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团文化论文

社团文化论文

社团文化论文

社团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1.管理制度缺乏。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不尽完善,缺乏规范的章程和制度建设,激励机制无力,社团负责人能力普遍不高,有的社团疏于对成员的管理,组织松散,缺乏凝聚力,成员不受约束,随意性和流动性大,导致社团的正常活动无法开展,甚至有的社团里只有社团干部。

2.社团活力不足。校园文化系统相对封闭,校方不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开展活动,不少高校的《社团管理条例》中规定“社团一般不得跨校组织活动,如确有需要须经社团申请由上级有关部门审批”,甚至跨院系的社团联合活动也需要与指导老师协调,解决活动经费等问题,这就降低了社团积极性的发挥。

3.活动缺乏创新。有些社团每年都开展校园卡拉OK大赛、篮球比赛,沿袭旧路,缺乏新意,活动效果不佳。一些社团缺

乏资金,没有高水平的指导老师,开展活动存在短期性、盲目性、重复性等弊端。很多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缺少文化积淀,开展的活动没有文化内涵,不能形成活动品牌。4.经费资源欠缺。有的社团收会费,但不利用会费精心筹划活动。有些社团得不到校方的认可,其举办活动的场地、设施器械等也受到限制。虽然有的社团在开展活动时,能通过商家赞助或其他渠道获取一定的资金,但绝大部分社团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资金来源。

二、让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对策

1.积极扶持,做好保障。一是要做好思想保障工作。社团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应对学生社团正确引导、支持配合,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特长组建新的社团,把兴趣转化为动力,满足广大青年学生的精神需求。二是要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投入,提供较为固定的活动经费、活动时间和活动场所,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三是要做好组织保障工作。学校要统筹学生社团管理,通过制度建设、师资支持、项目带动等措施规范社团建设。通过有效的规章制度、负责的监督机构,加强对社团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并注重落实。还要引入激励机制,考核社团负责人的工作,推进社团良性发展。

2.提供舞台,打造品牌。一是自我展示。学生社团是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学校应注重依据学生特长,挖掘其潜能,培育其创新能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还应充分尊重社团的自主性,不过多干涉其内部事务,给社团自主发展提供平台。二是自主管理。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组织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应退居幕后做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己承担起社团日常工作,给学生留下自主发展的空间。三是打造特色。社团建设要根据社团的特点,培育特色、打造品牌,使社团具有核心的价值观念,旗帜鲜明地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对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加强指导,并针对各类学生社团的专业特点进行分类指导,让学生有兴趣开发自身潜能,积极营造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团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对接。

3.健全制度,民主监督。学校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将学生社团的管理纳入议事日程,鼓励支持学生踊跃参与社团活动,引导学生成立公益志愿者组织,使社团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社团的发展取决于领导人的素质和能力,社团要建设一支甘愿奉献、素质较高的干部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抓好学生社团干部、骨干力量的选拔、使用和监督工作,采取“动态管理、民主监督”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团的正能量,使社团更具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其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

4.打造学习型社团。学习型社团是以满足社团成员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建立起来的,学习型社团可以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社团向着高品位、高层次方向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等都有重要作用。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引导学生社团把创品牌、有内涵、服务校园、奉献社会作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使师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解和交流,有利于群体意识、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形成。社团的良性发展对完善知识结构、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及丰富校园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社团活动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载体,也是学校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是学生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桥梁。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社团与时俱进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根据大学生个性与时代特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文化品位。社团应在活动的创意、策划、品位等方面多下功夫,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提升社团的活动层次。社团还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社团网页、QQ群、论坛等方式开辟宣传阵地,展示学生社团活动风采。

社团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新的阶级、阶层的出现,职业分层的突显,政治整合的弱化为近代社团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社团组织的发展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公共领域的成长、民族意识的发达以及政治整合和民间整合的互动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20、30年代的上海,政府并没有为社团组织的成长、壮大提供有利的社会政治环境,社会运动的爆发成为必然,折射出转型期社会的不成熟特征。

【关键词】现代化社会结构近代社团政府

社团,又称“社会团体”,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根据一定的原则、经法律手段组织起来的、从事经济活动或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组织的总称。[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团组织也呈现出与传统社会不同的形态。考察近代社会急速转型过程中近代社团组织的产生、重组、调整等态势,以及与政府组织、民间力量的关系,有助于以社团为媒介剖析民国时期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近代上海政治力量的多极性、经济结构的多元性以及社会态势的多面性,使得选择以上海作为分析视域更具典型意义。

近代社团的产生

近代以来的社团,是近代中国社会内由成员根据自发的意愿集结形成的社会团体。社团的产生是现代化所导致的社会结构分化的必然结果。

第一,社会结构的分化使新的阶级、阶层的产生成为可能,为近代社团的产生提供了组织来源。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职业状况发生变化,从而深刻地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分层结构和机制。在此过程中,那些与传统产业相联系的社会阶层的地位逐渐下降或向外流动;而那些与现代产业相联系的社会阶层的地位则会上升。中国传统社会中,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和长久以来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奉行“以农为本”、“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层结构。进入近代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上“欧风美雨”的侵袭,国民逐步认识到工商业的重要作用;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的一些新群体开始出现,主要有新式资本家、工人阶级、都市贫民等。人们的利益和需求日益多样化,不同的利益和需求必然要寻求表达,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应运而生并不断调整、重构。这一点在上世纪20、30年代的上海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时的商人阶层,特别是绅商、新式资本家阶层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参与者,成为社会的经济精英,地位空前提高。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商人已萌发了“合大群”、“结民力”、“固结团体”的现代群体意识,并且产生了比较强烈的时代使命感,认识到“商兴则民富,民富则国强,富强之基础,我商人宜肩其责”[2]。他们对于自己在民间社团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已有充分认识,成为这一时期众多民间社团组织的主角。

第二,职业分层成为社会分层的基础,新的社团组织的基础建立,为近代社团的产生提供了组织基础。按照社会学的观点,社会结构主要是一种社会资源、社会机会在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的稳定性模式。[3]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社会转型在各个层面上的进程并不是均衡的,社会各要素间因利益关系而发生摩擦、矛盾,社会内部因失衡而无序的状态始终存在,由此导致结构的持续分化。在前现代社会,人们的地位、角色是先赋性的、“既定的”,社会资源往往按照先赋地位以直接的方式进行分配和调节。近现代社会中,先赋性的身份、角色逐渐消失,职业地位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地位,人只有借助职业、教育、政治渠道等获得成就,从而拥有某一身份,人们按照职业、阶层被纳入不同的职业系统中,参与竞争,相互依存。地缘、业缘甚至生活方式、文化的认同促成了社团的出现和发展。同时,由于整个传统组织存在的基础开始瓦解,一些传统的组织不得不经过改组,演变为现代的社团组织,以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旧时的会馆演变为新式的同业公会、同乡团体,原来手工业工匠之间互助式的组织进入20年代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成立工会。

第三,民国初年社会的动荡、社会结构的急剧分化所造成的“权力真空”,为近代社团的产生、壮大提供了组织空间。在传统社会中,政治权力主要由政府掌控,政治整合力较强。统治阶层以传统的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维护既存的、高度集中的一体化社会制度,整个社会是同质的。自民国成立至30年代是上海城市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之一。自1843年开埠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上海在民国初年已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激增。与此同时,近代上海的行政权被租界和华界分割。五方杂处的社会环境、分割的统治结构、传统与现代的共存使上海的政治统治出现诸多缝隙,造成一种多元势差结构;从晚清到民初各种政治势力的轮番“坐庄”和一战、日本侵略等造成的政局的持续动荡,使政府这一社会中心体无法对社会资源、社会关系进行有效整合,更无法建立有力的调控机制以处理和应对急速转型的社会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政府不再是提供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唯一源泉,各阶级、阶层可通过契约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资源配置,社会整合力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与民间之间的自由空间开始形成,社团组织的出现并壮大也成为必然。

由于人们的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对社会统一体的要求不同,由此结成的社团也不同,不同的社团系统相互交错,形成联系广泛的社团网络。这一时期的社团组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各阶层的人们结合而成的社团,包括:(1)作为商人团体的新旧同业、同乡团体、商界联合会、商会等。(2)工人的组织——工会。(3)学生会。(4)由知识分子等城市中间阶层结成的自由职业团体。(5)下层居民的组织——青帮等比较特殊的社团。另一类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而结成的社团,主要包括:(1)慈善团体。(2)文化团体和文艺团体。(3)革命团体和政治党派。(4)民族运动团体和社会改良团体。(5)妇女团体。(6)宗教团体。[4]

社团与城市的现代化

社团组织充分、有序、健康发展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成为制约和威胁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障碍。社团在民间整合与政治整合互动过程中、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团组织的发展、兴盛缓和了社会矛盾,支持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现代化是一场全民族运动,它必须动员全体国民参加。但在中国的早期现代化中,现代精英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十分重要。当现代化浪潮来临时,依然身处传统的社会结构之中的广大民众,往往成为直接利益受损者,因而对现代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排斥和抗拒。然而,由于社团的成员包括社会各阶层,他们的利益要求和不满情绪能在社团中得到宣扬、发泄,对于社会矛盾起到疏导作用。同时,首先步入并领导现代化的那些经受现代文明熏陶的社会上层人士,作为社会精英,对现代性所持的态度不同,运用现代眼界观察变迁的深度不同,对外来变化的适应能力、合作态度也不同,他们为了实现富民强国的目标,模仿西方的形式组织起不同层次的团体和党派。这些团体和党派以组织化、法律化的形式出现,更容易参与社会统一体,从事现代化活动,推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一些社团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如各种慈善团体、妇女团体通过一系列以服务为宗旨的活动,为社会矛盾的缓和、现代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持,减少转型期社会的代价。

其次,社团组织在一定范围内行使公共职能,上海的公共领域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发展。20、30年代的上海为社团的发达提供了一些重要条件,如人口的多样性与流动性、政治权力结构的多元性等等。这一时期社团很快形成一个密织的网络系统,各种社团组织积极行使公共职能。在经济方面,上海的同业公会、商会等不仅积极开展活动支持本行业的发展,协调同业关系、劳资纠纷,而且踊跃参与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沟通政府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在社会治理方面,各种社团对于政府治理、社会治安等积极发表意见。1905年,上海绅商李平书等人还发起创办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这是当时机构最完备、成就也最显著的地方自治团体。社团本身以及它所借以发表话语的报纸、集会、通电都是上海公共领域的主要形态。1931年,“九·一八”事变次日,上海市商会就通电全国,痛陈政府屈辱政策的危害,并致电南京政府,认为如果“国内仍不改变其蛮触蜗争之心理,际此危局,覆亡立见,何异助敌作伥,无论陈义若何,措辞若何,均将为中华民族之大罪人,覆巢完卵,诸公讵得免焉?”[5]9月28日,王晓籁在上海市商会全体大会上指出:“日本侵入我国之原因,乃为我国人民无团结所造成。苟此以往,不独东三省沦为异域,即我国国土亦随之俱亡。”会后,市商会决议以全体会员的名义致电宁粤双方中央委员,希望他们“以抗日救亡为要务,允宜团结全国力量共赴国难,不容再误,请于一星期内莅沪,会商抗日救国办法”。[6]11月26日,上海市商会再次致电南京中央党部和广州胡汉民等人,指出“破坏和平,助长敌焰,自甘为中华罪人,国民当视为公敌”[7],希望他们摒弃私人利益之争,共赴国难。这里反映了由地方精英人士领导的社团在公共领域中行使公共职能的作用,并以此为中心逐渐培育了地域社会的公共性。转再次,随着社团网络的发达,民族意识也日趋发达,社团成为国家和社会互相渗透的媒介。“民族运动的发展和社团的兴旺,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那样关系密切,互相对应。”[8]政治意识和社会意识的觉醒促进了社团的纷纷出现,社团通过报纸、集会、通电等各种形式展开运动,促使更多的人结成新的社团投身到运动中。由于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欧洲不同,欧洲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前身是文学公共领域,通过文学艺术的讨论而聚集起来,随后从文学问题转向政治问题,形成政治的公共领域。[9]直接与救亡和变革这些政治问题相关,社团的聚集往往直接以政治参与为中介。上海商人之所以发起成立体育会和商团,是因为认识到“国民躯体羸弱,致蒙‘东亚病夫’之诟,欲图强国,必先强种”、“锻炼体魄,研习武课,冀成干城之选”。[10]李平书等商董集议创办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也是“惕于外权日张,寝落”,“内政不修,外侮日亟”,希望“以此整顿地方,振作精神”。这些都表明,民族危机的加深是新型民间社团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抗战爆发后,上海商会不仅多次举办抗日救国演讲会[11],一再呼吁“吾国民非从根本自救政策,则吾国前途,势将无法自存”[12],“靠国际是没有希望的,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否则国亡日到了”[13],而且发表宣言,疾呼“庶挽危亡于万一,惟祈以剑与屦之决心”[14],“促彼邦民众之自觉”[15],“造成强有力之舆论,促和平统一早日实现”[16]。因此,在社团的繁荣过程中,民族运动、民族意识得到迅速发展。

政府与近代社团的成长

中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作为民意代表的社团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自身的组织方式,还是参与政治的整合方式都尚显稚嫩。为了造就与发展积极有效的民间契约性整合力量,并与政治整合系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尤其需要政府的积极扶持。政府作为社会中心体,不仅应该通过制度框架的构建、调整,服务功能体系的完善,为社团组织的成长、壮大提供有利的社会政治环境,而且要为民间整合力量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好充分的准备,担任“守夜人”的角色。

但是,在20、30年代的上海,这样的一种政治整合与社会整合有机互补、良性运行发展的正常局面并没有出现。政权并没有认识到社团组织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当社团力量充分发展时,政权却视其为威胁和异己力量,从制度上积极改造各类社团,将他们改组或重组为自己认可的组织。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首先是取消地方自治,强令解散各种民间自治团体。1927年4月,中央政治会议上海临时分会第1号训令,宣称“上海总商会现任职员非法产生”,着令该会全体职员一并解职,并设立上海总商会接收委员会,办理上海总商会重新改选事宜。12月中旬,、戴季陶、孔祥熙等一大批要员亲临在上海举行的各省商会联合大会,还亲自在会上训话,要求商会放弃独立自主的活动,接受政府的“指导”。1929年5月在上海市执委会第17次常务会上,决议呈请中央解散上海总商会,并通缉会长冯少山。不久,南京国民政府即以所谓“把持商运,破坏革命”的罪名,下令通缉冯少山和总商会常务委员石芝坤。与此同时,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7次常务会议还通过了统一上海特别市商人团体组织案,并成立了一个商人团体整理委员会,下令上海总商会暨县商会、闸北商会以及商民协会等团体“一律停止工作,听候整理”[17],由商人团体整理委员会负责登记商会及商民协会会员,草拟统一团体之章程,筹备统一团体组织程序。经过历时一年多的强行整顿,上海总商会以及其它民间工商团体都遭到当局的沉重打击。在此之前,上海的商人团体共有257个,其中隶属总商会者77个,隶属南市商会(即县商会)者32个,隶属闸北商会者3个,隶属商民协会者71个,未隶属上述各系统的商人团体有56个,另还有国货联合团体和商人同乡团体18个。整理之后,获当局承认的团体仅为170个,其余均被撤消。即使保留下来的商人团体,也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原有的独立自治特征,在许多方面都受到政府的监督和控制,再也无法充分发挥社会整合的重要作用了。

同时,政府通过政权的强制力量压制民间力量的成长,弱化其干预社会、参与政治的作用。由于现代化的演进,各种群体、阶层被引向制度和社会的中心,对平等的要求也会增加和具体化。按照理想状态,他们借以表达政治要求的因素主要有:利益集团、“舆论”机构、政党和社会运动。[18]由于利益集团表达政治要求的功能被弱化,“舆论”机构受政府监控,政党被政府御用或压制,遂使社会运动的爆发成为必然,这是20、30年代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的主要原因。这些社会运动成为群体、阶层表达利益要求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动摇了政府的统治,这也是政府统治合法性资源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代化初期,特别是对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来说,实现和赶超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建立一个具有现代取向而又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通过国家机器的力量,将十分有限的现代化基础条件动员和集中起来,并有效地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因社会变革而发生的动荡和衰朽。但上海独特的分割的统治格局已使政权的唯一性不复存在,社会运动的兴盛又对政权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具有现代取向、高效的政府一直无法建立,现代化一直无法高效、顺利地进行,反而步履维艰,折射出转型期社会的不成熟特征。

参考文献:

[1]范宝俊.中国社会团体大辞典.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55—56

[2]兴商为强国之本说.商务报,1904:8

[3]郑杭生.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

[4]小浜正子著,葛涛译.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34—36

[5]市商会致国府电.申报,1931.9.20

[6]又上中央及广州各委员电(1931年9月28日).商业月报,1931.10

[7]请促实施和平议案通电.(1931年11月16日).商业月报,1931.12

[8]小浜正子著,葛涛译.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1

[9]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变.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55—60

[10]上海商团小史.辛亥革命(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86

[11]商会讲演抗日救国.民国日报,1931.10.6

[12]王晓籁谈对付暴日.民国日报,1931.9.28

[13]纪念国庆不忘国难.民国日报,1931.10.12

[14]市商会通电全国.申报,1931.9.20

[15]今日全市下半旗志哀.申报,1931.9.23

[16]市商会发电催促实行和平决议.申报,1931.11.27

社团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发展、建设、措施

作者简介;卢兴华,男,籍贯甘肃天祝.1982年6月21日人,工作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职称助教

1.学生社团建设、发展的重要性

1.1什么是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

一所高校不仅要有大楼,最重要的是要有大师、大树(底蕴),此乃核心竞争力。学校整体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软件建设又分为师资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底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社团作为学生文化建设的主要平台,其发展状况决定着学生文化建设的程度。

1.3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1.3.1思想引领作用。

在各种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涌现的今天,一些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模糊,信仰上产生了迷惘。大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己的组织,与大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开展主题鲜明、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健康地了解世界。

1.3.2素质拓展作用。

大学生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必须要全面提升素质,特别是要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提升能力、锻炼才干、走向社会、拓展素质的桥梁和纽带。社团活动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

1.3.3心理调节作用。

目前,大学生社会阅历浅,自理能力较差,心理状态还不稳定。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迷茫的就业前景、飘忽的情感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出现了紧张焦虑、迷茫困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而在提高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状态方面,学生社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成立心理科学类社团独立开展或与心理咨询指导服务机构共同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文化活动,为大学生充分展示自身才能提供舞台,既增强了自信,缓解了情绪,又在集体活动中满足了情感交流的需要,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

1.3.4凝聚激励作用。

因兴趣和爱好相同而成立的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有着明显的聚集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活动中,社团成员相互交往,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对社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2.学生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2.1存在的问题

2.1.1会员流失量大。

学生社团由于是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团体,在以往思维和状况惯性下,学生社团是顺其自然发展的状况,社团内部管理不规范,会员流失量很大,缺乏长效机制。

2.1.2会员进退团随意

学生进入社团大都不愿接受严格的资格审查和进行每学期的注册,参加社团活动和离开社团组织更是随心所欲,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社团的思路、计划和活动不能保持连续进行,更谈不上积累、沉淀优秀的社团文化。

2.1.3指导教师配备不足,社团建设缺乏深度。

目前,各高校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主要来自团委,团委教师一方面负责社团日常管理,另一方面又指导大型活动的具体实施,大部分社团尚处在无专业指导教师的状态。

除了上述的3个主要问题外,社团分类的不科学、不合理;校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交流和学习;社团建设理论沉淀、文化沉淀太少;社团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太多;社团性质过于宽泛等都是困扰社团建设的问题。

2.2目前的状况

2.2.1从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看。

目前高校的社团活动多以应急型活动为主,活动水平提高较慢,应该坚持以“日常活动为支点,品牌建设为亮点”的学生社团建设发展思路,并逐渐由应急性活动方式向日常化、常效化活动方式转变,由粗放式自由发展向精细化规范发展转变。

2.2.2从学生社团的活动的范围看。

逐步由单一的校园型向校园型和社会联合型拓展,将过去以本校范围的活动区域扩大到各兄弟院校、社会团体的相关社团、组织中去,需进一步完善“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模式,加强高校间的文化交流,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多一份力量。

3.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措施

3.1构建学生社团的核心竞争力

3.1.1什么是学生社团的核心竞争力

明确一切工作的核心是人,作为社团来说即:会员。社团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如何把会员留住,如果没有会员,学生社团的一切工作都是空谈。

3.1.2如何构建学生社团的核心竞争力

3.1.2.1明确目标,意识创新

构建学生社团的核心竞争力就要让会员知道加入社团能做什么,能学到什么。社团就是建设一个良好的平台来帮助和引导会员们学习和成长。

3.1.2.2分级培养,以老带新

形成三级会员培养体系,即:初-中-高,三级会员体系。每年对会员进行一次注册,对有提高的会员进行高一级的定级,这样既培养了会员的荣誉感,又为其设定了可达到的发展目标,鼓励会员向高层次发展。

3.1.2.3广建平台,完善人格

有的同学会问:“我对某一项目前一窍不通,什么都不会,但是我就是喜欢,能不能来协会学习”?答案是肯定的。学生社团就是要让更多的爱好者来学习,为了共同的爱好,在学习之余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过得有意义、不枯燥,并让其有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正面引导和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3.1.2.4人之所归,物之所属

要有归属感和敬重感,这些“感”不只是对人,对事也是如此,要有自信,但不是自负,要勇于承担而非承受,敢于承认不足和落后,更要敢于迎头赶上,直至超越。

要有幸福感,有一首意大利歌曲叫《多么幸福能赞美你》,受到赞美是幸福,能赞美别人亦是一种幸福。对待人和事要大声表扬,小声批评,鼓励教育重于批评教育,疏胜于堵。

要有荣誉感,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繁荣不是靠某个人或者某个协会建立来的,而是靠大家、集体的努力争取来的,是靠一批社团形成“亮点”,所有协会的共同发展来创造“支点”,分阶段、分批次发展,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3.2社团制度建设保障有力

要保障学生社团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但不能放松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要对学生社团提供必要的发展思路规划和制定,对日常工作提供有力地服务和帮助。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联合会各项制度、章程,修订各社团章程和发展规划,制定可行的日常活动计划,对社团独立开展活动全面统筹,过程监控,从而保证社团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3.3社团日常活动长抓不懈

任何事情不打无准备之仗,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精品活动是在高水平活动内容上建立的,将精品活动按目标以日常活动的培训进行分解,实施分版块的项目化管理,在需要进行集中展示的时候,活动便会体现专业性,具有高水平。

3.4社团定位领航指路

为了使学生社团的发展具有高品位,需要改变一些社团惯常的活动方式,例如:将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化,将心理协会的活动常效化等,使其活动方式主要定位在日常活动上,从何更符合社团发展特点和学生客观需求。

3.5着力打造骨干队伍

3.5.1社团骨干队伍

社团负责人对社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社团活动能否得以正常开展、发展是否健康、社团的核心凝聚力如何,与社团负责人的综合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有很大联系。高校不仅要将思想上进、有热心、有积极性和责任感、有较强工作能力和为他人服务奉献精神的学生选担当社团负责人,更应通过有计划地开办培训班、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举办会长论坛、组织社团活动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社团负责人进行定期、系统的培训,并将学生社团的主要干部纳入考核机制。通过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形成梯队建设,促进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

3.5.2指导教师队伍

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学校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招募专业的社团指导教师,让那些政治觉悟高、专业素质好、责任心强、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教师来担任,并通过他们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引导学生,并切实担负起了解社团情况,参与社团建设的责任。而学校可以通过为社团老师颁发证书、计算工作量,对社团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从而进一步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3.6加大日常活动投入,提供有力保障

学生社团的运作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包括财力和物力的支持,需要提供活动场地和活动设施、设备,以及保障社团活动开展经费。这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场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的还需要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多渠道筹措活动资金,积极指导团与社会各领域开展合作。还有一些高校为了避免学生活动过多的融入商业化色彩,故经费为学校统一划拨。

3.7坚持全员教育理念,强化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与服务。

坚持全员育人的理念,将学生社团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中去,进行整体规划、通盘考虑,加强管理、指导与服务。成立专门管理学生社团的组织机构,配备人员,扭转长期以来高校对学生社团管理主要依靠团委和学生会兼管不利局面,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各部门要在指导教师、社团骨干培养等方面加大对社团的培训、管理与服务力度,促进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3.8积极适应多样性需求,大力扶植新型社团建设。

当前,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青年需求的多样化交织发展,青年群体不断产生新的需求,他们更关心自身素质的提高、技能的发展、个性的张扬和自身权益的保护。因此,那些在科技、文化、艺术、实践方面与专业技能挂钩的社团备受学生的青睐。还有一些能够展示学生个性的新社团如街舞部、动漫社等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还有刚刚出现的以微薄为载体的“微社团”也逐渐兴起。所以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学生发展的新情况,坚持以学生的多样性需求为导向,大力扶植各种新型学生社团建立。

3.9坚持社团品牌化建设,推进社团大发展。

当前学生社团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状态,一方面学生社团空前活跃,另一方面良莠不齐的现象也客观存在,影响了学生社团功能的发挥。努力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扶持与指导力度,不断推进学生社团活动规模化、精细化、精品化,积极创建能够反映学校发展、代表师生精神面貌、反映时代要求的品牌社团,走社团建设品牌化道路,是学生社团建设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3.10深化改制,使学生社团具有文化特色和专业化特点。

3.10.1文化特色建设

协会内征集有文化特色的协会名,改变以往单一的社团命名方式,引导社团文化的积累和沉淀。

3.10.2专业化特色建设

社团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在新形势下,各类社团层出不穷,大致可以分为实践型社团、学术钻研型社团以及思想教育类社团等。学生理论社团的兴起对高校党组织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论社团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也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可以说,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理论社团的创新和引导。

一、目前高校社团工作的发展状况

由于高校教育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高校的招生率持续增高,高校理论社团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主要原因有:

(一)高校理论社团的影响力持续增高

在中学时期,大部分学生都受到固定不变的班级形式的影响,到了大学,这种根据兴趣爱好组建的社团会大大吸引学生的目光,他们享受这种跨专业、跨班级甚至跨年龄的组织形式。社团的组建为学生在社会和学校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参与到社团组建和发展的学生既可以学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技巧,也可以全面提高自己面对困难的应变能力。

(二)参与到社团的人数持续增长,社团类别和数量也在增多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高校组建了内容不同的社团,主要有思想教育类、志愿服务类、文艺类、文化传播类以及体育类。整体人数的增加为理论社团人数的增加奠定了基础,社团的参与人数也从刚开始的几百人增长到几千人。

二、高校理论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现如今,高校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学生素质、思想教育和社交能力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高校理论社团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关键渠道,不仅受到国家的重视,也受到学校党组织的关心,因此,高校理论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一是理论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提高自己思想政治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运用到课外活动的关键途径。

二是高校理论社团充当着“先锋排头兵”的角色,是大学生将理论变为实际的重要场所,社团不仅为大学生努力进步成为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动力,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来了精神支撑。

三是高校理论社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理论发表等)的过程中,会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自愿去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综合素质。

三、高校理论社团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给大学生创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现如今,高校理论社团组织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除了要带领学生熟悉理论知识之外,还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当中。大学生在实践学习的时候,可以主动去感受社会事物,培养自己改造社会的想法和能力。如此一来,不仅拉近了学生与社会间的距离,也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了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

(二)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

理论社团的进步和发展方向,在高校组织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科学、文明的理论社团在根本上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味。理论社团既为校园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也为高校政治理论的学习创造了愉快轻松的氛围。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表现的主要形式,理论社团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引领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所以说,高校理论社团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品味。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改新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参与的全面性、选择的自愿性。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指的是其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出团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高校社团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校园文化中,在活动中不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高校社团的主要成员是学生,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参与。高校理论社团为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机会,在交流过程中会提升各自的政治素养,也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现在的大学生受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也得到了升华。高校理论社团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并为高校的党组织建设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高校理论社团举办的课外活动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带来便利,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社团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兵团文化;兵团精神;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0-0034-04

自1954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以来,兵团人在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兵团文化,形成了伟大的兵团精神。兵团文化之所以能与时俱进地发展,其根本原因是兵团始终与党和国家及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相关,与党和国家的要求步调一致。关于兵团文化的研究已经走过近20年的历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兵团文化的内涵、内容、特征、作用以及如何发展兵团文化等几个方面,现对兵团文化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一、兵团文化的内涵

刘绍华、郭爱荣在《关于兵团文化先进性的思考》(2001)中指出,兵团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社会主义先进的新型文化,它的核心是兵团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梁金贵在《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2007)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兵团文化是兵团精神的集中反映,是兵团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兵团精神的体现,是兵团保持生命力的源泉。此外,彭清在《论兵团文化特色》(2005)中指出,兵团文化就是“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屯垦戍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刘耀霞在《论兵团文化在新疆的地位和作用》(2005)中指出,兵团文化是兵团人在履行屯垦戍边伟大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和智慧的总和。孟丁山《论新疆“兵团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一文认为兵团文化特指兵团的文化艺术。

二、兵团文化的内容

兵团文化是兵团人在建设和保卫边疆、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边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所创造的独特的精神财富。兵团文化植根于中华文明的肥沃土壤,是多民族、多地域文化融合的结晶,其内容丰富多彩。

王玉林在《百花艳绿洲 正气贯长虹――兵团文化建设素描》一文中指出,兵团文化包括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学艺术创作、表演艺术、音乐舞台创作、现代影视艺术、书法艺术等。

梁金贵在《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一文指出,兵团文化的内容丰富,凡是能够反映兵团屯垦戍边艰难历程,展示兵团文明成果风貌,体现兵团精神的一切历史物质的、非物质的资源,都可以界定为兵团文化资源。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碑、馆和雕像;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见证物;建设边疆的成就;高科技特色大农业;边境团场在内的“金边工程”; 独其中国特色的民兵制度;屯垦文化;特殊的人口结构。

孟丁山在《兵团文化简论》一文也提出兵团文化还应包括:文学作品、诗歌、美术作品、表演艺术、电影电视作品、群众艺术等。此外,他在《论新疆“兵团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一文也提出相似的观点。

由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兵团文化范畴广泛、内容丰富,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非物质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三、兵团文化的特征

有关兵团文化的特征,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主要观点如下:

王玉林在《百花艳绿洲 正气贯长虹――兵团文化建设素描》一文中指出,兵团文化具有自觉的主人翁意识的基本特征、崇高而悲壮的美学特征。此外,他在《论兵团文化及其发展》一文对兵团文化的特征做了更详细的论述,指出先进性是兵团文化的本质特征,融合性是兵团文化的形态特征,传承与创新是兵团文化的发展特征,崇高而悲壮是兵团文化的审美特征。

梁金贵在《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一文认为兵团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其一,资源的惟一性。兵团是中国独有、世界惟一,其资源具有惟一性。其二,资源的特殊性。兵团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任何旅游地理书都无法归类,它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形成的特殊的人文资源。其三,资源的神秘性。由于兵团特殊的地位、体制和作用,越发使世人对“兵团”和“集团”感到迷惑和神秘。其四,与新疆地域文化的互补性。其五,资源的发展性。它不仅活生生地存在着,而且在不断发展、不断丰富。

孙卫东在《兵团文化产业化初探》一文中指出兵团文化具有兼容性、多元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唐济川在《兵团文化断想》一文中也提出兵团文化具有典型的中华民族融合性特征,兵团文化母体具有多样性,是包容的又是扬弃的,是纯粹的又是丰富的,是继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

李荀华在《兵团文化结构特征论》一文中指出兵团文化具有立体性、开放性、分合性等几个特征。

林忠杰在《兵团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一文中,对兵团文化的特征也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兵团文化具有广泛性、包容性和民族性的特征。

张沁洁、聂爱文在《从人口迁移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的特点》一文中从兵团建立以来人口的迁移与流动状况、地理自然特色、人口的地区来源和分布等方面对兵团文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兵团文化具有多元性、交融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刘绍华、郭爱荣在《关于兵团文化先进性的思考》一文中论述了兵团文化先进性的具体特征,也是兵团文化的主要特征,即中心化、自律性、多元化。

彭清在《论兵团文化特色》一文中阐述了兵团文化的特色,认为兵团文化具有军垦特色、革命的乐观主义、博采众长兼容并包、浓厚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民族特色。

四、兵团文化的作用

孟丁山在《兵团文化简论》一文中提出兵团文化有以下作用: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吸收和弘扬兄弟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罗素在《兵团和谐文化构建的经济分析》一文中就兵团文化与兵团经济发展做了相应分析,认为兵团文化的构建对兵团经济建设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兵团文化的构建为兵团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有助于培养发展兵团经济的新型建设者,通过知识、技术为兵团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李成在《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一文中提出兵团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应该大力发展兵团文化,弘扬兵团精神。

郭爱荣在《从维稳固边的视角考量兵团文化》一文中对兵团文化在维稳固边方面所发挥的优势进行了论述,认为兵团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是维稳固边的基础,兵团文化的融合性是维稳固边的保障,兵团文化的开拓性是维稳固边的源泉。

李文莉在《发展兵团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中对兵团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她认为兵团先进文化保证兵团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兵团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有助于建立以和谐为旨的道德评价体系。闫丽萍也在《浅谈兵团文化在构建兵团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兵团先进文化保证兵团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兵团先进文化是建设兵团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兵团先进文化有助于建立以和谐为宗旨的道德评价体系;兵团先进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

李书群在《大力发展兵团文化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精神支撑》一文中指出,大力发展兵团文化,能为着力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智力保证。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必须大力发展兵团文化。

刘耀霞在《论兵团文化在新疆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对兵团文化在新疆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她指出兵团文化是新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弘扬主流文化、促进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又优化了新疆的传统文化结构。

兵团文化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维稳固边、促进兵团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兵团文化,促进兵团文化的繁荣和创新。

五、兵团文化的发展研究

兵团文化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兵团文化,对于兵团文化的发展,学者们各抒己见,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较强的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促进兵团文化产业的发展。

梁金贵《传承开发兵团文化资源》一文就传承兵团文化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包括开发和展示兵团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建立兵团文化传播发展平台;加大企业对兵团文化传播的投资,促进兵团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兵团文化戍边,维护国家稳定安全。

刘玉莲在《对发展兵团文化产业的若干思考》一文中对兵团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兵团文化产业发展、改革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尚新春在《深圳文博会对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一文中提出,要发展兵团文化产业必须制定政策,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探寻思路,寻找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利用有效平台,展示兵团文化产业特色,推动兵团文化产业发展。

王雷在《兵团文化产业的发展探析》一文中指出,目前发展兵团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发展兵团文化产业应注重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要博采众长“引进来”,又要面向世界“走出去”, 既要着眼当前,又要立足长远。

此外,其他一些学者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发展兵团文化的建议。

杨莉从发挥军垦优势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如何弘扬兵团文化,她提出要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形成爱护军垦文物的良好氛围;增强科技创新意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博物馆建设;增强文化宣传意识,不断加大军垦文化的宣传力度。

刘倩、高山从构建文化认同、面对文化冲击、兵团文化发展的助推器三个方面着手,重点论述了兵团文化构建中兵团大众传媒所起的积极作用。

高山、文梅在《试论兵团传媒在兵团文化建构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兵团传媒发挥的巨大传播功能,对于弘扬兵团文化中强烈的屯垦戍边意识、维护和推进新时期以来兵团文化的先进性起着保驾护航的巨大作用;此外,兵团传媒还起到引导舆论、形成合力、推动兵团文化和谐发展的作用。

罗素在《兵团和谐文化构建的经济分析》一文中提出了兵团文化构建的建议,认为应该遵循和谐发展观,探索和谐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统一,坚持“求同存异”、“推陈出新”的原则,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和谐文化的构建。

吴重吞在《围绕新型工业化推进兵团文化创新》一文中从兵团新型工业化目标出发提出了积极推进兵团文化创新的建议。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文化氛围;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平台;培育发展兵团文化产业。此外,在其《用兵团精神推动兵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文中,他还提出要把握兵团精神推动兵团文化发展繁荣的内在规律,用兵团精神推动兵团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用兵团精神培育职工群众的文化感受,推动职工群众实践,激活职工群众的文化创造,凝聚职工群众的价值认同,守望职工群众的道德高地。

席霍荣在《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兵团文化创新》一文中提出,只有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兵团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兵团文化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时刻保持其先进性,为兵团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李书群、郭爱荣也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大力建设兵团文化》一文中提出了建设兵团文化的几点建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兵团文化;大力弘扬兵团精神,着力构建兵团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道德新风尚;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职工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兵团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的能力。

麻霞在《营造宣传强势 发展兵团文化》一文中提出,兵团要通过宣传工作发展兵团文化。

刘耀霞在《构建先进价值观念体系 推进兵团先进文化建设》一文中从构建先进价值观念体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兵团文化建设的问题。

六、兵团文化研究存在的不足

纵观我国学者对兵团文化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兵团文化研究的涉及面比较广泛,包括兵团文化的内涵、内容、特征、作用以及如何发展等问题。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者的角色比较单一。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党校和大学这些科研机构,学者的分析较多,缺少民间精英的参与,这样势必造成研究角度的单一。

二是研究方法单一,偏于文献材料收集而忽略了田野调查材料的挖掘。兵团文化的研究者以兵团党校的成员和大学科研者为主。然而,两者的研究有共同的不足――过于看重书面的文献材料,对田野调查材料的收集不够重视,缺少民族学的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法,因而研究成果资料不够新颖。

三是研究领域较狭窄。近年来兵团文化的研究已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但是,社会学、管理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应该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视角进行分析。

四是研究内容不平衡。目前有关兵团文化研究的成果在内容上大多数集中在兵团文化与维稳固边、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对兵团文化在新时代下的变迁关注不够。

[参考文献]

[1]王先荣.“兵团文化”与“客家文化”浅论――两种不同的“移民”[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2).

[2]王聪延.20世纪50、60年代支边大学生对兵团文化发展的贡献[J].兵团党校学报,2008,(5).

[3]王雷.兵团文化产业的发展探析[J].兵团建设,2007,(5).

[4]梁金贵.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07,(7).

[5]李成.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J].兵团党校学报,2007,(6).

[6]罗素.兵团和谐文化构建的经济分析[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7,(3).

[7]刘倩,高山.兵团传媒在兵团文化建构中的积极作用[J].商业文化,2009,(2).

[8]王玉林.百花艳绿洲 正气贯长虹――兵团文化建设素描[J].世纪兵团,2001,(12).

[9] 张沁洁,聂爱文.从人口迁移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的特点[J].昌吉学院学报,2002,(3).

[10]安尼瓦尔•托乎提.创新:兵团文化艺术进步的灵魂[J].新疆艺术,2000,(5).

[11]梁金贵.传承开发兵团文化资源[J].科技信息,2007,(16).

[12]林忠杰.兵团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一朵奇葩[J].兵团建设,2007,(6).

[13]李荀华.兵团文化结构特征论[J].丝路学刊,1995,(4).

[14]孟丁山.兵团文化简论[J].新疆艺术,1997,(1).

[15]唐济川.兵团文化断想[J].兵团建设,2006,(11).

[16]孙卫东.兵团文化产业化初探[J].兵团建设,2007,(3).

[17]刘绍华,郭爱荣.关于兵团文化先进性的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01,(1)。

[18]刘耀霞.推进兵团先进文化建设[J].兵团党校学报, 2004,(6).

[19]梁金贵,习军花.发展兵团文化事业创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J].今日湖北,2007,(1).

[20]李文莉.发展兵团文化,构建和谐社会[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4).

[21]杨莉.发挥军垦优势 弘扬兵团文化[J].兵团建设,2005,(10).

[22]刘玉莲.对发展兵团文化产业的若干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03,(3).

[23]李永山,梁金贵.对兵团文化的探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8,(3).

[24]刘美蓉.对兵团“文化戍边”与维护国家安全的若干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1).

[25]李书群,史建玲.大力发展兵团文化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精神支撑[J].兵团党校学报,2006,(2).

[26]郭爱荣.从维稳固边的视角考量兵团文化[J].兵团党校学报,2007,(4).

[27]吴重吞.用兵团精神推动兵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J].兵团党校学报,2008,(1).

[28]李书群,郭爱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建设兵团文化[J].兵团党校学报,2008,(6).

[29]吴重吞.围绕新型工业化推进兵团文化创新[J].兵团党校学报,2005,(6).

[30] 高山,文梅.试论兵团传媒在兵团文化建构中的作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1).

[31]尚新春.深圳文博会对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兵团建设,2007,(8).

[32]闫丽萍.浅谈兵团文化在构建兵团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兵团工运,2005,(11).

[33]孟丁山.论新疆“兵团文化”的存在和发展[J].新疆艺术2000,(3).

[34]刘耀霞.论兵团文化在新疆的地位和作用[J].兵团党校学报,2005,(6).

[35]彭清.论兵团文化特色[J].兵团党校学报,2005,(1).

[36]王玉林.论兵团文化及其发展[J].农垦文化,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