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刺绣培训总结

刺绣培训总结

刺绣培训总结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2019年上半年,某县哈萨克刺绣文化产业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州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按照县委“生态县、旅游县、文化县”的战略部署,落实资金和加强自身建设为保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发展民族刺绣产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使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现就2019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哈萨克刺绣产业发展现状

某县是哈萨克民族聚居县,也是边境县,是全国三个某县之一,总人口8.87万人,其中哈萨克族2.3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6.94%。哈萨克族妇女心灵手巧,历来有着精工刺绣的优良传统。哈萨克刺绣是以哈萨克民族特色为主的一种传统刺绣工艺,它充分融合游牧部落民间创意的精华,历经多年演化、不断开拓、精化技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和艺术体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中也兼容了乌孜别克、维吾尔、汉族等民族特征和刺绣风格。刺绣品主要有哈萨克族衣服、裙子、鞋帽、挂包以及床上用品、室内装饰品,图案反映了哈萨克人的生产、生活情景和大自然风情。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民族较多的大石头乡、博斯坦乡、大南沟乡、雀仁乡、白杨河乡、照壁山乡、东城镇鸡心梁村、克牧场、木垒镇等乡镇。过去哈萨克民族把刺绣品用作家庭实用品和娶媳嫁女的赔送礼品,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民族刺绣工艺品走出毡房和山沟,进入了国内外市场,给生产者带来了商机与活力,极大地促进了牧民增收、推动民族刺绣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某县哈萨克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园总占地面积102亩,由刺绣品加工、展示、销售、培训和旅游购物、特色餐饮及民族特色文化演艺为一体的民族刺绣一条街。在昌吉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将木垒县哈萨克民族刺绣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和举全州之力帮扶木垒的特色产业之一,给予了大力支持下,使大批哈萨克妇女走向了刺绣产业。截止目前,全县已注册“奥艺绣”、“牧垒”、“美热瓦提”、“木拉”、“加萨吾”5个刺绣产品商标。2019年木垒新引进纺织服装企业一家,主要做校服、工作服、内衣等,预计可解决300人就业问题,目前厂房正在加紧进购设备,调试安装完毕即可开工。

目前,已入驻产业园企业(合作社)共28家,其中:服装(刺绣)企业9家、合作社16家,有大型电脑绣花机69台,各类盘花机、缝纫机579台,固定工人480人,带动就业21870人。产品主要销往阿勒泰、青河、伊犁等全疆各地及土耳其、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周边国家,哈依娜尔等刺绣公司与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都签订了订单生产协议,在阜康天池景区设立了刺绣产品销售点。形成了“产业园+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民”的产业发展格局。2019年1-5月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产值1250万元,增加值450万元,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12亿元,招商引资1家,新增就业30人。

二、加快推进项目工作

1、=某县==园区哈萨克民俗博物馆布展项目

(1)项目基本情况

一、该项目自2017年4月开始动工,建设内容包括哈萨克民俗文化博物馆及外延区(文化精品店)装修布展;民俗文化博物馆外部防水处理;藏品收购及手工制作、花毡处理、室外主题雕塑;负一层扩展工程和楼梯入口改造。

(2)项目进展情况

未招投标,项目2017年5月5日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工程形象进度为:项目目前土建工程完成投662.5万元,产生前期布展设计、监理等费用37.5万元,完成总投资为1200万元,目前已支付工程款500万元,其它费用全部由施工方垫资.

2、纺织服装(刺绣)产品交易中心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哈萨克文虎体验中心)

(1)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自2017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内容包括纺织服装(刺绣)产品交易中心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总建筑面积13148.6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0505.6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2643平方米及二次装修、院落硬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2)项目进展情况

该项目为与====公司合作实施的PPP项目,该项目由=====公司负责承建,随后=====公司发包给=====集团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二分公司施工,于2017年6月24日开工,10月20日停工。目前可研、审图已完成,前期手续已办理完毕,一方案两报告(初稿)已编制完成。目前地下室主体完工,一层封顶。完成工程量为1163万元,原计划2018年10月20日竣工,现已停工。

三、存在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1、技能型产业工人缺乏,员工培训期相对较长。员工整体教育水平低于内地,具有高中(含中职)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仅占全县农牧民总人口的20%,劳动力就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亟待进行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

2、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资金问题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影响企业发展,园区内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融资困难,致使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生产。

3、需加大宣传力度,亟待举办高层次商贸洽谈会,推进刺绣产业做大做强。

4、木垒县民族刺绣产品相对单一,市场占有率不高,亟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产品多样化创新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着力加强对哈萨克刺绣文化产业组织领导。

积极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某县纺织服装(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当前,正在进一步研究各项产业帮扶措施,加大扶持发展力度,全面开展全县纺织服装(民族刺绣)产业引导服务工作。从产业数据统计、合作社(公司)规范化运营、产业结构合理调配、===礼物打造、新技术培训五个方面着手,逐步打开工作局面。

(二)着力强化对纺织服装(民族刺绣)产业规划引领。    

根据《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民生工业园区“十三五”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专项编制《=某县纺织服装(哈萨克刺绣)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哈萨克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园、刺绣展示中心和五乡两镇刺绣生产基地,按照“抢抓发展机遇,整合优势资源,做大服装刺绣,推进一乡(镇)一品”的发展思路,形成“一心、一线、多点分布”的纺织服装(民族刺绣)产业发展格局。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外出打工第一人

25年前,张春英也曾一度成为乡亲们议论的焦点,因为她是家乡第一个外出打工的苗家女。

张春英出生在贵州省施秉县清水江岸边马号乡六合村的一个苗族村寨。这里的苗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得很完整,尤其是清水江苗族刺绣,堪称黔东南少数民族工艺的绝活。在这一带,苗族刺绣衣服是苗族姑娘的重要嫁妆。苗家姑娘出嫁前,都要自己亲手绣一套嫁妆。每一件绣品的完成,都渗透着姑娘的智慧和心血。心灵手巧的苗家姑娘也往往博得人们的赞许和青年男子的爱慕。

张春英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在母亲的传授下,从小就掌握了苗族刺绣的技能。由于家庭经济困难,1986年,初中还没毕业的张春英就被迫放弃了学业。她作出了一个令全家惊讶的决定:出去打工养活自己。按照苗家人的传统,女孩除了专心刺绣和必要的家务活外,农活都很少干,更不要说出门打工。在那个年代,张春英这个决定被村里人当作笑话,在他们看来,这是对传统和家庭的一种反叛。

张春英不顾别人对自己的议论,毅然到镇远县绣品厂当了一名刺绣工人,每个月工资20元。这是她第一次尝试用妈妈教会的手艺来谋生。

进厂不久,贵阳一家刺绣厂到镇远招工,张春英考进了这家刺绣厂,并被委派到贵州在珠海创办的一家电脑刺绣厂工作。凭着对图案设计和色彩搭配的天生灵感,张春英成为一名设计人员。

虽然张春英觉得很骄傲,但仍然没有改变家乡人对她的非议。在珠海工作时,张春英曾被工厂委托回家乡招聘几个刺绣能手。好不容易找到两个既能说汉话、又懂刺绣的姑娘,张春英却不能把她们带走。“我们都说好了一起出去见见世面,但姑娘的爸爸就是不肯,他认为苗家姑娘是不能出去打工的。”张春英理解苗家人的传统。

背井离乡是无奈的选择,却也是梦想的开始。

在珠海打工期间,张春英看到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差距,深知“没有文化就走不远”。她白天工作,晚上上学,学习刺绣的理论。6年的打工生涯,使张春英明白了什么是商业信誉,什么是时间观念。“我们家乡之所以落后,是观念太陈旧!”从大山农家走出来的张春英,急切地渴望着父老乡亲能改变观念求发展,早日过上好日子。

正是这份牵挂和期望,注定了张春英的人生坐标不可能离开她的家乡。

回乡创办刺绣厂

1996年12月,张春英决定与相恋多年的爱人结婚。她放弃了到香港一家刺绣厂当技术员的机会,回到了家乡。

有时候,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回乡后,张春英在施秉民族刺绣厂出任技术员。她的工作能力得到全厂员工的赞赏。1999年,由于各种原因,该厂被迫停产。但张春英不甘心:“我凭着老祖先留下的技艺从苗乡走出去,现在还是想为家乡做点事。”她成立了“榜香郁”刺绣精品厂,租用已停产的施秉民族刺绣厂厂房,接收部分员工,开始了她的“‘榜香郁’之梦”。

在苗族《十二路大歌》中,传说榜香郁是苗族先祖蚩尤王的女儿,长得美丽动人,心灵手巧,练就一手刺绣绝活,并不吝将自己的绝活传授给十里八乡的女人们,让大家都成为刺绣的能手。她美丽、智慧、手巧、善歌舞。从古到今,榜香郁都受到苗家人的敬仰。黔东南苗族同胞历来把她作为美丽、智慧、富贵、长寿的象征。在节日庆典里,苗族人送给客人最好的祝福就是:“祝愿你像榜香郁一样聪慧、长寿,到一百二十岁仍拄着银拐杖去远游。”张春英为公司取名为“榜香郁”,既表达了她带领苗族姐妹脱贫致富的心愿,又寄托了她“带给用户一份天然的美丽和一份真诚的祝福”的美好愿望。

由于产品质量好、讲信誉,张春英得到了施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2007年,她用多年积累的资本注册了“贵州省施秉县榜香郁绣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己任公司董事长及法人代表。公司成立后,她加大投入,将建筑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原施秉民族绣品厂厂房的1至3楼作为总部的办公场所,投入近30万元进行装修和改造,集销售门市部、生产车间、办公室、保管室、设计室、产品展厅、工人宿舍为一体。小小的刺绣作坊,很快转变成了公司化经营,并初具规模。

张春英还充分利用自己打工时学习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对企业加强管理,深化内部改革,开拓市场,开发出顺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公司的经营越做越红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不断提高。

就在这一年,张春英的公司荣获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发的“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色轻纺工业基地”称号,“榜香郁”绣品也成为黔东南州重要的旅游商品之一。在张春英看来,这是对自己执着和坚持的一种认可。

凭借多年的市场经验,张春英还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为加大营销力度,张春英还组建了一支专业营销队伍在外开拓市场,分别在凯里市和周边县设有专卖店。同时,她积极参加省、州、县组织到外地学习和参展的活动,不放过每一个展示和营销的机会。2009年,公司就签订了128万元的海内外供货合同。2009年2月,“榜香郁”公司主流产品刺绣披巾、围巾等在欧洲瑞典参展,获得良好评价,并签订了30万元人民币的订单。“榜香郁”开始从施秉走向全国、走向海外。

“榜香郁”公司以优良的产品质量,赢得了中外客商的青睐,销售收入连年增长。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80万元。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77万元。2009年6月底已实现销售收入220万元。张春英本人也先后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刺绣艺术协会贵州区副秘书长、高级工艺师。

用最朴实的方式延续传统文化

办厂期间,为了实现让家乡的苗族姐妹们通过手艺致富的愿望,张春英在家乡――马号乡六合村设立了分厂(点)。但是,说服家乡姐妹们用手工技术赚钱,并不是件十分容易的事。和二十多年前张春英出去打工时不同,现在苗族年轻的女孩子不愿做刺绣的手工活,都到外打工去了。

“苗族刺绣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不能让世代相传的民族刺绣没有了接班人。”这是张春英对苗家姐妹们重复得最多的话。有手艺,观念跟不上也不行。有时候,一个月能完成的活,因为没有时间观念,接活的人会拖两三个月才完成。为此,张春英很为难,也很伤心。“我们能够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如果观念不改变,就肯定发展不起来。”她开始在家乡宣讲时间观念和商业信誉的重要性。

在她的劝说和帮助下,包括她侄女在内的许多苗家女青年重新捡起了民族刺绣的手艺。一些早已不会刺绣的苗家女孩也走进了她的刺绣培训班,这顺利地实现了“公司分厂农户”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2000年1月至2009年5月,张春英先后在施秉、镇远、剑河等县建立了十多个厂(点),这些厂(点)为当地苗族妇女提供了近1000个工作岗位,每个职工月收入800元以上,这使得苗族妇女不出家门就能打工赚钱,她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制作嫁妆的技艺,成了赚钱致富的本领。

2008年,张春英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把苗族刺绣技艺与农民工培训结合起来,开了6期培训课,累计免费培训了两千多人次。手艺出众的学员,被张春英的公司优先聘用,这使得许多淡忘传统技艺的苗家女看到了足不出门就能就业的希望。“现在有一百多人希望到公司来工作。”张春英手中厚厚的一叠培训合格证,证明了她坚持的价值。

现在,张春英在开展“民族工艺进校园活动”。她的公司先后在施秉县双井中学、城关一小、杨柳塘小学、双井小学、马号小学等学校建立了刺绣培训基地,开设民族刺绣课。她希望苗族刺绣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延续。张春英还计划着将“苗族刺绣进校园活动”拓展到更多的学校。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2005 年,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国家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保护,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建设,所以将民间美术纳入高校美术教育体系将有助于高校美术教育体质的改革,弘扬民族文化,增强青少年对民族民间美术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刺绣,俗称绣花,是以针引线,将丝线、毛线、纱线等按事先设计好的图样和色彩,在适宜刺绣的织物上穿行运针,以缝迹、线型的组合形成纹饰的一种纤维装饰工艺。刺绣是我国比较重要的手工工艺,而后形成了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各地区的刺绣风格不同,但是手艺精湛,一般都是传承式的,所用的丝线都是蚕丝线,北方用的是柞蚕丝而南方用的是桑蚕丝,都是非常精致的线,可以在丝帛或者棉布和纱绢上穿行运针。传统的刺绣制作要求严格,设计的画稿适合用什么工艺、针法去制作完成,选择何种底料,线的颜色选择和搭配,如何利用画面的空间达到省工省料的目的,都有严格的规范。在古代刺绣的画稿都来源与中国画题材,创作所用的绣花针极细,底料一般选用纱绢,绣线都是蚕丝线,一根丝线可以再分出若干条丝线,这些材料都是极精致的,例如纱绢底料,犹如透空而绣,可以表现国画的水、天空、云雾等半透明的景象,还可做出双面绣的形式,但是要求工艺技能极高,专业人士才能创作出。刺绣的针法多样,有平绣、锁绣、打子绣、十字绣、线纹针绣、包梗绣等等。总体来说传统的刺绣工艺对于高校的学生而言,实现起来比较有难度,要求工艺和技艺手法经过长年的专业训练才能达成,学生利用短短的几个月难以完成传统刺绣的工艺效果,而且传统的欣赏性刺绣一般都没有脱离写实的模式,多以国画、油画、水粉画、摄影灯,属于纪实性绘画,完全的临摹原作,没有设计感,主要考验绣工的高超技艺。

装饰绘画性刺绣比较适合学生,其更强调装饰性、寓意性、象征性,对于许多的对象都经过了很大程度的夸张变化和简化处理,色彩的表现也带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和概括性,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目前装饰性刺绣作品多以刺绣壁挂的形式出现,需要达到一定的装饰性效果,这一技艺要通过一系列的材料、工具以及相关的艺术设计形式来完成。设计这门课程时,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和知识结构水平来制定装饰性刺绣内容。首先,要教授学生刺绣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尽量让学生掌握易于学习又出效果的一些针法技艺。观看和学习传统刺绣的优秀作品和制作过程,使学生们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作品的灿烂文化和技艺超群的作品,令学生对刺绣工艺感兴趣增加文化自豪感,同时要了解装饰性的刺绣作品,这种形式具有结构精巧、形式新颖优美、造型简练、色彩概括,具有创新和设计感,装饰感浓厚可以缓解人们紧张的情绪和压力,适合作为房间的软装饰,市场价值高,而且制作工艺相对传统刺绣较为简单易学,所用的绣线与传统的绣线不同,传统的蚕丝线对于初学者不好应用,蚕丝线较细材质软容易挑丝和断丝,所以我们所应用的绣线是化纤制作的,虽然不如蚕丝线质软和纤细但是有蚕丝线一样的光泽度,而且价钱低廉,比蚕丝线好掌握易于学习,利于提升学生们制作作品的自信心;其次,可以要求学生们,运用以往所学习的美术理论和艺术设计理念去进行刺绣图案的设计。要提前了解刺绣的有关知识,可以充分的发挥想象力打破传统的刺绣作品的理念,绘制一些具有现代时尚感的图稿,还可利用一些新材料点缀在作品上如珠片、不同材质的线和布料等等,融入更多创新性的理念,作品将更加的迎合市场,学生的创作能力将得到提高,丰富刺绣的制作技艺;最后,就是设计方案的实施与完成。将设计好的图案拓在刺绣的织物之上,可以按实际情况绘画与刺绣相结合制作作品,传统的刺绣工艺利用绣架来完成作品,绣架较大价钱较贵,而且对于初学者应用性不大,我们可以制作木方框子将布料用图丁绷紧固定在木框上进行施绣,一般大面积的晕染图案可以运用乱针来表现,小面积的颜色过渡则可以运用套针和打籽绣表现,线条纹样则可以用锁针体现等等,几乎各种图案纹样都可以运用刺绣的针法技艺表现在作品之上,同时可以加入其他艺术形式手法如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全方位地进行设计创作和制作尝试,在原有的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寻求更新的表现形式。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就业支援;服务过程;社会工作

汶川地震发生后,香港无国界社工第一时间进驻北川县擂鼓镇,成立了第一所社区照顾综合服务中心――“心灵泉源综合服务中心”,在以弘扬民族文化为最终目标的基础上,为灾区群众尽力提供物质和就业上的帮助与服务。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语言、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的灾区开展这一服务,社会工作者们承受了无法言语的压力与困难。

一、理论视角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超越了传统的问题视角的理论范式,关注点在于案主的优势和潜能,以优势和资产为本的取向激发案主和社会工作者的乐观情绪、希望和动机,因此优势视角的重要性在灾区逐渐凸显。社会工作者以优势视角和能力建设的理念介入灾后重建,并不是要刻意忽略其痛苦,而是期待协助案主以另一种态度去思考自己的问题与改变的机会,从灾区群众潜藏的资源和智慧中发局力量,从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抗争精神(抗逆力)中看到重建的希望。

二、准备工作

(一)从语言不通到发现优势

由于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几乎没有四川人,不懂四川话,更不了解本土文化,因此需求评估工作一度陷入困境。后来,发展了一批当地的义工作为翻译,调查工作才慢慢地有了进展。在调查和家访过程中,机构的社工都发现,当地的一些妇女闲时会做一些刺绣活儿,并且年龄跨度较大。社工敏感的运用了优势视角的理念,看到了灾区妇女的优势所在,因而萌生了义卖刺绣品的想法,为她们增加收入、补贴家用,提高家庭或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以此为载体聚集灾区民众分享地震时的经历及感受,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辅导。这也就是“金盏花美好人生自强计划”的雏形。

(二)前期准备与宣传

第一名参与人员来自一次偶然。社工家访到一位独身老年妇女家中,一边看她踩着缝纫机帮别人补衣服,一边陪她聊天。社工连续去了三天,知道这样的活儿时有时无,于是询问她是否愿意到机构来帮忙裁布打包,并会付给她一些工资作为报酬,她当下便满是欢喜地一口答应了,由此便成为了机构的一名临时工作人员,不仅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保证日常生活开支,还丰富了老年生活,老有所为。而后,项目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准备阶段,定场地、买机器、买线买布买工具,挨家挨户地宣传,鼓励妇女们积极参加。

(三)从零群众基础到口耳相传

一开始,灾区的群众并不了解社会工作这个职业,加之一直有不同的调查队伍来到灾区,名为帮助灾民,实则在收集到了自己所要的资料和信息后,断然离开,剩下被揭开伤疤的灾区群众无奈地只能自己又将悲痛的情绪硬生生地压回心底,因此同外人建立信任关系显得尤为困难。经过不断家访,不厌其烦的解释与鼓励,终于还是有几名妇女鼓起勇气到机构来领线领布回去绣花,不管绣出来的效果如何,机构都出钱一并收回带到香港义卖,目的就是要鼓励更多的妇女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能力。

最初参加的妇女回去后一传十十传百,做了最真实的宣传,经过这番口耳相传,大家知道做羌绣可以赚手工费,愿意参加的人越来越多。通过实际活动,机构见到以羌绣作为支援项目的效果显著,索性就以此为支点来做大做强,发展更多的就业支援项目,为灾区的群众争取更多的资源与信息,帮助他们重建生活。

三、就业支援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内容

(一)打破“零生计”――羌族刺绣发展项目

该项目是整个“金盏花美好人生自强计划”的主要发展项目,培训羌族妇女用传统的刺绣技术手工制作富有民族特色的刺绣产品,将产品发往香港等地义卖或者对外接收订单销售,让她们赚取收入,同时也能够保护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羌族的传统文化。参与该项目的成员全部是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当地妇女,亟需帮助。由于该群体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和一致的发展目标,所以社工通过践行优势视角与能力建设,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将她们聚合起来,解决经济困难,共同发展。

针对刺绣小组的需求和组员本身的能力情况,社工开展了许多提高刺绣技能的培训班和讲座,例如,“羌绣制作帮助妇女生计活动”,通过走访小区和入户家访,组织妇女们共同学习,发展民族手工刺绣业,提倡以善用他们的技能来增加收入,陪伴灾民渡过无地无业的等待重建阶段;通过成立羌绣手工工作室,为灾民提供制作场地,同时为灾民提供机会出外学习,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增强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自助互助。妇女们不定期设计的手工艺品,让妇女在照顾家庭之余获得了部分收益,藉此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如果部分妇女因家庭照顾负担较重,也可以到机构领取材料带回家中,在空余时间进行加工后再交回机构。另外还有“羌绣讲习班”、“羌绣绘画班”等,都是为了提高妇女的羌绣技能而特别开展的。

工作员对每一次活动都进行了及时且专业的评估,对活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法。有一些活动并不能够保证之前报名的人员全部都来参加,常常都会有部分妇女缺席,而且每次出席的人次也不稳定,可见妇女的时间安排多变且不可预期,因此也造成了一些资源的浪费。但是值得肯定的是,整体的学习效果是比较好的,组员在培训过程中,态度认真,气氛轻松,感受到了满足感与成就感。但同时问题也是存在的,比如培训老师的角色显得不够主动,多数针法要由组员提出问题时才解决等。组员在学习和制作绣品的过程中经常相互交流,增进了彼此的交往,有利于完善他们的社交网络。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从贵阳出发去见石丽平那天,正遇上初夏的一场大雨,被雨水冲洗过的武陵山脉满目葱茏,连绵不绝。

5月的梵净山,珙桐树上的鸽子花开得正艳。因其花美丽奇特,好像白鸽舒展双翅,人们取名为鸽子花。石丽平公司产品的注册商标就是“鸽子花”。

苗族的刺绣艺术在贵州历史悠久,清《开化府志》上就有苗族妇女“能织苗锦”的记载。

石丽平家乡松桃苗族自治县的苗绣构图严谨,色彩鲜明,苗女们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鲜活灵动,广受欢迎。如今,松桃苗绣已经走出村寨,走向世界。

在距离松桃县城200多公里的三都水族自治县,韦桃花也在用细细的银针绣出人生的梦想。

在这个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里,水族马尾绣已传承千年。其独特之处在于绣花线是用丝线缠绕马尾做成,使绣品具有浮雕一般的立体美感,被誉为“刺绣艺术的活化石”。

2006年6月,水族马尾绣和松桃苗绣同时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韦桃花作为水族马尾绣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曾经在奥运会、世博会现场秀艺,还远渡重洋到意大利演示马尾绣技法,把水族的这一传统技艺传播到海外。她还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方式,给数千名水族绣娘带来了就业致富的机会。

同为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石丽平和韦桃花,都有一手精湛的绣艺。石丽平很小就跟着母亲和奶奶学习苗绣,奶奶是远近闻名的刺绣高手。韦桃花5岁就跟着母亲和奶奶学习缠绕马尾线,13岁时母亲就让她参与做马尾绣背带的绣片,背带是马尾绣制品中的最高境界,一般小姑娘根本无法胜任。

一个梦想

石丽平和韦桃花拥有不同的人生境遇,但她们殊途同归,拥有共同的人生梦想。

读过书上过学的石丽平,17岁便当上了乡文化馆长,以后又做过松桃电解锰厂团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矿业公司总经理,多年的事业拼搏,她苦过甜过哭过笑过,却从未忘记弘扬家乡苗绣的梦想。2005年,已是松桃自治县政协委员的她在提案中呼吁:要让民族刺绣产品走向市场。

韦桃花则是一名普通的农民,长年厮守着家乡的山山水水,过着平静而不乏艰辛的生活。如今,这两个对传承千年的本民族刺绣情有独钟的“姊妹花”,都在带领家乡姐妹们绣出心中梦想,走上富裕之路。

笔者见到石丽平时,足蹬绣花鞋的她正在接待客人。200多平米的公司展示厅里,靠墙摆满了各种获奖证书和奖杯,中央展台上服装、披肩、壁画、摆件、土布等产品琳琅满目。房间的一个角落,三个苗族绣娘正安静地飞针走线,花鸟鱼虫在她们手底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2008年12月28日,石丽平成立了以“传承文明,留住手艺”为宗旨的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翌年,公司选送苗绣、银饰、服饰等产品参加贵州省“两赛一会”、“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等活动,获得各种奖项,显示出超强实力,订货的客商纷至沓来。具有强烈市场意识的石丽平看到了传统民族产品的巨大市场潜力,她下定决心:打造一个以松桃为中心的武陵山区苗绣基地,让万千苗族妇女通过刺绣走上富裕路,让“鸽子花”开遍五湖四海走向世界。

以发展促传承,石丽平的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如今,松桃28个乡镇130个民族村寨中有上千个家庭3100名苗族绣娘都在为公司完成订单,平均每户年收入可达3.5万元。目前,公司已有员工260多人,其中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7人,专业设计人员13名,拥有鸽子花刺绣系列、梵净山风光刺绣系列、鱼龙图腾刺绣系列等六大系列共220个品种,畅销北京、上海等地,出口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2011年5月,公司“苗族花鼓”、“凤穿牡丹”刺绣系列产品被外交部选定为外交礼品。2012年,公司销售收入已达到1100多万元,被认定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她暗暗定下近期目标,到“十二五”末,争取为当地两万人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产值过亿。

韦桃花的家乡在三都县三洞乡的板告村,依山傍水,是远近有名的马尾绣之乡。这里的女孩子从小便学习刺绣,而心灵手巧的韦桃花,绣工在同龄人中更是略胜一筹。水族习俗,姑娘出嫁时,母亲必须送上一条马尾绣小儿背带作为嫁妆,祝福她早日生儿育女。这条凝聚着殷殷母爱的背带是马尾绣中的极品,一般只有成年绣女才能完成。15岁那年,聪明灵巧的韦桃花便独立完成了第一件马尾绣背带,而且在集市上一摆出来立刻获得了很多人的称赞,卖出了60元的价钱,是当时一个基层干部月工资的2倍,这让她兴奋不已。

从此,韦桃花的一双巧手成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她的绣品绣工好、图案美,每逢赶集总能卖出好价钱。韦桃花用自己挣的钱把自己打扮得美丽出众,亭亭玉立,也吸引了众多小伙的目光。

18岁时,韦桃花从板告村嫁到了板龙寨,过上了一个水族女人最普通的日子。她用绣花的双手打猪菜、种包谷、喂猪。干完农活,再拿起绣花针做马尾绣,相夫教子,生活平淡而安定。直到突然有一天早晨,身边的丈夫再没醒来,只给韦桃花留下了5个未成年的儿子,最大16岁,最小仅4岁。韦桃花起早贪黑奋力打拼,苦苦支撑着这个家,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2005年,就在石丽平上交政协提案呼吁“让民族刺绣产品走向市场”时,韦桃花的马尾绣工艺品店在三都县城开张。而2006年8月在贵阳举行的“两赛一会”上,韦桃花凭着精湛的马尾绣技艺夺得“贵州名匠”特等奖,位列评选出的100名“贵州名匠”之首。

万“花”竞放

每每提及韦桃花、石丽平追逐梦想的故事,韦桃花会红了眼圈沉默不语,石丽平更是数度哽咽,潸然泪下。韦桃花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轻轻唱了一首歌,在悠长深情的旋律中,笔者只听懂了“两赛一会”和“马尾绣”这两个词语。石丽平说,“两赛一会”让茫然的她找到了家的感觉,龙局长就像妈妈,关心、帮助她成长。

石丽平嘴里的龙局长,是贵州省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龙超亚。“两赛一会”从2006年启动已连续举办七届,由贵州省经信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省民营经济发展局承办,其目的是通过评选民间“名创”和“名匠”,展示旅游商品,推动贵州旅游商品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旅游商品“小创业、大就业,小商品、大产业”的特点,使旅游商品产业逐渐成为促进城镇化带动、拉动地方经济、解决社会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新兴产业。

“两赛一会”让许多石丽平、韦桃花这样的贵州少数民族妇女实现了勤劳致富的梦想。由民营经济发展局主办的各种培训随着每年“两赛一会”逐层开展,无论是“星光培训工程创业者培训班”,还是“星光培训工程能工巧匠培训班”,都紧紧围绕让民间手工艺市场化、产业化,提升特有旅游商品市场竞争力,艺术性与商品性如何紧密结合等内容展开,挖掘人才、传承工艺、推出新品,促进原生态旅游产品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融合。发展局还鼓励“两赛一会”获奖者收徒弟,出高徒,每收一个,局里奖励2000至5000元,这项举措激发了获奖者的创造力和创业热情。通过他们的带动,使数以万计的普通乡村妇女实现了就业和增收。不少外出打工的人也回乡捡起了绣花针,留守儿童和老人的问题也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