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编辑课程论文

编辑课程论文范文精选

编辑课程论文

编辑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本文作者:刘静安艳玲作者单位:大庆华凯石油化工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对整个专业实验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增加了“三性”实验项目的比重。实验改革重点是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加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整合实验内容,形成理论验证、操作训练、综合训练渐进式、层次化的实验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未来学习者社会的和情绪的能力与技能的发展,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以及在复杂系统中寻求某种途径的能力,去探求、判断、组织和创造性地运用有关信息的能力将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在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环节突出了“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强调面向工程实际,借助“案例式教学”较强的综合性和启发性、明确的目的性以及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努力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终身学习的习惯、人际交往技巧和协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课程设计是高等工程教育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一项综合性、创造性、设计性的大型作业。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时间(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4周。通过课程设计之后,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数学建模的思路,提高了计算机编程能力和运用软件仿真能力,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设计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创新手段

以“电力系统分析”的教学为例,该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整个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对后续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了专业实践教学的跟踪管理机制。对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成绩评定方法进行改革,制定多元化的综合考试方法,主要采取平时跟踪考核(占20%)、实习日记(20%)、实践课程报告(占40%)和综合答辩(占20%)来评定学生成绩。以学生应该具备和接受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来构建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而言,培养范围不仅要有一级学科“电气工程”的特色,应具备“强、弱电”的知识结构,而且也应当具备较广的人文、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改善教学效果,在实践环节中引入了基于PSCAD的仿真实验平台,作为理论教学模块与动态模拟实验模块的中间过渡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优化课程结构和学生毕业考试体制,建立完善的系统。理论学习、实训操作的完成质量,作为学生推荐就业的依据,建立健全和改革学生毕业考核制度,也是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增加潮流计算仿真计算环节,将学员从复杂的公式和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各种潮流计算方法,理解其优缺点,还可以通过修改模型参数,直观再现系统潮流过负荷、电压越线等状态,提高学员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际条件难以满足、系统的安全运行也不允许的大型实验,也可通过软件仿真来完成。通过设置具有综合意义的、前后有机联系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于实验课上集中练习、研讨,充分利用动模实验室主机联网功能,将多个此实验平台联机构成一个可变的多机环型电力网络,进行各种潮流分析实验,实现电力系统的检测、控制、监视、保护、调度的自动化等模拟仿真,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电力系统相关理论课程的理解,拓宽专业知识。

编辑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本文作者:焦咏梅高艳玲徐红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课程设计内容的改革

首先,探索全系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将内容紧密联系,增强内在逻辑性。把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形成目标明确的课程群层次,把围绕一个技能培养目标的、含有若干课程的知识点抽象出来,在更高层次上连贯起来,使该技能的培养随课程设计的推进而不断递进、加深和拓展。如自动化专业的课程群层次结构。在课程群的建设基础上,我们的课程设计题目既要考虑前后课程纵向的贯通与衔接,又要充分考虑课程横向间的相互融合,实现整体优化。如把模拟电子、单片机、传感器课程设计内容纵向联系,递进升级,模拟电子课程设计题目应做到熟练掌握器件特性及参数计算,理解电路原理,并仿真出结果,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过“三关”,即“器件关”、“分析关”和“动手关”,此阶段培养了学生具备一定的硬件设计能力。在此阶段基础上进入下梯级,即单片机课程设计阶段。让学生在具备一定硬件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学习系统软件设计,并且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电子电路和单片机课程设计进行横向优化组合。单片机题目要求学生应用电子电路的手段,即Protel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并制版,做出实物,完成程序烧录,最终完成系统调试。结束时,学生亲身经历了硬件、软件的每一阶段,锻炼了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此阶段学生已具备了软、硬结合的能力,为进入下一个梯级做了充足的准备。课程设计的最高梯级传感器课程设计,即题目应综合模电、电子电路、单片机、传感器四类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具备软、硬件结合的能力的基础上,应用各类传感器采集数据,应用单片机、电路模块等手段完成一个应用系统的综合设计并做出实物,例如红外报警系统、温度检测系统设计、光敏元件控制系统等。培养学生结合实际应用的综合设计能力,做到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绩评定体系改革

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是保证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注重结论正确的同时,应强调整个设计方案实施的全过程。1.撰写总结报告。总结报告是学生对课程设计全过程的总结,不能等同于平时的实验报告,因此内容要完善,格式要规范。此环节占总成绩的30%。2.实验动手能力。包括器件选择、仿真设计制版焊接、仪器使用、调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此环节占总成绩的30%。3.学生实行全员答辩制。为避免学生互相抄袭或找人代做,我系自2009年开始施行课程设计全员答辩制度,每生5分钟自述,10分钟答辩,通过答辩情况给出答辩成绩。此环节占总成绩的40%。这样一种相对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使学生在课程设计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认真对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保证了课程设计的质量。

编辑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教学思想与目标改革

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树立野以学生为中心冶、野一切为了学生冶的意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3],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一些课程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掌握一种主动学习课程相关知识的能力,成为富有知识和具有学习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教材建设与改革

根据调研,笔者选用了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要要要蒋思文教授主编的《动物生物技术》作为教材,该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动物生物技术的概况、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最新发展。同时,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且课程知识更新速度较快,一些最新热点在教材中没有体现的,自行编写部分讲义,以文本形式拷贝给学生,并推荐其阅读中外文的优秀参考书。

课程内容改革

动物生物技术属于多学科交叉课程,也是各国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大量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充实着这一新兴学科的知识。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注意授课内容的完整性,又要保证实用性和先进性,同时做好与其他课程交叉内容的增、减和衔接。在课程内容上,首先介绍绪论,动物胚胎工程技术概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性别控制,胚胎分割,嵌合体曰其次,介绍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基础曰最后重点介绍细胞核移植技术、干细胞技术、转基因技术、动物生物反应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杂交瘤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通过精心的安排,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地了解动物生物技术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改革

1利用重大科研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如美国科学家马里奥窑卡佩基、奥利弗窑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窑埃文斯,利用野基因靶向冶技术让小鼠体内的特定基因失去活性,培养出研究价值极高的野基因敲除冶小鼠,为人类遗传病研究提供了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有了这些动物模型后,人类就能更有效地找到治疗各种遗传病的新疗法,彻底攻克遗传病就为时不远了,这一成果使得他们一起获得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罗伯特窑杰弗里窑爱德华兹爵士,英国生理学家,生殖医学的先驱者,因创建了野体外受精技术冶,被授予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门课程的讲授,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课程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有效途径尽可能的获取更多的、更丰富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对于像动物生物技术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许多知识都处于动态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中[1]。

2跟踪学科科研动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5]。因此,在应用范围广、知识更新快的动物生物技术教学过程中,介绍学科研究的新动态和新进展,有意识地拓宽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是十分必要的。例如诱导多能干细胞,由日本的2位科学家于2006年发表于世界顶级杂志《Cell》上。通俗地讲,就是通过某种方法,把高度分化的成体细胞去分化,使之成为多能干细胞,重新获得分化成多种细胞的能力。IPS技术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它回避了历来已久的伦理争议,解决了干细胞移植医学上的免疫排斥问题,使干细胞向临床应用又迈进了一大步,该成果的研究者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随着IPS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它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医学领域的优势也已日趋明显[6]。

3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学生意见,像朋友一样对待学生,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课堂文化,使其融入其中,积极思考,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可适当增加专题讨论会,通过学生准备ppt演讲等形式,一改以往整节课教师讲、学生记,缺乏沟通的模式,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7]。

4优化多媒体教学,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有限的课时,着重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知识点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对于容易掌握的部分课程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利用计算机和Internet等手段,从国外引进和下载原版图书和动感图像,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组织效率,充实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还可以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人机交互界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8]。例如,细胞融合,精卵受精,细胞核移植等内容。在多媒体教学中,坚持适度运用原则和有机结合原则,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理解、思考,且结合使用板书、实物等各种教学媒体,取长补短,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喜欢学习[2]。

编辑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调整课程设计时间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校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都是在两周的时间内完成。每位教师要同时指导三十个左右的学生,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同时,课程设计是综合训练的过程,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先修课程的相关知识不能充分的复习或补充,加大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难度。另外,学生在短时间内按照老师的指导快速完成任务,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造成设计效果不够理想。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改变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由以往的两周时间改为在一个学期进行,提前做好设计动员,将设计任务安排在与《化工原理》下册的理论课程内容同步进行,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做好有关的各门先修课程的知识储备。增加设计时间后,使参加设计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深入、详尽地进行课程设计,使课程设计任务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提高,使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无论从内容到质量都更加完美、更有层次,并且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工程设计意识。

科学广泛选题

选好课程设计题目,是完成上述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关键,在选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确定较多的题目,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题目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每位同学在所做的题目中都会碰到一些技术问题,题目之间可以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对每个人来说,题目的要求和特点是明确的,而总体来说题目又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同一题目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内在的联系。(2)题目尽可能来源于实际的化工生产过程,鼓励指导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和校企合作课题作为部分实际课题进行设计。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到题目来源的真实性,增加设计的兴趣,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和创新思维。近几年,我们将化工原理认识实习安排在课程设计正式开始之前,在布置设计任务以后,学生进入实习工厂,有意识地对要进行设计的典型设备及过程进行重点实习,根据工厂获得的化工设备的生产参数作为设计依据来选择题目,这种结合实际的设计题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3)题目既要适合课程内容的要求,又要适合学生的能力。为此必须对生产过程中获得的题目进行筛选和加工,对难度较大的题目,可适当做一些简化处理,使之与课本的内容比较接近,同时又要考虑生产实际过程的复杂因素,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由于阅历和经验的限制,在布置课程设计的题目以后,许多学生不知从何处入手。此时,教师的辅导和答疑就显得非常重要。除了采用集中讲课和答疑以外,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进行答疑,如电子邮件、微博、QQ等,从而适时地引导同学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计算结果和进展情况,掌握学生在设计方案选择上是否有新意。并促使同学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设计。总之,为了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培养,指导教师一定要不辞辛苦,真正发挥主导作用,促成与学生的良性互动。

编辑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课程特点

1拥有自编教材

目前,园艺学院教学团队使用的教材为我校巩振辉教授主编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该教材在选题、内容编排、章节设置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全书共分14个章节,内容新颖,起点较高,能充分体现本学科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每章后有小结、复习思考题及推荐读物,书后还附有参考文献,便于学生自学及课后复习。该教材内容上体现了技术的成熟性与前瞻性的统一,选材上体现了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是一部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教科书。该门课程的教案、课件是在该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和制作的,其教学内容符合大学本科园艺专业生物技术教学基本目标,结构层次分明,便于循序渐进的学习。

2课外学习资料丰富

植物生物技术是新兴学科,知识更新速度较快。该课程教学团队根据学科特点,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丰富馆藏资源,向学生推荐国内外植物生物技术方面的经典教材和论著。同时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购买的多个数据库,如SpringerLink、ElsevierScienceDi-rect、Wiley-Blackwell等,指导、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接触学科前沿知识,拓宽视野。

3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师资队伍

该教学团队是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北植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学研究所的成员,这些基地和实验室拥有良好的试验设施和仪器设备,其正在开展的植物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研究可以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良好条件。在教学的同时,还积极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与该课程相关的科技创新课题,该项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支持。在教学团队的建设方面,注重新老教师的结合,成员均具有博士学位,团队中的2名教授负责绪论章节的讲授,从全局上为学生讲授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概况、发展历史、应用前景等。对于具体技术内容的讲授由3名第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讲师完成。教学内容由团队集体讨论制定,既考虑到教学中的统一性、系统性,又突出生物技术的实用性、创新性,做到优势互补。

4拥有较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该课程教学团队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良的校园网络环境和网络课程建设平台,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与要求、课程习题与参考答案、教学评价意见反馈等内容制作成相应模块上传至网络课程教学平台。选课学生可以在校内无线互联网终端凭借学号进行浏览和下载,也可利用网络上传课程作业、提问问题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3]。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较多,课时相对不足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使用的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教材内容充实、体系完整,基本囊括了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分子标记和基础生物信息学的全部生物技术内容,信息量和教学任务量均很大。而根据园艺专业本科教学安排,此门课程的理论学时数只有32课时。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学时内完成广泛和综合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要向学生讲授植物生物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师的授课能力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确定该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授课时长,体现课程的知识性、系统性、完整性和侧重性,成为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授课内容抽象,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按照园艺专业本科教学安排的要求,该门课程是承接农学专业公共基础课程《生物化学》和《遗传学》而设置的。课程设计上默认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生物技术理论知识,了解简单基本的实验技术操作。但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效果并没有预期理想。在复习生物技术相关理论知识时,学生普遍反映相关内容过于抽象,前期的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很多学生并不真正理解《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相关内容,只是机械性的记忆而通过考试,没有达到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初步应用的要求。这为该门课程内容的正常进行带来了问题。如何将现代生物学知识与生物技术的具体操作相结合,切实做到科学与技术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进行课程建设所面对的新课题。

3实验教学目的性不强,模式陈旧

按照园艺专业本科教学安排的要求,该门课程还设置了16学时的实验操作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植物DNA的提取(4学时),质粒DNA的提取与酶切检测(4学时),PCR技术扩增目的片段与酶切检测(4课时),PCR片段与质粒DNA的连接及大肠杆菌遗传转化(4课时)。从课程设计的目的而言,上述4组实验是一个系统的植物基因克隆的基本操作过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易于产生模仿心理,只是机械的重复教师讲授的实验操作,并未主动思考其中涉及的原理以及操作的目的。同时,由于上述4组实验的时间安排较为分散,均是在理论课程相关知识的讲授结束时开设,许多学生觉得实验内容只是对理论授课的补充,很难将几个实验之间建立起联系,知识网络不够清晰。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目前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中凸显的问题,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通过合理整合优化课程内容,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革新,探索和实践创新教育模式下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通过教学改革,逐步达到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表1)。

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对此门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以拓宽专业视野,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立足点,把握“新、专、系统”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考虑到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的主要矛盾,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同时结合近年来植物生物学发展的热点和重要研究领域,确定了植物组织培养和基因工程2个重点教学方向。通过研究教学内容发现,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与基因工程的各自内容均较系统,可以分别作为2个整体进行讲授[4]。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建议学院另设一门园艺植物组织培养(20学时),用以全面系统地讲授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原理和操作技术。与此同时,将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讲授重点调整到基因工程方向。2门课程同时开设,互为补充而又不失系统性,经过教学实践,学生反映较好。

2优化课堂讲授,提高教学有效性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以实验方法、手段、技术为主要内容,这些内容过于抽象,通过授课形式讲授给学生效果较差,有部分学生反映课程内容只能机械的记忆,很难理解。经过大量阅读国外原版教材发现,如果在讲解具体技术时,将其设计原理的发现过程向学生一并讲授,带领学生回到技术创制的时代,将创制人的实验思路进行剖析,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PCR技术的讲解过程中,首先向学生讲解发明人Mullis所在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PCR技术发明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带领学生一起分析Mullis的思维方式,启发学生独立创造自己的“PCR”反应[5]。称这种教学方法为生物技术领域的“情景再现”。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反映课程内容较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生物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再像以往那样跟着教师进行机械的记忆,易于形成初步的科研思想。该方法也要注意授课内容的控制,做到突出重点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