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平方根教案

平方根教案

平方根教案

平方根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案 数学 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03-02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绝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成为鼓励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并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内需促进学生自学。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可以以“教学案”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1 课前预习,激发自学兴趣

预习是学生自学的一种方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案中的“课前预习”环节能够使学生的预习由无目的、无计划的行为转变为有指导的主动进攻。“课前预习”设计主要是相关旧知识的重现以及新课知识的情境创设,目的是在原有经验和新知之间搭建起“桥梁”,同时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探究的必要。

如《平方根》教学案中,所设计“课前预习”环节的问题有:

(1)2的平方为 ,-2的平方为 。

(2)平方得9的数是 。

(3)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4,那么它的边长为 。

(4)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5,那么它的边长为 。

问题(1)和(2)复习了平方运算,一方面为问题(3)做准备,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平方和开平方互为逆运算”,而问题(4)则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不够用了”以及“数的扩充”源于解决生活中问题的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愿望。

又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案中,所设计的问题有:

(1)画出一次函数y=2x-4的图像,y的值随x值增大

而______,图像与x轴的交点是_____,与轴的交点是_____。

(2)正比例函数y=-2x的图像经过第 象限,y的值随x值增大而______,画出图象。

(3)在下列两组函数中任选一组,分别画出它们的图像。

① y=■,y=-■ ② y=■,y=-■

通过预习,学生明白“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学习有联系,如果发现知识遗忘了,就会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查一查之前的教学案或者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从而做好学习新知的心理准备和知识的准备。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自主获得信息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数学课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还可以设计不同的预习作业,如对于一些图形方面的问题,可以在预习时动手操作,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以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如《勾股定理》教学案的预习设计中,可以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勾股定理在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欣赏数学的优美,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课前,教师必须批改学生的教学案,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所达到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思维障碍等;课上,教师还要提供学生展现自己的部分预习成果的机会。这样,预习认真的学生就能真切地体验到自学带来的喜悦,对自己的自学能力就更有信心。

2 课堂合作,积累自学方法

依据我们的教学案,教师要努力把课堂打造成以教学案为剧本的舞台剧,剧中学生是主演,教师当导演。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要有意识地展开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与交流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才华,积累学习方法,提高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如《勾股定理》第一节的教学案中,可以设计活动:在小方格纸中,已知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BC、AC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9、16,计算以AB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这个问题体现数学上的化归思想,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可以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协同努力,同时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及时引导和点拨,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能力层面的升华。

3 分层练习,增强自学信心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教师设计教学案的“巩固练习”的重点则是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分层指导上。

3.1分层设计

如《平方根》教学案中,“巩固练习”环节设置了三个层次的作业:A类为基础题,紧扣当堂课所学的内容;B类是提高题,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C类是发展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1A. 64的平方根是 ; 的平方根为±6。

2B. -22的平方根是 ;17的平方根是 。

3B. -5是数a的一个平方根,数a的另一个平方根是 ,数a是 。

4A.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是( )

A. -(-5) B. -33 C. 11.1 D. -6

5A.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7是49的平方根; ② 49的平方根是-7;

③ 1 的平方根是1; ④ -32的平方根为-3.

6A.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① 0.81 ② 1■ ③ 10-2 ④ 19600

7B.求下列各式中的的值。

① 4x2-25=0 ② (x+1)2=4

8C. 若2-1的平方根为±3,3+b-1的平方根为±4,求+2b的平方根。

9C.若正数x的两个平方根为2m-3和4m-5,求x的值。

本节课中平方根的概念较为抽象,而用符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又让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细细斟酌。A层次的作业要求学生了解平方根概念,求一些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学生易于把握;B层次的作业要求学生求一些非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并能较灵活地应用平方根概念;C层次的作业则引入符号使问题抽象化,还要求有一定的逆向思维能力。

分层作业能够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

3.2分层指导

不管学生的自主性发挥的程度如何,课堂教学始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和程度,针对不同的需要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当学生练习感到困惑时,教师要给予启发;当学生练习出现错误时,教师要给予点拨。

学生通过教学案,可以清晰地回忆上课的情景。这样,教学案就代替教师的“口”为学生提供自学的工具和指导。教师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学生中,“一对一”地进行面批并及时指导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增强自学信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3灵活评价

教师对每一课学生所学、所掌握内容的程度进行巧妙点评,评价时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多肯定,多鼓励,多表扬,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信心。

在我们的教学案中,还附加了学生的自身表现比较的评价。如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就A组题的练习情况为自己打分;对自己当天的表现与以前相比较评定有没有进步,逐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并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在教学案的最后附加“每日赠言”,增强学习的动力。

4 总结整理,提高自学质量

4.1“教后小记”立足于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教学案凝聚了备课组老师的集体智慧,是一本相对比较完美的“剧本”。但是在课堂上,学生总是能给我们提出一些不曾想到的问题,把这些问题通过教学案中的“教后小记”环节再研究一下,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而且还能为我们优化教学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4.2“学后小记” 达到课堂教学的课后延伸

平方根教案范文第2篇

中专学生学习素质下降,会计专业的教学只有少数学生能消化理解会计知识,进入社会的时候难以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践的困惑,因此,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中专《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一、例谈中专《基础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

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高,参与案例教学的教师和学生应该把握好教学环节,重视案例教学的准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总结评价的主要环节。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

1.案例教学的精心准备

案例教学的准备是教学开展的基础,教师可以布置案例资料,进行充分的准备。教师应该对案例和材料进行熟悉和准备,充分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开展开放式讨论,重视教师对学生解决案例问题的可能的方案,保证教师开展好案例教学。在准备阶段,教师还要向学生呈现案例,采用何种方式呈现也要思考。复杂的案例应该查阅更多的资料了解理论,获得背景资料,做好个人的准备。学生要先阅读案例,了解主要内容,借助手段和工具解决案例问题,查阅案例资料,获得案例背景资料,学生了解案例内容后,可以对案例问题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2.案例教学的小组讨论

案例教学和教材举例不一样,没经过抽象,完整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事件,头绪多,不容易看清楚实质,学生在案例分析的时候要遇到困难,很难全面分析,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班级集中讨论前先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主要是通过互相沟通和交流,使每一个小组成员进行思考、调整和深化自己对案例的分析,经过沟通和交流,顺利解决在准备案例中的困难,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让观点更加全面,方法更加详细,根据学生的气质性格、能力、知识等进行合理分组,教育小组讨论能够顺利开展。保证案例的难度小的时候或者具备很强的案例学习才能的时候,这样的环节应该减少。

3.开展班级集中讨论

班级集中讨论能够集中集体的智慧,能够形成教学的结果,是全班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和知识的经过。教师可以经过小组之间的讨论,组织小组派代表来讲述观点,其他的成员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意见来进行发表,同时不同的小组成员应该相互讨论,不断吸收好的观点,形成解决案例问题的办法。这个环节里要求学生相互参与学习的过程,听取同学的发言和教师的讲解,激发学生讲述自己的观点和办法,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背景材料,全面引导课堂讨论的方向,在讨论出现偏差的时候给予目标的纠正。

4.进行总结评价

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教育学生完成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环节,联系学生的理解,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参与学习评价,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给予理论阐述和观点的分析,给出学习的思路和结论,并带给学生思考,教育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基础会计》案例教学的方法研究

1.呈现《基础会计》案例的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案例分析的材料的内容和目标,选择好的教学形式,将案例展现给学生。

(1)按照文字材料进行呈现案例,这就是简单通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将案例进行分析,运用文字材料的形式发给学生,提供给学生分析,选择复杂、长篇的案例,但是这样也容易不够形象生动,不能吸收学生的注意力。

(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案例: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声像策略能将案例中的信息进行全面的展现,在现代技术的应用下,教师应该重视呈现材料,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3)口头描述案例:根据案例的特点,教师口头来描述案例,教育学生做好记录,教育学生具备描述能力。教师在描述的时候,也能够重视教学方法,防止影响学生对案例信息的获得。

(4)组织学生表演案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表演、模拟案例,创造社会情境,教育学生直接参与到案例的准备中,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学生直观生动地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2.讨论《基础会计》案例分析的策略和办法

(1)重视课堂讨论的内容和方法

教师要有时间和观念,根据讨论的问题的重要的特点来分配时间,教学中,要根据教学讨论,解决好学习问题,伴随着讨论的深入,应该找到新的问题,因为教学时间有限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科学合理的讨论的时间,重视教育问题,优先考虑这些重要的问题,给予充足的时间。此外,教师应该把握讨论的方向,不管是小组讨论还是集体讨论,都不能出现背离主题的现象,教师都要即使将学习的思维和注意力拉回来,选择好的案例,这样也容易完成教学的目标,因此,学生在讨论的时候,教师应该重视把握教学的引领,重视讨论的方向,在出现偏差的时候就能给予指正。

(2)创造轻松和谐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以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为铺垫,教师应该和学生保持平等的位置,平等地和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要讲究语言的艺术,重视把握语音、语调的特征,语言要更加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教育学生摆脱语言的苍白现象,讲解要重视抑扬顿挫,语言要生动形象,避免听觉疲劳,重视形体语言的运用。

(3)归纳评价的多种策略和办法

教师要给学生很多方法,从案例来到案例去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水平,重视启发学生抽象概括出解决问题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为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基础会计》的问题打好方法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海燕.关于《基础会计》课堂教学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2]谭灵.高职高专《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及手段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4期

[3]张晓丹.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4]陈华.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浅见[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9期

[5]赵敏等.《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范式的实践与探索[J];会计之友.2011年19期

[6]梁飞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改革实践[J].财会月刊.2011年15期

[7]尚建丽.如何提高基础会计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1年08期

平方根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生态学视角;课堂生态系统

0 引言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教授Lawrence Cremin在其《公共教育》一书中谈到“教育生态学”的概念,第一次从生态学的视角对教育理论和问题进行研究。我国学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1990年出版的南京师范大学吴鼎福、诸文蔚的《教育生态学》是我国第一部教育生态学著作;天津市教科院任凯等所著《教育生态学》借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较深入地分析了一些教育现象;华东师大范国睿所著《教育生态学》力图从文化、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的角度来研究教育生态;华南师大李志厚认为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审视教育教学现象,可以发现传统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用生态学的观点看,教学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具有多侧面、多内容、多主体等特性。

“学案导学”是一种以“学案”为主导来实施教学过程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教师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将待学习内容和预备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设计成“学案”,导引学生完成自主探究真知的学习过程。“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在井冈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案导学”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师授生受”的被动教学方式,有效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凸显“学”的主动地位。这与新课改的理念十分吻合,也符合现代教育规律。井冈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挑选了计算机引论、软件工程、VB程序设计3门课程的部分内容,在课程开设平行班级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实验班的学生普遍认为该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度高涨,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显著增强。

课堂生态系统是“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的互相联系的过程和事件所形成的网络”。作为一个开放式系统,它应包含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多种因素并存并相互制约,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课堂教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良好的课堂生态为基础,主要包含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反馈3个阶段。实施框架如图1所示,其中实线箭头标识的是实际流程,虚线箭头标识的是回归流程。

1)学案准备阶段。

教师对课程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及前修知识等进行深入分析,界定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好学案,然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把学案给学生。同时,教师要根据学案撰写相应教案;学生要提前下载相关内容,预习相关知识,并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和制订学习方案。

2)学案实施阶段。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带着问题,重新设计或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案。在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进入“进阶协作”环节。在该环节,通过生生协作、师生协作学习进阶知识和技能,最后完成自我评价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主要作导学提示,解决学生疑问,与有需求的学生协作。

3)教学反思阶段。

教师依据学生的自主检测结果、自我评价与小组互评,结合课堂的学习表现,对学生的学习给出评价,同时完成学案与教案的反思修改。

以软件工程课程为例,我们选定的教学章节是“面向对象与UML基础”。该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但比较灵活。学案材料在网上共享,同时发给学生纸质文稿,让学生明白将要学习的重点。开课后首先让学生以学案为主线自主学习,再分组讨论,完成学案中规定的反馈知识和进阶训练。教师只需花不超过1/5的课时做知识点精讲和小结,然后学生再完成自我评测。为了营造较好的课堂生态,教师们事先精心准备了网络教学平台,课前花费了较多时间把知识分模块整理分类,任课教师多次讨论学案内容,并分模块上传了相关学习材料供学生选择阅读以补充教材之不足,教师以临时助教身份提前跟进实验班两周后才开始授课,为学生和教师间的生态课堂协作打下了基础。课堂是双向多媒体环境,学生讨论发言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举手示意,这样一些平时羞于发言的同学也特别愿意参与。自我检测部分为3个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层次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以此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因为这部分知识对于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来说,是了解性的,所以,在评价的权重上,以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

2 关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的几点思考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是质量提升的根本,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基于生态学视角,我们在“学案导学”的教学实践中有如下思考。

1)强化“生本”意识,营造生态课堂。

“学案导学”是由教师导学、学生主动直接参与、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学模式。“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根据生态学的自组织原则,课堂生态系统应具有鲜活的生命特点,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平衡能力的系统。课堂教学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平衡、协同、进化都可以促进师生的不断发展和成长。“学案导学”模式强调平等、和谐的课堂生态,这是师生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与学目标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同时,教师还必须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物质环境。比如在协作学习环节,学生经常需要在课堂上相互讨论,而我们的教室通常是方形顺序排列的桌椅布置,显然并不利于讨论的开展。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班教学的学生注意力更持久,学生的讨论也更热烈,学习风气和人际关系也比较好。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学案导学”的课堂上,我们尽量使用多种教学媒介,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工具选择。教师和学生更要克服“教师和教材就是真理”等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种种误解,努力拓宽多渠道的知识来源,从依靠教师和教材作为基本交流渠道转变为重视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交流媒体的作用。否则,协作学习很容易流于形式。

2)构建多目标课堂信息,生态和多元化学习生态。

“学案导学”的课堂信息生态和学习生态应是多元化的,避免产生“花盆效应”。“学案导学”的重心是如何帮助学生从传统学习模式下的被动听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观众与演员的双重角色。

信息生态学认为信息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被计算机存储的数据资料,而是必须经过读者的解码,在数据-信息-知识的转换过程中逐渐认同并关注这些信息。“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态环境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局限性。个体或群体一旦离开这个特殊的小生境,生存和发展则难以为继。现行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下,“花盆效应”表现尤为明显。

根据生态学原理,多样化的信息和知识可以促进学习者观念的交叉和思想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知识。高校课堂生态更不应该是封闭或半封闭的小“花盆”,“学案导学”的生态系统应是开放的。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学案导学”可为学习者创造一个数据、信息、思想可以自由流动和促使信息向知识、技能和态度转化的生态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学内容、教学空间和教学手段是开放的。我们知道,大学的教学不仅仅是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因而大学课堂生态的着眼点就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张扬。也因此学案编写绝不能囿于单本教材,每个学案中都明确要求基本知识技能要来源于多种教材,进阶知识技能则来自学科前沿和网络共享资源。学案如果被窄化为单纯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则学习者会产生“看学案”等同于看教材,“学案导学”也可能变成“自习课”或“习题课”,因而失去本身的意义。所以,学案的编写者在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环境的同时,更要注意挖掘和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形成更有价值的知识模块,使得学习者不仅获得知识,更要实现个人知识到能力的转换和知识的再生增值。通过学案,教师应力求引导学生学会整合相关资源,形成整体,融会贯通,同时也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

我们认为,“学案导学”其实应该是教案和学案的综合。“学案导学”下的教案要求教师更注重导学活动的设计,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设计。每个学案都必须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螺旋上升目标体系,学案的编写者应根据具体学习内容,不仅要考虑不同的学习情境需要不同的学习方式,也要考虑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者。让学习者可以根据特定的情境决定是采用学科式学习,还是采用支架学习、任务学习或问题解决式学习等,并能通过自修鉴别哪些知识领域是自己已知或未知的,哪些地方是需要进一步学习融会贯通的,从而制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

3)采用符合生态学现象的学习评价方式,以表现性评价为主。

“学案导学”的学习评价依赖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和自我检测,以表现性评价为主,知识性评价为辅。

根据我国目前学业评价普遍存在的非生态现象,李志厚等专家认为,选用表现性评价有利于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的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学案导学”的学习评价由学生自我评价、小组相互评价及教师评价3个方面组成,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给出3种评价方式的不同权重。如科学性知识内容,权重比由高到低分别是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和自评,但对程序性知识内容,权重比可以根据学情调整。

平方根教案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案例教学 任职培训

案例教学是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已从国外传入国内、从地方走入部队。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员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武警部队任职教育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作为部队人才培养基地的任职培训院校,具有与部队联系密切,案例教学资源丰富等诸多有利条件和因素,理应率先在干部培训中积极尝试案例教学,为部队培养更多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军事人才。

一、把握案例教学特征,合理确定教学课目与内容

案例教学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需要教员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武警部队任职教育院校任职培训时间通常不超过一年,所有的课目与内容都采用案例教学来完成,既难以办到,且有些课目内容也不适合,应恰当取舍,选择最能反映案例教学特征,最能展示部队指挥管理干部实际工作能力的课目内容。一是要选定与管理有关的课目内容。案例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案例必须与管理有关,因此,在选定课目内容时,要从所有教学课目中挑选出与管理有关的课目、内容。二是要选定能培养学员应用能力的课目内容。案例教学的本质特征就是突出学员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在选定课目内容时,应重点选出能够提高学员实际工作能力的内容。三是要选定符合部队实际需要的课目内容。着眼武警部队实际需要,是武警部队任职教育院校任职培训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选定课目内容时,要把部队当前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列为案例教学的重点内容。四是要选定与培训对象素质状况相适应的课目内容。在选定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员的知识结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实践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也是案例教学一个明显特征。

二、突出案例教学重点,科学组织案例教材的编写与采集

应根据本单位教学实际多方组织编写与采集。一是根据编写案例教材基本原则选题。案例教材在选题方面都应遵循目的性、真实性、紧密性、代表性和创新性等基本原则,案例选题应是真实的,紧扣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和学员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广泛性,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选性,有利于开发学员智力,有利于提高其思维的敏锐性和创新性。同时,案例选题还应注重选新不选旧,选近不选远,选低不选高,真正使所选案例素材符合教学目的,符合部队实际,符合时代要求。二是根据案例教材难易程度灵活采编。由于武警部队任职教育院校任职培训的教学对象成份复杂,案例采编工作量大,加之目前武警任职培训院校平时教学任务重,光靠自身力量组织采编,是难以满足需要的。对此,可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其一,对前瞻性、综合性、现实性较强的案例,可立足于自己组织力量编写。其二,对于理论性较强、层次性较高,又带有规律性的案例,可立足于各类院校援助。有些院校在案例教学方面已先行一步,积累了许多经验,并建有丰富案例资料库。我们根据自己教学需求,组织人员到各院校求援,既可以加强横向交流,又可以解燃眉之急。其三,对于特殊性、典型性、经验性的案例,可立足学员所在部队选送。部队中,一些特别有代表性、特定性的案例,可以根据学习对象来源要求学习期间对所在单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收集选送,也可由院校与部队或者是其它院校资深专家协商共同编写。其四,对于一般的、简单的、单课题的案例,可立足于从在学员选送材料中选用。任职教育学员大都来自一线部队,都有亲身管理、训练、教育部队的体验,采取布置作业或主动向他们求助等方式,先让每个学员都动手动脑编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再组织教员对这些案例素材进行筛选,从中选取一部分,加工整理,以弥补案例不足。三是根据案例教材使用特殊性科学撰写。针对院校改革后武警部队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的特点,在撰写案例时应注意把握几点:首先,在确定案例教材编写类型上,应以编写课终案例为主,专题案例为辅;其次,在确定案例教材编写形式上,应以书面形式为主,多种形式结合;再次,在确定案例教材编写篇幅上,应以中短篇为主,辅以少量长篇;第四,在案例教材编写组织上,应以多部门多兵种专业联合组织为主,单方面、单专业为辅。

三、适应案例教学变化,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与成绩评定

平方根教案范文第5篇

学案导学模式的作用基础

学案导学模式主要通过教师制定的学案来提高整节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其理论基础就是要让学生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自身完善的学习方法。教师运用学案导学模式进行授课时,先要确保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具有良好的认知力,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观,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是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知识技能;之后,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设置在难度上要掌握适宜性,保证学生可以很好地接受知识,加上相应的引导教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水平,以达到学案导学模式教学的真正目的。

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原则

1.细致化原则

教师应该把学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划分,将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制作成一节课内容进行授课,而对于较难的知识内容,可以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其制作成几节课的学案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Excel公式引用地址”时,就可采用这种原则,使Excel公式引用的方式可以被学生深入了解和记忆,进而了解每节课的知识重点,充分掌握其知识内涵。

2.提问式原则

过去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而学案导学模式则改变了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其可以采取提问式原则教学方法,也就是可以将一些知识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由简单的问题深入至较难的问题,如教学“网上交流”内容时,由于多数学生对互联网有或多或少的认识,就可以利用提问式原则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深入了解互联网的实际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活跃头脑,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阶梯式原则

教师对学案导学的应用根据其难易程度进行控制,也就是把学案制作成阶梯式的结构,使得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接受,也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例如,教学“电子表格软件”时,可以把电子表格知识制作成几种不同的学案,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应用

1.新知识导入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涵盖较多的信息知识,教师就可以运用学案导学模式进行授课。例如,在讲解“图表功能”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对一些图表的展示,或者给学生分发一些打印的图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把学案展现给学生,而后进一步讲解图表功能,教会学生绘制、存储和打印图表。这种情境导入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在学习图表的过程中更有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抱有乐观的学习心态,并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应用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他们的知识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通过学案的引导性作用,可以自主学习书本中的知识内容。例如,讲解“Windows初步知识”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份简单的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自学。因为现在的高中生多数都了解Windows的操作,针对这一类型的知识内容,就可以利用学案导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改变了以往单纯授课的方式,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

3.交流与合作应用

学案导学模式还鼓励学生多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提倡学生之间通过合作锻炼自身能力,提高学习水平。例如,在讲解“防治计算机病毒与保护知识产权”时,教师可将主要内容设定在学案内,让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利用团队的力量完成对计算机病毒与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更多的沟通,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

4.知识总结应用

学案导学模式还可以应用于知识的总结环节,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学案的内容,对整节课内容或者一段时间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建立稳定的知识体系。例如,复习“DOS小结”一章时,教师可以将学案设计成有关DOS知识的内容,让学生根据学案要求,自主地对DOS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在复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提问,使疑问可以及时得到解决,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自学状态,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以便学生更好地体会知识内容的真正含义。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运用学案导学的意义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学案导学法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产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学科带来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学案又可以让学生预先了解课堂知识内容,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有目的地听课,对重点和难点知识可以更为透彻地分析和掌握,而教师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从而恰当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具备较高的自学能力。由此可见,学案导学模式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并最终提升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水平整体。

参考文献:

[1]任明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法应用的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3,(02):104-107.

[2]李栋.“学案导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8):214、228.

[3]李岩.高三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策略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相关期刊更多

房地产评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房地产评估》编辑部

东方电气评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学生数理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教育报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