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诚信的心得体会

诚信的心得体会

诚信的心得体会

诚信的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这是擅长把握流行脉搏的读书人公司的又一出版物,他们第一本书是意外成功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而《诚信的背后》则是一本财经小说,这是今年下半年开始的一个新亮点,也许将是xx年的一种流行趋势。但说是小说又不确切,这本书中用的公司名字甚至人名都是真实的。作者把矛头直对华尔街、摩根士丹利,指责他们在金融衍生产品中骗取了客户的大额钱财。据说,书一出版,摩根士丹利就到处收购这本书,可见他们害怕到了什么程度。

在《诚信的背后》中曾经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摩根士丹利将一个有问题的公司高价卖给了另外一家公司,挣了2000万美元的佣金。后来被买主发现,要求摩根赔钱,而摩根不但不赔,还开始在公司内部销毁证据。后来,经过多年的法律诉讼,美国法院终于作出了公正的判决,但那已是这本书出版以后很多年的事了。仅仅这一点,我们就不得不佩服《诚信的背后》的作者超强的预见力和洞察力。

读完《诚信的背后》,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点儿开窍:原来在全球仰慕的世界商业竞争的中心———华尔街,好人的同意词是笨蛋,也就是说,做好人和会赚钱永远都是两码事。但是,为什么一提到国外的超级大公司,我们就永远都会在潜意识中便接受他们又有诚信又会赚钱呢?其实这都是舆论惹的祸———书店中由各大公司主动“配合”出版的数不胜数的传记、传奇,以及我们的媒体真糊涂、假明白的主动渲染。

如今,要找一本像《诚信的背后》这样说实话的书还真不容易。是不是“好人”太多的缘故呢?

《诚信的背后》唯一的缺点是离中国商业太远,但我相信在xx年,此种“类小说”题材的中国本土作品一定会越来越多,《灰商》、《圈子圈套》这些作品是这个品类诞生的一个重要标记。

诚信的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诚信 天道 真诚 道义 快乐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3-0102-03

传统儒家诚信观念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不仅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更有其理论自身的优长。深入其中探究其内在根据,揭示其自我价值的内在机理,不仅可以开拓儒学的问题意识,而且还可以为当前诚信建设提供必要的参照。

一、天人合一——诚信的形上之基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和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与对象世界相互关系的深刻思考,特别是反映了人对自身存在、本质及其价值的认识。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也是儒家对诚信问题探讨的基础和逻辑出发点。天人合一即在对待天与人、自然与人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天道与人道的相互关系上,强调二者统一、相同与和谐。这种思想把哲学的宇宙论、认识论和道德观联为一体,使中国传统哲学尤其重视人伦,把“人道”(即人伦)视为宇宙的有机构成而与“天道”合而为一,从而规定了儒家的道德本原、人性论、道德选择、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理论模式,也决定了他们在诚信理论方面的特点。

传统儒家认为诚信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是天道的自然法则与人道的当然之责的合一。从儒家“诚”之范畴内涵我们大体可以得知,“诚”在先秦儒家那里就具有形上性质,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宋儒更是对“诚”之范畴作了极大的发挥,使其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宋儒将诚与道、诚与理、诚与性打通,认为诚既是天之道,亦是人之性,使诚信观念由天道过渡到人道的论述更加圆融通透。“天所以长久不已之道,乃所谓诚”(《张载集》之《正蒙·诚明》)。宋儒皆言天道本诚,诚是天道的本真状态并成己成物,人道即性,诚是人性之本原。二程在回答何为诚时,“自性言之为诚”,“诚与道其实一也”(《论道篇》,《河南程氏粹言》卷第一)朱熹直接将诚与理连接起来:“诚是实理,自然不假修为者也”,“诚是天理之实然,更无纤毫作为”(《朱子语类》卷六十四)。

在传统儒家那里,一方面,由于在诚信的来源问题上由天道直接引出人道,从而不可避免地将必然与当然、自然与社会、事实与价值混为一体,把“人道”这个人们行为的“当然之则”看作是不可违背的“天命”、“天理”之必然,陷入了道德宿命论,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是极其不可靠和虚幻的。但是借助于天人合一的观念,诚信获得了形上支持而具有神圣性和超越性,人们对于诚信的人道规范天然地具有一种敬畏感,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通过借助天的权威甚至神秘性,人们的诚信观念确实较为容易确立,亦是不争之实。

二、真诚——诚信的心灵之境

儒家诚信从超越性的角度获得了天道的支持,但仅仅天道的支持还不够,还需要有心灵的自觉,需要有自我心理的认同和驱动,而这个心理认同的力量就是心性之真诚。儒家在天道观的观照下,打通了天道的实有到人道的应有的关系,又通过人性论和心性论的解释,使诚信获得了主体的认同与呈现。

诚信缘何获得自我的认同,需要作两个方面的解释:一是诚信自我价值何在?二是诚信能否获得主体的认同?

儒家对第一个问题的解答,除了借助天道观的支持,尤其通过对“诚”与“信”的解释,揭示诚信的内在之德性。朱子说:“诚者,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大学章句》,《四书章句集注》)。这是对“诚”的一个经典性的解释,后来的儒家,包括王阳明,都同意并接受了这一解释。诚者乃“开心见性,无所隐伏”,指的是作为人的一种真实的内心状态和品质,表现为个人自身的品行、品德、修养、情操,它是道德的、内在的。而“信”本意指人所说的话、许下的诺言和誓言等,表现为对某种允诺、信念、原则等发自内心的忠诚。儒家认为诚是百善之基,一切真正的道德行为都是出于真诚,有诚才有德。宋儒周敦颐对“诚”与“信”的关系曾作过精辟的论述,“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周子通书·诚下》)。“诚”为五常之一的“信”的本原和内在根据。“诚”即内在的精神气度,“信”即外在的行为表现,无诚即无信,无信未必有诚。只有出于真诚,才能形成德性之知、情、信、意和行,形成道德习惯,养成道德品质。诚信的本质力量就在于诚,诚乃是诚信之德形成、增进的内在保证和驱动力,也是其他各种德性的基础。

诚信的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社会诚信危机严重,全国每年因失信违约造成的损失就高达数千亿元,建立适合

一、社会诚信识别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诚信识别体系是指通过对当事人相关社会活动表现的记载、记录或评价,使社会各界可以通过查询了解、辨识当事人诚信情况的系统。社会诚信识别体系以诚信档案的形式记录记载和披露诚信活动主题的诚信信息,只要当事人在社会诚信识别系统建立了自己的档案,社会各界便可以通过 网络 媒体很方便地查询到当事人的诚信档案信息,作为选择交易对象、合作伙伴、雇员等活动的 参考 。

社会诚信识别体系由征信组织、诚信活动主体、诚信信息使用者、诚信识别网站、诚信档案等构成。

征信机构是指从事诚信或资信征集、调查的单位或组织。政府不宜直接设立和经营征信机构,以避免政府 企业 垄断信用市场,应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征信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信用信息服务。在目前法制不够健全、人们觉悟有待提高的社会环境下,宜首先成立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然后由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设立社会诚信信息服务中心开展征信活动比较合适。

诚信活动主题是指按照一定的诚信规则参加社会活动的单位、个人或社会组织。wWw.133229.coM

诚信信息使用者是指查询、了解他人的诚信信息,为自己选择社会活动的相对人提供参考的单位、个人或社会组织。

诚信识别网站是社会诚信识别体系的技术基础。在现代通讯技术条件下,诚信识别系统必须借助于网络通讯工具,将当事人的诚信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在网站上建立成档案,才能使社会各界方便地查询使用诚信信息,社会诚信识别体系才易于被大家接受、认可。

诚信档案是社会诚信识别系统的核心。诚信档案是指对单位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诚信的有关信息材料系统地记录或记载。诚信档案按行业应分为个人诚信档案、企业单位诚信档案、事业单位诚信档案、社会中介诚信档案、民间团体诚信档案、政府部门诚信档案等。将文书档案复制到 计算 机数据库中形成 电子 档案,可为社会各界查询使用诚信信息提供便利。

二、建立社会诚信识别体系的整体操作思路

(一)坚定信心,以正面引导为出发点

公民个人或社会组织建立诚信档案有以下好处:

1.向世人展示出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诚信经商、诚信做官的决心。

2.自愿建立诚信档案,公开自己的诚信信息,本身就是高度的诚信。如果社会活动主题连建立自己的诚信档案、接受社会监督的勇气都没有,那么其诚信度就会首先受到怀疑。

3.通过建立诚信档案的形式,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使不熟悉自己的人通过诚信档案认识自己,并可以通过向社会诚信服务中心提供不诚信信息的方式制约自己的不诚信行为,把自己同那些不诚信者区分开来,从而博得社会的信任。

另外还可以通过由社会诚信信息服务中心对各方面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查、信息披露前必要的沟通、档案建立者发表保留意见、提供信息的可证实性材料及披露信息提供者的身份等方式来防止不正当竞争及对档案建立者的恶意攻击,减少建立诚信档案的负面影响。

(二)建立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

1.出资单位。如果发起单位既是牵头单位又是出资单位最好,如果牵头单位不直接出资,那么要保证出资单位的收益权。欲投资征信业的出资单位,应积极出资筹划建立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因为建立社会诚信联合会的目的是为企业投资征信业开创良好的局面打下社会基础,因此,企业只有掌握了筹建社会诚信联合会的主动权,才能保证收益权。

2.成立社会诚信联合会的可行性。成立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有助于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符合中央建设诚信社会的要求,如果由社会资金举办社会事务,政府何乐而不为,应该大力支持。

3.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作为社会自律组织建立,由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设立社会诚信信息服务中心开展征信业务。为保证出资单位的收益权,应在社会自律联合会章程中规定出资筹建社会诚信联合会的企业应负责提供诚信联合会的日常运行经费,并在社会诚信联合会领导下按商业模式负责社会诚信信息服务中心的运作,享有独立的投资权和收益权。

4.建立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的方式。假如能直接申请成立全国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则是最好的方案,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则应首先申请成立区域社会诚信自律联合会。诚信联合会可以由个人、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等发起成立,由社会影响较大的单位作为常务理事单位。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再以人流、物流、信息流跨地域性为理由,申请成为

(3)社会证实。诚信行为是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诚信与否不能靠自己说了算,要让其社会交往的对象来评价才有证实力。即由自己的顾客、交易对象、服务对象、合作伙伴、贷款银行、受雇单位、领导、同事、下级、雇员、政府执法部门等有关个人或组织提供的事实性材料来证实其诚信度。即是非功过由人评说,通过让人们告诉人们的方式,使社会了解自己。诚信档案建立者提供的信息给信息使用者以基本的印象,而外部提供的诚信材料则是证实当事人诚信情况的外部证据。对来自各方符合要求的信息只要充分予以披露,就足以使信息使用者作判断选择,无须对档案建立者的诚信度进行认证。

(4)保留意见。诚信档案建立者认为社会各界提供的信息不适当时,可以发表自己的保留意见,供信息使用者 参考 。

(5)其他事项。社会诚信信息服务中心或诚信档案建立者认为有必要披露的事项如档案类型、会员人会与退会的时间、服务费交费情况等,应在其他事项栏目记载、披露。

3.诚信档案信息来源与采用。诚信档案的信息来源应该是广泛的,才能从不同方面反映档案建立者的诚信情况,诚信档案信息才具有参考价值。档案信息应由社会各界无偿提供。社会诚信信息服务中心要对相关信息进行符合性审查。

诚信信息的收集与采用是征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出现信息采集难度大、采集成本过高、因信息失真造成负面影响、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引起 法律 纠纷等。但首先由诚信档案建立者向社会公开承诺,在承诺限定的范围内由社会各界自由提供诚信信息,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灵活的好办法。这种办法有以下好处:

(1)信息来源广泛,参考价值大。

(2)外部的材料更有证实力,可以有效避免评估、评价的弊端。

(3)当事人认为信息失实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信息提供者也应就所提供证据的可靠性发表意见,供信息使用者参考,避免偏听偏信。

(4)在档案建立者承诺的情况下,对诚信信息的采集和披露不会引起法律诉讼。

(5)信息可以免费采集。因为愿意提供诚信信息者大部分是利害关系人,况且提供诚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或降低档案建立者的信誉度,增大不诚信行为的成本,促进纠纷的迅速解决,即便是无偿的,只要给他们以机会,他们会提供诚信信息的;而不诚信信息对社会各界识别当事者的诚信度最重要。

对诚信信息的来源要附有可证实的材料,要披露信息提供者的身份。信息免费供社会各界查询,降低信息使用者的成本。

4.档案期限类型。档案建立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档案的保留期限类型。如永久保存类型、定期保存类型、或随档案的终结而终结的类型等。

5.诚信档案查询。对个人档案的查询可以按照以下方式:(1)身份证号码。(2)姓名+性别。(3)姓名+性别+地址等。对单位的诚信档案查询可以按照以下方式:(i)单位名称。(2)单位名称十地址。(3)行业分类+地区等。

(四)建立社会诚信识别体系的突破口

1.以中小型 企业 信用担保为切入点。

资金短缺、资产不良、信用等级低下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但造假售假、产品低劣、拖欠逃废债务、克扣工资、经营者素质低下等却是造成中小企业信用低、效益差的深层次问题。如果中小型企业的诚信问题不解决,不但中小型企业的 发展 受到困扰,而且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也将遭受被担保单位不守信用的挑战。对于处于创业时期的中小型企业来讲,加人诚信联合会、进入社会诚信识别体系,是宣传自己、扩大社会影响的很好机会。

2.以贷款大学生为前期发展对象。目前贫困大学生占高校在校生的比例相当高,这是一个庞大的巫待救助的群体。他们不仅需要学费贷款,更需要生活费贷款。大学生已步入成年,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即使家庭 经济 状况较好,如果学生申请贷款,银行也应当保证。因为大学生在接受高等 教育 后,其个人能力和素质将会处于较高的层次,其还贷能力不成问题;这对培养大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鼓励形成社会创业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国自1999年开始启动大学生助学贷款,因出现大量贷款违约,从2004年开始,各商业银行纷纷停止对大学生贷款业务。现在虽然准备建立高校与银行共同承担贷款风险的机制,但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如果建立社会诚信识别体系,使大学生自觉地承诺守信,那么不仅能够解决大学生助学贷款问题,而且找到了建立良好社会道德规范的途径。前面已经讲过,社会诚信识别体系应建立在诚信自律的基础上,由于是自律,不能强迫,但当大学生感到选择这种方式有利于获得贷款完成学业,有利于就业并终身受益时,大学生将会普遍选择这种方式。一旦这种方式在高等教育系统取得突破,将极大地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进程。

3.充分利用舆论宣传的轰动效应和导向作用,快速推进工作的进程。社会诚信联合会和社会诚信识别系统一旦建立,就应不惜代价召开新闻会,声势要大,以广泛赢得社会的认同,促进社会诚信识别体系的快速发展。

三、社会诚信识别体系的效益评价

(一)社会效益

不诚信行为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混乱。社会诚信识别体系的建立将对有效遏制不诚信行为、净化社会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立诚信社会、减少社会财富的浪费有积极的意义。

(二)经济效益

诚信的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诚信; 内涵; 性质; 效用

中图分类号: B82-0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3)01-0080-05

On Credit

SHAO Ming-li

(People’s Police Training School of Shaanxi Province, Xi’an 710054, China)

Abstract: Since a period of ti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traditional moral dam has scarred, and also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has been questioned. In order to awaken people's conscience, and re-build the moral dam, as well as for our self introspection, we should re-examine the integrity issue so as to cause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and thinking, thus providing reference to build up new era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Key words: integrity;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utility

一个时期以来,国家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传统的道德堤坝伤痕累累,社会的诚信体系备受质疑。从贪腐盛行,到买官卖官任人唯亲;从口善行恶的贪官嘴脸,到投机钻营的小人丑态;从假证假账假报告,到假烟假酒假文凭;从黑哨黑店黑社会,到毒米毒酒毒奶粉……无不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善良的人们无可奈何,似乎对此已经很麻木了。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拜金主义者招摇过市,功利主义者大行其道,坚守诚信情操者遭人讥讽,不择手段谋取功名利禄的人,反而成了俗人眼中的英雄。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为了唤醒人们的良知,为了重筑道德的堤坝,也为了我们自省自强,笔者试图通过重新审视诚信的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悉心斧正。

一、诚信的内涵

根据《逸周书》的记载:“赋洒其币,乡正保贷。成年不偿,信诚匡之类,以辅殖财”。[1] 意思是说:布散公家的钱币,乡正作借贷的担保。丰年也不急于偿还,真诚进行救助,便于辅助百姓生财。又曰:“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和友,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乡党之间观其信诚”。[2] 这里的“信诚”实际上表达的是“诚信”的语义。诚信一词的基础含义在于诚,没有诚就无所谓信。按照《说文解字》的记载:诚,信也;信,诚也。诚信可以互用。但是,随着汉语语言文字的发展,诚信这两个字逐渐获得了各自独立的内涵。

诚就是真实不妄,是指主体真诚的内在品质,侧重于内诚于心,强调的是心灵信念的真诚,引申为一种内在的品格。《说文解字》认为:“诚,信也。从言成声。”说的是诚是一种形声字,以“言”为形旁,表其意;以“成”为声旁,表其音。诚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3] 意思是说:真诚是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追求真诚是人们的主观愿望,人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极端真诚而不能感动别人的,这是未曾有过的事;不真诚,是不能感动别人的。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4] 意思是说:诚就是真实可靠,绝不荒谬,这是上天之道的根本。先哲们都肯定诚是真实不欺的美德。《辞海》中解释诚的含义有三种:一是真心实意。如:开诚布公。《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二是真实,的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三是果真,如果。《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5]388诚信中的诚强调的是真心实意,现代伦理学认为:诚的重心在主体的内部,是一种真实诚恳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诚重在关注主体的道德水准。有的学者认为:传播与自己思想相符的信息是一种诚实或曰真诚;传播与自己思想不符的信息是一种撒谎或曰虚伪。诚要求主体修身做事,必须遵循人们公认的道德准则,做到真实无欺。

信就是信用信任,是指主体内诚的外化。侧重于外信于人,强调的是内在品格的外化,引申为一种责任和规范。信包含三种词义:一是信用——信的价值,即应用;二是信义——信的道理;三是信誉——信的荣誉。《说文解字》认为:“信,诚也。从人从言。”意思是说:人言为信。按照会意造字的规则,“信”是由人与言组合而成,表示人说话做事要讲信用。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信者,无伪而已。”意思是说:信就是说话做事要诚实可靠,既不说假话,亦不做假事;既不自欺,亦不欺人。一切言行皆以诚实为本,排除一切虚假伪善。《辞海》中解释信的含义有十三种,与诚信有关的主要有四种:一是诚实不欺。如《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二是确实。如信而有征。《左传·昭公元年》:“子皙信美矣。”三是信用。如守信;失信。四是相信。如《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5]247可见,信的基本内涵是信守承诺,言行一致,无欺于人。现代伦理学认为:信的重心在于客体,主要关心主体的言行对客体的影响,关心客体因此对主体所持有的态度。[6]154有学者认为:传播的信息与自己的行为相符者叫做守信;传播的信息与自己的行为不符者叫做失信。总之,信的要义在于获得客体对主体的信任,也在于赢得客体对主体的评价。

总之,诚主要是从思想上而言,信主要是从行动上而言。诚侧重于主体的自我修养,信侧重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诚与信组合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内涵丰富的词汇。其基本含义就是真实无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信守承诺。千百年来,诚信被视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其基本词义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伦理观念。

二、诚信的性质

性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事物不同的根本属性。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是人性之善的源泉。它既是一种主观的道德准则,又是一种客观的行为规范,既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价值,又是一种外在的美誉资源;既是一种社会道义的化身,又是一种商业功利的保障。

(一)诚信是一种道德准则

诚信是指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之合称,它是主体修养的标志,是主体品德的表征,是不断提升主体自身素质的条件,是推动主体自身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维持人类社会发展秩序的基础。他要求人们以求真务实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以知行统一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真实无妄,诚恳不欺,言行一致。

在现实生活中,中西方诠译的诚信内涵是基本相同的。中国人的诚信观念主要注重于自律,不讲诚信的人死后将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西方人的诚信观念主要注重于他律,不讲诚信的人将会受到法律和规则的制裁。但是,在阐述诚信产生的伦理依据时,中西方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中国人的诚信观念是建立在“身份”伦理和“教律”伦理的基础之上的。在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社会里,主体在家族、村镇、部落、诸侯国里讲究诚信,这是身份关系中的宗法亲情伦理的表现。这种伦理的典型代表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臣民忠诚于君主,子女孝顺于父母,妻妾忠贞于丈夫。这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如果臣民、子女、妻妾试图摆脱这种依附关系,就会受到封建宗法的严厉制裁。除此之外,佛教和道教文化在中国也有深远的影响,佛教的五大戒律之一是不妄语,这就是说:说话要符合实际,言行一致,不能拨事弄非,以真诚直至生命保护佛法。道教认为:诚实守信是道教教律的一个基本规范。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 并提出了因果报应论。这种“身份”伦理和“教律”伦理一直延续并深刻影响着当今的人们。西方人的诚信观念是建立在“契约”伦理的基础之上的。他们的诚信之道实际上是一种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契约,把诚信视为一种主体承诺履约的道德法则,使道德与法制结合起来。社会契约论的先行者格劳修斯指出:守约是人的本性,人们订立契约,就会产生民法。他认为“有约必践,有害必偿,有罪必罚”。[7]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人是生来自私的,只会维护自己的利益。人类必须通过订立契约,由国家用法律的形式指导人们的行为,以谋求共同利益。为了保证实现个人利益,就必须履行已经订立的契约。他进一步认为:守约为正义之源,无约即无正义,有约而不履行即为不义。[8]

林则徐说:观操守,在利害时。真正的贤明之士正是以诚信为基本的道德准则,在攸关个人利害之际,表现出贿赂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的品格。他们为维护人格的尊严而自重,为保持人格的纯正而自省,为防止人格的下滑而自警,为追求人格的升华而自励。始终保持着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诚信是一种善良动机

从社会道德的层面来看,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的至诚至善的推动力量是产生诚信的动因。德国思想家康德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要以他的动机来评价,而且只能以他的动机来评价。”一种行为的道德价值不取决于他的爱好,也不取决于他的意图,而是取决于他的动机。良好动机或者善良意志,并不因为它所促成的事物而善,并不因为它所期望的事物而善,也并不因为它所想要达到的目的而善,而是由于意志而善。[9]43街头小店挂有“童叟无欺”的招牌,商贩也确实做到了对每个人都保持价格一致,买卖也是乎是公平的。但是,这远远不能使人相信,商贩这样做是出于良知?是出于责任?或者是出于诚实的目的?他们这样做既不是出于良知,也不是出于责任,更不是出于诚实的目的,而纯粹是为了盈利。在我们看来,康德对于诚信的道德要求是乎近于严苛,但他却道出了诚信的本质。以诚信为手段而实现主体某些私利的行为,表明了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纯洁,不能上升为道德层面上的诚信观念。道德层面上的诚信观念是以它的善良动机为标的。

(三)诚信是一种人性延伸

中国人的诚信之道是建立在“原善说”的基础之上的。儒家学派提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生而具有善意,具有仁爱之心,人们通过教化可以培养诚信之德。诚信来源于人类的良知。西方人的诚信之道是建立在“原罪说”的基础之上的。基督学派的三大主德是:“信,望,爱”。笔者认为:信是基督伦理的核心。在基督教教义里:所谓的信,就是对耶稣基督的信仰,也就是要相信神的存在、相信先知的话、相信原罪、相信人的灵魂只有经过炼狱才能得到拯救。基督学派认为:人生而有罪,人的种种灾难随着原罪来到人间,只有上帝才是万物的终极真理,是至善的化身,是道德的根源,相信上帝会拯救人类。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认为:信仰源于神,他以《圣经》中的“诚信即智慧”为根据,宣称信仰既高于理性,也高于知识,只有信仰才能给人类以真理,使人类的道德趋于完善。[8]

从组织层面分析: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行为是通过它的组成成员做出的。它的组成成员的善德决定了主体的诚信程度。亚里斯多德说:“一个城邦,一定要参与政事的公民具有善德,才能成为善邦”。[10]384显然,主体组成成员的善德是组成善邦的基础。他进一步强调:主体组成成员所具有的影响是政府中一切好事物的根源和阻止一切坏事物的条件。一个国家制度所能组织的这种好品质越多,组织形式越好,政府也就越好。[10]28罗尔斯认为:主体组成成员的善德是实现诚信的基础,是实现法治的条件。只有立法者、执法者、检察者处于真诚,只有被法律约束者的承认,法律才能够被接受,也才能够谈得上法治。

无论是从“原善说”还是从“原罪说”的基础上讨论问题,诚信都是这些理论的延伸,其目的都是为了维系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

(四)诚信是一种行为规范

这种行为规范主要体现为允诺规则和忠诚原则。罗尔斯指出:“如果一个人在某些适当的环境中说,我允诺做某事。那么,他就一定要做此事,除非有免除这一允诺的条件形成。我们可以把这个规则看成是允诺规则”。[11] 允诺规则适用于任何主体之间。主体做出允诺之后,就意味着其根据忠诚原则肩负起了履行诺言的责任。这种责任就叫做忠诚责任。忠诚原则是允诺规则的延伸。主体做出允诺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将这种允诺诉诸行动。主体在社会活动中,是否用行动表明其做出允诺时应有的良知、义务和责任,这是衡量主体诚信程度的重要标尺。

(五)诚信是一种约束力量

这种约束力量是保证主体诚信的必要条件,或者说是约束主体获取他人信任的必要条件。那么,以什么手段来获取他人的信任呢?有的主体是以诚实的手段获取他人的信任,有的主体则是以欺骗的手段获取他人的信任。因此,必须用“诚”来约束“信”。也就是说:只有出于真实的动机,采用诚实的方法,获取他人信任的主体才是诚信主体。这样的主体才能取信于人。主体的腐败与群体的不稳定往往是由说谎开始的。那么,主体为什么要说谎呢?一是为了主体利益;二是为了客体利益;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人类必须拒绝一切谎言。因为谎言是对人类的普遍伤害,他摧毁了道德之基,败坏了法律之源。法律以事实说话,即使一个微小的例外,都会使之变成一纸空文。[12] 当然,人是一个复杂奇妙的生灵,既负有诚信的义务,又负有保护生灵的义务,当这二者发生冲突时,保护生灵的义务自然取代了诚信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善良的谎言。我们称之为善良的谎言,并不是说我们否定谎言的可恶性。“我们要注意和赞赏的只是某个主体在这一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厚的恻隐之心和仁慈之情,而不是说谎本身。这一说谎只是被我们原谅,被我们允许”。[6]154因此,以主观恶性的欺骗手段获取他人信任的主体,一旦事实败露,必将陷入灭顶之灾。

(六)诚信是一种社会责任

康德认为:“责任是一切道德的源泉,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的价值”。[9]49在我们今天看来,康德伦理学中的责任观念,已经具体化为人们的道德义务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社会责任。任何义务,当其被义务人违反时,该义务人便成为责任人;而他所违反的义务,便成为了他的责任。那么,主体一旦违反了他的诚信义务,就必须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具体责任。美国奥委会主席鲍德温因学历造假被曝光,使她不得不辞去奥委会主席职务,同时也失去了其他一些国际组织的高级职务。日本众议院议员古贺润一郎因假学历事件,被;并被日本福冈县警方以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谎报虚假事项进行调查,最终被迫引咎辞职。《大庆晚报》总编辑王忠一在本报记者刘为强“藏羚羊照片造假”事件中,因负有疏于管理责任,被迫引咎辞职。主体成员的诚信及其责任导致其失去职务的事件,反映了主体成员不良的内在品质会动摇主体的道德根基。因此,诚信与主体责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次小的失信行为带来的竟是被彻底剥夺某种权利的惨重代价,这就使得诚信对主体及其成员的生命旅途具有了致命的意义。如果主体及其成员不承担欺骗行为的责任,那么接下来的必然是主体及其成员更多、更大胆的欺骗。一个只负有道德义务,不承担或者很少承担具体责任的主体,不会或者很少能肩负起诚信的责任。当然,也就无所谓诚信可言。因此,从维护社会利益,保证主体纯洁的角度出发,能够约束主体以诚信之德行事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主体肩负起责任,成为责任主体。所以,我们说责任是诚信之源。

三、诚信的效用

诚信是人们修心养性的根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古人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13] 可见,诚信是人们何等重要的品德呀。

(一)诚信是心灵良药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我都要学习和认识,并进行思考,诚实无欺地认识事物是非常快乐的事情。这是一种认识的快乐,是一种探求真理的快乐。但是,仅仅这样认识事物还不够,还应该按照诚实无欺的态度去处理问题。这也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实践的快乐。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认为:诚信是最能使人安心的东西。诚恳接近于真实,就能使主体真诚地面对内心世界和客观事物,并且能够自知践行,从而增长内心自由和抵抗邪恶的能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诚信是慰藉心灵的良药,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能使人无愧于心、坦然宁静,带给人最大的精神快乐。赋予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理态度,增强人认识世界、承受挫折、探索真理的勇气。诚信缺失,主体之间没有安全感,必将陷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心底灰暗的深渊,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秩序的混乱,引发滋生心理疾病的根源。所以,诚信犹如一剂良药,善服,可以医治人们心灵的疾病。

(二)诚信是道德之首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规范。代表着社会正面的价值取向,具有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诚信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古语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这就是说最好借助于光亮在黑暗中取物;而只有诚信,才能取信于天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如果只会讥讽而不务实是一种不足;言过其实,名过其望是一种虚夸。所以,他提出“信实是讥讽和虚夸的中道”,并肯定只有既不过誉,亦非不足的中道之信实,才是一种美德。[8]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主张以诚实的态度对待生命。他提出“生命既不是受苦,也不是欢乐,生命只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业。我们必须诚实地经营这一事业,直到生命的终结”。[8] 可见,诚信是社会生活的真谛,诚信是生命进化的依托,诚信是人类心灵的共鸣,诚信是一切智慧的源泉。它衬托出了人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它使摇摆不定的社会天平倾向于正义,它能够帮助人们洗尽浅华、洗尽虚伪、露出真容。所以,诚信是一切道德准则的根本,是落实其他道德准则的起点。

(三)诚信是立人之本

有人说:诚信是人之脊梁。孔子曰:人而无信,不可知其可也。他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也做不成。儒家思想认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也是一个人道德的起点,人无诚信,则难以安身立命。《中庸》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意思是说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事物,所以,君子以真诚为贵。有人说:诚则是人,伪则为兽。诚信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只有人具有诚信的品德,禽兽是不讲诚信的。如果人为追求物质私欲,而不讲诚信,实则是一种丧失人性的禽兽行为。君子之言,诚实而有证据,所以怨恨远离其身;小人之言,越分妄言,又无根据,所以遭致怨祸。黄金有值,诚信无价。然而,奸诈者视诚信为手中的筹码;自私者,视诚信为身上的累赘;真诚者,视诚信为无价的美德。道德凭诚信而渐进,人才籍诚信而玉诚。诚信实为智者修心养性,安身立命的法宝。

(四)诚信是齐家之道

唐朝著名宰相魏征说:夫妻有恩矣,不诚则离。只有夫妻、父子、兄弟之间以诚相待,敦实守信,才能和睦相处,达到家和万事兴的目的。如果夫妻之间不讲诚信,则家庭不会和睦;父子之间不讲诚信,则子女会以虚假侍奉父母;兄弟之间不讲诚信,则会出现互相猜忌和伤害的局面;这样家人彼此之间缺乏真诚,互不信任,便会出现争吵不休的状况,甚至会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英国小说家艾略特说:“两个灵魂结合在一起,在彼此的工作、成就与不幸中互相支援,直到最后告别的静默时刻降临,这是何等美妙的事”。[8] 刘廷式坚取盲女反映了婚姻关系中的诚信,曾子杀猪教子反映了父子关系中的诚信,陈平阻兄休嫂反映了兄弟关系中的诚信。他们以诚信为基础,不仅保持了家道的昌盛,而且使其流芳百世。

(五)诚信是交友之基

古人云: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只有自己真诚对待朋友,才能得到朋友真诚的回报。美国学者富兰克林认为:“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廉洁”。[14]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从来最有能力的人,都是具有坦白直爽的行为和信实不欺的名誉的人”。[15] 先哲王通教导我们: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只要能够推心置腹,以诚相待,不用语言表白也会互相信任。对待朋友要以信相交,欺骗朋友,朋友也不会信任自己,还会破坏大家的友谊。对待朋友要以诚相待,真诚是友谊的生命,如果对待朋友诈伪无真,那只是乌集之交;只有肝胆相照的朋友,才是心腹之友。以道义为基础,真心相待的朋友,友谊是持久的;以势力为基础,虚假造作的朋友,友谊是暂短的。真正的朋友,是诚信之交的朋友,是平等之交的朋友,是布衣之交的朋友。他们遇到显贵的人不会奉承巴结,遇到寒微的人不会傲慢自大。所以,我们说诚信是交友的基石。

(六)诚信是创业之法

诚信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准则。孔子曰:“敬事而信”。意思是说做事要恪尽职守,取信于民。他认为人应该忠信,因为人不忠信,事业就没有根基,并且会使他人做利己之事容易,做利公之事困难。因此,要创业兴誉,就必须坚持诚实守信的准则,对待工作尽职尽责,严谨恭敬,忠诚老实;不能,敷衍搪塞,弄虚作假。这样才能抓住机遇,减少失误,成就事业。否则将会一事无成。由此可见,诚信不仅只是精神层面上的依托,也可上升为物质层面上的支撑。坚持诚信原则,遵循经济规律,就必然有所收获。所以,坚持诚信之道,才是创业兴誉之法。

(七)诚信是经商之魂

商无信不誉,市无信不兴,企无信不昌。徽州商人无南坡誓言: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他出售的“南坡布”货真价实,深受顾客信任。久而久之,四方宾客都十分信赖“南坡布”。只要去买布,看见是无南坡的铺面,不管精细粗糙,买了就走。红顶商人胡雪岩在杭州经营的胡庆余堂药店,以“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为宗旨,很快蜚声于海内外,生意十分兴隆。这二则实例说明,诚信是经商成功的秘诀。美国学者富兰克林认为诚信是一种工具,而信用就是金钱。他指出:“切记,信用就是金钱。如果一个人把他的金钱放在我这里,到期之后又不取回。那么,他就是把利息给了我;或者说是把我在这段时间里可以用这笔钱获得的利息给了我。假如一个人信用好,借贷的多,并且善于利用这些钱。那么,他就会由此得来相当数目的钱”。[16] 德国哲学家恩格斯充分肯定诚信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他指出:“大商店的老板是珍惜自己的声誉的。假如他们出售劣等掺假的货物,最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大零售商在自己的买卖里投下大宗资本,骗局一旦被识破,就要丧失信用,遭受破产”。[17]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指出:伦理道德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支持性资源。[18] 由此可见,诚信是最好的商品经济政策,是最佳的商业竞争手段,是一种能为人们带来物质财富的精神资源,是商品经济的灵魂。所以,我们在市场经济中,必须注意充分发挥这种无形资产的社会功能。

(八)诚信是为政之要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意思是说诚信是治国的法宝。孔子曰:民无信不立。他认为如果人民不信任为政者,国家朝政就根本站不住脚。因此,为政者在治理国家时,必须取信于民,受到信任之后才能统治人民,没有受到信任就驱使他们,百姓会认为是虐待他们。为政者只有讲诚立信,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王安石说: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十分重视政治诚信,他提出国家起源于自由人的共同协定,人们必须诚实地遵守这一协定。社会学家吉诺维希充分肯定诚信在治国中的作用,他提出信任是国家惟一的支撑物,也是国家稳定的维系物。[8] 周幽王为取悦褒姒,因烽火戏诸侯而亡国;齐襄公因失信,授人以柄而丧命的教训屡见不鲜。所以,诚信是为政之要,政无信不立,政无信不行,政无信不威。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19] 从政者最大的祸患就是失信于民,唯有诚信才是治国理民的要诀。

诚信,犹如一轮普照大地的明月,能以她的清辉驱尽人间的阴霾;诚信,犹如一束绚丽多彩的玫瑰,能以她的芬芳打动有情人的心扉;诚信,犹如一位淳朴善良的园丁,能以她的辛劳扫除人生的污秽。无论时空如何变幻,诚信都将始终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诚信为人,收获的一定是朋友;诚信做事,赢得的一定是信赖;诚信生活,获得的一定是顺之不骄、挫之不馁、安之不燥的成功。诚信是驿站,能给劳顿的步履以歇息;诚信是力量,能给疲惫的身心以补给;诚信是我们修心养性之根,诚信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诚信能给我们心灵以慰藉,能给我们生命以支撑,能给我们一路跋涉以意义。让我们携起手来,自强自立,抵制贪腐,共同创建新时代的社会诚信体系。

参考文献:

[1]孔晃.逸周书[O].大匡解第十一.

[2]孔晃.逸周书[O].官人解第五十八.

[3]孟轲.孟子[O].离娄上.第十二章.

[4]朱熹.四书集注[O].中庸章句集注.

[5]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6]何怀宏.良心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7]侯苏庆.探究中外诚信文化促进诚信体系建设[N].期货日报, 2012-03-06.

[8]张兵.中西诚信两面观[DB/OL].新浪博客,(2011-11-11)[2012 -11-12]..

[9]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86.

[10]亚里斯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7:334.

[12]刘松山.论政府诚信[J].中国法学,2003,(3).

[13]程颢,程颐.二程集[M].中华书局出版,1981:326.

[14]富兰克林名言名句大全[DB/OL].(2010-07-06)[2012-11-12]. .

[15]培根随笔[M].向玲玲,王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14.

[16]富兰克林.给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EB/OL].(2012-11-29)[2012 -11-12]. .

诚信的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诚信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4-0000-01

引言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资金、技术这些传统领域,企业诚信、企业文化也成了竞争的重要部分。企业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时间的积累、文化的沉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资产,在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诚信是指在市场活动中,企业秉承伦理道德、守法律义务、循市场规则,将诚实守信融入生产经营并在实践中并持续改善的过程。要求的是符合法律规范、遵守基本社会道德以及相关的行业规则等,加强信用管理和风险防范,遵守市场规则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收益。2004 年,国务院出台了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必须加强市场法制和诚信建设,表明我国企业诚信建设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

(一)诚信有利于企增强业凝聚力。诚信经营的企业,在企业内部能按劳动合同约定,认真履行各项承诺,真诚地对待员工,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能给以充分肯定,相信和依靠员工;企业对员工诚信,一方面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团结一致竭尽全力去完成企业经营目标,增强企业凝聚力;另一方面会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企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诚信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诚信经营的企业,在企业外部,首先是对顾客诚信,把顾客的利益和需要放在第一位,既留住老顾客,又赢得新顾客。其次是企业之间的诚信,合作过程中按合同约定诚实守信,才能得到合作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使企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同时能吸引更多的合作企业,并与其建立良好持久的合作关系。再次是企业对社会的诚信,即企业遵守市场规则,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把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总之,企业的外部诚信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诚信有利于企业经济利润增长。诚信经营理念首先有利于引导企业员工以及各部门统一行动,为实现企业共同目标而努力,最终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其次是企业诚信服务于顾客,赢得更多忠诚的顾客,赢得更大的市场,也就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再是企业诚信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利润。

(四)诚信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要生存发展,诚信建设是重要内驱力。有了诚信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风雨中岿然屹立,哪怕跌倒,也会迅速重新崛起,因为诚信是企业立足、生存、发展的命脉,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内在力量。

二、企业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正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各部门、各地方正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企业诚信建设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失信行为得到有效扼制,企业信用风险防范制度也正在逐步健全。但我国企业诚信建设仍不成熟,处在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原因和认识偏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诚信缺失。产品造假、合同违约、商业欺诈,做假账,凡此种种现象屡屡上演,令人触目惊心。特别引人深思的有食品与餐饮行业的“三鹿奶粉”、“苏丹红”等等与至少仍令人们谈之色变的“地沟油”事件,诚信建设已经影响到国计民生与企业存亡。这些现象表明目前我国的企业诚信危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三、企业诚信建设举措

(一)企业价值观要以诚信为重要内容。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及其员工前行的方向,也是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所信守的基本信念,是企业员工理解并支持的一切关于企业意义的有效判断。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曾断言,未来的的商业竞争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表现为文化上的挑战。企业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企业报等文化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全体员工进行诚信教育,培养员工的诚信品质,营造人人诚信的氛围,打造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企业价值观。

(二)企业道德规范以诚信为根本。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离不开成熟稳定的社会信用体系。一个公司,只有建立了适应环境变化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长久地处于不败之地,企业的竞争要建立在公平交易、合法经营、诚实守信的道德基础上。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规范,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力量,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优秀的企业道德的形成需要长期系统的培育,只有将诚信的观念点滴渗秀到员工日常思想文化建设中,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规范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企业才能生产出质量可靠的产品,并不断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诚信体系逐步形成制度化。企业诚信建设与传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以科学合理的制度进行约束内化,才能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助力作用。

具有企业法律效力的文件会约束员工的行为,并逐渐内化为员工的自我要求。企业公开、公平、公正地制订相关制度,把对企业诚信行为的奖惩落到实处,切实激励每一个人诚实守信。同时,结合诚信教育培训,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了更深入具体的内容。让规范完善的制度使诚信的观念深入人心,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与意识。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必须首先牢固树立诚信意识,以身作则,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诺必践,才能将企业带入讲道德、守信用的发展轨道。其次,企业要取信于员工,就必须严格按规章行事,这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可获取员工的信任。这样才能把诚信纳入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中,融入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成为员工的具体行为准则。

(四)构建以诚信为主的企业文化,重视企业的价值观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基本条件,也是企业文化的生命线。企业文化的精髓和价值体系最核心的内容是诚信,诚信文化的建设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如何构建以诚信为主的企业文化呢?首先,树立企业的诚信文化理念。通过开展制订企业诚信准则,提高全员诚信文化素质。其次,建立激励诚信行为的制度规范。这样可以提高员工对诚信文化的认同感。第三,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为努力方向,塑造信誉高于一切的企业形象。

(五)加强立法,从严惩处失信行为

从培育和维护有效率的市场环境角度看,政府应该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明确自身的定位,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以信用为立法基点,制订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指导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二是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三是引导企业切实讲究诚信为本;四是发挥积极的监管作用,从严惩处失信行为,提高失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