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居建筑论文

民居建筑论文

民居建筑论文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居;小洋楼;风格

Abstract:ThehouseoftheSoong''''sFamilyfromthearchitecturalform,bothhasthefull-bodiedMinnantraditionalcharacteristicofRed-brickcivilbuiding,andtheWesternclassicalarchitecturestyle,displaystheuniqueartisticcharm.ProtectingandstudingthehouseoftheSoong''''sFamilyhastheimportantsignificancefortheexcavatingofregionalcultureandthefiguringofregionalbrand.

Keywords:CivilianHouse;Western-stylebuilding;Style

1历史背景

泉州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阿拉伯、波斯、印度诸国异邦来此经商、传教,购地建房的人数以万计,他们建造的宅第、店铺、教堂等,形式多样,随处可见,有的外国人与当地人通婚,定居泉州,于是民居建筑中就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

洋式的民居建筑,造型独特、平面布局灵活多变、功能分区合理,门窗、外廊其装饰洋味尤为突出。多数做法是以当地的传统形式为主,与外来的风格相结合,或并置相连营造。此类住宅适应当时从海外带回的最新建筑材料,有水泥(洋灰)、钢筋、水泥花砖、花玻璃等。这类建筑泉州大都称为“洋楼”、“蕃仔楼”,它们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代表着中西文化初期接触的杰出成就。

泉州西街116号的宋宅共分为两大部分,宋宅前面部分是清末所建,为泉州本地民居风格;后面部分,及宋氏小洋楼,为1915年辛亥革命以后所建成的欧式小洋楼。该建筑属宋氏家族所有。1915年,宋氏主要成员宋文普先生从印尼回到泉州,并从南洋地区(今东南亚)带回该建筑的设计施工图纸,并带回部分该建筑所用原材料,例如门、窗等。整个建筑由福建本地经验丰富的工匠施工,并于1915年完工。经历92年风雨的宋氏小洋楼,期间略加以修复,但92年风雨和战火的洗礼,使该建筑目前只留下主体和破损的外廊部分,还有那历经风雨的历史痕迹。(图1)

2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

宋氏小洋楼位于福建泉州的西街,该建筑可作为福建沿海侨乡民居的一种典型代表。

2.1拱廊式平面

整个建筑由原来传统的单层院落演变成为两层的合院,二楼正面用欧式拱廊围合,使得整个建筑内部空间更加完整。所谓拱廊实为单片拱架,使整个建筑内外空间形象大为增色,这也是其特有的处理手法。

拱廊式平面是小洋楼常用的平面形式,与西方所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其形体多为方正,柱廊形式有单面或者多面等形式,宋宅所采用的就是三面环绕柱廊的形式,能够起到空间过渡的作用,并且通过柱廊形式的变化可以使建筑物的形体产生虚实繁简对比以及丰富的光影变换等形式美的效果。小洋楼平面的面积仅有数百平方米,平面外形简洁明了,在变化上无强烈的大进大出,较为平缓。外形与内部功能紧密结合而又不互相矛盾,使之具有较强的整体性。

宋氏小洋楼的总体布局大致为中国传统古民居的“四房看厅”式,有主客厅,两边偏厅和护厝房组成,主客厅后的后轩被作为楼梯间,这点与传统民居又有所不同。平面布置沿主客厅中轴线对称,平面简单实用,主次分明,宽敞的客厅、廊贯穿全宅,组成各种不同情趣的院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居住生活环境,周围布置水井两口,一为提供饮用水,一为提供消防等用水,方便实用。(图2)

2.2外廊拱架

宋宅中最优雅的部分可以说是外廊拱架,整个拱架围绕着主体洋楼,周围立柱使用红砖砌成,配有独特的柱顶石,整体色调分明,错落有致,层次感强烈。

整个拱廊属于西式风格,券型拱廊,细致的券顶雕花,绿色的欧式圆柱栏杆,建造工艺细致,红白绿色调和谐的搭配,经历近百年的风雨沧桑仍显其优雅。拱廊在二层处与建筑楼板相连,整个拱廊内外联系着整个建筑,使得建筑显得完整而不封闭,开放而不暴露,很好地起到内外空间联系的作用。第二层西洋古典式拱廊和瓶式栏杆使得立面通透而又增加了层次,富有地方特色的雕花和山墙处理则丰富了天际线。中西形式的巧妙结合,使得整个建筑活泼而有生气。(图3、图4)

2.3入口

整个宋宅采用双层多柱廊作为建筑的入口,使得整个宋宅十分典雅,有着强烈的体积感,通过柱式平面和立面构成的变化产生了丰富的柱廊单元。(图4)

2.4门窗

宋宅内部大多为木质结构,整个宋宅的门窗,楼梯等木质构建均是从南洋定制运回国内组装完成,做工较为精细,门窗雕花,刻线均是西式风格,又兼有闽南地区的特色。

2.4.1门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门,这在国内民居中的运用并不多见,使用门不仅起到分隔房间的作用。它使被分隔的两个房间既相对独立,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图5)

2.4.2大门

独特的大门设计,宋宅的入口大门较有特色,在大门上又单开一小门,可供一人自由进出,据考证可能是用于夜间晚归人员的进出,方便而且美观,独特的外形可以看出其独具匠心的设计。(图6)

2.4.3窗户

窗户的形式作为建筑的重要元素,在宋宅中也体现了其特有的风格,木窗大多设两层窗扇,内为木质细方格窗,玻璃窗,窗套形式丰富,给人以一种厚重感,窗花的形式多样,雕刻细腻,装饰性很强。

泉州民居户外的窗户都用石板砌成窗框和隔条,内层加配可以开关的木板窗。宋宅的窗户与泉州本地民居相似,除此之外还在窗外采用铁条栏杆,这个设计在当时可以说是较为时髦的西式风格,而且假窗与真窗的结合较为和谐,较好地丰富了建筑的立面造型又兼顾采光通风,一举多得。(图7)

2.5楼地板

内部楼板和梁同样均为木质,木质地板冬暖夏凉,利于通风透气,木质大梁下面采用木质面板吊顶,配合技术精湛的木刻雕花,整个吊顶美轮美奂。(图8)

2.6屋顶

宋宅在屋顶的处理上采用西式小洋楼常用的多坡屋顶,其屋顶设计也相当考究,从高处俯视,红砖红瓦,使建筑产生高低错落的形体变化并呈现出优美的建筑轮廓线,在屋檐下还设有多个通气窗口,小巧玲珑,不仅利于建筑内部通气,也丰富了造型需要。

2.7墙体材料与形式

2.7.1红砖外墙

这是宋宅中西合壁的最佳写照,红砖墙是泉州民居较为普遍的墙体形式。红砖材料的名称、规格和用途,一般都有规范。墙面嵌砖,用松枝烧制的红色“雁只砖”(又称胭脂砖)质地坚硬,色彩艳丽,尤其是堆码烧制而成的砖面斜纹,使砖墙更富有自然美。在正立面和侧立面上,整垣墙用几种规格的红砖,经过泥水工横、竖、倒砌筑,拼叠出优美的图案花纹,其色泽古雅,光洁可爱。

2.7.2出砖入石

宋氏小洋楼利用建筑材料本身的物理属性、材料的质地,运用砖石混砌,即“出砖入石”技术,构成了特殊的天然“点”状美感。

“出砖入石”手法,常在建筑的北立面所采用,它是利用碎砖石混筑的墙体是泉州民居建筑中墙体砌筑最有特色的一种。据记载:“泉州在明万历年间,有一次发生八级大地震,市区民房倒塌许多,人们就利用倒塌的残砖碎石,进行有规则的混合砌筑”。石为竖砌,砖为横叠。砌筑到一定高度后,石块与砖互相对调,使其受力状态平衡,墙厚40cm左右前后砖石对搭,用土浆水泥粘合,其大块白色条石与小块红色清水条砖穿插组成变化多样的不规则构图。这种“出砖入石”的建筑材料搭配,很好地利用了石材表面与砖表面所形成的绝妙色彩与质感对比,从而造成了一种独特的装饰美感。同时,这种石块与砖缝所形成的点、面、线相结合,在民居墙面上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美感。白色花岗岩与红色清水砖的结合,无论是石、砖的明暗度对比,还是两者色彩上的和谐共融,以其中所表达的缓和与冲突的意境,都是红砖厝的别具风格之处。(图9)

2.7.3精美的雕饰艺术

由于福建闽南地区的石雕技术闻名全国,因而雕刻在该建筑中也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的立面上,尤其是正立面的砖花,用红砖组砌拼贴成各种图案,和使用红砖墙雕刻壁画,这也是闽南一种特有的装饰手法,其门洞口的雕花均表现出中国闽南传统的石雕工艺,其技术精湛,造型优美,很好地体现了地方的特色,也表现了闽南居民对石头与雕刻所特有的感情。(图10)

2.8朝向

在古代,建筑朝向的确定,除气候日照和环境景观外,还涉及到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南面意味着皇位官爵与权利的象征。因此泉州民居不得朝向四正方向。而是多取以24分位罗盘定向的除朝四正方向外的其他方向作为房屋和大门的朝向,否则认为煞气太重。泉州民居一般以向南微偏西为多,这一取向夏天可得凉爽的东南风,是最理想的朝向。

宋宅在朝向上也并非正南正北,而是南偏西5O,这和当地建筑朝向一致。

3结语

以上乃宋氏小洋楼与泉州本地民居的联系和区别。深藏在小巷中这座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小洋楼,已不再如当年那般“鹤立鸡群”,但它作为泉州古城现存为数不多的具有闽南侨乡特色的近代标志性建筑物,仍然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它所折射出的时代信息,不仅包含了人文历史和建筑历史,更多地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积淀。

宋氏小洋楼在建筑学中具有独特的建筑样式、风格特征和装饰语言,集红砖建筑以及西方建筑各种独特的风格样式于一身,它体现了区域的文脉和风貌特色,延续着当地生活的传统风俗,既是传统民居中的瑰宝,又是值得现代建筑设计借鉴的宝贵财富。对于延续城市文脉,创造富有地域文化韵味的现代建筑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金良.泉州民居.海风出版社.1990.1

[2]张千秋.泉州市建筑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12.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自古以来,徐州是最有名的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历史上也是“洪水走廊”。明天启四年(1624年),河决奎山堤,户部山分司主事张璇将户部徐州分司署迁移南山办公,故名户部山。今天,让我们走近徐州,了解徐州的户部山。户部山位于徐州老城南门外,原名南山,因地势高,距市区较近,是明清两代的大户富商避水的宝地,有“穷北关,富南关,有钱人都住户部山”之说。

二、感知细节,捕捉经典

(1)分别概括徐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徐州民居文化的特点,并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欣赏一组本地徐州户部山古代建筑的图片,吸引注意力。)进入课题“徐州古民居建筑艺术图片欣赏”,在欣赏过程中穿插讲解。(或让去过户部山的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游园的经历。)思考:徐州的古民居庭院、瓦当、后花园等有哪些特点?提示:找细部如:屋脊、屋面。基本构成元素:宅门、倒座、院落、厢房、正房等几部分。各院落间以垂花门或过厅相连,通过组合产生多种多样的合院类型。因徐州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这些民居建筑受到了南北建筑的影响,既有北方建筑的浑厚,又有南方建筑的灵秀,有鲜明的特色。

(2)创造性提问:这2张画,黑白灰图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请找出2幅画中相同的颜色?你认为画面中的黑白灰指的是什么颜色?这说明黑白灰关系也存在于色彩画在中。原来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在黑白灰的艺术处理上也必定是成功的。可见画中的黑白灰不仅指的是颜色中的黑白灰,还指一幅画中的深色、浅色、中间色部分。

(3)复习构图的知识,指出构图也应包括画面黑、白、灰的构成。示范用点线面画灰调静物。完美的画面,注意画面的整体感,主次分明,突出主要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三、画民居

(1)学生展示自己查阅的资料,分别介绍苏南民居、四合院等江苏传统民居,教师适当补充。画一张四合院的简图,标明房屋的名称和功用,并说说这里面蕴涵的文化含义是什么。

(2)中国画家笔下的江南水乡图常常有哪些内容?为什么?请找出几幅图片为例加以说明。我的教学反思:首先,一般美术教材都有关于“黑白灰”的内容,但都只停留于说明画面中存在着黑白灰的现象,却未能引导学生体会黑白灰与视觉效果有何关系。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画面中黑白灰所占的比例不同,就形成了高、中、低等调子。不同的黑白灰调子会给人不同的感受”。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黑白并置时对比强烈,黑与灰、白与灰并置则对比较弱。画面对比的强与弱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让学生进一步懂得黑白灰对比的强弱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其次,通过对徐州古民居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形式上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精神内涵,提高欣赏的能力。最后,徐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依山而筑,因地制宜,朴素实用;在风格上承南袭北,反映中国民居建筑南北过渡的特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有代表性的为余家大院、状元楼、徐州第一楼(李家楼)、崔家大院等。

四、课后拓展:创民居

(1)举办中高年级“徐州户部山古民居建筑”写生画展,展示各班的优秀写生作品,予以奖励,用展览来吸引更多的师生来关注徐州户部山古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土建筑;发展脉络;价值错位;民居更新;问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103-06

乡土建筑研究起始于1964年,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举办了一个名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展览并出版同名著作,此后,乡土建筑研究开始进入研究者和建筑师的视野。他曾试图赋予乡土性与建筑学同等的地位,但在国内外几次乡土热之后到21世纪,似乎乡土建筑研究又重新回到边缘,被看作代表着建筑的“过去”,即便不是建筑的某种落后状态,也是不可能再延续的建筑模式;过去那些经典的乡土建筑传统,尽管在设计、功能及美学层面具有显而易见的高品质,但并不被人认为与当今的建筑现实有什么关系。通常乡土建筑被认为与发展中国家相关或者与少数民族地区相关。从现代主义建筑主流来看,它更多是为特定场合的建筑创作提供一些形式或空间语言的灵感和素材,或者为旅游区或主题公园创造一些异域情调。规划师、建筑师、政治家都对乡土建造者的成就、经验和技艺或者乡土建筑在环境、文化的品质不大感兴趣,因而无论是民居研究还是设计实践都逐渐式微。究其原因,除了大众意识对乡土建筑认识存在误解之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乡土建筑研究自身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局限了研究的问题、思想和方法。因此,有必要对研究本身进行反思。新的乡土研究开始重新审视乡土建筑的内涵、作用、内容和方法,从而为乡土建筑研究开辟新的路径。

一、国内乡土研究的概述

国内民居研究起始于刘敦桢在1940年代在西南地区的建筑调查,到50年代末,他撰写的《中国住宅概论》和《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开启了中国民居的研究。上世纪结束后到八十年代初,民居研究开始复兴,开始了对民居的广泛调研。这时期民居研究者成立了自己的民间学术团体――中国民居学术委员会,出版了一大批研究各个地方民居考察的书籍和论文。其主要是对各地典型民居调研测绘,对民居相关资料进行发掘和整理。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方面,加速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了传统民居被大规模地改造和破坏。这使得许多学者将民居视为文化传统传承和地方文化多样性保留的一个重要载体,因而注重于对优秀民居及其文化传统的挖掘和保护,如陈志华先生等人的研究。其他乡土研究主要从文化层面、环境层面、形态层面来对民居进行分类研究。研究更注重人居环境整体性,比如传统聚落、村镇、名城的研究。 另一方面,在建筑实践方面,伴随着思想解放和文化热潮,对民居特色的研究成为改变时期僵化的建筑教条与探索建筑形式多样化的一种方法。这时,莫伯治早在 1959年设计的泮溪酒家则成为新建筑设计的典范,广州新建筑设计也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岭南学派,这对全国的民居研究和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受这一时期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设计界也将民居研究作为获得形式和空间设计素材的一种方式。 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古村镇和历史街区成为旅游的热点,虽促进了民居研究的热潮,但也造成了许多拙劣的“布景式”模仿民居形式的商业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在这一时期,也有学者开始借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理论来理解民居形态的演变及意义。例如,在云南,受到拉普普特(Amos Rapoport)著作《住屋的形式与文化》的影响,一些学者从文化人类学和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民居的形式逻辑、源流,比如蒋高辰先生及后来昆明理工大学一些年轻学者的研究。

20世纪 90年代后,乡土研究再度兴起,但研究的重点却有所转向,在西方发达国家则力图摆脱“乡土”这个概念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束缚,于是提出所谓“新乡土主义”。它的目的在于对过去乡土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传统进行延续和发展,对其所蕴含的民间智慧进行汲取和升华。而在发展中国家譬如中国,仍将乡土建筑作为增强地区和民族文化认同的一种方法[1],这是为现代主义建筑找寻中国式表达的一种路径。

进入本世纪,也有一些学者开始从多个维度(自然地理格局、政区地理格局、文化地理格局)来对民居的形式进行解析,试图回到建筑本体来理解民居的形式逻辑,并对全国和各个地区或者更大范围的“民系”进行民居类型的划分[2],并从建筑空间及形式要素(材料、屋顶、山墙、院落空间大小、比例、组群的关系、结构、装饰)来定性民居的特征[3]。

国外及国内乡土建筑研究的发展历程详见表1、表2。

二、有关民居更新的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民居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愈发凸显,于是对传统村镇、历史传统街区保护更新和传统民居的更新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多。民居更新(有的学者称之为民居再生)的研究开始增多,它关注如何使民居更新既符合现代社会的条件和需求又部分延续并保持传统建筑的特点。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托新民居创作和建设的民居更新研究

与传统乡土或者地区建筑研究相比,民居更新研究则更偏重于建筑实践。而与那些目的是创作所谓具有“中国特色”或“地方特色”,从城市中借用乡土建筑的形式及空间特征的研究相比,民居更新研究是“回到”民居本身,在乡村地区开展(部分在城市的传统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开展实践工作,目的是通过现代建筑材料、设计和建设方式来提高民居品质。比较有代表性的民居更新研究和实践包括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整体性、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的理论,以及在北京旧城的规划研究和菊儿胡同的建筑更新实践[4];单德启先生在广西、安徽等地的新民居理论建设实践;在云南则形成以朱良文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西双版纳、丽江及香格里拉等地进行的新民居建设实践。

(二)注重绿色技术和适宜技术的民居更新研究

新世纪之交,随着对民居研究的逐渐深入,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共识,一些学者开始从生态技术的层面来对传统民居形态进行量化的科学研究。结合环境及气候条件来解析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揭示其优秀经验和存在的缺陷,进而采取当地的适宜技术来进行民居更新改造。这方面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刘加平教授对陕西窑洞的更新和新型生土技术的研究[5],在云南则是柏文峰教授以天然建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民居更新研究及实践[6]。

(三)注重以乡民为主体进行民居更新的乡村营造学研究

以上民居更新的研究,基本是以建筑师和相关专业人员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更新模式――它提出一系列包含在设计、技术、建造的方案和方法,然后依赖地方的施工队统一建设。这种方式是将城市建筑学的一些基本价值和方法在乡村地区的移植和运用。因此,一些学者和建筑师也开始立足于乡土,以服务于乡村本身为出发点,探索一种有引导的村民自主更新模式。台湾建筑师谢英俊与温铁军创立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合作设立了乡村建筑工作室,采取乡民建筑教育和协作的方式来进行民居更新改造,致力于推广“常民住宅,协力造屋”,在国内开创了培训乡民自助改造居住生活的新型民居更新模式。 王冬教授在国内较早从乡村社会的角度来关注民居更新的问题,提出所谓乡村建筑学[7]的基本雏形,它以“合作建造”“过程建造”“自主建造”为核心,涵盖乡村共同建造的“历史传统”“村落建造共同体”“社会功能作用”“模式及方法”“开放体系”“过程及相关技术”六大问题。

上述学者都试图继续着晏阳初和梁漱溟等先辈开创的“平民建设理想与乡村建设”精神。这对于当前大范围大规模的民居更新来说,虽然艰巨,但也许将是一条更契合乡村民居更新需求的道路。

三、当前民居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自然历史的乡土建筑研究之局限

乡土建筑的研究从属性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自然历史研究和基于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前者是通过观察来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属性,得到研究对象的各种现象、素材、数据和认知,研究通常更关注有关乡土建筑的现象和数据的收集和梳理。基于问题导向的研究是在前者基础之上能够发展出基本的概念、规则和机制,可以把客观对象的理解上升到更加理性的层面,并能够创造出新的知识,对现实的实践进行科学指导。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自然历史研究是乡土研究的初始和基础阶段,具体表现为以物质形态研究、历史研究、社会研究、文化研究为导向,形成各种方式的民居类型划分方式;在实践层面则表现为注重文化和美学层面的品质,从形式风格层面来对乡土建筑进行分类,目的是从中提取可以借用到新建筑中的形式特征,成为创造本国文化特色和建构民族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但许多这类研究也忽视了对于真正解决乡土所存在问题的关注。

(二)注重对传统具有价值的相对少数个案而忽视或无法应对当代的大量性民居

当前国内民居研究更多关注部分有文保和经济价值的少数个案,却忽视了广大民居主体――大范围大量性由居民自主建造和使用的当代普通民居。这些城市之外主要居住形态正经历深刻的变迁,是亟需研究却又是最缺乏研究,也是目前理论体系无法应对的问题。

(三)嫁接城市经验的民居更新实践与乡土现实条件相错位

与国外发达国家乡土研究相比,国内研究最大的不同主要是缘于当前中国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的国情,在城市之外仍具有广大的乡土地域,多数民居仍然是居住形态的主体,也是仍处于不断演化的“生命体”,而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乡土建筑已成为了过去传统社会的少数建筑先例和遗迹。简而言之,“当代的”“大范围大量性的”“正在演化的”是中国民居典型存在状态,决定了乡土研究在文保和历史研究之外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实践性的需求,这也是中国存在大量的民居更新研究实践的原因。但是,目前的民居研究可以说是一种基于建筑学专业视野和城市价值的、脱离民居使用主体和乡土实际条件自外而内的研究。类似英国工艺美术时期建筑师的实践,他们崇尚乡土建筑的人性和美学品质,却陷入乡土建筑设计的悖论:由建筑师设计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对每一个建筑琐碎的细节都要进行设计控制,“刻意”表现出一种原生自然的、“随意”的建筑形式,实际上成为与乡土建筑精神大相径庭。

(四)自发建造体系研究与当代建筑学缺乏应有的联系

一方面,受自组织理论的影响,对于乡土(地区)建筑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民居自建体系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更多是利用自组织原理来描述和解释乡土(地区)建筑的生成过程和形态特征[8],虽然他们试图从乡土建筑使用主体的层面来反思现代建筑学的缺陷,却较少探讨在当代建筑学的语境下如何介入乡土(地区)自组织机制。另一方面,受亚历山大所倡导的社区自建模式的启发,一些学者也尝试以乡土为主体发展乡村建筑学,对乡土建筑自建体系的探索也很有意义[9]。但这种研究的前提设定或多或少认为当代建筑学在乡村并不适用,乡土社会及其知识体系与当代城市具有很大差异,但在当今地区联系日益密切社会,二者是否可以形成更积极的结合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四、乡土建筑研究的展望

针对目前国内乡土建筑研究的现状,通过借鉴当前国外乡土建筑的新趋势,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笔者认为乡土研究应该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路径:

(一)面向当代乡土问题“以积极实践为导向”(activist-oriented)的研究

过去对乡土研究的通常是以物质形态研究、社会研究、文化为导向研究,这在当今现实中并不足够,认为更加注重“以积极实践为导向”的研究。这样就要放弃认为乡土建筑承载着文化“真实性”这种观念,应把乡土认作是一种政治工程。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来对所谓过去进行不断的诠释和再诠释[10]。这些研究促使人们更深入了解乡土建筑的本质,以及它在不同时代在不同地方变化的过程,是什么导致了传统乡土建筑的消亡、适应、复兴或继续发展?乡土建筑怎样才能在当今及将来发挥最大的作用?因而这类研究更加注重影响乡土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广泛问题的研究,包括认同(identity)、族群性(ethnicity族群渊源)、遗产和旅游、传统的终结和再造(reinvention)、政权和统治(power and dominance)。许多的研究着重将乡土知识运用于当代住房领域,尤其是对城市棚户区的研究,将城市非正式住宅看成乡土建筑新的研究领域。

结合当今中国,民居更新虽也算是某种“积极实践”,但是往往只是关注有文化保护价值的聚落和民居,对于乡土中那些正处于深刻变化的大量性普通民居则很少给予关注,而这恰恰是当前乡土建筑研究最重要也最急迫的问题。另外,乡土研究通常关注的是建筑物质环境,而很少关注物质环境背后隐藏的社会公正、生态危机等问题。还有与民居自发营造密切相关的居民和社区如何参与设计,传统工匠在现代建筑体系的角色和发展等问题,均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二)乡土建筑作为解决当代问题的模型系统

鲁道夫斯基曾认为乡土建筑比现代建筑蕴含更多的实践智慧,对比现代建筑给人性带来的许多问题,将其视为解决与自然相和谐关系的建筑良方。然而,这在以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中很少能得到人们的认同与重视。拉普普特[11]在“向乡土建筑学习――乡土建筑作为一种模型系统”一文中认为乡土建筑应对环境、文化、技术变化等方面问题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通过研究、分析乡土建筑在面对以上问题时的动态变化、它的成功和失败,发现其中的基本规律和机制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设计的本质。

通过在思想、情感、形式与空间之间建立联系,乡土中“原生性”的概念(它们是基于蕴含于乡土建筑中原生的和具有创造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将会产生特定的建筑思想,形成坚实的建筑原型。它们在不同社会中具有普遍的规律性,而且又具有某个社会的特定性。这促使现代设计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有助于促进将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着眼未来注重人居环境可持续性的研究

在 1999年一场名为“21世纪的乡土建筑”的演讲中,奥利弗提出应该使建筑学者和大众改变对乡土建筑的思维定势。他们把乡土建筑视为一种过去的、落后和贫穷的代表,这种看法实际是一种短视的思想。当今全球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满足亿万人的居住需求。而当今仍有 90%的住所属于传统的和不断演化的乡土建筑,如果要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居住需求,就必须不能忽视对乡土建筑的研究。这代表了当今乡土建筑研究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转向。这也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当今生态的、文化的和技术的变化对乡土建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乡土建筑在其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乡土建筑是否可以应对或适应这种变化,从而能够符合新的生态和文化环境?还是乡土建筑不得不消失,正如上一个世纪许多业已消失的传统那样?传统中某些特定的部分是否更加适应这种变化而相对其它方面可以存留下来?

在当前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全国广大乡村聚落和建筑如何良性发展,是影响社会和民生的重要问题,然而当前的各种应对措施却具有很多问题。例如,2011年建设部村镇司提出将“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制度和标准体系,规范村镇规划编制”作为一项工作要点,要求各省抓紧出台《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办法》。然而,中国大约有行政村69.2万个,自然村535万个(百度百科)。面对如此大量的村庄,要按照城市的方式来编制规划和进行民居设计,几乎是难以实施的,即便是实施了也未必能形成理想的结果。另外,在少数民族或贫困地区,有许多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民房改造和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如何激发地方自下而上的力量,避免现在由政府统建造成的在物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许多负面问题?会对广大的乡村地区的社会和生态产生怎样巨大深远的影响?如何建立一种适应于乡土转型的建筑知识体系,引导大量的民居能可持续的发展?这些都是乡土建筑研究所应该关注的问题。

五、结论

综上所述,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1)价值错位:乡土研究中移植城市的、现代的技术体系及价值标准;(2)专业偏向:研究偏向于物质的、美学的、有价值的、少数个案;(3)外部介入:专家、政府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操作方式;(4)主体空缺:缺乏居民和工匠自下而上的有效参与的研究;(5)城乡分离:基于自主营造的乡土建筑设计体系与现代建筑学的分离;(6)偏离现实:没能结合当前城乡现实条件变化对乡土建筑的影响和新的可能性。

要应对这些问题,除了上文建议的三条路径之外,从根本上应转变当前乡土建筑研究和实践基于“特色攫取”的“潜意识”和基于城市的思维模式来衡量乡土建筑的“价值取向”,从而回到乡土问题本身。基于乡土建筑具体情境和发展趋势,应从注重自然历史式的考据研究到注重民居形态逻辑、动态发展和内生机制的研究;从注重个体民居(聚落)典范的个案式研究到关注广泛一般民居的普遍发展规律和问题的研究;从以专家或政府自外而内(自上而下)的“局外人”介入方式的研究转变到在新的社会经济技术语境下结合并民居内生力量的乡村建筑知识体系的研究,最终拓展当前乡土建筑研究和实践的视野,并为其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KH*2/3D]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对现代建筑“中国性”思想中本质主义的解析[C]// 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83-687.

[2]蒋高辰.四大谱系统[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11-18.

[3]陆元鼎. 世界民族建筑国际会议论文集[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6-10.

[4]吴良镛.北京旧城居住区的整治途径――城市细胞的有机更新与“新四合院”的探索[J].建筑学报, 1989(7):7-14.

[5]刘加平.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的科学化与再生[J].中国科学基金,2003(8):234-236.

[6]柏文峰.云南民居结构更新与天然建材可持续利用[D].北京:清华大学,2009:101.

[7]王冬.族群、社群与乡村聚落营造:以云南少数民族村落为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88,255.

[8]卢健松. 自发性建造视野下建筑的地域性[J]. 建筑学报,2009(学术专刊):49-54..

[9]王冬.乡土建筑的自我建造及其相关思考[J].新建筑,2008(4):12-19.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国内民居研究起始于刘敦桢在1940年代在西南地区的建筑调查,到50年代末,他撰写的《中国住宅概论》和《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开启了中国民居的研究。上世纪结束后到八十年代初,民居研究开始复兴,开始了对民居的广泛调研。这时期民居研究者成立了自己的民间学术团体———中国民居学术委员会,出版了一大批研究各个地方民居考察的书籍和论文。其主要是对各地典型民居调研测绘,对民居相关资料进行发掘和整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方面,加速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了传统民居被大规模地改造和破坏。这使得许多学者将民居视为文化传统传承和地方文化多样性保留的一个重要载体,因而注重于对优秀民居及其文化传统的挖掘和保护,如陈志华先生等人的研究。其他乡土研究主要从文化层面、环境层面、形态层面来对民居进行分类研究。研究更注重人居环境整体性,比如传统聚落、村镇、名城的研究。另一方面,在建筑实践方面,伴随着思想解放和文化热潮,对民居特色的研究成为改变时期僵化的建筑教条与探索建筑形式多样化的一种方法。这时,莫伯治早在1959年设计的泮溪酒家则成为新建筑设计的典范,广州新建筑设计也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岭南学派,这对全国的民居研究和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受这一时期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设计界也将民居研究作为获得形式和空间设计素材的一种方式。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古村镇和历史街区成为旅游的热点,虽促进了民居研究的热潮,但也造成了许多拙劣的“布景式”模仿民居形式的商业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在这一时期,也有学者开始借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理论来理解民居形态的演变及意义。例如,在云南,受到拉普普特(AmosRapoport)著作《住屋的形式与文化》的影响,一些学者从文化人类学和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民居的形式逻辑、源流,比如蒋高辰先生及后来昆明理工大学一些年轻学者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乡土研究再度兴起,但研究的重点却有所转向,在西方发达国家则力图摆脱“乡土”这个概念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束缚,于是提出所谓“新乡土主义”。它的目的在于对过去乡土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传统进行延续和发展,对其所蕴含的民间智慧进行汲取和升华。而在发展中国家譬如中国,仍将乡土建筑作为增强地区和民族文化认同的一种方法[1],这是为现代主义建筑找寻中国式表达的一种路径。进入本世纪,也有一些学者开始从多个维度(自然地理格局、政区地理格局、文化地理格局)来对民居的形式进行解析,试图回到建筑本体来理解民居的形式逻辑,并对全国和各个地区或者更大范围的“民系”进行民居类型的划分[2],并从建筑空间及形式要素(材料、屋顶、山墙、院落空间大小、比例、组群的关系、结构、装饰)来定性民居的特征[3]。国外及国内乡土建筑研究的发展历程详见表1、表2。

二、有关民居更新的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民居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愈发凸显,于是对传统村镇、历史传统街区保护更新和传统民居的更新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多。民居更新(有的学者称之为民居再生)的研究开始增多,它关注如何使民居更新既符合现代社会的条件和需求又部分延续并保持传统建筑的特点。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依托新民居创作和建设的民居更新研究与传统乡土或者地区建筑研究相比,民居更新研究则更偏重于建筑实践。而与那些目的是创作所谓具有“中国特色”或“地方特色”,从城市中借用乡土建筑的形式及空间特征的研究相比,民居更新研究是“回到”民居本身,在乡村地区开展(部分在城市的传统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开展实践工作,目的是通过现代建筑材料、设计和建设方式来提高民居品质。比较有代表性的民居更新研究和实践包括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整体性、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的理论,以及在北京旧城的规划研究和菊儿胡同的建筑更新实践[4];单德启先生在广西、安徽等地的新民居理论建设实践;在云南则形成以朱良文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西双版纳、丽江及香格里拉等地进行的新民居建设实践。(二)注重绿色技术和适宜技术的民居更新研究新世纪之交,随着对民居研究的逐渐深入,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共识,一些学者开始从生态技术的层面来对传统民居形态进行量化的科学研究。结合环境及气候条件来解析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揭示其优秀经验和存在的缺陷,进而采取当地的适宜技术来进行民居更新改造。这方面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刘加平教授对陕西窑洞的更新和新型生土技术的研究[5],在云南则是柏文峰教授以天然建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民居更新研究及实践[6]。(三)注重以乡民为主体进行民居更新的乡村营造学研究以上民居更新的研究,基本是以建筑师和相关专业人员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更新模式———它提出一系列包含在设计、技术、建造的方案和方法,然后依赖地方的施工队统一建设。这种方式是将城市建筑学的一些基本价值和方法在乡村地区的移植和运用。因此,一些学者和建筑师也开始立足于乡土,以服务于乡村本身为出发点,探索一种有引导的村民自主更新模式。台湾建筑师谢英俊与温铁军创立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合作设立了乡村建筑工作室,采取乡民建筑教育和协作的方式来进行民居更新改造,致力于推广“常民住宅,协力造屋”,在国内开创了培训乡民自助改造居住生活的新型民居更新模式。王冬教授在国内较早从乡村社会的角度来关注民居更新的问题,提出所谓乡村建筑学[7]的基本雏形,它以“合作建造”“过程建造”“自主建造”为核心,涵盖乡村共同建造的“历史传统”“村落建造共同体”“社会功能作用”“模式及方法”“开放体系”“过程及相关技术”六大问题。上述学者都试图继续着晏阳初和梁漱溟等先辈开创的“平民建设理想与乡村建设”精神。这对于当前大范围大规模的民居更新来说,虽然艰巨,但也许将是一条更契合乡村民居更新需求的道路。

三、当前民居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自然历史的乡土建筑研究之局限乡土建筑的研究从属性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自然历史研究和基于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前者是通过观察来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属性,得到研究对象的各种现象、素材、数据和认知,研究通常更关注有关乡土建筑的现象和数据的收集和梳理。基于问题导向的研究是在前者基础之上能够发展出基本的概念、规则和机制,可以把客观对象的理解上升到更加理性的层面,并能够创造出新的知识,对现实的实践进行科学指导。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自然历史研究是乡土研究的初始和基础阶段,具体表现为以物质形态研究、历史研究、社会研究、文化研究为导向,形成各种方式的民居类型划分方式;在实践层面则表现为注重文化和美学层面的品质,从形式风格层面来对乡土建筑进行分类,目的是从中提取可以借用到新建筑中的形式特征,成为创造本国文化特色和建构民族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但许多这类研究也忽视了对于真正解决乡土所存在问题的关注。(二)注重对传统具有价值的相对少数个案而忽视或无法应对当代的大量性民居当前国内民居研究更多关注部分有文保和经济价值的少数个案,却忽视了广大民居主体———大范围大量性由居民自主建造和使用的当代普通民居。这些城市之外主要居住形态正经历深刻的变迁,是亟需研究却又是最缺乏研究,也是目前理论体系无法应对的问题。(三)嫁接城市经验的民居更新实践与乡土现实条件相错位与国外发达国家乡土研究相比,国内研究最大的不同主要是缘于当前中国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的国情,在城市之外仍具有广大的乡土地域,多数民居仍然是居住形态的主体,也是仍处于不断演化的“生命体”,而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乡土建筑已成为了过去传统社会的少数建筑先例和遗迹。简而言之,“当代的”“大范围大量性的”“正在演化的”是中国民居典型存在状态,决定了乡土研究在文保和历史研究之外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实践性的需求,这也是中国存在大量的民居更新研究实践的原因。但是,目前的民居研究可以说是一种基于建筑学专业视野和城市价值的、脱离民居使用主体和乡土实际条件自外而内的研究。类似英国工艺美术时期建筑师的实践,他们崇尚乡土建筑的人性和美学品质,却陷入乡土建筑设计的悖论:由建筑师设计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对每一个建筑琐碎的细节都要进行设计控制,“刻意”表现出一种原生自然的、“随意”的建筑形式,实际上成为与乡土建筑精神大相径庭。(四)自发建造体系研究与当代建筑学缺乏应有的联系一方面,受自组织理论的影响,对于乡土(地区)建筑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民居自建体系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更多是利用自组织原理来描述和解释乡土(地区)建筑的生成过程和形态特征[8],虽然他们试图从乡土建筑使用主体的层面来反思现代建筑学的缺陷,却较少探讨在当代建筑学的语境下如何介入乡土(地区)自组织机制。另一方面,受亚历山大所倡导的社区自建模式的启发,一些学者也尝试以乡土为主体发展乡村建筑学,对乡土建筑自建体系的探索也很有意义[9]。但这种研究的前提设定或多或少认为当代建筑学在乡村并不适用,乡土社会及其知识体系与当代城市具有很大差异,但在当今地区联系日益密切社会,二者是否可以形成更积极的结合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四、乡土建筑研究的展望

针对目前国内乡土建筑研究的现状,通过借鉴当前国外乡土建筑的新趋势,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笔者认为乡土研究应该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路径:(一)面向当代乡土问题“以积极实践为导向”(activist-oriented)的研究过去对乡土研究的通常是以物质形态研究、社会研究、文化为导向研究,这在当今现实中并不足够,认为更加注重“以积极实践为导向”的研究。这样就要放弃认为乡土建筑承载着文化“真实性”这种观念,应把乡土认作是一种政治工程。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来对所谓过去进行不断的诠释和再诠释[10]。这些研究促使人们更深入了解乡土建筑的本质,以及它在不同时代在不同地方变化的过程,是什么导致了传统乡土建筑的消亡、适应、复兴或继续发展?乡土建筑怎样才能在当今及将来发挥最大的作用?因而这类研究更加注重影响乡土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广泛问题的研究,包括认同(identity)、族群性(ethnicity族群渊源)、遗产和旅游、传统的终结和再造(reinvention)、政权和统治(poweranddominance)。许多的研究着重将乡土知识运用于当代住房领域,尤其是对城市棚户区的研究,将城市非正式住宅看成乡土建筑新的研究领域。结合当今中国,民居更新虽也算是某种“积极实践”,但是往往只是关注有文化保护价值的聚落和民居,对于乡土中那些正处于深刻变化的大量性普通民居则很少给予关注,而这恰恰是当前乡土建筑研究最重要也最急迫的问题。另外,乡土研究通常关注的是建筑物质环境,而很少关注物质环境背后隐藏的社会公正、生态危机等问题。还有与民居自发营造密切相关的居民和社区如何参与设计,传统工匠在现代建筑体系的角色和发展等问题,均是值得研究的方向。(二)乡土建筑作为解决当代问题的模型系统鲁道夫斯基曾认为乡土建筑比现代建筑蕴含更多的实践智慧,对比现代建筑给人性带来的许多问题,将其视为解决与自然相和谐关系的建筑良方。然而,这在以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中很少能得到人们的认同与重视。拉普普特[11]在“向乡土建筑学习———乡土建筑作为一种模型系统”一文中认为乡土建筑应对环境、文化、技术变化等方面问题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通过研究、分析乡土建筑在面对以上问题时的动态变化、它的成功和失败,发现其中的基本规律和机制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设计的本质。通过在思想、情感、形式与空间之间建立联系,乡土中“原生性”的概念(它们是基于蕴含于乡土建筑中原生的和具有创造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将会产生特定的建筑思想,形成坚实的建筑原型。它们在不同社会中具有普遍的规律性,而且又具有某个社会的特定性。这促使现代设计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有助于促进将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着眼未来注重人居环境可持续性的研究在1999年一场名为“21世纪的乡土建筑”的演讲中,奥利弗提出应该使建筑学者和大众改变对乡土建筑的思维定势。他们把乡土建筑视为一种过去的、落后和贫穷的代表,这种看法实际是一种短视的思想。当今全球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满足亿万人的居住需求。而当今仍有90%的住所属于传统的和不断演化的乡土建筑,如果要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居住需求,就必须不能忽视对乡土建筑的研究。这代表了当今乡土建筑研究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转向。这也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当今生态的、文化的和技术的变化对乡土建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乡土建筑在其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乡土建筑是否可以应对或适应这种变化,从而能够符合新的生态和文化环境?还是乡土建筑不得不消失,正如上一个世纪许多业已消失的传统那样?传统中某些特定的部分是否更加适应这种变化而相对其它方面可以存留下来?在当前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全国广大乡村聚落和建筑如何良性发展,是影响社会和民生的重要问题,然而当前的各种应对措施却具有很多问题。例如,2011年建设部村镇司提出将“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制度和标准体系,规范村镇规划编制”作为一项工作要点,要求各省抓紧出台《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办法》。然而,中国大约有行政村69.2万个,自然村535万个(百度百科)。面对如此大量的村庄,要按照城市的方式来编制规划和进行民居设计,几乎是难以实施的,即便是实施了也未必能形成理想的结果。另外,在少数民族或贫困地区,有许多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民房改造和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如何激发地方自下而上的力量,避免现在由政府统建造成的在物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许多负面问题?会对广大的乡村地区的社会和生态产生怎样巨大深远的影响?如何建立一种适应于乡土转型的建筑知识体系,引导大量的民居能可持续的发展?这些都是乡土建筑研究所应该关注的问题。

五、结论

民居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研究

1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随着广大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更高的居住质量、居住环境的同时,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射到新农村民居建筑外观、村容面貌上来。各种样式的民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新农村建设中,逐渐改变了农村的原本面貌。然而新农村民居建筑的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并不能一蹴而就。很多地区盲目快速地对新农村民居建筑进行建设,使新农村民居建筑在色彩运用上出现了缺乏地方特色、色彩紊乱以及对原有村落色彩的任意改变等都成为了影响新农村民居建筑发展的新问题。因此,对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研究与讨论为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1.2研究的意义

1.2.1装饰作用

建筑的完整表达可以通过形式、质感、色彩三要素来表达,而色彩是三要素中最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的因素,也是美化建筑最为直接和最为经济的表达手段。对于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来说,色彩作为设计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新农村民居建筑装饰具有独特的地位,它就像建筑的衣服一样,装点着建筑的外表。

1.2.2标识作用

色彩在装饰新农村民居建筑的同时,也起到了重要的标识作用。通常色彩的标识作用被运用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运用在同一建筑中。色彩可以被运用到同一建筑的不同组成部分中,用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使用功能。

第二,运用在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之间。在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功能的多样性。民居建筑与周围的商业建筑、娱乐建筑、办公建筑等之间在使用功能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果他们色彩雷同,会造成怎样单调与紊乱。色彩作为建筑之间功能划分与标识导向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又能使建筑识别感、标识性更为突出。

第三,运用在处于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建筑群落。由于各地拥有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风俗等,各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同时,这种色彩差异性被深深的打下了地方特色的烙印,譬如:南方水乡民居朴素、淡雅的色彩,常以白、灰两色装饰墙面。少数民族的村落民居更以寓意深远、丰富的色彩展示的自己民族的民俗文化。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特色鲜明的色彩使人们很快可分辨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这就是色彩非常强烈的地方标识性。

1.2.3情感作用

在新农村民居建筑发展中,色彩的情感作用是从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出发,赋予新农村民居建筑一种主观抽象感受。全国各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充分的反映了当地农村居民一定的生理、心理需求。例如:高明度、低彩度、偏暖色的颜色运用在农村民居建筑中会使人感觉到明亮、温暖的感觉;高明度、低彩度、偏冷色的颜色运用在农村民居建筑中会使人感觉到凉爽、清新的感觉。因此,科学合理的运用建筑色彩可以很好的满足当地居民生理和心理需求,调整心理平衡,抒发内心情感。

1.2.4文化意义

中国历史悠久,全国各地历史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中国各地农村民居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及其灿烂辉煌的组成部分。各地农村独特的文化、历史、民族特色都在其民居建筑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因此,深入挖掘新农村当地鲜明的文化色彩,将其运用到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当中,会给新农村民居建筑赋予浓厚的文化特色。

1.2.5审美教育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问题也日渐突出,这和我国没有相对完善的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标准配套有关,同时,也与参与新农村民居建设的设计师和当地居民缺乏系统的色彩审美教育有关。色彩的审美教育是对色彩美学的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教育,而这种色彩的审美教育应是从小培养的普及性教育。通过对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制定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标准,让更多的人们能够认识色彩的美,养成科学的色彩用色习惯,提高整个地区人民的色彩审美教育。

2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研究的原则

2.1突出新农村民居建筑的自然美原则

新农村民居建筑与城市建筑截然不同。农村拥有着丰富的山、水、农田、植被、天空等自然资源,其原生的自然色彩有别于城市环境色彩。人类与生俱来的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属性决定了自然色彩是人们最喜欢、最易于接受和最值得珍惜的色彩,因此在进行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时,要尽可能的保护突出自然色彩,使建筑人工色彩从属于自然色彩、融入自然色彩之中。只有遵循回归自然、突出自然美原则,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才能更加真实和充满生机。

2.2突出新农村民居建筑的地方文化特色

“文化无处不在,建筑失去了文化,就意味着走向衰败”。[1]任何民居建筑都拥有其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建筑色彩作为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会直观的反映出当地的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各地农村拥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色彩和传统文化色彩,因此在进行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时,要珍视色彩的地方性,注重本地传统文脉的延续,加强新农村民居建筑的识别性,用合理的色彩规划来体现新农村民居建筑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气质。

2.3兼顾新农村民居建筑传统与现实的原则

新农村民居建筑需要延续和发展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新农村民居建筑首先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居住要求,在建筑色彩上一味模仿传统民居建筑色彩或一味照搬发达城市建筑色彩规划标准都是不正确的。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必须从整体上考虑,传统不是一种固定的形式,而是一种代表性精神,将传统精神色彩与人们对人工色彩的现实审美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兼顾传统与现实的原则,使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达到和谐统一。

3总结

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把目光集中到了色彩规划的领域当中,然而,大家普遍研究的领域在城市色彩规划的范围内。很少对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的规划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就使新农村民居建筑出现了很多用色方面的问题,导致新农村民居建筑地方色彩丧失,类城市色彩临摹混乱等状态。因此,只有更多的人投入到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的研究行列当中去,才能使新农村民居建筑色彩规划逐渐规范与完善,进一步指导并促进新农村民居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佳.灾后成都农村住房多样性建设[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