线与支撑钢绞线用铁扎头扎紧成为一体。

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是一项综合的技术工程,以目前对于雷电现象客观规律的认识和防护技术水平而言,采取以上措施可显著降低雷害的频度,但不能完全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