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采访发言稿

采访发言稿

采访发言稿

采访发言稿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 南方周末 特稿 采写特色

论文摘 要 《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特稿是中国式特稿典范。本文从采访视角、写作语言、叙述方式等角度对南周特稿的采写特点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总结了南周特稿内外部发展的局限性,进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究了南周特稿的发展趋势。

1 南周特稿的采写特点

1.1 画面性的采访视角

南周特稿的采访与其他采访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与一般新闻采访走的程序似乎一样,南周特稿的采访是去采访一个一个的画面。采访为着画面而去,围绕画面进行,获得的也是一个一个的画面,写作就是奔着这些画面进行剪辑,这也就是新闻报道中所强调的形象思维。因此,记者的采访视角决定了特稿的成败,在没有扎实的画面采访的情况下,即便某个记者拥有生花妙笔,写出唯美动人的描述也违背了特稿的本质——真实。南周特稿的记者带有所供职媒体的特性,细节中掺杂着记者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阅历、态度、性情等,在倾听中开始还原画面。

1.2 冷静自制的写作语言

南周特稿以语言之美,重视细节写作,运用逼真的细节描写,揭示事物的本质。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白描,生动、传神地传达事实的真相,给受众营造想象的空间,打动人心。

例如《“犀利哥”正传》中:“年轻人的消失,村口的篮球架斑驳得像根抛弃的遗物,守在它身边的围墙上,残留着一行业已剥落的标语,‘团结全党全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些对主人翁生活环境的细节描写,隐喻了犀利哥的真实生活。透过这些冷静的细节描写,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审美情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现场氛围。毫无疑问这种语言的魅力,纯粹只依靠图像是无法达到的,因此在讨论南周特稿写作的时候,有必要将其写作语言进行剖析。

1.3 高度的文学叙述方式

南周特稿以会讲故事著称,其娓娓道来、冷静克制、别有风味。倒叙和插叙的大量使用,容纳丰富了更多的信息;把一个连续的故事变成很多个前后衔接的故事。同时,运用场景变换,视角的变化以及特殊结构,比如在《车陷紫禁城》中,记者亲历一辆出租车在北京的一个下午的遭遇,借此突显北京交通拥堵状况。这种将文学化叙事方式运用在特稿中,在接受受众赞美的同时,也引起了同行的质疑:在新闻报道中,高度文学化无疑在加强主观判断,而这种判断性叙述是否可以。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此处所论证的高度文学性的叙事,指记者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运用文学化叙事技巧传达文字的感染力,而非虚张声势的夸大,真实依旧是它的灵魂。

2南周特稿的局限性

2008年以后,南周对特稿的探索渐渐式微,南周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提高对调查、观察、解释性报道的追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由两部分构成: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就南周内部来说出现两种恶性循环的局面:缺乏能写特稿的记者;缺乏好的特稿作品。

随着李海鹏等当年声名鹊起的优秀特稿记者的离开,南周内部能够达到优秀特稿写作水平的记者少之又少。这主要由于特稿除了要求记者具备一般新闻体裁的采写能够要求外,更要拥有出色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文字掌控力。特稿记者的缺乏是导致难以出产好的特稿作品的直接原因,但是好的选题是成就好特稿的基础,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状况也就导致好特稿一度难产。

就外部环境而言,社会急剧变化,光怪陆离等各种事件频繁发生,理论上讲这并不是一个缺乏选题的国度。但是由于事件发生的太过急促,各类媒体蜂拥而上,各种报道形式层出不穷。而特稿的选题原则在时间的跨度里集中高度的戏剧性,在时间的拉锯战中,特稿明显处于下风,能写的素材空间越来越小。其次随着人们生活快节奏的加剧,压力的加大,新型传播方式的加入,以舒缓、优雅,关照内心的特稿作品难以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特稿的阅读率大大降低。而特稿的高度文学性和创造性注定了它的阅读率低于那些对重大新闻事件的直接报道,这让原本狭窄的读者群更加狭窄。

3南周特稿的发展趋势

南周特稿的发展趋势可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探讨。

从宏观来看,自2003年南周试水特稿到2010年这种探索逐渐减少,个中原因既是南周特稿自身的局限所致也是特稿发展的必然规律。南周特稿前期兴起之时,主要以承载负面报道的“揭黑”为主,这在新闻选题和报道立场上都稍显偏颇;其次好的特稿选题可遇不可求,加之特稿采访难度大,耗费时间长,因此特稿不可能具备像常规新闻那样每周按时刊发。为此,南周将特稿精神融入深度报道中,以深度报道为日常刊发稿件的标准,不定期刊发优秀特稿。因此在宏观上,南周特稿在数目上的的探索力度将会减少,同时将特稿的写作方法运用在深度报道上,保持特稿的独特性。

从微观看来,特稿数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其质量下降。相反,南周特稿少了对数量的追逐,多了对特稿写作上的谋划,以保证南周特稿的高质量水准。

在报道选题上,由此前“柔”性选题走向具备硬度和深度的硬性选题,同时在类别上也由此前散落的人物类、群体类、话题类、事件类四大类逐渐倾向于具有纵深感的事件类;

在语言表达上,个性化色彩越来越浓。在哀而不伤的基调上,允许记者保留自己的写作语言。如忧伤的笔调,灵动的笔触,优雅深邃的描绘。

在叙事结构上:从传统的叙事习惯走向多样化。如采用编年的体例,参照小说或电影的叙事特点。如2010 年11月30日的《少年杀母事件》的叙事结构模仿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综上所述,南周特稿的特性决定了它只是小众读物,即便在未来,其受众群也难有很大的发展。南周将特稿曲高和寡的张力移植到深度报道上,加大深度报道的力度,同时加强对特稿自身多元化的探索。未来,一部分南周特稿演化成深度报道,另一部分在写作技法和叙事结构上呈现多样化发展,保持其精英读物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美]乔恩·富兰克林.为故事而写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56.

[2][美]戴维·加洛克.普利策新闻特稿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3):623.

采访发言稿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编辑

综合新闻节目包括的种类较多,本文从访谈节目、评论节目和民生新闻节目类型分别探讨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编辑流程。

电视新闻访淡节目的核心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话语交流,编辑工作相对于其他节目更加特殊和烦琐,其编辑工作包括以下流程。

1.确立主题和采访对象。对访谈节目而言,编辑人员的作用不可忽视,电视新闻访淡编辑人员必须主动参与到确立节目主题的工作环节中,并为实现主题邀请哪些采访对象、嘉宾和现场观众出谋献策。对访谈节目来说,采访对象和现场观众的发挥关系到节目的成败,所以,编辑人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拟定访谈文案。在确定了采访对象之后,编辑人员必须同主持人一道,进行相关资料准备,协助主持人查找与采访对象相关的材料和图片资料。结合主持人与采访对象的个性特征,与主持人一起拟定比较详细的访淡提纲,确定哪些话题是访谈的重点。

3.监看访谈过程。有条件时,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编辑人员应全程监看访淡的全过程,并记下相关话题的顺序和大概时间。编辑要提醒导播多录制一些主持人、受访者和现场观众发言的空镜头以便在后期编辑中实现转场和反打镜头插入。

4.制定编辑方案。实际访淡过程与事先制定的访谈提纲和文案普遍存在较大差距,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编辑人员必须按实际访谈进程,制定比较详细的编辑方案. 比如,根据主题思想,结合不同话题的探讨,哪些内容应详尽,哪些内容可省略,节目的大体结构应是怎样的,表现手法如何丰富等,以保证节目整体结构的完整和节奏感的适宜,同时要提高后期电子编辑工作的效率。

1.修改记者稿件。在创作者采访回来后. 编辑人员要与其及时沟通,了解新闻稿件的大致脉络。在记者撰稿完成后,编辑人员要参与修改记者稿件,以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语言特点对稿件语言进行再创作。编辑人员还要在贯穿整个节目的叙述和评论的解说词基础上,撰写主持人的口播稿。

2.拟定编辑方案。编辑人员在修改完记者的稿件并将镜头进行整理后,对节目的整体脉络已非常清晰。此时,编辑人员要拟出洋细的编辑方案。包括大体的结构,节目的节奏和韵律,各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和应当突出表现和省略的部分等。同时,编辑人员还要核对节目编辑时长进行预估,分配时间比例。

3.进行电子编辑。编辑方案明确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编辑人员即进入后期编辑阶段。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线性编辑分为粗编和精编两个阶段。在粗编阶段编辑人员要当注意镜头之间的编排和声画对位等问题;精编阶段,重头戏则是粗糙的接点和不适宜镜头和声音的删减,该步骤完成后基本达到令人满意的艺术效果。

4.合成与包装。在镜头组接完成后,编辑工作进入合成与包装阶段。编辑人员与录音师密切配合,在初编带适当的位置配上相应的音乐,并监听主持人或播音员配好解说:随后,编辑人员在字幕机上进行合成,把事先准备好的部分进行制慢等特技效果处理,并制作段落之间的预告短片和整个节目的内容提要,并与主持人和灯光、录音师等其他后期制作人员在演播室内完成整个节目的录制。

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新闻样式。电视民生新闻的编辑流程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1.参与撰写和修改稿件。稿件通常由外出采访的记者撰写,由编辑对稿件进行修改,由于民生新闻特别强调时效性,所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果记者同时需要处理两条以上新闻,时间又非常紧急,记者在异地采访,通过飞机转带或网络传视音频等,编辑人员应在记者的授意下撰写稿件。

2.进行后期画面编辑。由于专职电子编辑的编带速度一般大大高于普通记者,所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后期画面编辑工作一般由电子编辑在记者的协助下完成。电子编辑人员要注重结合稿件的个性特征,用适宜的节奏和手法对画面和声音分别进行编辑。

采访发言稿范文第3篇

可以预见,在21世纪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从事新闻和信息产品生产的媒体产业必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也对新闻信息媒体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崇高的职业热情,扎实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熟悉党的方针政策,良好的交际能力,熟练的业务能力.......作为一名新闻传播专业在读大二本科生,为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我自7月6日至8月14日在江西新闻网人物频道进行了为期五周的实习。

在江西新闻网实习期间,我以一个新闻人应有的职业道德、专业理念和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运用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寻找最佳新闻角度凸显新闻报道意图,在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下,最大化追求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针对性。实习期内,在主编和记者傅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独立完成了6篇新闻稿的采写,并参与了2篇人物专访和2篇新闻稿的写作。在一个多月时间内,接触到了正规新闻网络媒体的采访编辑写作程序,看到了规范化的运作流程。在这里,在这里结识了主编、傅老师,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一名新闻工作者、媒体人所应该拥有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应变能力,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事先有研究,有准备,是深入采访、效率高的关键”

新闻采访的准备包括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平时准备主要指平时对时事所做的知识积累,而临时准备则是对将要进行的采访活动进行的专项准备,这样的准备往往对采访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影响。对此,笔者深有体会。实习期间,在对一起宠物医疗纠纷事件的采访过程中,由于事先没有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以致在采访过程中对医生所说的一些宠物药品和治疗手段不知所云、一头雾水,无法进行记录,不得不请医生代书,致使采访过程不时出现中断,并使个人采访信心受到打击,并对随后的稿件写作过程产生严重影响。而同行采访的一位《江南都市报》记者却可以毫不费力的和医生就宠物治疗过程、手段和医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准确记录下极具专业性的一些宠物治疗药物名称,这不得不让我对这位记者肃然起敬。西方的谚语说,记者是一个地方知识最丰富的人。的确,记者需要同各行各业的人交往、沟通,那么他就必须具备各行各业的知识。当然,这样的人很少,那么我们可以通过采访准备弥补——在采访之前对采访对象的相关知识进行补充。众所周知,最负盛名的主持人克朗凯特是空间报道方面权威,然而我们却不知道他在第一次为阿波罗登月主持前曾做过大量的航天报道方面的笔记,这些笔记后来被cbs翻印出来,下发有关记者作为报道参考。因此,磨刀不误砍柴工,采访准备必不可少,做好采访准备,事半功倍。

新闻真实性、报道意图和“意见自由市场”

采访发言稿范文第4篇

在我再做这一论述的时候忽而想到现在在三秦报社的思考更多的是种对于中国新闻自由的排斥。记者说我怎么新闻写成那样了,而我只有在私下里去修改,不看三秦的人你期望他把新闻写成什么样呢?

在我大学的时候我一般不看什么都市类报纸,更别说什么三秦都市报。就如美国历史上的廉价报纸一样,这类报纸的适应人群都是些社会上想知道社会发生了什么的人,而很少去关注这样的事件背后意味着什么或是事情的根源何在。相比而言我更喜欢新闻背后的新闻,我仅仅是在三秦上看到了中国的春运来临,而对于其后的时事分析却不得而知,所以说当我在写新闻稿的时候总是想要掺杂些时事的分析,却一再不被记者认可。我坦言自己不是新闻学的科班学生,而一个学过新闻的人和一个未曾学新闻的人他们的差距到底会在写新闻时何以体现出来,在此的思考或许有些牵强作罢。

今天去西安市政府参加一个会议,遇见一位师大的新闻学师姐,毕业已经三年,现在在中国食品质量报驻陕西记者站。她见我就说你一看就不象个记者,是学生吧。我说自己是实习生,本专业学的是法律业余修的是新闻。我又说:但我发现现在大多学新闻的女生都不搞新闻或是搞不好新闻。她说可能吧,再者她问我,你觉得女生和男生在搞新闻的时候差距在那里呢,我说,要说差距吧,其实没什么差距的,只有所谓的专长而已。我举了一个例子说明问题,假如说,南方周末让你做一个关于矿难的专题报道,男生会怎么做呢,一般情况下,一个男生先会自己搜集关于矿难的历史回顾介绍,以权威的专家言谈方式做一深入访谈,再比较中国和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发生矿难几率和死亡人数上的差异,并从中找出中国发生此种问题的社会根源和制度背景,再做一前瞻性的展望与合理制度设计,以此再结合具体的矿难实例采访受害者家属和矿主他们对此的个人看法,再去采访或暗访国家的管理机构是否在此次事故中有失职的嫌疑。就此站在一个宏观的制度背景下去深入思考矿难问题的历史沿革和现行根源,这样的报道于一个女生而言可能有些牵强吧。但是,你让女生去做某一问题的细致报道的话,她们可能会在考虑问题时想得很细微。这也就是我所认为的女生和男生在新闻学上的差异吧。

只是我很少看什么三秦报,所以说记者说的不符合报社用稿的要求我也只能以他们所认可和期望的那般去写。而我在想要是一个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不说自己是中国青年报的好记者,换在了三秦报工作的话,那会有稿件不被采用的可能吗?这个问题我也仅仅是做一猜想,我想很可能会有。和我一起实习的那个好朋友,他给我说,我在吉林日报都发了四十多篇稿子了我还不知道怎么写稿子吗,而我们共同的感受就是每一个报社都有他的用稿标准和评判体系,我们在某一个被别人认可的标准下做得很好不一定就一定可以在其他方面做的很好。

而关于新闻的自由度而言,我已深切的体会出,去做了一个关于房屋漏水而房地产公司迟迟不见维修的采访,回来本来说是要写稿子就可以发,没想到半路接到报社广告部的电话说那个暴光的单位是我们的客户,不要发稿了。我仅仅以一个实习生的名义是无法去抗衡三秦报社的,所以只能向那个采访对象说明缘由。在那时就如我经历的司法不公一般,内心无比气愤却又无从解决。也许这就是做什么事情都会面对社会难以调解的问题一般,在法院实习时料想法律可以解决所以问题,在报社实习时又遐想新闻的舆论监督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最后自己的一厢情愿总是让自己难以释怀。

采访发言稿范文第5篇

事实性差错意味着稿件的不真实,不真实的报道往往不经意间就蒙蔽了读者。不入深海,焉得明珠。记者首先要把涉及的有关事实、情节多加订正,搞明了,才能还原、揭示出事物(件)的本来面目,才能做到出手的稿子无瑕疵。

这个差错对不知情的读者来说无关紧要,但对被采访人来说,很是尴尬,“外孙女”,这个“外”字加得令他摸不着头脑。这个差错不但伤害了被采访人,也暴露了记者蜻蜓点水式的采访作风。对绝大多数读者而言,他们是不了解被采访人的家庭成员组成情况的,似乎也没必要了解,但记者既然涉及到了,就应该搞清楚,弄明白,真正做到贴近、到位。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事例。在采访这一环节产生差错、留有任何“尾巴”,很容易见报登刊。

“你幸福吗”是一时的流行语。对记者则可问:“你深入采访了吗?”为何如此发问,因为有些媒体记者确实没有做到。在第一环节把一切事实核实清楚,再动笔不迟。此错制造者是某报社区记者所为,社区记者每天面对的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采访对象文化层次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记者深入深入再深入,核实核实再核实,这是对社区记者的最基本要求。记者采访时把人家“孙女”错写成“外孙女”,此称呼只出现一次,读者无从探究,只能信其有。要避免这种差错,就要做到问得清楚、记得牢固,不凭空捏造。

说实话,没有哪位记者愿把自己的稿子内容弄错,但仍有记者存在采访作风不深入、“抱残守缺”、随意而为的问题。稿件成形后,记者应多问自己几个“有没有”:有没有违背政策法规,有没有违背生活常识,有没有违背道德风尚,有没有违背事实等。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做到想了解的了解透彻,杜绝写印象稿,要写出经得起推敲、考验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