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采访心得体会

采访心得体会

采访心得体会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学习《在福州》采访实录心得体会

去年12月以来,《学习时报》连续刊发了《在福州》采访实录。我认真研读,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福州工作的岁月往事历历在目,让我真切感受到着眼长远、胸怀全局的战略思维,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诚情怀。采访实录中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情节都直击我的心灵,让我深受感动、深受启迪、深受教育。

一、感悟的赤子情怀,恪守初心。

在福州工作期间,要求市委、市政府每年至少为市民做20件大实事,亲自抓“菜篮子工程”。特别是把闽侯南通等地列为福州市最大的菜篮子基地,从根本上解决群众买菜贵买菜难的问题。这些事情看似寻常,但每一件都源自初心、系着民心。从这里,我深切感受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百姓心为心”的赤诚情怀。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将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领会的思想精髓,善谋善为。

在福州工作期间,前瞻性、创造性地提出“3820”工程、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和现代化国际城市等一系列战略思路举措,推动福州发展迈入“高速增长期”。曾多次到闽侯调研,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如要求闽侯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步伐,让八闽首邑再放异彩。这既是当年对闽侯发展的把脉定位、导航定向,也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担子。我们将牢记的嘱托,主动融入福州大都市圈,加快实施“358城市化规划”,以荆溪甘蔗区域一体化为引领,提速福州西新城、汽车城、大学城三大城市组团建设,着力打造“省会副中心”,在建设有福之州、打造幸福之城中争当排头兵。

三、牢记的谆谆教导,到一线去。

在福州工作期间,提倡“今日事今日毕”,开创“一栋楼办公”先河,带动福州党政机关形成“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我深刻领会到,这些理念与后来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执政理念都是一脉相承的。去年,我们组织开展了“到一线去、大干120天”专项行动,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干部全部压到一线,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热情日益高涨,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和群众的点赞。“到一线去”已经成为闽侯的品牌。我们将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深入开展“到一线去,抓项目促跨越”专项行动,全力攻坚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事不过夜、案无积卷,全力推动闽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闻采访;采访对象心理;相互吸引力;心灵的交流

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5-0118-02

简单地说,新闻采访活动也是一种基本的社会活动,记者们需要深入生活、深入社会,以广泛的社会交往去了解,熟悉被采访者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与被采访者双方的心理活动是可以相互感应甚至相互认同的。美国学者约翰・布雷迪指出,采访是一种取得信任并获得消息的质朴而自觉的科学。取得信任是获得事实的前提,采访对象有真诚合作的心理才能打开心扉。作为主动访问者,记者既要把握好自己的心理,又要探索采访对象的心理,记者必须掌握人际交往中心理沟通的学问,去接近采访对象,取得对方的信任与合作[1]。对于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双方心理的相互感应活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心理吸引与采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都会不同程度地喜欢和在意不同性格的人,这就是心理吸引。新闻采访也是如此,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相互吸引,互相补充,就能达成某种特殊的默契,从而完成一次成功的采访[2]。心理吸引率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记者根据情况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一)相似因素

心理学上有“一致吸引律”,是指交流双方有某些一致性[3]。相比语言交流,心灵交流更能使人相互吸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个相互认知后产生的结果,这种相似的个性或习惯是采访中最简单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突破口。如笔者去采访一条大学生回乡种地瓜致富的新闻,记者先与被采访者拉起了家常:“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小时候跟大人种过地瓜、芋头,今天来到这儿感觉很熟悉。”这样的开头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当然也打开了他的话匣子,这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认知,需要的是心与心的交流。所谓相似因素,就是在采访中尽量寻找双方的相似点,比如共同的习惯、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生活环境等。

(二)需要因素

当双方的需要和满足的途径正好有互补关系,特别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需要时,会产生强烈的互相吸引力。[1]采访的最理想状态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你来问我来答,而是一种相互需要的互补状态。如笔者在采访一位自主研发有机肥的农民过程中得知他的技术获得了专家的认可,但在实际推广和应用时碰到了诸如资金、场地等实际困难而陷入了发展困境,面对记者他情绪低落。这时候我们除了认真的倾听他的诉说,给他安慰外,也针对他遇到问题时处理方式的不当提出了一些建议,像这样的采访并不是纯粹的采访,而更是一种倾听,一种理解,更能达到交流的效果。这种需要因素的运用更像是采访者成为被采访者的倾诉对象,表现在许多典型采访活动中,如受到侵害的消费者、蒙受不公平待遇的人,或者社会弱势群体等。这种情况下记者首先扮演一名倾听者,了解被采访者的需求和苦衷,并折机提出问题,完成采访。

(三)对等因素

人们更喜欢和自己所喜欢的人聊天说话,这是一种心理特征,并且会更喜欢那些在情感上一致的人。其实这个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遇到挫折的时候都会找自己要好的朋友去倾诉,从而得到些自己需要的安慰与理解。采访中也有同样的道理,虽然它不同于一般的交流,但本质都是交流,都需要这样一种默契去建立最良好的采访关系。对等因素的运用要求记者在采访前要预先做好功课,了解采访对象的工作、经历,这样才能在采访中扮演好“好朋友”的角色。

(四)仪表因素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外在的条件造就了个人第一印象,而在采访的过程中第一印象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一名记者,穿着时尚,踩着高跟鞋,跑到田间地头采访一个浑身泥巴的种地农民,气氛肯定非常尴尬。即使记者蹲在田埂上,被采访的农民也只能怯生生的面对话筒而手足无措,这样所获得的信息和信任肯定会大打折扣。在心理学的范畴里,以衣帽取人是一种很普遍自然的现象,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装扮,作为一名记者,如果想融入某个特定族群,采访他们,首先要在仪表着装上加以注意,最好和被采访者看齐,或者至少不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和讨厌。

(五)能力因素

人际的交往也往往会受到身份地位的影响,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当然,这一点也是最难甚至无法学习的,能力必须要经过历练与阅历的积累,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为己所用。具有盛名的人头上似乎有一层光晕笼罩着,即晕轮效应。在采访过程中,晕轮效应对于采访者和被采访者来说同样有效。一些记者面对名人的晕轮效应有时也会表现出普通仰慕者的那种忘乎所以,这种状况当然不利于采访;而名记者的言谈举止、提问水平都能展示他的修养和能力[4],对采访者产生晕轮效应,这种特别的吸引力也会积极的带动采访。能力要靠积累,但言谈举止、提问水平可以预先训练,作为一名记者,采访内容是最终的目的,因此,适当的“表演”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

采访对象是采访活动中的另一方,但另一方并不代表被动的一方,采访对象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士或者知情者目击者等等。可以说有时候被采访者的心理决定了采访者的心理或动作,而这些细微的影响都有可能成为采访成败的关键。当然,采访对象有时候会把你当朋友,有时候只是不把你当“敌人”,有时候真的就把你当“敌人”看待了,但是有时候以“敌人”的开始也不一定不会换来朋友的结束,就看记者是否能掌控住被采访者的心理变化了。要全面研究采访对象的心理规律,必须分析他们在采访中的心理是受哪些因素所制约和影响[1]。

(一)社会群体心理分析

按社会发展的原理来推断,同一个社会总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阶层与社会形态,而不同的社会形态往往会造就不同的被采访心理。这种不同阶层我们尚且将之分为“中高端人士”、“平民百姓”和“弱势群体”三个不同采访对象。

1.中高端人士:这种阶层的被采访者往往需要同样中高端的记者去采访,或者采访前做足“中高端”的准备。比如“同安世联会”期间,一些海外成功人士回乡参加盛会。面对制药保健品生产大户“金日集团”的董事长李仲树先生,笔者在采访前做足功课,从李先生的爱好、奋斗发展史及保健品的行业特性做了充分的前期的准备。一个好的准备对于采访这样的海外著名人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使采访者更好的把握采访现场,循循善诱,把采访进行得深入细致,这也是能力因素的筹备。另外好的心态也是重要的,面对这样的被采访人就更要考虑对等因素,要知道,在任何情况下不对等的关系都是无法做对等的交流的[1]。

2.平民百姓:这种被采访对象是我们身边形形的平民百姓,是大多数也是相对比较容易采访的对象,只要注意好相似因素和对等因素,采访往往都很顺利。如在采访一位车祸的目击者,可以直截了当的问“您好,请问当时您看到了什么?”或者在采访一位普通的巧手大妈时,也可以赞许的说:“阿姨您好,您家里真干净啊”这样被采访者通常心理就会放松许多,不会在交流中制造压力,只要提供一个和谐的气氛,那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了。

3.弱势群体: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是最需要别人的关怀和温暖的。采访弱势群体最注重需要因素的运用,给他们温馨的关爱,认真倾听他们的诉说,往往可以听到很多实话。

如在采访农民工时,他们的言语一定是淳朴的,因为他们从心底里希望和人交流,这时候是最可以畅所欲言的时候,记者甚至可以在他们吃馒头就咸菜的时候和他们一起蹲在路边看着车来车往,这不是低等,这是感同身受,这是一个美丽的画面,当然,这也是相似因素的运用。

(二)采访中的情感交流

采访中除了语言和表情的交流外,最重要的还是情感的交流。情感交流是双方建立信任感的的必要阶段,每一个被采访人都不会拒绝一个愿意彼此了解的人,既要收集材料,也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必要时帮助对方排忧解难[1]。一名好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观颜察色,又要学会洞察采访人的心理,这样双方在思想、行动上才能连接在一起。情感交流有多种手段,最常见的就是赞扬、鼓励或安慰采访人,努力消除紧张情绪,营造和谐舒缓的气氛。情感交流需要记者善于捉摸采访对象的心理,从而寻找话题或突破口进行交流尝试,运用人际交流中“补偿吸引律”,心灵上产生相互的需要,从而达到采访的最终目的。

(三)采访人个性的差别

性格是人与人交流的一座桥梁,也是最容易彼此吸引的东西,所以在采访过程中剖析被采访者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天生内向、沉默寡言;有的人性格张扬、喜欢表现,形形的个体有着千差万别的性格,如何面对他们、了解他们都要根据实际个体具体分析,具体研究,不能生搬硬套。例如在采访一名失足少年时,不但要了解他的性格、心理、爱好,还要了解他所处的家庭社会背景、父母兄弟以及交往的朋友、同学和老师。遇到这样的采访,要考虑的因素就比较多,相似因素、需要因素、对等因素、弱势群体心理分析等等,要善于灵活运用。可以说,在每一场采访中,要运用到的心理因素绝不单一,关键在于你的灵活掌握。不过,采访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字便是诚,诚信也好,诚实也罢,亦或是真诚都需要,用诚去了解去接近会让人有一种最舒服的被重视的感觉[4]。

三、结 语

采访是一门学问,看起来简简单单,实则千差万别。出色的采访者会根据被采访人的心理来调整自己的节奏,会用平等的心态面对被采访者,会给被采访者们最需要的感受[1],不管是同情还是鼓励,或者创造一种被采访者需要的安逸的气氛。要成为一个出色的采访者,也许要先成为一个心理学家,这或许有点夸张,但一定要学会感同身受,去从被采访者的角度看问题,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达到互补甚至共通的心态,这样看来,其实当一个出色的采访者,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了。

参考文献:

[1] 郭薇薇.论新闻采访中的心理调控[J].公会论坛,2008(1).

[2] 曲丹.报纸新闻中即兴采访的技巧运用[J].科技传播,2011(19).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闻采访;记者;采访技巧;报道

引言:新闻采访过程中,素材来源于记者对于事件的采访。因此,新闻采访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基础性及关键性的作用,唯有切实提升新闻记者的采访水平方能够保证电视新闻质量的提升。采访水平的提升离不开采访技巧,只有运用好采访技巧才能在工作中事半功倍。新闻记者要想获得更加准确和新鲜的第一手资料来应对新闻行业的竞争,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创新新闻采访的技巧,找到不同的采访方法,为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

一、电视新闻采访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众所周知,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必备的要素,是新闻的生命源泉。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采访时一定要摸清被采访事件是否是真实的。虚假性报道不仅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任,也会对新闻事业造成影响,所以新闻记者在采访之前一定要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充分核实新闻的真实性,不能为了突出表现自己而选取虚假的内容进行报道。

(二)内容突变型原则。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深入,促使新闻行业竞争的压力逐渐提升,新闻工作者为了吸引受众的更多关注,往往会深入挖掘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也就更愿意选择重大的、有影响力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或通过一引起典型事件挖掘其特定的内在关联问题以引起社会关注。因此,新闻工作者都会在报道角度、内容上下足功夫。所此,无论是新闻的内容的重要性还是所以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都会存在突变性。另一方面,同一新闻事件的新闻线索也会发生突变,这就意味着新闻记者的采访任务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要求新闻记者要掌握多样的采访技巧,以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不确定因素。

(三)采访对象广泛性原则。一方面指的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同一事件往往会涉及到许多当事人,并且每一个被采访对象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心理特征。要想获得高质量的新闻资源,新闻记者就必须通过多方采访来获得更广泛的信息,在采访过程中要应对不同的被采访者,记者一定要准确把握不同当事人的心理特征,使被采访者更愿意相信记者,并将自己所了解的事件信息和盘托出。 在这层面上,新闻记者应有相当的心理素质,较好地揣摩被采访者的心理。另一方面,新闻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所代表不仅仅是某一家媒体的工作人员,更是代表社会大众来了解事件,所报道的事件是需面对广大社会群众的,因此自身的身份认知必须是“广泛”的,而不仅仅是个人。

二、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技巧的应用

(一)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电视新闻采访记者主要基本功强调了进行电视采访相应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学习和采访方法研究时应注重要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电视新闻采访上,而将少数精力放在新闻写作上。这次说明电视新闻工作中,要突出采访为重,写作为次的观念。电视新闻采访记者在进行具体电视新闻采访前做好对应采访准备工作,在采访之前应当对要采访人物和所要采访事件等加以熟知。较为有效的做法是将要准备的资料备齐,对电视新闻事件诱发原因实施细节分析和阐述,首先要熟悉被采访人物基本状况和被采访人物从事职业等信息,为顺利进行电视新闻采访奠定有力基础。

访前准备工作是进行一切采访工作的基础。在日常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应该按照具体采访要求和采访内容进行采访资料收集和采访资料整理,与此同时在采访条件允许下应进行类似此次电视新闻报道信息收集。电视新闻记者应对之前电视新闻信息和采访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之后在此基础上从电视新闻报道角度和电视新闻报道方式以及

对应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三个方面加以考虑,立足电视新闻采访实际并制定出具体电视新闻采访计划和采访策略,在电视新闻选取内容上要与之前传统电视新闻采访信息之间进行分析,并确立全新电视新闻采访角度,将典型新闻人物和典型新闻事物作为主要采访切入点,使电视新闻采访效果更加真实化。2012年本人策划现场采访拍摄佛山“菜贱伤农”系列报道,采访前就提前了解报道的背景情况,对佛山周边类似事件的信息、菜农选择、天气因素、社会群众蔬菜需求与偏好等层层进行了准备,并特地起了几个大早跑到一些蔬菜种植基地、若干大面积种植蔬菜的菜农进行了实地了解,同时还特地跑了几个蔬菜批发市场了蔬菜零售价格,经过精心准备后才开始展开新闻采访。由于准备充分,角度新颖,内容真实全面,报道一经播出即获得社会良好关注。该新闻获得广东省电视新闻类二等奖。

(二)采访技巧的应用。(1)深入主题 直取实质。在重大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为了获得更加有针对性的信息,必须注重采访深入主题,尤其在突发性新闻报道中,通常记者是立即赶赴现场,当事人没有多少时间接受记者采访,在这种情况下,记者要直取实质,避免对方拖延扯皮。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曾经报道吉林博物馆大火事件时,一些相关部门想要掩盖火灾的损失,记者直接提问“损失有多大”,对方一直强调“损失不大”,这时记者巧妙地转移提问“损失了哪些物品”,对方就依次回答“都不是重点物品,文物几乎没有损坏”,随后记者又突然提问“损失有多大”,这时对方才松口,说“损失很大……”这种提问方式,一针见血,使对方无法回避问题。(2)真情实感,察言观色。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深入到对方的心理,要善于倾听当事人的诉说,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事情的始末。但凡一个著名新闻媒体人,都是相当善于倾听的。大家都看过杨澜的电视采访,她都是一直微笑地与被被采访者亲切地交流,用心在倾听。虽然她应该在事前设置了许多问题,但总能顺着被采访者在采访过程的言语、心态作适度的恰当调整,并全过程向被采访者侧身倾听,侧自使得整个采访衔接自然,采访更多地成为一种聊天式的自然交流,这样的举动使对方更加愿意敞开心扉与记者进行交流,更能真情流露,更能打动观众,因而更她的电视采访总能吸引众多的观众。

三、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技巧的创新

(一)报道内容的创新。新闻工作者最为重要的取胜因素就是新闻采访的内容。当前在市场化改革的形势下,社会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等各种媒体竞争激烈,谁的报道角度新颖、见解独特谁就能更受关注,新闻工作就更能脱颖而出。只有推出更加新颖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的视线,引起受众的兴趣,所以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注重选题的新颖性,同时在采访时要巧设问题,争取获得另一种新颖的报道内容。对于同一事件来说,选题角度不同会存在不同的效果,例如在一个“父亲杀女儿”的事件报道中,许多媒体的报道都直指父亲不负责任,而某台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问题,通过采访父亲来还原事件的始末,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及其对女儿的态度、生活之不易充分报道出来,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这里可以看出采访内容的创新可以为新闻采访提供强大的生命力。

(二)采访途径和方式的创新。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当事人不愿意接受采访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新闻记者没有采用合理的采访方式或途径。首先,记者可以深入到当事人的生活中,了解当事人周围邻居、朋友,并投其所好,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再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要懂得察言观色,善于把握被采访对象的心理特征,找出内心情感的薄弱点,从而提高采访的效率和质量。其次,记者还可以另辟蹊径地选取采访对象,可以从当事人的家人、朋友、邻里中了解事件的始末。

(三)采访人员应当营造采访氛围促进采访。新闻采访工作者在其采访工作的进行中占有主导者地位,同时也应当深刻认识到被采访者尽管处于被动地位但是确是新闻事件的参与主体,那些具有高超采访技巧的工作者不在于在事件采访过程中自己发表了多少言论,而在于引导被采访者发表多少观点与言论,即“更多地让被采访者自己说”,并对其进行深度引导,从而帮助被采访者能够放松戒备心理或是紧张情绪,保证正常状态的发挥。另外,高水平的记者往往通过高超的采访技巧能够使被采访者有种亲切感与熟悉感,从而拉近采访主客体之间的距离,促使被采访者产生”一吐为快”的倾诉欲望,也就是说往往优秀的采访作品来自于记者成功的采访。通常记者主要是巧妙运用采访语言,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同被采访者营造出和谐的采访氛围,因此说采访作为一项工作也是一门深刻的学问,是一门人际沟通交往与语言运用的艺术。无论多么优秀的新闻采编人员,若只具有较强的新闻采访水平,而没有高质量的采访也很难产生高质量的新闻作品。那些具备丰富采访经验的记者往往能够在短时间找到打开被采访对象话匣的钥匙,而这把钥匙往往就是被采访者的兴趣爱好等话题,从而渐渐转移到新闻事件中来。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被采访者所讲的内容同采访话题有所偏离记者也应当学会认真倾听,并能够运用语言技巧将谈论话题巧妙转移到新闻事件上来,进而围绕着采访主题开展下去。

四、结语

电视新闻采访是进行相应电视新闻报道中的重点工作环节,作为电视新闻采访记者,应具备专业的新闻观察力和创新力,按照具体的采访要求和采访内容进行采访资料收集和采访资料整理,与此同时,在采访条件允许下应进行类似的电视新闻报道信息收集,从而提高新闻记者采访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 采访对象 心理

记者是采访的主体。职业决定了记者要和许多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如果记者仅靠工作热情和良好的愿望,不一定能完成好采访任务。因此,记者在采访中既要与采访对象心灵沟通,寻找共同语言;又要在交谈中把握分寸,掌握主动权,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按照其个性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对策。记者只有把握了采访对象的心理,采访中才能游刃有余。

一、 采访对象接受记者采访的几种心理表现

采访对象是否接受记者采访,这和他的职业、生活环境及个人喜好有关。不同的采访对象因个性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自身的需要。

人们为了与他人沟通,寻找信息、多交朋友,很愿意与媒体人打交道。有的是因为采访对象遇到困难,需要舆论帮助他们呼吁解决问题,有的则是心中有委屈,需要向记者倾诉。

(二 )工作需要。

劳模、演员、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领导等,由于工作需要加上自我宣传意识较强,愿意与媒体合作,特别是企业领导为了提高知名度,专门举办新闻会,邀请记者参加。劳模愿意接受记者采访,因为他们有一种荣誉感。

(三 )情感的需要。

情感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成之后同外界事物接触所产生的体验。从生理心理角度看,愉快、安静、松弛的情绪,有利于采访对象准确回忆新闻事实的要素与事件的过程及细节等。[1]因此,人在情绪较好的状态中往往愿意与他人多交流,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此时此刻的心情。在武汉国际旅游节上,笔者曾经采访过湖北大学两位教授。当他们欣赏完汉口江滩举办的大型焰火晚会后,心情格外舒畅,觉得晚会办出了武汉的特色,加上江滩美丽的景色,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于是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向记者表达他们非常热爱家乡武汉。一位来自孝感的农民,多年没来汉口,汉口的变化、旅游节上举办的灯展水幕电影,让老人激动不已,记者一开口,她便滔滔不绝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二、记者如何“迎合”采访对象

所谓“迎合”对方,就是察言观色,根据采访对象的喜好、心情来决定是否采访对方,把握好火候。记者不能强制对方接受采访,而只能通过自己的言行来赢得被采访者的信任和支持。

(一)把握好“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很重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者要言谈举止儒雅,适当注意衣着装扮。如果到田间地头采访农民,衣着朴实干净就行。如果到机关、学校等事业单位采访,穿着可以正规些甚至可以时尚些。假如记者穿着西装革履去采访农民,显然与农民之间有距离,农民乐意与你交流吗?如果记者去采访干脏活累活的工人,嫌他们手脏不愿意与他们握手,试想,采访对象愿意和记者掏心窝吗?因此,记者应十分注重在采访对象面前的第一次亮相,从仪表服饰、态度表情到第一句话,都要做到合理安排,以给采访对象留下一个好印象。

(二 )善于提问。

采访中的谈话提问,在心理学中叫做“谈话法”,即运用谈话的方式来研究被试者的一种方法。而提问的方式则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能否交谈下去的前提。记者在访问中应注意把握谈话的内容和方法,并根据回答对问题适时加以改变。实践中常有这样的情况,由于访问的方式不同,两位记者到同一个单位采访,结果会不相同。

《人民日报》记者艾丰采访地矿部“第一状元”骆正常 。艾:老骆,你今年四十几岁了?骆:四十七。艾:巧了,咱们是同龄人!看似简单的交谈,双方的心理已经相当接近。艾丰后来写出不同凡响的人物通讯。再看另外一位记者的采访,问:请问,你的科研成果的名字叫什么?答:我的科研成果主要是改进钻石的配方,提高钻头的耐磨度。问:请问你的科研成果有什么经济价值啊?答:关于经济价值,我也说不清。问:连你都说不清,我怎么进行报道?答:你不报道就不报道吧。结果,两人不欢而散。这位记者采访失败了。[2]

(三)“广交朋友”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

先做朋友,再谈事。 就是先与采访对象交朋友 、聊天, 再谈正事。初次见面应该寒暄一番,谈点别的,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工人。由于记者的出现,对方往往较为紧张,如果你和他拉点家常、谈工作上的趣事他会很快接受你。采访中我常常和对方说的一句话就是“没关系,我们随便聊”。其实,并非“随便聊”,但这句话一出,对方的紧张情绪会马上缓解许多。采访中记者不能“端着”,我是记者高高在上,应该俯下身子倾听对方说话, 尊重采访对象。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对行业中的业务,要熟知一点,做好采前准备。对领导采访,不能因为他是领导你就紧张,不知所措。不论对方是谁,在你面前就是采访对象,应该不卑不亢,才能顺利完成采访任务。

三、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的心理和对策

在采访活动中,对方拒绝采访是常有的事,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心理:

(一)对记者的提问毫无兴趣、冷漠或羞涩。

有的人不善言辞、胆小,或者是出于某些顾虑不愿意接受记者采访。对于这种情形,记者应该采取激励的办法,多鼓励和引导。从对方的情感、矛盾入手,采访对象的态度就会变得积极起来。因此,采访对象是否接受采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对他的态度。在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往过程中,记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感染采访对象。实际工作中,有的采访对象对报社、电视台的记者非常热情,对广播不感兴趣,常常对广播记者的采访婉言谢绝。遇到这种情况,广播记者不要急于强求,找到合适的机会再沟通交流。记者要心态平和,正面引导,用真诚和敬业的工作态度感染对方,使采访对象对广播产生好感与亲近感。

事实上,不管是记者遇到什么样的采访对象,是接待冷漠、态度生硬,还是不善言辞的,或滔滔不绝,只要记者根据对方的个性和特点,真切地体验对方当时的情绪情感,从而使双方心理距离慢慢靠近,并产生共鸣,采访活动就能顺利进行。

(二)批评报道也是对方拒绝接受采访的重要原因。

由于批评报道将影响到采访对象本人或单位的形象和声誉,因此采访对象常常会拒绝采访。遇到这种情况,记者应该沉着、冷静,从对方心理入手,利用舆论威慑作用,表明不接受采访、不澄清事实,结果会对他更加不利。

1.用舆论的威慑力影响其态度。

错误,无论在谁那儿都不是件好事。当有错的采访对象得知媒体要来调查报道,心中那个郁闷不言而喻。 他们要么关门走人,不接待任何媒体记者,要么斗狠,颠倒黑白,说没有此事。在这种情况下,记着应不急不躁,不厌其烦登门采访,利用内行、权威的质问破除其侥幸心理。另外还可以利用其对立面的观点提问,让采访对象处于被动辩解地位。交谈中他们会越辩解越露馅,越露馅又越想辩解。来回几次后,他们就会从精神中败下阵来,拒绝采访的心理防线也就崩溃了。[3]

2.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

重庆电视台的一名记者在谈到自己做批评报道的体会时说,“报忧”新闻,可以亮明身份,直截了当进行采访。但这类形式,对方轻则不配合,使你无法采访;重则百般阻挠,甚至打骂记者,反而把记者弄得十分尴尬。在不用密拍设备的情况下,借用兵法“声东击西”。这种方法就是表面看似报道某单位好的正面,实际上是把他们不愿报道的负面东西进行曝光。

3.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是舆论监督的必要手段。据有关消息称,中央电视台以《焦点访谈》为主要的新闻评价节目中,偷拍成了采访的主要手段。这也是新闻传媒不得已而为之。隐性采访是对那些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采访对象又不予承认或不予配合的情况下采取的措施。由于隐性采访会涉及到采访对象的隐私,记者应小心谨慎、精心策划,才能取得成效。

采访对象是否与记者配合,主要取决于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理进行正确分析和有效控制。实践表明,记者的心理素质只有达到一定的境界,才有可能控制好采访对象的心理。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曾说过,采访是一种“探讨”事实真相的战斗,仅用你问我答的提问方式常常难以取胜,必须调动心理因素攻破对象心理防线。

新媒体时代,各传媒之间竞争激烈,记者的专业水平主要体现在获取新闻的能力方面。只有报道水平高,传媒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谁能与受众心与心相通,谁就能取得良好的社会信誉。

注释:

[1]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采访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首先,做足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前,尽可能的搜集采访对象的基本资料,包括受访者的经历、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等,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些基本的认识会帮助记者顺畅的切入采访话题。“人上一百,形形”,采访对象的个体面对访问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是千差万别的,这种有针对性的前期准备,能使记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心理上、情感上和受访者靠的更近,建立起理解和信任的平台,为接下来的采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针对受访者塑造好个人的第一印象。

记者在采访时要从衣着、发型、妆容等各方面做好工作,与所了解的受访者保持相近的“审美”。记者要注意自己在采访对象面前的第一次亮相,从仪表服饰、态度表情到第一句话,都做精心的设计和妥贴的安排,以赢得对方认同。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在谈到她初次求见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时,因穿着暴露,使霍梅尼不悦,没说几句话就把她打发了,使这一次难得的采访机会以失败收场。因此,记者采访时要有意识地向对方展示美好的自我,吸引对方的注意,将采访气氛调节融洽,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要根据不同情境自我调节,做好心理准备。

采访“高”于自己公众人物时,要做到不卑不亢。不论是对高层领导政要,还是其他名人都应“平视”,特别是在采访高层领导人时不要奉承,更不要显示自己的卑微。公众人物又分为不同的群体,有政界、娱乐界、体育界、科技文化界等等,他们又会因为身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采访表现特点。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文化程度都会使采访对象呈现出不同的采访表现。针对不同情况记者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用内行话提问,用对方感兴趣的的问题提问,让受访者在心理上接受你,从而叩开受访对象的心房,完成采访任务。采访是以人为主核心,采访的对象是人,采访完成的报道是给受众看的,这就要求记者必须从人性化的视角出发,使媒体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职责有机结合。

第四,要善于提问。

访问对象是否乐于开口,采访朝哪个方向发展,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如何提问。

提问过程也是对记者思想、业务、政治素质、社会活动能力的综合锻炼和检验。为确保采访的成功,记者要始终抓住采访主题,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单刀直入”式、启发诱导式、间接探问式、情感交流式等灵活多变的发问形式,同时注重语气语调,营造一种自然随和的氛围。例如: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就很善于提问。1998年3月,“两会”新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吴小莉抛出了三个很有水平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问朱总理推动改革的心路历程。结果,朱总理立刻有感而言,说出一串感人肺腑的话语:“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会勇往直前,义无返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记者会第一次如雷的掌声。吴小莉也通过这几个有分量的提问而得到广泛认可。

第五,要了解采访和提问的禁忌和“雷区”。

采访提问不要“审判”。记者在采访时应该舍弃个人的情感好恶,以中立者的身份对新闻事件进行公正、客观的采访报道,不要问与自己身份不相符合的问题。不论受访者是什么人,都要做到不唐突,不鲁莽,不奉迎、不咄咄逼人,不“审问”,要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用平常心态和平等意识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和沟通。例如: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应引起记者的注意和反省,某地方电视台的女记者在对一位违章的女驾驶员进行采访时,被这位女驾驶员拳打脚踢,恶语辱骂,被打的女记者本应得到大家的同情和支持却受到了网民的指责,这全是因为她一句“审判”式提问,“我市正在积极参与‘三创一办’,你的行为是否给我们的城市形象抹黑?”。

采访提问不要明知故问。记者不要很“无知”的对采访对象进行提问,比如采访获奖运动员时问“你的心情激动吗?”,问受灾群众“你难过吗?”,问贫困家庭的孩子“你为什么不上学?”……对于很明显的问题,记者应尽量避免纠结并喋喋不休。另外就是不要问让采访对象感到为难、难堪的问题、不要问不礼貌的问题、不要问外行的的问题、不要用长句,倒装句,有歧义的句子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