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事务所审计论文

事务所审计论文

事务所审计论文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分析

(一)我国审计市场现状分析在一个公平、有效的市场中,交易双方均有自由选择交易对象的主动权,交易的价格取决于卖方的产品质量与买方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如果买卖双方的力量不对等,就可能造成不公平交易的出现。我国的审计市场正是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管理当局选择注册会计师和决定审计收费的力量强大。由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较小且数量较多,执业范围又相对集中在审计、资产评估等传统领域,而委托人对事务所服务的需求并未同步有效扩大,必然造成审计市场中供需失衡的局面。在这种买方市场的审计环境下,管理当局掌握着决定审计收费的主动权。即使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业务约定书完成了服务,审计费往往也难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收费标准执行。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承受的来自管理当局的压力大,会有注册会计师屈从压力而未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的情况发生。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分析很多研究者提出通过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来保证审计独立性,但在现实中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加以理解。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通常应用于研究组织激励问题,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由此可将会计师事务所作人格化的理解。作为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有生命周期,也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满足各种需要,首先应该是生存的需要,然后才是发展壮大的需要。由于我国的审计市场是买方市场,造成目前我国很多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首先考虑的问题当然是如何获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资金。会计师事务所会面对要么受客户牵制、要么放弃业务从而影响事务所生存的两难选择。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即会计师事务所只有获取了足够维持正常运作的资金后,才有更大的动机去追求诸如声誉等高层次的需求。而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壮大最终是离不开声誉等长效因素的。目前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停留在满足生存需要的阶段,因而表现出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弊端。

(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原因分析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特殊的中介机构,其收入来源于向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注册会计师法》将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规定为两大部分,即审计业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审计业务包括就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的一般目的的审计业务,以及就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以外的其他特定事项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的特殊目的的审计业务。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包括资产评估、记账、税务、投资咨询、管理咨询、设计财务制度、制定会计政策、培训会计人员等。从法律角度看,允许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从事的业务范围相当广泛,给事务所的业务发展留出了足够的空间。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主要局限于年度会计报表审计、验资和资产评估。这种业务范围狭窄是造成审计独立性缺失的根本原因。首先,业务范围狭窄容易造成无序竞争,导致事务所受制于被审计客户。在审计市场上,所有会计师事务所都可以提供会计报表审计业务,这必然造成审计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获得客户,部分事务所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采取诸如低价竞争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这些做法既损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利益,也给被审计客户对审计活动施加更多的影响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业务范围狭窄造成收入来源单一,导致事务所在经济上对客户过分依赖。如果来自委托人的审计报酬构成会计师事务所或其合伙人总收入,注册会计师有可能屈从管理当局的压力而不会保持独立性。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的途径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业务主要局限于审计业务,咨询业务虽有所发展但业务范围狭窄,收入规模偏小,平均仅占事务所收入的30%左右,而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非审计业务收入达到其总收入的70%。据统计,我国2000年咨询业营业额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11%,其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咨询业务收入更是微乎其微。大力发展咨询业务有助于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收入分为生存所需收益和发展所需收益两部分。生存需要的收益是用于保证会计师事务所正常运行的收益,是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必要物质条件之一。发展需要的收益是会计师事务所在满足了生存需要之后用于扩大规模、培训员工、拓展业务等的收益。会计师事务所要不受被审计客户的钳制,非常重要的是在经济上不受对方的制约,即某项审计业务或某个客户所支付的费用均只占该会计师事务所总收入的比例很小,不足以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经济收入状况产生较大影响,至少不会影响到会计师事务所的正常经营。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趋势,要达到上述要求其重要的途径就是拓宽业务范围,大力发展咨询业务,逐步形成以咨询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收入结构形式。实现这种转变的意义在于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生存需要收益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咨询服务而非传统的审计服务。这样在满足了这部分收入需求后,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受制于被审计客户的可能性就会相对小很多。因为,此时会计师事务所考虑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维持生存,而是如何谋求持续发展,因此会更加重视自身的声誉等影响会计师事务所长期发展的因素。三、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咨询业务的现实可行性

(一)咨询业务的发展前景从咨询业务本身的特点看,能成为会计师事务所收入的主要来源。因为咨询业务是为其他个人或组织提供信息使用建议的专业服务,以信息的使用为主要目标,并不涉及信息质量,也不赋予咨询业务所使用的信息任何保证。咨询业务一般是咨询人与客户之间的契约,咨询人即咨询服务的提供者,针对客户需求给予其决策有关建议,包括建议客户决策时应考虑哪些信息、如何使用信息,甚至可以为客户实施该项建议。本质上咨询服务的对象仅限于客户,而不涉及第三人。因此,咨询服务不须具有独立性。与审计业务相比,企业选择购买咨询服务的动机要比选择购买审计服务的动机更强。因为这种购买行为能给企业管理当局带来有效的建议,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而购买审计服务对于那些想粉饰自身的经营业绩,所以即使购买审计服务也是别有用心,肯定会迫使注册会计师无法坚持审计独立性。

(二)规避审计风险的需要传统审计鉴证业务是高风险业务,面临诉讼的可能性极大。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诉讼爆炸”就是例证。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仅局限于审计业务,无论对扩大事务所规模还是对分散经营风险都是不利的。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承担的风险较大、发展较慢,需要借助审计与非审计业务的互动关系来推进会计师事务所的持续发展。

(三)企业降低费用的需要随着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规模较大的企业业务重心发生了转移,企业着重发展诸如研究与开发、企业战略设计等核心业务,而将其他部分业务分包给专业公司,以便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从企业的角度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管理咨询及其他服务也是企业重要的外部资源。许多企业甚至政府部门将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甚至资本运作等业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办理,以削减企业的经营费用。

四、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非审计业务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有限责任制阶段。

事务所为了减轻责任、降低风险,几乎都选择了责任最低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制。从2001年“银广夏”、“麦科特”等一系列的舞弊案件,到目前发现的上市公司审计造假的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是有限责任制,于是要求改革有限责任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此外,有限责任的组织形式在决策、股东限制和质量保证等方面也显示出其弊端,难以满足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要求。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改革的警钟再次敲响。

(二)合伙制阶段。

立足于我国现实的国情,2006年我国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将特殊普通合伙企业纳入法律之中。与普通合伙相比,特殊普通合伙将合伙人的法律责任适度分离,避免了非过失合伙人为过失合伙人的行为“买单”的情况,有利于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不断做大做强,稳步扩张。而与有限责任制相比,特殊普通合伙打破了50个出资人的限制,并解决了“双重纳税”的问题。因此,特殊普通合伙符合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很好选择。鉴于此,自2010年7月起,财政部及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的规定,标志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正式进入实质性的合伙制阶段。

二、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一)法律责任的转变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有限责任制事务所是注册会计师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事务所承担有限责任,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普通合伙制事务所是所有的合伙人负有无限连带责任的一种合伙制。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是其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故意或者过失造成事务所债务的,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会计师事务所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责任;合伙人因非执业活动造成的债务,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由此可知,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的根本改变就是合伙人法律责任的改变。相较于有限责任制下的有限责任,特殊普通合伙制的重心在于强调特殊普通合伙制下合伙人的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的责任风险增强,使得注册会计师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和谨慎性,更专注于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二)声誉的提高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声誉是一种信号显示机制,良好的声誉能增加客户对其产品或服务的信任程度,会计师事务所也不例外。相对于有限责任事务所的合伙人承担的有限责任,特殊普通合伙制下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这种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和风险的增加带来注册会计师声誉的提高,吸引的专业人才和客户自然也会增加。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越高,就越有动机保持独立性,进而激励自身维持声誉。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己的长远发展考虑,不会为了一时之利冒高诉讼风险,降低自己的审计质量,承担审计师声誉毁损的后果。因此,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无限责任可以向证券市场显示一种审计师高风险意识的信号,审计师为了维护自身的声誉,会保持谨慎态度,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审计质量。

(三)独立性增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审计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不受外力的支配与控制,按照审计规则进行审计。相对于有限责任事务所的合伙人以其财产份额为限的有限责任,降低了责任风险对执业行为的高度制约,弱化了审计师的个人责任。而特殊普通合伙制下执业合伙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事务所债务时,承担无限责任或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财产份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所以,不同的事务所组织形式对注册会计师法律风险与责任约束机制的影响不同,也会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不同。因此,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后产生的无限责任的约束机制,将对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提出更高要求,使注册会计师能保持超然的独立性和高度的职业谨慎,从而利于提高审计质量。

三、改进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特殊普通合伙制立法建设。

我国只是将特殊普通合伙制的相关法律规定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加以论述,并未将其单独立法,这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极为不利。正所谓“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首要条件是有法,没有法律的保驾护航,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推行特殊普通合伙制的同时要加强立法建设,完善特殊普通合伙制的相关法律规定,保证在执业的过程中“有法可依”,引导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加强法律责任和风险意识,提高执业能力,才能从法律上保证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推行顺利有效,进而提高审计质量。

(二)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建设。

审计失败的根源多数是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漏洞造成的,而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并不能完全改变这一局面。所以,应该在事务所转制的同时加强事务所内部控制,完善合伙人之间“权、责、利”相互制衡的管理制度,完善质量复核制度。通过设立严格的决策程序,严谨的风险管控模式,科学的绩效评价和人才培养制度,完善的质量复核制度等多项内部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做好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根基。同时,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注册会计师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和谨慎性,从而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三)扩大事务所转制范围,加大事务所转制力度。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本文以2002-2006年上海、深圳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审计质量和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研究发现,审计质量对权益资本成本有重大影响,具有高质量审计的公司权益资本成本较低。

关键词:审计质量 权益资本成本 证券市场

引言

独立审计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外部监督机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更多体现为信息功能。由于审计的重要性,国内外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已有丰富的研究。权益资本成本是公司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从本质上说,权益资本成本是公司融资的机会成本,是公司融资进行风险项目投资必须要达到的最低利润率。权益资本由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筹得,因此从投资者角度来说,权益资本成本是在一定的公司风险状况下,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是公司财务的重要研究课题。传统文献关注宏观经济状况、公司基本财务特征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近年来,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也受到关注。但是国内对审计质量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却研究较少。

文献回顾

从国内外文献来看,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理论研究方面,DeAngelo(1981)提出了“声誉理论”,认为审计规模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动机,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事务所能提供更高水平的审计质量。Dye(1993)提出了“深口袋理论”,认为大事务所往往更有动力去发表准确的审计意见,因为其诉讼成本较高。实证检验方面,Clive S.Lennox证实了“声誉理论”和“深口袋理论”的合理性。DeFond et al.(1999)以1993-1996年中国市场为研究对象,结果都显示事务所的规模显著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国内学者对审计质量与事务所规模关系问题也有大量研究。王振林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上,审计费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差异。李树华的研究发现,大规模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显著高于小规模事务所,从而得出大规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显著高于小规模事务所的结论。另外,王跃堂、赵子夜、蔡春等学者都得出结论,表明事务所规模越大,独立性越强。

(二)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事务所行业专长是指审计师拥有的对某一行业的专有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师的专业技能。由于事务所的独立性和专业技能基本决定了审计质量,所以事务所行业专长自然就成为了影响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Owhoso et al.(2002)研究表明,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更好地发现会计错报和违规,行业专长与审计服务的可信度成正相关。Krishnan et al.(2003)以“六大”的客户为研究对象,发现相比其他客户,拥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的客户具有更高的盈余质量。国内关于审计师行业专长方面的研究成果还非常少。叶丰滢在其博士论文中(2007)考察了事务所行业专长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具备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给客户带来更高的附加价值,并能潜在地提高审计师的审计质量。

(三)审计意见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Dnopueh,Holthausen和Leftwieh(1986)的研究显示,市场对媒体披露的非标准意见表现出强烈的负反应。李增泉(1999)考察上市公司1993年至1997年的审计意见,发现收到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与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在年报公布前后有不同的市场表现,进而得出结论:审计意见会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单鑫(1999)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对保留审计意见的披露有显著的负反应。

(四)审计轮换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Ann Vanstraelen (2000)研究发现,会计事务所在审计任期的前两年,更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但是随着审计任期的增加,事务所更倾向于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可见其出具“非标”意见的意愿有所降低。Dopueh 等 (2001) 发现,强制轮换降低了会计事务所愿意出具客户所偏好的审计报告的可能性, 因此提高了审计独立性,而审计质量也随之提高。国内方面,曹伟 (2003) 分析了事务所轮换对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审计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得出有必要实行事务所轮换的结论。李兆华 (2005) 运用博弈理论得出结论:事务所定期轮换是解决审计合谋的最佳途径。另外还有其他对影响审计质量因素的研究,如施丹(2011)研究审计师性别组成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研究假设

由于投资者自身专业知识的有限,并且鉴定信息成本较高,投资者往往无法对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质量做出判断。会计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可信度的鉴定结果,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可见,高质量审计可能通过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增加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可信度,最终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影响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审计事务所的规模和客户的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假设2:审计事务所的行业专业性和客户的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假设3:审计事务所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发表与客户的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4:审计轮换和客户的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从大所换到小所,会增加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相反,从小所换到大所,会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与界定

1.因变量界定。目前,权益资本成本的估计有很多方法。以往的研究在计算权益资本成本时,一般以当年每股股利或当年每股收益除以股票市价作为权益资本成本。他们的不足是没有考虑企业股利和收益在未来年度的变化。为了克服上述缺陷,Gebhardt 和Lee以及Swaminathan引入了剩余收益折现模型来计算权益资本成本。汪炜、蒋高峰认为GLS方法更能说明中国特殊的市场结果。本文也采用该模型来计算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为了增强结论的说服力Ohlson& Juettner-Nauroth(OJ,2005)提出方法作稳健性检验。

2.自变量界定。本文选取了四类变量来对审计质量进行衡量:

第一,会计事务所行业专长。本文对事务所行业专长的研究是基于全样本中“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样本,即本文假设,只有“四大”才具备行业专长。本文基于2002-2006年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数据,采用某事务所在特定行业的市场份额法(IMSik)(Zeff,Fossum ,1967)来测算:

其中FEE为某一客户的审计费用,分子代表i事务所在k行业的Jik家客户的审计费用总和,分母代表k行业中Ik家事务所的全部Jik家客户的审计费用总和。在参考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定义:若IMSik大于10%,则说明某事务所在该行业具有审计专长。

第二,会计事务所规模。对这个审计质量特征的研究,同样是通过设置虚拟变量来检验事务所规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本文首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百强排名信息”,以“综合排名”作为参考指标排序,将事务所规模划分为两大类:十大、其他事务所。如果选择十大所时,BIGX=1,否则,BIGX=0。

第三,审计意见。表示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简写为 OP),是一个虚拟变量。本文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称为标准审计意见,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及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统称为非标准审计意见。如果上市公司收到的是“标准审计意见”,则设OP=1;反之,如果收到的是“非标准审计意见”,则设OP= 0。

第四,审计轮换。为考察审计轮换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本文设置了两个虚拟变量,Switch-NBtoB和Switch-BtoNB, 分别对审计轮换中的小所换大所、大所换小所这两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前一种情况的研究中,当上市公司将事务所由小所换为大所时,取1,否则为0。在后一种情况的研究中,当上市公司将事务所由大所换为小所时,取1,否则取0。

3.控制变量选取。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审计质量特征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中要控制其它因素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以使我们能较准确地测量审计质量特征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根据国内外已有文献的观点,本文概括了如下控制变量:

第一,β系数,本文采用的β系数为CSMAR数据库中提供的β系数值。

第二,资产负债比(LEV),本文将杠杆率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就是用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来表示。

第三,公司规模,本文预计公司规模与股权融资成本负相关,采用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代表公司规模。

第四,账市比(BTM),账面市值比与股权融资成本相关,但相关关系不确定。

第五,资产周转率(AssetTurn),本文将资产周转率作为控制变量,并预计资产周转率与股权融资成本负相关。

(二)回归模型与变量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审计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关系。本文使用下面的回归模型来检验假设:

(1)

其中,公式中的变量定义在前面已论述,变量代码说明如表1所示。

(三)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由于算权益资本成本时要用到滞后3年的数据,所以本文的样本来自上海、深圳2002-2006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了消除IPO 的影响,选择在2001年12 月31 日以前上市的公司,并且剔除了金融类、ST、PT 类公司。在利用行业平均ROE 估计公司未来的回归终点时,剔除了ROE 畸高( 如100%以上) 的数据和显著为负( 小于-50%) 的数据。对所有计算出来的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本文剔除了最高和最低各1.5% 的样本,保留其余的公司样本进入加权资本成本计算并进行回归分析。

本文的资本市场数据和相关的财务数据来自CCER、CSMAR数据库以及手工整理取得,并采用EXCEL和SPSS 等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和统计分析,权益资本成本计算借助 MATLAB 软件。

从表2可以看出,对资本成本模型进行的相关分析中,权益资本成本(CoEC)和所有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相关,并且相关系数符号与预期符号一致。在解释变量中,审计意见(OP)与CoEC显著负相关,说明“清洁”意见(即标准审计意见)能够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事务所审计行业专长(SPEC)和CoEC负相关,即有行业专长的事务所比无行业专长的事务所更容易降低客户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CoEC与BIGX正相关,说明选择大型事务所能够给上市公司带来较低的资本成本。

在控制变量中,CoEC与贝塔系数(BETA)、账市比(BVTMV)、财务杠杆( LEV)显著正相关,这与预期相符。贝塔系数(BETA)与CoEC正相关,表明市场系统风险越高,投资者的要求回报率越高,这符合经济学规律。财务杠杆(LEV)与CoEC正相关,说明资产负债率高即长期偿债风险大的公司容易获得权益资本成本。客户公司规模(LNSIZE)与CoEC负相关,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公司比小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更低。资产周转率(AssetTurn)与CoEC也在1%水平下呈负相关关系,说明较高的资产周转率代表较高的经营效率,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从而减少了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本文执行了如下稳健性检验:改变权益资本成本的测算方法。采用Ohlson& Juettner-Nauroth(OJ,2005)提出方法重新计算样本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进行了上述更改后,本文对原模型进行了重新回归。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各个主要解释变量的估计值的大小、符号以及显著性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表明本文中模型(1)的回归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如表3所示。

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02-2006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审计质量特征是否会影响权益资本成本。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在控制贝塔系数、账面市值比、公司规模、杠杆率、资产周转率等因素的条件下,高审计质量会对客户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产生积极影响。具体可分为如下几个结论:第一,事务所规模与权益资本成本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第二,“四大”事务所的行业专长能带来更低的权益资本成本。第三,“清洁审计意见”(即标准审计意见)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第四,审计轮换会影响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其中,将审计事务所由小所换成大所,对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有积极影响;反之,则会造成消极影响。高审计质量使得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降低,说明低审计质量有其经济后果 ,也说明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别对待审计质量不同的上市公司。而目前国内的学者对审计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有必要鼓励进一步加强审计质量与股权融资的联系,并探讨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

(二)政策建议

第一,鼓励进一步加强审计质量与股权融资的联系,并探讨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高审计质量使得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降低,说明低审计质量有其经济后果,也说明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区别对待审计质量不同的上市公司。而目前国内学者对审计质量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有必要鼓励进一步加强审计质量与股权融资的联系,并探讨提高审计质量的途径。

第二,加强公司治理,尤其是加强公司内部监管机制和信息机制的建设。高审计质量之所以能降低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审计质量提高了公司信息披露的可信性,即提高了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从而降低了投资者的要求回报率。因此,有必要由公正独立的机构开发和建立一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水平传递给投资者,从而使信息披露质量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变得更为明显。

第三,继续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合理的规模化发展战略。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审计市场行业集中度日趋提高。各类会计事务所的规模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鉴于事务所规模和对降低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有积极影响,应继续鼓励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强强合作来扶持已有信誉和品牌的大事务所,以满足上市公司的需求。

参考文献:

1.Anwer S. Ahmed,S.Rasmussen,Senyo Tse. Evidence on Audit Quality Differences across Big Audits:The Effect of Using an Industry Specialist on Cost of Equity[R].Texas A&M University, 2007

2.Anwer S.Ahmed,S.Rasmussen,Senyo Tse.Audit Quality,Alternative Monitoring Mechanisms, and Cost of Capital:An Empirical Analysis[R].Texas A&M University,2008

3.蔡春,杨麟,陈晓媛,陈任汉.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沪深股市2003年A股年报资料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5(1)

4.李春涛,宋敏,黄曼丽.审计意见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6(12)

5.李淑华.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之实证研究—统计特征及信息涵义[[J].审计研究,1998(8)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 合并 审计意见 CAR

自1980年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重建以来,经历了几次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使得我国审计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鉴于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浪潮的此起彼伏,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经济效果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其审计质量是否有显著提高?从利益相关的投资者角度该如何衡量审计质量是否提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文献综述

国外的研究者对审计质量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论证了规模大、品牌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确实能比较小规模、知名度弱的会计师事务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Becker,Defond,Jiambalvo 和Subramanyam(1998)发现相比非“六大”(现在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六大”会计师事务所能更好地抑制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

国内对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研究结论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高,如曾亚敏和张俊生(2010)以中国2006 年以来的8 起重要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DD法和盈余响应系数法两种研究方法,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409 家客户审计质量的影响,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完成后,客户企业的可控性应计显著下降,盈余信息含量显著提高,即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也有另一些学者认为,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不一定高,如王良成和韩洪灵(2009)结合我国制度背景下的特殊配股现象,把配股公司和非配股公司区分为高盈余管理的公司和低盈余管理的公司,并以此来研究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即国际大所和国内十大,以下简称“大所”)的审计质量对这两类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所具有“相机决策”的理性经济人行为,对不同盈余管理的公司采取不同的审计质量,大所的审计质量并不是一贯的高。

审计意见信息含量主要是指审计意见信息对投资者决策是否有用,进而对股票价格是否有影响。对于这方面的实证研究,目前国内国外的实证研究结果都呈现不一致观点。

刘爱东和朱威(2005)选取沪深两市2000年至2002年样本的综合数据和各年度子样本数据,运用超额收益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各解释变量与累计超额收益率的价值相关性及审计意见类型对股价超额收益的增量解释能力进行了研究。联合价值检验显示,审计意见类型和其他相关因素的联动作用与审计意见类型单独作用相比,对样本累计超额收益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侯国民、恽碧琰和宋常(2007)以2000-2002年间沪深两市A股被连续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超额收益法,发现对于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市场具有负向的市场反应,但是对于保留意见,市场反应并不显著。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的提出

(一)理论分析

准租理论认为,规模较大、品牌良好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要高于规模较小、品牌知名度不高的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为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所能提供的担保品的价值大小,是影响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品牌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关键因素。担保品的价值越大,会计师事务所机会主义行为败露后所承担的损失也越大。因此,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拥有的客户越多,品牌越优良,其作为担保的客户资产价值越大,对于该品牌的资源投入就越多,一旦机会主义行为被揭露,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会更大。

审计意见信息含量主要是指审计意见信息对投资者决策是否有用,进而对股票价格是否有影响。审计意见作为审计活动的最终结果,是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是否公允的信号,是对企业能力从专业方面提供的鉴证与说明,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经济决策提供了依据。因此,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发表,将会引起报表使用者以及公众的一系列反应。

(二)研究假设

审计质量是审计师发现被审计对象在会计制度上违规并公开揭露这种违规行为的联合概率。审计质量取决于审计师的能力和独立性两个基本因素(Deangelo,198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恰好来自对审计师能力和独立性的影响。

结合之前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品牌的信号效应和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的相关解释,本文预测合并后会计师事务所比合并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意见应该向投资者传递出更强的市场信号,投资者信心增强,上市公司的CAR也会出现积极的反应。也就是说,在合并前后如果均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那么投资者会出现更强的正面反应;相反,如果合并后出具的审计意见较合并前的差,那么投资者会由正面反应变为负面反应或者是由原来的负面反应变为更强的负面反应。

本文中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称为“标准审计意见”,其余类型的审计意见均为“非标准审计意见”。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在审计意见(年报)公开披露后的较短时窗内,证券市场对合并前后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不同审计意见类型的市场反应有差异。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我们选取2000年至2010年之间经历过合并的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研究样本。要求对应的上市公司在合并前后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同时上市公司在合并前后均具有观测值。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匹配的上市公司将被剔除掉:(1)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时间不详。(2)合并的成员所均不具有审计上市公司的资格(即具有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审计的资格)。(3)在年度审计报告中找不到相关的审计意见类型的上市公司。(4)加入或被并入国际所或者与国际四大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5)由于实证研究中需要用到累计异常回报率(CAR),所以存在以下问题的上市公司要剔除:审计报告出具的日期缺失(影响事件日的选取);年报公布日前后交易数据不完整的上市公司,且要求年报公布日在1月1日到4月30日之间(控制年报延迟披露对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的影响)。(6)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在经过以上研究样本的剔除之后,本研究最终选取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样本63个,匹配的上市公司样本498个。

(二)数据来源

会计师事务所基本信息资料及合并信息来源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网站及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的中国会计视野网。其他数据来源于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CSMAR)。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10和SAS 9.1。

(三)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累积异常回报/累积超额收益率(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简称CAR)是非正常回报的累积值,某支股票的非正常回报(abnormal return,简称AR)等于该股票的实际回报减去该股票的预期回报。本文采用市场调整模型来计算超额收益率。在预测超额收益率AR时,将年报公布日定义为第0日,即事件日。以(-180,-30)共150天的时间作为预测窗口期,计算出在(-1,1)和(-3,3)两个研究窗口期的CAR,用以揭示年报公布前后的较短时窗内证券市场对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反应。日市场回报率采用考虑现金红利的流通市场加权平均市场回报率,日个股回报率采用考虑现金红利的日个股回报率。

2.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见右上表。

3.回归模型设计。CARi=a0+a1OPi+a2OP×POSTi+a3(1-OP)×POST+ΣλiControli +ε。其中,i表示上市公司,Control表示控制变量,ε为误差项并服从期望值为0、方差为σ的正态分布,即:ε~(0,σ)。

4.描述性统计分析(略)。

5.回归结果分析。首先,在(-1,1)和(-3,3)两个窗口期内,回归方程均在5%的统计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F检验,回归方程有效。其次,在上述两个窗口期内,OP×POST的系数均显著为正,其中在(-1,1)窗口期内显著性水平为10%,在(-3,3)窗口期内显著性水平为1%;而(1-OP)×POST的系数都是负的,但是均不显著。这就验证了前文提出的假设H:在审计意见公开披露后的较短时窗内,证券市场对合并前后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不同审计意见类型的市场反应有差异。具体来说,投资者对合并前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标准审计意见反应出显著为正的差异,当同一家上市公司继续收到合并后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标准审计意见时,CAR会发生正向变动,即相比合并前收到的标准审计意见,市场会出现更加积极的反应;同时,回归结果显示(1-OP)×POST的系数是负的,但由于其在统计上不显著,无法验证投资者对合并后继续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有更加负向的反应。但是,这也说明投资者对合并前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不同类型的审计意见反应不同。并且合并后的会计师事务所不管是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还是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传递出的信号都会更加强烈。结合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的相关解释,标准审计意见向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传递出积极信号,再加上该审计意见是由合并后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信息的可靠性增强,投资者自然会提升对相关上市公司的预期。这种对上市公司预期的提升反应到股价上去,就会出现CAR的正向变动。这就为OP×POST的系数显著为正提供了解释。

四、研究结论

本文将对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品牌与审计质量关系的理论分析与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的理论分析相结合,以2000-2010年间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及对应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超额收益法和多元回归法,来检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的投资者对不同审计意见类型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证券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出具的标准审计意见有不同的反应,而且这种差异是显著为正的;证券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也有不同的反应,但是这种差异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虽然最后的回归结果没有完全支持我们的假设,但是相比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出具的标准审计意见,证券市场对于合并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标准审计意见的反应更加强烈,说明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合并其规模和品牌有所提升,向信息使用者传递其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更高的信号,且这种审计质量的提高能被市场所感知。

另外,本文预测证券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非标准审计意见也应该有不同的反应,回归结果中对应的系数为负值,但由于其在统计上不显著,我们不能得出类似于标准审计意见的结论。这种市场对于不同类型审计意见反应的不对称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曾亚敏,张俊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审计研究,2010,(5).

2.王良成,韩洪灵.大所的审计质量一贯的高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9,(3).

3.刘爱东,朱威.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意见的预测价值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9).

4.刘峰,谢斌,黄宇明.规模与审计质量:店大欺客与客大欺店[J].审计研究,2009,(3).

事务所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审计质量,强制轮换,行业竞争

 

一、问题的提出

2002年以来,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众多财务丑闻不仅使投资者损失惨重,还使公众对企业界和会计职业界丧失信心,引发了人们对财务审计制度的激烈争论。由于过长审计任期是这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例的共同特征,很多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法规,要求强制执行审计轮换制度。美国国会于2002年月25日通过SOX法案,该法案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为某一审计客户提供审计服务时,审计项目合伙人担任该审计项目负责人的任期不得超过五年”。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也于2003年联合印发的《关于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 》要求“签字注册会计师或审计项目负责人连续为某一相关机构提供审计服务不得超过五年,且在被轮换后2年以内不得重新为该相关机构提供审计服务”。

支持实行强制轮换审计制度的学者的理由大致可概括为:会计师事务所长期为一家客户服务可能会使其丧失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与职业敏感;同时,事务所长期为同一审计客户提供服务,容易导致审计师与审计客户的串通舞弊,是存在的财务问题长期隐藏而不被发现。独立性是独立审计行业的灵魂,如何提高审计质量,保持审计师的独立性,一直是审计学领域的核心话题。强制轮换的主要目的正是为了防止审计独立性削弱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然而,该制度的实施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自该主张被提出以来,就伴随着上市公司金融论文,审计界以及诸多学者的强烈反对,因为这种变化导致审计成本增加,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按照经典定义,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师发现并报告客户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弊的联合概率 。通常指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结果的总体质量,它包括审计过程质量和审计结果质量两个方面。其中审计过程质量是指审计师是否能发现客户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弊,由其专业胜任能力,工作规范程度决定;而审计结果质量是指审计师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弊后是否进行报告,取决于其独立性 。近年来,审计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对客户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审计价格不断地被迫下降,进而严重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报告的独立性,强制轮换审计制度无疑正在使以上问题加剧和突显。故本文认为,在审计行业竞争加剧的今天,强制轮换审计制度与审计质量的负相关性不断加强。

二、审计业竞争环境概况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较晚,从有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至今,前后不到90年的时间内,会计市场目前尚处在刚刚兴起的阶段,其表现主要为①市场业务规模不算大,每年业务量约为几十亿元左右。②市场的客户主要为上市公司和国有或国家控股的企事业单位。③市场业务除鉴证业务外,其余业务正在起步,其他业务占业务总收入的 10%左右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国内同行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开展业务的同质性方面。④由于 WTO 条约约定放开我国会计服务市场,国外民间审计组织已进入我国会计市场,并取得了很大比例的业务。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占据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按业务收入排名的前4位,并表现出很强的增长潜力,以德勤、毕马威等为代表的国外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凭借强大的服务网络和丰富的知识库,占据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在经验、管理、人才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已形成了一个低度垄断市场。由此看来,我国的审计市场的竞争程度要比国外的审计市场强烈。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争夺客户,扩大自身的影响,获取更多的市场利润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

从市场效率来看金融论文,充分竞争的市场应该是最有效的,所以,我国的审计市场应该有着更充分的市场效率。而事实与此相反,美国审计总署GAO(2003)针对美国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和竞争的研究报告指出,虽然大型公司一般不会由于价格因素而变更审计师,但是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揽客行为却使得会计公司有必要持续的提供竞争性价格以留住其客。当同业竞争压力非常大,面对业务量有限的市场,会计师事务所会有两个途径来承揽业务,一个途径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获得市场份额,另一个即采用低价竞争抢夺市场份额。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客户出于经济性考虑,倾向于购买价格低的产品,“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短时期内难以消除。相比美国而言,我国的审计市场竞争中还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业务直接或间接指定;二是低价抢揽业务。我国目前主要实行按资产总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审计费用,这个比例本来就偏低,但由于审计市场过度竞争,独立审计环境对审计判断的影响分析使打折己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有些事务所不但采取恶意低价竞争,而且还以向他人支付佣金、回扣等不正当方式招揽业务,严重降低了审计质量。

三、强制轮换与审计过程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民间审计业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不高,注册资本只需几十万人民币,2-3人就可以成立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从性质看,事务所与所有企业一样是营利性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将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其追逐的目标。审计服务的低价位,可能带来多一些客户,增加更多收益,致使那些有着较强专业胜任能力,可以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被迫采取低价竞争策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成本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过程和工作规范程度直接相关。所以,低价格也必然导致审计人员为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比如减少审计取证的数量或者减少审计程序的时间。这使得审计人员的公正性遭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而也就可能不按审计准则的要求搜集适当的审计证据就提出审计报告。

高审计质量是建立在熟悉客户经营活动基础之上的,如果实行定期轮换,新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开展会因缺乏对客户的了解而受到影响。有研究表明金融论文,更换事务所后的头两年市审计质量最差的阶段,因为就外部审计而言,在初始阶段,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熟悉新的公司,从而需付出更多审计成本,否则就直接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合同的时间是既定的,审计师在后期的审计中就可能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 因为事务所必需花费大量精力去寻找新的客户和推销自己,以致用于推销审计的时间远远超过审计的时间。每当一家上市公司要更换事务所时,往往有三四家在竞争,事务所的精力都花费在营销上了。有关实证研究在假定审计任期有限且审计师事先知道的情况下,建立了最优审计质量安排的多期模型,考察了计划的审计质量与审计师效率、审计费用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任何一期的审计质量与未来期间的预期报酬正相关。由于审计任期有限,审计师也知道结束日期,因此,未来报酬的现值随时间而下降,从而导致计划的审计质量降低。

换一个角度来说 ,在诉讼规避和虑及声誉的环境下,随着审计师任期的延长,审计师会获得特定客户的专门知识和对特定风险的了解,减少对管理者估计的依赖,提升其专业能力,进而更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事务所的频繁更换势必造成事务所丧失对客户的深入了解优势,给那些有不正当企图的管理者以可乘之机。

四、强制轮换与审计结果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强制轮换审计制度正在使揽客成为会计师师事务所面临的的首要问题。面对供过于求的审计市场,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使事务所过分依赖向审计客户收取的审计费用等。任迎伟、缪丹 (2005) 以沪深股市1995 年至2001年度发生的300 家自愿变更审计师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以收买审计意见为变更动机的公司在更换审计师之后收到“清洁”审计意见的比率显著大于0,说明中国上市公司通过审计师更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从而达到了收买审计意见的目的。另外,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风险的意识,但离市场经济的要求还远远不够。在这种无视风险的社会环境下,行业也存在着一种浮躁的心态能赚就赚,逃过一劫就是艳阳天。正如莫茨和夏拉夫所指出的金融论文,审计是充满价值判断的过程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作为判断主体,审计师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身固有局限的影响,因此,除了有意识的故意行为外审计师下意识的偏见也会造成对独立性的威胁。研究发现,如果审计师与管理层之间的分歧会导致丧失客户的话 ,审计师则倾向于支持管理层的观点;同样,如果审计师认为报告所发现的错误会丧失客户的话,审计师通常不愿报告。

我们可以用博弈论来解释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正处于一种“囚徒困境”。正如两个囚徒群体利益最大化的方案是两人都抵赖一样,会计师事务所的群体利益最大化方案是所有的事务所都坚持原则。大家都坚持原则,那么被审计单位就找不到愿意为其虚假会计信息出具审计报告的事务所,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提供真实信息。这样,注册会计师既坚持了原则,避免了职业风险,保持了“诚信”,又没有因此遭受到经济上的损失。但是,正如两个囚徒最终选择了都坦白一样,面对试图舞弊的企业,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只好选择放弃诚信原则。一个事务所要想坚持原则,他必须相信:如果被审计单位因此解雇他而聘用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新任会计师事务所也会像它一样坚持原则,这样被审计单位通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来达到“购买会计原则”的企图就会落空,同时企业管理者也会预见到这一点,从而放弃解聘现任注册会计师的打算。但是,现实状况是,每一个试图坚持原则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无法相信其他事务所会像它一样坚持原则,这样坚持原则的结果只能是损失掉市场份额。当这一思想成为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共识,纳什均衡就是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大家彼此谁都不信任,分别向客户妥协,导致执业风险剧增。

特别是对大型跨国公司而言,其业务的复杂性导致目前可选择的能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只有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四大会计公司和少数名列前位的第二层次的国际会计公司,不仅选择余地不大,而且缺乏足够的竞争,使得变更事务所成为轮流坐庄的行为,有悖于强制变更事务所的初衷。GAO(2003)也指出:“高度垄断的市场还会为会计公司动用其市场力量提供方便金融论文,很容易诱发公开和私下的共谋”。审计市场的激烈而残酷的垄断竞争已经严重威胁了审计职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独立性,审计失败在所难免。

五、结束语

正是由于审计师轮换制度的缺陷伴随着审计行业竞争加剧日益明显,人们逐渐意识到如何充分利用审计轮换对提高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积极作用 ,规避审计任期对审计人员独立性的侵蚀效应,寻找最佳审计轮换周期,将是我们未来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此外,轮换制度也许可以消除审计人员的自满威胁和信任威胁,但对于自利威胁和自查威胁等却显得苍白无力,还得通过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才能更好地提高审计独立性,比如通过立法为审计行业建立一个更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审计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当然,相比以上两项提高审计质量的建议而言,笔者认为外因毕竟是要通过内因来发挥作用的,所以要想切实提高审计执业质量,最重要的是事务所自身建立起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即紧紧围绕“提高审计质量”这个中心目标确立事务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涉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经营理念,组织结构,审计师工作的标准与程序等等,是一个庞大的,亟需创新的系统工程,有待我们做出深入与系统的分析和讨论。

参考文献:

唐华,曲楠楠.2010.基于博弈原理的审计业务关系分析.财会研究,5:44~46

孙永军,丁莉娜.2009.审计质量评价研究:基于我国事务所的数据分析.审计研究,6.47~52

刘启亮,唐建新.2009.学习效应、私人关系、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审计研究,4.47~52

纪岩樊,懿芳.2009.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实证研究.财会通讯,6:103~105

龚启辉,王善平.2009.审计师轮换规制效果的比较研究..审计研究,3.81~90

李雷鸣,2007.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明辉,2007.《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