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血透护士护理论文

血透护士护理论文

血透护士护理论文

血透护士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院校合作 血液净化 专科护士 培养 可行性 发展前景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是指在血液净化专科领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专门从事该专业护理的临床护士。

1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岗位需求分析

1.1调研岗位需求量

我校对我省30家医院的管理人员及血透室各级人员进行了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岗位需求问卷调研,参调的30家医院中血透室共有血液床位516张,血透室在编护理人员102人,编外护理人员144人,按照血透室排班,每日为2~3班计算,且除开床旁血透外,按照卫生部规定的血透机:护士应为5U1,从中就可以看出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人员远远达不到标准。从血液净化未来3~5年规划需求的调查表中得知,未来3~5年30家医院对血透室计划扩建床位1500~2000张,那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需求量应为600~800人(按每日2班计算)。

1.2血液净化发展前景

1.21血液透析人群

据统计,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约为150万~200万,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数量为27万。而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1.3亿,高血压患者3.3亿,而我国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大多数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均未达标,故易发展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

1.2.2血液透析治疗率

随着血液透析设备的不断发展及完善,促进了血液净化方法的广泛发展,随着血液滤过技术、血液透析滤过技术、血液灌流技术、免疫吸附技术、血浆置换术、单纯超滤技术、连续性高通量透析、高容量血液滤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使肾病患者的治疗率提升,存活时间延长,从而显著的增加了存量患者人数,形成了正反馈,因此,未来血液透析人群将逐年增加。

1.2.3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医保政策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报销力度增加和大额医保的全面铺开,使血液透析患者支付能力大幅提升,加之目前肾源紧缺,使更多终末期肾病患者选择血液透析作为终身治疗方式。

2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养模式

2.1培养对象

参调的30家医院中,共发放调研问卷表700份,收回658份,有效问卷649份,调研表中涉及的培养对象包括护理专业中职学生、中职推优的高职学生、高考录取的护理专科学生及护理本科学生,其中,选择培养对象为中职推优的高职学生占82%,其原因为中职推优的高职学生在中职阶段便经过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及临床实习锻炼,在高职阶段进行专科护士培养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临床技能方面以及职业素养认知方面都有较强的优势

2.2培养规格

2.2.1职业素质标准

具有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能独立完成血液净化中心岗位工作;要热爱血液净化工作,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及慎独精神;具有高度责任心及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沉着冷静处理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

2.2.2专业知识标准及能力标准

掌握血液透析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血管通路的护理措施;掌握透析抗凝技术及护理;掌握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病情监护及护理;掌握血液透析中急性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掌握特殊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措施;掌握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掌握血液净化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护理常规、专科操作技术及感染控制措施。

2.3课程结构及教学进度安排

2.3.1教学时间安排

3年共计131周。第1学期教学周为16周,入学教育及军训2周,考核2周。第2、3、6学期各为20周,其中教学18周,考核2周。第4~5学期学生进行临床实习50周。

2.3.2课程模块设置

课程模块设置由5个模块构成:基本素质(公共基础课)模块,职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能力(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职业实践模块(毕业实习与技能实习)模块以及职业拓展模块(选修课程)。职业拓展模块包括选修课和讲座。

第1、2、3学期在校内完成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理实一体的学习;第4、5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临床实习任务,重点在血液净化专科护理岗位进行临床实践,突出培养专科护理技能;第6学期完成血液净化专科护理理论知识的夯实和技能的提升,突出现代血液净化专科护理技能人才的培养。

3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血液净化专科护士

院校合作共同制定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培养方案是培养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基础,依托医院强大的专科带教是培养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重要保障,聘请临床血液净化护理专家作为学校兼职教师是培养符合临床需求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必备条件。

4结果与体会

我校用2011级20名中职推优学生进行了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养,经过学校系统的综合素质及理论知识学习,经过院校合作共同的培养,该20名血液净化专科护士毕业后受到各家医院血透室的青睐,各血透室给予了高度评价。

综上所述,我国血液净化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血液净化专科护士需求量缺口较大,院校合作共同培养血液净化专科护士不仅可以缩短血液净化护士入职后培养时间,还可以从综合素质、理论知识、专科技能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培养,这有利于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的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香美.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2]文艳秋.实用血液净化护理培训教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血透护士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 目的总结了如何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和安全。主要防范措施为:严格规章制度管理,提高工作人员风险和“法规”意识,加强血液透析专科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做好护患沟通和健康宣教。护理操作人员应在工作中认真分析存在的风险诱因,加强防范意识,将透析风险降低到最小,保证透析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专业性强,风险性较大的特殊治疗。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目前,全世界有80万人以上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1]。随着透析人群不断地增加,相关护理操作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多。加强风险预防的管理是透析患者安全透析的保证,同时也使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对62例各种急慢性肾衰竭、尿毒症、酒精中毒等患者进行了588例次血液透析治疗,回顾分析62例中588例次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中常见的风险诱因及防范对策。

1.2透析资料 采用德国贝朗Dialog5.01型血透机。天创净水TCH纯水机水处理系统,透析器为德国生产的Polyflux 6LR透析器。穿刺针为日本生产的动静脉穿刺针。血管通路以动静脉直穿或双腔管置管。

2 风险诱因及防范对策

2.1从事血液透析医护人员的潜在风险

2.1.1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在透析前未重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欠全面,对透析风险未明确告知.

2.1.2有被某些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护士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物,暴露于多种危险中[2]。在操作中有被血源感染的潜在风险。血透时间长,血透室通风效果不良将造成与患者呼吸道传染病的交叉感染。

2.1.3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伤害 其中血源性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而又最危险的职业性暴露[3]。主要因素是处置针头及处理临床医疗废物时容易被刺伤;个人防范意识不强,工作条理性差也有关。

2.1.4防范对策①开展经常性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融洽医患关系、防范医患纠纷。②提高工作人员风险意识,制定血液透析护理风险预案。③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加强防护意识,自觉执行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吸取教训,有效预防相同原因的针刺伤。

2.2血液透析中患者潜在的风险因素

2.2.1血管通路感染由于动静脉穿刺是侵入性操作,部分患者防御功能差,都是造成血管通路感染的相关危险性因素。

2.2.2 防范对策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无菌技术操作,严防穿刺部位感染。做好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护理及宣教。

2.3深静脉及动脉穿刺失败

2.3.1由于穿刺者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患者血管条件差。

2.3.2防范对策操作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清此项操作的风险并签订协议。严格执行静脉穿刺的操作规程;对血管条件较差者应由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穿刺,最好固定护士操作,透析前用热水袋保暖(尤其冬天),使血管扩张,有利于穿刺。 转贴于

2.4透析器运转不良

2.4.1不熟练机器的使用及故障排除方法,机器异常运转时没有及时发现。

2.4.2防范对策 护理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血液透析专科培训,熟练掌握血液透析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做好透析机的消毒处理,定期对透析机进行检修和保养。

2.5 透析过程中出现凝血现象

2.5.1由于抗凝剂剂量不足,血液流量因素,出血和术后应用无肝素透析的患者可发生凝血。

2.5.2防范对策密切观察和护理,在透析过程中要维持血管通路通畅,监测动静脉压力,注意观察透析器的颜色。血压过低者,透析过程同时输入液体,以免影响血流量,同时可维持血压正常。对高凝、毒素高、酸中毒严重的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可适当增加基础肝素量。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只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风险意识,不断总结血液透析管理的经验,降低血液透析中常见的护理风险,探索出更好的防范对策,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沈清瑞主编. 肾脏病诊断与治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02

血透护士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血透室;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45-02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与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为了规避风险,我科自2010年1月起对血透室实施风险管理,针对血透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了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将风险事件消灭在了萌芽状态,有效地控制了风险事件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血透室的风险评估

1.1 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

1.1.1 血透室的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分区不够明确。没有设置隔离透析治疗间,对于传染病人未配备专门治疗用物和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

1.1.2 病人或家属的自觉性差,病人进入透析室未主动更换鞋,或家属随便进出透析室,致使空气的洁净度降低,达不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Ⅲ类环境的要求。

1.1.3 每次透析结束,护理人员未能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未能对透析单元(机器表面、地面等)进行整体清洁及擦拭消毒。

1.1.4 部分病人由于透析不规律、不充分,贫血,毒素高,机体抵抗力降低等原因,本身对病原体普遍易感。

1.1.5 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差,洗手不规范。

1.1.6 医院感染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未完善或有制度而落实不到位。

1.2 血液透析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1.2.1 人员因素 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常不能识别风险或对风险缺乏预见性[2]。如在操作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操作失误;在透析过程中对病人的病情观察不够认真,未能及时发现低血压等并发症;未妥善固定针头,出现针头脱出引起失血或管道连接不紧密出现空气栓塞;在操作中未认真按医嘱正确调节机器参数。血透室的专科性强,部分护士未经过系统培训,对机器性能、操作流程不熟悉,护士过分相信机器以致于机器异常运转没有及时发现,对突发事件没有心理准备,应急能力差。

1.2.2 设备因素 血透室未配备专职工程师,血透机维护不当,在治疗中出现机器故障,导致A、B液配比错误、机温失灵、电导度不稳定等,得不到及时处理;水处理系统未按时消毒或消毒不彻底,水质监测不到位;突然停电、停水等。

1.2.3 患者自身因素 基层病人由于经济条件差,从而不能进行规律透析,出现透析不充分;文化水平低,不了解自身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依从性差,不按时服药,饮食不加限制等;同时,透析病人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机体抵抗力低,伴有严重贫血、营养不良等,因而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易导致低血压、高血压、肌肉痉挛、失衡综合征、首用综合征、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1.2.4 技术因素 血液透析工作复杂性高,技术要求高,但由于护士的技术水平低、个别护士不熟练机器的使用及故障排除方法,不能识别机器报警及正确处理,特别是对于不同机型的血透机,很多机器的操作版面都是英文文字提示的,护士的英文水平差,不能识别英文文字所显示的意思而出现操作失误或不会操作;护士内瘘穿刺技术差,穿刺不成功引起血肿,影响内瘘寿命,特别是内瘘首次使用时;对于留置深静脉置管病人,未按规范操作,也存在一定风险。

1.2.5 管理因素 血透室未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透析应急预案,业务培训不到位,护理常规不规范,工作流程存在漏洞和缺陷,护士长的督查力度不强,护士未认真严格落实到位。

2.风险管理对策

2.1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2.1.1 制定完善的血透室消毒管理制度,护理人员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血透室应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分开。

2.1.2 严格执行探视和陪护制度,督促患者更换拖鞋后才能进入透析室;透析室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应

2.1.3 每次透析结束更换床单,并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及地面进行擦洗消毒,同时对透析机内部进行有效消毒;乙肝和丙型肝炎病人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配备专门的透析用物,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2.1.4 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护士的手和无菌物品等进行细菌监测,对未达标的进行原因分析及整改。

2.1.5 加强护士的手卫生消毒及无菌观念,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对清洁工人进行交叉感染知识培训教育。

2.2 加强护士的业务综合素质培训,强化血液透析中的安全管理 血液透析是一门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责任性强的工作,护士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并经过血液透析专科培训,熟练掌握血液透析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通过考核合格方能独立上岗。组织护士每月进行专科知识培训学习并考核,日常要求护士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上班时护士要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做好双人核对工作,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设置治疗参数,正确连接透析液,合理使用抗凝剂,对并发症的发生要有预见性并积极处理,同时做好管道护理等。

2.3 强化护士风险意识,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组织护理管理人员参加风险管理培训班,接受风险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了解风险管理的作用与目的[3]。并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或相关法律法规,使其明确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并充分认识到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护理常规的重要性,增强其责任心,提高其防范风险的意识能力。因为透析病人大多数是老病号,久之深知操作流程,特别是为其进行操作时更是关注护士的一举一动,稍不慎会导致纠纷。

2.4 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健康教育,提高遵医行为 护士加强与病人的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取得病人的信任,帮助病人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护士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饮食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同时制作图文并茂的健康宣教资料发放给病人。并重点强调医护嘱的原因和重要性,以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4]。使病人能够按时进行透析治疗,提高透析效果,减少透析中的并发症。

2.5 履行告知义务,满足知情权 血液透析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风险,因此在操作前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将操作的目的、风险因素主动告知病人及家属,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满足病人知情权的需求,护患双方签订协议。

2.6 定期对机器进行检查、维护 配备专职或兼职技师,负责透析机及水处理机的定期检查,检查透析机及水处理机的技术参数,对机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确保机器的性能良好。透析机及水处理机应指定专人管理,建立机器的使用情况及日常维护登记本。按时做好水处理机的消毒,同时做好水质的监测,即每天监测透析用水的余氯,每周检测软水的硬度,每月对透析液、透析用水行细菌监测,每季度对透析液、透析用水进行内毒素检测,每年对透析用水进行化学污染物检测。

2.7 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管理小组,监控护理风险 根据血透室的特点,完善各班岗位职责,建立血透室护理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水处理间制度、病历管理制度、透析用水监测管理制度、医疗设备使用维护制度等,制定透析中低血压、静脉血肿、空气栓塞、溶血、穿刺针脱出、透析机空气报警、停水、停电等常见的血透急性并发症和机器报警应急处理预案,制定各项规范的操作规程,如动静脉内瘘穿刺操作规程、血液透析上机操作规程、透析治疗结束回血操作规程、一次性透析器及管路密闭式预冲操作规程、深静脉插管换药及封管操作规程、肝素及肝素盐水的配置流程等。护士长经常巡查、督导护士工作、制度与规程落实情况,征求病人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各种信息,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综合评价护理风险管理的成效。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由工作经验丰富、专科技能熟练的护士组成,及时对检查中存在的、潜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整改,及时弥补护理漏洞,杜绝不良事件发生。

3.小结

3.1 血液透析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作为血透室的护士,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才能切实地为病人提供安全、高效、放心、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3.2 定期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演习,增强护士的应急能力,使护士在透析工作中能镇定自如地处理各种问题,避免遇到突发事件时不知所措,提高护士的抗风险能力,确保护理安全。

3.3 积极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使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程度,保证病人与医护人员安全,为病人及人类健康提供最佳服务[5]。护士长在风险管理中占主导作用,应对血透室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血透室的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合理化,全面提高护士风险意识,充分调动护士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制订相关的管理制度,使透析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依法行护,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将发现事件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前的积极预防。

3.4 通过对血透室实施风险管理,护士的自身技术水平及风险意识提高了,护患关系更密切融洽了,3年来无一例医源性感染发生,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医疗事故和纠纷,保障了患者的治疗护理安全。护理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至98.8%。

参考文献:

血透护士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物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心理性因素,针对危害因素,采取职业防护措施,将职业危害降

到最低。结果通过采取防护措施,保护了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身心健康,保证了透析质量的提高。 结论血

透室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存在着很多的职业隐患。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应加强自身防护,将危害降到最

低。

【关键词】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职业防护

作者单位:271000泰安,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血透室血液净化室是一个频繁暴露于血液的工作环境,而通

过血源性传播的传染病有肝炎、梅毒、艾滋病等多种疾病[1]。而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又存在于患者的血

液、体液中。血透室护士又因穿刺和皮肤黏膜暴露等职业暴露而易感染此类疾病。血透室是一个封闭式

的工作环境,又使用大量化学消毒剂,空气流通差,对护士自身也是一种危害。

1职业危害

11生物性危害血透室是尿毒症和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场所,护士在操作和抢救中,频繁接触患者

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所以被感染的几率就高。其中传染性最强的病原体有乙肝、丙肝、梅毒、艾滋

病。另外锐器伤也是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血透室护士经常接触到针头、剪刀等,因此,血透室护士面

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

12物理性危害血透室是一个封闭式的工作环境。透析前后均需臭氧或紫外线进行空气和床单的消毒,

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很高,机体长期吸入高浓度的臭氧会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人的衰老。长期受到

紫外线的照射还可引起皮肤癌和眼炎。另外透析机的报警声,患者的声,反渗机的工作声,空调、

电脑以及电话铃声,都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对血透护士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危害。

13化学性危害血透室使用大量的各类消毒剂,如伦拿灵、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使用的消毒液浓

度高,血透室又相对密闭,护士长时间接触这些消毒剂,易引起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皮炎、结膜炎

等,大量接触这些有害因子还会导致人体肝肾器官的损害。在操作中必须戴手套,而手套上的滑石粉对

肌肉组织有一定的危害性:血管瘀血,组织增生,并且可在组织内长期存在[2]。

14心理压力的危害血透室的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急、危重患者多,护士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学习新知

识、新技术。长期透析患者和家属易产生抑郁、脾气暴躁,护士很容易成为他们的发泄对象。这些因素

极易造成护士精神紧张,身心疲劳,出现工作疲惫感。

2防护措施

21生物危害的防护血透室的布局要合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正规的操作流程。患者血

透前均要做四抗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机分区透析,如果结果是阳性者,透析器管路禁止复用,操作者

要戴外科口罩、帽子,穿防护服,必要时戴双层手套。为防止锐器伤,不回套针冒,针头及时放入锐器

盒。透析结束后,床单位消毒,及时更换被服,透析机采用热消毒。一旦发生锐器伤,应立即挤出伤口

血液,流动水下冲洗,用碘伏消毒、包扎[3],并填表上报,做相应的检查。如果患者的血液、体液污

染了工作服或被服,应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再清洗[4]。

22物理性防护空气消毒选择在透析结束后,护士离开透析室,开启自动系统,同时打开抽风机。正确

操作机器,并定期检查维修,透析前认真检查机器和管路的布置,避免机器报警,透析过程中要严密观

察机器运转情况和患者病情变化,尽量减少陪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采取有效的沟通,减少患者的

。水处理装置尽量安装在远离血透中心,关闭水处理间的门,以减少噪音。

23化学性防护定期开窗通风,可使用空气净化消毒机。做好各种消毒剂的存放,接触消毒液时必须带

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若消毒剂溅到皮肤或眼睛上,应在流水下反复冲洗。鉴于滑石粉的危害,尽量

在医用手套下面带一层薄膜手套,摘掉手套后要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24应对心理压力的防护医院实行人性化管理,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满足其健康的生理需要[5]。对于

加班加点,科室合理调整人员配置,及时减轻护士的体力消耗。科室要积极组织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

。增强安全保卫工作,使护士的人格尊严得到保障。面对压力时,要采取积极应对的策略,让身心得到

健康。

3讨论

血透室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存在着很多的职业隐患,给血透室护士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危害。在实际工

作中护士应加强自身防护,将危害降到最低。如果重视了血透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了各项预防措施,就会让职业危害将到最低,保障了身体健康,就能提高血透室护士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了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张迎春经血液净化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护理研究,2003,17(1):126.

[2]吕青两种医用手套粉与大鼠肌组织反应的实验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0, 35 (6):330.

[3]黄欣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837.

血透护士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通过对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了更多的健康知识信息,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岗位责任制、电化教育、公休座谈会、发放宣传册等形式进行宣教。〔结果〕所有病人都从有症状的被动透析转变为无症状的主动透析,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个人潜能,融洽了护患关系。

【关键词】 健康教育;血液透析

随着我国医学科学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全民医疗保险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已经有条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而透析治疗的目标也由原来的单纯延长寿命逐渐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转变。近年来,护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护理学专业最受瞩目的学科之一。护理人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有了更深入更广泛的认识,在预防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上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血液净化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6例,其中,男59例,女47例。年龄在18~83岁,文化程度大专6例,高中54例,文盲20例,其余在小学到初中之间。

1.2 方法

1.2.1 岗位责任制 将透析患者分成6个病人为一组,分配1名责任护士,透析时发给每位患者一本《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宣传手册》。责任护士在床旁一对一进行宣教、讲解,有家属陪伴者,要求家属参与。家庭是一个自然支持系统,良好的社会、家庭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1.2.2 电化教育 在血透室内设置壁挂式电视,在透析中可观看电视节目、录像光盘,使健康教育形象化。

1.2.3 定期举办座谈会、进行小组讨论 重视教育沟通的双向性,请透析时间长、生活质量好、自我护理有心得的患者现身说法,从患者自身角度理解疾病、总结经验,同时鼓励患者提问,并围绕有相同问题的患者进行小组讨论。责任护士根据这些问题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入院指导 常规的接诊护士介绍病区环境、管理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及科主任等,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新入院病人缺乏相关相应的知识,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文化程度采取通俗易懂语言介绍疾病的发生过程、治疗方法、血液透析的目的、透析过程及期间的配合事项等。

2.2 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状态取决于其性格特征、社会支持度以及造成的痛苦程度[1]。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有紧张、恐惧、焦虑、医疗费用昂贵所造成的压抑、悲观情绪,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尽量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使其尽快地转换角色、尽快熟悉透析过程,积极配合治疗。

2.3 饮食指导 合理的饮食是透析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每周的透析次数决定患者的摄入量,3次/周的血透患者原则上不限制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摄入量为1.2~1.5g/(kg*d),2次/周的血透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 g/(kg*d),尽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及油炸性食物,避免进食含钾、钠、磷高的食物,采用高热量透析,总热量40~45kcal/(kg*d)。

2.4 用药指导 端正患者的服药意识,坚持正规服药,如有高血压,透析前应停服一次易使血管收缩力降低的降压药。应用促红素,同时补充铁剂、叶酸等以改善肾衰性贫血、心血管功能及精神状态。

2.5 内瘘护理的观察 内瘘血管通路是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做好内瘘的护理、延长动静脉内瘘的寿命对患者非常重要。内瘘初期,指导患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自我锻炼,包括握拳运动及腕部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教会病人每天检查内瘘血管的震动,观测有无红肿、疼痛、硬包块,如有异常,即刻回医院处理。告知患者不可在内瘘侧肢体上采血、输液、测血压、悬挂重物,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衣袖过紧。透析结束,压迫穿刺点15~30分钟,力度适中(在压迫点上方能触摸到震颤)。穿刺部位24小时内避免热敷,24小时后可反复用热毛巾湿敷。热敷可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提高血管壁弹性,改善穿刺部位的修复力。土豆片冷敷,喜疗妥每日2~3次,均匀涂于穿刺处、血肿处及瘢痕处,主要以软化瘢痕和血管,促进渗血吸收[2]。临时留置导管者,局部要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脱落及空气栓塞。

2.6 日常生活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力低下[3],要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注意个人卫生,皮肤瘙痒时,用温水擦洗,忌用肥皂、乙醇擦洗,避免抓痒,保持皮肤清洁。严重瘙痒时应增加透析次数或行血液滤过等,教会患者每天测量血压、记录尿量,有条件的应测量体重,保证透析间期体重每天控制在一公斤。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体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

3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患者得到了更多的健康知识信息,提高了患者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形成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习惯,避免了许多影响透析的不利因素,使患者从症状的被动透析变为无症状的主动透析,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让患者饮食更科学,生活方式更健康,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个人潜能,融洽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岳晓红.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J].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8):93~94.

相关期刊更多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教育厅

包头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包头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包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