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热点新闻作文

热点新闻作文

热点新闻作文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新闻 特点 存在问题 可读性 措施

一、经济新闻的特点

经济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工作事实的报道。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新闻包括经济消息,经济通讯,经济调查报告和经济时事评论等;狭义的经济新闻专指经济消息。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广义的经济新闻,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经济新闻的专业化特点

经济新闻的专业性是指,新闻信息选择、与提供的专业性;新闻信息分析的专业性;新闻信息服务方式的专业性。这是经济新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新闻最基本的规律。

2. 经济新闻的抽象性特点

新闻的抽象性特点,指的是经济新闻很少是有关人物的、切实可接触的事件,它是关于数字和一些抽象的决策、趋向、预测的,通常不能给民众以具体事实的立体描写性感受或带来视觉冲击,很难用直接的形象来表达。

3. 经济新闻的大众化特点

首先,经济新闻传播应该面向整个大众市场,而不是仅仅集中于少数专业人士;其次,经济新闻报道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商业、金融、财经方面, 且也可以涉及到政治、社会等领域。这都决定了经济新闻是面向大众的,是大众化的。

4. 经济新闻的预测性特点

如果我们关注一下已经发表的大量经济新闻,特别是经济新闻,那么就会发现,不少报道中会有多种时态,把过去、将来无形中变成了现实,以致人们在有些经济新闻中需要为焦点事实寻找确切的时态。

二、当前经济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1. “炒”

新闻“炒作”现象近年来在一些新闻传媒盛行,这是一种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公害。热点经济新闻,无疑需要触及一些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但对当今五花八门的热门话题,新闻采编人员尤其应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与甄别。譬如前一时期,《科技日报》曾披露了一件典型的“新闻炒作”事件:某商场声称为维护消费者利益,防止与杜绝伪劣商品上柜,改善服务态度,决定停业整顿。这一“善举”在新闻传媒曝光后,该商场声誉与形象令人刮目相看。然而好景不长,人们很快发现这家商场并未关门,原来他们是独具匠心地追求一种特殊新闻“炒作”的广告作用。这令播发这则热点经济新闻的传媒叫苦不迭。

2. “超”

指超越现阶段社会实际解决能力。毫无疑问,热点经济新闻所反映的问题往往正是需要及时解决的各类实际问题,但在选择热点经济新闻题材时,还必须掂量它的现实可行性,否则对一些虽属合理必要,但对暂时不宜公开报道的热点问题进行超前报道,不仅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容易促使矛盾激化,引来不安全的社会负面效应。因此,搞经济新闻热点报道,心要热,头要冷。

3. “专”

由于经济工作本身有很强的专业性、政策性,不像文化、法制等新闻容易吸引人。经济新闻如果报道不当,往往造成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情况。经济新闻有“三难”:难写、难懂、难记。从记者的角度说是难写,从受众的层面讲是难懂、难记。这不得不提醒经济新闻报道者:新闻中的经济知识是一种公众知识,经济新闻的写作和报道必须实现专业性与可读性的转化和整合。

4. “偏”

现代经济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及时地抓住这些问题,给予分析,并做出较正确的回答。但当我们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不能只抓住某些经济理论大谈特谈,或者像学术论文一样立项、分析,这样不能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没有走到百姓生活中。我们要沉的下来,到百姓的生活中去,了解群众关心的经济事件,了解群众的思想脉搏,掌握群众关注的问题,并用群众的语言区回答问题,而不是用刻板的、苍白的语言。

三、增加经济新闻可读性的措施

1. 在选题上要关注经济热点

要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就必须关注经济热点,注意贴近读者。首先要报道新的经济领域。当今知识经济、网络经济、股票市场、电信降价、假日旅游等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做好这些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新闻,显然会满足相当一部分受众的需求。其次要写老百姓关注的经济热点。广大读者普遍关注的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理应是经济新闻报道的重点、焦点,对那些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生存的热点、难点问题作深度报道,会深深地吸引受众,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贴近感和亲切感。

2. 在写法上要力求情景交融

要把经济新闻写成“情景新闻”,使它“跳动”,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中去,善于发掘新闻“矿藏”。同时在采编中要寻找贴近读者的新途径。一般可以从时间上、空间上、产生心理共鸣三方面入手,使经济新闻与读者更接近。接近性越强,读者的阅读欲望就越大。现在许多媒体都开辟“×××人在外地”,“在外地的××人”等栏目,能拉近本地、本行业读者与报道对象的心理距离,增强新闻的认同感和媒体的亲和力。在经济新闻中进行适当的描写,使之富有情感色彩,这是增强感染力的重要方法之一,达到以事服人,以情感人。

3. 在写作上要善于活用数据

大量用数据说话是经济新闻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表现经济成就、探讨经济问题时,数据所起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数据运用如果得当,可以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如果运用不当,堆垒数据,会使经济新闻枯燥乏味。

经济新闻运用数据必须做到新、精、准、真、美。所谓“新”,就是要使用最新的数据;所谓“精”,就是引用数据要做到少而精;所谓“准”,就是采用的数据必须准确;所谓“真”,就是一定要真实;所谓“美”,就是美观、形象。具体运用数据时,我们可以灵活地变换数据的出现形式,如通过比喻,把干巴巴的经济新闻数字形象化,或把一些无形的东西变成有形的能感觉到的材料,例如“钻头进尺3155米,相当于钻穿了两座泰山”,这样就便于读者理解,使人读起来容易记而又不枯燥。

经济新闻写活写软的手段很多,比如介绍与文章相关的新闻地理、新闻人物、历史背景,比如精心制作能“跳起来”的经济新闻标题等。只要我们勇于创新、善于总结、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根据材料选配“佐料”,就能“烹调”出“色”、“香”、“味”俱全的经济新闻来。

参考文献:

[1]杨自强.增强经济报道的亲和力[J].新闻战线.2001.4

[2]叶滨.经济新闻与平民视角[J].新闻传播.2008.4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摘类报刊;读者需求;选稿思路

一、找准定位,了解读者需求

信息爆炸时代,媒体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缺新闻,而恰恰是信息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过于繁杂的信息耗费人们选择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很多资讯都是浅阅读,缺乏深度、厚度和思想。文摘类报刊的独特优势在于以静制动,沙里淘金,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去精挑细选新闻,重新组合知识信息,浓缩精华,降低人们获取有益有用有价值的新闻、知识、信息的时间和资源成本,并引导人们去思考和理解,提高文化修养和视野。

对以经营“二手新闻”为主的文摘类报刊来说,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披沙淘金,打造出受读者欢迎的优质文化产品,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集众人之智慧,精选新闻佳品;二是尽编辑之技能,编出特色上品。“选”是前提是关键,体现眼界与素养;“编”是技巧是艺术,体现功力与匠心。选功和编功,会直接影响每期报纸的看点与卖点,甚至还关系报纸的竞争力与发展力。而谈到选稿问题,首先就要说说文摘报的市场定位、属性特点和读者需求。

作为立足于安徽、覆盖全国多省市的一张综合性文摘报,《文摘周刊》将中老年在职、离退休职工作为主要阅读群体。这个群体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文化消费、休闲需求,消费口味既多样又相近,既关注国家大事、热点新闻,又有休闲、服务类阅读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选摘稿件时须紧抓关系各阶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新闻事件、政策解读、民生信息以及让他们有启发、有收获、有效用的新思想、新观点、新史实。根据多次读者调查和专家座谈,我们设置了时事、聚焦、环球、热评、历史、健康、生活、人生、人物、关注等多个版面,涉及类别、覆盖范围非常广阔,让读者从那些支离破碎的新闻信息中跳出来,根据需求有针对性、便捷地进行阅读和选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同质化竞争,文摘类报刊要充分开发新闻资源,把新闻做活、做深、做透、做足,延伸阅读空间,使新闻增值,力求达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境界。

二、精准选稿,求同也要存异

如今,各类媒体信息铺天盖地,文摘报时效、版面等都非常有限,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提高版面、稿件结构的优化程度和选编内容的“精确打击”水平。什么是精确打击?就是报纸的各个版面、各条内容都尽量最大化地吸引读者,每一条新闻都力求获取最高的阅读频率、最好的阅读效果,因为文摘编辑选择稿件归根结底是为读者服务的,以读者的阅读率高低作为选稿编稿的基本依据,这也是由市场取向决定的。精确打击,简单来讲,就是要根据报纸的定位和读者的需求精准筛选那些最有价值的稿件。从纷繁复杂的稿件中,选择哪些稿件上版面,其中哪些需要做大甚至做策划,哪些适合放头版,哪些适合放头条,具体到每条稿件,还要细化到切入角度等。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项判定标准:

(一)按新闻价值高低择优选用

选稿是一项难题,难在对于稿件价值的判断。比如对于新闻类稿件,新闻价值所包含的要素有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很多新闻虽然都具有一定新闻价值,但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含量、结构和要素并不相同,比如有的新闻具备及时、重要等要素,但高高在上或专业性太强,贴近性较弱;有的新闻富有趣味,且与读者很贴近,但并非很重要;有的社会新闻可读性很强,但趋于庸俗化……我们在选稿用稿时,总体而言应该注重重大、新鲜、贴近,优先选择多种新闻价值要素含量均相对较高、容易受到广泛关注的稿件。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稿件,总的前提是符合政治舆论导向,契合报纸定位,贴近读者生活,具备新鲜度。

(二)尽量紧贴“热点”使文摘报有热度

由于综合性文摘报的定位和版面设置,也不能用单一的新闻价值结构来作为所有版面的选稿标准,这里便涉及到共性和差异性的问题。共性就是都要尽量紧贴“新闻”。新闻类版面自然无需赘言,应抓好热点新闻,为了与新媒体和都市报做到差异化,还必须注重重要性、思想性,注重选摘稿件的深度、厚度、角度,从这些标准中择优选择。对于一些缺乏时效的非新闻版面而言,紧贴“热点”似乎有些难以理解。但笔者认为,文摘报虽然经营“二手新闻”,但归根结底也是一份新闻纸,同样承担着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读者的重任,绝不能闭门办报、办旧闻报。而对热点新闻的追逐也是人们的普遍阅读需求,热c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吸引要素。基于此,人生、健康、历史等非新闻版面,在注重思想性、可读性、服务性、解密性等版面定位的同时,也同样要参考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紧贴现实,抓住热点,使报纸更加鲜活生动、贴近读者。比如人生版的选稿,可以以选稿时的热点为切入角度,选择有思想性的文章感悟当下,比如提出中国梦,选登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比较等,春夏秋冬变换时选登名家相关美文;历史类可以选择与当前现实或人物相关的稿件提高贴近性,同时力求以古鉴今,比如中央强力拍蝇打虎的当下,选登古代反腐相关人与事;生活健康类更是可以紧贴一年四季变化、各类健康日、热点人物患病离世等做文章,做到既有紧随时令、关心读者需求的暖暖的“温度”,也有紧贴现实热点的“热度”,更抓人眼球。

选好热点和角度做策划。遇到重大新闻事件或热点时,还可以多选稿件、选好稿件做策划,增强文摘报的厚重感。文摘报的新闻时效性比不上新媒体、电视以及都市报,要想在残酷的“媒体大战”中立足,注重新闻策划、延展新闻的深度、广度和厚度便是其制胜法宝之一。对于重大新闻事件,文摘报抢第一落点自然处于劣势,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设立雄安新区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后,媒体报道铺天盖地,这时候就应找第二落点,从中央为何设立雄安新区,与深圳、浦东定位有何不同,如何建设,要建设成什么样,有哪些影响,应该避免哪些问题等等方面寻找新闻背后的新闻,找差异,做策划,增厚度。

非新闻版面也同样可以做策划,以笔者所选编的《文摘周刊》传奇版为例,就多次抓热点找角度做策划。“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的十以来,中国广纳全球英才叠加快速崛起带来的虹吸效应,使得全球人才的洋流悄然生变,“回中国去”渐成越来越多留学生的主动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悄然形成,显示出我国强大的“人才磁铁”效应。恰在百年前,中国也曾掀起一波留学归国潮,大批留学生踏上回国路,一大批30岁左右的青年直接被聘为教授或系主任,百U待兴之时,中国的精神面貌一夜之间变了。基于此,本报策划了《1917,百年前的留》专版,分设“中国近代留”、“我们回去,中国便不同了!”、“教授们的摩登时代”等三大板块,富含可读性的同时,思想性也很强,对当前很有启迪引导意义。

再比如,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之后,新闻版抓热点做深度分析等第二落点,非新闻版“传奇”则策划了“传奇丝路、光耀千年”专题,既介绍了“一带一路”的历史背景、故事,也阐述了其当代意义、战略构想的缘起,紧随热点,兼具可读性、思想性、舆论引导性。

(三)不拼速度拼高度

对于不少重大新闻事件、热点报道,文摘类报纸受出版周期长等制约,与新媒体、日报和都市报等拼速度自然是以卵击石,应以“整合集纳”、“延伸阅读”的方式,筛选出权威、深刻以及含金量高的后续报道或背景材料,做第二落点,或做有厚度的策划,变“后发”为“优势”,提高深度、厚度、精练度,这往往能取得后发制人、出奇制胜的效果,得到更好的反响。

(四)贴近读者,注重人文关怀和深度阅读,做读者的生活保姆和思想引导者

对于非新闻类版面稿件,难以做到全部紧贴热点,那么该如何择优选取呢?笔者认为可以以“有用的、好看的、有意义的”为尺度,做到“人文关怀和人文阅读”,传播新资讯、新观点、新思想。社会各阶层、群体的读者,由于其生活阅历、文化、行业等不同背景,对于报纸的阅读兴趣和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可以从社会人的角度对其进行大致分类,找准他们相应的阅读兴趣和需要,比如知识分子群体对于文摘报,更注重“知识信息、文化含量、审美价值、精神诉求”等内容。而普通百姓可能更多追求通俗、感性、实用的阅读内容,他们需要市井风俗、消遣娱乐、生活服务等丰富信息。中老年读者因为自身生活阅历、情感需求、爱好志趣、健康疾患等,又有这个群体独特的阅读需求。视角决定取舍,思考决定深度,总体来说,选稿一定要关注民生、贴近实际、启迪人生。比如,法治类选稿要注重分析法理,传播法制知识,引导社会生活以警世喻人,而不是传播负能量;健康、生活类选稿要适时适需、贴近贴情,体现及时的贴近性、广泛的可用性和服务性,做好读者的生活保姆;历史类选稿应视野开阔,照应现实,以厚重感和反思性触动读者的心灵;人生类选稿要思想深刻、文笔优美,朗朗上口的同时,带给读者心灵的洗涤与思想的裂变。文摘类报刊应做时代的先行者,读者思想的引导者……

(五)注重均衡的组合

一桌美味的宴席,讲究的是搭配巧妙,配伍合理,色泽丰富,硬菜小菜都要有,文摘类版面选稿搭配同样如此。选稿既要有重大性、思想性强的硬稿,也要有可读性、情节性强的软稿,既要有中长篇特稿,也要有简短资讯,调节和满足读者的不同阅读口味,同时丰富报纸的内容。

三、文摘类报刊编辑要练好“内功”,才能慧眼识金

(一)要善于大海捞“真”

如今,媒体的信息来源更为广泛和多元化。信息种类繁多,传播速度虽快却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作为新闻传播的第一道关口,筛选出好稿件是把好报纸方向、体现报纸特色、保证报纸质量的基础环节,合理编排使用各类稿件,更是提升文摘报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慧眼识金,善于从信息大海中去伪存真,去粗存精,选取报纸读者真正需要的稿件,对于编辑来说至关重要。

(二)要善于优化与策划,力求创新

新媒体时代,文摘类报刊的编辑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承担对新闻进行选择与评析的任务,另一方面要通过创新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尽力延伸新闻生产链和信息传播价值链。要积极做好稿件的优化与策划,进行二次创作,求变求新,不断给读者新的阅读感受,塑造文摘报的新形象。

(三)要不断学习,练好“内功”

编辑工作是一种高智力要求的工作,辨别、创造能力是编辑能力的核心。在新媒体时代,新知识大量涌现,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读者需求不断变化,也鞭策着文摘报编辑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提升自己的编辑修养,熔铸自己的编辑艺术。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3篇

充分认识主流舆论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新闻研究刊物要推动主流舆论传播,首先应该对主流舆论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办刊的指导思想就有可能不到位,甚至可能发生偏差,好比盲人骑瞎马,十分危险。

何为“主流舆论”?国内关于这一提法有不同的理解(尽管总体来说含义差异不大)。学者郑保卫认为:“主流舆论”就是代表主流人群的主流思想和情感意志的强势舆论。“主流舆论”是正向舆论,是能够体现社会发展方向、反映时代主流与本质、真正代表民心民意的舆论;是积极的、进步的、建设性的、正义的舆论。①此外,也有人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主流舆论是指代表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的群众的言论。”②这两个定义都将“主流舆论”的“主流”理解为舆论主体的特征描述,认为“主流舆论”是主流人群的舆论。换言之,这种观点认为主流舆论是主流公众的意见而非公众的主流意见。刘洪流、张杰两位作者在《高度公信力铸就主流舆论――论新华网的十年发展》一文中认为,主流舆论“是多数公众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的一种正向舆论,它反映社会发展趋向,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③该文认为主流舆论的目的应该是:设定社会目标,建构政府权威,整合社会意识。

综合以上这些观点,大致可以认为,主流舆论具有接受面较广的影响力,具有涉及国家的“大事”的重要性,具有体现时展的特征。当然,主流舆论必须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繁荣稳定。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社会转型期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和引导力。2008年6月20日,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同志强调:“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④这次讲话的意义重大。

2008年11月7日,在第九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也发表讲话强调了新闻战线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此外,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在发表讲话时,也表达了对新闻宣传工作尤其是对主流舆论的重视。这些讲话充分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把主流舆论的导向工作上升到事关国家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

在我国现行的传媒体制下,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是传媒的职责。因此,新闻研究刊物的编辑,尤其是主编(总编辑)要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充分认识主流舆论的内涵和重要性,并在办刊中,既要遵循新闻宣传规律和学术研究的规律,又要把党性原则贯穿到办刊的策划、选题、编辑的每个环节中,力求办出高质量、高品位、影响大的新闻研究刊物,持续提升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新闻研究刊物要积极探讨新闻热点

2011年5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的文章。文章认为,社会热点问题带有普遍性、综合性、代表性,很多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都关系和影响大局。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课题,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突出任务。⑤传媒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不应回避社会热点问题,而应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负责任地解释和引导,让舆论有利于党和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社会长久的稳定和发展。由此,社会热点就可能成为新闻热点。作为与新闻密切相关的新闻研究刊物,要主动从新闻学、传播学的角度对这些新闻热点进行分析,总结报道经验,发现传播规律,丰富主流舆论宣传的形式和内容。

例如,最近重庆市奉节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重大项目暨乡镇“10+1”工程建设大会,具体部署全县城乡统筹工作,要求单位“一把手”参加,但是不少部门都派出单位副职参加。随后,奉节县委办公室发出通报,对缺席的25个部门“一把手”提出严肃批评,责令他们在电视上对全县群众作检讨。群众对此议论纷纷,质疑有作秀成分。《重庆晚报》等报刊对这一热点事件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⑥《新闻研究导刊》采用了西南大学董小玉教授的新闻案例解读文章,对这一新闻热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董文着重谈到记者“发现新闻背后真相”的价值,通过揭示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彰显了记者的良知和新闻敏感,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⑦此文总结了解释性、揭露性新闻报道的原则、特点和方式,指出了解释性、揭露性新闻报道是传播主流舆论的一种方式,为此类新闻热点报道提供了范例。

主流舆论并不是要一味地“唱赞歌”,它本身并不否认批判性,从根本上讲,主流舆论是为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服务的,是为促进社会整体目标的达成服务的,因此,在形式上“以团结、稳定、鼓劲为主”。正如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讲话中所说,媒体要“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媒体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对一些不正之风、不合理现象发出自己的声音,有破有立,本身就是弘扬主旋律、传播主流舆论的好方式。

新闻研究刊物要积极追踪行业的新问题

同志在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指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新闻传播领域必然出现新事物。新闻研究刊物要从新闻传播理论上回答这些问题,解释这些现象,引导新闻报道的快速有效地运行,提高主流舆论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

例如,网络实名制问题是网络传播时代必然面对的问题,任何一个新闻研究刊物不能回避这类问题,媒体记者也希望从这些刊物中寻找到具有深度解释力的文章指导新闻工作。因此,《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第3期以特稿的形式刊发了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和同志合著的文章《网络实名制是个系统工程》。⑧这篇文章有理有据,论证严谨,持论公允,富有建设性,对于理性地看待网络实名制的作用及其实现的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网络法制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实名制对舆论监督具有重要作用。

新闻研究刊物在跟踪行业新问题时,站在全局的高度,从政策层面和新闻传播理论层面进行研究,以事实为依据,以学理说服人,见解独到,鞭辟入里,这既是新闻研究刊物学术性的内在体现,也是新闻研究刊物推动主流舆论传播的必然要求。新闻研究刊物作为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站在时代的高度,回答行业的新问题,这就是先进性的一种体现。高度决定影响力,“高度”也能提升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是新闻研究刊物推动主流舆论传播的一大优势。

新闻研究刊物要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和根本要求,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学风和工作作风,也是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办好新闻研究刊物的根本方法。新闻研究刊物是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桥梁,是学界与业界沟通的纽带。只有为两者服好务,才能赢得受众,才能提升自身影响力,才能在推动主流舆论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当好舆论导向的导向。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提出,《新闻研究导刊》要对新闻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要体现实践价值取向,并将其定位于实用型传媒理论刊物。刊物创办以来,努力实践集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办刊方针。在栏目设置上,每期固定开设有“传媒实务”专栏,选用业务指导性强、能“接地气”的文章,如《如何使新闻价值更大化――五要素新闻发现法》、《新闻特写应注重现场细节》、《时评写作的材料来源和语言运用》等文章,注重对新闻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探讨了新闻报道创新的路径和模式,指导了新闻实践。

同时,《新闻研究导刊》编辑部围绕传媒业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前沿性话题,积极向新闻宣传战线上的高层领导和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约稿。先后在每期固定专栏“特稿”、“传媒观察”、“专题讨论”等栏目上发表了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李东东的《谈谈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的《努力打造“渝派文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的《“亲和力・影响力・公信力・竞争力”――论党报改革发展的四个着力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生导师陈力丹教授的《提升记者的职业素养》、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院长马胜荣的《报道事实是新闻传播的首要原则》、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强月新的《我国财政报道的现状、问题与思考》、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董天策的《2009年网络热点事件透视》等文章。这些文章关注前沿,立意高远,理论夯实,论述严谨,使刊物不仅在学术质量上,而且在主流思想的传播影响力方面,都能产生重要影响。

无论是“接地气”的业务指导性文章,还是高深的理论研究性文章,归根结底都是指导新闻实践、服务新闻一线的。通过持续传播这些新闻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成果,增强了媒体的学习研究氛围,提升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从而不断地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有效地推动了主流舆论的传播。

新闻研究刊物要加强品牌建设

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将品牌定义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所谓报刊品牌,就是围绕目标读者群的新闻资讯需求,以特定的名称,全方位建立的一种受众对报纸的认知关系,它意味着客观公正的、特定风格的新闻资讯呈现形式,使目标读者产生“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报刊”之认同感。⑨报刊品牌是读者的路标,是占领市场的旗帜。如何在新的传播格局下加强新闻研究刊物的品牌建设,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推动主流舆论的传播力呢?笔者提出几点肤浅认识,仅供参考。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新闻研究刊物367家,其中有公开刊号的67家,内部刊物300家。几乎每个传媒集团都有一份新闻研究刊物。这些刊物的办刊指导思想、受众对象、栏目设置大同小异,同质化倾向严重。再者,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不断产生,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新闻研究刊物面对如此的生态环境,如何生存和发展呢?除了研究新闻热点、追踪行业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等多种路径外,还要突出自身特色,着力打造品牌,提高影响力,增强推动力,提升传播力。

1.突出定位特色,推动品牌建设

好的定位是品牌成功的一半。新闻出版总署明确规定,《新闻研究导刊》是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刊物。而全国此类刊物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传媒高等院校师生和研究机构人员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学术型新闻期刊;二是以传媒从业人员和新闻爱好者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实践型新闻期刊。经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和认真分析,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提出了《新闻研究导刊》定位于实用型传媒理论刊物,具体表现为:学界业界结合点,理论实践引领点,今天明天制高点。鲜明准确的定位,确保了《新闻研究导刊》品牌建设方向的正确和推进的顺利。

2.突出地域特色,促进品牌建设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地处西南腹地的重镇,全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市,重庆市历史文化厚重,尤其是清末民初和抗战时期的新闻史料丰富多样,是新闻研究的富矿。在办刊中,开设了以此为内容的专栏,体现了独特性和唯一性,目的是通过3~5年的栏目建设,努力形成全国新闻研究刊物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从而促进《新闻研究导刊》的品牌建设。

3.突出栏目特色,带动品牌建设

杂志的内容由栏目结构体现,因此,栏目设置很重要。在栏目设置上,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原则,确定栏目;在约稿选稿上,本着“要精,要新,要有用”的原则,筛选符合栏目要求的稿件,经年积累,自然形成特色,形成品牌栏目,推动《新闻研究导刊》品牌建设。比如,《新闻研究导刊》设置了“专题讨论”栏目,自创刊始,每期策划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多方约稿,深度探讨,吸引受众。目前,受众反响强烈,认为该栏目有高度、有深度和有读头。

4.突出视觉特色,加强品牌建设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服,马靠鞍”。新闻研究刊物的封面(底)、版式、插图、标识、字号等,是此类期刊的视觉识别符号。系统、独特、符合此类刊物定位和内涵的视觉设计,就能展示鲜明美观的期刊外在形象,就能迅速吸引受众注意力,为品牌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支撑。比如,《新闻研究导刊》每期根据“专题讨论”栏目的主题,自主设计封面图案,力求风格现代和美观,具有视觉冲击力,获得读者和行家好评。

注释:

①郑保卫:《掌握驾驭和引导舆论的艺术 提高应对和化解舆论危机的水平》,《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

②徐胜:《主流舆论的特点及风格》,《党建》,2006年第7期,第32页

③刘洪流、张杰:《高度公信力铸就主流舆论――论新华网的十年发展》, 《青年记者》, 2008年第14期

④:《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⑤任理轩:《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人民日报》2011年5月10日

⑥何英:《用“替身”参加会议 重庆奉节25部门一把手公开检讨》,《重庆晚报》,2008年8月20日

⑦董小玉:《用“替身”参加会议解读》,《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第3期

⑧范以锦、:《网络实名制是个系统工程》,《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第3期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新闻;体育文化;体育赛事;研究热点

一、问题提出

互联网自1994年进入中国以来迅猛发展,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数据,“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2亿”。[1]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了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也为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提供了一片沃土。作为一门体育学与新闻传播学交叉的学科,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新闻传播学,但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又表现出与母学科的不同。体育新闻传播相关研究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的“市场份额”如何,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在大数据、虚拟现实、全媒体等背景下有哪些核心问题,相比于体育类期刊中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成果有何差异性体现,这些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法,以呈现我国2015-2017年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热点。文献资料法。“学术研究领域所认可的核心期刊,其代表的是一个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重要的成就”。[2]本文将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中的学术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时间截取2015至2017年,以“体育新闻”“体育新闻报道”等为关键词进行人工筛选,最终获取517篇研究文献。内容分析法。将已获取的数据导入SPSS软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体育新闻传播相关研究在各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中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分析时间与发文量之间的相关性。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借助基于科学计量和数据可视化背景发展起来的CitespaceV软件,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时区视图分析我国体育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

三、研究结果

(一)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的分布情况

《新闻战线》刊发的体育新闻传播相关研究文献最多,占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的67.89%(N=351),其次是《青年记者》(10.25%)、《电视研究》(4.84%)、《传媒》(4.64%)、《新闻与写作》(2.51%)、《新闻爱好者》(2.51%)等以关注新闻传播业务实践为主的期刊。而由国内新闻传播院校主办的、侧重于学术探讨研究的CSSCI来源期刊,如《新闻与传播研究》(N=0)、《国际新闻界》(N=0)、《新闻大学》(N=3)、《现代传播》(N=9)却鲜有体育新闻传播类的研究成果,仅占比2.3%(合计N=12),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体育新闻传播这一研究主题并未进入到国内传播研究的核心领域。另一方面,在年份与刊名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三年间国内各新闻传播类期刊中体育新闻传播的相关研究呈现下降趋势。

(二)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中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热点主题

将CNKI中的517篇研究文献导入CitespaceV可视化软件进行数据转换和除重处理,共获得513篇文献。根据研究目的,对时间切片TimeSlicing(From2015To2017,#YearsPerSlice1)、节点类型NodeType(Keyword)、数据抽取标准SelectionCriteria(Top30)、剪枝Pruning(Path-finder)等功能进行参数设置,最终绘制得到90个节点、148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37的关键词共现图谱以及高频关键词。如表2所示,关键词出现频次与其中心性并不呈现正比关系。当中心性大于等于0.1时,表明该关键词在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可见,“新媒体”是近年来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中中心性最高(Centrality=0.50,以下简称“C”)的关键词,其次为体育文化(C=0.24),此外体育赛事的中心性虽然只有0.19,但其出现频次仅次于体育新闻,因此三者间接地呈现了近年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焦点,即新媒体与体育新闻、体育文化、体育赛事传播的相关研究。媒介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纸媒、电视和门户网站,到“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再到直播、视频、VR、机器人报道、数据可视化、H5等,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体育新闻新的报道格局,也为新媒体环境下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另一方面,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文化建设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如何通过新媒介技术传播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及塑造国家形象,成为体育文化传播研究的关注点。此外,体育赛事也是出现频次和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特别是如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而作为媒介事件的大型体育赛事,如何利用新兴传播媒介与赛事进行互动成为研究的热点,同时,体育赛事新媒体转播权也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选择聚类视图ClusterView,可绘制模块值Q=0.5764(0.3)、平均轮廓值S=0.6148(0.5)的显著、合理的聚类图谱。由表3可见共形成9个聚类,其中聚类号与聚类大小成反比。根据上述关键词共现频次和聚类图谱,可见三年来新闻传播类期刊中发表的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热点主要表现在体育新闻、体育文化、体育赛事等三方面。

1、体育新闻报道研究

体育新闻是“大众传媒对体育运动进行及时的报道和传播,具有大众性、娱乐性、情感性、全球性等特点,不仅是吸引受众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各类媒体扩大自身影响力、争取受众群体注意力的必要新闻品种和报道内容”。[3]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到微博、微信、体育新闻APP等新媒体,当前“以新媒体为核心的体育新闻传播媒介新格局已经形成”。[4]这一主题的研究主要包括聚类0、1、2、3、8,在新闻实践中表现为奥运会等综合性体育赛事以及世界杯等单项赛事中的数据可视化报道研究,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新闻数据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数据图形成为主体,数据新闻应用更加轻量化”[5]、“新闻中的数据与故事更适合当下的视觉阅读趋势,使受众收获更好的阅读体验”[6]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体育新闻传播实践,并推动着体育新闻传播学理层面的研究,如《融媒时代的体育新闻传播》《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与转型路向》等。此外,还体现在对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研究,如鞠峰认为“全面的新闻专业技术、具备与新媒体思维融合的专业态度、深厚的体育新闻专业知识和内外兼备的体育新闻专业能力是新媒体背景下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7],而王湛卿从体育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认为“树立以国际化、复合型、个性化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以体育、新闻、外语、人文为合力的课程体系,打造以体育、新闻、学术、技能为中心的师资团队,搭建以政府、媒体、企事业单位、学校为一体的实习基地”[8]是当前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必要路径。

2、体育文化传播研究

“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传播”也是体育新闻传播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议题,主要包括聚类5和聚类6。现代体育的发展至今不过一个多世纪,因其本身具有的魅力和大众传媒的推动,体育话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正如英国学者大卫罗提出的,“体育、文化和媒介之间的关系,它们总是无处不在地发生作用,以永动的断言和反断言的方式影响对方或被对方所影响”。[9]大众媒介已经成为当今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作为当下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文化的传播载体已经逐渐多元化,如体育赛事、运动品牌、体育明星、全民健身等等”,[10]而这些体育文化形态的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三年来体育文化传播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战线》《青年记者》等主要关注新闻传播业务实践的期刊,共有32篇。探讨的议题可分为三类:一是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体育文化传播问题,如《论微博在体育文化传播中的特征与作用》《新媒体促进体育文化发展路径探析》《体育文化传播如何塑造国家形象》等;二是讨论新媒体对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作用与途径,如《新媒体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传播》《论媒体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等;三是探析校园体育文化传播中新媒体的作用,如《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体育文化传播》《体育传媒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等。

3、体育赛事传播研究

“体育赛事”是三年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中出现频次排名第三的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出现次数虽靠后,但其中心性并不低(0.03)。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后,大型体育赛事如青奥会、亚运会、羽毛球世锦赛等在我国各大城市相继举办。媒介手段的介入让受众摆脱了特定空间的局限,使世界各地的人们成为体育赛事这一“媒介事件”的见证人,经历一种不在场的“现场体验”。因此,新媒体时代的体育赛事传播就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聚类4和聚类7,共有《门户网站大型体育赛事移动化传播逻辑创新》《微博大型体育赛事的传播路径研究》《大型体育赛事微传播发展的局限与对策》《互联网思维下的电视体育赛事报道模式创新》等20余篇文章。除此之外,2014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的“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11]及同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使得从法律角度等探讨体育赛事转播权备受关注,三年来的相关研究达15篇以上。其中,南京体育学院的李金宝连续三年发表了与此相关的文章,如《体育赛事转播权法律性质认定的困境》《体育赛事新媒体转播权的三大关键议题》等。

(三)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成果在体育类和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中的差异性体现

体育新闻传播作为体育学和新闻传播学两门学科的交叉领域,其在两类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也表现不同。从上述分析可见,新闻传播类期刊是我国体育新闻业务方面研究成果发表的平台,多以实践应用为研究点,在理论层面探讨的后劲稍显不足,仅有几篇从传播学、符号学等视角对体育现象进行研究,如《仪式传播视域下的NBA赛事电视传播》《体育奇观的生产与消费——以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为例》等。而在体育类期刊中,体育新闻报道、体育文化传播以及体育赛事传播这三大热点主题更多地呈现了“理论+实践”的维度,即研究议题既与当下“一带一路”倡议、体育文化建设等实际问题保持一致,又从不同学科的理论视角进行论证。此外,这种差异性还体现在体育类期刊中对中西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梳理性总结,如《现状与未来:对我国体育新闻与传播研究的思考——基于2012—2015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机遇与挑战:国外体育新闻研究进展及其启示》等。

热点新闻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闻评论;敏感;情感;质感

随着媒介的增多和传播方式的多元化,新闻评论已逐渐成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传播学者李彩英认为,“媒体的竞争正从独家报道之争转向独家评论之争。评论竞争将是媒体新一轮竞争的焦点,也是媒体赢得受众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独家新闻越来越难以实现的情况下,谁能及时对新闻进行独特、深入的解读,谁就能占领新闻竞争的制高点。办好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编辑记者要具备高度的敏感,投入炽热的情感,最终实现让评论立起来、活起来的质感。

敏感,捕捉听点和评点的利器

新闻敏感是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包括敏锐的发现、思维能力和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要从围绕在周围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出关注度高、时效性强、有说头、有嚼头的新闻,敏锐的嗅觉是第一位的。

要做到对新闻的敏感,编辑记者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能力:一是对国计民生、社会影响的预见能力,交通拥堵、油价上涨、医疗改革、教育不公……对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具有较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是新闻敏感的前提;二是见微知著的新闻角度抢抓能力,“春江水暖鸭先知”,编辑记者一定要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梳理、发现新生事物和新苗头,观人之未观,言人所未言;三是迅速推断社会反响的洞察能力,要想方设法拓展节目的社会影响。此外,还要有对新闻事实的多角度判断能力,那么,具体来说,编辑记者该怎样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呢·除了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外,还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家国天下的责任意识和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是做好新闻评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011年7月,郑州一处拆迁安置房建设中,出现墙体用手一砸一个洞的丑闻,在全国大力开展保障房建设的背景下,这一新闻备受关注。笔者和同事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迅速跟进,深入采访,最终创作出《别让“问题砖”成为“问题人”的替罪羊》这样观点鲜明、立意深刻的报道,并获得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

以人为本,培养受众意识。一个优秀的编辑记者必须要有人本意识,心系民众,关心群众疾苦,只有这样,作品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近年来,个人信息被泄露甚至出卖的事件屡屡发生,让不少群众苦不堪言。编辑记者从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深入采访,精心采制成录音述评《谁动了我的个人信息》,作品以强烈的人本意识获得河南省新闻奖。

迅速反应,从突发事件中发掘好素材。突发事件社会关注度高、猛料多,要善于从中发掘评论素材。2010年冬,郑州市自来水管五天两次爆管,200万市民没水喝。记者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孤立的突发事件来报道,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新闻,最终发出《爆裂的不仅是水管》这样的质疑,大大提升了评论的深度和张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新闻敏感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要求新闻记者勤学好问、多看善思,在日积月累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

情感,触动人心的决定性力量

如果说报纸杂志的评论以理论和深度见长,而广播电视由于线性传播的特性,其评论突出“短、浅、软”的特点,即短小精悍,浅显明快,硬话软说。简单的东西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除了独特的角度和立意外,情感就成了为数不多的“杀手锏”。以声留人、以情动人,是广播电视评论成功的王道。

新闻评论要做到以情动人,首先要求从业人员对新闻工作的热爱。真正有冲击力的评论,不是演绎出来的,更不是信口开河的脱口秀。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让编辑记者保持丰沛的情感,而情感,正是开启新闻评论的情感密码。

以情动人,还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仅靠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是不可能创作出好评论的。2010年发生在郑州的开胸验肺事件举国震惊。这一事件不仅是张海超一个人的悲剧,更体现出制度的冷漠、人文关怀的缺失。在采制这期节目时,编辑记者重点突出对体制的忧患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创作出《开胸验肺拷问制度之殇》这样有分量、有深度的报道,取得较大反响。

培养对新闻事件的情感,要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新闻事件和当事人亲密接触。单纯坐在办公室,随意抓几条大事小情,说些不痛不痒、无关宏旨的空泛议论,不仅难以打动听众,甚至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当前全国新闻战线正在推行“走、转、改”,新闻工作者要真正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发掘、采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

情感,还体现在与受众的真诚互动。河南电台新闻广播午间新闻节目《新闻657》每天留出20分钟时间,由主持人、热线听众和在线嘉宾就某一新闻热点发表评论,真诚互动。互动效果不仅与话题密切相关,主持人的状态也是互动成败的关键。主持人如果很快进入角色,投入十足的情感,不仅点评起来妙语连珠,也能激发和点燃互动对象的热情,交流互动热烈,热线电话多到发烫,反之则可能节目冷落电话稀。

质感,品牌的底气与底蕴

质感是指一件事物和商品的材质,外观上的美学设计,以及展现出来的精致度。质感,是品牌的底气和底蕴所在。新闻评论的质感,首先在一个“质”字,作品或栏目的质地、内涵,要有超越庸常的品质。其次是整体上的精致美观,具体表现在语言的生动清丽,各部分比例和谐,设置精当。古人写文章,追求“文质彬彬”。文是文采,质是内容,文质相谐才是好文章。有“质感”的评论,就应该是“文质彬彬”的。另外,优秀的作品还要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时间的检验。200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评论作品《三问中部》,在不长的篇幅中接连提出“中部的优劣何在”、“中部崛起的结点在哪里”、“中部崛起的发动机在哪儿”三个极富真知灼见的问题,每一问都直指中部崛起的核心问题,高屋见瓴、立意高远。几年过去了,现在读起来仍掷地有声、荡气回肠。要成就新闻评论的质感,打造品牌节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角度要独特。新闻重在一个“新”字,作为对新闻重新审视和思考的评论,要切实成为新闻的深化和延伸,成为新闻事实之外的又一个兴奋点。辽宁电台知名评论节目《新闻麻辣烫》,风格“麻辣”,选题上坚持“第一思维否定法”。对一个热点问题大家本能的第一想法、第一思维,要先否定掉,而要用第二思维、另类的方式去思考、去解读,从而使节目保持持久的活力。

主持要个性。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最终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评论能力和个性化表达。能否培养、发掘与栏目特色和定位相适应的个性化主持人,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成败的关键。央视《新闻1+1》的白岩松、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的窦文涛、北京电视台《第七日》原主持人元元,都以其鲜明的特色成了节目的旗帜和灵魂。浙江卫视钱江频道节目《九点半》主持人钟山,点评起新闻来常常热血沸腾、言语犀利,甚至拍案而起,被人称为“荧屏怒汉”,主持人鲜明的特色,与节目相得益彰,实现了叠加效应,增强了传播效果。

观点要立体,要富有层次感,而不是单一、片面的。这不仅要求主持人有自己的观点,更要借外脑,用外力,尽量避免一个人的武断和偏颇。不少广电媒体都在打造和建立自己的优秀评论员队伍。《中国之声》就建立起了以马光远、曹景行为代表的评论员队伍,他们精准的点评、独特的视角为节目增色不少。河南电台《657新闻眼》还创造性地从热心听众中“海选”了一批百姓观察员,在评论中引入平民百姓的智慧,既能丰富节目的观点,又真正贴近了受众,效果良好。

此外,形式要新颖,要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山东电台的《热点评说》,打破新闻节目常规制作原则,在评论一些时事、经济、文化主题时,尝试将电影小品经典对白、歌曲等用作插曲和片花,与评论主题相映成趣,有别开生面、画龙点睛的效果。辽宁卫视的《说天下》甚至成了脱口秀,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被不少网友调侃,非常活泼,增强了节目的影响力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王刚.论党报评论的立体化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10下).

[2]郭家健,康乐群.新闻立台,评论强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8).

[3]杨晓.探析《九点半》的成功之道[J].新闻爱好者,2010(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