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民俗文化;教育;教学

引言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一种文化模式,反映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地域的人群意愿,是联系传统和现实的重要纽带。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源,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情感和行为特色,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理想和信仰。因此,民俗文化教育对于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民俗文化教育。

一、利用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提升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内容是由形式多样、经典生动、意义深刻的文学作品构成的,所以说民俗文化作品一直是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的深入挖掘,不难发现其包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字资源,经典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俗文化的思想内涵,而且许多文学作品都是来自与民间,在民俗文化的历史沉淀中诞生的。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典文学作品《诗经》,其根据西周时代民间文化采集而成,其内容反应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五百年的民俗文化风貌,根据所记载的民俗文化类型分成了《风》、《雅》、《颂》三大类。发展到汉朝,《诗经》更是成为当时文人学士必学的经典。再如唐宋的诗词以及元的戏剧、明清小说等许多都是有民俗文化登堂入室成为经典作品的。

纵观中国文学史,无不证明文学的基础层次就是民俗文化,即便是高雅文化也是需要建构在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失去价值。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究其根源都包含了民俗文化,如果语文教师忽略了民俗文化教育意义,只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高贵典雅”,而不去深入挖掘作品所具有的民俗文化内涵,势必会导致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缺失,使得学生不能真正了解作品中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挖掘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原汁原味”,培养学生通过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来提高审美意识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对不同年代和地狱民俗文化的描写鉴赏,分析人物的艺术形象,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培养浓厚的人文气息。由于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所以只要教师深入挖掘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就能有效地提升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

二、重视民俗文化的教学价值,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首先,民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构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建构语文知识的重要来源。比如谚语、节日、李易制毒等等民俗文化知识都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合理地利用这些民俗文化的教学价值能够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和文学底蕴,丰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在鲁迅的《祝福》教学中,会涉及到关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及古代“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在封建礼教制度下人们的思想被深深束缚,从而形成当时特点明显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具有极深的教学价值,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封建礼教制度的弊端,体验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意义。

在《边城》教学中,文章提到了关于端午节的知识,端午节属于我国特色民俗文化,教师要利用传统节日的学习来为中学生传承民族文件夯实知识基础。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也包含了民俗文化。在《兰亭集序》中关于“癸丑”一词的讲解,学生了解到古古代的年月日表达方式,掌握一些古代计时方式,积累古代历法知识,这样都丰富学生的文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描述了古代以“右”为尊,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无出其右”、“旁门左道”、这些成语都是古代文化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包含了民俗文化资源,教师要利用这些多彩的民俗文化知识,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字、历法、礼节等方面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拉近学生和社会生活的距离,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甄别民俗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教育承担着弘扬您在文化的重任,同样作为中学生也需要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高中语文课程在高中所以学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所以,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而民俗文化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民俗文化有着时代性和地域性,在不断地发生演变。而且,当期社会的民俗文化内容也是参差不齐的,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对社会有益。比如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一些恶俗陋习就应该坚决摒弃。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掌握,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甄别民俗文化,以此来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共建文明社会。

例如鲁迅在《祝福》中所描写的民俗文化,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认识到封建恶俗对整个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的伤害,认识到祥林嫂真正死亡的原因。而鲁迅也是希望借助祥林嫂悲剧的描写来揭示当时恶劣的民俗文化,让人们从封建陋俗中醒过来。再如《边城》中关于端午节小城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纯美的民俗风情和人性的善良,有利于学生传承美好的民俗文化。另外,教师可以将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同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民俗文化的认识,提高甄别民俗文化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民俗文化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去丑留美”,将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广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发挥民俗文化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有效地实现高中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2篇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昆明市主城六区10所小学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情况调查,并对学校进行S1—S10编码(见学校调查统计表),内容涉及学校引入民俗文化资源及课程情况、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呈现形式、学校教授民俗文化课的人员构成、学校民俗文化教育面向的对象、学校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制度或措施等方面,并随机抽取各个学校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教师对学校所在地民俗文化资源的认识发掘使用情况。

二、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引入的民俗课程涉及手工、表演、绘制、体验、活动等多种类型,异彩纷呈。但学校民俗文化的教育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民俗文化资源的实践存在碎片化、形式化、外在化的问题。“很多学校试图通过民俗文化要素体现学校特色,但更多局限于形式或活动的丰富。”仅限于热闹的外在形式。1.学校民俗文化教育教师多为本校教师,专业性不强。“民俗教育中‘实际拥有和使用的知识’多是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它是基于教师的个人角色、个体经验和个性特征而积累起来的。”在调查中发现,只有S5、S7、S10三所学校有专门的民俗文化课程教师,但是教授的课程并不多,其余7所学校,基本都是由校内的音体美、班主任等科任教师兼任民俗文化课。在访谈中发现除个别教师会一些民俗技艺外,大部分都只是了解一点儿皮毛。“目前的民俗教师多为‘兼职’角色,但无论兼职还是专职,都应具备民俗教师的相关专业素质,如此方能胜任民俗教师角色。”教师为完成学校任务也只是带着学生仿照图片或视频简单制作一些小东西,根本谈不上专业化与体系化。2.学校民俗教育对象及范围窄化。现行学校民俗教育存在于多数人之外,部分课程的开设成为个人的学艺场,不涉及学生全体且结果多以表演形式呈现,更像民俗展演的才艺秀和舞台剧。S1、S2学校对于滇剧、舞龙舞狮、花灯、滇派风筝等要求较高的由非遗老师挑选专门学生来收费教学,时间灵活但次数不多。除了被挑选学习的少部分同学,其他同学对这类引入的民俗并不了解;其次,学校民俗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是师生全体,只有S1学校有针对教师的葫芦丝课程。非民俗教育教师排除在民俗教育之外,使得民俗教育只是民俗教育者的事,范围窄化,责任淡化,没有形成共同民俗文化认同感。3.本地丰富民俗文化资源与学校民俗教育的融合度不高,没有形成体系。“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文化元素,还包括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访谈时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本地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丰富,但部分学校引入的民俗文化照搬其他省市或地区的经验,仅仅把“吹拉弹唱”等置入即可。S5学校老师表示:所在社区位于老昆明市中心,老昆明文化相对丰富,状元楼祈福,真庆观,尚义花街这些民俗文化并没有很好融入学校校本课程或校园文化里。S6学校老师说:就算是云南的民俗文化,实际上也没有全部容纳在课程里,而且不成系统,没有固定的教材。许多学校的剪纸艺术,没有把云南特有的剪纸文化融入进去。舞龙舞狮只是随大流,使得学生所了解的民俗只存在于课程或教学之中,在生活中从未见过或听过,与现实相距甚远,极少起到润化作用。4.学校民俗文化创意产品萌芽,但囿于校园,传播范围狭窄。在调查中发现学校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呈现萌芽趋势,S1、S2、S4、S9学校利用扎染制作舞台演出服、班服、围、包等。S5学校利用昆明老童谣创作课间操。S6学校把民俗文化融入校服设计。S7学校把身着民族服的卡通娃娃印在衬衣、背包、水杯、书签、笔记本上,作为文创产品进行义卖。S8学校通过对民族纹样及服装上的装饰布局的了解,购买并进行自己服装纹样的设计,利用收集到的纹样在团扇、折扇、纸伞上绘制纹样,形成创意作品,结合纹样并利用现代审美为生活小物增光添彩等。可见在民俗文化传播过程中,学生已不再满足于课堂讲授和模仿操作,也不满足于远离自己生活的民俗文化传承方式,而更愿意积极探索和开发生活化、个性化的民俗文化创意产品。但是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只囿于校园,许多优秀的创意没有走出校园,在更为广阔的社区传播。5.民俗文化以讲授+制作的体验性教学为主,民俗文化教育处于浅层传递水平。“当下,学校民俗教育的内容、形式及现状也凸显出一些不足,表现为抽象的思想理论教育、简单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平庸的说教训导教育等,使得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主导型过强、注重书本与说教,教育活动学生实际参与度不高,主体体验性较差等。”许多有关民俗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流于书面,教师讲授后带领学生简单模仿制作,作品精细度不足,以体验性为主,学生在离开课堂后迅速遗忘。在调查中发现,S1、S2、S4、S9、S10学校都是以课程讲授民俗文化知识为主,并在课堂上动手制作一些东西。其他学校涉及一些活动内容,但也仅限于热闹的外在形式。6.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缺乏相关制度规范,处于松散状态。制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在调查中发现,只有S8学校每月检查班级民俗特色文化建设,并将此作为加分考核项;其他学校都没有相关的制度或措施,只是作为兴趣班开设,由校内外老师安排,在节日或学期末有成品展示的反馈。S3学校都是音体美老师给孩子进行展示教学,没有课程规范性的东西;S6学校由各校区的科学老师自行设计和开展,也没有太多的监督。由此可见,学校民俗文化教育处于松散状态,缺乏制度规范和监督指导。

三、对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3篇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指利用资源实现计划课程目标,再者就是指形成教学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但是一般情况下,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所选取的是后者。其资源主要是从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理念意识以及民间习俗中提炼出来的,我们将其进行归纳汇总,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1.1社会组织民俗文化资源

主要是以家庭、宗族、市镇、乡镇以及村落为单位的民间组织。它主要是以个人为单位向外发散发展到家庭、家族、乡镇乃至民族,并结合社会环境条件所形成的一种文化产物,具体包含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有人际交往民俗、节日民俗、家庭乡里民俗以及人生礼仪民俗等等。其中参与的人群有很多,如狩猎组织、工匠以及村民等。幼儿可以借此学习人际交往、合作以及相处的方法,从小培养他们友爱、关心的情操。

1.2物质民俗文化资源

主要是对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的过程,并进行反复模式性活动,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其涵盖的内容相当的广泛,主要包括农牧业、渔业、狩猎业、商贸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服饰民俗、交通民俗以及民俗建筑等。物质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逐渐积累沉淀的文化产物,在满足人们各项需求的同时,也逐渐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促进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效的进行。

1.3口头语言民俗文化资源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离不开口头语言,而口头语言本身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也是其它许多民俗文化的载体。它主要包括了故事、传说以及神话等等,这些主要是是由广大的人民群众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创造出来的,在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其中的精髓部分依旧被代代相传下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逐渐的演练成于人们的生活相适宜的民俗文化。幼儿在学前教育中可以通过口头语言民俗文化来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及提升思维速度,同时也是一种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

1.4意识形态民俗文化资源意识形态民俗文化资源主要涵盖的是民间的宗教礼仪、文学、艺术以及伦理等,其具体主要包括了尊老爱幼、敬老、养老、祭奠、天文、生产技术、技艺技术、民间测试、民间治疗、民间占卜、民间禁忌以及民间信仰等等,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幼儿可以借此来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让他们敬畏生命。

2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将一切有利于幼儿生长和发展的资源引进教学课程中,并且针对教学的地域特征、学科特征以及幼儿受教的特征等选择事宜的、合理的课程方案。在选择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2.1遵循开放性的原则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为学生提供和创造一个宽泛的学习环境和内容。但是随着幼儿理解力以及认知度的提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开放性的原则,以不同的形式纳入课程中,以丰富多彩的结构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

2.2遵循价值性原则

其方法是将多元文化进行加工提炼,吸取其中的精髓部分,并将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不断的改进,从而创造出有益于培养幼儿各项能力的民俗文化课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文化学习以及学习经验,这样才能将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最大化的发挥。

2.3遵循适应性的原则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教育;初中历史教学;价值;原则;

全球化的大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正在遗失,民风民俗也在正在遗失的传统文化清单之中。中国文化依据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可以分为民间文化、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化的一种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一。陈建勤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和民间文化之中”如果不强化自己民族文化遗产,可能导致一个民族的文化属性发生改变,甚至使该民族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自我。如何对待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不仅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问题,还对整个民族的命运和走向有着很大的影响。

我国在世纪之交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指出百姓社会决定上层建筑,而生产力的水平又决定百姓的社会。在新课改形势下,历史越来越接近百姓的生活,并逐步走向百姓和生活,而民俗文化是联系物质与观念、历史与现实、道德和法律的桥梁。所以在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材中,增加了许多与中国民俗文化相关的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必须明确将民俗文化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一、民俗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一)能够有效的传递历史信息

历史是人类发展史过程中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是不能再重新发生的事情,具有不可复制性。所以,人们要想研究人类的过去,就只能靠前人留下的各种历史痕迹,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从而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民俗也是史料的一种,它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形成的,有特定历史阶段的痕迹。在古代中正史撰写中,有大量的素材都来自于民俗史料。例如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史料包括实物史料、音像史料、图片史料、文字史料等等。不同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产生和形成的民俗文化也不尽相同,民俗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活的社会化石,也是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途径。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正如人立于世不能没有骨气一样,一个国家或民族立于世,不能没有民族精神。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有各自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的民俗文化有着浓厚的中华民族情感和深刻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源泉。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是中国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祖先创造的辉煌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由于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力量。

(三)能够将道德教育渗透到生活中

道德是伦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个人的内在信念和社会的舆论力量所支持的,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协调社会关系、提高个人修养、净化社会空气以及调节人际关系的内动力,是一种有效的社会规范手段。历史作为人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是历史教育的本质,所以,历史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它具有道德性,历史教育就成为渗透道德教育的有效渠道。而道德教育要立足于民族的传统文化,离开民族文化而空谈道德教育,犹如无源之水,民俗文化作为一个社会道德和风范的产物,与社会的思想氛围有着紧密的联系,使人们志趣、思想、道德规范等多种思想元素的积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能够有效地渗透道德教育。

二、如何更好地将民俗文化教育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

(一)讲授适度的民俗文化内容

新历史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内容涉及人们的建筑、交通、饮食、穿着打扮、居住状况、民间艺术、民间娱乐以及岁时节令等各个方面,有的分散在每个章节中,有的以专题的形式自成一章。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民俗文化教育,但是要始终记得这是历史课而不是民俗文化课,民俗文化教育只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的辅助作料,不能将课的重点全放在民俗文化方面。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历史教学内容和民俗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深挖历史教材,灵活的处理主要教学内容与次要教学内容的关系,在保证能够完成主要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适当的补充和扩展历史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不仅要做到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要很好地完成教育的目标。

(二)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中学的历史教学,教育的对象是初中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有其特殊的自身发展的特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正在得到快速的发展,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期。他们思想还不够稳定成熟,容易走入极端,所以在中学生的民俗文化教育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多鼓励学生自主的体验和感悟民俗,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民俗和反思民俗。在选择民俗文化内容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取一些学生能够接受,并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

(三)正确的认识民俗文化的两面性

民俗文化有其自身的两面性,既有良好的民俗文化,也有粗俗不堪的陋俗文化,所以在民俗文化教育中,要把握好对民俗文化优劣评价判断的标准。不仅要看到民俗文化在历史上的作用,还要将其放在现今社会发展中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意义。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全面的、正确的评判民俗文化,并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摒弃陋俗,并发扬光大优良的民俗文化。

结语:综上可知,将民俗文化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有效地保存和继承我国的优秀民俗文化。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文化习俗内容的度,选取适量、适宜的民俗文化融入到历史教学中,从而更好的传承我国的优秀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土家民俗文化;融入;幼儿教育

一、深刻挖掘酉阳土家民俗文化,收集,筛选和整理适合幼儿教育的内容

酉阳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广泛存在于幼儿生活中。通俗易懂的儿歌,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土家儿女成长,它们是民俗文化中最温馨最柔和的部分,到处都能听见,幼儿说起来朗朗上口,教育意义也非常强。如《鸭子下蛋不说话》、《割草草》等,歌词简单,节奏明快,幼儿可以充分领略土家儿歌的奇妙,还能从中受到教育,学会谦虚,热爱劳动等优良品质。

土家谜语也是土家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可以开化智力、增强人们的思维能力,其义有益,其乐无穷,土家族民间流传谜语的形式主要有盘歌谜语、直释谜语和故事谜语三类。盘歌内容有盘花、盘人、盘事、盘物,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比如盘物中唱:什么上坡点点头?什么下坡如水流?什么时候飞着吹笛子?什么坐着假梳头?答唱:羊子上坡点点头,蛇儿下坡如水流,蚊子飞着吹笛子,猫儿坐着假梳头,在这一问一答中,幼儿可以了解相关动物的习性。故事谜语是在故事中产生谜语和谜语中产生故事两种形式,用故事片猜谜语,也是土家人开展谜语活动的特点之一,趣味性非常强。

二、将酉阳民俗文化内容融入幼儿教育当中,使幼儿课程内容与酉阳民俗文化结合起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文化,不仅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而存在并在民众生活中发挥作用,民俗文化体系的内容、运行特征、终极意义都与教育紧密相关。从环境布置到活动素材 ,如何将其融入幼儿园教育当中,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长期地坚持与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开展此项工作

1.创设民俗特色环境,营造民俗氛围

教育无处不在,美好的环境会吸引孩子驻足,会引发孩子想象,会激起孩子创新,它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幼儿园的主题墙布置、区域活动的创设都可以与民俗文化结合起来,用环境影响幼儿,激发幼儿探索兴趣。西兰卡普、土家刺绣等布置墙饰,在木瓢上绘画侬戏脸谱,调动幼儿民俗文化的触觉。走廊吊饰充分利用酉阳本土资源,制作一些富有童趣的工艺品,抖笠、玉米、稻草、麦、芭茅杆,都可以成为制作这些工艺品的原材料。对于舞龙、赛龙舟等一些大型民俗活动,可以用剪纸呈献出这些活动场景内容,以刺激幼儿的感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各楼层分别以剪纸、草编、绘画等不同的风格进行装饰,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得有关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除了墙面装饰,民俗活动玩具也要走进幼儿玩耍的各个区域,让幼儿不仅听得到,看得见,还摸得着,民俗文化内容就会自动融入幼儿生活和学习中。

2.在课程中融入民俗文化内容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融入到课程中,不仅能发挥本身的民俗文化的韵味,还能作为载体,丰富到教育活动的领域当中,让孩子们在了解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

老师在组织民间游戏的玩耍时,可以和家庭积极配合,对于两三个人就可以组织的游戏,可以将游戏规则打印出来,让孩子带回家 ,先跟家里人一起玩耍,熟悉游戏规则。然后在幼儿园里开展,幼儿因为熟悉,就会更感兴趣。教师在开展活动时,为幼儿提供的材料要有选择性,并在活动中辅助幼儿学会分配角色,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要让孩子知道,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可以进行游戏。

民俗艺术文化、民俗歌舞的融入课程相对困难,可带孩子们实地观察感受。比如,西兰卡普的制作、土家刺绣等,也可以将成品让幼儿欣赏,再通过录制的影片让幼儿观察,领略其精髓。

3.将民俗文化融入幼儿主题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