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翁牛特旗;人面岩画;考古年代

中图分类号:J18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笔者作为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的研究成员,曾先后两次参与中国东北赤峰岩画考察队,在以赤峰为中心的西辽河流域进行古代岩画考古田野调查。尤其是第二次的翁牛特旗岩画普查,是第一次大规模系统性的调查与整理。在张亚莎教授的指导下,由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的考古学专业硕博研究生及本科生等28人,联合内蒙古翁牛特旗文化局、博物馆和赤峰卫校等单位组成了“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翁牛特旗岩画考察队”。通过为赤峰翁牛特旗辖区内的岩画点建立“岩画身份证”的方式,做了较为科学、全面的调查记录和资料整理,获得了最新的岩画资料,填补了西辽河流域赤峰岩画研究资料中科学数据的空白。

一、赤峰翁牛特旗人面岩画

翁牛特在蒙古语中意为“诸王所在之地”,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中部,地理坐标东经117°49′~120°43′、北纬42°26′~43°25′之间,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本区地势西高东低,地面由西向东缓慢倾斜,西部为中山台地,中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为平原沙区,处于由西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两大河流环抱的三角地带,北接大兴安岭西南段余脉,南邻燕山山脉支脉七老图山北端山脉。

翁牛特旗岩画不仅处在整个西辽河流域岩画的中心区域,也处在北方“边地‘C’字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东分布带的起点位置上,还处在作为独立系列的北方岩画带与东部岩画带甚至与环北太平洋沿岸人面岩画带等交错重叠的关键位置上;经济形态上位于中原农耕文化区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区交错的核心地带。由此可见赤峰翁牛特旗岩画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关于岩画点的划分,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席意大利埃曼努尔・阿纳蒂(Emmanuel Anati)在《世界岩画研究概况――一份送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报告》中指出:“岩画‘地点’是指有岩画的地方,‘地点’的边界,要在最靠边的图形以外500米的地方,再没有其他图形,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看都是如此。比如说,两组图形之间没有形象的地段,超过500米的,那就可以被认为两个不同的的‘地点’。”此次翁牛特旗岩画调查基本依据此国际惯例。

关于岩画点的岩画图像编码,我们采用了最小地名的命名原则,用岩画所在的当地山体名称的汉语拼音首字母来表示地点、调查测量顺序,并结合时间进行编码。例如2012NWbmzY01-①,即表示2012年内蒙古(N)翁牛特旗(W)白庙子山(bmz)第1处岩画点(Y01)第1幅岩画图像(①)。但由于翁牛特旗岩画图像比较密集且有些画面较小,并未按照国际惯例通行的超过25米重新编码的规则,而采用凡是不在同一块岩石之上的画面都重新编码的方式。本文所用人面岩画图像,仍将采用赤峰翁牛特旗岩画调查时的岩画图像编码。

翁牛特旗人面岩画虽是发现最晚的岩画地区,但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所发现的岩画主要分布在白庙子山、箭眼山、大黑山、牦牛海山等4个岩画点,尤其白庙子山和箭眼山岩画具有翁牛特旗人面岩画的典型性。据翁牛特旗岩画调查数据显示,共记录到岩画75处,109幅画面,376个单体图像。其中翁牛特旗人面岩画图像所占比例大约在60%,从整个中国人面岩画分布区域来看,属于相当密集的区域之一。

翁牛特旗人面岩画的突出特征是“.”的或“”的同心圆图像结构,这在中国人面岩画图像中是最原始的、最简约的也是基本的形式结构。因为只有人(兽)的面部特征,最基本的必须要有眼睛,其他的人面岩画图形均要在此基础上变化发展而来。因此,这种主要突出眼睛表现的人面岩画,也可以称之为“眼睛人面岩画”或“眼睛被突出表现的人面像”。

翁牛特旗人面岩画分为有外轮廓(图1)和无外轮廓(图2、图3)两种类型,均磨刻在相对独立的巨石上。共同的显著特征是用两个并列的同心圆来表示眼睛,中心小凹穴表示瞳孔或眼球。制作技法均使用磨刻法,线条磨痕为凹槽,呈“U”形,线条较整齐,磨痕深且宽,深度可达1cm,宽度在1~1.5cm。有的在两个同心圆眼睛的上下左右位置上,磨刻出四个对称的小凹穴;有的在同心圆眼睛中间磨刻出一个竖凹槽和两个小凹穴,可能表示鼻子;还有在眼睛及鼻子的下面也磨刻出一排由多条短竖凹槽的短线条,可能表示嘴巴或牙齿,抑或胡须;也有的在眼睛上部刻出多条短竖凹槽放射线。

从翁牛特旗人面岩画图像上观察,制作得如此精细,且显得非常工整、庄重,都采取岩画中最为原始且最费工时的磨刻技法,磨痕凹槽很深、很宽,显然是长时间反复磨刻的结果,可见岩画制作者的态度是绝对虔诚与专注的,并可能有族群中多人参与制作。这些既反映出制作人面岩画所付出的巨大社会成本,也体现了原始族群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赤峰翁牛特旗人面岩画的制作技法

翁牛特旗人面岩画的磨刻制作技法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它深深的线条磨刻刻痕。磨刻法是岩画最早的制作技法已成为大多数岩画学家的共识。例如曾对非洲北部岩画的凹槽刻痕以及岩画刻纹表层作了大量研究的法国史前考古学家格・弗拉曼(G Framme),推测指出早期岩画的岩刻采用的这种磨刻技术是完成岩刻制作的最初阶段。考古及岩画研究的前辈盖山林通过多年的考察,证实格弗拉曼的论点是正确的,并认为我国北方岩画中磨刻岩画的时代是最早的。

磨刻法(或称轮廓磨刻法)是史前岩画早期的制作技法。宋耀良认为,这种磨刻技法制作的人面岩画图像是最早出现的,创作年代大致始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采用石器工具磨制法,而止于距今3000年的青铜时代,晚期采用金属利器敲凿法。

中国人面岩画文化发生的大体时间,应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到青铜时代。盖山林认为,阴山人面岩画主要应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下限不晚于青铜时代。陈兆复也认为我国人面岩画的大多数人面岩刻属于新石器时代。田广林认为西辽河流域的阴河、英金河岩画年代相当于红山文化至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稍晚的二期岩画属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的作品。

翁牛特旗人面岩画在整个西辽河流域岩画中是磨痕最深最宽的岩画类型。结合这类型人面岩画图像的磨刻制作技法,观察其粗大且深的磨刻线条刻痕,能直观感受到人面岩画古老的性格及其创作年代的久远。翁牛特旗人面岩画的大致年代,也应框定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到青铜时代。

三、翁牛特旗人面岩画考古年代分析

如何断定远古岩画创作年代,一直以来是岩画学研究中难以破解的世界性难题之一。世界岩画组织联合会执行主席、澳大利亚著名岩画学家罗伯特・贝纳里克(Robert G.Bednarik)认为:“从事岩画研究中,现阶段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对岩画创作年代的断定,并在未来一定时间内难以完全攻破的科学尖端。”

翁牛特旗人面岩画均为露天磨刻,自然风化严重,以致无法使用严格的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等方法。但是我们知道西辽河流域考古学文化非常丰富,且史前考古文化发展序列比较完整清晰,依次排定为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后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和C14测年数据,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在公元前8000~公元前3000之间。当地考古文化序列的完整性,对于岩画年代的推断能够给予更多的证据支持。

西辽河流域岩画与西辽河流域史前考古文化之间的关系,也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翁牛特旗人面岩画处在西辽河流域史前考古文化的核心区域,可采用艺术史图像学理念以及相关考古学等方法,对翁牛特旗人面岩画进行细致的图像比较与客观分析。可依据可靠的考古学出土材料寻找相关线索,以考古学的出土器物年代作为参照,根据人面岩画的图像造型风格与出土器物进行对比来框定翁牛特旗人面岩画创作的年代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推断出相对合理的时间年代框架。

翁牛特旗人面岩画主要集中分布在白庙子山岩画遗址和箭眼山岩画遗址,图像也较为典型。

白庙子山岩画遗址位于翁牛特旗乌丹镇约40公里,西拉木伦河南岸的荒漠草滩中,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山脉呈南北走向,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约500米,岩画遗址点GPS坐标为东经119°21′39.5″,北纬43°08′50.2″,海拔高程534米。白庙子山的岩画数量多,比较集中,且周边地区史前遗迹较为丰富。

人面岩画与其附近有关的遗址、遗迹和出土器物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汤惠生关注了人面岩画纹饰与多种典型出土遗物上饰有人(兽)面纹饰之间的关系。王建新认为,与可靠的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形式完全相符,就可以和岩画图像相互印证,才能给岩画年代断定提供一些依据,应注意与岩画相关的周边史前居住遗迹和墓葬之间存在着共存关系进行综合研究。李福顺也提到岩画断代所采取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根据岩画与出土器物之间相对照来推测岩画年代。

梳理翁牛特旗人面岩画图像与当地史前文化器物图案的内在关系,可以运用图像比较学的方法来为岩画断代。蒙古岩画学者道尔吉认为:“相似岩画间在风格和内容上的对照,这些岩画同断代可靠的出土物之间的一致点,可使断代工作得以着手进行。”关于利用考古学方法的有利条件对岩画进行断定,上世纪前苏联丰富的研究成果值得注意。例如前苏联岩画学者B.鲁霍和П.萨尔瓦斯在岩画所在的附近山崖脚下勘察时,在未被扰动的土层中发现了两件箭镞器物材料,根据这些箭镞的类型和岩画的图像风格、题材类型等图像学比较的方法,认为它们与岩画属于同一年代,从而对芬兰的阿斯图万萨尔米岩画进行断代。前苏联考古学者把蒙古国的哈楚勒图和伊赫-腾格里-阿姆等两处岩画的类似材料同塔加尔青铜时代出土的鹿形金属牌饰遗存进行比较后,发现相似的题材和风格,看到岩画上鹿形特征具有“斯基泰野兽风格”。A.H.柏恩施坦注意到某些岩画的典型特点是凿刻躯干时有骨架线条,这类岩画最为相似的现象是在亚洲草原广泛流传的“匈奴风格”。可见以岩画的题材、风格与已知可靠年代出土器物的相似图像对比来推断岩画创作年代的方法是有意义的。

可提供参考的西辽河流域翁牛特旗岩画周边的考古发掘材料中,位于白庙子山岩画北面的西拉木伦河北岸的赤峰巴林右旗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那斯台遗址,根据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报告,出土1件透雕圆孔并列同心圆纹眼睛的石片加工椭圆形石质人面饰品,眼睛下面有外凸嘴巴,也似牙齿(图5)。通过仔细比较不难看出,白庙子山编号2012NWbmzY01-②人面岩画(图4)与此地红山文化人面石饰有许多共同点,如都具有同心圆式的双环形眼睛,眼睛的下面都有类似的牙齿,可以说两个图像的构成元素完全对应。

在白庙子山人面岩画中,最引人注目、最具特色的就是位于白庙子山中段东侧、被称为“巨薯石”的岩石上的编号为2012NWbmzY01-①的人面岩画(图6)。岩画面向东南方向,线条光滑整齐呈“U”形深凹槽,双目为同心圆纹。该岩画无论在制作技法上,还是艺术表现手法上,在翁牛特旗人面岩画中最具典型性。而巴林右旗白音汉苏木那斯台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圆双目玉蝉,首端以突出同心圆纹作为双目(图7),与白庙子山眼睛人面岩画十分相似。

编号为2012NWbmzY01-③的人面岩画(图8),也是一幅很具特色的人面岩画,在白庙子山“巨薯石”右下角,面向东偏东北方向,磨刻。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圆目兽面块形龙,也称“玉猪龙”(图9),亦为红山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玉礼器。比较后发现,二者在眼睛纹饰整体构思上极为相似。最醒目的是浮雕圆眼,眼睛外形呈水滴状,突出圆睛巨吻,獠牙突出,制作技法上都采用了凹槽线雕磨刻法。这类器物更加强调的是对大大的圆目的刻画,这在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中是有传统的。研究红山岩画的翁牛特旗岩画学者吴甲才也认为这幅人面岩画与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面极为相似,称这幅人面岩画为“玉猪龙面”岩画。

艺术史及岩画学家张亚莎认为:“翁牛特旗人面岩画与红山玉器图案的相似性,就应该属于这类确凿证据之一。”位于白庙子山中段西侧、在地面岩石上的编号为2012NWbmzY03的人面岩画(图10),也是一幅很值得关注的人面岩画,磨刻一双同心圆纹的眼睛,眼睛下面有七道短线,可能代表牙齿或嘴巴。与之在整体造型上如出一辙的是赤峰巴林右旗博物馆藏红山文化神面石饰(图11)。与此人面岩画可比较的还有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如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品红山文化时期“眼睛纹”勾云形玉器(图12),也被称为“带齿动物面纹玉饰”。这类器物多数为传世文物,学界共认为是红山文化遗物。虽然对这类“勾云形玉器”在图像学上解读有着很大分歧,但多数学者认为表现的是眼睛。如孙机认为,红山文化中的某些勾云形玉器就是对眼睛的模仿。王仁湘也认为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表现的是神目(玉眼)。许多研究者还注意到巴林右旗博物馆藏红山文化神面石饰与一些“勾云形玉器”图案的联系。编号为2012NWbmzY03人面岩画与这两件器物纹饰在图像上比较,三者在构图造型上有很高的相似度。

另外,在制作手法上,人面岩画和红山文化玉器都使用槽磨制手法,人面岩画使用了凹槽磨制手法,线条磨痕的宽度和深度均十分匀称。尤其在玉器表面也特意使用槽磨手法制出来的一种极为特殊的瓦沟纹饰十分规整,似乎和翁牛特旗人面岩画在技法上有承继关系。

通过对翁牛特旗白庙子山人面岩画与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遗存中人面石饰品、某些“眼睛纹”玉器等图像的比较,可以看出它们在制作技法、构图处理、表现手法上有很多相似相同之处。根据处于红山文化晚期的勾云形玉器,以及红山文化玉器遗存年代大体上限距今6000年,下限距今5000年之间,可以大致推断出翁牛特旗白庙子山人面岩画年代在距今5000年左右,即可能在公元前6000~4000公元前之间。

箭眼山岩画遗址位于翁牛特旗乌丹镇下泡子嘎查以东500米处,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岩画遗址点的GPS坐标为东经118°58′25″,北纬43°04′24.8″,海拔626米。可辨认的人面岩画均磨刻在一块巨石上。图像类型和白庙子山人面岩画如出一辙,为同心圆所组成的双目式人面岩画,只是画幅更大,线条更粗大,磨痕更深。

可提供参考的翁牛特旗箭眼山岩画周边的考古发掘材料中,位于其北面的西拉木伦河北岸的赤峰林西县白音长汗兴隆洼文化遗址。二期乙类出土了3件磨制人面形蚌饰(图13),其人面蚌饰上有两个圆形凹槽圈代表两个眼睛,内各有一个小圆坑代表眼珠,两个外凸弧线凹槽相扣代表嘴,内磨制竖向7道凹槽代表牙齿。

如果把翁牛特旗箭眼山人面岩画(图14)与西辽河流域赤峰兴隆洼文化出土的人面蚌饰遗存进行比较,可知二者的构图风格及造型表现理念上有惊人的一致性,尤其所刻画眼睛都具有“同心圆式的双环形纹饰风格”,显然出于相同的艺术处理手法。

还值得注意的是红山文化遗址或墓葬出土了不少“眼睛纹”骨牌饰物(图16),骨牌上的同心圆“眼睛纹”纹饰与翁牛特旗箭眼山编号2012NWjysY01人面岩画(图15)有很强的相似性。张亚莎认为:“二者造型理念如出一辙,完全是同心圆(重环式)双目图案。”还发现箭眼山人面岩画与西辽河流域大南沟后红山文化墓地出土的“眼睛纹”的长方形蚌饰骨牌图案非常相似(图17)。

翁牛特旗箭眼山人面岩画图像与兴隆洼文化时期的人面蚌饰、红山文化时期的骨牌都采用了槽磨制手法,且具有极其一致的构图及造型特征。可见在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发展系统中,林西县白音长汗类型处于较晚阶段,其年代距今超过7000年,此已成研究者共识。因此,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的二期乙类遗存人面蚌饰,其可能发生年代在距今7000年左右到红山文化晚期之间,箭眼山人面岩画创作年代可能发生在距今7000年到4000年之间。

英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Ernst Gombrich)指出,原始艺术里眼睛是一种普遍性形象。如此对眼睛的“刻意表达”可以追溯到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马格德林文化时期,如法国阿里埃日省的勒・马斯-达齐遗址,就曾发现了一个没有下颌骨而眼眶中却有两块刻意切削的圆形骨片充当眼睛的少女头盖骨。

从史前考古资料来看,翁牛特旗人面岩画对“眼睛”独特的造型理念,在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史前文明中也具有连续性和创造性。我们能够想到的是辽宁牛河梁女神庙遗迹出土的一尊新石器时代泥塑女神头像,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这尊女神眼眶内装入人工加工过的圆形玉片为睛,增添了女神神性,这种创造性表达是有意义的。另外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出土的人面蚌饰和红褐色人面石饰等对眼睛的特殊刻画亦具有上述表达意义。还有赤峰巴林左旗红山文化早期的洪格力图红山文化积石冢,出土了两件眼睛被处理成尖圆的陶塑人面像,其背面并钻有孔眼。对眼睛的特殊强调在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及夏家店下层文化中都较为常见,和翁牛特旗人面岩画比较,在整体造型上以及有的在制作技术上,都有很强的相似性。

这种对“眼睛”独特的造型理念在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中具有的连续性与创造性,甚至也体现和传承到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城文化中。如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赤峰三座店石城遗址,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三座店石城中的每一座院落房址都是一双“同心圆眼睛式”结构造型(图18),也是对眼睛的刻意模仿。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史;高等数学教学;必要;作用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数学史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斗争的记录,是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的历史。无理量的发现,微积分和非欧几何的创立,乃至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等等,无一不是经历了曲折艰难最终探索出来的。这样的例子在数学史上不胜枚举。

一、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史的必要性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发展的历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数学家的坚毅品质以及为数学和科学献身的精神,并了解祖国和世界的数学成就。通过高中阶段数学史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价值,激发他们对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数学教师如果只满足于给学生讲授基础知识,对其相应的历史背景重视不够,对其中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总结不够,显然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师掌握一定的数学史知识以后,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学生:陈景润的“1十2”定理;“哥德巴赫猜想”;数学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无数数学家在科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出来的,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有很长时间以来,无论数学家、数学教育研究者、还是中学数学教师,甚至包括从事其他行业但对数学又情有独钟的数学爱好者都从自己学习数学的切身感受中体会到,数学的发展历史对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一定的作用,是应该学习的一门数学知识。其原因在于它可以使人们获得思想启迪,得到教育。

二、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高职生大多在高中数学基础不好,因而也谈不上对高等数学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取得高效的重要条件。缺乏学习兴趣则往往会使学生厌恶高等数学。了解一些数学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动机。其实这并不是因为数学本身枯燥,而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忽视了数学史的教育。作为教师一节课全面讲解下来,却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个别同学甚至失去了能学好高等数学的信心。笔者经过多年来对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不断研究,已深刻感觉到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在高数课堂里中引入相关的数学史知识不仅能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协助学生将抽象观念具体化。

2.对学生人格成长产生作用

数学史记录着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数学成就、重要的数学推理、影响深刻的数学问题等。数学史中也记载着国内外许多数学家献身科学的故事。无数的数学家们为了探索真理甚至付出毕生的努力,例如古希腊阿基米德在敌人危及自己生命的紧要关头仍在数学研究之中,为的是“我不能留给后人一条没有证完的定理”。欧拉双目失明,但他仍以坚强的毅力继续写论文,这些科学家的故事对那些在平时学习中遇到稍微繁琐的计算就厌烦的学生来说就是一次很好的人格教育,对于他们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会产生重要的作用。所以数学是一门融合世界各民族文明成果的科学。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一些数学家为数学而献身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心理上受到熏陶以培养他们顽强的毅力。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长。

3.以微积分教学为例来讲解相关数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

记得某位名人说过:如果将整个数学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初等数学是树根,各数学分支是树枝,而树干的主要部分就是微积分。由此可看出微积分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和各科之间的关系。微积分也是高职院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而且与微积分相关的数学史知识特别多,笔者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给学生补充了以下相关的数学史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最早的微积分思想:公元前三世纪阿基米德在研究球冠面积时就有了一些积分学的思想。我国《庄子》一书的中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三国时期的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到“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和体而无所失矣。”这些都是较早的微积分的思想。

(2)对于课本中重要的牛-莱公式的来历:十七世纪下半叶,英国大科学家牛顿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分别独自研究和完成了微积分的创立工作,牛顿在1671年写了《流数法和无穷级数》,莱布尼茨在1684年发表了现在世界上最早的微积分文章,由于他所创设的微积分符号优于牛顿的符号,所以现在用的微积分符号就是当时莱布尼兹创造的。但一门科学的创立决不是某一个人的业绩。它必定是经过多少人的努力后的基础上,最后由几个人总结完成的。在提出谁是这门学科的创立者的时候,历史上竟然造成了欧洲的数学家和英国数学家的长期对立并争论近百年。牛顿创立微积分要比莱布尼兹早10年左右,但是正式公开发表莱布尼兹却要比牛顿发表早三年。所以后人把这个计算定积分的公式叫做“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3)给学生讲解了牛顿等人的生平:学生对牛顿这个名字都非常熟悉,但是不知道牛顿的具体生平,我给同学们做了一些介绍:牛顿(1642~1727)是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牛顿为了科学事业而终身未娶。牛顿大学期间伦敦地区流行鼠疫,牛顿回到了家乡并在乡村隐居了两年,经常思考各种问题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期间他有了三大发现:微积分、万有引力、光谱分析。

三、结语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多学习和搜集有关的数学史知识,通过穿插这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借此呼吁:让我们的学生适当了解一些数学的历史吧,它会使数学课堂更愉快、更轻松。

参考文献: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范文第3篇

1956年,谭良洲还是天柱民族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即率先在当时贵州惟一的文艺期刊《贵州文艺》上发表散文《赵大叔》。以后,陆续在《山花》、《上海文学》、《民族文学》、《萌芽》、《文艺》、《人民文学》等刊物上发表小说,并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侗家女》、散文集《迷人的侗乡》,长篇小说《豪杰风云》、《少女梦》、《侗乡》、《歌师》,成为贵州有影响的作家。谭良洲来自风光绮丽,多姿多彩的侗族山乡,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艺术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侗族生活,记录了侗族前进的历史足迹。在谭良洲的作品中,如果从认识侗族历史的长度和生活的宽度而言,欣赏中短篇小说集《月色清明的夜晚》无疑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还可以清晰看到作家创作的前进轨迹。

由一定地域、一定历史、一定习惯形成的民风民情,是揭示这个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特性的重要窗口,同时,可以准确地折射民族的发展变化。《月色清明的夜晚》这方面的展示最为充分,构成小说集最为瑰丽的色彩。迎娶新娘,不是像城里人那样要开小轿车,要摄像,而是要靠唱歌“闯关”。没有能说会唱的男子当主将,唱输了,就得拿“买路钱”,拿出礼物送给“拦路”的姑娘们,通融过关。当然,侗家人对歌不是为了钱财,而是双方文化和智慧的较量(《拦路歌》)。夫家怕姑娘嫁过来生活不习惯,寂寞,要派人陪伴几天;赶歌会,玩山,唱山歌表心迹,找心爱的人(《赶歌会》、《玩山》);斗牛、杀牛,过斗牛节,祈求风调雨顺,免除灾害;人一出生,大人要给他在山前屋后栽一棵树,名日“生死树”。这棵生死树,关系一生幸福,须小心看护,到本人回归大自然的时候,用它制成“老屋”,掩埋自己,重归于大自然。在牛圈里生孩子,盼望孩子像牛一样健壮……

集子里描写的侗乡民风民情,像侗乡的山花,瑰丽多姿,但作家并没有停留于猎奇,或者表象的记录,停留在为了满足受众的低水准消费,而着力于创造这些民族文化的主体,着力于侗家人的命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着力于侗家各色人等内心世界的揭示。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交流空前增多,中国作家不仅继承了自己描写外在的“白描”传统,同时,接受了西方许多有用的经验,开始着眼于更为深刻的主题:人性,人的主体意识,人的隐秘世界;探讨人的尴尬与无奈,扼杀个性,扼杀自我意识等等。文艺界将这样一种转变概括为“向内转”,标志着中国文学创作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一点,在作家谭良洲的集子里有许多生动的表现。因而,这部集子就既具有记录历史,记录民风民情,向读者多角度展示侗乡风貌的品格,又具备了进人21世纪中国文学先进行列的品格。善良、聪明的婢美被爱她的婆婆和丈夫逼到牛圈里生孩子,由于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孩子死在肚子里,自己奄奄一息。婢美抗争过,还有行政力量的干涉,但是,落后的力量太强大,她失败了。她的人生尊严受到侵害,人性被挤压。作家在读者面前展示了这样一幅凄美的图景:“月色,多好的月色啊!牛棚的板壁有一条缝,她从那缝隙中望出去,寨路青石板是明晃晃的。竹林、山峦、鼓楼、榕树,在蓝色的天幕下,像是一幅动人的剪影。远处的寨楼里,叮叮咚咚的琵琶声和咿咿呀呀的牛腿琴声传来,悠扬、悦耳……”(《月色清明的月夜》)读到这里,不能不潸然泪下。

陈爱牛是作家笔下的另一类农民。斗牛,它带着欢乐,带着传统文化,同时带着迷信色彩,进入侗族人民生活,进入这个爱牛如命的农民血液里,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作为存在多元文化的侗族地区,落后意识不可避免地对陈爱牛产生着影响,有过和时代不合拍的表现。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他在进步与落后之间毅然决然地作了正确选择,放弃了“吃牛瘪”,消除了斗牛、祭牛,消弭天灾的迷信意识。斗牛节作为传统节日,实现了成为侗家娱乐、联络感情的转变,陈爱牛成了这种具有历史意义意识领域里变革的亮点(《斗牛节》)。70多岁的卡普嘎佬把和自己生命联系在一起的“生死树”贡献给纪念堂,不料,他热爱领袖的感情被利用,“生死树”并没有运去北京,而运进了县委大院。在“”中被冲击的县委书记恢复职务,把砍下来的生死树归还给卡普嘎佬。作家从政权层面揭示了侗族生活矛盾,记录了侗族前进的足迹。

写侗族的人物,如果不是神似,则极有可能穿的是侗族衣服,说的是另外民族的话,做的是另外民族的事,是另外的民族的精神境界。这种情形,在许多作品中常见。谭良洲作品中的人物,则彻头彻尾,彻里彻外都是侗族。他们穿的是侗族服装,过的是侗族生活,说的是侗族的话,是用侗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问题和处理问题。作家笔下的侗族姑娘,个个能说会唱,质朴善良;男子耿直,难免粗鲁;老人特别记情,记共产党的情,记朋友的情;想别人多,想自己少……特别是语言,其独特韵味是无可替代的。侗族不仅穿着讲究美,说话同样讲究美,话说得不好听,在侗族人看来,是很丢脸的事,女人尤其如此。因而,侗族人很少直统统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借用象征、比喻、讲故事,曲曲折折地表情达意。称特别会唱歌,盘歌特别有经验的人为“老叫雀”,领姑娘们对歌,特别有办法的叫“姑娘头”。作品描写打扮,也很有特色。“阿梦娜打扮自己,什么化妆品都不要,只要个圆圆的镜子,一把弯弯的木梳,一片两指头宽的红纸,几根细麻线拧成的一股绳沾上草木灰,把眉毛修成一弯新月,把刘海剪齐整,再抹上一点油……”活脱脱一位侗族姑娘立于纸上(《赶歌会》)。侗族姑娘开朗、泼辣,同时,不乏温柔。要及早作准备,截住迎亲队伍,姑娘急着喊“姑娘头”,“姑娘头”却没有好话:“是哪个叫我,喊魂呀!”(《拦路歌》)。这就是侗族姑娘说的话,而且只能是对女伴说。

读谭良洲的小说,极像进入侗乡大山里,曲径通幽;还像溯源山间溪流,忽儿铮铮淙淙,忽儿平静如镜,忽儿高歌猛进,忽儿踪影全无,待以为消失,却忽又冒了出来。出人意外,却又在意料之中。绘景绘物绘人,形神兼备,而且处处透着浓浓的侗味,与别的民族无类似或雷同之处。如果作家自己不是侗族,写的不是他最为熟悉的生活,是他最为熟悉的人,不是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是没法有这样精彩的艺术表现的。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斗牛》;历史;生活;真实

一段历史,最真实的体现不是存在于史书传记、资料文献,而是在于那段历史下人们的真实生活。一部电影,最动人的地方不是伪造的世外桃源、温情脉脉,而是在于对观众最诚意的责任。影片《斗牛》之成功,在于其以小见大,以精神战胜肉体、以诚意还原历史。喜剧与悲剧、温情与忧伤、执著与敷衍、永恒与短暂,阴阳交融,悲欢同台地讲述那段笑中有泪的民族往事。

一、最真实的中国现代史――以小窥大的叙事

一只漂洋过海,从华沙送到中国抗日前线的奶牛;一个善于挖洞,愚昧而又精明、懒散却又执著的光棍牛二;一个随夫而来,克夫克子、大胆泼辣的寡妇九儿。这三个起眼又不起眼的角色,带着国外先进、他乡文明汇集在《斗牛》的小山村中。村民、八路、日军、难民、土匪、、,一幕幕地上演又谢幕,就如溪中的流水潺潺而过。影片就在一个个不经意间,在大笑与感触间,慢慢地将那段历史浸透到观众的心灵。

二战爆发,日军侵华,全国人民奋起反击。奶牛随抗战部队转移至堡垒村的抗日根据地,这一有着流不尽奶水的“洋牛”,着实把这个小村庄重重冲击了一把。封闭的愚昧与外来的文明相遇,身在其中的村民除了感叹则是一概不知。这恰恰是那个时代中国农民的普遍状况:他们的认识被巍峨的大山所阻隔,被封建的思想所禁锢,洋人、洋理论、洋主义对他们来说都太远太高深,他们最熟悉的除了三天两头而来的飞机大炮,便要数这随军而来的“八路牛”了。于是,恰逢日寇来犯,这庞然大物的藏觅即成了村中的头等大事。而此时九儿的出场便担负了此项大任,虽然她只是一个“中介”,一个“引诱”真正接受任务的牛二上钩的角色。但她对这条光棍而言却是幸福的憧憬,是生活在那样一个战乱年代下普通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于是九儿来了,牛二服了――虽然表面上的百般坚持,内心却早已醉倒在她那妩媚一笑的热炕头上。从此,牛二便被这牛尾巴牵着开始了他的九死一生,开始了他与“九儿”朝暮情怀的保卫战。

牛是与世无争的,所以它不会明白村民为什么喂他哑药,为什么把它涂的“黄不黄,奶不奶”,为什么将它关在暗无天日的地方。于是正当它在为能够见到阳光而努力时,日本人“三光”了村中所有能见到的肉体,包括落后的小黄牛,包括九儿,幸存下来的只有牛二。在此之前,奶牛只能算是牛二与九儿之间的一道桥梁,但劫后余生的他们却要成为真正的情侣。虽然它并不是一位十分称职的女友,但却让牛二找到了追求幸福的目标。于是它开始撒娇,并不去担心牛二的安危,甚至在牛二冒着生命危险将它拉走的一瞬,仍要将九儿的脾气耍上一耍。因为它早已料到飞去又飞来的一纸契约早已深埋在牛二心中。而此时,这个中国农民的可爱之处便开始淋漓尽致地发挥,他的坚忍与执著绝不会屈从于侵略者与自己的理想,哪怕是面对即将要砍下头颅的霍霍刺刀。于是,外敌命丧黄泉,二牛经住考验,重逢在历史的山脊上。

民族矛盾的解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二牛亦要面对。日寇大部队覆亡,却留下一个从未杀过人的日本兵作为讽刺,硬生生给牛二一个报仇雪恨的机会,但他却因为日本兵可以医好滴血的牛而没有下手。中国百姓对敌人的仁慈与宽容并不亚于奶牛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任何有需要的人,即便对方并不友善。然而,士兵的特质与他们仍存在很大的差异,于是当貌似很幸运的日本兵与杀红了眼的相遇便注定了刀戎相向的悲惨结局,奋力阻止的牛二也只能落个眼黑耳鸣的下场。此时影片会让我们明白,民族间的厮杀结果永远只有葬送在同一个墓穴中。

民族困难过去,又迎来了饥饿的同胞,无休止的战争结果只有大规模流亡的难民和弱肉强食的土匪。牛二亦难免这一无奈的开始,难民来了,先是挤奶挤至滴血的程度,再到惦记起那么大个的肉架子。热心肠的牛二愤怒了,他想不通为什么他们会有“吃娘”的邪恶想法,为什么帮了他们却要断送自己幸福的目标。于是他开始疯狂地对抗,难民们甚至想都没想到会被这样一个瘦小的捍卫者断送了性命。当郎中面对死去的三位兄弟并脚踩地雷号啕大哭时的一句“你骗人”,他才真正明白,害死他们的不是牛二更不是那头牛,甚至不是那些可恶日本人埋下的地雷,而是那个“人不像人,够不像狗”的社会。历史的结果总是这般残忍与无奈。

相比之下,土匪的出现更像是一场闹哄哄的杂耍戏。他们无知,所以非要用国产的黄牛与国外的奶牛一二。他们四肢发达,所以遇到问题他们便大打出手。一个社会形态下总会产生不同的矛盾意识与碰撞,难民与土匪都是饥饿的一群,他们匮乏于身心却又无法摆脱。

二、最鲜艳的红棉袄――“九儿”的成功塑造

九儿这个角色是影片中最耐人寻味的一个,但毫无疑问也是塑造最成功的一个。虽然只是在牛二点点回忆中零星闪现,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足以代表那个时代农村女性的典型形象。她虽不如《红高粱》中的九儿完美、丰腴、毫无缺点,但却实实在在的有血有肉有张力。

她的个人悲剧经历,没有博得村里人同情,却成为大家饭后的谈资,嘲笑的对象。但是,性格泼辣的她并不甘心唯唯诺诺地接受这不光彩的现实,努力争取自己的权利成了她每日的必修课。这种权利不是喊下“妇女解放”般只能当作大家哄堂一笑的口号,而是最实在、最底层的生存意识。丈夫的离去意味着她真正成为一个外姓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她只能比其他人做得更多。于是,这才有了她索奶无果的情况下敢与村中的绝对权威进行大胆对抗,此时,她是勇敢的,是先进的。但这种先进的根基却仍是禁锢在封建落后思想之下,并非根本性的思想觉醒。当真正的危险来临,她那股踉踉跄跄端走牛奶的得意劲,才还原了她的本质,还原了那个时代下绝大多数农民的本质。

牛二对于九儿而言,表面上看是因三斗粮食,为了革命强扭过来的窝囊光棍,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却早已腾出了一大片的地方。在所有男人都认为她是“欠拾捣”的外来户时,只有牛二甘愿为她磨豆子,也只有牛二甘愿受她的欺负。九儿并不在乎他的没出息与“装娘儿们”。在老祖爷强势压迫形成的婚姻约定下,她也只是象征性地“不好意思”,最后以一个银镯子挽回了所有面子,重新获得“明媒正娶”的村中地位。这并不是她见物眼开,毫无矜持,而恰恰是她心里明白这个镯子更多的是一种正式的承诺,是她堂堂正正活在这个并不美好世界上的捷径。她骨子里依然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女性贞洁观,平时的张牙舞爪只是善意的隐藏而免遭伤害罢了。

九儿是聪明的,聪明得可以让所有人以为她吃了亏实则是渔翁得利,聪明得既完成了“革命”的伟大事业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然而九儿的绽放只有昙花一现的短暂,她与牛二的默默情脉只能通过那头奶牛继续延续。从此,奶牛成了牛二的九儿,成了他的娘,成了农村妇女的化身。

九儿身上缩影了那个时代缺少文化、行为粗鄙却又可爱可亲,为了生存有着微小的个人目标的广大农村妇女的品质。她们是弱势的群体,受压迫却依然把最真实的生命力奉献在茫茫的山石之中,为灰色的大地抹上那最鲜艳的浓烈一笔。

三、最诚意的献物――制作的精益求精

一段悲情故事让观众从笑与泪中慢慢品读,可以说这是一部版的《鬼子来了》、泼辣版的《红高粱》、战争版的《活着》,或是中国版的《荒岛余生》。导演管虎在中国电视剧界从《黑洞》《冬至》到《生存之民工》的锤炼为他在《斗牛》中的完美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娴熟地凭借黑色幽默给观众上了一堂最真实、最另类的历史课。万踪难觅的电影表现绝学,让我们听到一山一石一草屋的喘息,感受到生命的闹剧与悲凉。

一部成功影片总是在细节上尽善尽美,《斗牛》同样在这方面做足了文章。开村民大会时不忘打闹的孩子、落下来就没有爆炸过的炸弹、对“人”和“八”一知半解的八路、五个始终都没花出去的银元、几颗在风中摇晃的小青菜、四种以上的方言运用、朴实恰当的动作设计……所有这些细节不知不觉间融会在影片的每个角落,让观众感受到丰满的真实。

演员的恰当选择是《斗牛》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男主角黄渤这个被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称为“中国当代的卓别林”的实力派演员,用他趋于完美的表演,几乎独自一人撑起了影片主题的表演大幕。浓厚的山东方言、三把斧式的个人表演风格,把主角牛二演出了无尽的思想与灵魂。没有帅气的外表却总能表演出最有内涵的角色,没有大腕的架子却总能演出小人物的足斤足两,兢兢业业,力争完美。也正是这样才使他能够在《斗牛》中出类拔萃,加之故事发生于家乡山东,质朴的乡情与乡音使的他的表演更是到达一个忘我的境界。这种顺畅对演员来说是难得的。所以黄渤说,《斗牛》是他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相对于男主角的本色回归,女主角闫妮确实要算得上是一个地道的外来户了。以一个外来户的身份饰演一个外来户的角色,她身上的那种表演张力也把这种现实又戏剧的感觉发挥得淋漓尽致。与黄渤相得益彰,挽手取得了影片的成功。并以此完成了她从风情万种的“佟掌柜”向泼辣爽快村姑的成功个人突破。

影片中双线索叙事的剪辑手法,用不停的闪回表达了主角悲戚的生活与混乱的思维,表面凌乱实则清晰。这似乎成为黄渤主演电影的专利,《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倔强的萝卜》无不见此类手法。影片《斗牛》的叙事没有“疯狂”系列的精确时间表,所有的一切只为表达主题服务,配以适合的故事与适度的表演。细细品完不禁恍然大悟惊叹:实在是妙!这是《斗牛》的成功,更是中国电影的实验性成功。

四、结 语

在日益崇尚数字技术、明星阵容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影片《斗牛》宛如一溪无尘清流,燃亮了中国电影,染亮了观众的眼睛。没有形式上的夸张追求,没有精神上的无病,没有感情上的矫揉造作。其所做的只是展示一段历史、一个信念,反思一段真实、一个现实。生活,永远是繁杂与微小。历史,永远是粗犷与宏达。孰谓真?孰谓实?身在其中的人们也只能忙碌于接踵而至的急雨行云。当独自坐在属于一个人的山脉之上,却只能依稀记得那时悲喜的模样。

注释:

① 本文获2009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影评大赛“二等奖”。

[参考文献]

[1] 《斗牛》:大时代下的小国民寓言[OL]./f?kz=645930977.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邢台古城;以“七”为度;牛形仿生;七星八斗

Abstract:The ancient city Xingtai is a rare and precious “composite” traditional ancient city specimen which is planned by many ancient city planning techniques. By corroborating and analyzing with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ancient literature and the existings of Xingtai city, combining with ancient names, folk, allusions, we analyze three planning techniques adopted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Gong guan ceremony, use “7” for degree; Learn from nature, cows shape bionic; take from the astronomical phenomena, seven eight fights, to ge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oday’s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Key words:The ancient city Xingtai;Use “7” for degree;Cows shape bionic;Seven eight fights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11-65(5)

作者简介:柴晓枫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

毕雅玮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学士

路春艳河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和手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邢台古城位于河北省南部,是一座我国现存极少的、珍贵的、融合着多种古代城市规划手法的“复合型”传统古城标本之一。邢台古城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5公里,分为内城(北部)和外城(南部),现在古城城池虽已被现代建筑所覆盖,但古城的代表性建筑、古地名和古城池形态依然存在和明晰。

邢台古城历史悠久。公元前1438年商祖乙曾迁都于邢,为京畿之地。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封周公旦四子姬苴为邢侯,建立邢国,统辖邢地。可见这一区域是中国古代文明早期的摇篮。通过对邢台古城墙残段的初步考古发掘,其历史信息可以追溯到汉代,据此推断,现存的邢台古城至少有着2000年的建城史。在漫漫数千年的岁月中,我们的先人在邢台古城选址上,“工官礼制”,“以七为度”;在城市形态上,“师法自然”,“卧牛仿生”;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取法天像”,“七星八斗”;使整个古城特色独具、妙趣横生,突出的彰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至高意境。

笔者试图通过对历史文献记录中的邢台古城与现状遗迹相互印证和分析,同时结合古地名、民俗、典故,追寻先人们的匠心巧思,探究邢台古城规划设计的丰富内涵和对当今城市规划建设的启迪意义。

1邢台古城的选址――工官礼制,以“七”为度

邢台古城位于太行山东麓台地和平原结合处,在其区域内河道纵横、水流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历史上森林密布、遮天蔽日,因此,《邢台县志》上有“七里滩(湿地),八里湾(水域),四十五里不见天(森林)”的记载。在古城西北,有一处40米高的山地,山上有山泉(野狐泉)、泉井(石头井),古称“龙岗”,又是城市天然的生态屏障。隋朝时“龙岗”县即以此命名。因此,该地区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是城市选址的最佳位置。

但非常奇怪的是,邢台古城的选址,除自然地理条件外,又将“七”贯穿于城市选址的全过程。首先,从古城的位置来看,经测量古城墙的西北角距“龙岗”是七里。古城南有一条河,古城南城门距这条河的河北岸也是七里,“城南七里,呼为七里河”(清康熙《邢台县志》)。七里河上有一座石拱桥,为历史上的御路,而这座石桥的桥洞也是七孔。从古城规模和制高点来看,邢台古城南北长七里,在古城纵轴――北大街东侧又有南北两处七道弯胡同;而古城标志性建筑和城市制高点――清风楼的高度也是七丈。这么多的七里岗、七里河、七孔桥、七里城、七道弯、七丈楼…重合在一起,难道只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别有缘故,这恐怕还得从我国古代的城市选址和规划的理念说起。我国古代城市选址和规划理念,早在西周初期已经形成,它是建立在严谨的礼制基础上的,始于“井田”制度。据出土的甲骨文考证,就有“”等字。到周朝长安都城建设,就出现了以数为理念的“九宫格局”。儒家继承周礼制规划的传统,“效法礼仁”“工官礼制”,使之一直延续至明清,这样就使得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充满了唯理主义的礼制气息。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古代的城市规划理念非常重视对“数”理的追求。古代的“数”可解释为“数目、技艺、道理和礼教”,把“数”与“象”联系在一起。城市的选址、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建筑的体量和尺度上都与“数”有关系,这也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才有的一种特殊现象。如“一”指宇宙总体,反映在城市总体规划上要整齐合一。“二”指阴阳两极,反映在城市空间布局上要左右对称,两侧相当。“三”是奇数的起点,为“吉”的象征,反映在宫室建筑上有“三大殿”。“四”代表四时四方,城有四门。“五”是万物归类,居中。“六”是代表吉利,在皇室建筑中有“东六宫”“西六宫”。“七”是仅小于“九”的最大奇数,一般用于宫城以外建筑。“八”指变化的基本形式,如“八卦”“八风”。“九”是天地之数,为最大。因此,在《国礼・考工记》中就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等说法。

邢台古城虽然历史悠久,曾四次建国,两次立都,但到周朝以后,长期是“侯国”所封之地,与国都相比,低了一个等级;以后一直是州、路、府的治所。在中国古代尊重“数”理的观念指导下,“九”为最大,“五”为居中,皇帝号称“九五之尊”,因此,只有皇帝所在的都城才能用“九”,才会有“九宫格局”这样的城市布局。那么象邢台这样的侯国和州、路、府治所所在地,只能用“七”这样的数理,这也符合邢台古城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从这个角度看,古代数理也是衡量城市地位、规格、空间尺度的标志。

这些数字“七”的应用,在我们今天看来,或许不尽合理,但它告诉我们:在漫漫数千年的岁月中,我们的先人把城市规划作为一种信念、制度和文化,“效法礼仁”“工官礼制”对“数”理的追求保证了城市选址和空间组合的规范化和秩序化,这样城市的等级、城市中的建筑群体在无限延伸中仍能彰显出其序数变化规律。这种对城市规划理念的贯彻力度和执行能力不禁令我们叹为观止。

2邢台古城的形态――师法自然,牛形仿生

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影响,认为水可以聚气,山可以增势,空气流动形成风,加上阳光的作用,可以影响大地的气候和万物生长,皆是组成城市的重要因素。“因天材,就地利”,是我国古代“师法自然”的固有传统。因此,在古城布局上,先人们结合古城自然环境,发挥超凡的想像力,“化景物为情思”,创造了独特的城市形态和布局。如战国时期伍子胥建造的阖闾大城,“远近高低寺阆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乡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秦朝修咸阳城时,“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桥横南渡,以法牵牛”。东魏北齐修建的邺南城时,由于在动土过程中,掘到一只大龟,逾越方丈,意为吉祥,为辟水患,城垣形态为龟形,曰“龟背城”。而在邯郸漳卫河沿岸,为防水患,魏县古城、馆陶古城也是神龟形态。而古邢台的城市形态,恰如一座“卧牛”,人称“卧牛城”。在中国古代,“牛”是镇水、安澜作用的神物,这也与邢台古城近河多泉多水的自然环境特征相符合。

从邢台“卧牛”古城的形态来看:它头朝南(现在的南头村)尾向北(牛尾河),周身由古城的城墙和护城河构成;古城中的牛市坑、靛市坑、扬市坑、霍市坑是卧牛的四个蹄印;卧牛的心脏则位于城中一个“心”形水坑,当地叫中心坑;牛的胃部是城中一大一小相连的两个水坑,叫韩家坑和王冒坑;牛的肠道则是南北肠(长)街,牛头是南头村,左右两个牛角是东、西牛角村。

从地表竖向上分析,古城中部较高恰似整体凸起的巨型牛背,由府前南街、北长街、南长街组成牛的脊背,这也是城市的南北轴线;清风楼处在牛脊峰正中,“清风”谐音又叫“青峰”,也与传说中的青色神牛及古城主色调相吻合,该处地面和建筑物是整个古城的制高点;古城南部是牛颈、牛头部位(北大街、花市街、南头村),地面坡向形成了颈扬头抑的威仪神态。

从城市运转角度考证分析,古城河流流向、地下水流向、主导风向、物流流向,均通过南关市场自南向北扩散,与牛“头南尾北”的食物消化方向也完全一致。

古城中还对应分布着一系列与牛有关的古地名和构筑,如肚皮巷、栓牛橛、牛头桥、牛耳石、牛绳街(现牛市街)、扬绳街(现羊市街)等,在原古城北门东侧的城墙下部还有卧牛的“阴门洞”,表明了卧牛城的母性,真可谓仿生仿的五脏俱全、细致入微。

整个古城的仿生形态惟妙惟肖,虽系人做,宛若天开,真正做到了《老子》中记载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道家至高境界,是中国古代城市中不可多得的仿生城市典范。

3邢台古城的空间布局――取法天像,“七星八斗”

通过考证发现,邢台古城的布局,以独特的方式体现了古人的这种取法天象的规划理念,形成了匠心独具的“七星八斗”城市布局形式。这里的“七”“八”除古人尊重数理的观念外,也和《周易》有一定的关系。《周易》讲“易生太极,后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定大业”。在这里“两仪”指天地,天为阳地为阴;“四象”指春夏秋冬,也泛指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在周易象数中,老阴数为“六”, 老阳数为“九”,少阴数为“八”, 少阳数为“七”,老阴老阳易变,少阴少阳则性质稳定。《易经》曰“少阴少阳者,乾坤之子也”,它既代表了城市的地位、等级,也代表人们的追求。因此古人为了追求古城平安永驻,能够永久矗立在中华大地之上,就选择了“七”“八”之数作为城市节点吉数。而邢台古城虽然近水近河近泉,地势平坦,却从来没有遭遇过严重的洪涝灾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经过笔者的考证分析,在邢台古城中,“七星”是指:清风楼、南头阁、东牛角庙、西牛角庙、文庙、东大寺(开元寺)和西大寺(天宁寺),这七大标志性古建筑群,巍峨高耸,气势恢宏,代表着高起的城市空间形态,主阳。“八斗”是指:“牛市坑”、“扬市坑”、“霍市坑”、“老母台坑”、“靛市坑”、“韩家坑”、“王冒坑”、“中心坑”这八个水坑,这八个水坑碧波荡漾,恬静淡然,代表的是低下的城市空间形态,主阴。“七星”主阳,它丰富着城市空间布局;“八斗”主阴,它改善着城市的生态环境。整个古城节点分布上呈现出“七星八斗”,有主有次,阴阳相辅的格局。

在“七星”之中,清风楼、文庙、东大寺和西大寺等“北四星”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地位突出。而其余三“星”南头阁、东牛角庙、西牛角庙(已损毁)是构成卧牛古城空间形态的重要节点,分别位于现在的南头村和东、西牛角村。根据史料记载,这三个村兴建的先后顺序是“先有庙,后有村”。即:在这三个村未形成之前,该处只建设有南头阁、东牛角庙和西牛角庙,之后随着庙宇祭祀、香会等活动的兴盛和建设引导,在其周围逐渐形成现在的南头村和东、西牛角村等居民点及连片建筑。而“八斗”所指的八个水坑,有七个是构成卧牛古城空间形态的重要部件,而老母台坑也与神牛的性别相合,在邢台流传的有关卧牛城起源的民间传说中被屡次提及,在县府志之中也有明确的记载,自古就是古城居民的活动中心,对优化整个城市的结构起着转承重要作用。

这些也充分证明了卧牛古城的谋划营建是从“七星八斗”布点定位开始的,“七星八斗”起着古城池营建的定方向(象征北斗星,座北朝南)、定控制坐标、定城市空间布局、定城市建筑尺度的重大作用。

4邢台古城规划模式――复合融会、韵神贯通

邢台古城的营建过程漫长,手法丰富,是一座融合着多种古代科学、理念、人文、哲学、景观、民俗等城市规划手法的“复合型”传统古城。

在古城中,七大古建筑群、八个水坑既是“七星八斗”中的“星”与“斗”,又是仿生牛城中牛身体上的重要部件,既是城市节点建筑物、构筑物,又是城市主要功能的体现。以“清风楼”为标志的“卧牛”脊峰,处在整个古城的中轴线的中心位置,附近是府衙、县衙,是“七星八斗”序列的统领“天极”星,在城市功能分区上属行政中心,以清风楼为中心,由府前南街、北大街、花市街等构成的城市中轴线体现了传统礼制的择中论,又是卧牛的牛脊,“七星八斗”的城市节点也是以它为中心呈子午线分布的,以南头阁和东、西牛角庙这“南三星”为标志的牛头(吃)部位,是古城“物流和生产中心”,原来是以“前店后厂”为特色的“邢台好南关”的市场位置;以文庙为标志的文教中心,附近是府学、县学;东、西大寺标志宗教中心,以“八斗”八个水坑(周围称“水台”)为标志的牛城生命脏器 ,是市民活动中心和防火防灾安全疏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