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机拖动实训总结

电机拖动实训总结

电机拖动实训总结

电机拖动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电力拖动

《电力拖动》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其应用性、实践性很强,主要讲述的是各种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电动机的各种基本控制线路、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在生产中的运用,如:生产设备中大量使用的各式各样的车床、钻床、轧钢机、起重机等都采用电力拖动控制。对于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有重要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是任课教师面临的头等问题。回想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进行实习教学,由于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担任,且相隔一定时间,再加上有时课程进度不统一,因此,学生在学理论课时,对重点与非重点知识掌握得不到位,所学内容和目的不够清楚,对好多理论知识采用死记硬背、机械式记忆以应付考试, 造成理论、实操严重脱节,从而很难达到灵活掌握及应用的目的,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同时授课的老师也感觉很累。这里,若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和实习教学由同一位老师担任, 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方法,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这样便可以将两者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要求和目标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既可避免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缺陷,更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现就笔者在《电力拖动》课程教学实践中,探索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浅谈如下:

一、需要优化整合教材内容

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传统的《电力拖动》教材大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很难适应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因此,优化教材是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前提。笔者学校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的培养目标需要,以实践为主线,将内容相近的理论与实习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组合。笔者学校选用的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四版)》,该教材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安装、检测与维修;第二章为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第三章为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第四章为变频调速系统。如果按照上述顺序,先学习各类低压电器的原理、特点及其用途,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但若把常用低压电器融入到各类基本控制线路里讲解,则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时,笔者就先讲解按钮、接触器、熔断器等,再采用流程图讲解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等。所有模块的学习训练都按如此安排进行。教学实践证明,优化整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也会不断督促教师及时根据实际需要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二、推进一体化教室的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室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硬件条件,它既要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又要具备实操教学的条件。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必须考虑专业教学内容,要有足够的设备及相应的工位,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等,能将教、学、做充分结合起来,保障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因此,笔者学校对新建的实训楼电力拖动实训室按一体化模式要求进行了配置,把照明实训台、电力拖动实训台、电动机、万用表及各种辅助工量具、元器件陈列橱柜、电脑模拟室、多媒体影像播放等设备与理论课室融于一体,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师生双方教、学、做以及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提供了保障,在教学中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保证了一体化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

三、电力拖动课程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先带领学生进入学校机械加工实训车间进行参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好提纲,带着问题参观。现场观摩车床、磨床、数控车床及数控铣床等设备的操作过程和工件加工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控制线路之前对生产机械的运动形式、构造及机械与电器的配合动作等方面有足够的认识,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印象,以便于将来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通过合理、灵活地使用现场参观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即将要学的知识与实际生产的密切联系,还能真正了解这些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预期的参观效果,为后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好了铺垫。

组织学生进入电力拖动实训室,首先进入理论教学,学习认识元器件和掌握线路原理图。教学生认识元器件时,要讲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电动机正转控制线路时,将电路图板书在黑板上,对照示教电路板,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分析电路图中涉及到的按钮、熔断器、接触器等低压电器的符号、结构、原理及其作用,尽力营造“有声、有色、有物”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视、听觉兴奋,更好地学习相关元器件的知识。在认识元器件之后,应该采用何种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教法,引导学生学习线路原理呢?流程图法就是学生学习分析控制线路原理的最佳方法。因为流程图是把线路图的动作顺序、过程用箭头连接排列的图,具有很强的条理性。根据电动机正转控制线路流程图的顺序,只要分清按钮、主触头、线圈的符号和所在的位置,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理解线路图的动作过程,进而理解整个线路图原理。

完成理论教学之后,再转入实习教学,即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再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在电力拖动实训台上动手接线路图,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衔接。通过动手实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实训操作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动手产生触觉兴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采用科学化、多样化、合理性的考核方式,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每个任务完成后,教师都要通过自我评分、小组评分和教师评分来分析学生的优点,并指出问题的所在。例如:总评成绩:理论课占30%(包括课堂表现、回答问题及作业完成情况等)+实习操作占30%(包括接线准确性、安全意识等)+期末考试占40%。通过全面、丰富的考核评价方式,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综合考察,也可通过评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电力拖动》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它打破了理论课与实训课之间的界限,师生双方的“教、学、做、思”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参考文献:

电机拖动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力拖动;目标教学;Y―降压启动电路

一、目标教学法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航标,在课堂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目标教学法就是在班级教学的基础上,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教学评价为动力,利用反馈、调节等手段,把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具体的可以操作的目标,然后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测试和评价,通过反馈来进行矫正,利用评价结果调节控制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成为有序、可控的过程。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和调节的作用。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还可根据教学中的反馈评价进行调节,便于对知识缺陷进行及时补救,使学生在学习中大面积达标。目标教学法既不需要特别的物质条件,也不需要对现行课堂教学进行较大变革,其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较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防止两极分化。实践证明,目标教学法在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达标率和教学质量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优势,而这些特点非常适合于技工学校的学生现状和教学要求。

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的特点

电力拖动是利用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使之运转的一种方法。由于各种生产机械的工作性质和加工工艺不同,对电动机的控制要求也不同。要使电动机按照生产机械的要求正常、安全、高效、节能地运转,必须配备由一定的电器元件组成的控制线路。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是技师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集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课程,其课程特点是:(1)理论系统性强,前后连贯紧密,教学目标明确;(2)实践性强,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相联系,是理论教学直观有效的反馈评价途径,易于对教学进行矫正和检测。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特点很适合目标教学法的应用。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教学中,运用目标教学法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以技能训练为手段,利用技能训练过程的直观性和可控性,通过学练结合,检测理论学习的效果,及时矫正错误,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目标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般采用四段式:确定目标――实施目标――评价目标――达到目标。教师在授课前,根据教学大纲,理清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各知识点及其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教学时,先告知学生该知识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做好要达到该学习目标的心理准备,做到有备而来,然后要不断引导学生向教学目标接近,并在实现教学目标后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堂总结,以便学生巩固提高。

制定教学目标课前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是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堂教学的开始。具体方法如下:在钻研大纲、系统掌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次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例如,在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的内容中,知识目标可分为控制目标、保护目标、协调目标三类。控制目标又分为点动控制、停止控制、自锁连续控制、正反转控制、位置控制、多地控制、顺序控制等基本控制单元,保护目标分为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欠压保护、失压保护、联锁保护等基本单元,协调目标有时间协调控制单元、速度协调控制单元等,每一目标可由一种或几种基本电器电路来完成。能力目标分为动手能力、将基本控制单元组合成具有一定功能的控制线路的能力(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等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安全意识等。每一个目标要小,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实施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教学目标。上课时,教师将所授课的教学目标,采取适当方式告诉学生,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听课。第二,引导学生达标。这是教学目标实施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善于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情境化,利用电力拖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设计能让学生口、脑、手并用的智能活动。其次,对教学重点目标,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并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反馈信息强度。例如,在讲授和安装时间继电器控制的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时,首先复习前面所讲的各种控制线路(点动、正转、正、反转等),这些电路加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为电动机的额定电压(380v),属于全压启动(也称直接启动),其优点是电气设备少,线路简单,维修方便,但在启动瞬间,通过定子绕组中的电流为启动电流,可达到额定电流的4~7倍,因此这种方法仅适用于电源容量在180KVA以上,电动机容量小于7KW以下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可采用直接启动。而对于大功率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且在电源容量不够大的情况下,若采用直接启动则会因为启动电流过大,使线路上电压降增大,导致输出电压下降幅度大,进而影响同一供电线路中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所以不能采用直接启动。那如何降低启动电流呢?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提出疑问。教师就此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并展开讨论,将有关影响启动电流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整理,得出以下结论:当负载不变时,降低电压就可降低电流。由于定子绕组串电阻降压和自耦变压器降压两种方法在使用中存在局限性,所以提出了一种常用的方法:改变定子绕组的接法。即启动时将定子绕组接成星形(因为UY=1/3U,IY=1/3I,MY=1/3M)降压启动;而启动后,再将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达到全压运行状态。因此就明确了该课题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降压启动达到降低启动电流的目的。如何实现呢?教师为学生制定出了以下具体目标:一是设计的电路应该能够控制由降压启动到全压运行的自动转换过程,即通过时间继电器来控制KMY和KM两个接触器主触头的切换实现启动和运行时的转换。二是该电路

应具有短路、过载、失压、欠压和联锁保护的功能。通常采用将熔断器串联在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中起到短路保护作用,将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串接在主电路中,常闭触头串接在控制回路中作过载保护,而利用接触器的结构特点可起到欠压、失压保护及联锁功能。三是该电路应满足由Y―转换所需要的时间,由时间继电器来控制。由于电动机从启动到运行所用时间很短,手动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而且时间也不好掌握,所以常采用调整时间继电器的时间元件来完成Y-接法的自动切换。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对该课题要完成的任务已经基本清楚。接下来,可让学生根据目标要求,利用原来学过的理论基础知识,按照绘图原则,分步画出各个部分的控制线路,然后再根据总体目标要求组合成具有一定控制能力的线路图,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叙述工作原理,并对线路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地方加以矫正和改进。教师要及时将画图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加以梳理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最后让学生动手安装自己设计好的线路图,调整好时间继电器的时间进行检测,看看是否能达到目标要求。由于目标明确,加上强化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明确了学习目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节约意识;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也锻炼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了自信心。

四、评价教学目标

这一过程分两步走。首先进行目标测试评价。对教学目标掌握情况进行形成性测试,找出未达标学生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进行问题分类,确定学生的问题是共性还是个性,为矫正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进行知识矫正。对目标测试评价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进行知识矫正补救教学。对少数没有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或通过学生重新练习进行自我矫正。若大部分学生都未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采取新的策略进行集体矫正补救。

达成教学目标信息反馈和测试评价应贯穿教学始终,检测形式可多样。如在学过联锁控制一段时间以后,可以采用让学生重新安装联锁控制线路,或让学生画出联锁控制线路图,或让学生从教师给出的控制电路图中挑毛病等方法,发现问题,不断强化,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运用目标教学法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设定目标不宜过大。应确定包含较少内容的目标单元,并将相近功能的目标单元进行分类,使目标清晰明了。第二,目标要求不宜过高。技师院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呈现普遍较低并且参差不齐的特点,因此,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愉快成长,享受成功。第三,反馈间隔不易过长。根据学生的遗忘规律,应采取及时反馈和阶段反馈相结合的方法,反馈方式多样化,矫正也要及时,以避免阶段性忘却。

总之,电力拖动课程中的目标教学,可以提高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动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基础,把握理论和实习教学是关键,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是重要保证。只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探讨和研究教学方法,就可以全面地提高《电力拖动》理论和技能训练的教学质量,通过目标教学使学生熟练的掌握该项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张梦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J],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社,2007,(5).

[2]刘辉峰.谈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实习教学[J].2005,(9).《职业教育研究》.

电机拖动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拖动控制线路 一体化 技能训练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是技工院校电气维修方向传授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专业核心课。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升级,许多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工厂已被现代化企业代替,市场对技工院校毕业生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迫使技工院校对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不断进行改革。尤其是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电子、机电、数控等专业,更是积极开展课程建设,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环节入手,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进行深层次研究与实践,以使专业教学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境,彻底改变过去技校毕业生只能从事低层次体力或简单重复劳动的状况。

由于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自然成为当前课改、教研的重点。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笔者学院机电、数控等系的专业教师经过反复摸索与实践,大胆地“请进来、走出去”,逐步形成一体化的技能训练模式。通过对多届学生理论、实训成的综合比较,以及学生通过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的达标率,特别是对毕业生企业一线工作情况的调查反馈,笔者发现采用此种教学模式是十分有效的。

一、一体化技能训练的意义

一是,其适应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当前教育改革特别是职业教育改革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总理多次指出职业教育改革对于经济建设的迫切性及特殊的现实意义,而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当前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并且适应企业一线的需要。市场的竞争其实就是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以往人们往往将“人才”简单地定位于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而忽视了企业一线的技术工人。事实证明,企业一线技术工人的技能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二是,适应了技校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一体化技能训练不仅关注技校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强调其将来职业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的提升,这就能使其将来就业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空间。

二、一体化技能训练的内涵

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采用普通义务教育的教学模式,但其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很大差距,无法体现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特色。而一体化技能训练不仅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训练、考核评价融为一体,还将学校校内师资的外聘与学生的进厂实习结合在一起,达到理论、实训一体以及学校、企业一体,从而真正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的“无缝对接”。这样培养出来的技校毕业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走上生产第一线,达到一线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大大缩短企业的培训时间,降低企业的人力培训成本,深受企业的欢迎。现在该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技工院校采纳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三、一体化技能训练实践

1.明确任务、要求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是一门集专门理论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处理电气控制线路各种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训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与电力拖动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达到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的要求。而教学要求的设定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应达到的要求包括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结构、基本原理、选用原则及其拆装维修方法,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掌握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方法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熟悉电动机的自动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其调试与维修。

2.科学开展教学

电机拖动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工实训;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电工技术;职业技术;行动导向

笔者于职校任教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电力拖动与控制专业的基础课电工实训课上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必要性、基本步骤、具体应用内容、具体应用方法、应用模式等诸多方面均进行了深入研究。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进行探讨。

一、电工实训课上渗透行动导向法的必要性

1.行动导向教学法概念及教学优势。行动导向教学法包含了两个核心概念即“行动导向”和“教学”,两个概念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行动导向”顾名思义即以实践应用行动为导向,实质即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学与教、师生互动参与社会实践职业应用的过程情境,在此过程中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教学内容。毋庸置疑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职中学校理论课程和实践实训完美结合、完善职校现代教学内容、引导职校学生积极向社会职业实践靠拢且及时参与社会实践的最佳捷径。2.行动导向教学法基本模式。我在职中电力拖动与控制专业任教多年,通过持续探索研究与实践,我所在的教研组构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渗透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电力拖动与控制专业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程序、教师行动、学生行动。其中,教学程序又包括:确定目标、阶段成果、创设环境、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展示评价等教学内容。我及时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多年来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和巨大的社会企事业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广泛认可及良好实习信息反馈。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电工实训课上应用的重要性。电力拖动与控制专业电工实训课是以培养学生专业职业应用技能为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必修课程。电力拖动与控制专业的电工实训课所要求学习内容的实践应用性很强,且课程理论部分内容较抽象、难记忆、难理解。同时由于职中电力拖动与控制专业参与电工实训课学习的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基础薄弱、没有充分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缺乏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因此传统的纯理论说教式教学法已难以适应现今形势下的教育教学需要,迫切需要将全新的优质教学法及时引入。在此时机下在电力拖动与控制专业电工实训课上及时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有着迫切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需要性,且对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理论学习、主动参与职业应用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显著作用。

二、电工实训课上渗透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根据教学内容找出重点难点。教师需要根据电力拖动与控制专业电工实训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及时找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且能根据教学难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在电工实训课上渗透行动导向教学法,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难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比如:实验教学法、动画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实物+动画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对比指导、项目任务形式一体化教学、职业资格比较法、角色扮演等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职中电力拖动与控制专业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要求、课程教学内容、课型以及电工实训训练目标的不同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灵活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某个具体教学方法或多种教学方法相组合。2.注重电工实训,强调“理论实践二合一”。电力拖动与控制专业电工实训课程的理论性很强,且实训实践又是在强大理论指导下开展,因此电力拖动与控制专业参与电工实训的学生势必需要对专业理论知识做到熟知熟记。电力拖动与控制专业的学生电工中、高级技能测评主要考核的就是实训理论这部分的内容。因此在电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应用教学方法,特别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切实指导学生加强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在电工实训课上能理论和实践同步。3.电工实训课渗透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模式。在电工实训课上渗透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模式总共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确定教学程序、确定目标、阶段成果、创设环境、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展示评价。其中教学程序包括了教师行动和学生行动。教师根据参与电工实训的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安排学习进度和实训实践操作内容、研究目标群体、确定参与实训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达成目标情况;同时教师还担负着以职业实践应用为导向、设计能反映本专业电工实训工种的模拟现实实训环境、让学生展示电工实训学习成果,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并针对出现的专业缺陷不足设计练习题的重任。学生是电工实训的学习主体,其根据任课教师提供的电工实训课程学习目标及自身实际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参与实践的情况努力提高关键职业应用实践能力。综上所述,实践证明在电力拖动与控制专业的电工实训课上科学合理且及时的渗透行动导向教学法,根据职业实践应用能力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较大革新,既使学生理解掌握了电器电路电工理论知识,又使学生具有了控制电路设计、电路故障识别、电路故障分析、电路故障排除、电路安全隐患排查的实际操作动手实践职业应用能力,且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启琛.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催化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电机拖动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控制线路 教学 兴趣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是维修电工专业主修的一门专业课,课程是以中级维修电工等级标准为依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技能训练。注重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并适当增加了新的技术和设备。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好本课程是本人长期从事本课程教学中苦苦追寻的目标,最终得以实现“教”与“学”的快乐。

一、以通俗生动形象的实例上好起始课

刚开始上《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时,学生对本课程不了解,对书中大量的控制线路及机床电路很容易产生畏惧、难学、没有信心的念头。所以老师一定要在教材、教法上下功夫,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刚开始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学中,课程教学从生活出发,通过同生们平时经常乘座的电梯这一电力拖动系统来引入教学,下图是电梯系统结构图:

通过对电梯系统结构的讲解,使学生们了解电梯的组成,并且指出电力拖动系统就是由电源、控制设备、电动机、传动机构(曳引轮、减速箱等)、生产机械(轿厢)等五部分组成。组织学生讨论乘座电梯的感受,平稳、舒适、准确平层及分析乘座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觉得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身边,以引出本课程的内容,即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教学,从而引起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这样的引入,让学生们明白了学习本课程目的和意义,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才能得以实现“教”与“学”的快乐。把一门陌生抽象的学科依附于平时的生活事物之中,抓住学生思维,产生较强的情感震撼。为接下来研究电动机的一些典型控制线路和机床控制电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目前中职学生大多对理论的接受力差而喜欢“动手实践”, 所以教师应抓住这个突破点, 扩大学生的兴趣范围, 引导他们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在教学中, 应尽可能少讲繁锁的理论, 因为多数学生不但不能很好地接受掌握这些知识, 学的不好还会使他们失去学习本课程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开动脑筋, 想办法尽可能的为学生安排一些与书本知识有联系的教学实践活动,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同时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例如, 在讲解接触器时, 首先教师在理论上对接触器的作用、功能、特点及用途等进行简单讲解, 再通过实物使学生对接触器的结构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分组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接触器进行拆卸和安装, 在拆卸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按顺序将所拆下零部件放好, 然后再按逆序方向安装回去, 并检测组装的接触器是否正确, 熟悉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最后进行分组讨论总结。这样, 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对接触器的整体认识, 教学效果相当明显。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可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 较快地认识各元件并掌握其工作原理。使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而不是被动的在听,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及生产实际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 要结合学生和生产实际需要, 对一些不适合实际应用的知识和过于繁杂、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该删的删, 该简的简, 该补充的补充, 要分清主次, 有所侧重, 突出重点和难点,把最基本的内容讲好、练好。其次要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摸清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接受能力,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例如对于某些使用较少或所学控制线路中暂时没用到的电器, 可以不讲或以后再讲。另外, 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补充其它方面的知识, 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器和电动机等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

例如在讲解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的时,先不讲本节课本上的线路而是先提出要求:现有一辆小车要求它在预定轨道上可以前进和后退,而且可以随时停止。如何实现呢?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出正反转控制线路。接着再提出当小车在轨迹两终端时,控制者若未及时按下停止按钮,小车常常会超越轨道发生危险,此时提出如何防止这种故障的发生呢?以此来引入位置开关的教学,通过学习其结构、原理,掌握其用途,再引导同学们产生置疑,能否用位置开关来解决上述问题呢?让学生通过大胆想象,主动思维的创造意识,最终同学们能很快解决上述问题。在轨道两终端安装位置开关,用其常闭触点与接触器线圈串联。其次,在成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又提出当电路出现故障时, 一般只能通过人力把工作台移开进行维修, 但对于电动葫芦和其他较大较重的工作台这样操作是很不方便的。如果是把限位开关的触头串接在分支线路上, 就可通过电力来移开工作台, 大大地方便了维修并还可以实现小车自动往返控制。最后,提出在自动往返控制的基础上能否实现小车在轨道两端停留片刻?留下悬念让学生有目标地积极思考,独立自主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讲解,不仅复习了以前学过的正反转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意识及其学习方法,还锻炼了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兴趣。

四、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制作电子教案,借助多媒体技术,用生动丰富的画面和美妙动听的音乐效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时可以通过老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使线路中各个电器的开关触点随着分析的进程而生动地闭合或断开,从而给学生一个直接的感观认识,这要比用普通挂图呆板地分析线路原理更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还有助于学生对控制线路工作过程的理解。

总之,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之一,他们对学习的追求往往来源于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时机,结合教材特点,把兴趣的东西引入课堂,这些东西越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又不偏离教材,学生对所学知识就越容易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越浓,从而使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跟着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