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二)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除法的含义.

难点:掌握第一种分法.

教具和学具

教具:6支铅笔,8个正方体,6个桃,3个盘子.

学具:8个小正方体,12根小棒和15个小三角形.

教学过程设计

(一)通过实物演示,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教师拿出6支铅笔,分给2个同学,可能有哪几种分法?

其中一人1支,另一人5支;

其中一人2支,另一人4支;

其中一人3支,另一人也3支.

在这些分法中,前两种每人分的不是同样多,最后一种分的每人同样多,我们叫它为“平均分”.

怎样进行平均分呢?

教师拿出6支铅笔,请3个同学到讲台前边.教师把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要分得同样多,并请学生注意分的过程.

第一次分,每人分给1支.最后教师问:“分完了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接着分.第二次分,每人又分给1支,教师问:“分完了吗?”(分完了)

教师让全体同学观察,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学生回答:“每人分得2支.”教师问:“每人分得同样多吗?”这就叫做“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2支.”

(二)教学例1

要求每个同学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桌上.然后把8个正方体分成4份,而且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分分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摆的情况.

学生摆完后,教师指定1名分得好的学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学生:先拿出4个正方体,每份放1个,再拿出4个剩下的正方体,每份放1个)

“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

教师指出:这就是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教学例2,出示:“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边口述题目,边拿出6个桃和3个盘子)

“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每盘放得同样多)

“把6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得同样多,应该怎样放?”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向学生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因为要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因此,先要拿3个,每盘里放1个.然后再提问:“分完了吗?”

教师再把剩下的3个桃,每盘放1个,提问:“分完了吗?”

“每盘放几个?”

“是不是每盘同样多?”

“这样分东西的方法叫怎样分?”(平均分)

像上面这样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一种新方法——除法来计算.(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叫除号,写的时候,先画一横线,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两点要对齐.

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这道题的除法算式怎么列呢?(边谈话边写)要分的桃是几个?把“6”写在除号前面(板书:6÷);把6平均分成几份?把“3”写在除号后面;每份是几?把这个“2”写在等号后面.教师指着“6÷3=2”说明: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接着引导学生读出算式:6除以3等于2.再指名一两名学生说出算式的意思,并读出算式.

然后让学生打开书,引导学生看第45页上小朋友分桃的图.先要学生说说图意,再指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把右图中剩下的3个桃分完.

(四)巩固反馈

1.做课本中第46页“做一做”中的题.

第1题的第(1)小题,先让每个学生拿出12根小棒,动手摆一摆,然后把除法算式写完全,再指名学生说出除法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

第(2)小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第2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要分多少个球?怎样分?让学生实际连一连,表示分的过程.然后在书上填写算式,并指名读出除法算式.

2.做练习十四的第1题和第2题.

第1题,先指名读出除法算式,再让学生把除法算式的意思说完全.

第2题,先指名读算式,再让每个学生用三角形摆一摆,然后填出得数,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小结:今天我们从动手分东西,学会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还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学生学法的开始.除法的最基本含义是“平均分”.因此,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首先通过分东西,使学生了解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哪种分法不是平均分.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第2篇

上午的讲座是张特级教师主讲的,主题是“别让经典成为教学革新的绊脚石”。什么是经典,数学教学有没有经典?张老师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我的理解,数学教学是有经典的,那些具有典范意义的教学案例就是经典。我们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也是有经典的,那就是自己认为自己上的最满意的课堂,就是自己的教学经典。那么,如何突破所谓的数学教学经典,或者是自己的教学经典,张老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提出了四点建议:整体把握,追求溯源;稳中求变,合理推进;视角转换,殊途同归;异曲同工,凸显本质。

下午的讲座是朱特级教师主讲的,主题是“数学,给孩子们留下什么———谈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朱老师虽然离开数学教学一线,但仍然能用大量的案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仍然能有时间进入课堂来实践自己的教学观点,特级教师毕竟是特级教师。那么,我们的数学教育,要给我们的学生留下什么呢,当然,数学课程标准里已经非常清楚的给我们一个答案了,但是,朱老师依然给出了他的理解:深入理解,夯实基础;学会思考,发展思维;积淀经验,感悟思想;养成习惯,快乐成长。这样的理解,更符合我们教学一线的教师的理解,操作性很强,让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更加明白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要做些什么。

听了这两位特级教师,我突然之间想到了我们的教师要教好学生,至少要做好这么三件事情:

第一,要学会对知识的追本溯源。我们平时的教学,往往是把教材中或是教学说明的基本知识或是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就算是完成教学目标了,很少,几乎是没有认识到,我对教给学生的知识进行追本溯源,怎样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小数的初步认识,1/10=0。1,1/100=0。01等,我们往往认为,这是人为规定,需要问“为什么”吗?但是,特级教师就是要问为什么,它的知识本源是什么呢?就是十进制和数位制,如果让学生明白了知识的本源,学生还需要死记1/10=0。1,1/100=0。01吗?显然不用了。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第3篇

于是,我在课前对自己所教的甲乙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了初步的调查。我发现,总体而言,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用到的分数知识比较少,家庭或社会的其他教育机构也很少对分数进行系统的教学,所以,他们对分数的知识了解不多。学生对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以及大小比较等知识的掌握基本上是空白。但是鉴于甲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强,数学素养好,又善于动手操作,而乙班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将思维过程用言语表达的情况,我设计了两套教案,期待着能“对症下药”,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高效。

一、量体裁衣,细化教学目标

针对甲班学生数学逻辑强,乐于探索的心理,我从数学知识内部结构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这四个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能根据分数以及它对应的图形,初步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3)感受分数与整数一样也可以进行大小比较和运算,经历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4)通过观察、操作、联想等活动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地思考问题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针对乙班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观察,富有童趣的特点,我紧扣新课标“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拟定目标:(1)根据生活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探究过程,初步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3)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求同存异,夯实教学内容

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起点的基础上,我对甲乙两个班级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甲班设计了这样一些教学环节:课前谈话,回顾以前学习过的计算方法(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再请学生列举一个除法算式并解释除法算式的意义)――借助除法的意义,引入分数■,并研究■的含义(把“1”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动手折纸,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用一张长方形纸逐次折出■,■,■,在此基础上联想出■)――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为例认识分数线,分子与分母,并引导学生指出分母“1”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分母8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整个分数■表示商)――运用图形的直观性,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回顾与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乙班学生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我就选择生活情境“分月饼”引入(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一半,也就是这个月饼的■)――着力弄清■的含义,为迁移做准备(读写■,寻找生活中的■,提供长方形纸折■,辨析■,)――结合不同图形认识其他几分之一,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如■,■等)――课堂练习――反例巩固,归纳解题的思维方法(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分,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虽然甲乙两班授课的切入点不同,教学过程也大相径庭,但是和我授课的目的是一致的:(1)通过突破■这个基础分数,引领出其他几分之一;(2)通过数形结合的形式,把对分数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正因为牢牢抓住了这节课的主旨,我的教学就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因地制宜,生成学习资源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预设性的,多少带有教师的主观色彩,而课堂、学生是动态的,所以我们要随时关注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学习资源。在甲班教学的第三个环节中,我要求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我预设着学生能横折、竖折或者斜折,突然,课堂上有个学生冒出来说,老师,我还有别的方法。我惊讶之余,把他的作品拿上来让其他学生判断对不对,顿时,课堂炸开了锅,意见不一。连问几个学生,发现他们无非就是不能断定有没有平均分。我灵机一动,拿出剪刀,沿着折痕,把这个长方形一分为二,然后把一半翻转过来,就发现完全重合。“是■,是■!”学生兴奋地大叫。我趁机让学生重新温习了如何得到分数■的,扎实了基础。

乙班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有个学生得到的是圆片,他通过对折三次,把它平均分成了8份,可是一不小心,就涂了其中的2份。于是,我把他的作品贴在了黑板上,问:涂色部分能表示整个圆片的■吗?学生纷纷摇头,我继续追问:不能表示■,还能用其他分数表示吗?请和你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再告诉我答案。结果就出现了两个分数:■和■。接着我再请学生说一说,分数■是怎么得到的?把圆片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那么■又怎么得到的呢?我把每两份看成一份,整个圆,就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那么你能比一比■和■的大小吗?经过激烈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涂色部分的大小,得出■=■。这不能不说是整堂课预设之外的惊喜。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48-01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展素质教育,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这个理念下,导学案教学应运而生。导学案是教师为进行课堂教学而编写的“导学、导讲、导练、导思”的教学媒体,导学案对于学生,犹如姗姗学步的孩子手中的学步车,借助导学案,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那么,在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在新课的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应该从问题开始。教师在“导学案”中对于问题的设置要合理,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容易,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导学案”中的问题应该跟随在理论知识学习后,让学生通过对于导学案的学习可以独立完成问题。当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和思考后可以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动力。所以在“导学案”中的问题,教师的设置要紧跟目标知识,让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就可以解决问题,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的问题还要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可以不断地在攻克难关中获得乐趣。

二、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是高高在上得传教者,教师必须放下权威的架子,必须打破“师道尊严”,去和学生谈心,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热情地关心每一位学生,不挖苦讽刺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诚心和爱心,使学生把老师看作是可信赖的朋友,就创建了一个和谐、融洽和愉快的学习环境。一旦学生和老师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学生喜爱数学老师,就能导致学生喜爱上数学,全身心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就由怕学、厌学转化为爱学、乐学。

三、在导学案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教学就是教师将课本上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浅显的、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一看就明,一听就懂。新课程理念中强调导学案引入,“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乐趣,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

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另外还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如在轴对称的概念,课本上就通过数学实验,学生很容易理解,又不能花费时间来讲解,感受图形的完全重合。如在讲授浓度配比问题时与糖水联系起来,白糖就是溶质,水是溶剂,糖水是溶液,浓度反映糖水甜的程度,浓度越大糖水越甜,这样就把浓度配比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学生便容易接受,也喜欢学习了。

四、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行为与自我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调动、培养和增强都与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密切相关,所以教师经常强调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愉悦感,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

1、挖掘教材兴趣因素,鼓励学生动手体验。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有许多兴趣因素可以挖掘,尤其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既适合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又具可操作性的动手实践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人文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易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并因此产生由此及彼地教学效果。

2、导学练习要有竞争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动及好胜的心理特点,组织一些数学游戏、抢答性竞赛等活动,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一般的学习竞赛对于中等生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大部分孩子会在竞赛中通过努力不断进步,若采用竞赛与自我竞赛相结合的形式就会使先进的学生更先进,后进的学生也变先进。

3、正确的激励措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语言或实际行动来对他们的哪怕是小小的成果进行表扬。教师的表扬要向全班展现出来,这样会让被表扬的学生有信心迎接以后数学给他带来的困难。

总之,学案导学的最大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优秀的学习方法。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学案创设恰当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步步逼近,激发诱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认真完成学案的预习,积极配合小组开展讨论,共同研究学习,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学习的目的。教学中,要充分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探究动手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张宗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0,(54)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思维能力;学习技能

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其中包括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类所具有的根本内在能力. 教育学认为,思维就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 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能力水平的核心,是人类智力素质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智力发展和行为能力. 新课改在各个阶段学科教学领域中的渗透和实施,学校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有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学会思维”. 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形式,是能力培养目标体现的重要途径. 本人现结合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对如何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水平,进行简要论述.

一、情境多样化,激发学生主动思维情感

思维能力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解答问题的基本能力素养,需要良好的内在情感作为支撑和补充. 但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重要阶段的初中生,情感发展具有波动性和特殊性,认知事物内在规律急需有效养成,这就决定了积极学习情感培养,已成为加强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的中心任务. 而数学问题作为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承载体,自身就具有了数学学科的生活性和生动性.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挖掘和放大数学问题的生活性特征,将学生学习情感充分“调动”,让学生“主动思维”成为内在要求.

如在“概率”问题课教学活动中,笔者在问题案例设置过程中,紧扣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等内容,抓住该知识点的社会应用性特点,设置了“在一个袋中,装有十个除数字外其他完全相同的小球,球面上分别写有1,2,3,4,5这5个数字. 小芳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球面数字的平方根是无理数的概率是多少?”教学情境,展示出该知识点的现实应用意义. 这样,学生就能克服畏惧、消极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从而内在能动思维潜能得到“激发”,进入到主动、积极思维的良好“状态”,实现思维内在情感的有效树立.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情感激励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问题教学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广大数学教师应因人、因材而异,灵活运用.

二、解题策略化,传授学生解题思想方法

数学问题的解答方法多种多样,但通过对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及过程的认真分析,可以发现问题解答过程中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具有一定的规律. 同时,初中生在阶段性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和形成了一定的解题经验和解题思想. 此时,初中数学教师就应该“扬”学生解题经验之“长”,通过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设置典型数学问题,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解题方法和解题策略的思考分析活动,逐步帮助和指导学生形成一定的解题思想,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

上述问题是关于“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方面的数学问题案例,在进行该问题案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学生在解答“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问题过程中已经形成的解题技能,要求学生结合上述问题案例的条件,根据题意,画出问题案例的“图形”,并要求学生边看题意,边结合图形,找寻出上述问题条件的关系,此时,学生结合图形,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内容,从而轻易地找寻出解答问题的方法. 最后,教师结合案例自然而然地引出“数形结合”解题思想,使学生在解题基础上,逐步形成良好解题思想方法.

三、评价多元化,指导学生正确思考习惯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由于自身学习技能、学习素养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导致学生个体思维活动出现“瑕疵”和不足. 这就需要外在因素的有效指导和评析,使学生及时认识不足,及时改正错误,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习惯. 而评价教学活动是借助于教师或其他学生个体开展评判分析学习活动的教学形式之一,对学生个体良好思维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树立正确思考方法和习惯过程中,在运用评价性教学活动时,应根据学生解题表现、解题方法、解题思想以及思考习惯等方面,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活动,从不同方面对学生学习思维活动过程进行客观、公正评价,促进初中生良好解题思维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