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女性社会学论文

女性社会学论文

女性社会学论文

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陈染、林白等为代表的一批女性作家,在日益开放、开明的社会环境下,凭借女性特有的情感以及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转型时期的社会变革。她们以。创作自由为利刃,在传统的文学中开辟出一片独特的女性空间、在取得中国文坛上的一席之地的同时,也因频频触及传统社会道德的底线而备受社会的批评和争议。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女性”只是一个经常被关注、审视和描述的对象,女性的主体意识几乎被男权社会的话语霸权所淹役。在20世纪接近尾声的时候,中国的女性终于转换了角色,开始在文学的舞台上肆意舞蹈。她们用极其自由的方式在作品中表达和展示自己。无论是其表现形式,还是其内在意蕴,都是空前的自由和无拘。这种自由的创作为女性文学找到了突飞猛进的释放空间,并在文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陈染、林白等一批大多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女作家从开始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时,就处在文学、媒体以及其他社会环境的论战中,遭受着被非议的命运。她们空前的自由和貌似被丢弃的社会道德成为非议的焦点。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学环境里,女性“个人化写作”的突起本身就是一种时代变革的象征。她们的创作让读者感受到了深入心灵的文学体验,但她们的创作自由对传统文学形式和内容的颠覆,消解了一些人心中社会道德的神圣地位,也导致她们自身在创作自由和社会道德面前难以两全的悖反境地。

创作自由:女性“个人化写作”的精神和灵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开明,女性作家开始主动出击,在男性创作空间之外的精神领域中,寻找更大限度的自由范畴。她们对精神空间探求的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也使她们的创作在文坛占据了独特的地位。被称作“新三巫”的陈染、林白、海男,以及同为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徐坤、虹影等作家,她们用鲜明的文学立场表达了新时代女性的意识和观念,用一种完全主体的姿态站到了文学的立场上述说感情、经历、观点,甚至。在这里,创作自由成为了她们创作的精神与灵魂。可以说,没有了自由,就没有了她们的地位,没有了她们目前在文坛上拥有的一切。

女性“个人化写作”的自由首先表现为女性作为平等主体—人本质的根本自由。创作自由使女性作家真实的心声得以最大限度地展现,她们在写作中寻找到了自由的快乐和满足。林白表述她关于“个人化写作”的观点是:“个人化写作是一种真正的生命的涌动,是个人的感性与智性,记忆与想象,心灵与身体的飞翔与跳跃,在这种飞翔中真正的、本质的人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林白将“个人化写作”诊释为“解放”,也就是“自由”。自由在她们笔下成了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名词,女性“个人化写作”依赖于这样的意义取得了它本身在文坛上的地位,并且日益冲击着文坛及文学人的观念、审美和评判。

女性“个人化写作”的自由也表现为表达方式的自由。仅从文字上看,这批女性作家书写的文字脱离了传统男性书写的厚重和深沉,以一种轻盈、飘逸、灵动的面貌在文坛登陆。看陈染的作品,我们会惊叹于她极度的想象力和挖掘力。其作品的题目就足以让人感叹,《站在无人的风口》、《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巫女与她的梦中之门》、《秃头女走不出的九月》……这需要怎样纵深的遐想和冥思。王蒙曾评价陈染的作品:“她的小说诡秘、调皮、神经、古怪,似乎还不无中国式的飘逸空灵与西洋式的强烈与荒谬,她我行我素,神啦巴卿,干脆利落,飒爽英姿,信口开河,行于当行,止于所止,坦诚得让你心跳,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而且她的造句与句子后面的意象也是与众不同的。这就是独一无二的陈染!她有自己的感觉,自己的词汇,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符号!还有她的稀奇的比喻和暗喻,简直是匪夷所思!.这就是陈染放纵、自由的文字。林白等人尽管有其不同的常用语言、词汇,但她们的文字都是一种自语式的自由,显现着女性的丰富世界;她们的视角是千变万化的,从内心到内心的另一面,从女性到男性,不受拘束;她们的方式是随兴的,哪怕是缺乏逻辑到只有美丽文字的流淌。

女性“个人化写作”的自由还表现在对创作空间的拓宽上。她们把文学的表现范围扩张到男性作家不能触及的女性内心最隐秘的地方,把人与人之间、人自身隐性的任何感情都表现得极度唯美。在《一个人的战争》中,林白把女人内心的迷狂用跳跃的、支离破碎的文字进行深刻的描绘,竭力刻画了女人的独特的体验和精神的呼唤,显示出一种孤芳自赏式的挣脱。由于是对自我内心情感的体验和把握,在自己的笔下转化成文字自然也就游刃有余。在描写男女情感时也表现出女性的视角,突出女性的生存与体验,突出她们对自由的向往与态度。女性作家们就是用这样一种“让世界看我”的开放式书写来展现自由。她们的敏感足以让她们感受到女性精神世界里最细微的波动,使得女性的精神和灵魂在她们的文字间游走.并将之毫不掩饰地摆在世人面前。

社会道德:女性“个人化写作”的隐性尺度

以陈染为代表的女性“个人化写作”

之所以在文坛掀起轩然大波,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她们张扬的自由旗帜,背叛了社会道德的要求。我们认为,文学自由不是道德的终结,而是在新的时代进程中体现社会道德的一种全新形式,是一种促进文学繁荣的表达方式,社会道德则是隐含在这种方式中的理性意义。它作为女性“个人化写作”的隐性尺度,是女性文学可以经受历史检验,并使之得以长存的内核。

从创作风格上看,这些女作家们的作品在貌似“标新立异”、大树自由旗帜的表层,涌动着深层的社会道德取向和自我的道德判断。以陈染为代表的一批女性创作被誉为“个人化写作”,所谓的“个人化”实际上只是形式上的个人化。其中个人化的体验几乎可以从所有女性身上找到相同或相似的经验。陈染对于她的“个人化”有一种自觉:“她是‘她’,即她是‘全体’。她具有独特性的个体,她又是人类全部特征的代表。她们关注自我,关注个人的出发点正是关注变化着的社会,关注以往被遗忘在孤独一角的女性生活。个人只是她们用来借述的一个符号,通过这个符号和符号所隐含的信息来传达具有人类社会普遍意义的生命意识。她们用女性的方式宜扬社会道德在时代变革中的演化和表现形式,其作品也因此具有了社会性的普遍意义。

事实上,从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来看,陈染她们的作品也是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的。在以道德为隐性尺度的前提下,陈染她们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女性心灵的颤动,张扬了女性特有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哲学。陈染在她的《无处告别》中描写了一个鲜明的女性形象—黛二小姐,一个神经质又让人怜的女子。其中也写了黛二小姐和不同男人之间的关系,但绝不是简单的关系,而是无处不在地显现着黛二小姐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在“现代文明”中的无奈和思索。“她探信女人是用情绪思索,男人是用屁股思索。在描写刻画当中,处处体现出作为一个女性所能具有的优越感,同时又流露出“无处告别”的无可奈何。这不仅是黛二小姐的感觉,也是很多女性共同的感觉。小说的几个部分:“黛二小姐与朋友”、“黛二小姐与现代文明”、“黛二小姐与世界”也处处突出黛二小姐作为一个个体在世界中的体验和她作为一个典型的普遍生命意识。“现代文明留不住她,移民留不住她,约翰·琼斯那充满激情的身体留不住她。她就是要表现这样一种女人独有的孤独和虚弱感。陈染的创作方式是新颖的、自由的,描写的对象是个性、个体的,出发点却着眼于整个外部世界。从个体身上,我们可以找到所有女性曾有过的、正在感受的或即将产生的心灵轨迹。她描写人物貌似偏离道德的行为,目的却在于揭示关于女性生存的种种问题。

一种新的视角:多样性文学观下创作自由和社会道德的宽容与超越

在由白烨主编的《2003年中国文情报告》中,“小说《沙家派》事件”、“木子美现象”成为了该报告中的“焦点事件和热点论争”。那么,在小说《沙家洪》中对传统经典意义进行消解、木子美在网上公开日记都引起轩然大波的背后,则是人们对创作自由和社会道德之间关系处理的又一次论争。由之引出的“什么样的文学是优秀的文学?什么样的文学观是符合社会、时代观念的文学观?”等问题又一次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认为,有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文学作为一种多样性的存在,其意义不是一个模式就可以展现的。文学所背负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使命,不是由文学是否自由、是否开放的表现方式来判定的,他们与文学的表现并没有本质的冲突,只是理解层面上的相互偏离或冲突。我们欢迎对社会责任、社会道德高度弘扬的作品,也容纳对个人内心情感的自由表达。惟有我们的文学显现出了多样的繁荣,才能代表我们对社会生活认识的深刻;惟有我们的文学显示出足够的雍容与大度,才能展示我们对生活的自信和骄傲。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对创作自由和社会道德的宽容与超越。

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2篇

提高对女性学刊的认识水平是做好女性学刊,发挥其对女性研究促进作用的前提。现对女性学刊的兴起和发展做简要概述,以梳理女性学刊的发展脉络和进一步探求其与女性研究的关系。

一、对女性学刊概念的理解

女性学刊是研究女性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它具有一般学术期刊的属性和女性研究带来的个性。其一般学术期刊的属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术性。学术性是指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是有系统的专门的学问[1]。女性学刊传播关于女性生存发展规律的知识,并促进其系统化、学科化。女性研究学术性论文和系统的学术信息是女性学刊的主要内容。二是传播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学术属性非常强的文化产品,具有交换功能。其交换目的是承载、贮存人类通过思维、思想劳动而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最终扩充人类知识和学术文化容量。其刊载的学术文章往往长而复杂,进行概念的推理论证和应用专业方法研究,非专业者难以读懂。这限制了学术刊物的传播范围,造成其小众传播的特征。女性学刊也属于小众刊物,不同于大众媒介,难以适用市场运作。但它的传播对于学术交流、观点碰撞、知识交融有着重要的作用。三是周期性。学术期刊是有确定周期的连续出版物[2]。周期性是学术期刊与学术图书的重要区别。

女性学刊的个性表现为研究女性的文化定位。女性学刊承载的学术成果研究的对象是女性整体[3]。同时,对于女性群体的研究是以男性为参照物的,具有社会性别视角,运用社会性别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对性别歧视所造成的女性整体的弱势和发展滞后状况有独具的人文关怀。所以,推动促进女性快速发展以实现两性平等基础上的和谐发展的研究是女性学刊的历史使命。它虽然借用各种学科的研究方法,但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具有确定的研究范畴和女性社会科学的独立性。它关照女性现实和历史的理性探讨,区别于妇女工作等刊物的非学术性期刊。女性学刊具有促进女性学学科建设、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政策研究、传播社会性别平等文化的功能。女性学刊主要刊载学术论文、学术著作书评以及学术活动信息;其内容涉及女性学科领域的各方面。女性学刊的主办者可以是国家、地方的科研机构,包括公开出版与内部发行、期刊出版号与图书出版号的定期女性学术出版物。一些学刊的女性研究栏目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女性学刊的特性。女性学刊的外延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从刊物特征与妇女研究关系的角度广义地理解,女性学刊的类型可以粗略地分为4类:以刊登论文为主的女性学刊、学报,如《妇女研究论丛》《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山东女子学院学报》《女性论坛》(书号)等;以研究学术信息为主的定期出版的女性学术年鉴,如《中国妇女研究年鉴》①;以转载或摘录女性学术论文的文献类刊物,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以刊载和交流学术活动信息、阶段研究成果为主,有一定容量、定期编辑的女性研究机构和组织主办的内部期刊,如《妇女研究动态》。从对学术创新的直接作用和期刊管理的分类角度的狭义理解,仅指具有公开发行刊号,以刊登女性研究论文为主的女性学刊、学报,目前只有《妇女研究论丛》《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山东女子学院学报》三个期刊。

二、女性学刊的兴起

(一)女性学刊产生的时代背景

女性学刊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平等、发展、和平”为主题的国际妇女运动已经形成声势。联合国颁布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开展了“联合国妇女十年”活动,并召开了3次世界妇女大会。妇女研究已经进入高校科研和教学系统,并向学科化发展,突破了原有的妇女解放和女权理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方针,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不断深化的城乡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掘了妇女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潜力,解放了妇女思想;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也使妇女的权益受到多方面的侵害,新的妇女问题不断出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在文化改革的过程中,在妇联组织的积极推动下,妇女期刊和出版物异军突起。妇女和妇女运动发展问题亟需理论的阐释和指导,妇女文化的繁荣也需要从妇女理论中汲取营养。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鼓励人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形成了社会科学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民主氛围,恢复和建立了社会学等一批学科。科学研究突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涌现出了一些跨界的新学科。这为新时期下的中国妇女理论探索提供了良好的科学环境。在对外开放的政策下,国外的新理论、新著作、新理念被引进。长期封闭所造成的中外妇女的隔膜,以及国外妇女研究的热潮,引起了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学者对妇女研究和研究中国妇女的兴趣,开始了妇女理论新的探索。

中国妇女运动和妇女理论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的时期到二三十年代,形成了我国妇女理论研究的第一次热潮,引进了西方女权思想和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新民主主义妇女运动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融入了民族解放的大潮。新中国成立后,妇女运动为发动和组织妇女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利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势保护了妇女的劳动权利和健康。在民族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妇女理论的研究处于低潮,主要是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阐释、应用和妇女运动历史的研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范畴。改革开放后妇女的新情况、新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探讨和反思。妇联系统先后成立妇女运动研究室和妇女研究所/室,组织成立了妇女研究社会团体,妇女管理干部院校成立了妇女理论教研室/组。全国妇联召开了两次全国妇女理论研讨会,北京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成立了妇女研究中心,并组织研讨会和理论沙龙等活动,吸引教师参与研究妇女问题。《中国妇女》杂志和《中国妇女报》等妇女报刊开展妇女专题讨论并设专栏,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一些教师和研究人员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甚至自费和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有关的妇女问题。对外开放使妇女研究概念引入,一批妇女与两性关系的译著得以出版,这开阔了我国学者的理论视野。人口学、史学等既有学科的发展也开始关注和引进国外相关学科中妇女研究的理论成果,并开始从性别角度关注妇女问题,《夏娃的探索》等论著以及《女性学》等教材相继问世。当代女性研究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条件下,继承发展了妇女解放理论,植根于中国妇女和妇女运动发展的实际,借鉴国际妇女科学,突破了原有的研究领域。#p#分页标题#e#

(二)女性学刊群的创办历程

1.初创阶段(1988~1994),妇联系统开创兴办,以论文园地支持社会妇女研究为特点。妇女理论研究的需要催生了研究刊物的诞生。如何解决在新形势下妇女发展的问题是对妇女运动和妇女理论的挑战。在改革开放中,北京市妇联转变工作观念,增强服务妇女的职能。在成立北京妇女理论研究会(1985年)和研究室(1988年3月)、举办妇女问题研究征文(1986年)、取得《中外妇女》办刊经验和开展“北京妇女报刊考”课题研究(1988年初)的基础上,1988年11月北京市妇联和北京妇女理论研究会创办了《妇女理论与实践》双月刊(内部发行),半年后更名为《妇女研究》,填补了面向各界专门研究妇女理论刊物的空白,打出了妇女研究的旗帜[4]。1991年全国妇联在妇女运动研究室、调研室的基础上组建了作为直属事业单位的妇女研究所。作为专业科研机构,该所迅速开展了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需要调动各地研究力量,需要学术刊物作为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窗口。当时北京正在申办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国家对妇女工作十分重视。1992年3月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创办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妇女研究论丛》季刊,使女性学刊依托科研实体,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随着妇女运动和妇女干部教育的发展,1985年在妇女干部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4年后创办了《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89年试刊无期号),1991年公开发行。乘筹备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东风,该院更名中华女子学院,1995年8月《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随之更名为《中华女子学院学报》。该刊从依托妇女干部学校转变为女子院校,扩大了研究领域。与此刊经历相似,1999年,《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在1987年创办的《妇女学苑》内部刊物的基础上创建,2010年更名为《山东女子学院学报》),是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女子学院主办的以妇女理论研究为主的学术刊物。该刊在地方妇女干部学校的改革中,对妇女研究最为敏感和最早介入,1995年又有了独立建制的妇女研究所的依托。从诞生之日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主办的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运动》(双月刊)就注重对妇女期刊的理论文章的转载,在迎接世界妇女大会的热潮中,1995年更名为《妇女研究》,筛选目标扩大到所有学术刊物,成为文献类的女性学刊。

2.初步形成阶段(1994~2003),高校和社科系统等妇女研究中心兴办,以依托学科建设项目交流学术信息为特点。1992年之后,《妇女权益保障法》出台,中共中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政府筹办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和非政府组织论坛,组织和调动了高校、社科学者的妇女研究热情,妇女研究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由于妇女研究中心很少进入高校教研体制,缺少资源,人力分散,以及女性研究跨学科的特点,一些高校妇女研究中心编辑了内部刊物,刊载女性研究论文和学术动态文章。如: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的内部刊物《妇女研究动态》创办于1993年,半年期,至今已编辑40多期。作为女性学学科建设牵头单位的刊物,该刊在校内外、国内外交流女性学学科建设信息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上海社科院《妇女研究通讯》(1995)是社科系统妇女研究的首份内刊。随着全国女性研究的发展,女性研究的成果和信息增多且分散,对其的梳理和研究提上日程。在《中国妇女理论研究十年(1981~1990)》编辑的基础上,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立项编辑《中国妇女研究年鉴》,于1996年出版了首卷本,成为5年周期的、研究女性研究信息的学术刊物。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促进了中外妇女研究的交流,国外基金支持的妇女研究项目增多,出现了一些服务于研究项目的阶段性内刊。如:由“发展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课题组创办于2002年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通讯》,在3年的项目运行中发挥了联络和交流的作用。1999年底中国妇女研究会成立,加强了对女性研究的科研活动的组织,努力推进女性研究进入科研和教育主流。女性学科建设的进展使高校和社科系统女性研究中心的学术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一批女性研究学者成为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其中有的在学报、学刊担任主编。同时,一些刊物也相继开辟了女性学术栏目。如:《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妇女史”(1990)和“妇女与性别研究”(1998)、《浙江学刊》的“妇女研究”(2003)、《思想战线》的“女性学视域”(2004,现更名为“社会性别研究”)、《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的“妇女与社会”(2010)、《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中国女性主义研究”(2009)等。这些栏目为女性研究学者提供了发表成果的平台,也因所属刊物的本专业本地区的学术地位扩大了女性研究的学术影响。

3.扩大发展阶段(2003至今),研究基地和出版机构合作出版,以以书代刊促进女性理论和性别文化研究传播为特点。全国妇联与中国妇女研究会积极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施,特别是加强了与教育、科研、党校、宣传系统的合作,不仅建立了一批妇女/性别研究和培训基地,还争取到了社科基金支持。妇女/性别研究和培训基地的建立,提高了妇女研究中心在教育和科研管理体制中的地位,有利于组织研究队伍和争取科研资源,增强科研实力。同时,女性研究在出版界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一些出版社为增强竞争力寻求特色,对性别文化传播的兴趣和责任感增强,它们不满足于仅出版女性学术著作,但又得不到刊号,便有意采取以书代刊的方式出版女性研究刊物。一些女性学者抓住了这个机遇。如:荒林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女性主义》丛刊于2004年首次面世,该刊每年出版春、秋两卷,有卷首语和栏目。2007年底,武汉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中心等主办、罗萍、俞湛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女性论坛》,以1年为周期连续辑号出版,刊载女性研究学术论文。

上述可见,女性学刊是从女性研究活动中破土而生的,并随着女性研究的发展而壮大。如果没有妇女研究,女性学刊便无法生存。女性学刊的学术性决定了女性学科建设是它的发展依托。女性学科建设的制度化进展,推进了学术成果的生产。妇女教育与出版的发展为女性学刊创办提供了条件。这些共同促进了女性学刊群的形成。经过20年的发展,女性学刊形成了妇联组织、女子院校、出版社多系统主办,学刊学报、年鉴、文献多种类型,刊号书号共用的学刊群体。女性学刊的多样化,使其各自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共同推动了女性研究的发展。#p#分页标题#e#

三、女性学刊的发展

女性学刊的发展体现在个体的成长中,表现在刊物思想的明确与成熟、数量的变化和质量的提高、管理机制的形成、影响的扩大等方面②。

(一)定位和办刊宗旨

女性学刊的定位明确。《妇女研究》在总第4期强调了“拓宽妇女研究领域”,“探索妇女研究新路”,“要有学术价值,既有可读性又有哲理性”[5],定位从侧重于妇女运动研究和妇女干部读者转为妇女研究的整体和妇女理论研究人员及热心人士。该刊敏锐地抓住妇女研究兴起的历史时机,突破了北京地域和仅仅为妇女工作服务的局限,树立了《妇女研究》为学术发展服务的理想。该刊后来更名为《女性研究》(1992年),但定位为“普及型妇女研究刊物”,逐步转向女性研究信息和观点的介绍,以及妇女社会问题热点的新闻调查,学术性逐步淡化。

《妇女研究论丛》在《发刊词》中定位为“学术理论刊物”,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观为指导”,“探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妇女解放和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促进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6]。1992年第4期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观为指导,运用多学科内容,多角度、多层次研究中国妇女争取解放的理论、历史、现状、前景”[7]。1994年强调“推动妇女理论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跨入学术殿堂”[8]。从中可以看到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主办的《妇女研究论丛》,从开始就举起马克思主义指导妇女研究的旗帜,组织和吸引全国妇女研究者,进行深层次的全方位的研究,以创建妇女学科为目标,比《妇女研究》在理论层次上提高了一个台阶,成为纯粹的学术刊物。2001年7月该刊成为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该刊依托中国妇女研究会,以推动妇女研究整体的繁荣与发展为宗旨,涉及女性学科理论和妇女发展问题研究的各个领域,关注重大妇女问题研究成果,成为妇女研究的核心刊物。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是高校学报,前身是《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其创刊时定位为研究和探讨妇女解放理论、妇女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顺应发展妇女教育事业的时代需要而生[9]。由于对妇女管理干部教育的依托,其关注点侧重于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导解决新时期妇女问题,推动妇女运动,提高妇女素质。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筹备的热潮中,该学报随着学院进入普通高校序列而转变为女子高校学报,直接面对女大学生,作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办刊思想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贯彻双百方针,反映妇女理论的研究成果,交流开展妇女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妇女教育的发展规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与妇女有关的社会问题”[10]。随着学院本科教育升级和女性学的建立,该学报的办刊宗旨确立为“坚持‘双百’方针,立足妇女教育,站在时代前沿,突出女性特色”[11],侧重反映女性高等教育的科研成果,为促进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提供服务。其办刊思想随着主办机构性质和任务的变化而调整,由妇女管理干部教育扩展为妇女教育,由妇女教育经验到女性高等教育学术,由仅强调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导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并突出女性特色,从一般的妇女理论刊物发展成为以女性高等教育研究为特色的女性学刊。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是地方女子院校中少有的以研究妇女理论、妇女问题和妇女教育为特色的专业性理论刊物。其前身《妇女学苑》创办于1987年,办刊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针,研究探讨妇女干部教育和妇女运动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积极为教学工作和妇女工作实践服务,为四化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12]。1991年随学校的发展更名为《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年更名为《山东女子学院学报》。随着主办单位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山东分院由成人教育机构逐步改制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并承担全省妇女干部的培养培训工作,其办刊宗旨调整为“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面向改革时代,探索妇女问题,研究妇女理论,促进妇女发展”,逐步确立了以妇女/性别研究为主体,采用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方法,辐射与女性参与相关的社会、文化、教育、法律、文学等多个领域的刊物定位,形成了融性别研究视角与时代特征为一体的办刊特色③。从上述叙述可见,女性学刊的定位由妇女运动理论和妇女问题的研究逐步转向妇女理论和学科建设,形成女性学科的核心期刊、女性教育为特色的妇女理论学报。

(二)数量变化

女性学刊的发展还体现在数量的变化,其刊期、开本、页码的变化,使刊物的容量不断扩展(见表1)。载文数量增加。如:《妇女研究论丛》从创刊时的几十篇到每年100多篇。《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每年也100余篇。女性学刊从创刊时的季刊发展到双月刊,年版面字数从四十几万字到一百多万字。稿源数量的增加。如:《妇女研究》从无到有,1992年作者只不到300人,主要以约稿为主。《妇女研究论丛》和《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从创刊时的每年几百篇到千篇以上(2008年《妇女研究论丛》已超1300多篇)。作者的结构以高校和妇联教师及研究人员为主,如据统计《妇女研究论丛》(1992~2006)载文作者以高校教研人员(54%)为主,其次是妇联和社科系统的研究人员(18%和11.4%);高校教研人员增加了28个百分点,男性作者的人数由几人增加到一二十人,但所占比例仍很低④。研究项目论文增多。如:《妇女研究论丛》项目论文占论文总数的比率从1992年的10%上升到2010年的22%⑤。

(三)质量提高

1.选题的丰富。在女性刊物的选题的统计中,可以见到刊物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女性与法律权利、经济与就业、参政与地位、妇女贫困、教育、健康、传媒、女童、老年妇女、婚姻家庭等多方面的妇女发展和现实问题,也涉及到妇女历史、女性文化、中国妇女运动、妇女组织与工作、国外女性研究等多学科的理论探索,尤其是逐渐加强了妇女理论基础理论和女性/性别学科建设方面的内容⑥。

2.好栏目的涌现。随着女性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女性学刊的选题内容不断丰富,策划意识增强,新的栏目和专题陆续出现。如:《妇女研究论丛》初期的主要栏目理论探讨、调查与思考、历史与文化、国外妇女研究、工作研究、学术动态等多着眼于研究方法、论文形态及大的内容分类,此后经过了衍变,其内容更加充实,并体现了其倡导的意识,如:理论探索与争鸣、妇运观察、史学研究与反思、国外妇女/性别研究,倡导了争鸣、反思思想,增加了性别研究的内容;同时增加了研究热点类的新栏目,特别是随着女性学基本理论的发展设立了学科建设栏目。该刊栏目“调查与思考”(1997年前)、“研究动态”(2001)曾获得全国妇女报刊好作品栏目奖。《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充分调动在婚姻法、妇女法学等领域的学科人才资源,创办了“女性与法律”栏目,在两法的修订过程中对妇女法学界和妇女理论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06)。《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妇女与性别研究”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06)。《山东女子学院学报》(当时为《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性别平等理论研究”被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栏目(2008)。#p#分页标题#e#

3.学术规范。女性学刊在初创时对学术规范的执行不是很严谨,经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对学术规范的执行渐趋严格。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妇女研究论丛》《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山东女子学院学报》于2003年都获得《CAJ-CD规范》首届执行优秀期刊奖。4.期刊评价。据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的统计分析,女性学刊的重要评价指标———复合影响因子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如《妇女研究论丛》从2001的0.1065升到2007年的0.404,2011年的0.695;2011年《中华女子学院学报》(0.474)和《山东女子学院学报》(0.221)的复合影响因子较前也有较大上升(见表2)。

随着编校质量的提高,女性学刊逐渐得到出版和社会科学、教育系统评价体系的肯定和认可,特别是进入了学科体系。《妇女研究论丛》从1996年起连续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6妇女运动与组织\2000中国政治\2004社会学、中国政治\2008社会科学总论),经历了从妇女、政治、社会学领域的推进,终被中国社科院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社会学,2004和2008年)。《中华女子学院学报》获北京市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2),并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6)。《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05、2007和2009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期刊;2008年被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期刊;2010年被评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女性学刊学科地位的逐渐被认可扩大了其在学界的影响力。目前上述三种女性学刊均已国内外公开发行(《妇女研究论丛》1992;《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1;《山东女子学院学报》1999),在进入邮发系统的同时自办发行(《山东女子学院学报》尚未邮发)。《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收入首期《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延续至今,1999年起连续被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南京)、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清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评价系统等的来源期刊。《妇女研究论丛》早期是《妇女研究》(原名《妇女组织与活动》)主要转载期刊,1992~1996年被全文转载的文章占《论丛》所刊论文的1/3,后来逐渐为其他学科《复印报刊资料》期刊所转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也逐渐扩大了学界影响,被选入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ASPT)、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2004)、中文电子期刊服务网(CEPS,台湾,2005),并成为中国期刊网等来源期刊。《山东女子学院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来源期刊。女性学刊实现了资源共享,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吸引了妇女研究学者,并为学术成果和机构评价提供依据。

(四)管理机制逐渐完善

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3篇

女性学理论体系是女性学的重要知识内核和学科支撑。要推动女性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系统梳理近年来女性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显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2006年以来国内外学界在女性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学术收获,然后在评价近5年来女性学理论建设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对女性学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近5年来女性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收获

女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学术界普遍公认的三大主要基础理论流派,即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女权主义理论、社会性别理论,下面我们将分流派概述国内外女性学理论研究近5年来的主要学术产出。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妇女问题上的运用,该理论较为强调经济因素和阶级因素的作用,认为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只有参加社会公共生产劳动、消灭私有制,妇女才能得以解放。在社会主义中国,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原则的马克思妇女理论依然是近年中国妇女理论研究的重心。5年来,国内有关马克思妇女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领域: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理论与历史经验。对此,部分学者对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妇女解放思想给予了学术关注,比如单孝虹通过剖析关于妇女运动的一些思想和论述,指出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做出的巨大历史贡献[1]。在这一领域,还有不少学者通过考察共产党的各项决议和文件,解读了党的妇女运动方针和历史贡献。女性学教授韩贺南着重研读了中共首部妇女运动决议———《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中关于妇女解放与阶级解放关系的基本观点以及支撑这一观点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最后为我们勾画出妇女解放与阶级解放这一基本命题的理论体系[2]。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了介绍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指导下,党的妇女运动方针政策的历史沿革和积极作用,《中国妇运》期刊还特别开辟了《党的妇女工作90年》专栏,其中学者于念在《从四个决议案看党成立初期妇女运动方针的基本思想》一文中,除了关注中共二大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还对三大、四大和六大先后通过的妇女运动决议中的精神做了精辟的阐述[3]。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探索。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创新与发展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产出了大量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论著[4][5][6][7],提出应吸纳社会性别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等众多实现马克思妇女理论中国化的现实路径[8]。另一方面,充实和完善较具中国特色的女性学理论———性别和谐理论的内涵也依然是部分研究者学术努力的重要方向。性别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内容和内在要求的见解,已经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9][10]。关于性别和谐的概念界定和测量方面,叶文振认为性别和谐是一种新型的男女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性别关系,性别尊重、性别公平、性别友爱和性别均衡是性别和谐的基本内涵,我国的性别和谐程度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性别意识、妇联的组织作为、性别文化与制度创新、市场经济成熟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等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11]。学者们进一步就如何促进性别和谐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大多认为应通过国家政府、各级妇联、社会舆论、两性人口等多方联动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性别关系[11][12][13][14]。

在国外,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以后现代主义视野对传统马克思妇女理论的规范性形态进行破译和创新仍然是西方学者的学术工作重点,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妇女公共生产劳动与妇女解放问题。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理论,应对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一些新的妇女问题,西方学界不断地借鉴、批判及自我批判。在妇女劳动与妇女解放问题上,有学者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提出异议,不赞成妇女受压迫起源于私有制并将伴随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而终止的观点[15]。针对传统马克思主义者争论后达成的共识,例如劳动力再生产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之一、无偿的家务劳动构成妇女压迫的物质基础、家庭是性别压迫的主要场所等观点,部分研究者声称,这场争论并没有回答为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是妇女做家务,而不是男性或一些其他类型的人们充当处于从属和受剥削地位的家务劳动者[16],事实上,性别分工和妇女的从属地位在资本主义以前就已经存在,所以对于妇女的状况和家庭领域有必要做更仔细的分析[17]。另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它忽视了受资本家霸权支配的无产阶级中也有性别区分[18],没有注意到在家中受丈夫奴役的妇女走出家庭后,在工厂中也得不到平等对待的事实[19]。

第二,阶级分析和去阶级化的女性观争论。后现代倾向的马克思主义者批判当前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研究中表现出的片面强调经济决定作用、采用了空洞与格式化的语言强调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两种理论倾向,反对单纯从经济决定因素和阶级分析出发阐述妇女问题,认为应诉诸于如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性别差异、女性心理等微观的分析方法去解释妇女压迫主题[20]。持以上观点的学者们强调一种反阶级论的女性观,力图摆脱对妇女受压迫原因的纯经济分析,并试图把性别问题从阶级分析中分离出来,放在传统上被认为属于私人的和非政治的生活领域中进行考察。持另一种观点的研究者们认为,这种去阶级化的微观分析回避了资本主义女性压迫的阶级实质,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基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分析的阶级分析,因此有可能导致一种否认集体主义行动和瓦解政治斗志的相对论和个性化的简化论[21],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微观文化抗争只有融入具有阶级力量和结构地位的当代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才可能成为改造资本主义世界的革命性力量[22][23]。

(二)女权主义理论

女权主义理论流派是理论分支最多的一个基础理论流派,各分支在女性受压迫的根源上观点各异,有的注重生理因素,有的注重心理因素,有的注重经济因素,有的注重文化因素等,但是,它们都以女性经验为研究来源,以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为政治目标。近5年来的国内女权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可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编译和提炼西方女性主义原著和思想。在经典原著部分,《近代早期英格兰的妇女,1550~1720年》[24]、波伏娃的《第二性》[25]等西方女性主义的学术典范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此外,一些学者则致力于译介较为新近的西方论著,如中央编译局江洋编译了英国吉莲•豪伊著述的《后现代主义之后:回到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一文,该文介绍了在最近的女权主义教规化潮流中,有哪些内容被包含进来,有哪些内容被删节,有哪些内容被抹掉[26];宋素凤评介了佩吉•麦克拉肯主编的《女权主义理论读本》[27],此读本收录了诸多女性主义文本范例,涵盖了女权主义的重要议题,所跨领域包括人类学、社会学、文学、法律学、精神分析学、文化研究、电影研究、科学研究、哲学与政治学。在阅读了大量女性主义西文文献后,部分学人还梳理和介绍了如“赛博(cyber)女性主义”[28]、“全球女权主义”和“跨国女性主义”[29]等西方较为新兴的女权主义流派的主要理论思想。第二,不同学科领域内的女性主义研究和思考。为回应女性学的学科建设,跨学科的女性研究不断繁荣。在伦理教育方面,高德胜从女性主义伦理学的视野入手,呼吁重建道德教育大厦,使道德教育的核心概念包容女性气质[30]。敬少丽进一步审视和分析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学科与专业分类中的性别倾向和价值分层问题[31]。在政治哲学领域,付翠莲则就女权主义对当代政治哲学视域中正义理论的批判这一话题展开探讨,认为女权主义通过挑战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揭示其正义论忽视女性的内涵,从而表达了女权主义的正义诉求[32]。在文学艺术界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还是呈现出一如既往的热闹景象,一些文艺学的硕博士生也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毕业学位论文进行研究[33][34]。反观以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成就,林树明撰文对当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了深刻反思,批判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存在着批评视点及方法较单一、未充分重视作品内部的复杂因素、信息大量重复、批评的“文学性”学术品味不足等缺陷[35]。#p#分页标题#e#

相对比来看,国外女权主义流派这几年的进展更快,并大致呈现出两条发展主线:

第一,种族和性向等差异问题。西方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像从前那样以一种相同的方式讨论妇女问题已变得不再适宜了,所以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研究呈现出主题多样、殊异观点共存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中,种族问题始终是近来西方社会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大量女性研究的文献与学术成果围绕种族问题展开,大多认为种族不平等状况依然严重,并且有批评控诉女权主义内部也存在种族歧视,一些女权主义领导人不是忽视黑人妇女,就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黑人[36][37]。并且这类控诉并非一般的感性话语,大多都建立在实证材料或数据的基础上。在这一领域,学者们通过实证调查资料的收集,分析了女性在婚姻、教育等诸多方面权利的种族差异[38][39]。其次,随着西方同性恋(homosexual)人数的逐渐增加,女性同性恋(lesbian)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关于异性恋和女同性恋者的身心情况的比较研究结果指出,女性同性恋者在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上都比异性恋者有更大的风险,企图自杀的人更多[40][41][42]。此外,一些研究者开始逐渐深入对西方国家女性同性恋家庭的生育要求以及女性同性恋家庭中的孩子成长等方面的研究[43]。

第二,全球化、跨国主义中的性别议题。近年来,超越国家边界的妇女问题迅速攀升,区域、跨国及全球发展过程中的性别理论和现实问题已然成为国际妇女研究关注的主要前沿议题之一。全球女性主义的成果主要围绕两个核心进行。首先,是诸如贫困、生育、性等一些全球姐妹面对的共同问题,女权主义者们倡导应强调全球妇女政治经济权利的整体发展,并兼顾全球妇女在家庭、工作、民族等方面的多重公民身份[44]。其次,有人坚称,在第三世界和第一世界国家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比比皆是,性别压迫与阶级、国家和种族的压迫是密不可分的,全球化背景下不平等的劳工制度及跨国资本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妇女的剥削就是一例[45][46]。在女性主义从地方逐渐走向全球的过程中,女性主义的知识生产也变得日益跨国化,有学者断言,未来就是一个在全球化背景下做女性主义研究的时代,妇女研究者们特别是妇女自身应站在全球发展的新高度上,来开拓全球女性主义的新视野[47]。

(三)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区分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差异,强调社会文化等因素对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和行为的建构作用。近些年,社会性别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性别分析大有成为女性研究主流的趋势。国内2006年以来的社会性别理论相关研究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对社会性别理论进行纯理论上的探讨。李叔君等从“秩序”问题入手,对社会性别理论进行逻辑辨析,力争从凸显出来的问题中找到有价值的研究空间[48]。同年,李叔君基于现代性与社会性别理论相融合的路径,从政治权力、财富以及文化三条线索展开对社会性别理论的分析,旨在揭示社会性别理论视野中的现代性图景[49]。还有一些研究者则以“社会性别”概念为线索,对国内国际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和嬗变进行了大致的勾勒[50][51]。国内学界在对社会性别的理论评价方面褒贬不一,但大多数都还是对社会性别理论持积极态度,认为社会性别理论推动了中国妇女的社会发展和男女关系的根本改善[52],以性别研究作为一个角度去分析和解构一个民族、一段历史,是妇女研究正在走向成熟的标志。当然,社会性别理论并非完美无缺,李晓光博士在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性别研究》一书中也提到了它的局限性:社会性别理论试着建构一个具有同一性和普遍性的话语理论,一不小心可能会陷入一种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的理论泥潭;而且社会性别理论如果过分执著于性别的视角,会不可避免地导致视野的狭小与盲区的出现[53]。第二,积极引进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研究现实社会问题。在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进程中,研究者不仅致力于理论的探究,也积极把社会性别理论运用于各种现实社会现象和社会政策的分析中。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学者们关注并深刻分析了诸如农村女性家庭地位[54]、“剩女”现象[55]等社会热点问题。现象分析之外,女性学者们还力图对公共政策法规提出完善建议。鲍静总结了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社会性别理论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将社会性别理论纳入我国公共管理所面临的本土化和主流化问题[56]。李红则在分析了现存社会政策中的性别不平等特点后,具体探究了制定丈夫休产假的法律条文、男女同龄退休制度等把社会性别平等理论镶嵌在社会政策之中的有效策略[57]。针对特殊全体“女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和就业状况,专家们也纷纷提出如对领导干部尤其是男干部进行性别意识培训[58]、在农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及特色经济促进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的就地顺利转移[59]等各种带有社会性别理论内涵的政策建议。从世界范围内看,近年社会性别理论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有关男性气概的研究。一段时期以来,妇女生活与经验得到了相对详尽的研究,所以西方学术界对发展男性气质等男性研究的兴趣开始日益浓厚。康奈尔(RaewynConnell)作为当今世界在此领域影响最大的学者,其研究集中体现了男性气概方面的最新成果。康奈尔在其代表作《性别与权力》一书中就指出女性气质和男性气概都是在社会性别秩序下的包括生产、权力和情感的三重关系下建构起来的,女性气质与男性气概是相互影响而存在的,社会性别研究不能忽视男性气概,因为针对男性气概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妇女研究及女性地位的改善[60]。在最近的研究中,康奈尔继续在全球框架内考察了殖民贸易、全球市场等经济重建进程是怎样间接影响和塑造了当代西方男性气概的,而这些又是如何影响了女性特质的建构,他认为社会的、性别外部的原因均会引起性别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不单是男性气概被重构,女子气质也被重构[61]。在相对微观的领域里,康奈尔还对体育教育和男孩阳刚气概建设[62]、变性人的人生[63]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

第二,关注中国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随着西方学者了解中国渠道的迅速扩大以及外籍华裔学者人数的大幅度增加,西方社会部分学者开始把研究主题转向中国多样社会性别的构成过程、妇女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等等[64]。与早期对中国的研究所不同的是,国外中国女性研究的主题更加广泛,基于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有所增加,政治立场相对客观。近5年来,西方学者的中国妇女研究还涉及身在国外的华人女性,例如对新时期的女华裔留学生的关注就是一个例子,研究者通过对20名华人女大学生的深度访谈来研究她们的社会适应和心理调适情况[65],以期加深教育者对这些女生的了解,从而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做出贡献。西方学者在中国妇女问题方面的另一个学术关注焦点就是对中国流动妇女、工厂女工等弱势妇女群体进行研究[66],并且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已从单一的性别视角批判发展到“交叉性”(intersectionality)分析阶段,即在分析性别问题的同时要与对象的如阶级、种族、地域等多重社会身份结合起来分析[67]。#p#分页标题#e#

二、近5年来女性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特点

追寻5年来女性学理论研究的演进脉络,不难发现,女性学理论研究在继续取得新的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第一,跨学科性逐渐增强,但“理论预设”的痕迹过于突出。5年来,女性学研究的各学科分支不断深入拓展,为女性学学科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而且是多元的理论内涵。这些女性学学者的专业背景是多样化的,她们来自包括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人类学、法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她们以女性学的视角和方法审视、补充、纠正、甚至颠覆既有学问并将各自专业的最新理论信息带入女性学的研究。此外,女性学学科建设对不同学科背景研究者的渴求与吸纳,也使得所有能为女性学研究所用的资源集中起来,进一步促成了女性学理论研究的跨学科现象。但这期间,很多女性学者急于从新的角度、依据女性学理论和视角对原有学科问题进行阐释与分析,得出与此前不同的结论和研究成果,因而很多的著述中都出现了一种高度相同的倾向:主题先行,预先设定女性必然遭受男性压迫的历史处境,然后在这个意图之下,断章取义,挑出文本中有利的片面例子,然后使之成为了女性历史与文化宿命的佐证。然而,这样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妇女学理论研究的僵化。

第二,实证支撑不断丰富,但存在将社会性别分析夸大化的倾向。多年来,我们在作为基础理论源泉的社会实证层面上的研究硕果累累,对于许多具体的妇女问题探讨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许多以前被遗忘或者容易忽视的问题也都被纳入到了女性学理论的考察范围,从语言、同性恋到文化、全球社会,几乎很难有什么问题可以逃过女性学研究无所不在的目光。但若将这些成果分类,不难发现,在理论的实证支撑方面,很多成果都采用了女性学理论中颇有影响力的社会性别分析框架,可以说,社会性别结构分析方法是女性学立足于学术之林的重要砝码之一,它填补了传统学术中性别批评话语的缺失,为学科之间的交流建构起一个以社会性别分析为支撑的平台。但是,应特别注意和警惕的是,现行的研究有一种将社会性别理论作用夸大化的倾向,研究中必称“社会性别”,以为任何一种妇女关系都是性别视角缺失造成的,然而又不能给予很恰切的论证,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倾向并不利于女性学理论的继续前行。

第三,多元综合趋势明显,但没能从根本上克服简单糅合的弊端。在各国妇女理论研究的不断交流和有机融会中,女性学理论的各种理论流派形成彼此交错、相互交织的局面,流派与流派之间的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尽管以上三种女性学理论的基础理论范式在表述与行动取向上不尽相同,但它们在当前的实际研究中却没有那么径渭分明的界限,并开始表现出了某些共同的特征和趋势。与此同时,很多学术产出渗透了多学派的理论观点和视角,很难说它们单纯地属于哪个理论派系的研究成果,只是鉴于不同地理与历史情境下妇女发展的复杂性,研究者们各取所需,对理论的应用有不同的侧重而已。但该多元理论综合仍然以西方社会为中心,仍然停留在简单地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流派的理论观点糅合在一起的阶段,而没有在对不同流派观点的全面理解与概念创新之上努力实现研究范式层面的系统整合,缺乏理论深度和应有的超越与创新,这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女性学理论研究的重复和老套。

三、女性学理论研究的未来展望

5年来,国内外女性学理论的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理论意识和学术取向在相当程度上都有所更新,产生了不少颇有见地的著述。但从世界范围内看,不可否认,中国的女性学理论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依然略显逊色与滞后。为了加快女性学理论建设的发展,促使中国女性学学科的真正成熟,在审视和对比西方女性学理论近年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促进学术队伍和研究对象的性别多元化。在目前国内女性学理论的研究中,有这样一个不争的基本事实:女性学者占主导地位,男性研究人员少而又少。性别因素固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研究者对问题的看法,但这种出自不同性别主体的感受对认识和理解女性的内涵,增进不同性别之间的相互沟通,创造良好的女性学理论发展环境和氛围,是必要而有益的。因为男性学者对问题的研究从表面上看是与女性相对的男性视角,但他们所遭遇的问题与女性研究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然而,目前把女性学研究视为女性专利的现象,会在无形中缩小和削弱学术队伍和研究力量。为此,需要呼吁更多的男性研究者对女性学学科发展与理论研究给予关注和参与。同时,也应注意研究影响女性特质建构的男性气概,在这一领域,国外学界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反观当今中国,关于男性气质的学术研究至今仍比较匮乏。在今后的女性学理论研究中,男女双方均要坚持相互尊重的态度,即使难免有一些性别偏见掺杂其间,也可以寻求在广泛的相互对话与真诚交流中加以磨合,达成超越性别视角的共识。

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女权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男女平等

翻阅当前国内几家权威教材,笔者发现,对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称呼基本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如马新国主编的《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朱立元先生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等;另一种则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如朱刚编著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朱志荣的《西方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而翻阅其他相关专著或论文,这两种称呼也是屡见不鲜,交相呼映。对同一种理论,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称呼?作为两个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否完全一致?二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要搞清楚这一问题,就需要追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历史,通过对其来龙去脉的把握,揭示概念差异和演变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变化规律。

“女性主义”一词最早于1870年在法国出现(法语为F6minisem),用来表述患上肺病并呈现出女性特征的男性少年,但很快就成为“妇女解放”、“女权主义”的同义词。19世纪80年代,这个词首次在英语中出现(英语为Femi—nism),1910年后在美国流行,其内涵就是追求男女在法律和政治权利上的平等,但之后,它的意义就一直处于演变之中。20世纪初,英文feminism一词开始在中国出现,有的音译为“飞米尼斯主义”的,称其意是“女权主义或男女同权主义”,有的译为“男女平等主义”、“争取男女平等运动”、“妇女解放运动”等等,但最具代表性的译法还是“女权主义”。从外文词本身来看,feminism原指女性,ism则被译为“主义”。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1992年版)序言中指出,汉译文“女权主义”中的“权”一字是根据feminism的政治主张和要求而译出来的,尤其是根据西方妇女争取选举权的运动。汉语中“女权”的含义比较明确,用朱刚先生的话说是“指历史上女性为了获得自身‘权益’而进行的努力,其目标明确,颇有声势,涌现过不少知名的女权活动家和积极分子”。确切地说,女权主义真正兴起于l9世纪的欧美,也称“妇女解放运动”,20世纪初随着女性权益的逐渐落实,女权运动也基本完成了使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feminism”要求的已经不是传统的女性权益,其涵盖面更广,意义更深,影响也更大。

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肖瓦尔特曾提出过妇女文学发展“三阶段论”,把19世纪以来的女性创作分为“女子气的”(Feminine)、“女权的”(Feminist)、“女性的”(Female)三个阶段。有鉴于此,学界一般也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归结为三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大背景是法国和西欧的学生造反运动,以及美国的抗议越战的和平运动、黑人的反种族歧视运动和公民权运动。欧美政治斗争的风起云涌,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直接导火线,也直接带来了西方第二次女权运动的高涨,从而引发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一时期的主题是文学与社会的性别迫害,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女性主义者渴望在历史的线性时间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要求在象征秩序(即男性话语)中得到同男人平等的机会和权力,并通过剖析男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和揭示男性支配女性的方式,达到抨击父权制观念的目的。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尚处于初级阶段,它的主要任务在于打破长久以来的菲勒斯中心文化价值体系和父权统治的社会格局,争取男女平等尤其是女性独立自主的权益,其核心目标应该是“女权”,其基本根本使命在于“解构”,在于“破”。可以说,女权主义所标榜的是一种政治立场,所以这个阶段在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史上我们可以称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探讨的重点不再限于男女平等待遇等权益的论争,而是更倾心于对语言、文学的论述和批评。女性主义者在这一时期实现了一个转向,一反初期注重争取男女平等等权益的策略,转而强调性别差异与独特性,并以差异性为名否定男性象征秩序。她们重新解读女性作家的经典作品,通过对各国和各历史期的妇女文学的大规模重新挖掘和重新解读,来追溯和建构女性文学传统。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在这一阶段逐步发展壮大,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开始在英美传播,开始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多元化时期。这一时期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史上是“建构”或“立”的时期,女性主义的概念和内涵在此真正确立和明确,至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真正进入名副其实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已经不再局限于文学本身,而是把性别区分和女性心理置于意识形态的作用中深入探讨,发展成为一种跨学科、跨性别的女性主义文化批评和研究。一方面把文学研究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等相结合,并引进人文科学的新思潮、新方法,不断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则把视野从经典作家、作品扩展到大众作家和大众文化媒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转向跨学科、全方位的文化批评,呈现出一个多元的开放性体系。这一时期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超越前期女权主义阶段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更加注重当今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内在逻辑的考察,从总体上看来,可以说,“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代表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反映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从“女权主义”到“女性主义”,所反映的是历史语境的变迁,社会文化思潮的转变,以及女性理论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的变化。从“女权”到“女性”,概念的变化意味着女性主义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被赋予了新的丰富内涵。由此,我认为国内理论界应该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不应将其作为同一层次的概念加以混用,翻译界也应该逐渐把“女权主义批评”改译为“女性主义批评”,这样一来避免了概念上的模糊和混淆,同时也将有利于促进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建构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完善。

西方女性主义目前还处在不断发展、演变之中。它伴随着妇女解放的政治斗争而诞生、发展,因此它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色彩。从总体上看,女性主义批评顺应了西方社会妇女解放运动逐渐深化的趋势,对父权制社会给予了全面、深刻的批判,而且其批评、研究成果也有许多新的创造和拓展,对西方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发掘出许多新的资料,在理论概括和阐述方法上也多有创意,无论在文学理论、批评史,还是在思想史上,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应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但无论英美派或法国派,还是黑人、女同性恋主义者,都有各自的局限,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她们都未把批判男权中心的触角深入到社会政治、阶级斗争的层面,而且消解男权中心的策略大都停留在语言、文化层面,因而带有相当程度的乌托邦色彩,很难与现实的妇女解放斗争真正结合在一起。

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体育电影;符号;缺乏;社会重构

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将体育运动搬上银幕,有电影本身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因为体育运动能传达体育精神,起到教育和弘扬的作用。体育运动中传达了“竞争”“拼搏”“挑战”的精神,体现了人民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多少运动员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拼尽全力,多少运动员为了完全谢幕拼尽一生的精力。体育精神的表达已远远超过了体育运动本身,也成为各国运动员表达本国、本民族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是我们全人类的一种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电影镜像及其特点

电影镜像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通过摄像镜头的反射和折射来呈现运动镜像的一种方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运动镜像中的人和事物。现实生活中的人和物是电影镜像真实主体的来源,然而当把现实生活中的“我”和电影中的像联想在一起时,它们就像是一面镜子中的主体与像。这时,我们会发现电影镜像与普遍意义的镜像是有很大差距的。

(一)电影镜像的虚拟性

电影镜像的虚拟性是由电影在视觉上的暂留性决定的,镜像中的“他”是对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的模仿,经过加工后形成的“他”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的虚像,所以,电影镜像就是像中之像。

(二)电影镜像的典型性

电影镜像是一种复杂且范围广阔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总体概念,既包括了现实事物,也包括经济和财务等这种社会属性。电影镜像是特定时代的文化象征,它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下人类群体的共性,而人类文化价值观的典型性则在这个特定的时期体现出来了。电影镜像是特定时代人类文化的产物,同时它又反作用于文化,促使不同文化观念的再生产。

(三)电影镜像的具象性和直捷性

通常来说,电影镜像比其他的镜像更具有具象性和直捷性,因为电影利用了现代化摄影摄像技术和大众传播媒介,它很容易被接受并且被观众模仿,在超越个体的基础上,实现超越民族、国家甚至文化的差异。电影镜像通过它的逼真性诱使观众短暂性地迷失自我,观众在迷醉状态中实现与电影故事情节或主人公的认同,在逐渐进入创作者营造的视觉幻象后,他们的内在激情被唤起,从而使电影镜像影响并制约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以往价值观念的选择。

(四)电影镜像的影响性

电影本身是一门综合艺术,既包括文学,也包括美术、音乐等,除具有艺术这个本质属性外,还具有比较强的视觉性、影像性。它超越了艺术与美学的领域,它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因此它也被称之为“人类文化史上最能影响观众的工具”。

二、电影与女性身份

(一)电影对女性镜像的塑造

男女两性构成了人类,他们之间的差异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文化关系,人类的文明史由男性和女性共同缔造,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演绎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本文通过对拉康镜像的分析以及结合主体三界说的理论来研究电影镜像中的女性镜像。在社会文化语境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分三六九等、男尊女卑的,在现实的生活秩序中,女性身份的获得通常是需要男性的认同才能完成的。

(二)电影对女性身份的塑造

女性主义理论中对于女性镜像的塑造只是第一步,只是电影导演和电影演员共同确认女性身份的一个过程。但这还不够,也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女性的本来面目。这个时候,要重回到男性角度来审视电影中女性身份的塑造。男性天生就拥有对女性的审视权、话语权,从男性的价值标准来表达女性更准确。男性在现实生活中完成女性形象和身份的确定和深化。

三、女性主义理论下的中国体育电影

女权主义开始是指妇女解放运动,它是女性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为基本目的的,在这场运动中,女性要求真实表达自我,她们渴望获得自由以及受到平等的待遇,这使一直以来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站在女权主义者的角度来看,男女两性之间的不平等是后天的、人为的,而非自然形成的,它是由社会的大小文化、伦理道德及造就的。女权主义的主要观察对象是作为语言意识形态载体的文学艺术,女权主义文学艺术理论以及其批评便应运而生了。

女权主义电影理论是女权运动中的一部分,它是符号学、精神分析等理论和批评之后一种分化和深化的结果。女权主义电影理论认为,电影是一种表象性的叙事语言,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它完整、深刻地隐藏着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秩序。电影通过它自身的视听语言和修辞策略,使女性在视觉上的表象成为社会主体的消费对象。通过对资产阶级主流电影的批判来深刻揭露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反女性本质是女权主义电影理论的目的所在。在女权主义中,吸纳了许多拉康的理论,在他们看来,人类社会的秩序是以男性为中心,男性作为主体,是主动的,是价值与意义的缔造者。而女性作为客体,是被动的,是价值与意义的承担者。在电影中,男性是观看者,而女性则是被看的对象。

(一)女性典型化

著名的体育人尼采说过个人身体与国家身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的强大和地位是由个体来实现的。只有人人都健康、强壮才能代表国家的强大。体育竞技作为一种国家身体的象征,暗含着世界身份和地位。女性作为一个男性世界的弱势群体或作为男性世界的一种审美视线,女性的典型化有利于国家身份的确定。

1957年谢晋导演、秦怡等主演的我国第一部彩色体育片《女篮五号》,影片围绕篮球运动员田振华坎坷的一生和林洁、林小洁母女不同的人生,从女性的角度来提示两代女性体育运动员的不同命运。整部电影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同时又倡导一种主旋律。《女篮五号》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40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就像国家一样欣欣升起。女性个人的身份变成了国家的代名词,女性社会地位和状态就是新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的身份和角色。

(二)女性符号化

女性与男性的本质差别,就是她更能体现人的生命的献身精神,她们总是毫无怨言地献身于日常家庭事务,更易顺从于个人生活。女性总是与事物的具体性相关,关注于一点一滴的内容。女性在处理人生的悲喜交集等状态时不像男人那样逻辑化,女性更在意思想和荣誉。她们的思想被符号化了,体育电影中的女性也不能逃脱中国女性符号化的特征。在女权主义中,吸纳了许多拉康的理论,在她们看来,人类社会的秩序是以男性为中心,男性作为主体,是主动的,是价值与意义的缔造者。而女性作为客体,是被动的,是价值与意义的承担者。在电影中,男性是观看者,而女性则是被看的对象。体育竞技本身也要求运动员们舍弃一些东西,尤其是女性运动员。只有在个人感情克制的情况下,这种强意志力的考验发挥到体育竞技中去,变成更加现实的体育世界的成功。

《沙鸥》中的沙鸥就是符号化了的女性。沙鸥的未婚夫死后,她并没有成为其他人的女朋友或夫人。她符号化了那一代人的思想和形象,最终选择了孤独。那个时代的女性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沙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只是去承认历史剥夺了她的幸福,而不是自己去主动获取幸福。这一切都是历史和灾难造成的,是那场火灾无情地把未婚夫的性命夺去了。

(三)女性身体重构社会

世界文化都是围绕男权社会进行的,以男性的需要为基点,建立起他们理想世界的社会模式。体育电影通过地理、时间和身份的变化重构社会的组成模式,互换社会结构。女性题材电影通过女性的身体美感、服装的华丽时尚美感和 “性”的无边魅惑改变男性社会对她们的认识。女运动员通过超短的运动衣和完美的曲线身材、身手敏捷和姿态矫健的竞技动作,释放儒家伦理中心的道德文化压力和欲望的象征性身体。在这些电影里,男性身体和女性身体共同暴露在观众的视觉之下,用体育的压制重构社会的形态,提供合法的表征和对象。

《体育皇后》既继承了好莱坞电影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同时又具有“去美国化”的创新,让女性的美展现得更成熟。女性主义电影叙事是中国化了的,具有中国的特色。在赞美女性身体美的同时,给予了女性的爱慕虚荣、都市奢侈引起高度的警惕和关注;对女性在西方文明侵蚀的过程中,可能受到的“诱惑”和“腐蚀”都给予了关注。当然有人可能觉得这种关注过于警惕,但这正是导演对于这种虚荣的否定,使电影真正具有中国特色,没有走入美国化的队伍。当然,《体育皇后》中对女性的过度关注或批评不够客观,甚至可以说是全盘否定。这跟当时的社会现象是相关的。当代的中国正由封建社会过渡,人民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女性足不出户的记忆里。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开始,正在慢慢转变,但这种转变是不情愿的。这也就造成电影里对“摩登女性”是持完全否定态度的。没有深入辨析电影的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四、结 语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继续和发扬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观点和立场,克服了经典叙事学中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是一门比较科学、比较客观的文学评论理念,弱化了政治色彩和批评主观性。女性主义叙事具有一些经典叙事没有的特征。我国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体育电影为数不多,主要有《体育皇后》《女篮五号》《沙鸥》《冰上姐妹》《碧空银花》《女跳水队员》等,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研究这些电影对于我国体育电影有着积极的作用。女权主义电影理论作为女权运动结果的重要分支和文学理论的性别理论之一,这种理论集话语权、符号学、精神分析等理论与批评于一体。本文认真分析中国体育电影历史上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女性题材的电影,提出女性的典型化、符号化和社会重构三个方面的女性视角。

[参考文献]

[1] 陈惠芬.左翼电影的都市和性别叙事:以《体育皇后》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2] 郭学军.中国体育电影中的两朵奇葩――从《女篮五号》与《女帅男兵》的比较看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的变化[J].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8).

[3] 吕u,李钢兵.试论中国体育电影中“被看”的女性[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02).

[4] 邰忠锋.论电影主题中体育意识的变迁――从《女篮五号》到《沙鸥》[J].电影文学,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