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飞行安全论文

飞行安全论文

飞行安全论文

飞行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飞行教学;作风建设;安全意识

[DOI]10.13939/ki.zgsc.2016.31.238

民用航空是我国近年来重点发展的行业,通过不断地建设,我国目前的民用航空发展结果喜人,但是不得不认识到,这是一项高空的危险行业,一旦在飞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必然会危及乘坐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国家公共财产的安全。所以,强调飞行安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飞行类专业院校在专业人员的培养方面,非常重视学员的安全意识教育,而且也在积极地进行学员队伍的作风建设,其目的就是要让接受学习的每一个人明白安全的重要性,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在安全教学中,通过个人安全意识的强化进行扩展,最终实现行业安全和持久稳定的发展,是安全意识培养的最终目标。

1安全意识在飞行中的必要性

1.1飞行人才培养的职业要求

飞行事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在实践中遇到的飞行风险多样,所以需要通过安全的驾驶来保证飞机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和国家公共财产安全。飞行人员是航空公司的重要工作人员,为了能够保证飞机驾驶的安全性,飞行工作人员必须要对飞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除和防范,这样才能提高飞行的安全性。所以在进行飞行人才的培养时,必须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来进行,只有这样,飞行人员才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保证其他乘客安全。所以从飞行人才培养的职业职业要求来看,安全意识必须强化。

1.2实现持续安全的现实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科技创新力量逐渐强大,而目前我国也在积极地进行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在这个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要想使整个民航事业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在民航领域进行安全理念的强化。正因如此,所以在专业飞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老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要进行安全化强调,只有通过不断地安全教育,学员们的安全意识才会不断地提高,驾驶技术才能在安全意识的强调下不断地提高。总而言之,就是促进飞行安全教学,可以进一步地强化民航安全,使整个行业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2飞行学员教学中安全意识培养策略

2.1强化理论教学阶段的安全意识培养

在飞行学员的教学中,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必须要从理论教学阶段开始。而在理论教学阶段,首要的安全意识培养就是要进行安全教学的抓紧。所谓抓紧安全教学,就是说要在教学中灌输安全知识,所以在开展飞行课程的时候,必须要一再强调安全飞行的重要意义,使得学员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有趣的理论教学形式来进行安全教学的深入,比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进行飞机事故的展示,从视觉上震撼学生,使其在心灵上产生触动,从而重视安全,将安全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通过理论教学中安全的强化,进一步地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除去在教学阶段进行理论强化,在生活中坚持安全教育也非常重要。因为飞行学院的安全意识关系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更多的乘客,所以必须要将安全当成一种戒不掉的习惯。在生活中,利用辅导员的辅助作用,对飞行学员日常生活安全进行干涉,这样,整个教学就会形成理论课堂和生活教育的联动。通过这两方面的联合安全教学,使得学员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飞行中,都能够清楚地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并做好相关工作。

2.2强化飞行训练中的安全意识培养

在飞行训练中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必须要重视的就是教学态度的端正。教学态度的端正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首先是从教练员来分析:教练员是执行飞行训练的重要角色,所以教练员首先得进行教学态度的端正,通过态度的端正,为学员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样在训练中才能指导学员进行安全飞行的训练。其次就是从学员的角度来分析。学员是日后万里长空的翱翔者,所以必须要端正学习态度,听从教练员的训练指导,以谦卑的心态接受指教,这样,在安全方面才能时时注意,事事小心。

提高驾驶技能也是进行飞行安全训练的重要措施。在飞行中,驾驶技术的专业性直接关系着飞行安全,所必须要强调驾驶技术。驾驶技术的强调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要提高技术标准的执行程度。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部分学员对于技术标准非常熟悉,但是在执行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到位的情况,这种情况对于安全驾驶影响较大。其次就是驾驶技术的熟练度不够。驾驶技术的提高需要反复的实践和理解,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练员还是学员,都要重视技术的纯熟度。

强化模拟训练也是在飞行训练中进行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措施。模拟训练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提高学员对技术的掌握程度,通过模拟训练使得学员能够加强对技术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这样,就会为学员的实际驾驶提供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是通过模拟训练,学员可以提前感受飞行环境,这样,学员在飞行环境当中的不足就会体现出来,通过问题的发现和总结,进行进一步的强化训练,这样,学员的实际驾机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进行飞行训练安全意识培养的时候,重视学员的心理素质也非常重要。就教学实践发现,部分学员在模拟训练的时候,遇到问题往往会发生手足无措的现象,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素质不过硬的表现。因为民用航空是高风险行业,所以必须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够胜任,如果心理素质不强,承受能力过低,那么在驾机的过程中,出现事故是难以避免的事。所以在飞行训练中,不仅要进行技术的强化,模拟训练的强化,更要重视心理素质的强化培养,因为只有心理素质强大,才能在问题面前冷静地对待,从而指挥自己的大脑思考有效的安全措施。

2.3军事化日常化管理

为了对飞行学员进行安全化强调,在管理过程中要参考军事化管理标准进行管理措施的制定,军事化管理标准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是纪律严明。通过明确的纪律建设,可以将学员的生活习惯、生活作风等进行规范,这样学员在生活和学习中会表现出更好的精神面貌。第二是军事化管理有着更强的责任意识。因为飞行工作是一项需要承担责任的工作,所以在管理中强调责任意识,更有利于安全意识的深入推进。

3飞行学员教学中作风建设策略

在飞行员教学工作中要进行作风建设,必须要强调两点:首先是进行纪律强化,培养精良作风。通过纪律的强化工作,飞行学员能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这样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可以具备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体现出精良的作风。其次就是在生活中强调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培养较好的生活作风。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飞行学原全面发展的两个方面,进行生活作风的培养,可以强化其身体素质,并进一步的优化其心理发展。

4结论

民用航空具有高危险性,所以必须要进行安全意识的强调,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将危险因素降到最低,实现民用航空的相对安全。在飞行专业院校的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安全教学,更要重视训练中的安全教学,总而言之就是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飞行教学的安全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付超.飞行学员理论与训练阶段飞行安全意识培养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6):106-107.

[2]晏碧华,姬鸣,赵小军,等.根植于航空安全文化的内隐安全态度的预测效应[J].心理学报,2015(1):119-128.

[3]董艳.行业院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构想――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遂宁分院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4):67-70.

[4]郭波,姚健.民航飞行专业体育教学理念建构与方法引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3-77.

飞行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为因素 地面苦练 主体 快速发展 飞行安全

前言

随着航空技术领域一次又一次的革新,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节奏化,航空交通运输已经成为现今世界上最安全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之一。但同时在快节奏化的背影下隐藏了大量的危险因素,一次次血的教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从人的因素到气象因素等等一系列的不安全因素严重危及到了飞行安全,制约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为了掌握空中飞行动态,确保飞行安全,避免发生重大飞行事故,我们飞行人员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危及飞行安全的相关因素,制定好预防方案,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危及飞行安全因素分析

飞行安全中所存在的几种因素

(一)人的因素

人作为飞行活动中的载体是飞行安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纵观航空史上国际国内的飞行事故中,大部分都是与人这一关键因素紧密联系。

1.飞行人员的因素

“地面苦练,空中精飞”一直是我们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的飞行训练口号。而飞行技能是纵观整个飞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从历次飞行事故总结来看,因飞行操纵错误造成的占到了69.3%(着陆发生的占44%),通过这一数据可以得出,精湛的飞行技能是关系到整个安全飞行的重中之重。

在我们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飞行训练中使用最普遍的机型就是性能良好的塞斯纳C172R。对于该机型,飞机性能知识的学习能使飞行人员正确全面了解该飞机的性能极限,能操纵飞机在最佳性能状态下飞行,能正确掌握飞机的各类数据,并充分挖掘飞机的潜力,有利于提高飞行安全的保障;而飞行人员只有在地面对该飞机性能有充足的准备,才能在遇到的特殊情况下做出快速的决断,而这一切就需要飞行员的“地面苦练”。一般在训练过程中所能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大多为:一边起飞后的忽然中断起飞,飞行中的发动机失效,无线电监听的失效,飞机内部的各种仪表失灵。特别是在落地过程中如遇到常见的高,飘,跳的处置方法,及时迅速的能够执行复飞程序......这些都需要飞行员在地面和空中不断的磨练飞行技能水平。

2.管制人员的因素

地面管制是飞行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飞行人员完成飞行任务,保证飞行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据统计,因指挥不当所发生的事故占飞行事故总次数的8.2%,。由此可见,地面管制指挥也是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对保证飞行安全负有重要责任,从飞行计划制定到飞行实施,还有飞行中的特情指挥,无一不涉及到地面管制人员。所以无论处于任何时期的地面管制人员,在值班中必须严守岗位,履行职责,加强责任心,防止事故发生。

3.机务人员的因素

机务人员是飞行器的保障与维护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务人员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飞行安全,在我们广汉分院同样也发现过在飞行过程当中会出现灯光,仪表,发动机内部会有接错线,按钮老化损坏等等的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对我们飞行人员来说就是一个严格的考验。它需要我们在地面准备时,认真仔细的检查好飞机每一个细节,在空中飞行时观察好飞机内部仪表的状态,及时与机务做好沟通与交流。

综合上述分析,人为因素是飞行安全活动中必须牢牢抓住的主要矛盾。我们应着重加强人为因素对飞行安全中所产生不利影响的重视,减少事故发生率。把保证飞行安全的目标,不断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二)气象和地理环境因素

飞机在蓝天中展翅翱翔,会受到各种气象因素的影响,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民航飞机由于气象原因而造成飞行事故已不下百起。

常见的对航空影响较大的气象问题有:云、雾、降水、霾,风沙和浮尘等现象,都可使能见度降低,飞机的起飞和着陆就会发生困难。

怎样克服地理环境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1.加强平时的地面领航准备,牢记记各种飞行仪表,熟记飞机位置与机场相互关系。

2.加强对机场周围地形特点的研究。

3.做好预先准备,详细研究熟记航线地标,着陆机场地形,障碍物,穿云方法和注意事项,制定如何防止撞山的具体措施。

4.加强陆空联系,做好陆空协同和保障工作。

(三)夜间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据统计数据发生严重事故的次数夜间与昼间的之比1:3,而夜间飞行的时间与昼间之比1:6,夜间飞行事故多发生在起飞、上升,加入起落航线和下滑着陆阶段。

要克服这些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就要重视和加强夜航训练,并保持必要的连续性,使飞行人员的夜间飞行技术水平保持在最佳状态。同时飞行地面管制人员严密监视飞行动态,随时做好处理特殊情况的准备,确保飞行安全。

二、总结

当前,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设备的不断更新,我国航空事业已然迈上了全新的台阶,但飞行安全却是航空事业永恒的生命线,它赋予我们每一位飞行人员的使命是关荣的,责任是重大的,应时刻牢记飞行安全这一头等大事。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飞行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新手段、新方法,一切以安全为先,扎实稳步的做好每一项飞行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必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论人为差错及其防范措施》,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4年

[2] 《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中国民航第一届CRM 研讨会2002年

[3] 《飞行与安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4] 《飞行中人的因素》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年

作者简介:

飞行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航空事业的大步跨进。空管安全是空中交通管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空管人员的素质是导致航空的安全因素之一,如何掌握空管人员的心理状况,消除人为因素造成安全事故,是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的。

0、引 言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航班量的不断增加,航空事业安全的体制日益发生着变化;近年来,航空事业的事故频发,所以不得不重视航空管制的方面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简而言之,就是人为方面的原因导致航空安全事故的因素。严格意义上是指工作环境、机器、人、人与工作环境、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而制约人为因素包括人的本性,人的知识结构,能力极限,个人与团队的协作精神。

1、空中交通管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制不严

1)空管行业的管理体制老化,公司缺乏竞争机制,工资不以能力定量,导致管制人员安于现状、丧失进取心、缺乏责任心。

2)航空事业因存在着高风险,需要投入的劳动力比一般行业要高出许多,空管人员付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比较高,所以如果没有相对应经济收入会导致空管人员容易产生个人情绪,这是造成不良事故的原因之一。

3)决策能力不够。当飞机遇到紧急情况时,无法快速的根据综合因素,对飞机做合理的指挥。比如,要准确的控制飞机的飞行时间、飞行的次序、飞行频率等,给出飞行及时的指令和相关的限制。管制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尽力锻炼这方面的综合能力。

1.2 能力欠缺

1.2.1 责任心不强

部分管制员对管制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尽管他们也能遵守公司的制度,按时上下班,但是不会关心与自己职责无关的事情,比如,发现了管制人员的在操作中存在失误,他们也不会去提醒,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

1.2.2 业务水平低

一些管制员的业务水平不高,主要表现是;对新技术的学习不透彻,不能熟练运用,导致的后果是;在交通流量高峰期或者危及的情况下,不能对飞机准确的进行指挥;还有一种情况是对飞机潜在的危机不能及时处理,造成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遭遇不安全的事故的发生。

1.3 压力过大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管制员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因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一种时刻都小心翼翼的心态。而人不是机器,长期在高负荷、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运转,必然会导致精神上的紧张和心理压力的增大。因此,管制员存在心理压力是一种客观现象,关键看怎样引导、缓解。

2、方法及对策

2.1 加强管制力度

要加强管制的力度,除了从制度上要制定激励员工的政策,实行奖励机制以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外,还要求管制员的必须具备相关的能力:良好的分析决策能力,例如对进离场的飞机进行指挥时,管制员要对相对飞机的飞行高度、位置、速度、机型等进行完全、细致的了解,最终做出决策,决不允许优柔寡断;良好的沟通能力,班组成员间或者相邻的管制单位之间,只有做到了及时准确的沟通才能促进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良好的应变能力,对于飞机发动机失效、液压系统失效等突发的特殊情况,管制员必须随机应变,重新根据所面临的现状制订出相关的调配方案,分清主次,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在短时间内恢复有序的飞行环境。

2.2 提高个人素质

1)航空事业是比较特殊的行业,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对于空中管制员的要求也比一般行业要高,因为管制员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飞行安全,如果管制员的基本素质很差,没有责任心,对于飞机的安全隐患不及时排查,不积极汇报,那么很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因此,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安管部门可以不定期地在员工中开展思想政治的学习,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引导所有的管制员充分认识到空管在民航事业中的基石作用,使其意识到空管直接关系到祖国和人民的安全,进而能够自觉地、热情地投身到民航事业发展中,努力提高空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管制员有业务水平的提高业务水平的保证是管制员实现空中安全的关键。如果管制员缺乏过硬的操作技能,即使其思想认识多高,也无法胜任该工作。例如,当2架飞机在向一个导航台做同高度会聚飞行时,如果管制员缺乏理论知识和操作经验而采取了错误的避让措施,势必会影响飞行的安全。所以,加强管制员对业务知识的学习,规范用语,中英文表达流利。空管部门要经常组织管制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使管制员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3 合理释放心理压力

现代人压力很重,管制员因其工作的特殊性,空管公司应该经常组织管制员进行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重点在于让管制员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而不论其对错,也不拘泥于形式。要让管制员能够找一个能舒缓情绪、释放压力的渠道,从而达到减小心理压力的目的。工作的缓解压力的方法有多种;一是鼓励其说出来,把自己压抑在心里的苦恼宣过泄出来,和大家进行沟通,赢取其他人的理解。人如果有压力而不能说出来,就会产生郁闷、烦躁等不正常心态,从而会进一步造成压力增大,影响人的正常工作;二是鼓励其通过运动等方式释放出来,组织参加体育运动和各种游戏都可以缓解压力。鼓励管制员通过这些形式把压力释放出来。转移管制员的注意力,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娱乐中,这种形式能够使管制员身心完全放松、释放压力,为更好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结 论

综上所述,管制员由于从事的是关系到飞行安全的重要工作,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管制员的身心健康,保证管制员的工作、生活质量,防止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只要我们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共识,就一定能正确处理好这一问题,保障我国民航事业的安全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浩然,我国交通管理人才需求分析及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10(3)

[2]孟磊,浅析管制员压力管理[J],空中交通管理,2007(3)

飞行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心理学与航空安全关系密切,国外各大航空类院校均开设了安全心理学的相关课程。本文以中国民航大学为研究重点,从培养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塑造安全健康的心理两个方面探讨了开发建设《航空安全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并根据应用心理学的特点,针对课程的定位、目标和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民航安全心理学》;人为差错;课程设计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148-02

一、引言

航空运行系统本身具有层次复杂、技术密集的特点,飞行运行环境瞬息万变,“人”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国内外航空事故统计表明,“人”的因素一直是引发航空事故与不安全事件的重要因素,占事故致因的80%以上[1,2]。“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因素是人为因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航空从业人员的心理特征、心理健康与安全绩效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安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工作环境、作业人员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识及其反应行动等心理特征和活动的一门科学[3,4]。由定义可见,“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应用对于改善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正是由于操作者的心理对于航空运行安全的重要性,国内外大部分航空类院校开设了航空安全相关心理学课程。典型的航空安全相关心理学课程包括《航空中的人为因素》、《航空安全心理学》和《飞行人因与机组资源管理》等。然而,作为中国航空人才的摇篮,在中国航空大学(简称中航大)本科生的教育中,除了安全工程专业外的其他各专业,都尚未开设具有航空特色的安全心理学课程。

因此,本文以《航空安全心理学》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该课程开发建设的必要性,并根据应用心理学的特点,讨论建设该课程的定位、目标、内容和评价方法。

二、《航空安全心理学》内涵

按照心理学研究的层次差异,研究者采用不同的视角,可以将心理学学科体系划分为不同的分支和领域,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从基础和应用两个角度进行划分。应用心理学关注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显然,《航空安全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分支。《航空安全心理学》又有别于一般的应用心理学范畴,一方面,其强调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解决航空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其又涉及到航空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因此,《航空安全心理学》的内涵是研究航空这一行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各关键岗位中的“人”造成意外事故、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规律,并从心理的角度提出预防措施。航空生产运行过程围绕飞机展开,根据飞机的生命周期进行。航空业的生产过程涉及飞机设计、制造、流通、使用、维修、报废等多个环节,其中涉及到的影响航空安全运行的关键岗位包括飞机设计制造、飞机驾驶、空中交通管理、机场地面服务和飞机维修等,每个关键岗位中的“人”都和安全紧密相关,“人”的心理既是整个航空运行系统中应变能力最强、最灵活的因素,也是最不稳定、最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最难以标准化的因素[5]。可以说,“人”的心理因素貫穿于飞机的全寿命周期,由心理因素所导致的航空事故和事件屡见不鲜,特别是飞行机组因素占到事故致因的60%左右[6]。

三、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航空的安全运行离不开对关键岗位中“人”的心理规律进行学习与研究,只有对飞行、管制、机务、乘务等特殊工作群体的感知、注意、信息处理、判断决策有清晰、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提升准航空从业者的自我心理意识,从而培养出航空合格的从业者,以便在日后的日常工作中防患于未然。开设该课程有以下两方面的现实必要性:(1)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中航大学生毕业之后,80%进入航空业工作,成为飞行机组人员、空管人员、机务人员、飞机设计制造工程师和地勤人员,可以说他们的工作行为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航空业的安全水平。这些毕业生在学生阶段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安全心理学知识、是否建立了基本的安全生产意识,这对他们将来在工作岗位能否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至关重要。该课程是通过研究航空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工作环境、作业人员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识及其反应行动等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为学生全方面地认识自我、认识行业、认识航空安全的心理活动提供了基础平台。(2)塑造学生安全健康的心理品质。学习该课程,除了有利于促进对航空安全心理学普遍适用性的认识,有利于增强航空安全心理研究的基本能力,还便于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态度,从而形成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通过对国内外航空安全生产特点及人为事故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史为鉴,梳理出高强度、高压力工作环境下的心理隐患,使学生能够了解个人情绪与情感心理对航空安全的影响,了解个性与航空安全的关系,掌握导致人为差错的心理因素,从而便于帮助学生将来在航空关键岗位塑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心理品质。

四、《航空安全心理学》课程设计要素分析

1.课程定位。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建议学生修习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并掌握《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同时,由于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对其他专业技术知识学习的掌控,因此,可以将该课程设计为航空类学生的公共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开设时间为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在学生选课时,不局限于专业自然班,鼓励交叉专业组成课程班级,这一方面有利于交叉知识对创新的培养,另一方面有利于对航空安全生产形成链条性思维。

2.课程目标。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航空安全心理学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航空安全心理学的发展现状,熟悉国内外航空生产过程中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并掌握分析该类事件的方法,学会从特殊职业对从业人员心理品质要求的角度出发,整体理解“人—机—环境”相互依存下维护飞行机组人员、管理人员、机务维修人员等的身心健康,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性,为更好地从事航空业奠定基础。

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指的是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原理、观点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课程设计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一直是个核心问题。因此,课程内容在选择和组织时,除了要考虑到与课程目标的相关性之外,还要考虑内容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这对学习者与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它们能否为学习者所接受,以及是否与学校的基本任务相一致等问题[7]。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的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的从业人员、心理学学习和应用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模块,其中围绕飞行、管制和机务主要包括五个模块:①航空安全心理学基础知识模块。本模块的主要知识包括航空安全心理学概述、航空安全心理与伦理问题及对策、安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作业行为的神经与心理机制、心理过程与航空安全等。②飞行员的心理因素与安全。本模块主要知识包括飞行技能的形成与掌握、飞行中的视、听觉及前庭觉问题、飞行空间定向与定向障碍、飞行人员的应激及其管理、飞行人员的判断与决策、飞行中的情境意识、飞行员注意分配等。③管制员的心理因素与安全。本模块主要知识包括影响空管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管制员工作负荷与疲劳、管制员的注意分配优化、空管人为差错的预防措施等。④机务维修人员的心理因素与安全。本模块的主要知识包括影响机务维修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维修人员的疲劳风险监测、机务维修人为差错的预防措施等。⑤航空事故/事件后的心理救援。本模块的主要知识包括空难后心理救援的基本程序、事故后心理救援的基本方法、心理救援的技巧、空闹事件中乘客心理疏导、航班延误中的心理危机救援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航空运行各关键岗位中人员的心理因素和安全紧密相关。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中航大现有的航空安全心理相关课程设置存在普及性差、重点不突出、未成体系化的缺点,针对此情况提出了开发建设《航空安全心理学》课程的建议,并从课程的定位、目标、内容、评价和课例方面进行了分析,该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塑造安全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栗牧怀,李敬.民用航空人为因素研究及应用[R].北京:中国工程院航空工程科技论坛学术报告会报告文集,2002.

[2]Harris,D.Theinfluenceofhumanfactorsonoperationalefficiency[J].AircraftEngineeringandAerospaceTechnology,2006,78(1):20-25.

[3]栗继祖.安全心理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郑林科,张乃禄.安全心理学[M].西安电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

[5]霍志勤.航空安全中人的因素刍论[J].中国民用航空,2008,(02):33-35.

[6]于和青,焦志安.民航飞行员的个性心理特征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6,19(2):113-115.

飞行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燃油;易燃性;防爆技术

燃油易燃易爆的特点,使得燃油箱安全性一直都是飞机设计中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1-2],为避免炮弹、雷电或火花点油箱内的可燃气体,产生燃烧、爆炸并破坏飞机Y构,危及飞机和乘员安全,飞机设计中必须考虑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燃油燃爆发生的概率,并尽可能降低其危害程度。由于历史上发生过因燃油安全引发的航空事故,所以这方面的研究也十分重要。本文简述民用飞机燃油易燃性及其防爆技术的研究进展,期望对民机适航安全研究提供借鉴经验。

1 燃油理化性质研究

无论是油箱安全设计还是航空燃油防火防爆,都是建立在对航空燃油一些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的基础上的。所以,对燃油理化性质的研究是首要的,这也关系到油箱防火防爆等一系列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1.1 燃油易燃性研究现状

可燃蒸汽都有相应的爆炸上下限,也就是说可燃蒸汽与氧气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遇到点火源才会发生燃烧爆炸,同时不同的浓度混合时相应的燃烧速率也不一样。国内民机大量使用的是RP-3号燃油,对于国内RP-3号航空燃油而言,虽然其基本性能与国外Jet A燃油相近,但其闪点较低,理论上讲,在相同条件下,使用RP-3号燃油的飞机将存在着更大的燃烧和爆炸风险。但遗憾的是有关国产RP-3号燃油的易燃性研究,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验层面,目前都尚未见报道[3]。

1.2 燃油闪点研究现状

航空煤油主要由不同馏分的烃类化合物组成,不同的馏分构成,也导致了闪点、密度等参数不尽相同;另一方面,由于提炼手段、产地等的不同,也对这些参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内由于可燃性评估工作刚刚开始,对其所使用的燃油闪点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尚未进行。

1.3 燃油氧溶解度及其逸出速率

燃油氧溶解度和逸出速率对燃油可燃性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关燃油氧溶解度的研究,国内外都已经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得出一定的结论。比如研究燃油氧溶解度随压力、温度和密度等的变化规律,描述常压下燃油氧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即燃油氧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始终都高于空气中的含氧量。而关于非平衡状态下溶解氧逸出速率问题的研究,国内尚未开展。

2 燃油防爆技术研究

飞机燃油箱防爆及抑爆材料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飞机的生存力、利用率和可靠性。为了掌握燃油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能及易燃性,国外航空发达国家针对其主要使用的燃油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在国外,飞机燃油箱防爆及抑爆材料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战斗机、直升机和运输机。到目前为止,我国飞机燃油箱防爆技术及抑爆材料的应用还是一个急需填补的空白。

飞机燃油箱防爆方法从作用对象的不同来分有两大类:一类是在燃油箱内填充防爆材料,又称被动惰化措施;另一类是在需要时,使燃油箱内的油气混合物惰化,从而达到防爆的目的,这一种又称主动惰化措施。充入惰化气体、机载惰化气体产生系统或海伦惰化系统等均属于此类。前者属于被动抑制损伤法防爆,后者属于主动抑制损伤法防爆。

被动惰化措施主要有飞机燃油箱填充抑爆泡沫,主要是将油箱内混合气体的燃烧控制在局部,防止油箱内超压,但是抑爆泡沫存在着重量大、载油量小、积聚静电等缺点;另一种网状铝合金抑爆材料,传热性好,但填充材料重量较大,填充、取出及油箱内部检查都有困难。

主动惰化措施则是由液氮惰化技术、halon1301惰化技术、燃油催化技术再到现今先进的机载制氮惰化技术。其中液氮惰化技术能满足飞机油箱对惰性气体瞬时大流量的要求,但是重量较大,并且成本高效率低。halon1301惰化技术对地球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燃油箱催化技术则是用喷射燃料催化氧化的方法消耗气流中空气的氧气,在重量、性能和维护保彰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它存在的射流压力将油箱底部沉积物吹起,在工作过程中对燃油及系统造成严重污染等问题。先进的机载制氮系统则是利用机载制氮技术来惰化民用或是军用飞机的燃油箱有效增强其安全性,减少燃油箱起火爆炸的可能性,利用富氮气体对飞机燃油箱进行惰化保护,已经成为FAA最新适航条例的要求[4]。

3 结论

由于军机和民机的飞行特点不同,使得其对燃油理化性能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航空发达国家,针对燃油的基本性能和易燃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许多技术手段也已经得到应用。其军机和民机普遍采用不同型号的燃油,制定不同的技术标准。国外在其惰化技术指标的量化中,根据燃油的理化性质、油箱及飞行高度对燃爆极限及MOC值影响的研究成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有效保障飞机燃油箱安全的同时,还利于降低系统尺寸、重量以及伴随的代偿损失。

与之相比,我国不论是在飞机燃油箱的防火防爆技术研究还是在材料研究方面都相对落后。在今后发展中,我国航空工业将要面临与解决大量的问题。其中,飞机燃油系统防火防爆性能是我国飞机性能能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改变我国在航空领域的落后状况,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争取取得有价值的突破口,为我国适航安全性研究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秦文龙,杨田杰,王超君,赵春燕,周桂霞,张旭.基于FMEA的民机燃油系统安全性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5(17):259,278.

[2]秦文龙,杨田杰,赵春燕,周桂霞,王超君,张旭.民用飞机燃油箱温度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5(47):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