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标学习心得体会

对标学习心得体会

对标学习心得体会

对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为提升我站春雨服务质量,学习__站先进的组织管理机制。在站领导的组织安排下,我参加了__站的对标学习活动。为确保对标学习顺利进行,我做足了准备,在那我严于律己,谦虚谨慎,努力学习,认真总结。在这次对标学习中,我切实了解和学到了__站好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对自己今后提升工作效率,服务过往司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深感受益匪浅。

__收费站自2009年开展春雨服务以来,始终是各站学习的榜样。这次对标学习仅为期一天,但对我来说体会很深,收获很大。__收费站是8点30接班,在八点整他们已经列队整齐,等待军训,随着班长刘娟的一声“立正”,训练正式开始,他们昂首挺行,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所有的人都由内而外地散发着一种自信,这种自信不仅可以使自己一天都精神饱满,也可以使自己的工作非常有干劲。

训练结束后我随队伍来到收费现场。__站主要以小型客车为主,而且通过车道速度非常快,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我们当时在过车道时都是走一个停一会,尤其ETC车道车速更快,稍不留神就会有危险。为此,班长刘娟接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每个车道再嘱咐收费员们一遍——穿越车道注意安全,同时检查一下每个岗亭的设施是否齐全。遇到非正常情况时,刘娟会第一时间跑过去处理,当时如果解决不了,她会让车辆压其有效证件并将车辆先开出车道,以保证站口畅通,在收费岗位保畅永远是第一位的。

再说说春雨服务,春雨服务的精髓是微笑与目光。我曾站在最边道看着所有岗亭的收费员的春雨服务,都说春雨服务有点表演性质,很难运用到收费现场,但是他们做到了,他们真的可以对过往的每一辆车微笑并且十分标准。刘娟说:“钱学森曾说过:‘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开始我们练习微笑时都接受不了,每天咬筷子练习完牙齿都是软的。,吃饭时只能喝汤或者吃点豆腐之类的食物。不过我们坚持下来了,而且效果非常好,现在都已经习惯了。”

通过这次对标学习,我懂得了有目标有自信的人,在忙碌中依然能嗅出生活的七彩光环。并学到了只要坚持,成功就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每一个努力坚持不懈的人。同时我还会继续把对标学习的方法和精神理念运用到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努力取得良好成绩,为藁城兴华路收费站蓬勃向上的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与贡献。

对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心理挫折普遍存在于学生的体育学习之中,分析和研究学生体育学习中的心理挫折的种类、成因、后果及解决办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更为快速高效。本文分析了其种类、成因、后果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的心理挫折是学生追求某种体育学习目标时,由于目标与障碍之间、目标与动机之间的冲突,主观上体验到的一种失意、

消沉、悲观的情绪状态。心理挫折普遍存在于学生的体育学习之中,分析和研究学生体育学习中的心理挫折的种类、成因、后果及解决办法是十分有

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更为快速高效。

一、体育学习中学生心理挫折的种类及形成原因

1.体育学习中由于外部和内部原因形成了外部性挫折和内部性挫折

外部性挫折是指由外界因素形成的障碍和干扰所引起的挫折。(1)条件性挫折。体育学习外部条件缺乏或不充分造成无法实现体育学习目标而

形成的挫折。例如,体育差生长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表扬产生的自卑心理;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错误动作但老师没有给予及时指导致使其

技术动作变形、体育成绩无法提高而产生的挫折心理,等等。(2)丧失性挫折。一直满足的体育学习外部条件突然丧失或改变而使需要得不到满足

所引起的挫折。例如,竞赛是体育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的同学在竞赛中一直是位居榜首,如果其中一次突然下降了几个名次其会出现

失望、焦虑的心理挫折。(3)干扰性挫折。受到来自体育学习外部的干扰而致使目标得不到实现、需要无法满足而形成的挫折。例如,家长的反对

致使学生不能从事某项体育活动或家庭生活负担过重使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或练习过程中而产生的心理挫折。

内部性挫折是学生自身内部因素或主观因素引起的挫折。(1)生理性挫折。一种是缺陷性挫折,由于学生个体先天不足而引起的挫折,如有的

同学因身材矮小而不能从事篮球运动而引起心理挫折;一种是损伤性挫折,由于身体突然受到损伤而引起的挫折,如手腕受伤不能参加篮球比赛,失

去了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而引发的挫折。(2)失误性挫折。没有选对体育学习目标而产生的心理挫折。例如,有的学生过于自信,将自己的体育学习

目标定得过高,结果不能达到预定目标而产生失败的心理挫折。(3)怀疑性挫折。个人主观的怀疑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人为的障碍致使自身

受挫的心理。如有的同学怀疑自己的身材不够好、素质不够高而在学习体育运动技术的时候怕被别人讥笑而畏惧、胆怯、放不开。

二、体育学习中学生心理挫折的后果及反应表现

无论是外部性因素还是内部性因素引起的挫折其后果都可能使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情绪和行为发生变法,做出正向或负向的反应。

正向反应是指学生对待体育学习中的心理挫折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反应。主要表现为:(1)正确坚持。许多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在体育学习过程

中遭受的挫折并冷静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教训、确立目标并坚持去实现。(2)增加努力。在体育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很多学生表现得比以往更突

出,其注意力更集中、要取得成功的动机、欲望更强烈并会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加倍努力地去克服困难、战胜挫败。如练习篮球投

篮,刚开始学生一般都投不准,但是只要勇敢面对并不断练习必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3)调整目标。有的学生对自身状况不十分了解或过于自

信往往制定一些难以到达的目标从而遭受挫败,这就需要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调整目标再采取行动。如有的学生在刚学会游泳后就给自己定目标要

泳多长的距离结果并不能完成,那么,就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重新确立距离长度。(4)替代补偿。某些学生不能完成某些运动项目的学习目标

,如有的学生协调性差不能很好的完成体操、健美操的学习,那么,其可选择一些相对来说协调性要求较低的球类项目来补偿替代。(5)改变方法

。受挫学生会根据自身所处环境去考虑所采取的方法是否凑效,修正原有的看法、意见,采用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策。如在球类比赛中改变技、

战术。

负向反应是指学生对待体育学习中的心理挫折的消极的、破坏性的反应。主要表现为:(1)焦虑。一旦体育学习过程不顺利,许多学生表现出

在课堂上焦躁不安,在练习时畏惧、恐慌、不敢尝试。(2)冷漠。有的学生遇到挫折后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对老师安排的任务不表现出任何的热

情或抵抗。(3)逃避。部分学生在学习某一项运动技能无法完成时其不能面对现实,放弃自身的学习机会,采取逃避的反应行为。(4)退化。有的

学生受挫后短时间内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下降导致体育学习能力和运动水平呈现负向发展的反常反应,使原本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完成的动作完不成。

(5)文饰。有的学生遇到挫折会找借口为自己辩解并喜欢将责任推卸给他人,如篮球运动中队员传接球时发生失误,经常发生队友相互责备的事情

。(6)攻击。一种是投射反应,将自己无法达到的学习目标推向他人;一种是转移反应,将自己不能完成预定目标的原因归咎于他人,如篮球比赛

失利的一方往往喜欢把责任归咎给裁判员,说裁判员吹黑哨;一种是直接的暴力攻击性行为,如在篮球等有对抗性的项目中有的运动员故意去冲撞对

方队员。

三、体育学习中学生心理挫折的预防与消除

对于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出现的心理挫折的正向反应我们要不断地强化,对于负向反应要想办法予以预防和解决。

1.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正确的挫折观

体育学习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去看待它,这就需要学生自身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心理健康

的基础知识,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知。那么,学校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专题讲座,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全面的心理卫生、健康知识,并帮助

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使学生懂得运用这些知识和机制来正确看待和应对在体育学习过程所遇到的各种挫折。

2.创设最佳情景,获得成功体验,树立成功信心

为缓解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遭受到挫折而产生的消沉、苦闷、对抗等不良情绪可以通过降低练习难度、调整练习要求、改变练习条件等方法来创设

最佳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发现和充分展示自己的体育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成功中得到满足和快乐,树立克服挫折的勇气和自信心。

3.创设挫折情景,进行挫折教育,增强容忍力

要增强挫折容忍力,需要学生参加到各种体育学习的实践当中去,在实践中去遭受挫折并不断地战胜挫折,可以通过创设挫折情景,进行挫折教

育或逆境教育,如在学习联系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批评,增加难度,设置障碍,制造不利的学习条件,使学生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增强逆境

的适应能力,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对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从“离坚白”说看体育教学中的属性分离现象

中国哲学史上有过一个“离坚白”说,是战国中期赵国人公孙龙在他的《坚白论》中提出的。所谓“离坚白”,是说“坚”和“白”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性质或概念,“坚”和“白”两种属性不能同时联系在一个具体事物之中。公孙龙还以具有“坚”和“白”两种属性的“石”为例,详细阐释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坚”和“白”是有差别的,不能同时都是“石”的属性。他说:“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意思是当你用眼睛看这石头时,得不到“坚”而只能得到“白”的感觉,这时就是没有“坚”。

“离坚白”说认为人们感觉接触到的事物的各种属性都是相互分离的独立体,片面夸大事物属性的差别,把具体事物各属性之间的联系性绝对割裂开来,对触觉外的属性视而不见,对视觉外的属性故作不知,只重分离,无视联系。而且他还能巧言善辩,自圆其说,所以被一些学者称为“诡辞”“诡辩”等。

乍一看公孙龙的“离坚白”说,觉得很好笑,这和他的“白马非马”“奴婢三耳”“鸡三足”等辩题如出一辙。但一联想到体育课改理论和实践中的种种误区与争论,才发现这种分离事物属性,无视相互联系的“离坚白”认识方法至今仍对我们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类似“离坚白”分离属性的认识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如:

把体育教学增强体能的生物属性和学习技能的学科属性对立起来,非此即彼,难以调和,非要争出个以谁为主。

一强调体育增强体能的工具性,其人文性就被忽略,一强调体育的人文性,其工具性就遭贬抑。

一提刻苦锻炼就不顾运动乐趣和学生感受,一提体验乐趣就把刻苦锻炼搁置一边。

一强调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便只练合作性和心理拓展游戏,一强调运动技能学习,便在课堂上让小学生背诵技术要领。

五个学习领域的被分离最为典型。课改伊始,课程内容被划分为五个学习领域,体育所具有的各种价值被分离开来,独立成章,自成体系。于是,教师们在努力地对五个学习领域做出自己的理解之后,便开始尝试设计针对五个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方案。水平教学计划的内容按照五个领域划分,课时计划的教学目标按照五个领域制订,大家在努力寻求能分别实现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新的学习领域目标的针对性内容和方法(因为课标实验稿强调要特别加强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新的学习领域的研究)。课改中曾出现过以培养合作精神为设计主线、以增强自尊自信为教学目标、以体验运动乐趣为内容主导的各种教学设计。直到现在,还能见到把耐久跑划分成“发展心肺功能的耐久跑…增强意志品质的耐久跑…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耐久跑”这样的设计思路。

价值多元,领域多元,目标多元,人们在经历种种尝试探索思考后不禁发出疑问,多元学习领域是否能相互联系,共存一体?是否存在一条能串联起诸多学习领域的主线?

二、共存一体的多元价值

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五个学习领域合并为四个学习方面,并专门强调:“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不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这标志着,最能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特有属性和作为课程主要手段的身体练习,将成为一条主线,将多个学习方面串联起来,一种强调联系性的整体思维将开始主导教学设计及教学活动。

四个学习方面的划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元价值。如: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形态生长、机能发育和体能增强;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促使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积极参与锻炼,为终身体育奠基等等。简而言之,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增强体能、陶冶情操、体验乐趣、增强自信、改善交往等多元价值。正是由于这些多元价值的存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多元目标体系才能得以成立。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元价值或目标是通过何种途径得以实现的?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说的很清楚:“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

身体练习是什么?《体育词典》将“身体练习”解释为:“各种体育手段的具体动作。为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用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个解释有两层含义,一是说身体练习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动作;二是说采用这些动作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据此,我们可以把对身体练习的理解概括为:为了促进身体发展和掌握运动技能而运用的,表现为动作形式的各种体育项目和锻炼方法的身体运动。身体运动充满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充满学习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过程,离开了身体运动,体育与健康课程将不再“是其所是”(借刘卓教授的表达式,第二个“是”指体育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可以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虽然在生物、精神、社会、文化等方面表现出多重属性及其价值,但多重属性与价值都通过身体练习这一形式得以表现。价值多元,但共存一体,这个“体”就是身体练习。离开了身体练习,各学习方面的诸多价值和目标将无法实现(虽然通过心理咨询亦可达到调控情绪等心理健康方面的目标,但那已经和课程性质及其独特价值相去甚远,是另一回事了)。

身体练习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有属性,因此,身体练习是最能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本质属性的本体,是构成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手段的主体,亦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多元价值和目标的载体。

三、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

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四个学习方面有较详细的阐释。在指出四个学习方面均是课程内容之后,课标又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指出:运动参与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运动技能是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身体健康是课程期望的“重要结果”;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是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

我们不妨对四个学习方面做进一步分析并继续寻找身体练习在各个学习方面的地位。运动参与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从事身体练习,这是对学生最基本的实践要求,也是实现课程其他方面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前提条件。之所以把运动参与视为前提条件,是因为如果学生连作为体育学习入口的“参与”都做不到,什么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目标达成便都是空谈和奢望。

身体健康是通过课程学习所达到的重要结果,而且是一种理想的结果。众所周知,身体健康是一个机体各种生物学指标不断改善的结果,生物学变化是一个机体不断接受刺激并承受运动负荷的过程,因此,大量、反复的身体练习对于人体形态、机能、素质的不断改善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期望结果的表达既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功能的反映,也是体育课程强身健体的重要目标。

运动技能是实现课程所有目标的主要途径,这与“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是高度一致的。身体练习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动作,而运动技能正是经练习而能熟练完成的动作或动作系列。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没有大量反复的身体练习,掌握运动技能便只能是纸上谈兵。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是课程价值的重要体现。学生可在身体练习过程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改善与调节个体情绪,养成勇敢、顽强、果断、坚毅等意志品质,学会如何与同伴合作或公平竞争等等,正是这些价值赋予了体育课程独特的教育性和人文色彩。但是,不管我们把体育看做是“针对”身体的教育还是“通过”身体的教育,所有这些教育价值都是通过学生从事身体练习来实现的却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离开身体练习另辟蹊径地寻求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专门的教育方法手段,应该不是在学校教育中设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初衷。

运动参与是实践要求,运动技能是主要途径,身体健康是重要结果,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价值体现,四个学习方面的特征及其关系一目了然。而身体练习则是贯穿和联系四个学习方面的主线,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参与身体练习的过程,学习技能,强健身体,改善情意,获得发展。如图1所示:

如果把身体练习视为串联四个学习方面的主线,其实接近于把运动技能作为四个学习方面的串联主线。从四个学习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手段来分析,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运动技能的学练和身体锻炼的过程得以实现,整体上看,其本身并不具备可独立操作性,实施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体系,而身体健康的实现途径和手段与运动技能的学练不可分离。只有运动技能学习方面内容丰富,手段多样,富有趣味,可繁可简,便于安排,学习手段与身体练习才能紧密相连,且具有体育文化传承的意义。这些特点能为我们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实施课堂教学提供更大的便利,体育教学内容的逻辑性、连续性也将有望得到提升。因此,与其他几个方面相比,运动技能确实更适宜作为教学设计的主线和串联四个学习方面的主线。

对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里说的体育活动,是指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包括生理上的安全和心理上的安全。在体育活动中,如果学生感觉身体上、心理上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就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负担,这对于学生积极参与、对于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都是极为不利的。在这种状态下,不但不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反而会抑制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和从事活动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始动力。试想,一个人在体育活动中经常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负担,还会有从事体育活动的倾向和动力吗?据有关调查表明,学生在体育课上没有安全感,尤其是体育教师的态度差而使学生产生心理负担是学生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根据课程性质,体育新课标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理念,而安全又是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安全就没有健康。所以,保证学生在体育运动的安全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前提。如果学生一时没掌握动作技术,教师也不应该有愤怒的情绪,不要怒斥学生,而应耐心指导。

二、充分赋予学生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考体育加试是初中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但不是全部任务,中考体育加试只是用来检验体育教学和体现素质教育而已,如果体育教师用猜加试项目而纯粹地教学“加试项目”,就是对学生体育学习权利的剥夺。体育老师应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进行教学。体育新课标的特点之一是课程结构的重新调整,而课程结构重新调整的一大特点是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程设计。新课标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在水平目标范围内,充分赋予学生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权。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各个运动项目的爱好和兴趣是不同的,只有他们自己选择的项目才是他们感兴趣的,如,在水平目标4中的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目标有“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学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和自身兴趣,选择篮球项目,也可选择排球和羽毛球等,“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学习,才能学得更好。如果将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只赋予体育教师而不赋予学生,教师又不根据学生实际兴趣,强行安排内容,则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大打折扣。充分赋予学生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权,不但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教师教学。学生积极参与运动,身体素质得以提高,更能够掌握技术,有利于教师传授技术。

三、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新课标对各个水平段都提出了一定的目标要求,但在完成水平段目标的过程中,不是每位同学都“齐头并进”的,具体地说,在这个过程的各个时期,或就一堂课来说,每位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都不可能相同,这是因为学生在身体条件、能力等方面都有差异。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所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所制定的目标不能一刀切。我认为体育教学不同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讲究的是时空上的平等,而体育教学更应重视学生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平等。为不同身体条件、个体机能、活动能力的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课堂学习目标,主要是考虑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因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努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某种情景中习得一定行为,而这种情景再现时,他会完成同样的行为。这就是著名的“刺激――反应”理论,该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得到刺激),那么,他更乐意上体育课(做出反应)。相反,如果我们制定的目标不符合个体实际,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淡薄,最后就会对体育、对运动练习处于一种“习得的无望”(在特定的情景中,由于个体对其行为的结果,重复性地推动控制而习得的无反应或麻木状态,觉得希望渺茫而无所作为)状态之中。试想,如果一位同学在体育课上体会到的都是失败的感觉,那么他还会有兴趣上体育课吗?

四、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首先,此次党校培训教给我的第一课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最终奋斗目标,引领着党和人民不断为这个理想和目标不断奋斗和前进。而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服务的。在过去为革命胜利而艰苦奋斗的时期,之所以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这使我认识到,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信仰,也不能没有追求。一个人只有建立了自己人生道路上正确理想航灯,才不至于使自己的人生轨迹偏航,才不至犯错误,而造恨终生。

其次,通过此次党校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这是保证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基本条件,但并不是工人阶级的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成为党员。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在增强先进性的同时,必须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学习的同时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先进性修养,努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最后,通过此次党校学习,我意识到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只有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更好的为党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服务。在学习期间,我明白了每一名积极争取入党的同志首先即从思想上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惜牺牲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这次党校培训对我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它全面改善了我对党的认识,为我的入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党组织加强对我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我要在党的熔炉中锻炼自己,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能给自己创造入党条件的。

总而言之,此次短暂的党校培训学习使我饱尝了一顿“理论大餐”,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思想上“充”了“电”,行动上“加”了“油”,成为了我人生的“加油站”,和未来新生活的“起跑线”。

党课心得体会

党课培训心得体会

党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4千字)

党课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同栏目文章推荐

党校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2010教师党课学习心得

学习新党章的个人心得体会

学习新党章初步心得体会

2012年11月党课学习思想汇报

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范文

优秀党员创先争优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