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范文第1篇

2002年10月,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北京青年报》对编辑部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彻底的变革。新的体制下,《北京青年报》编辑部划分为编辑中心、采访中心和相关部门三个部分。其中,编辑中心下设要闻版组、本市版组、国内版组、国际版组、财经版组、体育版组、文化版组、副刊版组、产业专刊版组、生活专刊版组等10个版组;采访中心共设青年时政部、都市新闻部、经济新闻部、文化新闻部、体育新闻部、副刊部、记者部、特稿部、摄影部等9个部室;相关部门共设美编室、社评部、信息中心、新闻中心、群工部、校对室等6个部门。明确规定,编辑不准写稿,记者不能编版。在业务上,编辑有权用电话、网络等手段指挥相关的记者,同时对记者的稿件负责,用或不用均要有所交代。相关部室则各司其职,责任明确。

《北京青年报》编辑部这一组织模式的特征,形式上表现为严格的编采分离,编辑、记者分属两个不同的中心、部门,岗位分离,职责分离,避免了工作的交叉;内在机制上表现为确立了编辑的业务主导地位,突出了“版面质量”这一价值判断核心。其经验和体会对于我们研究编采业务管理问题,特别是进一步加深对编采分离机制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准确判断自身资源状况及生产力水平,是思考编辑部组织结构设置问题的前提

管理学认为,越是现代化的大生产,对分工和协作的要求也就越复杂。同样,新闻传播方式越现代化,对传播者之间的分工和协作要求就越高。然而,以往国内多数报社都采用编采合一,编辑也是记者,记者也是编辑,几个人负责一块版,从采到编,有的甚至连画版、拼版全包。应该说,在某一个阶段,这种编采合一的体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是责任清楚,但时展到今天,这种体制的弊端就充分暴露出来了。因此,基于对市场和自身能力的判断,传统的编采合一或者说部版合一的组织结构,已经很难适应一张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现代都市日报的生产需要。其弊端不仅仅在于编辑“把关人”的作用不突出、记者不能集中精力写稿和认真供稿、滋生关系稿等业务操作层面的问题,更深层的危机还在于,这种“包版到户”的组织模式已经抑制了报社整体报道资源合力的发挥,限制了决策者从宏观上对编采业务的统筹规划,阻碍了对大多数编辑记者工作积极性和潜力的充分调动。

《北京青年报》改制后编辑部半年来的运行状况,已经初步验证了组织结构与生产能力之间的这种联系,彻底的编采分离充分调动了《北京青年报》现有报道资源潜力的发挥。

新体制使《北京青年报》新闻产品的生产实现了向现代工业化方式的过渡,摆脱了一个人从采到编的作坊式运作,走向一种现代工业化的雏形,并且具有多重质量监控关卡。新闻初步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成为集体智慧的产物。

日常报道中,新的机制改变了记者与版面间的对应从属关系,为记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报道能力提供了空间。改制以来,许多记者表现出了良好的工作热情,积极向多个版组发稿,稿件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大型采访活动的组织上,新的机制使人员的调动更加顺畅,为形成合力完成集团式报道提供了更有弹性的空间。以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报道和环保试验报道为例,新的机制打破了以往报社以部门为单位各自为战的封闭模式,以国内版组为主导,在短时间内调动了特稿部、记者部、经济新闻部、美编室等多个部门的人员参与报道,充分发挥了报社现有采编资源的整体合力。

二、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分工,是确定编辑部组织结构的基础

就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最基本的两个岗位就是编辑与记者。因此,只有对编辑记者的岗位职责作出清晰的界定,组织结构的确定才有了对象和基础。同时,这种分工的明确也正是编采分离机制的突出特征之一。

《北京青年报》在此次改制过程中对编辑、记者的职责是这样描述的:

编辑是办报人,是报纸编辑方针的执行人,是报纸版面的制作者,对版面的质量负责。编辑一般不采写稿件,不得在所主持的版面上刊发自己的稿件。编辑岗位按职责又分为主编(各版组的负责人)、执行主编(版组内特定版面的负责人)、编辑(版组内特定版面的具体操作者)。

记者是撰稿人,是新闻事实的发现者、开掘者、记录者,是报道内容的实现主体,是稿件的写作者,对稿件的质量负责。专栏作者也是记者,是报纸副刊的撰稿人,表达事实,也表达思想,同样对稿件的质量负责。记者(专栏作者)一般不参与版面的编辑,不得为自己的稿件编辑组版。记者岗位按职责又分主任记者、记者两个层次。记者按领域分工全面负责分管领域的新闻采写,对稿件质量负责。这一描述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有三项 :一是从制度上确立了编辑业务在报社整体采编业务流程中的主导地位;二是对编辑工作的专业化细分;三是对编辑、记者业务交叉的严格禁止。

在编采分离机制中确立编辑的主导地位,是对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新闻单位重记者、轻编辑机制的一种修正。传统的重采轻编结构不利于报纸贯彻总体的编辑思想,容易使记者形成“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惰性。即便有的记者同时兼任编辑,可以将自己采写稿件与编辑版面两方面的工作统一起来,也容易造成自己给自己把关的弊端。总之,无论是记者“主导”编辑,还是编辑、记者编采合一,都很难对记者构成必要的压力制约,最终难以保证报纸版面质量的提升。报纸的新闻产品要接受读者市场的选择,编辑和记者都要对新闻产品的质量负责。

根据《北京青年报》改版方案提出的思路,如果说记者是新闻产品的“制造商”,那么编辑就是新闻产品的“供应商”。记者采集新闻信息,将信息加工成初级新闻产品,他主要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负责,编辑则要对新闻信息的价值做出准确判断,帮助记者对初级新闻产品进行二次或多次加工,使其新闻效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通过合理的版面语言,使该新闻或新闻组合在报纸版面整体结构中体现出更深层的价值。同时,编辑在汇总和分析新闻信息的基础上,还要挖掘和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点,参与设计出可操作的策划方案,由总编(或值班副总编)总体组织,编辑负责实施,记者具体行动。这个时候,编辑已经走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编辑”范畴,不再沉溺于对稿件的选择、校改、加工等一般性事务,他贡献的主要是他的思想、智慧及组织能力,他的意图、思想、智慧已提前融入到记者的采访活动中去了,记者采写的稿件已成为编辑的思想和记者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共同载体。编辑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策划、指挥、组织、设计等功能上来,在编辑思想的统一指挥下,记者写稿便有所适从,有的放矢,稿件的“含金量”将大大增加。编辑“上承”总编辑,“下启”记者,理所当然成为编采机制中的主导力量。

西方国家在编采机制上进行过长期的探索,编采分离、编辑主导已经属于常识性的建制。至今仍被美国新闻界尊为“美国最伟大的编辑”、1904年出任《纽约时报》总编辑的范·安达有句名言:“孤陋寡闻的人是不配当编辑的,这样的人无法指导记者到合适的地方去发现和采访新闻。”与中国报纸不同的是,美国报社的记者在数量上要比编辑多得多,而占少数的编辑则对于报纸版面拥有绝对的权力。编辑通常的工作职责是确定记者的采访任务、派遣记者写稿、编辑记者的稿件、确定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等。记者的职责也十分明确:在自己分管的领域和范围发现新闻线索,随时向编辑报告;根据编辑的分派或认可采写新闻 ;继续在一线追踪所报道事件的新进展及相关新闻,防止漏报新闻等。

三、促进编辑记者之间的协调,确保采编业务流程的顺畅,是探讨编辑部组织结构设置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编辑与记者的工作性质差异较大,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采编业务管理工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以最为高效的结构来促进编辑记者岗位人员的协调。

从这个意义上讲,编采分离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式的绝对分离,而只能是在岗位明确、职责分工基础上的相对分离,或者说,分离不是目的,在分离的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创造出最佳的新闻产品才是目的。“编采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编采结合”,讲的就是这种境界。编采分离机制使编辑与记者两种角色截然分开,又通过编辑指导记者将两种角色有机结合,通过编辑与记者的“对立统一”进行新闻的采集、制造和报道,使新闻有多个关口的过滤,使报纸对新闻的选择更具一致性和衔接性,并通过竞争、筛选、考评、奖罚等环节,不断激发编辑和记者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这看起来是采编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建立起了对报纸质量的一个新的认定和管理模式。

《北京青年报》此次改制中通过确立编辑业务的主导地位,进而促进了编辑记者围绕“质量”这一核心形成新的良性互动关系。

新体制在编辑记者的职责分工上,一方面强调各自业务范围的彻底分离,明确要求编辑对版面质量负责,但不得在自己负责的版面上发稿;记者对稿件质量负责,但不参与组版工作。另一方面又规定编辑承担指挥记者外勤采访活动的责任,建立起了以“版面质量”为纽带的新的互动关系。

围绕“质量”这一核心,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的沟通、协调逐步制度化。编辑为了更准确地处理稿件,便不能再等稿,而必须随时了解掌握记者的采访进程,进而作出判断指导记者的采访方向 ;记者为了能够使稿件达到编辑的要求以确保“落地”,也必须积极与编辑协商报道的角度、时效。由于编辑与记者、记者与版面之间固定对应关系的打破,业务操作上的双向选择得以强化,稿件的质量竞争不断明晰,推动报道水平不断提高。

四、组织结构的确定只是采编业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环节,需要与考评体系、工作制度等的建立和完善统筹并进

组织结构的调整是编采分离机制的中心内容,但却不是惟一内容。为了确保编采分离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明晰岗位职责、确保编采协调的同时,还必须对采编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完善相关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与编采分离机制相适应的质量监控和考评体系,进而改革建立新的分配体制。可以说,强调工作的整体推进,也是《北京青年报》此次编采分离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仅对《北京青年报》的做法做一简要的介绍:

采编流程管理 :报社严格了执行主编每日与记者定期沟通的制度,多数记者也树立了及时向编辑汇报选题、沟通稿件写作的意识,编采双方将小型策划引入快速及常态,很好地促进了报道时效以及深度、广度的提高;建立了各版组与相关采访部门的每周选题研讨会制度,确保了编辑对于新闻线索的有效把握,为有重点地处理重要选题提供了可能 ;在每日出版流程中增设了13 :00的要闻通报会,确保了要闻版组与其他版组间选题的尽早沟通,扩大了要闻版报道内容的选择面,同时在与各版组的交流中进一步校准了选题操作的方向和目标。

考评体系的建设:配合改制,报社在编辑部增设了信息中心,专门负责质量的考核与监控,同时全面细化了与考评相关的各项制度。建立了以数量为考核基点的“工作补贴制度”、以质量为考核基点的“质量考评条例”、以即时引导编辑记者业务方向为目的的“每日总编辑奖”等3项制度。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报社;总编室;协调和控制作用

报社是采集、编辑以及出版报纸的传播机构,以报纸这种传播媒介向报纸阅读者提供相关新闻和信息。是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部分,在普及知识,传递新闻信息以及提高受众的文化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如今对信息要求极高的社会中,报社作为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必须实施严格的制度管理。其中,总编室是单位的核心部门,同时,又在整个媒体事业中负责编辑部的日常工作,充分体现了业务职能,所以报社总编室在编排和出版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报社总编室最基本的职能是组织和协调

报社总编室是报纸在编辑、出版工作方面的执行部门,具体贯彻当前国家对报纸整体方向的决定,对所有需要刊登的内容进行审查,实施领导所决定的报道计划,同时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做好版面、稿件、印刷、广告、发行等主要五个方面环节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所以从整体来说,报纸的总编室是整个报纸从稿件编辑到报纸发行整个工作过程中的“总发动机”。

而总编室的主要工作,则是通过了解文化部门在近一段时间内的文化引导方向,而确定整个报纸的报道计划。同时,这也是办好一张报纸的基础。这就要求总编室负责人在工作方面、思想方面等,素质过硬,能力突出,又要有对稿件的审查和采纳的能力以及对整个报纸工作不同部门的领导和协调管理的能力。其中,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协调和组织职能。

一张报纸,有编辑部门编辑记者的稿件内容,有策划部门根据整体方向而制定的短期内具体出版计划,有广告宣传部门的后期宣传,有负责整份报纸排版和编排的发行出版部门等。部门繁多,各司其职,责任清楚,工作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极容易出现人员混乱,工作方针贯彻不彻底等问题。面对这样混乱的场面,就要求总编室具有极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整个报社中做好各个部门的上下协调的工作。因为总编室的具体工作可以用“沟通桥梁”四个字来表示。而如果总编室想要发挥好桥梁的作用,这就需要做到三点:第一是通过对整个策划领导部门制定的报道计划的理解,将报道计划落实到具体的信息采编部门以及负责具体内容的记者手中,并且负责督促记者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计划完成工作,保证整个计划的顺利实施;第二是根据记者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了解,从而用过自己对具体情况的掌握来修改部分报道计划,从而保证整个报道计划的顺利实施;第三则是要协调好整张报纸的报道和发行的工作,做好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保证整个报社像一个运行良好的流水生产线,从原料采购到产品生产一直到产品终端都毫无阻塞,能够顺利的完成。例如,笔者曾遇到在具体的出版过程中,如果不加强前期工作的力度,则容易在校对以及印刷厂之间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稿件上的错交、漏交甚至是稿件的丢失情况。然而上文中提出,报社工作繁多,极容易出现混乱的场面,这样就很难在这种尴尬的情境中找到问题的具体负责人。因此,这就强调了总编室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总编室需要加强对各部门的垂直协调以及横向协调,强化整体的协调手段,对原有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修改和制定,尤其是在整个报纸最关键的稿件的递交、稿件的编辑、稿件的发送以及稿件的印刷这四个环节方面。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身上,从而在出现问题时可以立刻发觉问题的所在,以减少类似问题出现的几率,保证整个编辑和印刷发行的工作和谐有序地顺利完成。

二、报社总编室要做好对全局的控制,消除不良倾向

(一)提高报纸的质量

仅仅做好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根据整个报道计划从基础开始加强控制,进而提高整份报纸的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报纸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了,这就需要总编室加强对整份报纸质量的控制,提高报纸的品牌,从而在整个大众媒体市场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总编室是报社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确保并且不断提高整份报纸的质量,打造独属于自己报纸的品牌是报社总编室在当下整个经济市场中最为重要的责任。

这就要求报社总编室首先把握报纸的整体内容坚持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运用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梦的整体精神来指导。其次是要在稿件审核中坚持多次审核多次校对,全程全员实施质量控制。最后,确保报纸的印刷质量,实施在印刷过程中的整个流程监控,全流程负责和全流程质控。

(二)减少报纸印刷前的错误

为了保证报纸的顺利印刷,总编室还需要加强在编前、编中以及校对三个环节的控制,从而保证报纸印刷的质量。稿件编辑前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一些奖励和惩罚的措施,利用经济效益来约束和规范稿件编辑和校对人员的方式。利用经济手段来提高整个稿件的重要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稿件编辑中途的控制,主要是把控整个稿件的审核环节。在遣词造句方面,保证不带有编辑人员的任何主观方面的色彩,保证提供给大众的新闻都是真实还原当时新闻发生时的真是情形。

校对控制则是整份报纸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体现在在报社内的相关部门负责的校对以及在印刷厂方面的一校和二校。印刷厂不受报社的控制,而在报社内的校对则是可以通过具体的奖励和惩罚的绩效制度来保证其整体的质量。因此,报社总编室在整体的控制方面可以通过具体的奖励和惩罚制度,对整个队伍进行组织领导,按照整体运行的规章制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形成合理有效的控制机制,促进整个报社和谐有序地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报社总编室在整份报纸从规划到发行整个阶段,起着十分重要的协调和控制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控制管理制度,可以保证报社在整个采编、编辑以及校对等多个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同时还可以保证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处于一种有序的阶段,从而提高报纸的质量,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提供信息服务。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选型;配置应用

中图分类号:TN7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363-01

1 引言

随着广电行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如今中小城市电视台的制播设备数字化改造也都全面展开。一般为了后期制作和播出设备不再大量购买数字录放像机,转而是以非线性编辑网络和视频服务器作为电视台数字化改造的主流设备,只需配以少量的数字录放像机即可。

线性编辑设备和非线性编辑设备比较,具有以下优点:①节约配置资金。采用数字录放像机和切换台模式,总投资规模一般超过300万元;而采用非线性编辑网络和视频服务器模式,总投资则不超过260万元,明显能节省几十万的配置资金。②减少耗材。采用线性设备,每年付出的设备维护和购买消耗品的费用,至少需要20万元以上。而采用非线性编辑网络和视频服务器的设备维护费用及消耗品费用要低得多,可以减少一半以上。③实现电视节目和电视文稿计算机管理。采用非线性编辑网络和视频服务器,基本上能做到节目编辑/播出无带化(无磁带)、文稿无纸化(无稿纸);便于节目和文稿的存储、查询、检索、修改等;便于全面、科学、精确的设备和工作管理,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节目存储量统计、编辑人员使用设备的时间统计、每个编辑人员的节目片比统计、采访人员的报片统计和审批、已播出节目的统计和待播出节目的审查等。如此一来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人员的技术素质。④有利于提高后期制作技术水平。改用字幕机、非线性编辑设备和特技切换,能让编辑人员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和编辑水平得到普遍性的提高。⑤齐全的特技制作功能。非线性编辑设备有比较齐全的特技制作功能,使用时只需从特技库菜单中挑选合适的即可,并且按自己的使用习惯制作保存一些专用特技效果。这与传统的特技设备无法比拟的。

3 系统选型方法

采用非线性编辑网络和视频服务器作为制作/播出的主要设备,分为两步进行配置。先实施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运行良好,管理和流程顺畅后再配置视频服务器;最终实现制作和播出的数字化、网络化。

像中科大洋图像技术有限公司、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奥特硅谷视频技术有限公司、奥维迅科技有限公司所承建的网络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在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需求上,重点应把握如下一些关键性技术:①Fiber Channel光纤通道网和以太网相结合的网络结构。对纯以太网结构、多通道SCSI共享存储和以太网结合的网络结构、光纤通道网和以太网结合的网络结构,均可选择之。光纤通道网和以太网相结合的网络结构具备实时高质量视音频资源共享、连接站点多、系统扩展性好、存储容量大的技术特性(1Gb带宽,可允许9台非编同时访问。在不采用昂贵的虚拟存储技术的情况下,最大存储容量可以达到1728GB)。而纯以太网结构无法实时共享高质量视音频资源:多通道SCSI共享存储的方案最多只能连接3-4个站点(非线性编辑工作站),存储容量的扩展有限。所以,选择光纤通道网和以太网结合的结构较为好些。②采用MPGE-2压缩格式。主流的非线性编辑工作站的硬件板卡仅两种压缩格式(MPEG-2或Motion-JPEG)。从技术发展趋势看,其MPEG-2技术有推广应用前景与优势。其IBP码流数据量小,对存储和网络传输的压力较小(制作和播出的格式统一);有利于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等。具体来说:一是M-JPEG格式的各种板卡逐步停产;二是国内的几个规模较大的非编整机生产商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也是以硬件板卡的发展趋势为导向的,主要在MPEG一2格式的硬件板卡上投入力量开发。③采用DTV板卡作为非线性编辑工作站的硬件平台及MPEG一2压缩格式后,配置适宜的硬件板卡。国内有较大的OEM开发厂家支持的MPEG一2格式的板卡有两种:Matrox公司的DTV/LX和Pinnacle公司的TAGA3000。单独从硬件性能看,TAGA3000要优于DTV(无损压缩,三路实时视频通道等)。还有一些原因需要考虑:一是所有的国内厂家都无法提供TAGA3000的实时三维特技卡,不能满足后期节目制作的要求。二是国内厂家提供的基于TAGA3000板卡的非编整机的软件稳定性和成熟性差,软件报错和死机现象频繁;而基于DTV板卡的非编整机相对好些。三是基于TAGA3000板卡的非编整机要比基于DTV板卡的非编整机价格高。④网络系统中无需大量使用基于纯软件方式的桌面编辑工作站。所谓纯软件方式的桌面编辑工作站,就是粗编工作站(又称无卡工作站,没有配备用于编解码的视音频板卡,完全依靠软件运算完成编解码和节目编辑)。有的试用过这种工作站,节目编辑不好用,且反映视频质量差,功能较弱。在粗编工作站编辑后必须再到非编工作站上进行精细编辑,导致节目创作思路无法连贯完成。⑤DV格式素材和MPEG一2全I帧格式素材的混合编辑。为提高上下载的工作效率并减少信号的衰减,采用SDTI接口进行上下载较为合适。此时在非线性编辑网络中将有两种格式的素材共存:一种是新闻部门使用的DV格式(通过SDTl接口多倍速上载);另一种是其它部门使用的MPEG一2全I帧格式(通过SDI或YUV接口实时上载)。所以两种格式的视音频素材能够在节目后期制作过程中完全无障碍地实时调用和混合编辑较好。

4 系统的配置与应用

1)系统配置。根据节目制作量,并充分考虑一些现实使用及发展因素,综合进行系统配置。如某台的配置选择方案如下:①应广告部的串片和广告制作等需要,配置非编工作站6台,其中5网,1台单机(制作)。像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即可满足要求。②配置2台配音/粗编工作站。③配置网络共享存储器容量864GB(双RAID容错,实际存储量720GB,以MPEG一2@4:2:2全I帧方式压缩时,可存储约40小时的视音频素材)。④配置16口光纤交换机。⑤配置两台网络服务器(一主一备)。

2)应用效果。应用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实际效果如下:①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制作专题、文艺类和广告类节目时的优势。复杂的特技和字幕制作时要简单、快捷,能在复杂编辑和修改上发挥优势,并能节省时间、提高节目的视频质量。②合理调配了各部门对设备资源的使用。按部门及节目制作的需求进行设备硬性划分。③严格规定了共享存储器(FC光纤硬盘)的容量分配。总容量中,新闻部、专题、文艺等部门以部分,留给网络管理一部分。④有利于网络维护、管理及计算机知识水平的提高。技术人员参与网络的安装和调试,以便以后独立维护和管理网络。技术能力提高了,对于网络的安全运行也有保障了。如网络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库的定期整理,每天节目和素材的分类备份、不再使用的素材清理、网络故障的判断和排除等。⑤使用非线性编辑网络的人员经培训后便与了便于了直接操作。技术人员经过厂家的培训,考试合格可在网络上进行操作。编辑记者掌握操作技术后,也可在网络上完成节目的制作。同时,这要制定一套非线性编辑网络工作流程,以便顺畅进行。

参考文献

[1] 陆峰,等.张家港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的选型和应用[J].现代电视技术,2002(10):114-117.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预算编制逻辑 偏差 注意事项

一、集团公司预算编制逻辑偏差及表现

作为一种细致化的财务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受到了国内外集团公司的追捧,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大型的集团公司的管理之中。但是在我国,还有很多企业在编制预算时不懂得如何确定立足点,也不懂得如何以科学的编制逻辑分解和下放预算目标。如果这最基本的工作都做不好,何谈科学,又何谈预算目标的引导洼。纵观国内大大小小集团公司的预算编制,其逻辑偏差基本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脱节。预算管理与“削减开支”混为一谈,仅限于服务财务管理,仅着眼于办公用品的和生产消耗的节约,与企业战略无关。所以在企业管理者看来,预算不是没有作用,只是不能创造价值。他宁愿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花费在生产经营上,也不愿意在预算管理上花费过多的精力。第二,预算是年度预算,一年编制一次即可,无需在年度预算的基础上细化的季度预算或月预算,而且年终考核一次即可了解本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第三,预算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制定是企业管理者的权利,基层人员无权过问,只要等待预算任务分配下来,执行就好,这就是逻辑思维上的偏差,同时这也是导致预算方案缺乏科学性和可实现性的根本原因。第四,编制逻辑混乱,既不是自上而下的编制方式,也不是自下而上的方式,程序上也绝不是按部就班。有些环节能省则省,让预算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二、预算编制逻辑的涵义

所谓预算编制的逻辑,就是如何在确定一个点后,向下个一点推进的理论依据。通常预算编制都是在确定预算目标之后,向下推进,在某个分类点上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子目标,并在不影响其他条件的前提下将其逐个量化,对应职能下放给各个部门,并具体指派到个人。从逻辑导向来说,预算编制就是在市场分析和企业分析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以成本、单价、产量等基本假设条件并根据上述条件推导出企业最终的整体预算目标。不同的编制方法下,方案的导向也是不同的,有些企业是以成本为导向,有些企业是以销售为导向的。当然导向始终是跟随战略目标的,而且无论何种编制模式,都要保证逻辑的极强的严密性,而且整体目标从上到下,或是从下到上,推理过程应当是可逆的。

我们判断一个预算方案是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关键要看它是否包含以下这几种逻辑关系:一是总目标与子目标之间是否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且关键预算指标是否是子目标得以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二是分目标之间、关键预算指标之间是否具有适应的和谐性与统一性。三是不同年度关键指标间是否一定有逻辑性可循。

三、什么是正确的预算编制逻辑

预算编制逻辑的正确性决定其准确性,其准确性决定了企业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保证企业编制逻辑的正确性,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预算编制应结合企业战略

预算编制的立足点应该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立足于整体、放眼大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管理者要清楚预算不仅仅是控制成本的财务管理工具,企业不但要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实现战略目标,还要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说预算编制要贴合企业的经营战略。

2、设计合理的预算编制程序

我们要编制一个贴合企业发展方向,具有较强可行性的预算方案,就必须了解企业的经营方向,对企业的主营业务及业务流程的分析和梳理是非常必要的。这决定着预算目标的拆分和下放。在编制的过程中划分好各职能部门的核心任务,并有针对性地编制相应的执行制度、内控制度、奖罚制度,其中要包括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目标衔接等内容。不可出现“两层皮”的现象。

实务中,可做如下设计:第一步,由集团公司董事会制定并下达战略及预算总目标;第二步,预算管理部门将目标细化后分配给各职能部门;第三步,各职能部门参照企业战略并结合自身任务分配布置编制预算草案;第四步,草案进行汇总,提交给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批;第五步,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提出修改意见,返给各部门负责人进行修改;第六步,修改后重新上报;第七步,审批经过后汇总,制定全面预算方案。

3、采用上下结合式的预算编制模式

集团公司的预算编制模式一般分为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上下结合三种,就国内集团公司的特点而言,上下结合的模式比较适用,这就涉及到了集权与分权的问题。因为就机构设置和权限层次而言,通常项目的选择权和决策权都掌握在管理层的手中,基层是无权过问的,所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显然不可能实现。

但是预算目标的制定是需要结合多方因素来考虑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是管理者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而通常采集信息的工作都是由基层部门负责的,所以自上而下的模式可能会因为信息匮乏而导致制定预算指标时“好高骛远”与现实脱节,缺乏可操作性。所以说上下结合,战略与预算与现实统一,才是预算编制的最优模式。

四、贯彻预算编制逻辑的注意事项

1、保证全员参与

企业的全体员工是预算执行的重要主体,是实现预算目标的力量之源,所以让广大员工参与到预算编制当中,除了集思广益外,还可以在编制阶段就让全体员工对预算目标和自己所承担的职责有所了解,有效加深员工与预算管理之间的沟通,同时也充分体现员工的主体地位。从集权到分权,让所有员工参与到企业的重大决策当中,是对员工的一种鼓励,可以充分调动其工作与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有当事人的想法在内的决策建议更容易被接受,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也不会产生利益冲突或目标执行上的摩擦,为集团公司的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执行环境,保障了预算管理的效果。

2、正确选择导向和起点

所谓起点就是预算编制的立足点,其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企业预算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通常企业在编制预算会以目标利润为导向或是以资本增值为导向,目标利润为导向,虽然可以充分反映短期内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很容易导致短期行为的发生。导致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发生冲突。目前,我国仍有很多企业坚持以目标利润为预算导向,以销售预算为预算起点。但是本人认为预算编制的起点应当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所以目标利润为导向并不是十分的恰当。而以资本增值为导向的预算就可以充分反映出企业的战略方向,在此导向下制定的预算目标才更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在选择预算编制导向和起点时,要考虑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经营结构上有所不同,发展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为了凸显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意图,预

算编制在起点的选择上要与之呼应,随企业战略的变动而变动,才能始终保持有针对性的实现对战略目标的控制。

3、正确判断基本假设的逻辑关系

基础假设是预算编制的重要前提,也是预算调整的重要依据。传统预算编制假定企业一切费用变化与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之间呈线性关系,于是在这种逻辑关系下调整预算的依据就是销售价格的变动调,但事实上这种假定基本是不成立的,按作业法的成本分类,只有与单位产品有关的成本和与产品批次和数量有关的成本之间呈线性关系,与其他成本无关。因此,单纯的以销售价格作为预算调整的依据,造成基础假设条件的扭曲。

4、正确选择收入、成本费的预算编制方法

收入、成本费用等内容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结合业务的特点来选择编制方法,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结构的日益复杂,传统的历史同比增长法很难适用于现代企业的预算编制之中。此外,有些企业在实务工作中采用单一的预算编制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在实务操作中为了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滚动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和概率预算法相结合的编制方法。实践证明,选对预算编制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实务质量和预算编制质量,促使企业预算管理顺利进行。

5、预算编制结果与战略目标的差异处理

如果预算编制过程、预算结果与战略目标之间出现差异,不可以因为跨度太大或是实现难度大等因素而任意降低战略目标,无论是预算编制还是企业的战略目标,其严肃性是必然的。绝不可因为任何主客观原因任意改动。这种情况下要以战略目标为准,可从市场开拓、加大资源投入、加速项目开发等手段,扩大经营规模,力争达到战略目标。

五、结论

综上所述,科学的预算编制逻辑就是要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立足点,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和作用,明确各职能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明确员工在预算编制中的地位。具体来说就是转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要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选择好预算的导向和起点。正确判断假设因素间的逻辑关系,正确选择预算编制方法,以及正确处理编制结果与战略目标之间的差异。处理好上述环节就基本可以保证预算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力的管理手段,所以说既然要推行预算管理就一定要保证其有效性,无论是与战略脱节还是与企业全员脱节都不是非正确的编制逻辑。虽然国内的集团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还不是非常的成熟,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经验可循,集团企业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但是切记借鉴不等于是照抄照搬,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模式的套用是没有效果的。借鉴的接触上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企业是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修改和补充。从而形成一套成熟的预算编制逻辑,保证预算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天侠:对基于价值链会计预算编制的思考[J]价值工程,2005(11)

[2]张瑞君、殷建红:基于价值链的动态预算管理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Delphi法;三审制;选题评估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3-0015-02

选题是出版工作流程的起点,是编辑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出版工作的生命。一个出版社选题综合水平的高下,直接体现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选题又直接影响到出版社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影响到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版界有“选题失误,一误再误”之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也正因为如此,开发策划优秀的选题成为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研究选题策划工作的科学规律也成为编辑出版理论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一般情况下,我国出版社制订评估选题计划时,主要依照传统的“三审制”,由编辑提出选题,然后经过二审、三审的审定、筛选,确定为出版社的选题。同时,不少出版社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引入了编辑部与经营部门共同论证的机制,力求使选题策划更加合理更具科学性。而事实上,无论是传统的“三审制”,还是西方的机制,在选题评估这一过程中,都有其自身的缺陷,需要我们引入相关的科学决策方法来进行弥补。

传统的“三审制”,由于责任编辑、二审、三审长期在一起共事,容易形成共识,不大利于不同意见的产生,从而使得选题思维缺乏立体化、多角度,易于产生偏差。而西方的编辑部与经营部门共同论证的机制,尽管参加论证的人员来自多个不同的部门,但在大家面对面交换看法时,还是易于受到高层、权威及个人关系等方面的心理影响,有时,持不同看法者不能充分发表意见。同时,不管是在以上的哪一种选题评估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直觉、顿悟以及个人魄力、情趣、风格等等主观的非理性的成分。当然,这些非理性因素,我们也不能一概的视为缺陷,一部分成功的选题正是直接由这些因素激发而成的,出版从业人员的个体素质也要靠这些因素来体现。只不过笔者认为,应该尽可能的让选题决策过程中的各种理性的和非理性的因素,连同策划编辑提供的部分定量的分析,发挥最大的效用,尽量的减少可能存在的缺陷,而在此过程中引入Delphi法,应该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Delphi法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是当时美国为了预测在其“遭受原子弹轰炸后,可能出现的结果”而发明的一种方法。美国兰德(RAND)公司的赫尔默(Helmer)和戈登(Gordon)于1964年首先将其用于技术预测。以后便迅速地应用于美国和其他国家。除了科技领域之外,还几乎可以用于任何领域的预测,如军事预测、人口预测、医疗保健预测、经营和需求预测、教育预测等。此外,还用来进行评价、决策和规划工作,并且在长远规划者和决策者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Delphi法具体实施步骤大致如下:

首先,确定所要评估的决策内容。然后,选择合适数量的专家,向他们提供背景材料。接着,用若干条语言来描述情况,形成十分明确的问题,设计出涵括问题的调查表,征询专家意见。最后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归纳。必要的话,可以对结果进行反馈修改,然后再统计,归纳,反馈(可以进行到三或四轮)。

由以上的过程可见,在Delphi法中,专家是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定性估测,这种定性的估测是通过定量的数据表达的。可以说,Delphi法对于上面所提到的当下选题制定评估过程中的种种弊端,正是比较合适的解决方案。

要把Delphi法引入选题的制定评估过程,简单的说就是把前者的具体实施步骤和后者融为一体,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而实际上,比较而言,由于Delphi法诞生于西方的社会之中,其与西方的编辑部与经营部门共同论证的机制的结合,就要比与我国传统“三审制”的结合容易许多。同时,也因为国内多数出版社在坚持传统“三审制”的原则下,结合日常工作的经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同行的做法,也有编辑会议这种与西方的编辑部与经营部门共同论证相类似的机制。所以,以下的讨论,将围绕着Delphi法与编辑部与经营部门共同论证的机制(为了行文的便利,后面将其简称为“论证机制” )展开。

由于已经确定了讨论的范围是将Delphi法引入论证机制,所以首先需要确定参与的人员,也就是Delphi法中的专家的组成。基于效率与成本两方面的考虑,论证可以由总编主持(如果是非常重要的选题计划,可以由社长主持),参加论证的有提出选题的编辑部门的主管,其他编辑部的代表,出版部门代表,销售发行部门代表,广告宣传部门代表,必要时(重大选题项目,需较大投入时)可请财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也可以邀请社外的专家参与。该选题的策划(组稿)编辑作为建议人参加。在这里,要另外说明一点,我们从实际的工作情况出发,要对Delphi法进行部分修正。传统意义上的Delphi法,专家们是匿名的、背靠背的填写问卷的,也就是说彼此是互不见面的。这里,我们要将其改为专家们一起参加论证会,在会上填写问卷(不许互相交流意见)的形式。这样既可以基本保留Delphi法原有的匿名性的优点,还可以避免部分参加论证人员私下沟通的流弊。

专家的范围确定之后,接着要确定的是人数的多少。在Delphi法中,专家人数可以视待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程度选十几个或上百人不等。落实到选题的论证会,可以根据出版社自身的规模以及选题的重要程度来具体确定,大致上可以定为十到二十人这个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