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批注,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在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他们会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和发现。运用批注,学生可以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写出阅读心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学生的批注大致可以分为感受式批注、质疑式批注和评价式批注,当我们了解学生在预习时所写的各类批注时,可以更好、更全面地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

一、感受式批注——了解学生读懂了什么

如果一个人用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受。预习时留下的感受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学生对于文本到底读懂了什么。

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一课,课始先让学生挑选预习时感受最深的一处与同学交流。有学生读出了作者那份愉悦的心情:“我觉得作者一定是很喜欢大自然的,因为他说‘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有学生关注到作者的遣词造句:“我也读出了他的愉悦心情。因为作者说‘与微风撞了个满怀’,他用了一个‘撞’字。我们平时撞上东西都是很痛的,我就不喜欢撞上什么东西。可是作者‘撞’了后还有好心情。就像我们说的心情好时什么都好。”有学生关注到作者运用了修辞手法:“这篇课文写得很有意思,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老桥、树林、山泉、泉水、瀑布、白云、花朵都当作人来写,说它们是作者的好朋友。”“我特别喜欢文中的第五自然段,用了很多的排比句,也用了拟人的手法,好像作者就是山中景物的密友,知道它们在想什么。”“我喜欢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作者把那座古桥说成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德高望重指品德高尚,名望很大。这座老桥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个比喻很形象。”……

这些感受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通过预习,加上原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已经有一定的高度,我们必须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让教学的预设起点与学生的实际起点相互吻合。

二、质疑式批注——了解学生读不懂的是什么

学贵有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质疑式批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又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还有什么读不懂的,以便展开针对性的教学。

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一课,有近80%的学生在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暖”和“寒”字上打了“____?”教学《山中访友》时,很多学生在课题结尾处批注道:“为什么要用‘山中访友’为题目呢?”“课文明明写的是花草树木这些山中的自然景色,为什么作者要说去访友呢?”……又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时,有将近90%的学生对最后一句“迎着耀眼的朝阳,狐狸们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处”提出了质疑:“脚印怎么能说是‘金色’的呢?”

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探索,这些问题不正是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吗?但不同的是,这的的确确是学生自己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经过思考所产生的,而并非教师有意提出的。

三、评价式批注—一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度

评价式批注是着眼于作品中的某词、某句、某段,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般会关注到全篇或某段的写作结构,抑或是某处某段的修辞手法等。

这种评价式批注大致包括两类,一种是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例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课后,有的学生写下了对詹天佑的评价:“詹天佑不怕困难,对工作高度负责,真值得我们学习。”学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有的学生写下了对鲁迅的评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另一种是对语言文字的评价,指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揣摩文章的结构、写作特点等。例如,有的学生在读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批注道:“一个‘绿’字,让我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江南。”有的学生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索溪峪的“野”》时写道:“‘野’字用得太妙了,它概括出了索溪峪的自然美。”当读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尾时,有学生竟然这样批注:“看似结局很美,小女孩带着微笑离开人间,但这更体现出小女孩的可怜之处,安徒生真善于用对比的手法,以‘喜’来衬‘悲’。”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开放互动 平等和谐 质疑答问 思维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76-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述及“教学过程”时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使自己的教学符合这一教学改革要求,笔者积极参与了学校的“互动式课堂教学研究”教改活动,重新审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积极地进行了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1 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表征――开放互动

1.1互动形式是开放的

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有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有朗读的互动,也有阅读的互动;有教学内容的互动,也有学习方法的互动……比如说将普通作业改变为师生对话交流式的互动作业;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可辅以图画、照片、录音、录像,甚至是角色表演、社会考察、人物采访等多元媒体形式参与的文化型互动作业;有时还师生互换角色,由学生担当“小先生”上课或组织课堂讨论,老师则还原到学生位置,直接参与讨论或课堂辩论。

1.2课的形式是开放的

教室中课桌椅摆放依据课文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喜好而变化,有阅读教学中的分组围坐的讨论式,有训练际的通道排列的辩论式,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席地而坐的游戏式、自由组合的沙龙式等。最经常采用的还是小组讨论式,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3学生思维是开放的

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头脑里没有了教师填鸭式的框架束缚,加之轻松平等的课堂气氛,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内容,思维更加活跃,答案也更丰富多彩。这时的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2 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点――平等和谐

新课程理念下的互动过程,十分注重要营造平等的、相互理解的,双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关系。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师生互教互学的过程中,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向学、乐学、爱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引起注意。

首先,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重视师生问好的课堂第一次互动,并通过第一次互动和课堂的导入艺术,使他们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去从事学习和思考,带着期待情境渗透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保证学生都敢于互动,乐于互动。如:在教学《山中访友》时,笔者这样进行课堂导入:“请同学们跟我一起闭上眼睛,忘记昨天所预习的新课内容,展开我们想象的翅膀,思考一下,如果让你去山中拜访一位朋友,那会是怎样的一位朋友呢?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本人洗耳恭听。” 学生脸上刚刚紧绷的严肃神情一下子释放了,有的暗自沉思、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面带微笑预言又止……一位调皮的学生举手说:“我要访问的是一位隐居山林的得道高僧。”他的回答引起了少数同学们不怀好意的笑,并偷偷看笔者的反应。笔者微笑地点头示意他坐下,说:“他的想象很好,去访问一位白须飘飘的老僧人,向他询问人生的禅机,有这样的朋友也不失人生的一大乐事啊!”这时,举手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多,有的说是一位侠客,有的说是一只自己曾喂养过的小鸟,有的说是童年种下的一棵树……全班同学的情绪都被牵动起来了,笔者再顺势接入:“同学们要访问的朋友我都清楚了,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作者李汉荣的朋友圈,看看他在山中访问的怎洋的朋友呢?”在充分调动学生互动氛围的同时又自然地引入了课文,为整个课堂的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石。

其次,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要尊重学生的每一种意见。有时,学生的问题往往只停留在知识的表层,甚至是很幼稚的,对此,教师千万不能有丝毫不悦的表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和一闪即逝的眼神;而要热情鼓励、积极启发引导学生,防止学生产生紧张、局促不安的心态,使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

在共同营造的宽松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教学相长,互相激发更多灵感,追求更多更新的创造。

3 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聚点――质疑答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宋代学者张载也说:“学贵有疑。”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了教师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提供了学生质疑问难的平台,把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了学生。比如:在教学《山中访友》时,有些学生对课文语句“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慈祥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满世界都是雨,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提出了质疑。对于学生的质疑,笔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探讨的热情也更加高涨了。通过学生之间的一番答问,最后达成共识,认为雷雨天大树下避雨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人有被雷击的危险,这是犯了常识错误,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这样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获得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质疑答问,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启发、畅所欲言,在质疑中互动,让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成了互动式语文课堂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4 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思维价值

互动式语文课堂以全体学生的互动为特征,强调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一大突破性贡献。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现实中少数语文课堂在教学中片面强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一、再现课文情景

案例1

教学《推敲》一文,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后,照例让学生质疑。学生问:“为什么说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家,而不说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找到李凝家?”

第二节课,我和学生展开了一段对话:

师:第一节课时,陈秋艳同学问为什么不说“找”到李凝家,而要说“摸”到李凝家。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想想为什么?

(生读课文)

生:因为贾岛是在夜晚去拜访朋友,他看不见,所以得摸着走。

生:我觉得不是,那天夜晚月光皎洁,不会看不见。

生:我觉得应该是李凝家十分难找,所以采用“摸”。我们平时一个地方找了好半天才找到,就会说“我好不容易才摸到这里”。

生:我也觉得李凝家十分难找。他的家在山上,白天找都很难,不要说晚上了,所以贾岛找了好久才摸到。

生:李凝家附近十分偏僻、幽静,连敲门声都能惊醒沉睡的小鸟。另外,贾岛写的诗的题目是《题李凝幽居》,“幽居”就是幽静的家。

师:看来同学们都同意“摸”字比“找”字用得更恰当。李凝家这么难找,贾岛摸了好久才找到,为的是拜访朋友。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们不是一般的朋友。

生:我觉得他们的友谊十分深厚,贾岛没找到李凝,非但不生气,还给李凝留了一首诗。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题李凝幽居》整首诗是怎样写的?(出示古诗及译文)

(生自读)

师:读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供的材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李凝家周围杂草丛生,没有邻居,确实十分幽静。

生:贾岛还要跟李凝一起隐居呢!

反思

说实话,备课时我也没注意到“摸”这个词。教学参考上有这样一段建议:第二自然段,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郊外”、“拜访”、“夜深人静”、“把……留了下来”等词语的教学,体会贾岛与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1.出示插图,说说图意;2.结合图画,感受课文中描写贾岛月夜访友的情景;3.交流读后感受,体会贾岛和李凝深厚的友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最令我担心的是第三个环节,学生能从课文中体会到贾岛和李凝深厚的友情吗?学生的提问使我茅塞顿开。一个“摸”字不仅是对“幽居”一词最好的解释,更是贾岛和李凝友情的集中体现。

因此,教学中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通过“摸”和“找”的比较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并给学生提供了《题李凝幽居》的原文及译文,让学生进入原文的情景,使学生较好地领悟了“摸”字的内涵。

再现课文的情景方法是多样的,比如《庐山的云雾》等一些描写景色的文章,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词语;《小稻秧脱险记》等一些故事强,适合学生表演的文章,则可以组织课堂表演,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学习词语。

二、善用生活情景

案例2(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练习4)

“同学们,这些成语,我们都已经会读了。你能跟同学说说你懂的成语吗?”

“……我知道‘无动于衷’的意思就是指对应该动心的事一点也不动心。”

学生的回答,跟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一模一样。看来,他们的参考书比我的还多。

“讲到这个成语,我忽然想到在苏州电视台‘大龙评谈’中讲到的一件事。一个司机在一个小区里撞倒了一个老太太……”

见学生开始窃窃私语,我就示意一名学生讲下去。

“……司机竟然在老太太身上来回碾了四次。后来,从小区的监控录像中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人从这里经过,但他们只是看了看,都走开了。”

“同学们,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吗?”

“我觉得这个司机太狠心,太可怕了!”

“老太太真可怜。”

“司机撞倒了人还要来回碾,是杀人凶手,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

“同学们对两个过路人有什么看法吗?”

“如果这两个人能制止司机,并且把老太太送到医院,也许老太太就不会死了。”

“我觉得这两个人真是铁石心肠。”

“是呀,这两个过路人在需要他们对老太太产生同情之心的时候,他们却无动于衷;在需要他们去勇敢地制止司机的违法行为的时候,他们却无动于衷。‘比凶手更可怕的是冷漠’,大龙的这句话应该值得我们深思。”

反思

这一段教学,我引入了一段社会新闻,不仅生动地解释了“无动于衷”一词,对学生来说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生活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仅要广泛关注社会生活,敏锐地发现教育资源,把社会生活与词语教学结合起来,而且要鼓励学生做识字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习词语。

三、激发学生想象

案例3苏教版第十册《游园不值》

师:“满园春色关不住”,请同学们想一想,园子里会有哪些景物呢?

生:绿油油的小草。

生:盛开的杏花。

生:粉红的桃花。

生:碧绿的柳树。

师:是呀,春天到了,一切都显得那样生机勃勃。请拿出你们的笔,结合图画,结合你在平时生活中的观察,用一两句话具体地写一写一种景物。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都陶醉在迷人的春色中了。现在,我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自己所写的文字,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烂漫无边的春天。

生:杏花开了,花朵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仿佛一只只美丽的蝴蝶。

师:“颤动”一词用得特别恰当,比喻也很贴切。还有写杏花的吗?

生:杏树的枝头上爬满了小红花,像一团团彩云,美丽极了。

生:杏花开了,它们三五成群,似乎在窃窃私语,又像在快乐地游戏。

师:有写其他景物的吗?

生:小草再也管不住自己的欢乐心情,尽情地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师:精彩!

生:迎春花开了,密密麻麻的,枝条都压弯了。

师:迎春花的枝条是花朵压弯的吗?加一个词就更准确了。

生:迎春花开了,密密麻麻的,仿佛把枝条都压弯了。

生:迎春花开了,一个个使劲地吹着喇叭,好像在向人们报告春天的信息。

生:柳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碧绿的嫩叶,在微风的吹拂下,仿佛像一个爱美的小姑娘正在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呢。

师:从同学们生动的描写中老师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满园的出色。虽然柴门紧闭,但关不住――

生:一支红杏。

师:关不住――

生:满园出色。

师:是呀,一切充满生命力的新鲜事物,是谁也阻挡不住的。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王敬恒(王易・季之)

1928年 出生,四川成都人

1988年 在四川省美术馆举办“王敬恒先生画展”

1994年 20余幅作品在法国图鲁兹市各沙龙及院校展出,随后接受法国《十字报》记者来华采访

1996年 部分作品在图卢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展出

2000年 参加成都现代艺术馆“世纪之门:1997~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

2000年 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王敬恒画集》

2001年 在成都现代艺术馆举办“王敬恒画展”

2002年 应聘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应邀参加成都现代艺术馆“第一届成都双年展”

2003年 应邀参加上海美术馆“高山流水:当代山水邀请展”

2004年 应邀参加周韶华“当代中国水墨神韵提名展”

2005年 应邀参加成都世纪城“第二届成都双年展”

2007年 应邀参加成都世纪城“第三届成都双年展”

2008年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王敬恒艺术暨捐赠作品展”

王敬恒年表

1928年 生于成都商人家庭。

1935年 入小学,中学未毕业即进药材行当学徒。

1945~1948年 在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旁听,解放后执教直至退休。

1964年 开始学画,从《芥子园》入手,先花卉,学吴昌硕、任伯年等。后山水,学沈石田、龚半千、黄公望、吴镇、梅清、石涛、石溪、董源、巨然、董其昌等。对以上画家的作品既未见过真迹也无力购买画册,只凭收集到的一些零星的图片而用心揣摩。深入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认真研究黄宾虹笔法墨法。

1974年 识陈子庄,陈极赏识王之学识画才,激励王坚持莫辍,并反复告诫“画贵有自己”。此对王影响巨大、深远。王探索至今不断。

1976年 爱妻病故,不久陈子庄亦逝世,王伤痛不已,辍笔一年有余,念及二人厚望方重新振作,继续致力绘画。

1983年 至汶川、马尔康一带游历三月余,与山石林木朝夕相处,心感神交,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1988年 在四川省美术展览馆举办个人展览,作品120余件,包括花卉,山水,少数人物。之后,谢绝一切活动,重新闭门读书作画。

1991年 开始重点探索山水画论,以书法笔法入画。喜读西方人文书籍,深感自己民族文化之不足,必须吸收西方思想来充实自己的天道观的美学思想,再加退休有余暇常到野外观察自然界,逐渐形成自己的画风。也翻看了一些西方人如塞尚、凡・高、毕加索等等的画册,从而丰富了自己的色彩思想。

1994年 一法国友人将其所藏王画二十余幅,在法国图卢兹市各沙龙及院校展出。随后法国《十字报》记者来华采访王并求画,返国后该记者写长文介绍王并刊载王肖像照片。

1996年 该法国友人再次将所藏王画,在图卢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展出。

2000年 参展成都现代艺术馆举办的“世纪之门:1997―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展出山水作品八幅,花鸟作品一幅。

2001年 应邀参加第一届成都双年展。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专访、上海电视台专访。

2002年 被聘为成都画院客座艺术家与批评家。被聘为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客座教授。应邀参加上海美术馆“高山流水:当代山水邀请展”

2004年 应邀参加周韶华“当代中国水墨神韵提名展”并获奖。

2005年 应邀参加“第二届成都双年展”。

2006年 腿摔断近一年未能作画。

2007年 应邀参加“第三届成都双年展”。重新开始习字和作一点小画。重点读牟宗三、康德、尼采、海德格尔等人著作。

2008年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王敬恒艺术暨捐赠作品展”

王敬恒画山水,不止于摹仿,也不求之于写生。它们没有临摹之作对古人的谨守重复,无写生之作对自然形态的摹写拘泥。画面有一股发自山川林木的鲜活之气,蓬蓬勃勃,苍苍郁郁,令人神怡。这源于画家对山水造化的感应和生命意识的宣泄,也与画家淡泊功利、寂寞自处的心境有极大关系。当代的山水作品,有为“好看好卖”而画,有为“形式探索”而画,有为“风格创造”而画,各有各的道理与价值,但它们都对山水画的本体意义有所忽视:山水就是山水,就要有山川自然之气,有山水固有的生命魂魄,以及人对它的体悟。当代山水画或者掺杂了过多的世俗因素,或者被当作某种视觉语言实验的载体,反而不把山水自身看得很重要了,这不正常。王敬恒的山水技巧或可挑剔,但它相对纯粹,有鲜活的生命,这在当下,是十分可贵的。

郎绍君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新的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它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对人文性、工具性极强的语文这一基础学科,教师更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创新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让课堂成为一池活水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我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立体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一幅幅静止的画面、一段段凝固的文字在形象的再现中变得鲜活、灵动:用多媒体动画形象再现《丑小鸭》的故事、《雷雨》的场景、《月食》的变化;学《所见》能聆听到夏日蝉鸣,学《春晓》似是百鸟欢啼,学《雷雨》又有一池蛙鸣;学《黄山奇石》、《日月潭》则由学生任导游、做游客,师生同去观光……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我教《黄山奇石》,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处奇石,着力了解,反复诵读,然后由学生分别做导游介绍,并回答其他同学(游客)的提问。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情感的共振。教《难忘的泼水节》时,放手让学生充分看图学文,在图文中探究发现,从而“自得”。从教学效果看,是比较成功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钻研,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边信息交流中,获取文本输出的知识信息,刺激了获取各种信息的疑问,开拓了更开放的课堂思维空间。

其实,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教师要完全摒弃效率低下的讲解法,打破将课文结构当成课堂结构的教学形式的窠臼,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里发挥主体作用。

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曼谷的小象》,尊重、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方式,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文字,感悟语言;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处理重点段落第二、三、四自然段时,利用“思考练习”来设计教学结构——“哪些地方使

你感动?”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和讨论交流,进入情境之中;学《灰雀》时,让学生在换位思考中进行情感体验:借助课文未直接描述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这一空白,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充分认识和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合理的想象,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学习《会摇尾巴的狼》,先引导学生了解狼和老山羊有几次对话,以五次对话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首先学习第一次对话,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去探究学习,然后放手,通过学习方法的迁移理解第二、三、四、五次对话,相互质疑解答、相互交流信息,课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主体的实践,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表演、改编、创作等加以训练,使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掩耳盗铃》、《惊弓之鸟》这组寓言,通过多媒体了解故事内容后,由学生自由组合,根据个性特长,练习表演、练习讲述,或立或坐,或三五成群,或二人合作,课堂不再是静止的,大家可以走动、选择。课本剧表演的时候,表演者和“观众”(不仅仅是观众,还是评委、记者)在相互发问、解答中晓事明理,不仅学生的自主心理得到了尽情释放,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品质。通过读、演、思、议学完《揠苗助长》,明白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后,老师以记者的身份来采访学生:请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揠苗助长的事吗?学生看到老师的角色变了,颇感兴趣,然后老师话锋一转:还有谁也想当记者采访吗?此刻,课堂内小手如林。几个小记者出发了,有的采访同学,有的采访老师,通过这个自由对话的平台,学生思想认识提高了,联系生活实例运用词语的能力也提高了。

学《群鸟学艺》,师生同台演出——“凤凰”回访几个徒弟,把表演和认知结合起来;学《黄河魂》,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让学生在惊心动魄的壶口瀑布面前叹为观止,身临其境;学过古诗《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回乡偶书》,我让学生进行改编,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诗境、体验诗情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插图、观看同学的即兴表演,将诗中的情景转化成一个个场景,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环境中的江水、楼台、树林,在学生笔下一一展开;学习《尊严》后,让学生自创关于“尊严”的格言,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充分统一;学习几首送别诗和《她是我的朋友》后,以“我心目中的朋友”为题进行演讲,讲述朋友间的真情故事,阐发对“朋友”真正含义的理解,那浓浓的友情像涟漪在同学们心湖中荡漾开去。

二、让心灵在开放的空间翱翔

语文课程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它踏着时代的足音,款款走来。因而,它决定了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学习形式的开放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资源,拓宽语文运用的实践空间,在不同内容、方法的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取与时代相适应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后补充资料,是参与学习、拓展知识的一个途径,在搜集资料、积累知识的过程中,还丰富了学生的各种人生体验,培养了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学《镜泊湖奇观》之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图片、上网查询、下载资料,获取了直观的视觉感受,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课堂上,就在赏析、想象、吟诵中感悟“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一望无际的林海”的“自然质朴”,体会“峰峦叠起,石岛耸峙,倒影奇幻”的“绮丽多变”。语言文字的熏陶、人文思想的感染,在一遍遍美读、品味中得到落实。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后,我让学生搜集图片、文章: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的地方。同学们利用“十一”长假参加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上学后,大家相互交流、欣赏,仿佛每个人都到祖国的天南海北去游历过一番,大家既当游客,又是导游,不仅在思想上爱祖国的情感得到升华,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说话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除举办了一期“我是小导游”的语文活动,还完成了一期手抄报、电子小报,办起了一过古诗《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回乡偶书》,我让学生进行改编,期黑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